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方法

合集下载

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方法[小编推荐]

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方法[小编推荐]

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方法[小编推荐]第一篇: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方法[小编推荐] 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方法【摘要】以家长、小龄听障幼儿为教学主体,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让听障儿童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生活化,发展听障儿童的认知能力,让听障儿童学会沟通和交流。

同时,亲子互动游戏使家长成为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伙伴和促进者。

【关键词】亲子游戏听障儿童康复作用听障儿童亲子游戏是针对小年龄听障儿童进行的一种以家长、听障儿童为教学主体,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要形式,以正常幼儿教育涉及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发展为指导,并进行听觉、言语、语言、认知、沟通等方面全面康复的教育教学活动。

目前听障儿童康复机构的亲子游戏活动是由父母带小儿到康复机构以组别的形式组织亲子活动,在老师带领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学会聆听,教会父母训练方法。

亲子游戏活动环境轻松,又有最亲近的人在身边,小儿更有安全感,同时父母和教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

亲子游戏是促进听障儿童心理、语言发展的关键,更是开展早期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主要方式。

[1] 亲子游戏架起了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安全、愉快、宽松的环境是构建有效互动的前提。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听障儿童才能在游戏活动中感到心情愉快、温馨舒适、有安全感。

在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听障儿童才能大胆表现自我,不断增强自信心。

孩子在学习语言时,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家长。

孩子每天和家长相处的时间最长,孩子首先是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如何让孩子和人沟通,进行语言交流?怎样能让孩子体会到沟通的轻松、自如、有趣呢?亲子游戏就是最好的沟通渠道。

教师可以通过亲子游戏教会孩子的家人,无论是父母、爷爷奶奶还是兄弟姐妹,都来做游戏,重要的是加入到游戏世界中,体会其中的乐趣。

例如:手指谣:“小山羊,上山坡,吃青草,唱山歌,什么歌?咯咯咯咯咯。

聋儿亲子教育中的游戏教育模式

聋儿亲子教育中的游戏教育模式

聋儿亲子教育中的游戏教育模式作者:李春丽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13期亲子教育已经成为近年来早期教育的一个焦点。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抚育者与婴幼儿的互动性活动为内容,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的一种早期教育形式。

它能够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能力,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情得到满足和沟通,促进孩子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

对于听障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亲子间的互动、交流。

听力障碍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聋儿,其亲子间投入的时间应是健听孩子的几倍。

在聋儿教育教学中,针对低年龄的孩子,亲子教学尤为重要,而游戏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首要选择。

“玩”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学家陈鹤琴曾说:“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他们除了睡眠、生病以外,无时不在动作,不在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自然需要,是发自内心的,并从中得到满足。

在亲子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游戏教育模式,这样提高了聋儿的参与意识及学习兴趣,孩子们特别喜欢,因而也提高了孩子的感知、理解能力。

聋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成亲子游戏,便成为教学中的最佳内容。

聋儿在亲子游戏中,得到足够的空间与自由,游戏使他们快乐,各种技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在亲子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如下的游戏教育模式。

一、教师的演示“演示”一词译自英文的“Presentntion”,意为在他人面前陈述、表达、展现或解释某一事物的一种方式。

在汉语中,“演示”一般做动词使用,用来表示表演和展示的过程。

在人类历史中,演示一直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在亲子教学中,演示教学也是尤为重要的。

课堂上,教师首先应告知家长这节游戏课的内容、训练目的、重点、难点部分以及注意事项,然后是教师细致地演示,两名教师分别以聋儿和家长的身份完成游戏教学内容。

这样的方法,调动聋儿直觉进行活动,它的直观性强,引起了聋儿的兴趣及注意力。

“亲子同训”在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亲子同训”在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亲子同训”在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臧瑞霞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13期所谓“亲子同训”,就是聋儿在父母(或其家人)带领下,每天按时到学校,由专职康复教师按聋儿个体情况,在家长的参与下为其制定个别训练计划,并按计划对聋儿实施听觉、言语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与此同时,也将训练的方法及有关知识传授给家长,并接受家长的咨询。

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教师、家长、聋儿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亲子同训,家庭与教师有机结合,使康复产生整体效果要使聋儿康复,必须有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一方面是家庭,一方面是教师。

但这两方面的单方积极还不够,还要双方协作,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康复过程和谐、完整,从而产生各个独立部分所不能产生的巨大效益。

因此,只有使教师的训练和家庭的训练形成合力,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能使康复效果事半功倍。

首先,孩子入训以后,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编写每日的教案,再根据每日的训练情况和训练内容安排家庭训练内容。

教案由教师和家长各执一份。

这样目的明确,目标一致,避免了家庭、学校各自为战的局面。

其次,教师进行训练时家长在场,一方面既可以充当教师的配角,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切合实际,又可以学到基本的训练方法,详细了解聋儿的各种能力,以及孩子的学习内容和进度。

另一方面,老师训练时家长在场,无疑对教师起到一定监督和促进作用,使老师增强康复工作的责任心。

第三,聋儿家长了解了训练方法以后,会把训练的方法传给家里的其他成员。

这样一来,家里的成员都成了聋儿的家庭教师。

他们把当天在学校学到的词语通过家庭日常生活,刻意为聋儿创造一个又一个运用学过词语说话的机会。

通过家庭的辅导活动把聋儿在学校学到的语言在具体的环境中不断地反复和延伸,使聋儿受到经常、大量的言语刺激,并为聋儿营造一个反复、灵活运用言语的氛围。

从而产生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二、亲子同训,把家长引上康复教学的主讲台聋儿康复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听障儿童游戏教案模板范文

听障儿童游戏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听障儿童对声音的感知能力,提高听觉敏感度。

2. 增强听障儿童的社交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听障儿童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二、教学对象听障儿童,年龄在2-6岁之间。

三、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安全舒适的游戏场地。

四、教学工具1. 音乐播放设备2. 各种玩具、教具3. 录音笔或录音机4. 亲子互动游戏道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听障儿童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2.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游戏内容,激发听障儿童参与游戏的兴趣。

(二)游戏环节1. 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目的:培养听障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准备:各种角色扮演道具。

游戏过程:教师引导听障儿童选择一个角色,并模拟该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例如,扮演医生、警察、老师等。

2. 听音辨音游戏游戏目的:提高听障儿童的听觉敏感度。

游戏准备:录音笔或录音机,各种声音素材。

游戏过程: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音等,引导听障儿童辨别声音,并说出对应的物品名称。

3. 手眼协调游戏游戏目的:锻炼听障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废旧报纸、脸盆或纸篓、彩笔。

游戏过程:教师引导听障儿童将报纸揉搓成团状,投入脸盆或纸篓中。

同时,用彩笔在报纸上画出各种图案,引导听障儿童观察并描述。

4. 亲子互动游戏游戏目的: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游戏准备:亲子互动游戏道具。

游戏过程:家长与听障儿童一起参与游戏,如双人两脚走、投球游戏等。

(三)总结1. 教师对本次游戏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游戏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家长与听障儿童分享游戏心得,增进亲子感情。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游戏活动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家长反思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七、注意事项1. 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听障儿童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游戏难度。

2. 家长应积极参与游戏,为听障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试论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对康复教育与听障儿童游戏做了简要概述,紧接着分析了听障儿童为什么喜欢游戏的原因,然后详细概述了游戏在听障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指导听障儿童进行游戏的对策建议,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标签:游戏听障儿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事业得到广泛重视,听障儿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听障儿童进行早期康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听障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分析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听障儿童的全部生活,就不难发现,听障儿童除了睡眠以外,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游戏的,而且玩起来兴趣很浓,很高兴。

听障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听障儿童和正常孩子一样,脱离母体来到人世,他们不仅在身体上显得很无能,而且在心灵上对社会也一无所知。

但是外部环境却时刻影响着他们,外部环境的刺激使他们在心灵上产生不平衡,于是就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游戏活动才适宜满足他们认识世界的欲望,并有益于他们身体的发育成长。

其次,因为听障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发展,要让听障儿童认识抽象的东西非常困难,越是具体的事物,能够被他们直接看得到、摸得着、感觉得到,就越能被他们所接受、所认识;越是形象的和有趣味的事物,就越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越容易被他们认识和理解。

而游戏具有趣味性的特点,活动新颖、形象、具体,适合听障儿童的心理特点,所以孩子们很喜欢它。

再次,听障儿童总希望欢乐愉快伴随着自己生活,这也是他们的一种心理欲望。

同时,他们也产生和发展着好胜的心理,希望能有机会表现自己。

在游戏中,听障儿童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体验到自我的价值,无论在与父母或同伴游戏时都能得到情感的交流,都能得到愉悦欢快,总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欢快感在伴随着自己。

这是听障儿童喜欢游戏的又一个原因。

二、游戏的作用1.可以使听障儿童发展智力。

琪琪康复中心游戏

琪琪康复中心游戏

琪琪康复中心游戏1.摸一摸目的:通过手的触摸,来间接感受声音的存在。

准备:鼓一面(或音像一组)方法:一人敲鼓,请聋儿双手触摸鼓面。

让聋儿体会因敲击鼓面而发出的声音,并感受不同节奏所出现的变化,还可以随敲鼓的声音做跳跃或拍手的动作。

提示:此游戏是通过触摸,让聋儿体会声音的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教会聋儿用语言表达“有声音”、“没有声音”。

2.豆子跳起来了目的:让聋儿通过视觉的帮助,感受声音的存在。

准备:豆子数粒,盆面绷好布的小铝盆一个,小木棍一根。

方法:把豆子放在盆面上,聋儿做在旁边,一人用小木棍敲击盆边,使豆子在盆面上跳起来,同时来感受声音的存在。

提示:此游戏是让聋儿通过看,了解声音存在的游戏,也可以让聋儿敲击盆边,感受声音的存在。

游戏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充分调动聋儿的视觉、补偿听觉,进行大量的语言刺激。

如:豆子跳起来了……3.抢椅子目的:培养聋儿分辨声音节奏的快、慢。

准备:鼓一面、椅子数把。

方法:把椅子围成一圈,聋儿站在椅子圈外。

游戏开始,一人敲鼓,聋儿听到快节奏的鼓声就快跑;听到慢节奏的鼓声就随着节奏慢慢走;当鼓声停止,聋儿马上抢椅子坐下。

提示:每一次游戏后,要拿走一把椅子,直至最后剩一把椅子。

4.寻声找物目的:培养聋儿对声音大、小的理解。

准备:小玩具一个。

方法:聋儿围坐一圈,一个聋儿为找物人,在室外等候,把小玩具藏在室内的一个地方,并让室内的聋儿知道。

游戏开始,找物人进来,全体聋儿有节奏的拍手。

当找物人接近藏物地点时,拍手声音大,远时,拍手声音小;走到藏物地点时,拍手声音则突然停止。

聋儿根据拍手声音的大、小,做出判断寻找。

提示:游戏时,其它聋儿不要暗示寻物人玩具在什么地方。

开始游戏时,可让寻物人通过视觉帮助,寻找小玩具,慢慢过渡到只用听觉寻找。

游戏中,可以结合语言进行。

如:当寻物人走到藏物点附近时,聋儿则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说:快,快……,当离藏物点较远时,聋儿则边拍手边说:走远了,走远了……。

残疾儿童户外亲子游戏教案

残疾儿童户外亲子游戏教案

残疾儿童户外亲子游戏教案一、教案背景。

残疾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包括身体上的障碍、心理上的压力等。

因此,为了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户外亲子游戏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通过户外亲子游戏,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促进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案目标。

1. 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增进亲子关系,促进亲子沟通和互动。

3. 促进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案内容。

1. 游戏一,跳绳比赛。

跳绳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户外游戏,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可以选择使用辅助器具或者进行简化。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跳绳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增强亲子关系。

2. 游戏二,捉迷藏。

捉迷藏是一种经典的户外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观察力。

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化,比如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进行捉迷藏游戏。

3. 游戏三,拔河比赛。

拔河比赛是一种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可以选择使用辅助器具或者进行简化,让他们也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4. 游戏四,植物识别。

在户外进行植物识别游戏,可以增加孩子对自然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在户外寻找各种植物,并进行识别和讨论。

5. 游戏五,拾荒比赛。

拾荒比赛是一种环保意识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从小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户外进行拾荒比赛,比赛谁能收集到更多的垃圾,从而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四、教案实施方法。

1. 在选择游戏时,要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简化,让他们也能够参与到游戏中来。

2. 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参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在游戏结束后,要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游戏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的重要性

游戏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的重要性

游戏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的重要性特殊儿童康复教育是指针对患有智力障碍、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的康复教育。

游戏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特殊儿童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康复,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

本文将从游戏对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重要性、游戏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游戏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促进身体康复:游戏可以帮助特殊儿童进行身体康复。

通过游戏,特殊儿童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和关节,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一些适合特殊儿童的动作游戏可以让他们进行身体锻炼,促进身体的发育和康复。

2. 提高社交能力:游戏是特殊儿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方式。

通过游戏,特殊儿童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沟通,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这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通常存在社交障碍,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融入社会。

3. 促进认知能力:游戏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

通过不同类型的游戏,特殊儿童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促进大脑的发育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一些益智类游戏可以帮助特殊儿童进行认知训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

游戏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游戏设计难度:针对特殊儿童的游戏设计难度比较大。

因为特殊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动作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游戏的设计要考虑到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这就需要游戏设计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

2. 游戏适配性:特殊儿童的游戏适配性也是一个挑战。

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游戏的适配性要考虑到特殊儿童的专门情况,这就需要开发游戏的公司具有足够的技术和资源。

3. 游戏引导性:游戏的引导性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特殊儿童通常存在学习和行为的问题,游戏必须具有良好的引导性,引导他们正确地进行游戏,避免出现不良的行为或学习。

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陈慧云:听障儿童家庭康复小游戏游戏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对于学龄前的听障儿童来说尤其重要。

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在家庭的康复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简单易操作的小游戏,希望为父母提供教学援助。

听觉训练游戏名称:我和娃娃跳个舞游戏目的:帮助孩子感知声音,提高学习兴趣,判断声音的有无游戏准备:儿歌、洋娃娃一个游戏过程:确认助听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选择一首儿歌或歌曲放给孩子听,当音乐响起时,洋娃娃就开始跳舞,这时聋儿应拉着洋娃娃的手跟着她一起摇摆;当音乐停止时,洋娃娃就从活动状态变为安静的状态,这时孩子就蹲下不动。

游戏名称:我是谁游戏目的:帮助孩子辨听声音的快慢,感受声音的差异游戏准备:头饰老虎、乌龟各一个,小鼓一个游戏过程:幼儿背对着妈妈,妈妈在离幼儿3米的地方敲鼓,当鼓声敲得很快时,幼儿就带上老虎的头饰飞快的跑向妈妈;当鼓声敲得很慢时,幼儿就带上乌龟的头饰慢慢地向妈妈走过去。

对于开始听词汇,辨听能力较好的幼儿,妈妈可以不敲鼓,换成语言模式,对孩子发出指令“快快跑”“慢慢走”,孩子听到指令就带上头饰,做相应的动作。

游戏名称:小动物过河游戏目的:让孩子辨听动物拟声词,初阶的辨听游戏游戏准备:动物卡片若干游戏过程:准备若干动物卡片,在空旷的地方模拟一条小河,当妈妈发出一个动物的叫声时,孩子取出相应的卡片,把它丢在模拟的河水中当做过河的石头,孩子就可以踩在这个卡片石头上,一张一张的卡片可以帮助孩子渡过这条小河到达对岸。

游戏名称:堆堆乐游戏目的:让孩子辨识林氏六音游戏准备:六个正方形的小盒子游戏过程:在正方形的小盒子上写上六音,对于小龄儿童,可以贴六音图片,当孩子听到并且正确模仿发音后,妈妈可以给孩子相对应的小盒子,模仿一个给一个盒子,把盒子一个一个堆起来,完成六音后,一下子把盒子推到,孩子会感到很有兴趣的。

发音练习游戏名称:漂亮的花游戏目的:帮助孩子理解并且表达词语“花”游戏准备:若干假花纸片,一个空花盆游戏过程:给孩子出示空花盆,让孩子来种小花,每贴一个小花就要发出“hua”这个音,直到把整个花盆贴满,写上孩子的名字贴在家里展示。

游戏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作用探究

游戏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作用探究

游戏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作用探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游戏成为了很多孩子的日常娱乐方式,同时,游戏在一些特殊儿童的康复过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听障儿童语言康复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它需要患儿和家长们的耐心和信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游戏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作用。

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听障儿童语言康复是一个长期性的康复过程。

通常来说,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康复、正式语言康复以及听力进修。

在早期康复阶段,听障儿童需要通过听力、视觉及其它感觉逐渐了解周围的世界。

正式语言康复是指听障儿童通过语言培训和语言技能训练,逐渐熟悉和掌握沟通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而听力进修则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听力技能,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声音刺激。

游戏在语言康复中的作用语音游戏可以帮助听障儿童更好地掌握发音技能,强化发音肌肉记忆,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比如,“唇、齿、舌”绕口令、儿歌、普通话语音游戏等等。

这些游戏可以让听障儿童在参与游戏的同时,通过动手实践,逐渐掌握口腔运动技能,增强自信心,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

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听力的弱化和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孤独感和自卑感。

而通过和其他孩子一起参加游戏,听障儿童可以和同龄人建立感情联系,通过游戏沟通,逐渐摆脱孤寂感和自卑感。

在语言康复中,模拟情景是需要重点加强的训练环节。

这种场景模拟可以通过游戏来实现,比如像角色扮演游戏,仿真餐桌交谈、购物、旅游、派对等活动,还有听力刺激游戏。

通过这些游戏,听障儿童可以更好地掌握社交技能,有助于提高其社交能力,减少社交恐惧症。

游戏的效果是有科学的研究支撑。

一些研究报告的发表,也为游戏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支持。

其中,以德国柏林大学的Helmholtz知觉研究所的一系列实验为例,他们通过使用有声技术在特定领域刺激听觉神经网络,提高听力敏感性,并改进听障人士的听力康复效果。

结语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的过程中,游戏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浅析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

浅析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

浅析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摘要:听觉器官的损伤让学龄前听障儿童无法通过听觉通道得到外界传达的有效信息,进而在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上相对落后于正常的孩子。

听障儿童亲子游戏是以小龄听障儿童及其家长为教学主体,通过家长和听障儿童游戏上的互动,让听障儿童和家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发展听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并将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生活化,使听障儿童的沟通和交流在家长和康复教师的努力下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听障儿童亲子游戏康复前言:亲子游戏活动是为了教会家长训练方法,从而促进听障儿童的听觉、语言、认知和沟通等能力。

在亲子游戏中,不仅家长与听障儿童之间要进行沟通,家长和家长、家长和康复教师之间也要进行相互沟通,用适合的游戏活动和方法来促进听障儿童心理和语言的发展。

一、亲子游戏是家长与听障儿童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营造轻松、安全、愉快的环境氛围是家长与听障儿童间、康复教师与听障儿童间进行有效互动的前提。

只有让听障儿童感到安全、愉快和轻松,他们才能增强自信,在活动中将自己大胆地表现出来。

家长是儿童的启蒙老师,也是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最亲近的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对家长言行举止的观察而进行的,康复教师可以通过教会家长与听障儿童沟通的方法,让他们加入到游戏中去。

在游戏中,家长要对听障儿童作语言和动作的演示,让孩子学会感受语言音调和节奏的变化。

二、在游戏中将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生活化参与、体验和实践的综合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将课程内容生活化指的是康复教师从生活中选取教学材料,且这些材料要贴近听障儿童的生活,在听障儿童认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让生活素材对听障儿童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了让听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使用语言,且在听障儿童接受教学中能够集中注意力,亲子游戏是最优的选择。

康复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在游戏中喊“开始、停、继续、结束”等方式让听障儿童根据不同的指令做出与指令相对应的动作。

也可以在游戏中将声音的控制权交给听障儿童,由他们发号指令并由他们裁定指令与动作是否一致,这样的游戏通常是儿童最为喜欢的。

游戏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的作用

游戏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的作用

游戏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的作用游戏活动,许多心理学家对它进行了解释。

霍尔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活动。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习新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

游戏活动是最适宜儿童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能学到许多新知识,也从游戏中增长了求知欲,发展了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心理能力,培养了初步的道德,形成较完整的个性。

游戏在聋儿语言听力康复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游戏可消除聋儿对新环境的恐惧感,缩短环境的适应时间有计划、有组织的语训活动对聋儿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

因此,他们往往感到陌生和紧张,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心理防御机制明显表露。

诸如害怕、紧张、退缩、不敢参与活动或自己玩游戏,有些聋儿甚至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这就会大大地影响语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这一时期,如能针对聋儿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新奇而有趣的游戏,吸引聋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就能有效地消除聋儿的恐惧心理。

因为新奇而有趣的游戏,一方面能有效地转移聋儿的注意力方向,用新奇的注意来替代对陌生环境的注意,另一方面,有趣的游戏会使聋儿重新认识新的陌生环境,使他们感到语训生活是有趣的、安全的,使他们很快地适应新生活。

二、游戏能促使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避免抵触情绪的产生全新的语训生活,往往会使聋儿在心理上存在明显的不安全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聋儿,明显表露出依赖行为,时时处处都紧跟着认为能给他提供庇护的成人。

语训教师如能组织一些有吸引力的游戏,并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就能减轻聋儿的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使他们充分地享受游戏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从而有效地缓解由于教师与聋儿之间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身份所造成的某种不安全、受拘束的感觉。

同时,平等的共同参与会使聋儿觉得语训教师是可亲可爱、可以信赖的,他们就会在主观上把原先对家长的依赖转移到教师身上,把语训教师当做自己的庇护神,在这种情况下,聋儿就会主动与语训教师进行感情上的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效地避免聋儿由于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而导致抵触情绪。

如何在小龄段听障儿童亲子活动中发挥家长的有效作用

如何在小龄段听障儿童亲子活动中发挥家长的有效作用

如何在小龄段听障儿童亲子活动中发挥家长的有效作用■张媛【摘要】近年来,为适应社会以及家长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小龄段亲子班在幼儿教育机构中应运而生。

同时,在针对听障儿童实行的各种早期干预模式中,亲子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听障儿童家庭的重视,并以其特有的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家长在参与亲子活动的重要作用,以及本班亲子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记录与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亲子活动;家长;听障儿童近年来,在针对听障儿童实行的各种早期干预模式中,亲子活动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听障儿童家庭的重视,并以其特有的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毫无疑问,家长是我们听力语言康复工作所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

为了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帮助他们早日回归主流社会,教师应在亲子活动中合理有效的发挥家长的作用。

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虽然他们遵循共同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是听觉障碍却严重影响了听障儿童的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发展,大部分听障儿童既是刚接受早期教育也是刚佩戴助听设备,因此,康复机构的亲子活动不仅要有早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还要考虑康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这也就需要家长们将康复训练中的技能技巧适当的运用在听障儿童的亲子活动中。

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又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呢?1、亲子活动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它体现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互动关系。

多数家长都有认为,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容易听不清,便一味的重复给孩子。

其实对于植入人工耳蜗和助听器补偿效果较好的听障儿童,是完全有能力在集体环境中进行聆听的,反而是家长们不断地进行言语重复的行为破坏了听障儿童聆听的环境,同时也使教师与幼儿间的交流受到了阻拦,导致孩子们以为反馈的对象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而不是老师,长此以往,课堂中师幼互动的显效性也会有所降低。

亲子康复训练帮助特殊儿童康复增进亲子情感

亲子康复训练帮助特殊儿童康复增进亲子情感

亲子康复训练帮助特殊儿童康复增进亲子情感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儿童来说,由于身体或认知障碍,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情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康复过程变得更加艰难。

为了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康复并增进亲子情感,亲子康复训练应运而生。

亲子康复训练是一种结合了康复治疗和亲子关系疗法的综合训练方法。

它旨在通过手法、语言、情感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治疗手段,加强特殊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亲子互动,促进沟通和情感交流。

下面将从亲子康复训练的关键要素、训练过程以及其对特殊儿童康复和亲子情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亲子康复训练的关键要素1. 专业康复团队:亲子康复训练需要由专业康复团队组成,包括康复治疗师、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等。

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 个性化康复计划:亲子康复训练的第一步是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针对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和家庭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和计划。

这样可以确保训练内容和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和家庭的需求。

3. 多维度康复手段:亲子康复训练采用多种康复手段,包括物理康复、言语康复、认知康复和情感康复等。

这些手段可以全面提升特殊儿童的功能和能力,同时促进特殊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二、亲子康复训练的训练过程1. 初期评估和目标制定:在开始亲子康复训练之前,康复团队将对特殊儿童进行初期评估,了解其康复需求和家庭环境。

然后与家长一起确定康复目标,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 康复训练实施:根据制定的康复计划,康复团队将对特殊儿童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例如,对于身体障碍较为严重的儿童,可以进行物理康复训练,如肌肉锻炼和功能训练;对于认知障碍的儿童,可以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如注意力和记忆训练。

3. 亲子互动引导:在康复训练中,康复治疗师将引导父母和特殊儿童之间的亲子互动,帮助他们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

听觉游戏在小年龄听障儿童亲子游戏中的运用

听觉游戏在小年龄听障儿童亲子游戏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听障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针对小年龄的听障儿童,亲子游戏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听障儿童的语言和听觉发展。

而在亲子游戏中加入听觉游戏,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和听感知能力。

本文将探讨听觉游戏在小年龄听障儿童亲子游戏中的运用。

首先,听觉游戏可以通过刺激听觉感知能力来帮助听障儿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

通过设计一些声音游戏,如听声音猜物品、音乐猜谜等,可以让听障儿童通过声音的特点推测和猜测物品的种类或是听出音乐的内容。

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听觉感知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提高他们在听觉上的表达能力。

其次,听觉游戏可以通过增强听觉注意力来帮助听障儿童提高他们的专注能力。

听觉游戏通常需要听障儿童仔细倾听和辨别不同的声音,这样就需要他们集中注意力。

通过设计一些听觉分类游戏,如辨别高低音、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等,可以让他们专注于声音的区别和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和专注力。

此外,听觉游戏还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声音刺激来帮助听障儿童提升对声音的感情反应和欣赏能力。

通过听觉表演游戏,如模仿动物叫声、模仿不同人的声音等,可以让听障儿童感受到声音的形象和有趣之处,进而激发他们对声音的情感共鸣。

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听障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在亲子游戏中享受到音乐和声音的魅力。

最后,听觉游戏可以通过提供亲子互动的机会,帮助听障儿童与家长建立更良好的沟通关系。

亲子游戏中的听觉游戏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共同体验和探索声音的奥秘。

在游戏中,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发出声音、辨别不同的声音等,通过互动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情感互动。

这样的听觉游戏能够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时也为听障儿童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

总之,听觉游戏在小年龄听障儿童亲子游戏中的运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听觉感知能力、听觉注意力和听觉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听觉游戏可以增强听障儿童对声音的感情反应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听障亲子活动心得体会总结(2篇)

听障亲子活动心得体会总结(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听障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增进听障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听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听障亲子活动。

本人有幸参加了一次听障亲子活动,现将活动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活动内容1. 亲子游戏活动伊始,工作人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如“找朋友”、“穿越障碍”等。

这些游戏旨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和表达。

2. 听障知识讲座讲座环节邀请了专业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为家长们讲解听障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

通过讲座,家长们对听障儿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亲子手工制作在手工制作环节,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了精美的手工艺品。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展现了独特的创造力。

家长们也借此机会,关注到了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的点滴进步。

4. 心理辅导活动最后,心理咨询师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敞开心扉,与心理咨询师交流了自己的困惑和需求。

家长们也借此机会,学会了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活动心得体会1. 深刻认识到听障儿童教育的紧迫性通过参加听障亲子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听障儿童教育的紧迫性。

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关注和帮助,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关注孩子的需求,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 提高自身教育能力活动中的听障知识讲座和心理辅导让我受益匪浅。

我学会了如何与听障儿童沟通、如何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这些知识将对我今后的家庭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增进亲子感情亲子游戏和手工制作环节让我与孩子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在活动中,我们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分享快乐,这让我更加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亲密无间。

4. 感受社会关爱参加听障亲子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幼儿园亲子康复游戏设计 幼儿园康复教育

幼儿园亲子康复游戏设计 幼儿园康复教育

幼儿园亲子康复游戏设计幼儿园康复教育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幼儿期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而幼儿园的康复教育更是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

亲子康复游戏设计在幼儿园康复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二、幼儿园亲子康复游戏设计的必要性1. 幼儿康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很多儿童的康复治疗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

通过康复教育,可以帮助幼儿纠正不良姿势,提高肌肉协调能力,增强心肺功能等,对儿童的发育和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亲子康复游戏设计的必要性亲子康复游戏设计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康复治疗,增强肢体功能,提高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亲子康复游戏设计也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康复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

三、幼儿园亲子康复游戏设计的原则1. 游戏性原则康复游戏要注重游戏性,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康复治疗中。

2. 适龄性原则康复游戏设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进行设计,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确保康复游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个性化原则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异,康复游戏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四、幼儿园亲子康复游戏设计的方法1. 体能锻炼游戏设计一些体能锻炼游戏,如抓球、抛球、跳绳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身体锻炼,增强肌肉协调能力。

2. 平衡感训练游戏设计一些需要保持平衡的游戏,如走平衡木、站单脚等,帮助幼儿培养平衡感,纠正不良姿势。

3. 视觉认知游戏设计一些需要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游戏,如找茬游戏、拼图游戏等,帮助幼儿培养注意力和专注力。

4. 社交互动游戏设计一些需要合作与交流的游戏,如合作拔河、合作搭积木等,帮助幼儿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亲子康复游戏设计对幼儿康复教育的意义1. 增进亲子关系亲子康复游戏设计可以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幼儿的康复治疗中,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亲子互动的力量家庭参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性

亲子互动的力量家庭参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性

亲子互动的力量家庭参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性亲子互动的力量:家庭参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性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包括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失,以及限制性、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自闭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然而,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已被证明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亲子互动在自闭症康复中的作用,并强调家庭参与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亲子互动是指家庭成员与自闭症儿童之间的沟通、游戏、学习和玩耍等活动。

通过有效的亲子互动,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交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社交技巧和认知能力。

同时,亲子互动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动作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和功能性。

而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首先,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安全、温馨和支持性的环境。

家庭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环境之一,儿童在家庭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

家庭成员的关爱和理解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减轻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提供适合儿童年龄和发展水平的活动和资源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在这个支持性的环境中,儿童更容易接受康复治疗,并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其次,亲子互动可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由于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交流方面存在困难,与他们建立起有效的情感联系对于促进他们的发展尤为重要。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与儿童进行情感交流、分享快乐时光和培养亲子关系来增强和巩固家庭的纽带。

这种情感联系有助于增强儿童对家庭成员的依附感和信任感,为他们的康复提供积极的支持。

再次,亲子互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与平稳社交环境的机会。

社交交流是自闭症儿童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他们可能遇到语言和沟通的障碍,对眼神接触和身体语言缺乏敏感度。

家庭成员可以创造一个亲密、放松的环境,鼓励儿童积极参与交流活动。

亲子同训在0-3岁聋幼儿康复训练中的重要性《学龄前聋儿家庭康复指

亲子同训在0-3岁聋幼儿康复训练中的重要性《学龄前聋儿家庭康复指

亲子同训在0-3岁聋幼儿康复训练中的重要性《学龄前聋儿家庭康复指导与实践研究》邯郸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发表时间:2014-04-08T09:13:49.780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汲柯娟张海燕[导读] 亲子同训中的集体亲子课,为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

河北省邯郸市聋哑学校汲柯娟张海燕所谓“亲子同训”,就是聋儿在父母(或其家人)带领下,按约定的时间到学校,由专职康复教师按聋儿个体情况,在家长的参与下为其制定个别训练计划,并按计划对聋儿实施听觉、言语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教师通过3-4个活动带动家长和聋儿一起互动学习。

与此同时,也将训练的方法及有关知识传授给家长,并接受家长的咨询。

从而使家长掌握康复教育知识与技巧,汲取育儿经验。

为后续的家庭康复教育导航、引路。

一、亲子同训的特点与单纯的教师对聋儿的集体化教学或是一对一的个别训练不同的是:亲子同训强调家长与聋儿的共同参与,不仅训练聋儿,而且训练与指导家长。

在亲子同训活动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的同时,更注重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沟通。

因为在学校中进行亲子同训,时间是有限的。

在聋儿漫长的康复道路上,也只不过是一个片段而已。

更多的时间与功夫要在家庭中进行。

所以,家长的家庭康复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而亲子同训中,家长不仅能亲临活动,参与活动。

而且能得到及时、面对面的指导。

对康复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感受更深刻,进而更易于把方法转移到家庭康复教育中。

此外,亲子同训中的集体亲子课,为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

他们互相激励,相互模仿,彼此之间成为各自的动力。

使家长更努力,积极的付出,增强了对孩子康复的信心。

如:有些家长在参与活动时不够积极,不配合老师,很被动。

这时,教师合理、巧妙的利用主动型家长影响带动被动型家长。

比如:活动分组时,让两种类型的家长为一组等等。

二、亲子同训实施的方法1.亲子同训形式:一是,集体亲子课。

由2名教师对4-5名聋儿及家长共同参与进行的康复教育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方法
【摘要】以家长、小龄听障幼儿为教学主体,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让听障儿童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生活化,
发展听障儿童的认知能力,让听障儿童学会沟通和交流。

同时,亲子互动游戏使家长成为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伙伴和促进者。

【关键词】亲子游戏听障儿童康复作用听障儿童亲子游戏是针对小年龄听障儿童进行的一种
以家长、听障儿童为教学主体,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要形式,以正常幼儿教育涉及的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发展为指导,并进行听觉、言语、语言、认知、沟通等方面全面康复的教育教学活动。

目前听障儿童康复机构的亲子游戏活动是由父母带小儿到康复机构以组别的形式组织亲子活动,在老师带领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学会聆听,教会父母训练方法。

亲子游戏活动环境轻松,又有最亲近的人在身边,小儿更有安全感,同时父母和教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1]。

亲子游戏是促进听障儿童心理、语言发展的关键,更是开展早期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主要方式。

亲子游戏架起了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安全、愉快、宽松的环境是构建有效互动的前提。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听障儿童才能在游戏活动中感到心情愉快、温馨舒适、有安全感。

在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听障儿童才能大胆表现自我,不断增强自信心。

孩子在学习语言时,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家长。

孩子每天和家长相处的时间最长,孩子首先是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如何让孩子和人沟通,进行语言交流?怎样能让孩子体会到沟通的轻松、自如、有趣呢?亲子游戏就是最好的沟通渠道。

教师可以通过亲子游戏教会孩子的家人,无论是父母、爷爷奶奶还是兄弟姐妹,都来做游戏,重要的是加入到游戏世界中,体会其中的乐趣。

例如:手指谣:“小山羊,上山坡,吃青草,唱山歌,什么歌?咯咯咯咯咯。

”手指谣:“大拇哥,二拇弟,中指搂,四小弟,还有一个----------小妞妞。

”这样的游戏可以安排孩子平时或睡前和妈妈一起来做,妈妈说,孩子听,边听边说边做动作。

这不仅能发展孩子的听能,言语、节奏感、感受音调的变化,更能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亲子游戏将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生活化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参与、体验,“生活化”是一种开放性课程观念,符合学前儿童生命、学习与发展的实际目
标。

课程“生活化”要求我们从生活中选取课程内容,把富于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从而增加课程的“温情”和“人文精神”。

由于听障儿童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更应该充分考虑贴近听障儿童生活的
素材,从而使教育自然而有成效[2]。

教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让听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使用语言。

亲子游戏可以让听障儿童把学习语言变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丝毫感觉不到枯燥乏味。

例如:做亲子游戏:“玩面面”,妈妈先教孩子学说面粉、盆子、油、盐、水等名词,然后一边和面,一边教孩子理解和表达搅搅、揉揉、搓搓、加水、压压、按按等动词,以及形容词软软的、白白的、湿湿的、光光的等,让孩子共同参与到玩面活动中来,孩子的兴趣会非常浓厚。

一边动手,一边学说话,他们会认为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游戏当中,妈妈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扩展语言,丰富语言。

比如:妈妈将面粉抹到了脸上,变成了花脸妈妈,孩子一定会很开心,也去模仿妈妈。

这时就可将游戏拓展、延伸到照镜子、变鬼脸等。

在亲子游戏中发展听障儿童的认知能力
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占主导地位。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提供活动的机会是促进听障儿童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2]。

亲子游戏为聋儿的探究活动创造了宽
松的环境。

例如:让聋儿和妈妈一起来比赛拼图、穿珠、找
出一样的小动物、进行物品的配对练习;通过猜拳游戏:“石头、剪刀、布”决定比赛顺序,然后确定比赛规则,胜者可以获得一枚小印章或者小贴片等。

这些游戏在认知的同时还能激发听障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运用亲子游戏让听障儿童学会沟通和交流我们学习语言必须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达到熟练掌握。

因此,在听障儿童亲子游戏中,教师应为聋儿创设一个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

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能让聋儿体验到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乐趣,体验初步的交往关系。

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能让听障儿童有说话的愿望,增加聋儿间的沟通、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聋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娃娃家”、“买东西”、“理发店”、“逛超市”、“看病”、“小熊请客”等游戏,教师和家长分别给听障儿童做示范,使用“轮替”的技巧,每人扮演不同角色,使用不同语调、语气的语言进行对话交流,让聋儿从观察到参与,逐步借助言语的交流来完善游戏,实现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行为的模仿和再现。

听障儿童会将这些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迁移到其他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中发展了语言,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沟通。

亲子游戏让家长成为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伙伴和促进者
被称为“伙伴”的人之间是彼此平等的,拥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而非其中一方依赖或受控于另一方,任何一方都应被尊重和信任。

同时,被称为“伙伴”
的人之间是彼此合作的关系,他们出于共同的目标联合在一起,共同出谋划策,制定行动方案,通过合作的形式实现目标[3]。

亲子游戏让家长和孩子平等地参
与其中,家长不再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是和孩子相互合作一起努力完成游戏任务。

亲子游戏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听障儿童在愉快的心情中主动寻
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家长也能通过亲子游戏在教给听障儿童一些知识和技巧、引发孩子语言的发展的同时,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


子游戏还改变了只将听障儿童纳入康复对象的传统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模式,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技能,增加了家长对听障儿童康复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家长在聋儿康复中的积极作用。

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4]。

听障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能够获得聆听习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建立交流与沟
通能力。

亲子互动游戏应该是小龄聋幼儿康复的最佳途径,它可以使孩子在听觉、语言、体能、智能、情感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促进和谐的亲子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