西安古乐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地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
化遗产凝聚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代代相传,成为陕北地区文化的瑰宝。
以下将介
绍陕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陕西地方宫廷乐队。
西安鼓乐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是唐代宫廷音乐的一种。
西安鼓乐包括鼓乐队、管弦乐队、舞蹈队、吹奏乐队等多种表演形式,具有悠久的历
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西安鼓乐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音乐风格,是中国古典音乐宝库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其歌词和曲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感和思想。
陕北民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而闻名,被誉为“陕北人民
的心声”。
3. 西安剪纸
西安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唐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
西安剪纸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剪纸艺术的明
珠”。
4. 甘泉皮影
甘泉皮影是陕北地区的一种传统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甘泉皮
影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丰富的故事内容而闻名,被誉为“陕北地区的艺术瑰宝”。
陕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这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
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对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宝
贵的文化遗产,让世人共同欣赏和传承。
浅析西安鼓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乐带向了世界。 (二)西安鼓乐的乐谱、乐器 在调查中,长安何家营鼓乐社传承人何老师说:“西安鼓乐在
何家营村是世代相传的,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真的很不容易。自己 听到鼓乐声很好听,很喜爱,也就慢慢地参与了。”近些年来,鼓 乐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走出国门。跟随何老师走进鼓乐陈列馆, 陈列墙上挂着去各个国家演出的照片,还有老一辈艺术家的照片。 何老师讲到:“鼓乐的演奏目前来说不是它的乐器难,而是它的乐谱 难。因为它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的方式。鼓乐的乐谱没有时值, 没有高低,必须口传,老艺人来口传,不口传就没有办法”看到乐 谱一个个蚯蚓一般的符号可以有易懂的方式学习,但是韵曲却没有 任何技巧,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老艺术家口传下来。西交大人文 学院主任说:“乐谱传到现在,越到这个时候越觉得它是一个宝贝, 年代比较久也比较脆,所以它掉一个块块,就把几个音符就掉了。”
◎ 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9期 总第544期
浅析西安鼓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张中卿
(信阳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国人的欢迎,西安鼓乐却因为独特的传承方式使得它的生存现状并不乐 观。笔者认为加强对西安鼓乐的保护和有效的传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使西安鼓乐得以更好的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 分:第一部分简述西安鼓乐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通过对长安何家营鼓乐社的采访与调查,分析长安何家营鼓乐社的 生存现状;第三部分对鼓乐的生存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西安鼓乐;何家营鼓乐社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9期 总第544期
浅谈我国手风琴民族音乐的发展趋势*
齐慧君
(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江西 抚州 330013)
摘 要:手风琴在中国发展的近百年中,其音乐在体现民族精神、音乐技巧等多方面所展现的艺术性都奠定了手风琴 在我国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我 国音乐家们不断致力于手风琴音乐的创作与发展,期望能创作更具民族特色、更能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作 品。发展、继承、传承与发扬手风琴音乐对我国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以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为创作核心, 借鉴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与表现手法等各方面的优点,培养真正了解手风琴乐器与音乐特性的专业作曲家,创作兼 顾音乐性与演奏技巧的更多真正适合手风琴演奏的优秀作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与时俱进的专业发 展道路。结合现代音乐发展优点,借助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更好的促进手风琴民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使中国的 手风琴音乐道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辉煌。 关键词:手风琴音乐;民族性;发展趋势;多元化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7 小题,计24 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学校文学社开展“追寻文化遗产,赓续文化基因”的专题学习活动,第一小组负责搜集整理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料,下面是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
【听西安鼓乐】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吸纳融合多种艺术精华,集历代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创作音乐于一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古典音乐形式,至今仍保留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
小语同学搜集到关于西安鼓乐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她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西安鼓乐与唐代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千丝万lǚ的联系,它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因此它继承了宫廷音乐中演yì的雍容华贵、庄重高雅的盛唐气象,又融入了民间艺术特有的灵动活泼、热烈粗犷的生活气息,有着洗却铅华、雅俗共赏的音乐形态。
西安鼓乐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曲目内容丰富广泛,曲调风格灵活多变,曲式结构庞大复杂,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一般的民间音乐无法与之媲美。
1. 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 分)(1)曲目内容丰富广泛,曲调风格灵活多变,曲式结构庞大复杂。
( )(2)一般的民间音乐无法与之媲美。
( ) 2.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 分)(1)千丝万lǚ( ) (2)演yì( )【诵千年诗歌】中国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3. 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小文同学搜集到一段材料,请你补全其中的古诗文名句。
(6 分)走进丰富多彩的古诗文世界,我们惊奇地发现:古诗文中有景,曹操登临碣石山,看到大海水波荡漾、山岛高耸突兀——“(1) 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观沧海》);古诗文中有声,李益在夜晚的大漠中听出了“(2) 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的乡愁;古诗文中有画,李白夜发清溪,看到了“峨眉山月半轮秋,(3) ____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的月映清江图;古诗文中有志,《〈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军可夺帅也,(4) __________________”强调要坚定志向;古诗文中有哲思,《〈论语〉十二章》中的“学而不思则罔,(5) 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古诗文中有品德修养,从《〈论语〉十二章》中的“不义而富且贵,(6) 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懂得了安贫乐道的精神。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6日,其隶属于文化部,是一家以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法人机构。
一、滩头年画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宝庆(现在为邵阳市)隆回滩头镇汉族民间工艺品之一。
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滩头年画的种类在最盛期达六十多种。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存二十余种。
滩头年画多以祝福新年的喜庆丰登,免除灾祸的古老民间习俗为题材,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
二、江永女书江永女书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承及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风俗。
女书记录的语言是女书流行与众不同的永明土话。
三、南京云锦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
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四、西安古乐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长安古乐、长安鼓乐等,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庄重、肃穆、高雅。
乐谱至今依然沿用古老的俗字谱(工尺谱系列)。
五、南音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
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西安鼓乐简介100字
《西安鼓乐简介》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一种特别好玩的音乐,叫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就像是一场超级热闹的大派对!想象一下,好多好多的人拿着各种各样的鼓和乐器,一起演奏出好听的声音。
比如说,有大大的鼓,敲起来“咚咚咚”,声音可响亮啦。
还有小小的锣,“铛铛铛”,清脆又好听。
小朋友们,能想象出那种热闹的场面吗?
《西安鼓乐简介》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讲。
西安鼓乐的历史可悠久啦,就像一个很老很老的故事。
很久以前,人们在过节或者庆祝的时候,就会演奏西安鼓乐。
大家一起又唱又跳,可开心了。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呀,有一次,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人们为了庆祝丰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西安鼓乐表演。
男女老少都来了,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跺脚。
小朋友们,是不是很有趣?
《西安鼓乐简介》
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说说。
比如说,西安鼓乐里的曲子有的欢快,就像小鸟在枝头唱歌;有的悠扬,像
小河在慢慢流淌。
而且演奏西安鼓乐的人都很厉害,他们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把鼓乐演奏得那么好听。
小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听听西安鼓乐,感受一下那种热闹和欢快!。
走近西安鼓乐
走近西安鼓乐作者:张丹琼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5期【摘要】西安是我国历史古都,其留存下来的文化艺术遗产非常丰富。
西安鼓乐是流传于当地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形式,是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本文通过对西安鼓乐的分析,呼吁大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让西安鼓乐继续发扬光大。
【关键词】西安鼓乐;演奏形式;风格流派;审美与实用;传承与保护中图分类号:J63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04-01西安鼓乐是一种传统、古老的音乐文化,流传于西安地区,也被称为“西安古乐”“长安古乐”“西安鼓吹乐”“长安鼓乐”。
它在民间以鼓乐社的形式存在,主要流行于周至县、何家营、长安县、蓝图等地。
一、西安鼓乐乐器及演奏形式(一)演奏乐器介绍。
西安鼓乐的演奏乐器主要有笛、笙、管、云锣、鼓等。
这些乐器都为鼓乐的演奏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和魅力。
笛子处于领奏的地位;鼓是重要的节奏乐器;云锣有多种不同的形制,比如双云锣、单扇云锣、三音云锣、引锣、方匣子、海口子等,其中双云锣运用较多,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演奏技法较难,最受听众喜爱。
这些乐器是西安鼓乐演奏的基础,也是西安鼓乐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工具。
(二)演奏形式。
我国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形式丰富。
在唐代多部伎之后,又出现了两种演奏形式,即风格优雅的“坐部伎”和气势宏伟的“立部伎”。
西安鼓乐正是延续了这两种传统的演奏形式,其“坐乐”和“行乐”即是“坐部伎”和“立部伎”的变体。
1.坐乐。
顾名思义,即坐着演奏。
是人们坐在堂殿内或殿堂前演奏的一种鼓乐形式。
有条件的乐社会在乐队后面竖起社旗及彩色龙凤旗。
坐乐的吹奏乐器主要是笛子,并配有管和笙,打击乐器是鼓,分为坐鼓、乐鼓、战鼓、独鼓。
其他打击乐器还有铙、钹、锣、铰子等。
根据曲式结构的不同,坐乐又分为“八拍坐乐全套”和“俗派坐乐”两种。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曲。
2、缂丝简介: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Kesi或Chinesesilk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
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3、全聚德简介: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
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中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
全聚德烤鸭肉质鲜美,适合许多人吃。
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
4、苏绣简介: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1. 西安鼓乐:西安鼓乐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
其以鼓为主要演奏乐器,出自唐代。
它是传承秦腔、评剧等地方戏曲的民间乐曲,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 咸阳民间艺术:咸阳民间艺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涵盖了咸阳民间歌舞、弦子、礼仪等多种传统文化形态,表达了咸阳人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3. 洛川腰鼓:洛川腰鼓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于河洛文化。
腰鼓是陕西北部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表演者通过腰部的动作,配合鼓声演绎古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4. 渭南泥塑:渭南泥塑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渭南泥塑主要表现生活、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主题,形象栩栩如生。
5. 延安木版年画:延安木版年画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200年的历史。
它是延安地区民间年画的代表,以木版资料、刻画、印刷等传统技艺制作而成。
其主题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6. 神木县锅庄舞:神木县锅庄舞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于秦岭山区。
它是一种原始、朴实而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舞蹈,既具有独特的民俗特点,又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
锅庄舞主要表现农民对丰收、祈福和保佑的喜悦和祈求。
7. 洛南民间剪纸:洛南民间剪纸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的瑰宝,以古老的手工剪纸技艺为特色,表现了洛南地区民俗文化、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千年绝响——长安道情、古乐简介
、
“ 长安道情” 是流传在西安的一个地方剧种 , 渊源于 堡 长安 道 情 。 唐代的道教经韵 ,以道教故事为说唱题材 ,是传 道者借
六村堡长安道情传说与村里的三台庵关系密切 , 其
以宣传教义 、 募捐化缘 的工具 。唐 《 续仙传》 书中载 : 使用乐器传为八仙所用 乐器演化 , 曲词 为感 业寺 老和 尚
子 尊 为 祖 上 ,尊 道 教 为 甚 久 。 六 村 堡 长安 道
国教 ,就连贵妃杨 玉环
也被 封 为 “ 真 ” 士 。 太 道 其 时 ,传 教道 士 云 游 天 下 ,道情 也 随 之传 入 各 地 。 末 战乱 , 批 道 士 唐 大
皋
太 夜
。苏 洁
情兼备道情戏 的所有 特点 ,其 唱腔古朴典 雅带有浓郁 的 曲
调, 内容 以忠 孝 为 主 ,
流落 民间 ,他们诵唱的
以道 经 为 内容 的 “ 曲 法 道 情 ” 逐 渐 融 入 了 民 间 的 生活 内容 , 成 “ 曲 形 俗 不 同 阶 段 的真 实 反 映 。
所以又俗 称“ 劝善” 。 曾经演出过的传统剧 目有< 二堂拜 寿> < 、卖 道袍> 秋望告急> 、< 、
“ 采 和 手 持 拍 板 唱 踏 歌 行 乞 于市 。 ” 当 是 它 的 最 初 形 传授 ( 蓝 感业寺是唐代禁苑 寺庙 , 武则 天即在此为尼数载 ,
, 无 但都足以说明其流传 式。 唐代 中期 , 玄宗李 隆基 十分崇 尚道教 , 将道家始祖老 因之驰名 ) 时间久远 , 以考证 ,
与皮影戏结 合起 来 , 形成新的表演 形式 。民国时期 , 长安 的是 , 随着时 间的推移 , 老艺人们要么年事 已高, 么已 要 道情曾有过较大发展 , 当时灞桥 、 新筑 、 三桥 、 引镇等地 然 离世 ,下 一步对该剧 种 内容和形式 的进一 步挖掘 整 都是著名的 “ 戏窝子” 经常组织当地 道情艺人往 周边邻 理 , , 以及传承培养 、 发展方 向等一 系列 问题 , 还有待关注 县频繁演 出。道情传统剧 目分 正扎 戏和乱扎 戏两种 , 正 的人们 深切思考 。笔者 只能默默地希望 , 这个刚刚抢救 扎戏 即神仙道教戏 ,宣扬道教教义和出世思 想 ,代表剧 过来 的古 老艺术不要 陷入后继无人的泥淖。 目有 《 大孝传 》 《 、韩湘子 出家》 ; 等 乱扎戏则 以历史故事 、
西安鼓乐简介
“西安鼓乐”简介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学界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在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周、秦、汉、唐等20个政权13个朝代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
当年这条路上许多繁荣的城镇、独特的建筑、著名的寺庙,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遗迹。
但作为沟通东西文化的一条“人文血脉”,它不仅是一种象征,而且将永远是人们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
历史的沉积留给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古代音乐文化艺术有秦腔、眉户、碗碗腔、西安鼓乐等中原音乐,有关中皮影戏,陕西木偶戏等。
隋唐盛世时期,古代音乐文化艺术的集大成正是通过丝绸之路这条文化甬道的长期交流、融合,留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教坊汇集于皇家宫廷进行表演、传承,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的“西安鼓乐”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风格独特、传承至今已达千余年历史的“西安鼓乐”在中国民族音乐历史宝库中占据重要位置。
2004年4月中国文化部将“西安鼓乐”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专业试点项目”,同年6月中国文化部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西安鼓乐”等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6年5月20日中国国务院又将“西安鼓乐”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安鼓乐”是吹管乐器与锣鼓乐器有机结合的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音乐品种。
以“乐社”为单位进行演练活动的组织称为“细乐社”或“鼓乐社”。
1952年至1953年夏,经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的杨荫浏、孟傑、苏琴、简其华等几位民族音乐学者及民间音乐研究工作者联合对“西安鼓乐”多次调研、采集、整理、分析后确定为现名。
“西安鼓乐”主要流传于西安市区及市区南部终南山一带的长安、周至和蓝田等各县。
文旅融合背景下西安鼓乐非遗保护与开发探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西安鼓乐非遗保护与开发探析作者:张璟来源:《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3年第04期[摘要]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目前,西安鼓乐在政府的扶持下,其发展速度虽然较解放初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
本文通过梳理西安鼓乐历史发展及现状,探讨在非遗保护前提下,西安鼓乐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
并以西安鼓乐与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运用数字化转换等融合发展新思路,让西安鼓乐带动西安文旅创新,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西安鼓乐;非遗保护;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FS90.31:J63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8(2023)04-0044-05Analysis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an Drum Music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Zhang Jing(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710065)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multiculturalism, many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and artistic developments are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At present,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Xi’an drum music has great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e early stage of liberation, but the development speed and prospects are still not optimistic.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an drum music unde r the premi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y reviewing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Taking the integration of Xi’an drum music and cultural tourism as an opportunity, we will use new ideas such a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Xi’an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Keywords: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Xi’an Drum Mus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鼓乐是我国迄今发现并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古老乐种之一,从古老手抄本的乐谱中发掘出两千余首乐曲,有不少乐曲曲名都和唐宋教坊音乐相同或相近,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资料和其他乐种中少见或不见的。
陕西非遗精选
1.西安鼓乐西安鼓乐, 也称长安古乐、西安古乐、西安乐古。
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
脱胎于唐代燕乐, 后融于宫廷音乐, 并逐渐流入民间的西安鼓乐, 在经过大批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抢救、保护之后, 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申报过程, 一跃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 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 脱胎于唐代燕乐, 后融于宫廷音乐, 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
2、秦腔秦腔, 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起于西周, 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
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 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 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
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 所以又叫“梆子腔”, 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3.绥米唢呐绥米唢呐是陕西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汉族民俗艺术形式, 无论城镇乡下, 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
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
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
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 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4.陕北秧歌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西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传统舞蹈, 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
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 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其中绥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5.华县皮影戏皮影, 又叫傀儡戏、灯影。
在华县, 又叫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 是汉族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 形成于清代初叶。
西安钟楼鼓楼的音乐表演
西安钟楼鼓楼的音乐表演西安钟楼和鼓楼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中国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两座古建筑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其所举办的音乐表演更使得这里的游客们能够在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在西安钟楼和鼓楼举办的音乐表演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鼓乐表演。
鼓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韵味。
在西安的鼓楼广场上,游客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纷呈的鼓乐表演,这些表演通常以鼓乐队和舞蹈团的形式呈现,搭配着武术和杂技等节目,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鼓乐表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大鼓和小鼓。
大鼓是鼓乐队中的基本乐器,它的敲击可以产生低沉有力的声音,往往是整个表演的主旋律。
而小鼓则以其快节奏和细腻的音色为演出增添了活力。
鼓击手的技巧与默契配合是一场成功鼓乐表演的重要因素,而他们的表演所传达出的激情和力量也让观众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鼓乐表演,西安钟楼和鼓楼的音乐表演还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
例如,二胡是一种弦乐器,被誉为中国的“民族乐器之王”,其悠扬的音色与古韵十足的钟楼鼓楼相得益彰。
在音乐表演中,二胡演奏者常常以独奏或与鼓乐队合作的方式呈现,为观众们带来了别样的美妙。
此外,还有一些中国传统歌舞表演也常常在西安钟楼和鼓楼的音乐表演中亮相。
舞蹈《皮影戏》是一种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舞蹈形式,与皮影戏的表演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表演方式以其精致华美的服饰和独特的动作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西安钟楼鼓楼的音乐表演为游客们提供了一次极具魅力的文化体验。
通过观赏这些表演,游客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的精彩表演,更能够感受到古老历史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这种表演形式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了一场独特而难忘的文化盛宴。
总之,西安钟楼和鼓楼的音乐表演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鼓乐、乐器演奏和舞蹈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节目。
西安鼓乐生存环境探析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K 3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晓如(63—),女,辽宁本溪人,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史学硕士。
2010年2月第13卷第1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 Xi ′an U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 (S oc ial Sciences Editi on)Feb .2010Vol .13No .1西安鼓乐生存环境探析王晓如(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西安鼓乐(长安古乐)是脱胎于唐代燕乐并多方面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历代音乐艺术及各地民间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今仍存活在我国民间的以成套乐器再现千年古乐曲的传统音乐形式。
作为历史悠久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安鼓乐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与其历史以来生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从西安鼓乐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音乐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西安鼓乐生存环境,对于消费时代语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所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从理论研究与现实保护的视域继续传承西安鼓乐,以期实现西安鼓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安鼓乐;生存;环境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77X(2010)01-0035-05 西安鼓乐(长安古乐)是在脱胎于唐代燕乐并多方面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历代音乐艺术及各地民间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今仍存活在我国民间的以成套乐器再现千年古乐曲的传统音乐形式。
它采用宋代“俗字谱”记谱形式,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各异多变,曲式结构庞大复杂;是吹奏乐器、弹弦乐器以及击奏乐器有机结合的大型合奏乐。
被誉为“世界音乐活化石”,“陕西千年活文物”,“盛唐遗音原生态”,是具有中国古代音乐特质的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作为历史悠久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安鼓乐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与其历史以来生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1. 秦腔呀,那可是西安的宝贝非遗!你想想,那舞台上演员们精彩绝伦的表演,高亢激昂的唱腔,就像咱西北人的性格一样豪爽!就说《三滴血》吧,那经典的唱段,能让全场观众都沉浸其中,跟着一起激动,一起感动,这难道不是艺术的魅力吗?2. 皮影戏呢,多有意思呀!那小小的皮影在艺人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一样,活灵活现的。
你看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皮影戏没?那孙悟空可机灵啦,跟真的似的,难道不比动画片还好看?3. 西安鼓乐,哇,那可是历史的声音啊!当那阵阵鼓乐声响起,仿佛能带我们穿越回古代。
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宴会,各种乐器一起奏响,这难道不是一场听觉的盛宴吗?4. 社火,那可是西安过年的重头戏!花花绿绿的装扮,热闹非凡的场面。
你瞧那踩高跷的,多厉害呀,就跟在平地上走一样稳,这不是很了不起吗?5. 泥塑,多神奇的手艺呀!一团泥巴在艺人手里能变成各种各样可爱的形象。
你看那小泥人,表情多生动啊,就像真的在跟你说话一样,这难道不是化腐朽为神奇吗?6. 马勺脸谱,色彩鲜艳,造型独特。
一个普通的马勺经过绘制就变得那么与众不同。
就像给马勺穿上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这不是很让人惊叹吗?7. 剪纸,那可是西安妇女们的拿手好戏!一张纸,咔嚓咔嚓几下,就变成了精美的图案。
你想想,她们不用画就能剪出那么复杂的花样,这得多厉害呀!8. 耀州瓷,那精美的瓷器多漂亮啊!光滑细腻的质感,美轮美奂的图案。
用它盛东西感觉都不一样了呢,这不是艺术品是什么?9. 长安古乐,那古老而悠扬的旋律,让人听了就陶醉其中。
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在演奏时的那份专注和热情,这不是音乐的魔力吗?10. 面花,多有创意呀!普普通通的面团能变成一朵朵美丽的花。
你看看那些面花,做得跟真花一样,这不是很有巧思吗?我觉得西安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是太宝贵了,它们是西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和传承它们呀!。
论鼓在西安鼓乐中的突出作用
论鼓在西安鼓乐中的突出作用王平【摘要】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古代交响乐--西安鼓乐的品质和精神.采用实地考察与现代音乐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鼓"这一传统打击乐器在西安鼓乐中的作用,认为作为我国境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的西安鼓乐,其价值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屈指可数的."鼓"在西安鼓乐中具有非常突出的灵魂作用和地位,它通过节奏、音色及风格体现着中国民族音乐所传达的传统民族精神.【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40)004【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鼓乐;节奏;音色;鼓段;斗鼓【作者】王平【作者单位】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7在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强烈的、举世注目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与闭幕式中,张艺谋导演都把鼓用到了最醒目的第一段,(开幕式用的缶是一种瓦质的、类似鼓的打击乐器)可谓场面宏大,效果奇佳,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
可见鼓在整个中华文明和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中的突出作用。
西安鼓乐是流行于西安及周边蓝田、长安、周至、户县一带的民间乐种。
是以鼓为核心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有关西安鼓乐研究的成果极多,前代学者从古乐的声调、律制、表演和相关的风俗,与唐乐的联系,以及鼓乐中的大琴、笙、笛子等乐器都作出精辟的分析,但惟独没有对鼓乐打击乐器中首当其冲——“鼓”作研究和分析,一般研究中只是简单地介绍鼓乐中用了那些鼓及鼓排在乐队的什么位置。
本文着重分析鼓在西安鼓乐的节奏、音色及风格等作用,试图透过“鼓“去体察中国民族音乐所传达的民族精神。
一、鼓在西安鼓乐中具有稳定节奏的作用鼓在西安鼓乐中是灵魂乐器,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稳定节奏。
据何钧先生发表于《中国音乐》上的《西安鼓乐概述》中,将西安鼓乐中的乐器分为旋律乐器和节奏乐器两类,其中节奏乐器又分为鼓乐器、铜乐器和木乐器三种。
浅述西安鼓乐
浅述西安鼓乐话题:兴趣爱好文化遗产鼓乐西安摘要:西安鼓乐是吹管乐器与锣鼓乐器相结合的传统器乐合奏形式,属于吹打乐中的一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它的物质构成、曲式结构、宫调构成、演出方式、组合形式等等不同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艺术体系。
西安鼓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三家流派:僧派、道派、俗派。
这三家流派联系紧密,但是彼此之间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
本文旨在分别从僧、道、派入手,分析比较它们之间在实际内容上的不同点,同时对西安鼓乐的名称及流传区域、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社会功能、传承方式等其他方面进行描述,从而对西安鼓乐这一我国古老的艺术形式进行一个浅显的叙述。
关键词:西安鼓乐;乐器组合;僧、道、俗;比较叙述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2-0137-03西安鼓乐是我国古老的乐器组合形式,现今依然存现并较流行于西安地区。
在笔者的意识里,西安城自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赋予它更多魅力的是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宽广的气度和世代传承的文化精神。
据考证,从西安鼓乐乐谱的谱字符号、乐曲的结构形式中有很明显的唐宋音乐的因素和痕迹。
并且,在西安鼓乐的曲牌中,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曲牌都有。
可以看出,西安鼓乐不仅历史悠久,并且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延续和发展,反映了历代音乐家的创造成果和审美观念,是一部活的音乐发展史,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瑰丽的遗产。
一、西安鼓乐的名称即流传区域民间多称为细乐,有的地方也较为随意地称之为“乐器”,演奏就称为“演乐器”,进行演奏的组织称细乐社或古乐社。
1953年由音乐工作者定为西安鼓乐,其后还有学者提出其他名称如陕西鼓乐、西安古乐、长安古乐、西安鼓吹乐等名称。
主要流行于西安市区及南郊沿终南山一带的所属各县。
二、西安鼓乐的人文背景陕西省地处中国腹地,周边分别与四川、甘肃、内蒙、河南、湖北接壤。
在华夏文明史上,陕西文化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鼓乐,也称长安古乐。
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
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并逐渐流入民间的西安鼓乐,在经过大批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抢救、保护之后,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申报过程,最终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
追溯其历史渊源,从结构、乐谱、曲名、使用乐器等方面分析,与唐代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资料的分析考察,西安鼓乐有可能源于唐,起于宋而兴于元、明,盛于清,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与发展,特别是明、清以来戏曲音乐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民族古典音乐形式。
长安鼓乐至今保存着最传统的鼓乐演奏形式、结构、乐器、曲牌及谱式。
综观西安鼓乐所有的乐曲名称,可以明显看到其中保留着唐、宋、元、明、清各种曲牌,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音乐发展史。
自唐、宋已降,中国音乐许多音乐因素(律、调、曲、词、乐谱、乐器、结构、旋法等)都在这个古老乐种中留下了遗迹残痕,称长安鼓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一点也不过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