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精品
流水养鱼的最大密度是多少如何掌握
![流水养鱼的最大密度是多少如何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302af097168884868662d627.png)
流水养鱼的最大密度是多少如何掌握流水养鱼多为单一品种养殖,主要对象有各种罗非鱼,各种鲤鱼,以及草鱼等。
而以罗非鱼类为最普遍。
流水养鱼的放养密度很高,少者每平方米几尾,多者几十尾甚至几百尾。
而国内目前每平方米多在几尾至几十尾。
具体放多少,可根据以下几个原则决定:1.水交换量大,放养密度相应增大。
2.饵料充足,放养密度可大。
3.根据不同的放养种类,确定不同的放养密度。
如罗非鱼放养密度毫无疑间要大大超过鲤、鲩鱼。
4.温流水的放养密度应较普通流水要大。
流水养鱼多用人工配合的颗粒饲料,除了水质水温、鱼的体质条件外,影响鱼对饲料的利用率的因素,还有池子结构是否合理完善,如遇水旋转力太大,可使部分饲料卷入池底流走。
再如池底坡降不够和排污安装不合理,则排污不完全,也会影响鱼的摄食强度。
流水养鱼的饲料,由于是精心配制的颗粒饲料,加上鱼高度密集,饲料利用率比塘鱼高得多,故饲料系数一般都很低。
高蛋白颗粒饲料系数都在1-2,粗蛋白颗粒饲料的饵料系数也在10以下。
流水池排出的污水如何利用
每天都有大量的鱼粪剩饵所造成的污水从池中央排水孔流出池外,这一部分水如何重新利用呢
1.建设循环式的流水池,使污水通过沉淀、过滤、净化、增氧、调温等水质调整,再返回流水池重新利用,不断循环。
2.在流水养鱼池群附设一较大的鱼塘。
以接受流水池排出之污水。
这口大鱼塘完全靠流水池排出的污水作肥料,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这是一项收旧利废的好办法。
3.将流水池排出的污水引入放有水生植物的塘,使其自净,而水生植物又可作鱼的饵料。
鱼塘亩产量,高达千斤以上
![鱼塘亩产量,高达千斤以上](https://img.taocdn.com/s3/m/45fc7d7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7.png)
鱼塘亩产量,高达千斤以上一、池塘养鱼亩产量1、一般池塘养鱼的亩产量大概在1000斤左右,但是因鱼种的不同,其亩产量也不一样,放养草鱼时,可适当混养鲢、鲮、鳙鱼等,在放养前,所有鱼种都要用4%食盐水溶液浸泡消毒10-15分钟左右。
2、按照1亩为例子,规格为每尾250-500克的草鱼,放养密度为每亩400尾,而规格为每尾1000-1250克的草鱼,放养密度为每亩300尾。
3、放养鲮鱼密度为每亩1500尾,规格为每尾300-400克的鲢鱼,放养密度为每亩100尾,规格为每尾150-200克的鳙鱼,放养密度为每亩20尾。
4、在放养时,可分1-3两、5-7两、最大1斤3个规格放养,边捕捞边放养,1年可捕捞5次左右,平均体重为3斤左右,亩产量可达4000多斤左右。
二、10亩鱼塘的养鱼利润分析按照一亩鱼塘为单位,亩产量800斤为例子,按照农村肥料、饲料、鱼种等的易得性,花白鲢亩产量一般在350斤,吃食鱼的产量一般在450斤。
明细:50斤鳊鱼,每尾为1斤,50斤花鲢,每尾为3.5斤,100斤鲫鱼,每尾为0.8斤,300斤草鱼,每尾为6斤,300斤白鲢,每尾为2斤,300斤白鲢,每尾为2斤,预算总收入为:3002.5+504.5+4505=3225元。
10亩鱼塘总收入为:10*3225元=32250元。
以此推算以亩为单位,需要放养3斤花鲢,每尾0.2斤,15尾,5.5斤鳊鱼,每尾0.1斤,55尾,14斤鲫鱼,每尾0.1斤,140尾,34斤白鲢,每尾0.2斤,170尾,52.5斤草鱼,每尾0.7斤,75尾。
总投放量:37斤花白鲢,72斤吃食鱼,总计109斤。
年底花白鲢净增重313斤,吃食鱼净增重为378斤。
鱼种投放价格:按今年鱼种的价格计算是341.6+32.8+52.55.5+5.55+144=435.05元。
10亩鱼塘鱼种投入有:435.05元*10=4350.5元。
按照市面上优质的肥料和饲料来推算,每年需要投入肥料为281.7斤,281.7元。
高密度养鱼一立方米养多少鱼,鱼池怎样建造
![高密度养鱼一立方米养多少鱼,鱼池怎样建造](https://img.taocdn.com/s3/m/79676b3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e.png)
高密度养鱼一立方米养多少鱼,鱼池怎样建造高密度养鱼一立方米一般可以养10-15条鱼。
网箱养鱼是将网片制成箱笼,然后放置在适合的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围栏养鱼是在湖泊等大中水域,利用岸边用网拦住2-3面,进行小面积精细养鱼;流水养鱼是在有水流交换的鱼池内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
一、高密度养鱼一立方米养多少鱼1、高密度养鱼一立方米一般可以养10-15条鱼,高密度养鱼的方法有网箱养鱼、围栏养鱼和流水养鱼。
2、网箱养鱼:将网片制成的箱笼,放置在适合的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网箱一般设置在有水流、水质清新、溶氧量比较高的水域中。
3、围栏养鱼:在湖泊等大中水域,利用岸边用网拦2-3面,进行小面积精养鱼,大水域的溶氧高,网拦内水质清新活爽,可以适应各种鱼类的生长。
4、流水养鱼:在有水流交换的鱼池内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的方式,利用水位差、引流、截流设施或者水泵等,让水不断地流经鱼池,或者把排出的水净化后再注入鱼池,因为水流有输入溶解氧和排除鱼类排泄物的作用,池水可以保持比较好的水质,给养殖鱼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
二、鱼池怎样建造1、如何建造(1)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建造池塘,然后根据鱼苗数量规划鱼塘的大小面积、位置分布和水渠的位置。
(2)然后挖好池塘后,在池塘底部铺膜,再进行灌水,还要养殖一些水草,池塘边缘要用水泥密封,防止鱼塘池被鱼损坏。
(3)一般情况先水深在2米左右即可,在放鱼苗前一周左右对池塘进行基肥处理,促进池塘微生物生长。
2、高密度养鱼要注意什么(1)因为是高密度养鱼,要注意水体的含氧量,做好定期巡查池塘,水体含氧量不足可以通过换水或者在水中设置增氧机,提高水中含氧量。
(2)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加强池塘管理,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及时清理没有吃完的饲料,以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
罗非鱼的放养规格与密度 罗非鱼放养前准备工作
![罗非鱼的放养规格与密度 罗非鱼放养前准备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ebf0192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1.png)
罗非鱼的放养规格与密度罗非鱼放养前准备工作罗非鱼放养规格与密度多少合适?放养前应做哪些准备呢?现在罗非鱼在很多地方都有人养殖,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大产业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罗非鱼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一、罗非鱼的放养规格与密度根据池塘的深浅、水质、水源状况、饲料、肥料来源及词养要求达到的规格,确定比较合理的放养密度。
饲料充足、水质条件好的可适当多放一些。
一般放养密度为每亩(水深1.5米)50〜100克/尾的鱼种2000尾左右。
为防止罗非鱼过度繁殖,增加水中鱼类密度,消耗词料和氧气,影响商品鱼规格,每亩宜放养100克的黑鱼20尾左右,起到吞食鱼卵和仔鱼以控制其密度的作用。
每亩还可同时套养200克/尾的鲢、鳙鱼300尾。
二、罗非鱼放养前准备工作1、彻底清量鱼塘放养前应排干塘水,曝晒7天以上,并在晒塘期间整理池塘的埂、底部、进排水泵系统等。
清除塘内的野杂鱼,避免野杂鱼与放养鱼争夺饲料及水体空间。
清除塘中被水体淹没的树木、水草残骸以及其他杂物,每年清除淤泥一次。
干池清塘每亩生石灰用量为100~200千克/亩,或用茶麸50千克,打碎浸溶后全池泼洒。
清塘后3天内不要进新水,以免影响清塘效果。
2、调节水体酸碱度养殖前期水体呈弱酸性时,按每亩每米水深泼洒生石灰20~30千克,调节呈弱碱性。
养殖过程出现水质过肥而引起ph值过高或波动大时,可用“灭藻王”(主要成分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兑水稀释后泼洒,每亩每米水深用量为500毫升,通过控制藻类的密度,调节ph值至6.5~8.5范围。
3、增加塘水的硬度水体过软或者过硬都会对罗非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当水体硬度小于10毫克/升时,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罗非鱼致病的概率。
因此,建议分多次轮流施用生石灰或过磷酸钙,以增加水体的总硬度,每次每亩用量为生石灰20~30千克,或过磷酸钙5千克。
此法可使罗非鱼的产量增加20%以上。
常规成鱼养殖的苗种放养密度
![常规成鱼养殖的苗种放养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2851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9.png)
常规成鱼养殖的苗种放养密度
常规成鱼养殖的苗种放养密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养殖池塘的大小、养殖鱼种的特性、水质条件以及养殖技术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见的一些苗种放养密度如下:
1. 鳗鲡类:对于中型鳗鲡,可以每亩放养2000-3000尾,对于小型鳗鲡,可以每亩放养5000-6000尾。
2. 鲤鱼类:对于鲤鱼类的放养密度会根据养殖水域的大小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可以每亩放养1000-1500尾。
3. 鳜鱼类:对于鳜鱼类,可以每亩放养200-300尾。
4. 草鱼/青鱼类:对于常规成鱼养殖的草鱼和青鱼,可以每亩放养1000-1500尾。
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密度过高会导致养殖环境恶化,影响鱼体生长和健康,因此在实际养殖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确保适宜的放养密度。
此外,养殖过程中,养殖者还需定期监测鱼体生长、水质状况等,并作出相应调整,以确保养殖效果。
淡水养鱼鱼苗放养密度
![淡水养鱼鱼苗放养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8ee5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6.png)
淡水养鱼鱼苗放养密度淡水养鱼是一项古老的业务,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变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养殖行业逐渐发展壮大。
如何合理安排鱼的养殖密度,是养殖者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下面将就淡水养鱼鱼苗的放养密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放养密度的概念放养密度就是指在一定养殖场容积内放养鱼的数量,用以计算养殖场内的鱼的数量。
放养密度是决定淡水养殖场生产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放养密度低,能够保证鱼类得到足够的营养与活动空间,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如果放养密度太高,由于场内鱼的数量过多,会损害鱼们的健康状况,导致肥料过多、水质差、水温过高等问题,使得养殖效益下降。
二、放养密度的计算方法1、按水体面积法根据池塘等水体面积来计算养殖鱼的数量,通常可以按照每亩放养2-3万尾的比例进行计算。
以池塘放养为例,如果每亩放养2500尾鱼,可以使池塘内的鱼类生长时间不超过120天时,鱼体重得到适当的增长。
3、按动力学理论法按照鱼塘的动力学特征和鱼类的生长特点来计算鱼的数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鱼列数=养殖容量×鱼体重/K。
式中,鱼列数是指每列养殖鱼的数量;养殖容量是指池塘或者养鱼场每公斤养鱼的水体容积大小;K值则是脱水速率,用于根据池塘相对运动条件计算得出,通常是0.1-0.2之间。
养殖中应该根据各个因素来控制鱼的放养密度。
通常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鱼的种类、鱼塘的尺寸、水体环境、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养殖方案和放养密度。
如果放养密度过高,场内鱼的养殖效益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损害鱼群的健康、水质等几个因素。
因此,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控制放养密度,例如加强饲养管理、控制饵料投喂量、增强水体的换水量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养殖者保持场内鱼的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四、结论淡水养鱼鱼苗的放养密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本。
放养密度计算方法有多种,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鱼类种类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鲫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鲫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6aa22a1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2.png)
鲫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鲫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其养殖技术和密度对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鲫鱼的养殖池塘应选用水质好、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场地,并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饲料的选择应根据鱼的生长阶段来确定,一般分为初、中、后三个阶段,应分别选用适宜的饲料。
此外,要注意饲料的投放量和投放频次,以避免过度喂食和浪费。
最后,鲫鱼的养殖密度应根据池塘大小和鱼的生长阶段来确定,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鱼病的发生和养殖效益的下降。
一般来说,鲫鱼的初养密度为3-5万尾/亩,中养为2-3万尾/亩,后养为1-2万尾/亩。
总之,科学的养殖技术和合理的密度是鲫鱼养殖成功的重要保障。
- 1 -。
草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草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d3fe2852ea551810a687f1.png)
草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篇一:草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每亩放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300尾常规养殖草鱼都是以混养为主,3年才能养成,成本高,资金占用时间长。
无公害草鱼高产高效快速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
1、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
每10亩池塘配套功率为3千瓦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1台。
2、池塘清整:冬季排干池水,冻晒20天以上。
鱼种放养前15天,进水10-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
3、鱼种放养:春节前后,每亩放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300尾,规格为15-20尾/公斤的鲫鱼种300尾,规格为5-6尾/公斤的鲢鱼种50尾、鳙鱼种10尾。
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
4、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
饲料投喂遵循“前粗后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
3-6月以投喂蛋白质含量为28%的颗粒饲料为主,日投饲率为3%,适量投喂青饲料;7-9月,控制颗粒饲料投喂量,日投饲率为1.5%左右,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为28%,加大青饲料投喂量,控制鱼病发生;10-11月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2%的颗粒饲料。
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1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
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药物,避免草鱼患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5、水质管理: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
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
6-9月,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1次。
6、病害防治: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发生。
草鱼常见病有、、,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密度管理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密度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5491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4.png)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密度管理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方式,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而在水产养殖中,养殖密度管理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它直接影响着养殖效益和水产物种的生长发育。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密度管理,并分点进行讨论。
一、什么是养殖密度管理养殖密度管理是指在水产养殖中合理安排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在单位养殖区域内的数量,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益和生物成长发育的目的。
它是一项关注养殖环境、养殖物种和养殖技术等多个因素的综合管理工作。
二、养殖密度管理的重要性1. 养殖效益:适当控制养殖密度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水质利用率和生物养殖效益,从而增加养殖业主的收益。
2. 生物健康:合理的养殖密度可以减少水产物种之间的竞争和互相伤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水产物种的健康成长。
3. 环保保护:控制养殖密度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减轻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养殖密度管理的指标1. 单位面积鱼类数量:通常以每平方米的鱼类数量来衡量养殖密度。
不同水产物种对养殖密度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水体溶解氧含量、温度、PH值、氨氮等指标,它们可以反映出养殖环境的健康状况,从而指导养殖密度的管理。
3. 饲料利用率:合理的养殖密度应该能够达到较高的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成本,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养殖效益。
四、养殖密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1. 种类选择:选择适合水产养殖的物种,不同物种对养殖密度的要求不同,需根据养殖目的、水质条件等进行选择。
2. 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建设鱼塘、网箱等养殖设施,提供良好的生长和活动环境,以适应养殖密度需求。
3. 定期监测和记录:通过监测水质指标、水生动物行为和生长情况等,及时掌握养殖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4. 饲料管理:科学投喂和饲料配方是保证养殖密度管理的重要手段,需根据物种饲料需求和水质状况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64b6564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f.png)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1、池塘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交通较便利的地方修建池塘,面积应有2亩以上,保持水位1.5~2.5米,池埂最好用石块砌成。
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最好是有一定栽种牧草的地方。
2、鱼种的选择与放养(1)混养混养是提高静水池塘鱼产量及效益的重要措施。
选择搭配品种时应考虑利用不同水层,又要避免相近食性及习性的鱼类相互争食和争抢栖息水层。
如当地草料来源丰富,可考虑以草鱼及团头鲂为主养鱼,配养鱼为鲤鱼、鲢、鳙;如当地肥料较丰富,可考虑以鲢、鳙、罗非鱼等鱼类为主养鱼。
如单一投喂配合饲料,最好只有两个品种混养,主养鱼与配养鱼的比例大约为80:20。
(2)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或放养量),可以保证在适宜的饲养期间内,饲养出达到预期食用鱼或鱼种规格。
放养密度(放养量)可以放养品种的尾数和重量两种方式表达。
在生产中,确定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和计算法两种。
经验法是指根据往年该池塘所养该种鱼的成活率和实际养成规格,来确定今年的放养密度及规格,若去年的养成规格较小,今年应减少放养密度;反之应提高放养密度。
计算法:一般池塘,如不考虑鱼种重量,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放养量。
每亩鱼种放养量=估计每亩毛产量/(计划成鱼规格×估计成活率)鱼种放养规格(千克/尾)=计划成鱼规格(千克/尾)/估计增重倍数根据我省现有养殖水平,一般成鱼池塘亩产量为300~400千克,精养池塘亩产量500~600千克。
以饲养草鱼、鲤鱼食用鱼约8个月为例,规格草鱼种(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75~80%,增重倍数7~10倍;鲤鱼(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92~95%,增重倍数6~7倍。
鲢、鳙的成活率95%左右,增重倍数5~7倍。
实例1:一口1亩池塘准备饲养草鱼、鲢、鳙,计划鱼产量400千克,每种鱼的出塘产量及规格:草鱼250千克,1千克/尾;鲢100千克,0.5千克/尾;鳙50千克,0.75千克/尾。
问需投放多少鱼种,每种鱼放养时的规格是多少?按我省现行最低生产水平计算:草鱼草鱼的放养量=计划草鱼产量/(草鱼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250千克/1×75%=约330尾若按最低增重倍数7计,放养时草鱼的最高规格=出塘规格/增重倍数=约140克/尾;若按最高增重倍数10计,放养时草鱼的最低规格为100克/尾。
鱼种培育放养的品种比例和密度是多少?
![鱼种培育放养的品种比例和密度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c67d37129e314332396893f5.png)
鱼种培育放养的品种比例和密度是多少?各品种夏花的食性已明显分化,分塘继续鱼种培育,需要根据不同种类鱼的食性进行较为简单的混养,以便充分利用水体、天然饵料,达到互利互惠,提高效率。
如果以鲢鱼为主养,鲢鱼应占60%-70%,搭配鳙鱼8%-10%和草鱼(或青鱼)20%-30%;如果以草鱼为主养,草鱼应占60%-70%,搭配鲢鱼20%-30%;o和鳙鱼8%-10%;如果以青鱼为主养,青鱼占60%-70%,搭配鲢鱼20%-30%和鳙鱼8%-10%。
鳙鱼在池塘中的自然生产力很低,一般较少主养。
如果主养,需要同养草鱼和青鱼一样提供较多精料。
主养鳙鱼,鳙鱼可占60%-70%,搭配20%-30%的草鱼或青鱼。
在确定混养比例时,还应结合池塘的情况、水源、水质、饲料和市场等确定主养对象,做到主、次分明,便于饲养与管理。
鱼种放养密度需根据养殖目标、池塘条件、饲料情况和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决定。
如果需获得尾重50-100克的鱼种,每亩水面投放夏花5000-8000尾;要求获得尾重50克左右的鱼种,则投放夏花l 万尾左右;要求获得较小规格(8-10厘米/尾)鱼种,便于长途运输,则投放夏花15万尾左右;要求获得尾重250-500克的大鱼种,则投放尾重50-100克的l龄鱼种3000尾左右,即培育二龄鱼种。
在生产上,2龄鱼种大多采取成鱼池套养的方法,即每亩水面投放尾重50-100克的草鱼或青鱼1龄鱼种200尾左右,年底成活率达到50%,尾重700-800克,套养鲢鱼、鳙鱼夏花(其中鳙鱼占5%-8%)200尾左右,年底成活率可达80%左右,尾重达到150克。
成鱼池套养鱼种,可以满足或部分满足该池翌年饲养成鱼对特大鱼种的需要。
这是实现池塘养鱼大面积、大范围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鱼苗的放养密度是多少合适 根据哪些条件来决定
![鱼苗的放养密度是多少合适 根据哪些条件来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faa92d6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d.png)
鱼苗的放养密度是多少合适根据哪些条件来决定鱼塘放养鱼苗的密度既与养殖面积有关,又与鱼塘深度有关,还与放养模式、养殖品种有关。
鱼塘的大小和深浅以及放养模式,才能决定鱼塘放养密度。
今天具体讲一下鱼苗放养密度要根据哪些条件来决定。
一、影响放养密度的主要因素鱼产量是收获时鱼的尾数和每尾鱼在养殖期间增重的乘积。
收获的尾数是实际存活的放养尾数,当考虑放养密度时,因小型鱼类体重很轻,主要考虑尾数,大型鱼类则既要考虑尾数也要考虑放养重量,以期得到较理想的群体产量。
密度和增重这两个因素的增加,都会增加鱼产量,但这是一对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的因子。
放养密度过大,饵料、水质和活动空间的不足影响个体的增重,倒导致养鱼的实际收益较差。
反之,过低的放养密度,又将使产量减少,造成水体和饵料的浪费。
二、适宜的放养密度是多少合理的放养密度,应当是在保证达到食用鱼规格和鱼种预期规格的情况下,能获得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
在合理密度范围内,放养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故合理放养是养鱼高产的重要措施。
一般而言,鱼苗放养密度一般每亩可放养鲤鱼苗10万~ 15万尾,如技术水平高,鱼池条件好、鱼苗体质好、饵料和肥料充足,放养密度可适当高些,反之则适应低些。
三、如何合理增加鱼苗放养密度1、有良好水源的池塘,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
较深的池塘放养密度可大于较浅的池塘。
混养多种鱼类的池塘,放养量可大于单养一种鱼类或混养种类少的池塘。
由于混养的各种鱼类食性和栖息习性不同,故可提高总的放养密度。
2、不同种类的鱼,其鱼种规格、生长速度和养成食用鱼的大小规格不一样,因此放养密度应各不相同。
较大型的鱼(如青鱼、草鱼)比较小型的鱼(如鲫鱼等)的放养尾数应较少而放养重量应较重,小型鱼类则相反。
3、饲料和肥料充足,放养量可大一些;管理精细,养鱼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放养量可大些;养鱼设备条件较好,如有增氧机和水泵等,也可增加放养量。
4、如果鱼生长良好,单位产量较高,饵料系数不高于一般水平,浮头次数不多,说明放养量是适合的。
鲫鱼养殖密度
![鲫鱼养殖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0001f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0.png)
鲫鱼养殖密度
鲫鱼根据养殖方式、池塘的环境不同,而放养的密度也会各不相同。
一、单养模式
1、池塘具备条件:如果养殖池中只养鲫鱼,一般要求面积最少3苗,最多10亩左右,水深保持在3米左右,池底保证淤泥15厘米左右。
2、鱼种的放养:在放养鱼种前,首先要用石灰对清塘进行消毒,3天左右开始对池内注水,注水时要用网栅在入水口处过滤,防止杂鱼入池,每亩池内放1500尾身体在6厘米左右的鲫鱼过冬,并可搭配40%左右的草、鲢和鳙过冬鱼种,放养时间越早越好。
二、混养模式
鲫鱼的养殖面积在3-10亩左右,水深3米,池底有淤泥15cm,这是最好的养殖条件。
鲫鱼池中可以混养青、草、鲢、鳙等多品种的鱼,鲫鱼应放养大规格的,放养数量每亩600尾左右,其它鱼的放养规格和数量根据养殖的需求而定。
品种选择
养殖者养殖鲫鱼主要以异育银鲫、彭泽鲫、湘云鲫这几种为主,其中湘云鲫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因彭泽鲫的外观比其它的好看,所以在鲫鱼出口时主要以彭泽鲫鱼为主。
鱼塘放养密度 鱼塘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鱼塘放养密度 鱼塘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https://img.taocdn.com/s3/m/176f0c2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c.png)
鱼塘放养密度鱼塘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许多初次养鱼的单位和个人,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对养鱼技术了解的不多,在放鱼密度上往往偏大,他们认为每亩放100条鱼,每条鱼长500克,产量才有50公斤;如果放l万条,每条鱼长1两,就可获得千斤的高产。
其实,养鱼和种庄稼一样,放养密度也有一定限度。
阳光、肥料有一定限度,水中的溶氧和食物也有一定限度,不可太稀,不可太密,要适可而止。
那么,到底放多大密度好呢?这也跟种地一样,薄地收成少,好地收成多,就看你的水肥不肥了。
如果养鱼池靠近村庄,有生活污水流入,初次养鱼,每亩可放250-300尾13.3厘米的花鲢、白鲢,花鲢可以少放些,放到白鲢的1/3-1/4就可以了。
这样,一年以后可以得到100公斤左右的产量。
如果养鱼池是沙底,草塘,水清瘦.浮游生物不多,再养花鲢、白鲢就不适宜了,应当养草鱼,割草喂鱼。
每40-50公斤草可长1公斤鱼,每亩可放10-13厘米鱼500-600尾,养两年可得到500公斤左右的产量。
如果放养50克重的大鱼种,春天放,到秋末每亩也可产250公斤鱼。
如果鱼池有水流动,水质清新,还可以多放一些。
上述两种鱼的放养,都可搭配1/5的鲤鱼、团头鲂、细鳞斜颔鲴等。
当然,专养鲤鱼也可以,只不过把喂草为主改为喂糠麸等人工饲料为主就行了。
另外,无论养鲤鱼还是养草鱼,都可搭配鲢、鳙鱼。
搭配的数量视投饵的种类、数量和水质的状况而定。
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2,可按每亩100-200公斤的净产量放养。
如每尾大规格鱼种可增肉500克,成活率为90%,以净产鲢、鳙100公斤计,则鲢、鳙鱼总放养量为100公斤÷0.5÷90%=222尾。
若鳙鱼占鲢、鳙总量的1/5,则故鳙鱼45尾,放鲢鱼177尾。
如果罗非鱼的来源方便,可以与鲢、鳙、鲤鱼作各种比例的混养。
例如,罗非鱼占50%,鲢、鳙鱼30%,鲤、鲫20%等。
鲢、鳙鱼和罗非鱼都食碎屑和浮游生物,在饵料上有一定矛盾,但只要饵料丰富,彼此影响并不太大。
鲫鱼养殖密度多少合适?鲫鱼饲喂注意事项
![鲫鱼养殖密度多少合适?鲫鱼饲喂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4f1065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e.png)
鲫鱼养殖密度多少合适?鲫鱼饲喂注意事项鲫鱼是一种味道甜的经济鱼,具有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等特点,目前养殖非常广泛。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鲫鱼养殖密度多少合适,同时也谈谈鲫鱼饲喂注意事项等问题,供参考。
一、鲫鱼养殖密度多少合适如果养殖池中只养鲫鱼,一般面积最少为3亩,最多为10亩左右,水深保持3米左右,池底淤泥保持15厘米左右。
在混养模式下,鲫鱼一定要放养大规格的,放养数量每亩600尾左右,其它鱼的放养规格和数量一定要根据养殖需求而定。
二、鲫鱼养殖周期一般是多久鲫鱼养殖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
人工养殖的鲫鱼生长速度快,半年左右就可以长到200克以上。
5月份投放,12月就能捕捞上市。
人工养殖鲫鱼,4月份中下旬将鲫鱼苗放入池塘中,亩放10000-25000尾,待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在池塘中放一些白鲢鱼,以产生调水的效果。
三、鲫鱼饲喂注意事项鲫鱼可以吃的食物非常多,比如虾肉、蚯蚓、红虫、螺肉、苔藓、浮游生物、鱼饲料等种类,这些都是它比较喜欢吃的食物。
鲫鱼饲喂注意以下事项:(1)首先一定要保证食物新鲜干净,不能给其投喂发霉变质的食物。
(2)给其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这样才能保证鲫鱼有足够的营养生长。
(3)根据水温决定饲喂次数,当水温在20°C以下时,需要投喂1-2次/天,如果水温在20°C以上,一般可以投喂3-4次/天。
四、纯养鲫鱼用什么饲料长得快1、人工饲料(1)麦麸38.7%、豆饼50%、鱼粉10%、骨粉1%、维诺复合益生菌0.1%、维诺霉清多矿0.1%、维诺鱼用多维0.1%。
(2)麦麸35.7%、玉米粉5%、大麦粉8.5%、豆饼粉35%、鱼粉15%、食盐0.5%、维诺复合益生菌0.1%、维诺霉清多矿0.1%、维诺鱼用多维0.1%。
2、颗粒饲料(1)规格为10克/尾以下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以0.5毫米为宜。
(2)规格为10-30克/尾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以1.5毫米为宜。
(3)规格为75-100克/尾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以2毫米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1、池塘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交通较便利的地方修建池塘,面积应有2亩以上,保持水位1.5~2.5米,池埂最好用石块砌成。
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最好是有一定栽种牧草的地方。
2、鱼种的选择与放养
(1)混养混养是提高静水池塘鱼产量及效益的重要措施。
选择搭配品种时应考虑利用不同水层,又要避免相近食性及习性的鱼类相互争食和争抢栖息水层。
如当地草料来源丰富,可考虑以草鱼及团头鲂为主养鱼,配养鱼为鲤鱼、鲢、鳙;如当地肥料较丰富,可考虑以鲢、鳙、罗非鱼等鱼类为主养鱼。
如单一投喂配合饲料,最好只有两个品种混养,主养鱼与配养鱼的比例大约为80:20。
(2)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或放养量),可以保证在适宜的饲养期间内,饲养出达到预期食用鱼或鱼种规格。
放养密度(放养量)可以放养品种的尾数和重量两种方式表达。
在生产中,确定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和计算法两种。
经验法是指根据往年该池塘所养该种鱼的成活率和实际养成规格,来确定今年的放养密度及规格,若去年的养成规格较小,今年应减少放养密度;反之应提高放养密度。
计算法:一般池塘,如不考虑鱼种重量,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放养量。
每亩鱼种放养量=估计每亩毛产量/(计划成鱼规格×估计成活率)
鱼种放养规格(千克/尾)=计划成鱼规格(千克/尾)/估计增重倍数
根据我省现有养殖水平,一般成鱼池塘亩产量为300~400千克,精养池塘亩产量500~600千克。
以饲养草鱼、鲤鱼食用鱼约8个月为例,规格草鱼种(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75~80%,增重倍数7~10倍;鲤鱼(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92~95%,增重倍数6~7倍。
鲢、鳙的成活率95%左右,增重倍数5~7倍。
实例1:一口1亩池塘准备饲养草鱼、鲢、鳙,计划鱼产量400千克,每种鱼的出塘产量及规格:草鱼250千克,1千克/尾;鲢100千克,0.5千克/尾;鳙50千克,0.75千克/尾。
问需投放多少鱼种,每种鱼放养时的规格是多少?
按我省现行最低生产水平计算:
草鱼草鱼的放养量=计划草鱼产量/(草鱼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250千克/1×75%=约330尾
若按最低增重倍数7计,放养时草鱼的最高规格=出塘规格/增重倍数=约140克/尾;
若按最高增重倍数10计,放养时草鱼的最低规格为100克/尾。
鲢鱼种放养量=计划鲢鱼产量/(鲢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100/(0.5×95%)=约210尾
鲢鱼种放养时规格为70~100克/尾。
鳙鱼种放养量=计划鳙产量/(鳙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50/(0.75×95%)=约70尾。
鳙鱼种放养时规格为100~150克/尾。
该池塘鱼种总放养量=(草鱼+鲢+鳙)鱼种放养量=330+210+70=610尾。
由于池塘的水质、饲料的种类及日投喂量均对食用鱼产量有密切关系,在考虑最初鱼种放养量时应灵活掌握。
一般每亩常规鱼种放养尾数约为600~1200尾,黄颡鱼与云斑鮰主养鱼池塘的鱼种放养密度可增加至1500~2000尾。
(3)轮捕轮放与套养鱼种随着池塘内饲养的鱼类生长,池塘的载鱼量增大,可能影
响鱼类的正常生长。
采用轮捕轮放方式,可以及时出塘已达到上市规格的食用鱼,稀疏池塘内放养鱼的密度,有利解决不同规格鱼类的争食矛盾。
轮捕轮放的形式可以是捕大留小,也可是捕大补小,或是双季塘轮养,一季养成鱼,一季培育鱼种。
在成鱼池塘套养鱼种是解决翌年大规格鱼种的较好方法,一般要求套养的鱼种草鱼、鲤鱼规格在10克以上,每亩鱼种套养密度300~500尾。
3、饲养管理
(1)投饲草鱼和团头鲂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饲料,若投喂草鱼配合饲料,仍应辅助投喂青饲料。
一般每40千克陆草或80千克水草可以长1千克草食性鱼类。
青饲料固定投放在用竹或木杆搭成的四方形框内,及时捞走残枝。
鲤鱼、鲫、云斑鮰等杂食性鱼类为主食鱼,通常喂豆饼(粕)、糠、麸、鱼粉及配合饲料等。
一般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为1.5~2.0。
日投饲率与日投饲量可以根据下列公式确定。
日投饲率=当日水温(℃)×0.13%,
日投饲量=吃食鱼重量×日投饲率,日投饲次数为2~3次。
一般讲,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温度越高,鱼类摄食能力越强,生长越旺盛。
(2)控制水质主要防止饲养鱼类浮头。
在鱼类6~9月生长旺盛时期,每隔7~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水约20厘米左右。
发现鱼类浮头,说明池水中缺氧,应及时加大注入新水量,或开启增氧机充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