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dde9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2.png)
从勒温的场论到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群体动力理论不断发展和 完善。
群体动力对个体的影响
群体动力可以影响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使个体更加符合群 体要、可衡量的团队目标, 使团队成员能够明确方向并为之 努力。
有效沟通与反馈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团 队协作效果。
服从现象
在权威面前,个体往往更容易放弃自己的判断而 服从权威的指示或要求。
影响因素
权威的合法性、专业性、信任度等因素影响个体 的服从程度。
04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
人际关系定义
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建立
通过主动交往、真诚相待、寻找共同点等方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02
社会认知过程
感知与注意
01
02
03
感知的定义
感知是个体对外界刺激进 行选择和解释的过程,包 括感觉和知觉两个阶段。
注意的作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 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保证 了我们对重要信息的加工 和处理。
感知与注意的关系
感知和注意密切相关,注 意影响着感知的选择性和 准确性,同时感知也影响 着注意的分配和转移。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社会心理学概述 • 社会认知过程 • 社会影响因素及效应 •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 群体动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 社会心理现象解读与应对策略
01
社会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 科学。
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1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1](https://img.taocdn.com/s3/m/7209186c1eb91a37f1115c4e.png)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类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就抱有极大的兴趣。
从著名的思想家到普通人,都时常在思索人们何以有爱,何以有恨,何以个体独处时的行为与有他人在场时会表现得很不相同,等等。
但是,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如今,这门年轻的学科不仅在体系上日趋成熟和完整,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越来越巨大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本教科书,本书将要对社会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作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
在第一章中,则概要地讨论一下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在接触一门学科时,初学者总想一开始就明确它的定义是什么。
不过,对于社会心理学,要下一个确切的、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能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
这不仅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还因为研究者们所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尽相同。
为使读者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西方、前苏联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学界提出的一些定义分别列出来,并提出本书作者的看法。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科学。
另一类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前一类定义显然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据此引申,持行为主义观点的人常把社会心理学看成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或互相影响所产生的行为的科学。
例如,J.H.戈尔茨坦(J.H.Goldstein)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用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教学课件ppt
![社会心理学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208c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4.png)
社会心理学教学课件PPT
目录
• 社会心理学概述 • 社会认知 • 社会影响 • 社会行为 •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 社会心理学的未来研究趋势
01
社会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性质
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心理和行为如何 受他人存在影响的科学。
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 究方法,探讨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心理和行为。
形成机制
社会规范的形成受到文化、历史、宗教、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社会成员共同协商和 建构的结果。
改变方式
社会规范的改变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和社会变迁过程,但可以通过教育、宣传、舆论 等手段引导和推动社会规范的改变。
04
社会行为
亲密关系与友谊
亲密关系的定义与类 型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亲密关系, 如亲子关系、情侣关系、友谊等 ,并阐述这些关系的形成、发展 与维护。
权威影响
定义
01
权威影响是指个体对权威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接受权威的意见
或行为。
影响因素
02
权威影响受到个体对权威的认知、权威的可靠性、个体对权威
的认同感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证据
03
米尔格拉姆实验发现,即使在权威命令下,个体也会对权威产
生服从,从而做出违反道德和伦理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形成与改变
定义
社会规范是指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
社会运动的心理机制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社会运动的发起、发展和结束的 心理机制,以及社会运动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群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的异同
比较群体行为与社会运动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以深 化对这两种社会现象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https://img.taocdn.com/s3/m/56b1156b376baf1ffc4fadd4.png)
学习交流PPT
1
第一章 绪论
学习交流PPT
2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既包括个体, 也包括群体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 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 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学习交流PPT
18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四、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 学派和勒温的场论,而在其形成 过程中也受到了现代认知心理学 的推动。
学习交流PPT
19
第三章 社会化
学习交流PPT
20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 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学习交流PPT
16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二、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进行的 理论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构成方面来讲,其影响并 不亚于精神分析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乔治·米德,他受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 义原则的启发,认为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 通过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在心里对环境中的客体做出 行为上的选择以调整自己对客体的活动。
学习交流PPT
23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称为“本我”、“自我”和 “超我”的3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由这 三部分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
埃里克森修正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将人生分为了八个阶 段。
学习交流PPT
24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课件
![《社会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e4952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3.png)
《社会心理学》课件一、概要《社会心理学》课件是一篇深入探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综合性课件文章。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思想、情感、行为以及群体互动过程的学科。
本课件旨在全面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帮助学习者对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课件的开头部分将介绍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社会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接着将重点介绍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等。
此外还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如社会认知、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等。
本课件还将强调社会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展示社会心理学理论如何解释和预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将总结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将对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背景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认知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如何在社会环境中思考、感受、行动,以及这些行为与认知过程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更侧重于揭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关联。
在这一框架内,它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冲突和和解机制,以及群体决策、社会影响等复杂的社会现象。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以及早期社会学家的研究。
然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形成的。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复杂,社会心理学的崛起便顺应了这样的历史背景。
其理论与方法也不断创新和完善,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指导人类的社会行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社会问题如人际冲突、群体冲突等日益凸显,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2024《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2024《社会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af08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f.png)
•引言•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言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三个层次。
其中,个体社会心理主要研究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动机等;群体社会心理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群体冲突等;社会行为主要研究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等。
任务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包括描述社会心理现象、解释社会心理现象、预测社会心理现象和控制社会心理现象。
其中,描述是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的过程;解释是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原因与过程进行说明的过程;预测是根据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见的过程;控制是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运用,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人为干预,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仪器观察被试者的行为表现或言语反应,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包括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等。
•档案法:通过对被试者的个人档案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例如对于已故的人或无法接触的人进行研究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概念与过程01社会认知定义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现象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02社会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解释、记忆等阶段,涉及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
社会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142b3667ec102de2bd894e.png)
②同胞的影响
年长的同胞姊妹(尤其是同性别的)可提供性别角色行为的 榜样;有哥哥的男孩更有男子气、更独立、学习能力更强;有 哥哥的女孩更聪明、更野、更富攻击性、更雄心勃勃。
③独生子女 3.家庭结构 3.家庭结构 ①单亲家庭 离婚: ②离婚:头一年影响最重,对年幼儿童影响更重 ③重组家庭(继父/母家庭) 与单亲家庭的男孩相比,有一位继父的男孩更成熟、 适应更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男孩从继父母获益较 多,与继父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则适应不那么好,焦虑 较多;女孩与再婚的母亲之间磨擦也较多。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哲学思辩阶段(启蒙期) 一. 哲学思辩阶段(启蒙期)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二.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三.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 伦理原则
二.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 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B=f(P,E) 2. 社会心理 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 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影响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微观) 1. 个体层面(微观):社会知觉、动机、态度、自 我意识、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中观): ):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 2. 群体层面(中观): 社会层面(宏观): ):风俗、民族心理、国民性等 3. 社会层面(宏观):
1. 2. 3.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和沃尔特为代表) 一.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和沃尔特为代表)
社会学习论简述 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 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学课件ppt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a72eb3c8d376eeaeaa31e5.png)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社会心理学导论本讲主要内容:社会心理学家为什么要选择那样的问题,以那样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特点:它现在处于何处,将走向何方?社会心理学家用以回答社会诸方面问题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经典定义: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
——【美】奥尔波特(Allport,1969)内涵:(一) 社会心理学本质上是一门科学问题一:什么是科学?(1)具有一套价值——准确性、客观性、怀疑性、开放性(2)可以用于研究广泛领域的问题的一些方法问题二:为什么社会心理学要采用科学取向?社会心理学不就是常识吗?(1)许多常识互相矛盾(2)人的信息加工特点(二) 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个体的行为1) 所有社会行为运作行动发生思想的是个体的心灵2)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区别之一——社会学并不关心个体的行为和思想,他们更关心的是较大的人群或作为整体的社区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的重点个体团体或社会理解行为的途径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分析社会变量、地位等首要目标预测行为描述行为方法实验为主调查与参与观察(三) 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社会行为和思想的原因,主要包括1) 他人的行动和特征2) 认知过程3) 环境变量:物质世界的影响4) 文化背景5) 生物因素6) 一种解释:以吸烟为例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从研究领域来看,社会心理学研究常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几乎所有问题。
(1)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包括: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态度问题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归因问题:产生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已经有许多这样的理论。
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对东西方归因差异的兴趣使得这一领域又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2024版社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社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1a93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4.png)
VS
从众行为的原因
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信息性影响(即个体 认为他人拥有更准确的信息)、规范性影 响(即个体希望被他人接受和认可)和群 体压力(即个体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和 要求)。
2024/1/27
21
抵制从众行为的方法与策略
重于个体内部的认知机制。
8
社会认知的偏差与影响因素
1 2
社会认知偏差的定义 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性误差,导 致对他人或社会现象的误解或误判。
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 包括刻板印象、晕轮效应、近因效应等。
3
社会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 包括个体的经验、文化背景、情感状态等。
2024/1/27
9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2024/1/27
16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影响行为
个体的态度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态度会促使个体采取积极的行为, 消极的态度则可能导致消极的行为。
行为反作用于态度
个体的行为也会对其态度产生影响,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可以进而改变其态 度。
2024/1/27
17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
态度改变的理论
2024/1/27
22
06
社会群体与互动
2024/1/27
23
社会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社会群体的定义
具有共同目标和归属感,通过社 会互动形成的人群集合体。
2024/1/27
社会群体的分类
根据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群体目 标和群体规模等因素,可分为初级 群体、次级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 等。
社会群体的特征
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 许可的行为的内在驱力。
《社会心理学》第1章 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1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10f68ee009581b6bd9ebb9.png)
——2/3的实验者完全服从指令。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3、助人?还是助己?
农民遭歹徒抢劫,过路公交乘客捡钱不救人
正阳县一位从事粮食收购生意的农民,从银行取款骑摩托 车返回途中遭遇歹徒撞车抢劫。歹徒得手后,随手撒了一 把小面额纸币,受伤躺在路边的这位农民向路过的公交车 招手求救,没想到,公交车停下后,众人下车“捡”完路 上的钱后又都迅速上了车。公交车疾驶而去,将受伤的他 丢在了路边……
出版社,1997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社会心理学》(第8版),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心灵聚会——管窥社会心理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汪伟 E-mail: xiaoxieww@
双重格言
这边更正确
还是这边的……
人多手杂反而碍事 VS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文胜于武
VS
事实胜于雄辩
朽木不可雕 VS
活到老,学到老
血浓于水
VS
亲兄弟明算帐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VS 三思而后行
有备无患
VS
船到桥头自然直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事实上,我们经常为自己犯的一些小错误而自责 不已,当回头看时,我们明白了该如何行事。然 后心里想着“我早就知道是这样了,但当初就是 一念之差啊。”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以下三类问题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思维
• 我们如何知觉自我和他人 • 我们的信念是什么 • 我们所能做的判断 • 我们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8d7bf6102de2bd960588d7.png)
心理咨询师培训
10
两种取向比较
心理学的 社会心理学
强调的重点 个体
社会学的 社会心理学
团体或社会
理解行为的途径
首要目标 方法
分析心理状态、人 格等
预测行为 以实验为主,兼调 查
心理咨询师培训
分析社会变量:如 地位、角色等
描述行为 调查和参与观察是 主要方法
11
第二单元 简史
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
行为是个体和情境的函数。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 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一个相互依赖的 因素群。
心理咨询师培训 7
社会心理
是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
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心理咨询师培训
8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特点: (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心理咨询师培训
19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要点: 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 的莫德 实验方法:F.H.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 概念,《社会心理学》;墨菲夫妇:《实验 社会心理学》,实证方法的引入与确立,为 社会心理学最终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
心理咨询师培训
26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应一直受
到质疑被称为“大二学生的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培训
27
第四单元 主要理论
社会学习论 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师培训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课件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27fe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b.png)
原因
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服从现象可能导致个 体做出不道德或非理性的行为,对社 会道德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权威压力、合法化过程、情境因素。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
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表现可能会优于单独行动时的表现。这是因为他人作 为观众或同伴,提供了行为的反馈和激励,促使个体更加努力地表现。
社会惰化
当团队成员数量增加时,个体在团队中的努力程度可能会降低。这是因为团队 成员之间存在责任分散的现象,导致个体认为自己的贡献对团队整体的影响较 小,从而减少努力。
04 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涉及情感、认知 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人际关系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亲密关系、 友谊、同事关系等。
02 社会认知
人际知觉
1 3
知觉对方的态度和情感
人们通常能够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语气等 ,感知对方的态度和情感,如友好、敌意或中立。
知觉对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2
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穿着、言谈举止以及所处环境等信息,
判断对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如学生、教师或企业家。
知觉对方的人际关系和互动模式
人们能够通过观察对方的互动方式和行为模式,判断对方的 人际关系和互动模式,如亲密、疏远或竞争。
印象形成
首因效应
指在初次接触时,最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较大,即使后来获得的信息与之前的信息相 矛盾,人们仍然倾向于坚持最初的印象。
近因效应
指在最近一次接触时,最新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较大,可能会改变或修正之前形成的印 象。
社会影响
研究社会影响力的形成、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心理学原理来影 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课件
![社会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2708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5.png)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 介、受众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态 度改变的效果和持久性。
行为决策中的社会心理学因素
行为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包括过度自信、确认偏误、代表性偏误等,这些认知偏差会导致个体在决策中偏离理性 轨道,做出错误决策。
行为决策中的情感因素
包括情绪、情感启发式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对风险和收益的感知和评估,从而影响 决策结果。
服从心理
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感受到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权威意志 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遵守、顺从的倾向。
服从的原因
包括合法权力(如法律、法规等赋予的权力)、责任转移(个体认为 责任应由权威承担)和群体压力(个体感受到的来自群体的压力)。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01
社会助长
指个体在与他人一起活动时,活动效率会提高的现象。也称为“共同活
情感可以影响个体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认知 过程。
认知对情感的影响
认知可以影响个体对情感的体验和表达,以及 情感的调节。
情感与认知的相互作用模型
包括情感驱动的认知模型、认知驱动的情感模型和情感与认知的交互作用模型 等。
04 社会影响
从众现象与从众心理
从众现象
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 己的意见或行为,而采取与大多 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直接观 察或借助仪器观察被试者的行 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 的方法。观察法可以分为自然 观察和参与观察两种。
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 式收集被试者的有关资料,从 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调 查法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优 点,但也存在主观性和误差等 问题。
档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查阅被 试者的个人档案或相关文献资 料,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档案法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的 优点,但也存在资料不全或难 以获取等问题。
《社会心理学大全》课件
![《社会心理学大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896d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3.png)
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影响
促进人类自我认知:社会心理学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从而提升自我认知。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研究社会心理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升人际关系质量: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指导,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增强组织凝聚力:社会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凝聚力。
心理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社会心 理学可以帮助医 生更好地理解患 者的心理状态和 需求,从而制定 更有效的治疗方
案。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心理学可以 帮助人们更好地 理解自己的心理 状态和需求,从 而更好地进行自 我调节和自我管
理。
心理健康服务: 社会心理学可以 帮助心理健康服 务机构更好地了 解服务对象的需 求和特点,从而 提供更有针对性
01
社会互动
人际关系与沟通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 互动
沟通:指通过语言、非语言等方式 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需求
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反馈、 协商等
沟通障碍: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 异、情绪影响等
沟通策略:包括建立信任、表达尊 重、寻求共识等
沟通效果:包括达成共识、解决问 题、增进感情等
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心理现象,个人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现象
01
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的定义:个体对社会环境中各种信息的感知、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社会知觉的种类: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群体的知觉、对社会情境的知觉 等 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经验、动机、情绪、认知能力等
社会知觉的应用:在教育、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在广告与消费行为中的应用
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
【精品】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PPT课件
![【精品】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6166a1c77da26925c5b0c1.png)
(二)、国内
1、20S --1949 评介阶段
陆志韦《社心新论》(1924) 1948年社会学者孙本文著《社会心理学》上下册,全书六编、30章,内 容自成一较完整体系,理论与实用并重,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的社心著 作
二、社会化的内容--文化
文化(culture):人类群体或社会共享的成果,是人类在社会历史 实践中创造的社会遗产。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知识、技能与经验 价值观(value)人生追求的目标是否有价值 规范(norm)在具体情境下如何思考、体验、行动的期望
法律、道德、风俗等
社会化内容的另一种分类
态度 Attitudes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四、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 1、孕育阶段(1908年以前)
古希腊哲学中孕育着社会心理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环境塑造(理想国) 本能
2、诞生(1908年)
2、解放后到1980年 停顿阶段 3、1981--重建与复兴阶段
1981年夏,在北大召开了第一次社心座谈会
82年10月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后改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第二章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一、什么是社会化
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合格 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对每一角色规定了一系列责任与 义务
医生:救死扶伤
教师:教书育人
职业道德
3、个人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就要学习并符合相应的角色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相当广泛,如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 会化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
• 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 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第二阶段: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 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出现 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18世纪下半叶 和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而形成,也称“社会经验 论”阶段。 •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 •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加布里尔·塔尔德、迪尔凯姆、古斯塔 夫·黎朋 •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 种社会心理学理论, 它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他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环境 的产物,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他的操作主义。从严 格意义上讲,真正代表社会学习理论的是班杜拉, 总之他们都关注于社会行为、学习和强化、实验室 实验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成为 重要的流派之一。
• 被试者的偏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所谓的“要求的特征”, 其二是所谓的“对评价的担心”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伦理问题
在每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都要遵循三条原则: • 第一,必须让被试者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被试者应当知道他们在研究
中要做些什么。 • 第二,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研究的设计没有必要让被试者冒险。 • 第三,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者承担的
.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四、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 学派和勒温的场论,而在其形成 过程中也受到了现代认知心理学 的推动。
.
第三章 社会化
.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 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历程
2、观察法
• 一般观察法 • 参与观察法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调查法 • 访谈法 • 问卷法 4、档案研究法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1、偏向问题
• 研究者的偏向:研究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讲话的语气都 可能无意中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社会心理学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既包括个体, 也包括群体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 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 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这里的利益可以是对被试者而言, 也可以是对社会而言。
.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第一阶段: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 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之中,因此也叫“社
会哲学”阶段。
• 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图: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 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二、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进行的 理论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构成方面来讲,其影响并 不亚于精神分析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乔治·米德,他受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 义原则的启发,认为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 通过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在心里对环境中的客体做出 行为上的选择以调整自己对客体的活动。
• 遗传因素
遗传意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 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遗传对个体的发展决定了以下 三件事,即:①基本特征 ②男女性别③是单胎还是多胎 。
.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
• 社会环境因素
如果仅仅具备了人的遗传素质,没有适当的社会条件, 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 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和计算机网络。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第三阶段:从本世纪20 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主义手 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 义的转折,进入确立时期,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
第二节 近八十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羽毛尚未丰满的社会心理学 开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战争的爆发刺激了美国 社会心理学的繁荣;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也直接服务于 战争。此外,在前苏联和中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
第二节 近八十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二、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自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发生 一场危机。六十年代中期,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开始有了自 己的特点;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经过50年代末60年代初 的大讨论后,70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自1981 年以来,中国社会心理学开始进入重建和复兴阶段。
.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和发展 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 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它的开山 鼻祖就是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 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的是他关于“人格发展”、“集体 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记述。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主要划分为意识 和潜意识两大部分,在潜意识中, 又将冲动归结为性的驱动力。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二、社会系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A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B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C 群体心理 D 应用社会心理学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实验法
• 实验室实验法 • 自然实验法 • 现场试验法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