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
绘制六棱柱三视图教学设计
绘制正六棱柱三视图教学设计通过本次远程研修,我明白了职业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本次培训心得,设计并实践的一节机械识图课程。
机械识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业基础课,本次课使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机械视图》教材。
我所讲的章节为本教材模块二里面的任务四一绘制刘棱柱的的三视图。
此章节注重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绘图能力。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本教材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他也有很好的切入点,因为之前教材涉及的都是点、线、面投影的基本知识,为本章节基本几何体六棱柱的绘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六棱柱的绘制成功又为本书下面的章节关于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奠定基础。
可以说本章节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二、教学分析(一)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平面几何体一一六棱柱的的投影方法,细致掌握在棱柱表面去点的方法步骤。
由此及彼的作不同棱柱不同位置放置方式的投影图。
2、过程与方法演示法和启发法相结合。
小组讨论和个性展示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摆脱模型学习的单一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思考,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难点正六棱柱的三视图分析和作法2、重难点分析依据学生大都为初中毕业生,思维比较单纯,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挑战性,知识结构相对简单,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故而空间想象能力不强,情绪上容易激动,易对陌生且有难度的知识产生消极抵抗情绪,故而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深入浅出,重点分析六棱柱的三视图分析和作法。
(三)教学方法的分析1、教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身份应当是一个耐心的导航者;一个细心的发现者;一个冷静的领路人。
适度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细心的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冷静全面的配合学生解决问题。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选自《机械制图》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棱柱的识别与绘制。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棱柱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棱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棱柱;2. 培养学生运用正投影法绘制棱柱三视图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棱柱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棱柱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棱柱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A3图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棱柱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棱柱的定义、特点;b. 棱柱的分类;c. 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方法。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观察棱柱模型,讨论其特点;b. 教师示范绘制棱柱三视图,讲解绘图步骤;c.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绘制棱柱三视图。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绘图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棱柱的定义、特点;2. 棱柱的分类;3. 棱柱三视图绘制方法;4. 例题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给定尺寸的棱柱三视图。
2. 答案:根据棱柱的尺寸和视图绘制方法,完成三视图绘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棱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棱柱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观察棱柱模型,讨论其特点;教师示范绘制棱柱三视图,讲解绘图步骤;学生跟随教师步骤,绘制棱柱三视图。
3. 作业设计:绘制给定尺寸的棱柱三视图。
一、棱柱三视图的绘制方法1. 投影原理:介绍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强调视图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棱柱》教学设计
《棱柱》教学设计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王丹丹课题:棱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9.5.1第一课时)课时:一课时(45分钟)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棱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不仅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棱柱的概念和性质作为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之一,无论在教学领域还是在其它学科领域,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学习本课内容,不仅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为后面学习锥体和球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好基础.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安排和处理1)在教学安排上,沿着“产品展示、产品认识、产品推广、产品设计、产品研发”这条主线,以任务驱动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2)对教材进行化抽象为形象的处理,以“棱柱型礼品包装”为主线组织教学,形成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互促发并进的“任务驱动”学习链,使学生真正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的精彩过程.二、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中职高一广告设计班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也相对较薄弱,大部分同学学习还缺乏主动性.但是他们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愿望,在知识储备上他们对空间几何体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在能力层级上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基于此,若能结合专业中的数学,定能提高他们的抬头效应.三、教法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所有学生了解棱柱的概念,让绝大多数学生了解棱柱的性质和分类,让大部分学生会计算正棱柱的全面积和体积,发挥空间想象力,会绘制正棱柱的平面展开图并对正棱柱物体进行包装.2.能力目标:能利用所学的棱柱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棱柱的定义,棱柱的性质和分类,正棱柱的全面积、体积公式.2.教学难点:能利用正棱柱的性质及全面积、体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任务设计意图师生活动知识引入:产品展示环节教师播放“紫砂壶入选上海世博会礼品”的视频新闻,同时向同学们展示各种各样形状的包装盒.结合专业,向同学们展示紫砂壶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世博紫砂壶用什么形状的包装盒会比较合适?让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深化.同时,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情境.问题的提出,在于让学生直观感知向探索发现迈进,同时从专业课程的内容,过渡到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同学们,我们中国人有“开门七件事”,知道是哪七件事吗?学生:柴、米、油、盐、酱、醋、茶.教师:没错,这七件事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其中的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而茶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紫砂壶了.教师(展示紫砂壶的图片):同学们,这款紫砂壶名叫“梅桩”,曾亮相于1915年的巴拿马世博会,百年后,紫砂壶将助兴2010年上海世博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看“紫砂壶入选上海世博会礼品”的视频新闻.学生:很认真的观看.教师:世博会是中国继奥运会后的又一次向世界展示祖国风采的盛会,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假如我们班级组建的设计公司,有幸参与上海世博会之世博礼品——紫砂壶的包装工作.那么,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些世博紫砂壶用什么形状的包装盒会比较合适呢?知识引入:任务驱动总任务生成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总的工作任务:请同学们为上海世博会礼品“紫砂壶”,设计一款精美的棱柱形礼品包装盒,并绘制出它的平面展开图,算出全面积和体积.问题的设计,揭示任务驱动的总任务生成,沟通了课堂教学内容与礼品包装的关系,成为课堂探究的起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各种包装盒样式)由此可见,包装盒的样式很多,本节课我们首先学习其中一种包装盒的样式,那就是棱柱形的包装盒.于是,就有了我们本节课的总的工作任务:为上海世博会礼品“紫砂壶”,设计一款精美的棱柱形礼品包装盒,并绘制出它的平面展开图,算出全面积和体积.教师:当然,要完成这项总的工作任务必须先了解棱柱的特征、分类及平面图的设计等等.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我一起来学习吧!知识探索:产品认识环节任务一:(细观察——巧归纳)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几个棱柱模型,让同学们一起探究讨论,试着归纳出棱柱的特征.任务一是本堂课的产品认识环节,从实际物体探究出发抽象到数学化的归纳问题.教师:首先我们进入任务一:细观察——巧归纳环节.已经给每个小组分发了几个棱柱形状的包装盒,请同学们观察棱柱模型,讨论归纳出棱柱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大家可以从线和面两个角度去思考,从两底面的关系,侧棱的关系,侧面的形状等这些角度对棱柱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上下两个底面是平行的,侧棱也互相平行,侧面都是四边形,而且都是平行四边形等等.教师:我们将同学们的结论进行归纳,可以得出棱柱的定义是: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每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互相平行的多面体叫做棱柱.教师:我们在初中就学习过多面体,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个多面体,它的特点是:上知识探索:产品推广环节任务二:(重阅读——连连看)教师让学生通过速读、细读、精读书本中的相关知识,完成定义连连看、实物连连看和知识连连看.定义连连看:实物连连看:根据你对棱柱类型的理解,给下面几个棱柱实物取一个最合适的名字,并再举几个生活中棱柱的例子.任务二的提出,符合数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同学们通过对定义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棱柱模型.教师:大家掌握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入任务二的学习,重阅读——连连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仔细阅读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从而完成定义连连看.学生:(认真阅读书本知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通过flash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对棱柱的分类进一步的理解、进一步的巩固和进一步的记忆.)非常好,棱柱的类型可分为两种,我们先来看第一种,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斜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这是以侧棱和底面是否垂直来分类的.我们再来看棱柱的第二种分类,底面是三角形的棱柱叫做三棱柱;底面是四边形的棱柱叫做四棱柱;那么底面是五边形的棱柱呢?请同学们一起回答.学生:五棱柱.教师:这种棱柱类型是以棱柱底面多边形的边数来分类的.教师: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棱柱类型可以合起来称呼,比如说底面是三角形的直棱柱我们可以称作直三棱柱;底面是四边形的直棱柱我们可以称作直四棱柱;那么底面是正方形的直棱柱叫做什么呢?学生:正四棱柱.教师:我们来看这四个棱柱,可以怎么称呼呢?请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问题.学生:一一进行回答.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棱柱实物):同学们,请看生活当中的实物,这些是我们所熟悉的木七、板书设计八、教学设计说明:1.本课教学设计可归纳为:“生活请进数学,任务贯穿课堂,教师科学分组,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六个方面.立足教材,结合实例,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2.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创设了比较多的学生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我们的课堂活了起来、动了起来、而且笑了起来.3.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后所设计的一些开放性问题,充分考虑了学有余力学生的深化点问题,同时兼顾了学有难度学生的基础问题,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棱柱的识别与绘制。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棱柱的三视图识别及绘制方法,了解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棱柱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2. 学会识别棱柱的三视图,并能正确绘制。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棱柱三视图的识别与绘制方法。
难点:如何将空间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并准确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棱柱模型、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学具: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机械制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知识讲解(15分钟)(1)棱柱的定义及特点。
(2)棱柱的三视图识别与绘制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个具体棱柱的三视图,引导学生分析并绘制。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一个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绘制结果,共同解决问题。
7. 知识巩固(10分钟)教师布置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学生现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棱柱的定义及特点2. 棱柱三视图识别与绘制方法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四棱柱的三视图。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棱柱三视图绘制的熟练程度。
2. 在课后拓展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绘制,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棱柱三视图的识别与绘制方法。
2. 空间立体图形向平面图形的转换。
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和知识巩固。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棱柱三视图的识别与绘制方法(1)识别方法主视图:观察棱柱的顶面和侧面,确定主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棱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棱柱图纸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棱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棱柱的定义及分类2. 棱柱的尺寸标注3. 棱柱的绘制与阅读4. 棱柱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棱柱的基本概念、分类、尺寸标注及应用。
2. 难点:棱柱的绘制与阅读,以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棱柱物体,引导学生思考棱柱的特点和应用。
2. 讲解:讲解棱柱的定义、分类和尺寸标注。
3. 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棱柱的绘制和阅读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棱柱图纸的绘制和阅读练习。
5. 讨论:学生相互交流练习心得,教师解答学生疑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棱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棱柱的绘制和阅读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棱柱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棱柱尺寸标注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绘制和阅读棱柱图纸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棱柱知识的水平。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棱柱的图片、图纸、动画等。
2. 实物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棱柱模型,以便学生直观理解。
3. 练习图纸:提供给学生进行绘制和阅读练习的图纸。
4. 参考资料:有关棱柱的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棱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第二课时:讲解棱柱的尺寸标注和绘制方法。
3. 第三课时:练习棱柱图纸的阅读和绘制。
4. 第四课时:讨论棱柱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5. 第五课时:教学评价和总结。
《机械制图》平面截切棱柱
MECHANICAL DRAWING
目录
CONTENTS
平面截切棱柱
平面截切棱柱 一、内容回顾
截交线
截断体
由易到难
三棱锥的一面截切
四棱锥的两面截切
由浅入深
3
平面截切棱柱 二、平面截切棱柱
4
平面截切棱柱 二、平面截切棱柱
1. 六棱柱三视图
主视图:矩形
俯视图: 正六边形
左视图:矩形
5
平面截切棱柱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looking
二、平面截切棱柱
2. 两面截切六棱柱
f′
b′(a′ )
a″
d′(h′) e′(g′)
c′(i′)
h″
g
h
a(i)
f b(c)
e
d
6
平面截切棱柱 三、平面截切棱柱的小结
7
平面与棱柱相交产生的截交线求法如 下: (1)求出截平面与棱柱上若干条棱 线的交点;如果立体被多个平面截割, 应求出截平面间的交线。 (2)依次连接各点; (3)判断可见性 (4)整理轮廓线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棱柱的识别与绘制。
本章主要介绍立体几何图形中的棱柱,包括棱柱的定义、性质、分类以及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棱柱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正投影法绘制棱柱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棱柱的三视图绘制及其投影规律。
2. 教学重点:棱柱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棱柱的绘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棱柱模型、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2.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A3图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棱柱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棱柱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棱柱的定义、性质、分类,通过多媒体展示棱柱的实物图片和三视图。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方法,强调投影规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现场绘制棱柱的三视图。
5. 互动讨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讨论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棱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棱柱的定义、性质、分类。
2. 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方法及投影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正六棱柱的三视图。
(2)简述棱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2. 答案:(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棱柱绘制方法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方法及投影规律。
2. 学生在绘制棱柱三视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棱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第4-1章棱柱的正等轴测图
(2)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 分析:由于正六棱柱前后、左右对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作图线, 从顶面开始作图比较方便。故选择顶面的中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 点,棱柱的轴线作为 OZ 轴,顶面的两条对称线作为 OX、OY 轴。然后 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正六棱柱的各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 顶点即可。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讲解 听授
2
1
成都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
教学 教学内容 环节 第 4 章轴测图 一、 旧 课 一、引入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 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且度量性好、 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 二、 引 入 新 课题 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 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 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二、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三、 教 学 内 容 1、轴测轴:空间直角坐标轴 OX、OY、OZ 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 2、轴间角: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 3、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 长度的比值。OX、OY、OZ 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 p1、q1、r1 表示。 4、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1)物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互相平行;物体上平行于 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且同一轴向所有线 段的轴向伸缩系数相同。 (2)物体上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可以用坐标法确定其两个端点然 后连线画出。 (3)物体上不平行于轴测投影面的平面图形,在轴测图中变成原形的 类似形。 如长方形的轴测投影为平行四边形, 圆形的轴测投影为椭圆等。 三、轴测图的画法 1.正等轴测图 轴间角:120 轴向伸缩系数:1:1:1 信息 反馈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
《机械制图》公然课教课设计[ 课题]基本几何体——棱柱[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技术1、掌握棱柱的三面投影和视图的画法;2、能较娴熟地运用聚集性求作棱柱面上求点的投影。
二、素质目标指引学生着重知识与生活实质经验相联系,培育其察看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剖析问题的能力。
[ 教课要点 ] [ 难点剖析 ] [ 剖析学生 ]棱柱的投影特点、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1、在掌握平面投影的基础上,顺序渐进,知识水平不该有困难。
2、能力水平不该有困难,要经过多做练习来达到娴熟的目的;3、注意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
[ 教课方法 ] [ 教课资源 ]演讲联合、讲练联合法、概括提高。
课件、圆规、三角板,基本体模型: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圆锥、球体等。
[ 教课安排 ] [ 教课步骤 ] [ 教课过程 ]1课时( 45 分钟)授课与演示交错进行,授课与练习交错进行,最后进行概括。
Ⅰ、复习回首( 5 分钟)1、简述各样地点平面在三投影面系统中的投影特点,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2、讲评作业批阅状况;3、发问:一般地点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的三面投影有何不一样怎样依据两面投影判断其空间地点4、预习检测:什么是平面立体曲面立体都是由曲面围成的吗Ⅱ、导入新课( 5 分钟)机器部件都能够看作是由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体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基本几何体——表面规则而单调的几何体。
按其表面性质,能够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类。
1、平面立体——立体表面所有由平面所围成的立体,如棱柱和棱锥等。
(出示模型给学生看)。
2、曲面立体——立体表面所有由曲面或曲面和平面所围成的立体,如圆柱、圆锥、圆球等。
(出示模型给学生看)。
曲面立体也称为展转体。
本节课主要议论圆柱的视图剖析,并经过剖析,娴熟掌握其三视图的读、画、标明方法和几何体表面求点。
Ⅲ、新课教课( 30 分钟)一、棱柱棱柱由两个底面和棱面构成,棱面与棱面的交线称为棱线,棱线相互平行。
第3-1章棱柱及其表面点的投影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方法与步骤。
总结正棱柱的投影特征:当棱柱的底面平行某一个投影面时,则棱柱在该投影面上投影的外轮廓为与其底面全等的正多边形,而另外两个投影则由若干个相邻的矩形线框所组成。
(2)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方法: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因为正棱柱的各个面均为特殊位置面,均具有积聚性。)
制造业通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学习重点
1、棱柱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
2、在棱柱表面取点的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
立体表面求点
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任务引领法(用教学模型辅助讲解)
2.讲授与课堂演示、举例相结合
学法:
听授法、课堂练习法
教学媒体
1.口头表达
2.板书
教学学习准备
教师:
1.基本体模型: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
2.尺寸注法、小尺寸、简化法的挂图
学生:
教材、练习册、绘图工具
自制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简单几何体模型
@@@@@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复习旧课
二、引入新课题
三、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
结合作业复习直线和平面投影变换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
机器上的零件,不论形状多么复杂,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几何体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
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实际就是在平面上取点。首先应确定点位于立体的哪个平面上,并分析该平面的投影特性,然后再根据点的投影规律求得。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第五章“立体及其表面交线”的第三节“棱柱的绘制”,内容包括棱柱的定义、棱柱的投影特性、棱柱表面交线的绘制方法。
具体涉及教材第5章第3节,着重讲解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技巧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棱柱的概念,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棱柱。
2. 学会棱柱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准确表达棱柱的结构特征。
3. 能够分析并解决棱柱表面交线的问题,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棱柱表面交线的绘制方法,特别是斜棱柱的表面交线处理。
教学重点: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技巧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棱柱实体模型、制图板、绘图仪器。
2. 学具:制图板、绘图仪器、橡皮、2B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棱柱实体模型,引入棱柱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什么是棱柱?棱柱有哪些特征?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棱柱的定义、分类及其投影特性。
演示棱柱三视图的绘制方法,特别是斜棱柱的绘制技巧。
3.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一个简单棱柱的三视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并讲解一道典型题目,涉及棱柱表面交线的绘制。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两道练习题,巩固棱柱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
拓展:介绍棱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棱柱的定义、分类及投影特性。
2. 棱柱三视图绘制方法及步骤。
3. 典型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正六棱柱和一个斜四棱柱的三视图。
2. 答案:正六棱柱三视图分别为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斜四棱柱三视图分别为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棱柱教案——精选推荐
《棱柱》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多面体的概念;2.理解棱柱的概念,能分清斜、直、正棱柱,掌握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概念及其性质,了解棱柱的表示及其分类;3.能画出正棱柱的直观图;4.能进行正棱柱的有关计算。
二、教学重点:棱柱的概念及其性质。
三、教学难点:正棱柱直观图的画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从一些常见的物体(凸多面体),例如三棱镜、方砖、螺杆等,它们呈棱柱的形状。
(二).讲解新课:1.多面体的概念:由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空间图形叫多面体。
每个多边形叫多面体的面,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多面体的棱,棱和棱的公共点叫多面体的顶点,连结不在同一面上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多面体的对角线。
2.棱柱的概念: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每相邻两个面的交线互相平行的多面体叫棱柱。
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棱柱的底面(简称底),其余各面叫棱柱的侧面。
两侧面的公共边叫棱柱的侧棱。
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棱柱的高。
3.棱柱的表示法:(2).用表示一条对角线端点的两个字母表示,如:棱柱AC1。
4.棱柱的分类:(1). 按侧棱与底面位置关系分类可分为:斜棱柱、直棱柱和正棱柱。
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斜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直棱柱;底面的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正棱柱。
(2). 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类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等。
5.棱柱的性质:(1).直棱柱的侧棱和高相等,侧面都是矩形‘(2).正棱柱所有的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1).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2).有一个侧面垂直于底面的棱柱是直棱柱;(3).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两边的棱柱是直棱柱;(4).有两个相邻的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5).底面是正方形的棱柱是正棱柱;(6).棱柱最多有两个面是矩形;(7). 底面是菱形且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8). 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的四棱柱是正四棱柱。
绘制棱柱及其截切体三视图优秀教学课件
《绘制棱柱及其截切体三视图》学科机械制图单元名称基本体课题名称棱柱及其截切体三视图授课时数2授课班级2021春机电班级人数31人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编写人教学理念《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学习的好坏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过正投影法的基础知识以后第一次用正投影方法绘制物体的三视图,为后面学习复杂的组合体及机械图样等打下基础,启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本节课需要学生具有绘图能力,还需要学生运用前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鉴于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并且能够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出点、线、面的三视图。
能够正确判断点的可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直接出示模型在黑板上利用绘图工具直接演示绘图方法,降低了绘图效率,同时也影响整个图形的美观,让后面的学生也看不清楚,另外也不能够照顾到对知识吸收能力较差的这部分学生,会很容易让这部分学生因为听不懂而导致开小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学习,快乐学习,有效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奖励”“竞争”“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而且是每个同学都能使用的资源作为信息化载体,结合Autocad软件绘制的虚拟模型分析基本体及其截切体的外形特点,用AutoCAD 软件展示基本体三视图绘制方法来提高绘图效果。
因为生产生活中单纯的基本体应用比较少,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形成自然过渡,我对书本章节知识作了一定的重构,便于学生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是教师教学的宝贵资源。
挖掘并利用它能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绘制三视图的能力,掌握了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学习本课之前,也积累了很多生活中的投影知识。
同时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容易记住,乐于参与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
基于对学生知识基础、情感基础的了解,本节课学生可能出现下列情况:小组合作时各忙各的;用手机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会出现做其它与教学不相关的事情的现象;个别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不够。
2024年度2024年《机械制图》教案x
图线规定
字体要求
使用不同线型表示不同 对象,如实线、虚线、
点划线等。
9
采用长仿宋体,确保字 体清晰、易读。
图纸幅面与格式
01
02
03
04
图纸幅面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图纸 幅面,如A0、A1、A2等。
图框格式
采用留装订边或不留装订边的 图框格式,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
标题栏
位于图纸右下角,包含图名、 比例、签名等信息。
公差与配合
根据实际需要标注公差与配合 要求,确保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和装配性能。
11
03
投影基础与三视图
2024/3/23
12
投影法基本概念
投影法定义
用光线照射物体,在预设的面上得到 图形的方法。光线称为投影线,所得 到的图形称为物体的投影。
投影法分类
根据投影线与投影面之间的角度关系 ,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 影法两大类。
零件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注写
尺寸基准选择
尺寸基准是标注尺寸的起点,应选择零件上的重 要表面、轴线、对称平面等作为尺寸基准。
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在标注尺寸时,应尽量避免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以免产生加工误差的积累。
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对于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和配合的尺寸,应 在设计时就给予充分考虑,并在图纸上直接注出 。
视图数量
在满足清晰表达机件结构 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 视图数量,简化作图。
25
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应用
剖视图应用
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的机件,可采 用剖视图表达其内部结构。根据 机件的结构特点,合理选择剖面
位置、剖切方向和剖面符号。
断面图应用
初中棱柱教案
初中棱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棱柱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棱柱。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提高空间观念。
3. 通过对棱柱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棱柱的定义:棱柱是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多边形底面和连接两个底面上的对应顶点的直线(侧棱)所围成的几何体。
2. 棱柱的特征:(1)有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多边形底面。
(2)底面上的相邻边互相平行。
(3)侧棱垂直于底面。
3. 棱柱的分类:(1)直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
(2)斜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
(3)柱:底面是圆形。
4. 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棱柱形状物体,如魔方、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
2. 新课讲解:(1)介绍棱柱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棱柱的基本概念。
(2)讲解棱柱的特征,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棱柱的特点。
(3)讲解棱柱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棱柱。
(4)讲解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棱柱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棱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棱柱的定义、特征和分类,以及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棱柱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棱柱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运用棱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棱柱形状的物体,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棱柱的特点。
2. 采用讲解法,讲解棱柱的定义、特征、分类和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棱柱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教案:《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立体几何”,具体讲解棱柱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棱柱的定义、分类、性质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棱柱的定义、分类和性质,能够识别和绘制不同类型的棱柱。
2.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棱柱的分类及识别。
2. 棱柱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棱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绘图板、绘图笔、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棱柱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棱柱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棱柱实例,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实例,巩固对棱柱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绘制练习题目中的棱柱图形,并标注尺寸。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棱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棱柱的实际意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案例,体会棱柱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板书设计:棱柱定义:面与面平行,底面为多边形的立体图形。
分类:直棱柱、斜棱柱性质:1. 侧面为矩形2. 底面多边形边数相等3. 侧棱垂直于底面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 棱柱的底面称为________,侧面称为________。
2. 直棱柱的侧面________,斜棱柱的侧面________。
二、判断题1. 棱柱的侧面都是矩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
[课题] 基本几何体——棱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棱柱的三面投影和视图的画法;
2、能较熟练地运用积聚性求作棱柱面上求点的投影。
二、素质目标
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棱柱的投影特征、视图画法、表面上点的投影。
[难点分析] 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分析学生]
1、在掌握平面投影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知识水平不应有困难。
2、能力水平不应有困难,要通过多做练习来达到熟练的目的;
3、注意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
[教学方法] 讲演结合、讲练结合法、归纳提升。
[教学资源] 课件、圆规、三角板,基本体模型: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圆锥、球体等。
[教学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步骤] 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5分钟)
1、简述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征,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提问: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的三面投影有何不同如何根据两面投影判定其空间位置
4、预习检测:什么是平面立体曲面立体都是由曲面围成的吗
Ⅱ、导入新课(5分钟)
机器零件都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基本体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基本几何体——表面规则而单一的几何体。
按其表面性质,可以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类。
1、平面立体——立体表面全部由平面所围成的立体,如棱柱和棱锥等。
(出示模型给学生看)。
2、曲面立体——立体表面全部由曲面或曲面和平面所围成的立体,如圆柱、圆锥、圆球等。
(出示模型给学生看)。
曲面立体也称为回转体。
本节课主要讨论圆柱的视图分析,并通过分析,熟练掌握其三视图的读、画、标注方法和几何体表面求点。
Ⅲ、新课教学(30分钟)
一、棱柱
棱柱由两个底面和棱面组成,棱面与棱面的交线称为棱线,棱线互相平行。
棱线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称为正棱柱。
本节仅讨论正棱柱的投影。
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讲授棱柱的三视图和投影分析、棱柱三视图的画法步骤、利用特殊位置面具有积聚性的特性求棱柱表面点的投影
1、棱柱的投影
以正六棱柱为例。
如图3-1(a)所示为一正六棱柱,由上、下两个底面(正六边形)和六个棱面(长方形)组成。
设将其放置成上、下底面与水平投影面平行,并有两个棱面平行于正投影面面。
上、下两底面均为水平面,它们的水平投影重合并反映实形,正面及侧面投影积聚为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
六个棱面中的前、后两个为正平面,它们的正面投影反映实形,水平投影及侧面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其他四个棱面均为铅垂面,其水平投影均积聚为直线,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均为类似形。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方法与步骤。
课堂练习:学生动手画正三棱柱、四棱柱和正五棱柱的三视图(出示模型)。
总结正棱柱的投影特征:当棱柱的底面平行某一个投影面时,则棱柱在该投影面上投影的外轮廓为与其底面全等的正多边形,而另外两个投影则由若干个相邻的矩形线框所组成。
2、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方法: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
(因为正棱柱的各个面均为特殊位置面,均具有积聚性。
)
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实际就是在平面上取点。
首先应确定点位于立体的哪个平面上,并分析该平面的投影特性,然后再根据点的投影规律求得。
举例:如图3-1(b)所示,已知棱柱表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m′,求作它的其他两面投影m、m″。
因为m′可见,所以点M必在面ABCD上。
此棱面是铅垂面,其水平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故点M的水平投影m必在此直线上,再根据m、m′ 可求出m″。
由于ABCD的侧面投影为可见,故m″ 也为可见。
特别强调:点与积聚成直线的平面重影时,不加括号。
(a)立体图(b)投影图
图3-1 正六棱柱的投影及表面上的点
讲解时一定突出棱柱三视图的特征,尽可能使其典型化,公式化,同时,可以扩展以下棱柱的变形体,如V形柱、T形柱、凸形柱等等,拓展学生的感性积累和空间想象力,举一反三,创造性的学习。
Ⅳ、小结(3分钟)
简述棱柱的投影特征和视图画法及表面求点方法。
Ⅴ、作业(2分钟)
1、习题:习题集P31~33 3-8各题
2、思考题:试以正三棱柱为例,说明用积聚法求点的投影的方法。
3、预习:教材棱锥的三面投影、三视图的画法及棱锥表面点的投影。
[板书设计]
第六节基本几何体——棱柱
基本几何体——表面规则而单一的
几何体。
平面立体
基本几何体
曲面立体
一、棱柱
1、棱柱的投影
练习:求正三棱柱、四棱柱和正五棱柱的三视图。
2、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3、归纳总结。
4、作业:
①习题集~33 3-8各题
②思考题:试以正三棱柱为例,说明用积聚法求点的投影的方法。
③预习:教材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