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技巧及临床分析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技巧及临床分析肝脏穿刺活检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简便、有效的肝脏穿刺活检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技巧及临床分析,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技术要点1.术前准备:在进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前,应对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告知患者相关的术前注意事项。
2.术中定位: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要求在较短时间内精准地确定穿刺点,以达到准确采集肝脏组织的目的。
常见的定位方法有B超引导、CT或MRI引导。
B超引导穿刺是一种可靠、便捷的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并避免损伤血管和胆管。
3.穿刺技巧:在确定好穿刺点后,应采用消毒良好的穿刺针逐层穿刺,直至可见血液回流。
此时,应立刻固定针头,抽取一定量的肝组织,并放置在4%多乐士液中固定,以免组织被损伤。
4.术后处理:取出穿刺针后,应立即进行腹部B超检查,判断有无出血或胆汁漏。
同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并予以处理。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分析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简单、可重复性好的诊断方法。
它可以确定肝癌、肝硬化、肝炎、肝囊肿等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穿刺点出血、胆汁瘘、肝左叶静脉、门静脉穿孔等。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时,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合并症等因素,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
同时,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要求医生具备精湛的技术和经验。
术者应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掌握穿刺技巧、穿刺深度和采集组织的方法,避免损伤肝脏、胆管等重要器官。
在临床应用中,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体上,这种技术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对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要求较高,但对于患者而言,能够帮助其早期发现病情,对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总结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简便、有效的肝脏穿刺活检方法。
术前准备、术中定位、穿刺技巧、术后处理等方面均需要医生十分重视。
肝脓肿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肝脓肿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疗效观察肝脓肿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是肝脏继发感染性疾病,多由于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所致,形成多发性小脓肿,进而融合成较大脓肿。
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治疗是当前发展较快的一种内镜微创治疗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能够使患者免受手术开刀之苦,避免敞开伤口,防止病房交叉感染,减少出血、腹膜炎、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留置导管时可动态观察脓腔的变化从而确定拔管时间;达到手术的效果。
标签:超声引导;穿刺介入;肝脓肿;观察疗效肝脓肿超声引导介入术前准备同胃镜,内镜超声清楚显示病灶后,避开血管等重要结构,选择病灶最近距离确定穿刺径路,经内镜活检孔插入19-GT穿刺针,在彩色多普勒及内镜超声引导下进行脓肿穿刺,抽吸脓腔内脓液行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检查。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疗程短、费用较低等优点,尤其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肝脓肿患者介入超声治疗有明显优势。
近年来我院对65例肝脓肿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均获得成功,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3年9月间我院对65例肝脓肿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男39例,女26例,年龄26-59岁。
大多数患者因“腹痛、发热”入院。
经上腹CT确诊:58例患者属于单发脓肿,7例患者多发脓肿,大小在4.5-10mm之间。
2.仪器与方法术前检查肝脏,明确病变位置,尽量避开大血管,选择穿刺最佳路径。
穿刺区域常规消毒、铺巾,探头置于一次性关节镜套内。
使用Toshiba-340型超声诊断仪,凸阵3.5MHz探头及配套穿刺支架,穿刺用18GPTC针,引流用16G留置套管针。
穿刺点以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在超声监视下使穿刺引导线通过液化区中心,嘱病人屏住呼吸,固定探头角度,当观察到穿刺针进入脓腔后,拔出针芯回抽脓液,将抽出的液体立刻送交检验科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3.结果:入选的65例患者,符合率98.46%。
肝脏介入的治疗原理
肝脏介入的治疗原理
肝脏介入治疗的原理主要有:
1. 经皮肝穿刺- 通过影像引导,经皮肤穿刺肝脏,进行细针抽取组织检测。
2. 肝脏活检- 使用特殊切割钳针从肝脏取出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诊断。
3. 肝脏热消融- 使用射频、微波、冷冻等物理方法,直接破坏肝脏肿瘤组织。
4. 肝动脉化疗栓塞- 通过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或栓塞物,阻断肿瘤血供。
5. 肝脏造影- 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或CT进行肝脏血管成像,指导手术操作。
6. 肝脏支架术- 在肝血管内置入支架,扩张狭窄、疏通阻塞的血管。
7.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经皮肝穿刺置入引流管,疏通胆道,引流胆汁。
8. 肝脏透析- 使用体外滤过装置进行肝脏透析,帮助肝功能不全患者净化血液。
9. 等离子体消融、冷冻消融等新技术。
肝脏介入治疗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适用于许多肝脏疾病。
肝囊腺癌保守治疗方案
一、引言肝囊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肝脏囊性结构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腹痛、体重下降、黄疸等症状。
由于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一旦确诊,多已处于中晚期。
目前,肝囊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保守治疗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肝囊腺癌的保守治疗方案。
二、肝囊腺癌保守治疗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1)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3)减轻肿瘤负荷,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2. 原则(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2)综合治疗:保守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3)注重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三、肝囊腺癌保守治疗方案1. 支持治疗(1)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提高患者免疫力;(2)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电解质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纠正贫血:给予输血等治疗,纠正贫血,提高生活质量。
2. 抗肿瘤治疗(1)靶向治疗:针对肝囊腺癌的分子靶点,给予靶向药物治疗,如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2)免疫治疗:利用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等药物,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3)化疗:给予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奥沙利铂等,杀灭肿瘤细胞,缓解肿瘤生长。
3. 介入治疗(1)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肝脏动脉,栓塞肿瘤供血血管,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2)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在超声或CT引导下,对肿瘤进行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4. 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功效的中药方剂;(2)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调节气血,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四、肝囊腺癌保守治疗的注意事项1. 密切监测病情: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 注意药物副作用: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减轻药物副作用;3. 加强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黄云较;黄小结;金珍成;阮建新【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06(21)6【摘要】目的:提高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活检及介入治疗的技术水平,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肝内病变行经皮肝穿刺术,其中19例肝占位和弥漫性病变行活检术,7例临床确诊病例行相应介入治疗术.穿刺部位:肝左叶14例,肝右叶12例.病灶直径1.3~12.5cm.结果:2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其中19例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诊断符合率94.74%,1例未得出正确病理结果;7例行穿刺后介入治疗,操作成功率100%,并送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为基础进行的抽吸活检及介入治疗对肝脏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总页数】3页(P603-605)【作者】黄云较;黄小结;金珍成;阮建新【作者单位】325400,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325400,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325400,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325400,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r引流治疗肝脓肿 [J], 胡忠林;刘俭;崔兴有2.西藏地区MS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J], 拉孜;李晓光;泽永革;边巴扎西;赵玉兰3.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王领;魏志力;宋平辉4.CT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观察 [J], 刘海;江攀;付伟5.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在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梁清华;罗江平;李良山;李廷源;黄学全;何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 的病理 改变呈 弥漫性 , 影像 学缺 乏特 异性 表现 ,
血 。术 后 再 次 扫 查 肝 脏 , 观察 包 膜 下有 无 出 血 。
术后 穿 刺 道 少 量 出 血 的 1 6例 , 肝 包 膜 下 少 量 血 肿 3例 。3 ~7 d
1 . 1 一般资料
2 0 0 4 年 1月 一 2 0 0 6年 8 月 本 院HB s A g阳性 患
复查 均 吸 收 消 失 。 标 本 经 HE 染 色 , 镜 下 观 察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炎 症 反应 , 活 检 肝 组 织 免 疫 组 化 标 志 检 测 HB s Ag均 阳 性 , 临 床 诊
2 结 果
对 肝 纤 维 化 及 早 期 肝 硬 化 的定 性 诊 断 率 较 低 [ 1 ] 。 为 了对 肝 纤 维
化病例 作出早期诊 断和早期 干预的有效 方案 , 本文探 讨 C T 引
5 2例 均 一 次 穿 刺 成 功 , 所取 组织条 长度约 1 O ~1 5 mm, 肉
维普资讯
・
7 1 2・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 o ! 生
鲞蔓! 塑
CT 引 导 下肝 穿 刺活 检对 肝 纤 维 化 的诊 断价值 及 临床 意 义
李晖, 陈新 晖 , 陈锦 洲 , 陈绍文 , 宋园园
[ 摘要) 目的 : 探 讨 肝 穿 刺 活检 的 临床 意 义 , 明确 肝 炎 活动 分 级 和 肝 纤 维 化 程 度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5 2例慢 性 肝病 患 者进 行 C T 引导 下经 皮 穿刺 肝 活 体 组 织 检 查 。 结果 ; 5 2例 患 者 穿刺 活检 均 取 得 足 够 的 组 织 , 取材成功率 1 O O 。 所取 组 织均 做 出 明确 的病 理 学诊 断 , 无1 例严 重 并发 症 。结 论 : C T 引 导肝 活 体 穿 刺 安全 、 快捷 , 可 以对 肝 组 织 炎症 活 动 度 和 纤 维 化 程 度 做 出 明确 的 病理 诊 断 , 为 临 床 确 定 治 疗 方 案提 供 依 据 , 具 有 较 高的 临 床 价 值 。 [ 关键词) 肝纤维化 ; 肝穿刺; 活检; 病理
经皮穿刺肝穿刺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
经皮穿刺肝穿刺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引言经皮穿刺肝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肝脏疾病的方法。
然而,在进行经皮穿刺肝穿刺时,病理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经皮穿刺肝穿刺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
方法对于经皮穿刺肝穿刺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详细病史采集在进行经皮穿刺肝穿刺前,医生需要仔细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疾病持续时间、症状表现、既往疾病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针对不同的病理诊断进行鉴别。
2. 影像学表现分析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获取肝脏的详细结构和病变表现。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
医生可以根据影像学表现来初步判断可能的病理诊断。
3. 细针穿刺活检经皮穿刺肝穿刺通常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活检,以获取肝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活检样本可以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来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
4. 病理学分析通过病理学分析,医生可以确定肝脏病变的性质和病变程度。
病理学分析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通过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染色来确定病变类型。
5. 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学技术,可以通过染色特定的抗原来识别和分析病变。
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用于鉴别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标志物,例如肿瘤标志物。
6. 分子生物学分析分子生物学分析是一种新兴的病理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DNA、RNA或蛋白质在疾病中的变化来进行病理鉴别诊断。
分子生物学分析在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结果与讨论经皮穿刺肝穿刺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肝脏的病变类型和性质。
通过详细病史采集、影像学表现分析、细针穿刺活检、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需要注意的是,经皮穿刺肝穿刺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医生来进行。
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才能进行鉴别诊断。
结论经皮穿刺肝穿刺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藏地区MS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可 以分别采 取仰 卧俯 卧或 侧 卧体位 。
1 2 操 作 技 术 .
根据 患者 术前 的临 床 和 影 像 学 资 料 , C 引 导 在 T
下进 行穿 刺活 检 。以适 应 穿 刺 需 要 为前 提 , 预定 体 在
层螺 旋 C MS T) 体定 位 行肝穿 刺 活检 术 , T( C 立 现探讨 其在 临床 应用 的价 值 。
表部 位 放置 自制 的数条 5 mm 间距 纵 形排 列 的导 管栅
后行 定位 扫 描 , 选 取 最 佳 穿 刺 层 面 。避 开 膈 肌 、 并 胸 腔、 胆囊 、 大血 管 、 管及 骨性 结构 , 择距病 灶最 近 的 胆 选
结论 : 用 MS T 引 导结合 活检枪 经皮肝 穿活检 具 有 定位 准 确 , 全 可靠 , 采 C 安 穿刺 成功 率诊 断 准确 率 高,
并发 症 少等优 点 。
关键 词 : 层摄 术 体
X 线计算 机 经皮 活检
近几 年来 , 西藏 肝细 胞 癌 ( C 的发 病 率 较快 增 HC )
择 最佳 进针 点 并 标 注 , 定 进 针 深 度 、 向 。常 规 消 确 方
者, 疑为 肝包 虫病 , 大量腹 水者 , 有 肝脏 血 管瘤 ) 。使 用 SE I ME S MATOM. MOTI NS O E ON1 排 螺 旋 C 6 T
毒 、 巾 , 部麻 醉 。视 病灶 大小 、 铺 局 质地 、 深浅 以及 与周
在病灶 中心 , 退针 并调 整进 针角 度 , 进针 、 扫描 , 再 再 观 察 满意 后 , 让患者 屏气 在 呼气末 状态 , 再按 测定 的壁 层
CT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CT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赵庆;金艳;王红梅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30)004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0例肝脓肿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并药物灌洗治疗,并追踪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25例单房型肝脓肿临床完全治愈;5例多房型肝脓肿,4例完全治愈,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后治愈.置管术后1例脓液腹腔内渗漏、感染扩散,1例包裹性胸腔积液,2例肝周少量出血.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并药物灌洗治疗肝脓肿,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总页数】2页(P39,41)
【作者】赵庆;金艳;王红梅
【作者单位】454001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454001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MRI室;454001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的观察和护理 [J], 李丹;易发锦
2.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或置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比较 [J], 王军;孙松
3.穿刺抽脓或置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32例体会 [J], 尹修才;董建伟;魏华科
4.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60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J], 彭建;郭鑫;
赵子军;周彤
5.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回顾分析 [J], 汤卫忠;赵奕文;翟大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肝穿刺活检术
Company Logo
并发症
局部疼痛: 是肝穿的最常见合并症,但大 多轻微。疼痛部位多在穿刺局部,亦有放 射到右肩者,持续时间较短,很少需要用 止痛药。 腹水外溢 感染:只要操作时消毒严密,一般不会发 生感染。 刺伤或划破其他内脏器官:多因穿刺点选 择过高或过低,或遇移位的脏器。如术前 做B超检查,搞清肝脏与其周围脏器的位置 关系,则可避免发生。
粗针组织学活检
Tru—cut针活检 当针尖到达靶标前缘时, 立即固定针鞘,将带槽的针芯插入靶标内, 抵达合适的深度后将其固定,继而再推进 针鞘。在屏气状态下拔出活捡针。 Vacn—cut针活检 将针刺向靶标前缘,一 边提拉针芯,一边将针鞘插入靶标深部, 至合适的部位后,旋转针体,使嵌入针鞘 内的组织与周围肝组织断离,然后迅速退 出穿刺针。 秦氏槽式针活检 操作与Vacn—cut针相似。
Company Logo
细针组织学活检
按针吸细胞活检的步骤先将引导针自探头引导器 穿刺腹壁于腹膜前停针,嘱患者屏气不动,迅速 将活检细针经引导针刺人肝脏,在肿块的边缘停 针,提拉针栓后迅速将针推入肿块内2—3cm,稍 停顿1、2秒钟后,旋转针身,以离断组织芯;也 可以边旋转边切入肿块内,最后出针。把针尖置 于一条消毒滤纸片上,推出组织芯,使在纸片上 呈直线状,尽量避免卷曲碎裂。每例需取样3—4 次。把标本连同纸片置于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中 固定4小时后,取出组织块,按微小标本切片染色 法进行脱水、包埋、切片、染色。
Company Logo
术后处理
患者平卧,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 术后监测脉搏、血压。 适量止血药和抗生素。 有腹腔内出血应即请外科医师协助处理。 对症去痛等。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T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的疗效评价
CT引导下肝、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的疗效评价
刘刚
【期刊名称】《青海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7()9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引导下穿刺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对62例肝、肾囊肿患者,86个病灶行CT定位下经皮穿刺抽取囊液后向囊腔注入硬化剂,留置20分钟后抽出,重新注入少量硬化剂保留,三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86个病灶有效率97.7%,囊腔消失率79.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CT引导下穿刺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方法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73-74)
【关键词】囊肿;穿刺;硬化剂;疗效
【作者】刘刚
【作者单位】青海红十字医院CT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5
【相关文献】
1.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囊肿及肾囊肿硬化剂治疗的疗效分析 [J], 史步进;赵金平;罗新社;杨军乐;宁文德
2.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疗效的体会 [J], 李煜;宋永慧
3.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肾囊肿硬化剂治疗 [J], 王世平
4.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肾囊肿硬化剂治疗 [J], 王世平;
5.CT引导下穿刺硬化剂治疗肾囊肿效果评价 [J], 叶林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的观察和护理
者 全 腹 压 痛 、 跳 痛 、 肌 紧 张 等 腹 膜 刺 激 征 . 及 时 发 现 脓 反 腹 以 肿 破 溃 入 腹 腔 或 肝 穿 刺 时 向 腹 腔 穿 破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有 无 休 克 的 症 状 , 血 压 下 降 , 压 缩 小 , 搏 细 速 , 吸 浅 快 , 志 如 脉 脉 呼 神 萎 靡 , 尿 , 肤 湿 冷 、 白 , 考 虑 合 并 中 毒 性 休 克 , 时 报 少 皮 苍 应 及 告 医师 , 极 配 合 抢 救 。 积 43 加 强 营 养 肝 脓 肿 属 于 消 耗 性 疾 病 , 长 期 发 热 、 质 严 , 由于 体 重消耗 ; 养差 , 营 因此 应 给 予 高 蛋 白 、 热 量 、 高 高维 生 素 饮 食 , 必 要 时 静 脉 补 充 白蛋 白 、 浆 , 提 高 机 体 抵 抗 力 , 进 康 复 。 血 以 促
44 引 流 管 的 护 理 术 后 继 续 抗 感 染 治 疗 、支 持 治 疗 及 对 症 , 处 理 。 每 日引 流 脓 液 , 洗 脓 腔 及 局 部 用 药 。患 者 取 坐 位 或 半 冲 坐 卧 位 , 注 射 器 抽 净 脓 液 , 甲硝 唑 反 复 冲 洗 脓 腔 至 回 吸液 用 将
及 时 更 换 。观 察 并 记 录 引 流 物 的 颜 色 、 质 及 量 的 变 化 。及 时 性
214 物品 药品 准备 穿 刺针 、 引钢丝 、 — 0 .. 导 5 1F引流管 、 张 扩
呼吸情 况 , 警惕 气 胸 、 胸膜 性 休 克 的发 生【; ・ 观察 敷 料有 无 渗 I
血 , 察 局 部 疼 痛 情 况 : 察 腹 痛 的 性 质 和 程 度 , 无 局 部 或 观 观 有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介入治疗肝癌不良反应实施治疗性干预的疗效观察
The c u r a t i v e e fe c t o f t h e t he r a pe ut i c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ha t a g a i ns t t he a d ve r s e r e a c t i o n whi c h
中 国 医 学 装 备 2 0 1 3 年 7 月 第 1 0 卷 第 7 期 C h i n a M e d i c a l E q u i p m e n t 2 0 1 3 J u l y V o 1 . 1 0 N O . 7
学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著 I
C T 弓 I 导下氩氦刀冷冻介入治疗 肝癌不良 反应 实施治疗性干预的疗效观察
黄 沁① 田 梅① 刘杰爱① 王玉斌① 梁 蕾① 谈志远① [ 文章编号】1 6 7 2 — 8 2 7 0 ( 2 0 1 3 ) 0 7 — 0 0 3 9 — 0 3 [ 中图分类号】 R 7 3 5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摘要】 目的 :探 讨对c T引导下 经皮肝穿刺氩 氦刀冷冻介入术治疗肝癌过程 中的不 良反应实施干 预的疗效 。方 法 :回顾性分析6 8 例经皮肝穿刺氩 氦刀冷冻介入治疗肝癌 的患者 ,在术后发生不 良 反应时给予相应 的干预措施 ,采用心理干预措施 、物理 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 、止痛药物与心理 干预相结合 、止血 药物 与观察病情 、有效 的冻伤 皮肤 治疗 、药物止吐、保障组织灌流及 胃肠减压 等方法 ,观察实施治疗性 干预 的疗 效 。结果 :C T引导 下经皮肝穿刺氩 氦刀靶向冷冻介入 术治疗 肝癌 中出现 的不 良反应 ,通过治疗性 干预手段 ,其症状 均得到改善 ,总有 效率为9 3 . 7 %。结论 : 全面细致地实施治疗性干预措施 是氩氦刀介入治疗肝癌过程 中重要 的手段 ,疗 效满意 ,可 以有效 地 减少不 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患者 的生命质量 。 [ 关键词 ]氩氦刀 ;肝癌 ;C T;不 良反应 ;治疗性干 预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肝癌的观察与护理
2 2 治疗 的并发 症 和不 良反 应 评 价 全 组术 后 有 . 发热 1 8例 , 痛 1 腹 1例 , 胸 2例 , 功 能 损 害 1 气 肝 5 例 , 症 治疗后 康 复 出院 , 均术 后住 院 日 7d 对 平 。
参 考 文 献
进行 性 半 侧颜 面萎 缩 是一 种 少 见 的 、 以单 侧 皮 肤、 皮下组 织及 骨 结 构 萎 缩 为特 征 的疾 病 。根 据 病 人萎 缩塌 陷畸形 程 度 的不 同 , 细 制定 出不 同 的治 详
[ ] 高 寿 松 , 利. 进 行 性 半 侧 颜 面 萎 缩 病 因 学 研 究 及 治 疗 进 展 1 滕 [ . 织 工 程 与重 建 外 科 杂 志 ,0 6 1 () 3 1 刀 组 2 0 ,2 6 :5 .
中图 分 类 号 : 4 3 6 R 5 R 7. 。8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26 7 ( 0 0 1 — 8 30 1 0 — 9 5 2 1 ) 91 2 — 2
肝癌是 常 见 的消 化 道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自射 频 消 融 ( dorq e c bain R A) 疗 肝 癌 以来 , Ra ife u n ya lt , E 治 o 因具 有 创 伤小 、 复 快 、 作简 单 、 作 用 小 。可 同 恢 操 副 时 治 疗 多 个 肿 瘤 的 优 点 , 临 床 上 得 到 广 泛 应 在 用_ ] 1 。我院 2 0 0 8年 1月 ~ 2 0 0 9年 8月 对 3 O例肝 癌患者 采用 P A 方 法 治疗 , 期 疗 效 满 意 , 将 RF 近 现
CT引导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术治疗肝癌的护理
寒战 ;同时做 好 患者 心 电监护 ,并 给予 低流 量 吸氧 。术 中及 时检
查冷 冻 系统 ,以确保 各项 连接 正 常 、冷 冻 系统处 于 备用 状态 。术
中密 切 观察 病情 变化 ,监 测 血压 、心 率 、脉氧 等生 命体 征情 况 。
在 冷冻 切除 肿瘤 组织 时 ,尤 其要 观察 冰球 大小 以 防造成 周 围正 常
的方 法 、 目的及 注意事 项 ,客 观评 价该 技术 的治 疗疗 效及 可 能发 生 的并 发症 ,以消 除患 者 困惑 ,并 取得 患者 信任 。 3 . 2 术 中 配合 :术 中要 及 时 调整 体 温 以 预 防患 者体 温 过低 所 致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1 6 例 ,均 为 2 0 l 0 年1 0 月 一2 0 1 1 年4 月 于
1 0 c m) 4 例。1 6 例 患者 均经 B 超 、C T、MR I 及病 理 活细 胞学 等 确
诊 ,并 签署 了氩 氦刀 冷冻 治疗 知情 同意 书 。 1 . 2 方法 :氩 氦 刀冷 冻 手 术 系统 ( 美 国E n d c a r e 公司C R YC AR E 第4 代 氩 氦冷 冻 加 热 治 疗 系 统 ),配有 2 mm、3 mm、5 mm插
4 小 结
随着超 低温 冷冻 技术 的发 展 ,氩氦 刀冷 冻损 毁肿瘤 组织 逐步
于 临床 应用 。经 皮肝 穿 刺氩 氦刀 冷冻 技术 具有 全程 监控 、精 准定 位 、对 癌症 周 围组织 损 伤小 等优 点 。本研 究通 过对 1 6 例 患者 的围
手术 护 理观 察 ,总结 了术前 护理 、术 中配合及 术后 护 理 的有 效措 施 。笔 者认 为 ,通 过 嗣手术 期全 方 面 的细致 观察 与护 理 ,肝癌 患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乙醇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癌23例分析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乙醇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癌23例分析顾祥彬;裔兆英;殷志成【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6(016)002【摘要】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已成为晚期不能手术肝癌治疗面临的现实问题。
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小肝癌,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仿,但对大的肝癌,由于无水乙醇不能渗透整个瘤体而影响疗效。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小剂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笔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PEI)加小剂量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2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3页(P158-159,161)【作者】顾祥彬;裔兆英;殷志成【作者单位】射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射阳,224300;射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射阳,224300;射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射阳,22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经皮乙酸注射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疗效分析 [J], 靳仓正;朱明欣;黄玉书;张应和;梁文钊;李春芳2.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对巨块型肝癌的疗效分析 [J], 曹文富;鲍伟;许毅3.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J], 黄兢姚;杨维竹;江娜;郑曲彬;杨升;黄宁4.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导向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巨块型肝癌 [J], 赵锡立;赵志军;周青;王志学;李俊勇5.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张永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18G和20G穿刺针的比较)
1 2 1 4
放射学实践 2 0 0 7年 1 1月 第 2 2卷 第 1 1 期 R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 , No v 2 0 0 7 , Vo l 2 2 , No . 1 1
介 入 放 射 学
C T 引导 下 经 皮 肝 穿 刺 活 检 ( 1 8 G和 2 0 G 穿 刺 针 的 比较 )
以10cm层距和层厚对肝脏病变区靶区进行ct扫描根据扫描图像选择穿刺层面在该层面体表按激光定位灯线的指示将回形针与指示线垂直固定于皮肤上再以5cm层距和层厚进行ct扫描根据回形针位置和光标显示选择最佳穿刺进针点并在皮肤上进行标示在ct屏幕上用光标测量皮肤穿刺点至病灶边缘的直线距离和进针角度
维普资讯
下经 皮 肝 穿刺 活检 时对 肝 脏 病 变 的 确诊 率 、 假 阴性 率 及 术 后 疼 痛发 生 率 等 方 面 均 无 显 著 差 异 。
【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 X线 计 算 机 ;肝 肿 瘤 ;活 组 织检 查 , 针 吸 【 中 图分 类 号】R 8 1 4 . 4 2 ; R 8 1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0 3 1 3 ( 2 0 0 7 ) l 1 — 1 2 1 4 一 O 3
c hu a n Me di c al Co l l e g e, Si c hu a n 63 7 00 0, P. R. Ch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i e c t i v e :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d i a g n o s t i c e f f i c a c y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t h e u s a g e o f 1 8 a n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肝脏疾病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60之间,术前均经CT、B超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肝部病变,部分定性不肯定,临床表现为发热、上腹痛、腹胀等。
穿刺部位为肝左叶5例,肝右叶10例,病灶直径2.5~10cm。
治疗肝癌9例13个结节,囊肿2例病灶3个。
方法:采用东软双排螺旋CT机,穿刺包1个,4~21G抽吸针、切割针、2%利多卡因,无水乙醇等。
穿刺前明确适应证及禁忌证。
术前准备包括肝功能,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心电图,AFP等检查。
体位按手术需要,嘱患者避免情绪过度紧张,放松身体,以利于进针。
按医生要求反复深呼吸后作呼气屏息动作,或自然呼吸,以配合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身体右侧靠床沿,先铺好腹带,并将右前臂上举,右手置于枕后。
其主要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为主,有时根据所穿刺肝脏的解剖部位进行右前斜位。
在CT扫描床上将患者体位摆好后,用胶布将一自制定位器紧贴皮肤所需CT扫描部位固定。
先行CT 扫描后在获取的图像上筛选出所要的层面,在同一层面上观察皮肤表面定位器出现的点位来确定进针的部位,将扫描架上定位器灯打开,调整好所要层面数据,对应点位在皮肤上画好标记后,退出患者取下定位器。
以皮肤标记为中心进行消毒,进针的角度,深度由CT根据所要的层面测量决定。
它的优点是创伤小,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可以满足临床上的需要[1]。
以5mm层厚对肝内病灶进行连续螺旋CT 扫描,选择最佳层面。
在穿刺区层面体表皮肤上以棚栏做标志,做3层局部扫描,确定最佳皮肤穿刺点,并侧好进针距离及角度,以皮肤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至腹膜,先将将穿刺针进入腹腔,再扫描观察,确认方向正确后刺入,刺时嘱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
可平行移动抽吸或多点扇形穿刺抽吸,然后迅速拔针,行涂片
及病理学检查。
或用共轴针法取得活检组织后,缓慢向癌结节调整注射,使乙醇分布均匀,每次不超过40ml,最多1次治疗2个病灶。
拔针后再次行CT扫描,了解有无并发症及乙醇在瘤内的分布情况。
术后根据需要给予输液、止痛、保肝等处理,复查肝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AFP等。
3个囊肿病灶,先抽出囊液,再注入无水乙醇10ml保留。
结果
15例均1~2次穿刺成功,活检或治疗,11例经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73.3%,肝癌结节经过治疗,13个结节中有5个1次注射后坏死,经CT增强扫描无强化。
3个经2次治疗后缩小,2个经2次治疗无变化,5个仍增大,治疗效果差。
3个囊肿灶均有明显缩小。
有2例原发性肝癌治疗后手术切除,发现1例病灶内病理检查无癌细胞,1例仅局部有癌细胞存活。
讨论
CT引导下穿刺治疗,因定位准确而变得实用,易于推广,通过增强扫描,还可以观察到病灶的血供情况,能有效地避开血管、大胆管和坏死组织,穿刺诊断率高,并发症少。
注射乙醇时,要多点注射,使结节完全被浸润,乙醇注射量按公式V=4/3π(r+0.5)3计算,注射完毕后留针数分钟或边退针边注入1%普鲁卡因2~3ml[1],以缓解疼痛,拔针后将进针处向下卧位及观察2小时以上。
囊肿治疗时,要抽出囊液体,并进行常规化验,注入乙醇要抽出囊液量的25%左右,一般1次不超过200ml。
保留10~15分钟,然后将乙醇抽出,再注入8~15ml保留,术后观察4小时,让患者左右侧卧5分钟,囊肿有分隔,则进行刺破后再注入乙醇,疼痛时,要缓慢注入,确实难以忍受时停止,或用镇痛药。
CT介入活检部位涉及全身各个器官,活检正确率达90%左右。
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技术,而且目前认为活检不会造成肿瘤播散种植[2]。
注意取材要准确,避免取到坏死组织处,一般要选有强化反应处。
做多点向穿刺,抽吸针要持续负压吸引,保证
取得足量组织标本。
硬癌可采用切割针。
若涂片不均匀或没有及时对标本进行有效固定等,可致片子无法观察。
将抽取物推到玻片上时,要边退边推,使用HE或巴氏染色的涂片,一定要涂片未干时,将片子在95%的乙醇中固定,组织碎片较多时,可直接离心沉淀后制作切片,这种方法较准确。
若处理不好,可及时将抽取针送到病理室,由病理医师处理。
标本的获取及处理是导致穿刺成败的关键环节,本组病理中,有2例取标本过少,而影响病理检查,1例处理失误,导致组织细胞破裂而无法检查,出现假阴性。
对肝脓肿、脂肪肝仅通过常规检查即可证实。
故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肝穿的诊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