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环境保护活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江西省鄱阳湖全部湖体及其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

第三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统筹解决环境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水利、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第二章生态保护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生态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第八条加强鄱阳湖湿地保护,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制度,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禁止擅自开垦、围垦湿地,禁止非法占用湿地。

第九条加强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十条加强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保护,实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合理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

第十一条加强鄱阳湖周边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第十二条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禁止非法猎捕、采集、买卖、运输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鄱阳湖

鄱阳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提出
2009年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 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 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直接反映和决定它在国家区域战略全局和长远发 展中的地位。总结起来讲,就是着力构建“三区一平台”, 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 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 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Page 15
现阶段取得成果
1.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成效明显,湿地面积显著增加
Page 16
现阶段取得成果
2.森林资源保护有效,封山育林面积波动上升
Page 17
现阶段取得成果
3.绿色屏障建设显效,森林覆盖率直追总目标
Page 18
现阶段取得成果
4.绿化工作显效,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步增长
Page 19
Page 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提出
Page 9
Page 10
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共包括18个专项内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生态林业发展、水利建设、湿 地保护、五河流域治理、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型 工业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农业发展、物流基地和口岸建设、 综合交通建设、能源、旅游、文化建设、血吸虫病防治、减少 贫困人口、科技创新规划。 ——节选自《鄱阳湖学刊》
Page 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规划》主要内容有:
“一三一”旅游空间布局:即建设鄱阳湖一个核心生态旅游区,南 昌都市生态、瓷都仙山文化、大庐山“山江湖”三大旅游板块,一 个大环湖国际文化生态旅游圈; “二四七”旅游战略导向:即充分发挥“鄱湖山水”形象招徕和 “湖泊生态”产品引导两大作用;努力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 产品数量与产品质量、赣鄱平原全局与环湖重点、要素配套与项目 支撑等四种关系;大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学等生态旅 游发展七大要素。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鄱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鄱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鄱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赣府字〔2024〕62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鄱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上饶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批准上饶市广信区等11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请示》(饶府文〔2023〕31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鄱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鄱阳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上饶市域副中心、全国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湖泊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以饶州文化为特色的中国湖城。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鄱阳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0.698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66.292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047.90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77.89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6.9574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现场调研座谈会议纪要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现场调研座谈会议纪要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现场调研座谈会议纪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16•【字号】赣府厅字[2008]123号•【施行日期】2008.07.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现场调研座谈会议纪要的通知(赣府厅字〔2008〕123号2008年7月16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现场调研座谈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现场调研座谈会议纪要2008年7月5日,省长吴新雄在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常委副省长陈达恒的陪同下,率省政府副秘书长朱希,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省林业厅厅长刘礼祖,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省交通厅党委书记程受锭,省环保局局长邓兴明,省山江湖办主任王晓鸿,省公安厅副厅长罗永银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方面专家,乘船深入鄱阳湖湖区,围绕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进行调研。

沿途先后察看了新建县采砂船集中停靠点、赣西联圩、廿四联圩、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大湖池湿地、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拟选坝址和蛤蟆石砂石过驳点,同时召开了现场调研座谈会,详细听取了林业、水利等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关于鄱阳湖湿地保护和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建设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就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水利枢纽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

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会议认为,保护好鄱阳湖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江西人民的“母亲湖”,使鄱阳湖永远保持“一湖清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切实做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要充分认识保护好鄱阳湖水资源和水环境对我省乃至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生产生活的极端重要作用,客观评价实施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利与弊,科学分析和界定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系统考虑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与保护湿地的关系。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九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28•【字号】九府厅发[2007]41号•【施行日期】2007.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九府厅发[2007]41号)沿鄱阳湖各县(区),市政府有关部门:《九江市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七年四月二十八日九江市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鄱阳湖资源生态保护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为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和孟建柱书记、吴新雄省长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2007年4月25日省政府召开的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统一部署,我市决定,从4月底开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为使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特制定如下方案:一、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协调和指挥,成立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指挥部,由廖凯波副市长任总指挥长,肖明副秘书长任副总指挥长,市林业局、水利局、环保局、农业局、水产局、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交通局、卫生局、科技局、扶贫办、农业开发办负责人员为成员,并在市林业局、水利局、环保局、农业局、水产局分别设立专项整治工作组。

沿湖各县(区)及共青开发区管委会也要成立综合整治领导和执行机构,并抽调得力人员开展这项工作。

综合整治期间,工作组人员原则上要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专门承担整治工作。

二、工作重点这次专项行动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超常规的手段,出重拳、使硬招,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坚决制止围堰堵河行为。

一是限定治理时限。

凡是在河道及滩地、蓄洪区、滞洪区圈圩垦殖或堵河并圩的,必须在5月15日之前组织平毁,恢复原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开 发 利 用与 保 护 存 在 的 问题 , 结提 出了 新 时 期 该 区域 林 业 发 展 建 议 。 总 关键词 : 阳湖 ; 鄱 森林 资 源 ; 状 ; 析 现 分 中 图分 类 号 : 7 S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49 4 (0 1 0— 140 1 7 — 9 4 2 1 ) 60 0 — 2
长江 干 流重要 的调 蓄性 湖 泊 , 均人 江水 量 约 占长 年 江径 流量 的 1 . , 长江 流 域 中发 挥 着 巨 大 的洪 56 在 水调 蓄 和生 物多 样 性 保 护 等 特殊 生 态 功 能 , 我 国 是
1 0大 生 态 功 能 保 护 区 之 一 , 是 国 际 重 要 湿 地 、 也 世 界 自然 基 金 会 划 定 的 全 球 重 要 生 态 区 之 一 , 维 系 对 区域 和 国家 生 态 安 全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1 引 言
鄱 阳湖 位 于江西 省 北部 、 长江 中下 游南 岸 , 地理
位 置 东 经 1 54 1 64 北 纬 2 72 2 。5 。 1 。7~ 1。 5, 8 。2 ~ 94
用地 利用 方 向均存 在较 大 差异 。 环 湖 的市 县 在 地 势上 以平 原 岗地 和 低 丘 为 主 ,
城 市 圈依托 建立 的生态 经济 示范 区 和 中国低碳 经济 发 展 先行 区 。该 区域 包 括 南 昌 、 德镇 、 景 鹰潭 3市 , 以及 九 江 、 余 、 州 、 春 、 新 抚 宜 上饶 、 吉安 市 的部 分 县
( 、 )共 3 市 区 , 8个 县 ( 、 ) 鄱 阳 湖 全 部 湖 体 在 市 区 和 内, 国土 面积 为 5 1 万 k _ 。区域 内的鄱 阳湖 是 .2 m 】 ]

鄱阳湖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与管理

鄱阳湖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与管理

鄱阳湖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与管理姚忠;戴年华;张杰;尤鑫【摘要】The ecological status in Poyang Lake so far is overall good,but some crucial ecological problems existed should be looked into investigating and solving,such as the abnormal variations of hydrogeology conditions,eutrophication trend,biodiversity loss,and decline of fisheries,plant and other wetland resources.The principal causes consist in the fact that the legal system on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the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has yet to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Therefore,form these four aspects,measures must be taken effectively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yang lake.%目前鄱阳湖生态现状总体相对尚可,但存在的一些重大生态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着力研究解决,如水文情势异常变动、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生物多样性下降、鱼类和水生植物等资源衰退等。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2002-11-27 16:40:58 新华网江西频道1 总论1.1项目背景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最大淡水湖棗鄱阳湖西北角,处于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北部,是样性十分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

保护区于198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5月经国务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400公倾,栖息着鸟类312种,数量多达数十万只。

鄱阳湖自然保冬候鸟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世属罕见。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数量占95%以上。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越冬群体所在地,数量达6万只以上。

鄱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8种(其中包括4种哺乳动物),有13种鸟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

保护区建立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为有效地保护越冬水禽,保护区在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社区共保护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通过实施GEF项目和搬迁工程项目,保护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基础设施和设备正在逐步完善,各方面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区以来长时间的投入不足,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仍然与国家级保护区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各方面的未完全步入规范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轨道,在区划布局、保护设施、科研设备、人才培养、机构设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社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为加速保护区的建设步伐,提高保护区管理建设更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系统,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有关要求,编制本总体规划,以实性保护和维持以白鹤为主的迁徙水禽及其栖息地的完整性;达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谐一致的自然资源用的最终目标。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5)《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管理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0)《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11)《江西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鄱阳湖湿地生态红线调整方案

鄱阳湖湿地生态红线调整方案

鄱阳湖湿地生态红线调整方案
鄱阳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
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为了保护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提出了调整鄱阳湖湿地生态红线的方案。

首先,政府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红线的调整方案将重点放在湿地保护和空间规划上。

改变湿地生态红线,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保护湿地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技术标准和管理机制,保护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维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实现湿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其次,政府还将采取层级管理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的管理体系。

湿地保护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湿地保护的组织、规划、技术和管理等,以及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管控湿地的开发和利用,防止湿地被破坏,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政府还将建立和完善湿地生态红线的科学评价体系,使湿地生态红线的调整和保护更加科学、规范。

针对鄱阳湖湿地,将建立一个专门的科学评估机构,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水质、土地利用等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并根据科学评估结果,制定科学的湿地生态红线,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政府将组织资源部门、湿地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强保护湿地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湿地的重要性,更好地参与湿地保护的工作。

总之,政府的调整鄱阳湖湿地生态红线的方案,将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湿地的长期稳定。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不仅是江西的一张璀璨名片,更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节器和生态宝库。

它的生态经济环境保护,对于区域发展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鄱阳湖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水域辽阔,水生生物种类繁多。

这里是候鸟的天堂,每年秋冬季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在这片广袤的湿地中栖息觅食。

鄱阳湖的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周边地区的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湖区周边的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鄱阳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围湖造田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功能减弱。

曾经广阔的水域被不断蚕食,湖泊的蓄水能力和自净能力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周边的生态平衡,也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其次,工业和农业的污染对鄱阳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一些工厂违规排放污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随着雨水流入湖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等问题时有发生。

再者,非法采砂活动破坏了湖底的生态环境,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经济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当加强规划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围湖造田和非法采砂等破坏性行为,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和养殖方式,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旅游则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鄱阳湖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同时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对于湖区的水资源保护,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

鄱阳湖区五河流域治理规划

鄱阳湖区五河流域治理规划

前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江西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

这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贯彻温家宝总理关于“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是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城乡统筹、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江西长远发展和科学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由江西省发改委牵头编制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规划,规划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和多个专项规划,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五河流域治理规划”为专项规划之一。

根据省发改委工作分工,“五河流域治理规划”由省水利厅会同省环保局、林业厅、气象局共同承担。

按照分工安排,本报告第6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由林业厅编写,第7章“气象防灾减灾规划”为省气象局编写。

本报告为经由省环保局、省林业厅、省气象局对相应内容进行审核后的审定稿。

鄱阳湖流域主要由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简称五河)组成,五河来水汇入鄱阳湖后注入长江,鄱阳湖流域的治理主要为五河流域治理,治湖先治江,治江同治山,五河流域治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基础,也是鄱阳湖治理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五河流域治理规划以五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为主要治理任务,规划内容涉及五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建设、五河河道整治、气象防灾减灾等。

1 区域概况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1 自然地理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

地处东经113°34′至118°28′,北纬24°29′至30°04′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

江西省地形复杂,南高北低,边缘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北部平原坦荡,周边渐次向鄱阳湖区倾斜,形成南窄北宽以鄱阳湖为底部的盆地状地形。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背景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中部。

目前,鄱阳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破坏,因此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标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定以下工作方案: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管理,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和稳定供给。

制定科学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确保地下水、湖泊和江河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及时的应急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2.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鄱阳湖流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必须加强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供应和管理水平。

完善鄱阳湖周边排水系统,避免污水对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加强水电站等水利设施的改造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推广生态种植增加湖泊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加强植物修复技术,推广生态种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湖泊周边建设湿地公园和绿化带,推广生态旅游模式,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4. 促进科技创新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湖泊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提高湖泊水质和管理水平。

实施方式以上工作需要加强政策咨询和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相关领域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

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从财政资金和社会投资方面提供支持。

结论建立鄱阳湖流域保护长效机制,以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实现居民生态幸福、湖泊水质改善、经济转型升级的联动发展。

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合力,才能实现共赢。

九江市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浅议

九江市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浅议

市 圈 为依 托 保 护 生 态 发 展 经 济





疫 区 耕牛 1 8
1
3 24

头 现 有钉螺面

海拔高 程 仅 1 3

14

m

项 目 的 实施

规 划 分 步实施 以人 为本 统



积3
8 9 万
96


占全 市 有 螺 面 积
1万
, .
范 围 也 比较分 散 重 点 治 理 村和 整 村推进 未能很好落实
阳 湖 生 态环 境 使鄱 阳湖 永远 成为


平 均径流 量 的1 6
积 16
97%

3
/ 水 系流域面 o

0
中央 预 算 内 资 金 投 资 1
已 完成6
3 1万

0 72
5万元

湖清水


江 西 省委 省政 府 作

2 2 万 k胛

约 占江 西 流 域 面 积 的

亩 合格 面积 5
53万
以鄱阳湖为核心
, ,
中除 庐 山 和 修 水 县 外 有 1 3 个 县 ( 市


以 环 鄱 阳湖城市

区 )流 行血 吸 虫 病 环 鄱 阳 湖 区 域 的
落 实任 务 时 没 有 充分 征 求 同 级 血

圈 为 依 托 强 化 三 带 (生 态 保 护 带

都 昌 永修 星 子 共 青 湖 口 和庐 山

整理 欠缺 造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通知

【期刊名称】《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45号)精神,现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总页数】22页(P5-26)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31
【相关文献】
1.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J], 无
2.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
《关于印发化学原料药等6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J],
3.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 [J],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
4.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的通知(农规发[2021]8号) [J],
5.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1〕1298号 )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27•【字号】赣府发[2010]28号•【施行日期】2010.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发〔2010〕28号2010年8月27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研究,并报省委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为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45号)和省委、省政府动员大会精神,紧扣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本质内涵,按照总体推进、分步实施,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原则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实施步骤围绕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总体目标,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总体部署,并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有步骤、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努力实现一年开好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

一年开好局:确保2010年实施《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取得初步成效。

全省上下形成贯彻实施《规划》、推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共识与合力。

《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度要求和责任分解落实到位,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领导和组织协调机构建立,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先行工程全面启动。

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0元;全省生产总值超过8000亿元,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201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201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2019)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11.27•【字号】•【施行日期】2019.11.27•【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3月29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7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第三章保护第一节湖体核心保护区保护第二节滨湖控制开发带保护第三节高效集约发展区保护第四节其他保护规定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发挥鄱阳湖调洪蓄水、调节水资源、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从事影响环境的生产、经营、建设、旅游、科学研究、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三个设区的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六个设区的市的部分县(市、区),共三十八个县(市、区),具体范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界定。

第四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原则,以水资源、水环境、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以鄱阳湖体、沿湖岸线和长江江西段岸线资源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加强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其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条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清洁生产,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鼓励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的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引言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项目、产品或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鄱阳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三湖一库”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分析其内外部环境因素,为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优势(Strengths)1.丰富的生态资源: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湖泊、河流、湿地和植被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渔业等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生态环境优美:鄱阳湖地区的空气质量好,水质清澈,土地质量优越,这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地理位置优势:该地区地处江西省中部,毗邻赣江和长江,交通发达,有利于企业运输和物流的发展。

4.文化底蕴深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这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es)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鄱阳湖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

2.产业结构单一:该地区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动力。

3.生态环境受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水污染和土地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4.人才流失:由于发展机会有限,鄱阳湖地区的高级人才普遍流失,限制了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

三、机会(Opportunities)1.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生态旅游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机会。

2.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发展水产养殖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开展水产养殖业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

4.文化旅游需求增长: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鄱阳湖地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具有吸引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与九江市交界处,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淡水湖。

该湖拥有水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特点,是江西省的重要生态资源之一。

为了保护鄱阳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江西省出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该条例从多个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首先,明确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和定位,要求保持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整。

其次,引入了生态补偿机制,对减少污染、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等公益性环境项目提出了补偿要求。

该机制不仅可以提供经济资金支持,还可以激励政府机关、社会力量和企业单位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此外,该条例还规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类企业单位的生态环保责任。

对于那些排放污染物、影响生态环境的企业单位,不仅要进行行政处罚,还要强制关闭并赔偿环境损失。

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免费技术指导和优惠政策,鼓励建设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此外,为了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规定,该条例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河道、水库等水体的保护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对禁渔区域的设立和管理方式,对存在危险性的水体采取防护措施,并规定对污染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汇报制度,确保水质达到优良标准。

最后,该条例还提出了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保护滩涂与湿地等细节性问题,进一步夯实了鄱阳湖环境保护的法治基础。

总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规文件。

该法规的出台为加强生态环保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基础,同时也提供了保护水环境的可行性方案。

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并不断加强对该条例的执行力度,保障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健康和丰富。

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图文

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图文

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江西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1)为江西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1)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什么具体的功能分区? (5)国家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什么政策支持? (6)工业--建设八大新型工业产业基地 (7)能源--南昌、九江等将集中供热供冷 (8)工程---打造环鄱阳湖高速 (10)交通---构建“一环十通”大格局 (11)国务院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江西省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它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

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

《规划》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根据《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2009—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2016—2020年的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绿化委关于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绿化委关于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绿化委关于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31•【字号】赣府厅发[2008]62号•【施行日期】2008.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绿化委关于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赣府厅发〔2008〕62号2008年10月31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绿化委《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规划江西省绿化委员会(二○○八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江西概况一、自然环境二、社会经济三、国土绿化第二章规划背景一、规划背景二、必要性第三章建设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期限四、建设目标第四章建设方案一、建设范围二、建设重点三、建设规模四、进度安排五、技术措施第五章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二、资金筹措三、效益分析第六章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政策保障三、资金保障四、种苗保障五、技术保障第一章江西概况一、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位于北纬24°29′-30°04′,东经113°34′-118°28′,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

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4%。

省政府办公厅文件(二)地形地貌。

江西地貌类型较为齐全,常态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其中山地9015.2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0%;丘陵10517.6万亩,占42.0%;岗地和平原3003.3万亩,占12.0%,水面2500.0万亩,占10.0%。

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构成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2008-202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八年八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森林资源特征和生态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第一节森林资源特征与林业发展现状 (2)第二节生态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7)第二章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总体战略与发展目标 (13)第一节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规划依据 (13)第二节发展思路与目标 (15)第三章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空间发展格局 (18)第一节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区划 (18)第二节环湖区域及五大流域生态林业空间发展规划 (19)第四章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方案 (25)第一节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保护规划 (25)第二节鄱阳湖流域林业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34)第三节鄱阳湖流域平原林业发展与城乡绿化规划 (45)第四节鄱阳湖流域湿地保护规划 (57)第五节鄱阳湖流域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65)第六节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支撑体系建设规划 (70)第五章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重点工程 (76)第一节鄱阳湖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 (76)第二节鄱阳湖流域湿地保护工程 (78)第三节鄱阳湖流域平原林业建设工程 (79)第四节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工程 (80)第五节鄱阳湖流域林业基础设施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83)第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85)第一节投资估算 (85)第二节效益分析 (87)第七章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保障措施 (90)第一节切实强化组织管理 (90)第二节加强政策法规保障 (92)第三节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96)第四节建立稳定投资机制 (98)第五节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100)第六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01)附表1 环湖区域及五大流域生态林业空间发展格局 (104)附表2 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重点工程 (117)前言2008年3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立足鄱阳湖,面向全流域,保护一湖清水,建设和谐家园,治山治水治湖治贫统筹兼顾,力争2020年,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大湖流域开发的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并将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了生态建设的具体要求与目标。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林业发展,提高生态建设水平,保障林产品有效供给,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生态基础。

发展生态林业,保护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构建鄱阳湖流域生态格局、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发达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林业厅负责编制《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和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确定目标与任务,为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安全奠定基础。

鄱阳湖流域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江西境内面积为1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水系年径流量1419亿立方米,占长江流域的14.5%。

因此,在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中,规划范围包括江西全省。

以2007年为基准年,2008-2012年为基本规划期,远期规划到2020年。

第一章森林资源特征和生态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第一节森林资源特征与林业发展现状温暖湿润的气候,为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育与保存着多种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

丰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林业既是江西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近10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了大规模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省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林业经济持续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森林资源特征据江西省“十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5万公顷。

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62.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7%;非林业用地面积60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3%。

全省有林地面积871.7万公顷,其中乔木林面积789.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90.5%;竹林面积82.4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9.5%,活立竹总株数150148万株。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05%。

居全国前列。

从面积来看,乔木林优势树种包括马尾松、国外松、杉木等。

全省活立木总蓄积35357.2万立方米,94.0%分布在乔木林中,其中马尾松和杉木蓄积占64.5%。

二.林业生态体系增强了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安全在1994年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的基础上,江西省通过退耕还林、长(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防沙治沙、绿色通道建设、平原林业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功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提供了更强保障。

1.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经过全省上下的多年努力,江西的森林覆盖率由1991年的40.30%提高到2007年的60.05%,增长近20个百分点。

2.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全省已建立15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8个,县级130个,总面积105.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3%。

已建立森林公园99处,其中国家级36处,省级63处,总面积达44.1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6%,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1%。

此外,已建立鄱阳湖和东江源2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试点区。

3.土地沙化得到控制:据2004年的第三次沙化土地监测与1999年的第二次沙化土地监测相比,全省沙化土地面积已减少14899.5公顷,沙化土地行政单位已减少1个区29个乡(镇、场)。

4. 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2001年,江西被列入全国11个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省之一,试点面积1900万亩。

目前,全省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偿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面积达5100万亩,其中重点公益林3062.47万亩,省级公益林2037.53万亩,补偿标准提高到8元/亩。

此外,部分市、县也启动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三.林业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1.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并已初步形成六大林业产业,即商品林培植业、以毛竹为主的竹产业、以油茶为代表的名特优新经济林产业、苗木花卉业、森林旅游业和以木材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涌现了一批中(高)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竹地板、竹胶板、木雕、活性炭、茶油等产品加工企业,萍乡苗木花卉、赣南脐橙及婺源的森林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

2007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610亿元。

在加快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同时,先后启动实施了速生丰产林基地、油茶丰产林基地、毛竹丰产林基地等一批集约经营的商品林业建设项目,全省已建立各类商品林业基地达400多万公顷。

2. 林业产业为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2/3的国土面积是山区,2/3的人口在山区农村,2/3的县(市、区)是重点林业县,全省每个农业人口平均拥有林地5亩。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江西山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希望所在。

2007年,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比2006年增长14.3%,其中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594.7元,比2006年增长20.3%,林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愈来愈大。

四.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2004年8月,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启动了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综合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截止目前,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共明晰了1.48亿亩林地的产权,林权证发证率97.7%。

集体林地确权面积1.27亿亩,其中落实到户的自留山2312万亩,家庭承包山8083万亩,集体林分山到户率81.6%。

配套改革深入推进。

全省有38个县(市)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中心,22个县(市、区)正在建设中;交易山林3598宗、面积65.29万亩,交易金额11.1亿元。

这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 激活了生产要素,加快了造林育林进程。

林权制度改革后,经营山林的利润空间明显加大,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社会投资林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生产要素迅速向林业聚集,全省荒山流转价格由改革前的年均每亩17元提高到50多元。

改革后的3年,江西省每年完成造林都在320万亩以上,其中2007年达到352.4万亩,创近10年来的新高,且社会造林比重达83.3%。

2. 增加了农民收入,搭建了百姓创业平台。

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为广大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有效途径。

通过减免税费、政策性让利和发展林业产业,加上改革拉动木竹价格上涨和林地林木升值,使得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据江西省统计局调查,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到490.7元,其中来自林业的现金收入增长36.6%。

36个山林资源丰富的重点林业县,农民人均来自林业的收入普遍增长了500元以上。

3. 促进了森林保护,强化了生态建设。

分山到户后,农民对山林资源十分珍惜,看作是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保护的意识普遍增强,“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林权制度改革后,江西森林案件发生数量连年下降,2006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受害面积分别比上年下降63.4%和76.8%。

4. 维护了林区稳定,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山林权属纠纷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这次改革中,江西各地充分发挥民间调解机制的作用,对历史遗留的6.66万起山林权属纠纷进行了全面调处,目前已完成6.41万起,涉及纠纷面积512.2万亩,纠纷调处率达96.2%。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

5. 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

通过改革,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执政理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职责进一步廓清,履行职责的方法进一步优化,执法、管理、服务三大职能进一步加强。

林业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全省林业行政事业经费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彻底结束了林业部门长期靠规费供养的历史,各级林业部门开始把工作重点和履职方式转到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五.林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1. 林业科技支撑不断强化:建国以来,全省共取得林业科技成果400多项,其中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60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