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27中国的交通运输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知识点汇总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知识点汇总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知识点汇总选择题1、读下图四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现代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4B.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1C.在B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3D.点以外的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公路(2)从天津海边养殖基地运往北京市区超市销售的鲜活海虾,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1B.2C.3D.42、公交等时线是指从某一地点出发,利用公交出行,所用出行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

下图为某城市某日以市中心天河城为出发点的公交等时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1).从天河城出发,50分钟时间内的平均公交车车速最快的是()A.动物园方向B.火车站方向C.珠江新城方向D.师范大学方向(2).影响公交等时线分布最小的因素是()A.气候B.地形C.人口密度D.城市功能分区(3).制作公交等时线图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RSB.GIS、RSC.GPS、GISD.GIS、GPRS3、妈湾跨海通道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半岛西部,起于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立交,止于沿江高速大铲湾立交。

妈湾跨海通道路线全长约8.05km,其地下道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是深圳市第一条大直径深埋跨海隧道,将承担南山港区疏港功能。

该工程于2019年2月13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底完工。

下图示意妈湾跨海通道隧道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妈湾跨海通道采用隧道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减小台风造成的威胁B.降低工程建设的难度C.保障港区货船的通航D.缩短工程建设的工期(2)妈湾跨海通道通车后()A.提高区域核心城市等级B.加剧区域港区相互竞争C.导致港区经济严重衰退D.增强港口向外运输能力4、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自由贸易港范围包括整个海南岛,国外原料、商品进入海南岛免征关税。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3:5.1 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3:5.1 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练习题

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一、选择题合理的交通运输是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所运货物的性质、特点,选择运距短、运力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路径,在社会劳动消耗最小的情况下,迅速、优质地完成运输任务。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现代运输方式中,适用货物范围广,且远距离运输价格最低的是( ) A.海运 B.铁路 C.公路 D.管道2.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水路运输下图为“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4.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 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平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5.下图示意“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某岛屿”,图中兴建渔港的最佳区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为了加强区际联系,广东省拟与周边省区合作修建贵广、南广和西部沿海铁路。

据图完成6~7题。

6.决定西南地区铁路投资修建的因素和最大限制因素分别是( ) A.国防需要降水多B.民族团结地形崎岖C.经济发展地形起伏D.能源运输地震多发7.有关三大西南铁路修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强沿海与内陆联系,带动内陆经济发展②完善我国铁路网格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③缓解东西向和南北向原有铁路的运输压力④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下图表示四种货物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点。

读图完成8~10题。

9.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A.① B.② C.③ D.④9.货物①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10.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运输受影响最大的货物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读某地区货运流量示意图,回答11~12题。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27中国的交通运输课时作业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27中国的交通运输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二十七) 中国的交通运输一、单项选择题1.读图(纵坐标a~e代表各种运输方式,Ⅰ~Ⅴ代表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①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选用c ②鲜花:从昆明到东京选用a ③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b ④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e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分析图可知,a从运载量和运价方面看最差,而从速度上比较最好,可推断是航空运输,鲜花不易保鲜且附加值高,从中国运到日本应用航空运输。

b从运载量和运价方面看仅好于航空,但灵活性和速度都较好,应是公路运输,一般进行短距离运输,不能用来长距离运输石油。

c速度最慢,灵活性差,但运价较低,应是河运,不能把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

d在运价、灵活性、速度方面都居中,运量大,应是铁路运输。

e在运载量和运价方面最好,但在灵活性和速度方面较差,应是海运,一般用来运送大吨位、长距离的商品,如铁矿石、石油、小麦等国际跨海贸易等。

答案:D读图,回答2~3题。

2.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

公交和地铁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 )A.a、b B.c、dC.a、c D.d、b解析:公交是一个价格,均一定价;地铁一号线,票价随距离分段定价,属区段定价。

答案:D3.如果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路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a代表公路运输,c代表水路运输②c代表公路运输,a代表水路运输③a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④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水路运输短途运费高;公路运输灵活方便,发展迅速,短途费用低。

答案:B读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示线路的运输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输电线路 B.水路交通线路C.铁路运输线路 D.管道运输线路解析:图示为我国川气东送线路,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

1.8中国的交通运输(课时作业)-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

1.8中国的交通运输(课时作业)-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

2020-2021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中国地理)中国的交通运输(练习)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2019·四川联考)火车综合服务力是从总时间、准时性、便捷性、便利性四个方面将火车与飞机比较得出的一个相对数。

指标大于0,说明火车的综合服务力强于飞机,小于0则说明弱于飞机。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之间火车综合服务力随路线距离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线路中,最需要提升火车综合服务力的是()A.北京—西安B.北京—武汉C.北京—上海D.北京—成都2.与北京—武汉相比,北京—上海火车综合服务力较低的原因可能是()A.北京—上海火车速度更快B.北京—武汉沿线经济更发达C.北京—上海飞机航班更多D.北京—武汉沿线城市数目更多【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北京-成都火车综合服务力最低,最需对火车综合服务力进行提升。

第2题,本题中的火车综合服务力是与飞机相比得出的,火车本身比飞机速度慢,故火车综合服务力低,主要是火车少,导致的便捷性、便利性不足所致。

【答案】 1.D 2.C下图为我国石油资源流动轨迹,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石油资源的运输方式多样,东北区的石油输往华北区主要靠()A.管道运输、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内河航运C.管道运输、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远洋航运4.将石油从乌鲁木齐运至上海,其运输方式和经过的路线是()①全程为管道运输②全程为铁路运输③铁路运输转内河航运④陇海线—兰新线—京九线—长江航道⑤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长江航道⑥兰新线—包兰线—京包线—京沪线A.①⑥B.②⑥C.③④D.③⑤【解析】笫3题,东北区的石油输往华北区的运输方式结合图例即可判断。

第4题,明确乌鲁木齐、上海的位置,结合图例及两者间运输所经地区或城市即可判断运输方式及经过的路线。

【答案】 3.C 4.D读下图,完成5~6题。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中国地理 第8讲 中国的交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中国地理 第8讲 中国的交

中国的交通一、单项选择题(2015·广东省惠阳模拟)下图为我国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示意图。

回答1~2题。

1.图中甲表示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西北地区D.黄河中游地区2.图中丙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的是( )A.铁矿B.煤炭C.粮食D.木材答案:1.A 2.B解析:第1题,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可以判断,图中丁地区的水运占优势,应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丙地铁路运输占优势且货运量大,水运的比重较小,应为黄河中游地区;甲地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运和铁路运输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且在四个区域中水运占第二位,所以应为西南地区;乙地几乎没有水运,所以应该为西北地区。

第2题,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所以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主要是煤炭。

石武客运专线(石家庄—武汉)是我国高速铁路路线之一。

石武专线和在建的武广专线及京石专线将一起形成京广快速客运通道。

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石武客运专线全线以高架桥为主,桥隧比达81%。

与京广铁路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大幅减少了土地占用量B.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危害C.减小了对沿线地区的噪声污染D.减小了地形对铁路的不利影响4.石武客运专线建设的意义是( )①缓解京九铁路运输紧张状况②释放京广铁路的运输能力,使其专门用于货物运输③完善铁路网,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④直接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⑤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③④ D.②③⑤答案:3.A 4.D解析:第3题,石武客运专线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少占耕地。

第4题,石武客运专线建成后,有效释放京广铁路的运输能力,对完善客货运输结构,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满足各阶层旅客旅行的需要,节省旅途时间,且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下图所示为“我国部分铁路枢纽示意图”,据此判断5~6题。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含答案
5.D6.A
【分析】
试题分析:
5.高铁客运站核心区域交通通达度高,人口流通量大,商业活动的市场条件较好,因此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商业。故选D。
6.高铁站一般位于城市建成区外围,高铁站的建设将导致人口向城区外围的郊区迁移,导致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故选A。
考点:城市化
7.C8.B
【分析】
7.根据材料信息,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零售业用地,C对。居住用地、办公用地、工业生产用地出现的较晚,A、B、D错。
2.图示区域铁路与等高线平行,大致呈直线分布,线路短,B错误;铁路经过区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D错误。该区深居内陆,降水少,不易发生洪水,C不符。铁路未经过城镇,且与城镇距离太远,所以我国专家认为选线不合理,A正确。
【点睛】
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4.与地铁相比,关于共享单车使用高峰描述正确的是( )
A.周末共享单车不存在早高峰B.工作日共享单车的早、晚高峰更明显
C.周末共享单车使用高峰不明显D.共享单车与地铁的使用高峰在时间上完全同步
15.共享单车的特征包括( )
A.从城市空间看早高峰外扩性显著,晚高峰内聚性显著
B.骑行以短时间、短距离出行为主
8.根据材料,图示“边缘城市”是随着商业发展兴起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B对。空间上位于城市边缘高速公路出口处,和中心城市距离较远,A错。随着居住区的发展,人口的昼夜差别较小,C错。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区低,D错。

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五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五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课时作业1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基础演练】如图表示四种货物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点。

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A.①B.②C.③D.④2.货物①的最佳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管道运输C.公路运输D.水路运输解析:第1题,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一般为贵重或急需,且重量不大的货物,根据图示可知③适合航空运输。

第2题,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选择水运或铁路运输。

根据图示可知,①的运距和重量都小于②,可确定①适合铁路运输,②适合水运。

答案:1.C 2.A如图为“某城市主干道公交站牌分布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位于道路两侧的公交站牌a和b不并排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交通拥堵B.展现城市文化C.分散人流车流D.减少交通事故4.位于主干道同一侧的公交站牌c和e距离较近的原因是()①位于路口附近②广告宣传需要③客流量非常大④减轻运输压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第3题,如果将不在同一侧的公交站牌并排放在一起布局,会使不同方向的公交车的乘客在这一站点同时上下车,造成交通拥堵,因此位于道路两侧的公交站牌a与b不并排布局的主要原因是避免交通拥堵。

第4题,位于主干道同一侧的公交站牌c和e距离较近的原因可能是公交站牌c和e位于路口附近,在此上下车的乘客非常多。

如果是为了广告宣传,不需要将站点放在一起,而且这样会造成交通拥堵,加大运输压力。

答案:3.A 4.C[2019·南京市高一检测]读“江苏铁路网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江苏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B.地价C.河流流向 D. 技术水平6.江苏铁路网的建设将()A.占用大量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害无利B.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生态平衡C.加快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区际间的联系D.不利于城市体系的形成解析:第5题,经济因素是影响江苏交通线建设的最主要因素。

第6题,交通线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际联系,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2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2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知识点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1~3题.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知识点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载铁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大轴重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主要用于输送大宗原材料货物,是未来铁路的发展方向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在美国大西洋沿岸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下图为澳大利亚西北部重载铁路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4~6题。

4.推测20世纪50年代世界重载铁路运输开始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快速发展B.农业生产机械化C.城镇化快速发展D.人口流动规模化5.影响澳大利亚修建西北部重载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城市D.矿产6.目前世界上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美国等少数国家开通了重载铁路.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资源数量B.市场需求C.技术水平D.国土面积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根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第1题。

1.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①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②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③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④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展线指在山岭地带,当地面自然纵坡大于道路设计容许的最大纵坡时,为了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使线路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最终到达终点的铁路建设技术。

下图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1958年建设)关角山附近的展线群,自南山站起至察汗诺站共有5组展线,后来新关角隧道开通,关角展线群被取代。

据此完成2~3题.2.从南山站到察汗诺站修建展线的主要目的是()A.联系更多站点B.提高行驶速度C.延长线路长度D.降低线路坡度3.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期间,有专家提出可考虑开挖图中的新关角隧道,缩短铁路运行路程。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章 第一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章 第一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章第一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014年7月1日7时41分,成都至上海虹桥的D628次动车组在成都站启动,中国铁路网“四纵四横”之一的沪汉蓉铁路大通道正式全线投入运营,川渝地区从此融入中国的高铁版图。

读图回答1~4题。

1.有一批机械设备要从上海运往重庆,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海洋运输C.公路运输D.内河运输2.汉宜(武汉-宜昌)铁路是沪汉蓉铁路的重要一段,该段没有选择沿(长)江修建,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A.地形复杂,路基不牢B.河道弯曲,线路太长C.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D.多小城镇,对经济带动不明显3.汉宜铁路正线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55.6%,其原因主要是( )A.为生物提供通道B.加快建设速度C.减少对耕地的占用D.多洪涝、泥石流4.关于修建沪汉蓉铁路最主要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东西方向的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B.促进沿线农矿产品的销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C.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D.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xx·温州模拟)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 km,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读图,回答5~7题。

5.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6.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A.集装箱卡车B.公交大客车C.水产冷藏车D.旅游大巴车7.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 m,其目的是( )A.降低施工成本B.缓和海浪冲击C.减轻台风影响D.保证通航顺畅2014年6月3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开始试车。

xx年底兰新高铁有望正式通车,两地的高铁运行时间将压缩到8小时。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现有的兰新铁路将主要用于货运。

下图为兰新铁路及兰新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2022_2022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2_2022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作业11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开展的影响根底稳固一、选择题读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运费和运距的关系图,完成1-2题。

1.M、N、L表示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铁路、水运B.水运、公路、铁路C.水运、铁路、公路D.铁路、公路、水运解析:由图可知,M运输方式随运距的增加运费增加最慢,适合长途运输,M为水路运输;L运输方式随运距的增加运费增加最快,适合短途运输,为公路运输;N运输方式介于二者之间,为铁路运输。

答案:C2.“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四川蜂农生活的真实写照。

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提高经济效益,蜂农追花取蜜,每年转场距离达数千千米。

蜂农转场最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A.M B.NC.L D.以上三者均可解析:蜂农需要及时进行转场,应选择机动灵活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

答案:C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量〞,202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提出,推动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以下简称“公转铁〞)。

据此完成3-4题。

3.大宗物流“公转铁〞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货物的运输量B.突显铁路运输优势C.减少汽车运输超载D.改善沿线环境质量解析:守护住绿水青山需要铁路货运挑起大梁。

中国铁路早已步入电气化时代,相较公路货运而言,无需燃煤燃油、没有废气废料的优势是从环境保护大局出发的不二选择,202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提出,推动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结构减排已经提升到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同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公转铁〞作为铁路货运“接棒〞的举措势在必行,同时也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突破性新进展。

故此题选D。

其它选项也是原因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B、C可排除。

答案:D4.我国为了促进大宗物流“公转铁〞应( )A.限制货运汽车上路B.完善公路交通便捷度C.提升铁路效劳效率D.大规模兴建货运铁路解析:我国为了促进大宗物流“公转铁〞应从根本上提升铁路的吸引力,故A、B可以排除;大规模兴建货运铁路必然本钱不菲,尤其是负荷极重的中国铁路干线,根本不宜考虑,故D错,C正确。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解析版)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解析版)

4.1.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

2019年4月4日,卢森堡至成都中欧班列首趟列车开通。

下图为卢森堡至成都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往返于成都—卢森堡的中欧班列所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A.葡萄酒、服装B.纺织品、水产品C.蔬菜、水果D.灯具、煤炭2.成都—卢森堡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在于()A.激励我国远洋航运蓬勃发展B.加快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C.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移D.加强沿线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答案】1.A 2.D【解析】1.中欧班列沿线地区,尤其是德国的葡萄酒产业世界闻名,而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往返于成都—卢森堡的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葡萄酒和服装。

水产品、水果以及蔬菜不宜长距离运输,B、C错误。

德国和我国煤炭资源均较丰富,不需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D错误。

故选A。

2.中欧班列属于陆地运输,与远洋航运无关,A错误。

中欧班列的开通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沿线各国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D正确。

中欧班列为集装箱运输,运输的主要为货物,所以不会促进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不会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间的人口迁移,B、C错误。

故选D。

(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A.木材B.粮食C.煤炭D.铁矿石4.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但交通网络的建设成本远高于环渤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土地价格昂贵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C.河网密集,多洼地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答案】3.C 4.C【解析】3.由于长江被称为我国黄金水道,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内河航运条件优越,内河运输占比是最大的,因此可以确定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0.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0.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0.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作业(含解析)①地形②气候③植被④资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西南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公路运输是最经济、最灵活的货运方式,故①正确;植被对交通运输影响不大;资源的运输量一般都较大,采用公路运输的成本高,故④错误;综上可知,选A。

答案:A9.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长江三角洲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地区,制约长江三角洲铁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地价格昂贵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C.河网密集,多洼地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解析: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货运以水运为主,说明该地区河网密集、水系众多;同时,由于河网密集,多洼地,铁路的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制约了铁路的发展。

故选C。

答案:C即将建设的中巴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读图,完成下题。

10.修建中巴铁路难度比较大的原因是沿线地区( )A.连接内陆与太平洋,工程量大B.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C.有印度河流经,洪涝灾害频发D.气候高寒,冻土广布解析: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位于印度洋沿岸;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巴铁路沿线地区地势起伏大,经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以沿线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印度河主要流经南亚西北干旱地区,很少发生洪涝灾害;在巴基斯坦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没有冻土。

故选B。

答案:B11.下表为截至xx年底我国四地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单位:千米)。

①②③④四地分别为( )铁路营运里程内河航道里程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里程①442.4 2 226 11 974 775② 2 473.4 2 877 209 231 2 630③531.5 0 60 810 0④ 5 785 5 098 151 945 1 357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上海、黑龙江、云南、西藏 D.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解析:用列举代入法解此类排序题既快速又准确。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15: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15: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题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单项选择题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特点,回答1~2题: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B.①公路、②铁路、③空运、④水运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D.①公路、②水运、③空运、④铁路2.我国南北方向的运输一直非常紧张,目前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 )A.多开辟南北向航线B.在现有铁路的基础上提高运行速度C.开掘运河或拓宽京杭大运河D.铺设南北向管道运输线合理的交通运输是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所运货物的性质、特点,选择运距短、运力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路径,在社会劳动消耗最小的情况下,迅速、优质完成运输任务。

据此回答3~5题:3.在下列现代运输方式中,适用货物范围广,且远距离运输价格最低的是( )A.海运B.铁路C.公路D.管道4.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水路运输5.如果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原油,最佳的运输方式应是( )A.管道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铁路运输2010年7月18日上午10时18分,在飘舞的彩旗和喜庆的鞭炮声中,云桂铁路(云南段)拉开施工序幕,标志着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正式动工。

据此回答6~8题:6.云桂铁路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高寒、冻土B.缺氧C.地形崎岖D.经济落后7.云桂铁路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技术因素D.政策因素8.云桂铁路修建的经济意义有( )①有利于开发西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②有利于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民族的团结④有利于国防的安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回答9~11题:9.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10.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21: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21: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练习题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

读图,完成第1~2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A.①B.②C.③D.④2.货物④最佳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B.铁路C.河运D.海运3.我国“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B.海运C.铁路D.管道(2016·浙江杭州高一检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

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的距离()A.机场>高速公路>高铁B.机场>高铁>高速公路C.高铁>机场>高速公路D.高速公路>机场>高铁5.就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其旅程距离最可能为()A.200 kmB.600 kmC.1 000 kmD.1 400 km6.我国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埃及欲拓宽加深苏伊士运河,分别体现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A.网络化、专业化B.大型化、专业化C.大型化、网络化D.高速化、大型化云桂铁路起于广西南宁市,止于云南省昆明市的昆明南站,全长715.8千米。

结合下图,完成第7~8题。

7.云桂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A.高寒、冻土B.缺氧C.地形崎岖D.经济落后8.云桂铁路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技术因素D.政策9.读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铁路公路水路管道民用航空方式周转量货运周转量/% 39.3 13.8 44.9 1.9 0.1旅客周转量/% 44.9 46.3 2.6 — 6.2(1)占货运周转量比重最大的运输方式是运输,该运输方式在旅客周转量中所占比重较,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占货运周转量比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运输,该运输方式的主要缺点是什么?(3)从整体上看,目前在我国交通运输中作用最大的运输方式是运输,客货周转量构成的平均值为;作用最小的运输方式是,其适宜运送的货物特点是,如等。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解题方法技巧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解题方法技巧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解题方法技巧选择题1、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客运需求,优化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在原有高速铁路的基础上,我国拟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的快速铁路网,实现省会、主要城市之间高效便捷相连。

结合“我国中长期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材料及“我国中长期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回答()①南北方向高速铁路数量明显多于东西方向②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密集③未来各省会之间均有高铁相通,快捷方便④逐步构成密集的高速铁路运输网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2)我国高速铁路运输线的布局主要考虑的区位是()A.东部地区地势平坦,兴建高速铁路成本较低B.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货运交通需求大C.城市分布及人口数量是影响整体布局的关键因素D.我国西部地区,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冻土广布2、下图为我国岭南某村落示意图,该村落在选址时遵循“有山靠山,无山靠岗”的原则,在一块平整的空地上按照“梳式布局”(形似梳子的布局方式)进行建造,一般建筑面积较小,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南北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1.2至2.0m,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

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村落选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A.气候B.地形C.水文D.人口(2)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最主要反映了当地()A.人多地少B.地高林密C.河宽岸窄D.船多车少(3)从安全角度考虑,根据材料推测该地居民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范()A.山体滑坡B.台风C.火灾D.洪涝3、潭蓬运河位于广西防城港市江山半岛附近,是晚唐咸通年间(860-874年)连接钦廉地区(今广西北部弯沿岸)与安南(今越南北部)之间近海航路的重要节点,是岭南西道补给安南前线唐军的“海上生命线”,下图示意潭蓬运河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晚唐咸通年间修建潭蓬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海上贸易B.发展水上漕运C.方便沿线居民出行D.净化海湾内的水质(2)船只在天威径附近航行时,最需要防范的自然安全隐患是()①水生植物②超强台风③水下暗礁④沿岸洋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珍珠湾对过往船只发挥的显著作用是()A.补给淡水B.抛锚检修C.拓宽航道D.防风避浪4、机场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一个或多个大型机场为核心,各机场与区内城市之间通过基于航空需求的地面运输联系而形成的空间集群。

2021-2022高一地理鲁教必修2课后作业:4.2 交通运输布局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高一地理鲁教必修2课后作业:4.2 交通运输布局 Word版含解析

其次节交通运输布局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中大路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云贵高原C.成都平原D.内蒙古高原2.丁地最可能是()A.山顶B.悬崖C.山谷D.鞍部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大路①呈“之”字形,说明该地地表坎坷,最接近云贵高原地形特点。

第2题,大路②为高等级大路,因丁处四周修有隧道,结合大路①在该地的走向,可以推断该地为山脊或鞍部。

答案:1.B 2.D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该岛铁路外形及形成缘由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路呈环形,由于人口均匀分布在该岛的四周B.铁路呈环形,由于该岛以山地为主、地形坎坷,所以铁路建在沿海平原C.铁路呈南北向延长,由于南北跨度太大,铁路便于南北沟通D.铁路呈南北向延长,由于东西跨度太小4.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缘由是()A.虚线处直线距离近,经过的地方少B.虚线处是河谷,建铁路简洁被冲垮C.虚线处人口密度过小,不用建铁路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解析:第3题,本岛屿为日本本州岛,中部为山地,人口和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导致铁路呈环形分布在岛屿四周。

第4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交通线区位的影响,虽然甲、乙之间的直线距离最近,但没有沿着直线建设,可能由于中间是坡度大的地方。

答案:3.B 4.D 山东省将建设“五纵四横一环”高速大路网,大路以济南为中心,已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全省17个地市境内都通了高速大路,省会至各大中城市实现了快速直达、当日来回。

“一日生活圈”在山东半岛已经形成。

据此完成第5~6题。

5.山东省高速大路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A.受到了山东地区中部山地的影响,为了避开山区B.主要是政府的规划,为了平均分布路网C.是为了经济进展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各大城市的分布D.主要考虑山东经济的进展,很少考虑到全国的路网分布6.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高速大路修建的要求应当是()A.以联系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为主B.以直达为主,兼顾沿线经济点C.以行车高速为主,不考虑地形因素D.以联系多的经济点,促进经济进展为主解析:第5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区位选择。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7中国的交通运输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7中国的交通运输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二十七) 中国的交通运输一、单项选择题1.读图(纵坐标a~e代表各种运输方式,Ⅰ~Ⅴ代表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①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选用c ②鲜花:从昆明到东京选用a ③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b ④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e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分析图可知,a从运载量和运价方面看最差,而从速度上比较最好,可推断是航空运输,鲜花不易保鲜且附加值高,从中国运到日本应用航空运输。

b从运载量和运价方面看仅好于航空,但灵活性和速度都较好,应是公路运输,一般进行短距离运输,不能用来长距离运输石油。

c速度最慢,灵活性差,但运价较低,应是河运,不能把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

d在运价、灵活性、速度方面都居中,运量大,应是铁路运输。

e在运载量和运价方面最好,但在灵活性和速度方面较差,应是海运,一般用来运送大吨位、长距离的商品,如铁矿石、石油、小麦等国际跨海贸易等。

答案:D读图,回答2~3题。

2.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

公交和地铁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 )A.a、b B.c、dC.a、c D.d、b解析:公交是一个价格,均一定价;地铁一号线,票价随距离分段定价,属区段定价。

答案:D3.如果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路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a代表公路运输,c代表水路运输②c代表公路运输,a代表水路运输③a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④c 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水路运输短途运费高;公路运输灵活方便,发展迅速,短途费用低。

答案:B读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示线路的运输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输电线路 B.水路交通线路C.铁路运输线路 D.管道运输线路解析:图示为我国川气东送线路,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27中国的交通运输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读图(纵坐标a~e代表各种运输方式,Ⅰ~Ⅴ代表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①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选用c ②鲜花:从昆明到东京选用a ③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b ④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e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分析图可知,a从运载量和运价方面看最差,而从速度上比较最好,可推断是航空运输,鲜花不易保鲜且附加值高,从中国运到日本应用航空运输。

b从运载量和运价方面看仅好于航空,但灵活性和速度都较好,应是公路运输,一般进行短距离运输,不能用来长距离运输石油。

c速度最慢,灵活性差,但运价较低,应是河运,不能把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

d在运价、灵活性、速度方面都居中,运量大,应是铁路运输。

e在运载量和运价方面最好,但在灵活性和速度方面较差,应是海运,一般用来运送大吨位、长距离的商品,如铁矿石、石油、小麦等国际跨海贸易等。

答案:D
读图,回答2~3题。

2.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

公交和地铁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 )
A.a、b B.c、d
C.a、c D.d、b
解析:公交是一个价格,均一定价;地铁一号线,票价随距离分段定价,属区段定价。

答案:D
3.如果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路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代表公路运输,c代表水路运输②c代表公路运输,a代表水路运输③a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④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水路运输短途运费高;公路运输灵活方便,发展迅速,短途费用低。

答案:B
读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示线路的运输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输电线路 B.水路交通线路
C.铁路运输线路 D.管道运输线路
解析:图示为我国川气东送线路,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

答案:D
5.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运输方式特点的是( )
A.机动灵活 B.损耗小、连续性强
C.运量大、投资少 D.速度快、效率高
解析:管道运输的特点是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好,连续性强和管理方便。

答案:B
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

读图,回答6~7题。

6.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
A.南 B.北
C.东 D.西
解析:考查我国省区的相对位置,意在考查对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由图可知,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为湖南省,位于湖北以南。

答案:A
7.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
A.京沪线、京广线 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 D.陇海线、焦枝线
解析:考查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意在考查对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识记能力。

京沪线、陇海线均不经过湖北,京九线虽有极少部分线路经过,但对湖北省的货物运输作用不大。

因此排除A、C、D项。

答案:B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8~10题。

8.在③城市的铁路干线中,伸向东北方向的是( )
A.川黔线 B.湘渝线
C.成渝线 D.襄渝线
解析:该题组通过四个交通枢纽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及运输方式的选择。

③城市为重庆,连接的铁路有成渝线、襄渝线、川黔线,其中伸向东北的是襄渝线。

答案:D
9.包头一批钢材通过铁路运往上海,选择最近的线路应是( )
A.包神线—沪宁线 B.京广线—沪杭线
C.京包线—京沪线 D.包兰线—陇海线
解析:从包头运输货物到上海设计合理的线路应是京包线—京沪线。

答案:C
10.在图示两城市间,除空运外,不用转换运输方式和线路,可直接到达的是( ) A.①与③之间,长江水运
B.②与④之间,黄河水运
C.①与④之间,川藏公路
D.②与③之间,京九铁路
解析:武汉和重庆均在长江沿岸,直接乘船沿长江航线到达,其余的两城市均需经过转换线路才可到达。

答案:A
下图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3题。

11.假如图中四条高速铁路按同等级别建设,则平均每千米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根据图中四条高速铁路的位置可知,①是京沪高速铁路,地处我国地势第三级
阶梯,地势平坦,修建工程造价较低;②是石太高速铁路,③是郑西高速铁路,这两条高速铁路均地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地势高差大,修建工程造价较高;④是武广高速铁路,虽地处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但位于江南丘陵地带,地势崎岖不平,修建工程造价较高。

答案:A
12.高速铁路线④大致呈直线延伸,通过的城市不多,这主要是考虑( )
A.地形的限制 B.节省运营时间
C.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D.少占耕地
解析:④沿直线延伸可以节省运营时间。

答案:B
13.高速铁路①④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举措,下列关于该举措的影响不包括( ) A.保护沿线地区的耕地资源
B.提高安全性和旅客乘坐舒适度
C.减少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
D.降低坡度,避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解析:京沪高铁和武广高铁多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是为了保护平原地区的耕地资源;减少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降低坡度以提高安全性和旅客乘坐的舒适度等。

答案:D
二、综合题
1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中,分别位于长江上、中、下游的重要港口城市名称是(请按先写字母,再写名称的顺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在长江以南,自东向西的铁路干线名称依次是(请在各铁路名称后用括号注明该铁路的起止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纵贯南北的四条铁路线,自西向东排列,依次由哪些铁路干线组成,并写出它们的起止点: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4)简要说明长江成为我国航运价值最大河流的主要原因。

解析:图中经纬度显示,该区域主要为长江流域,结合图中的铁路线及湖泊分布,可较容易判断出港口城市名称。

根据a、b、c、d四个城市确定出主要的铁路干线名称。

分析长江的航运价值时应主要从水量、长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答案:(1)b重庆c武汉d南京
(2)浙赣线(杭州—株洲)、湘黔线(株洲—贵阳)、贵昆线(贵阳—昆明)
(3)宝成线(宝鸡—成都)和成昆线(成都—昆明) 焦柳线(焦作—柳州) 京广线(北京
—广州) 京九线(北京—香港九龙)
(4)长江流程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丰富,没有结冰期,全年通航里程长;长江流域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人流、物流量都很大;长江自西向东入海,联结了西、中、东三个地区,在协调区域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15.(xx·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武广高铁线路全长1 068.8千米,全线共有桥梁661座、隧道237座,桥隧所占线路比例近70%。

材料二武广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

(1)指出武广高铁线路总体走向,并根据图中信息指出该线路出现多处折弯的原因。

(2)分析武广高铁多桥梁和隧道的原因。

(3)武广高铁通车后,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量有增有减,分别说明其原因。

解析:第(1)题,据图中的指向标及线路的走向可知武广高铁线路总体走向为南北走向。

该线路出现多处折弯连接着一些主要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间的联系。

第(2)题,武广高铁多桥梁和隧道是受地形、水文的影响,沿途通过较多的河湖和山地,高铁线路要求平直,是为了少占农田、减少对沿线居民的不利影响。

第(3)题,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总量,由于乘坐高铁的人增多而增加,在高铁的转乘城市的公路客流集散随之增加,而不需转乘的城市,由于高铁的吸引而客流量降低。

答案:(1)南北走向。

经过更多的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间的联系(提高线路的社会经济价值)。

(2)穿越较多的河湖(谷地)和山地,线路平直(减少弯道,降低坡度),少占农田,与原有交通线立体交叉,减少对沿线居民(生态环境或植被)的不利影响。

(3)客流总量增加,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增加;铁路分流部分客流,部分城市公路客流集散量随之减少。

33696 83A0 莠y25128 6228 戨34142 855E 蕞38523 967B 陻25043 61D3 懓R7TD29231 722F 爯30570 776A 睪27276 6A8C 檌36821 8FD5 迕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