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
蒙太奇含义分类和功能
蒙太奇含义分类和功能一、蒙太奇的主要含义分类1.时间蒙太奇:通过将不同时间点的片段合并在一起,创造出时间上的错位感和非线性叙事的效果。
这种蒙太奇常见于回忆、幻想或梦境的场景中,通过对时间的重新排列和解构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2.空间蒙太奇:通过将不同地点的片段交错拼接,创造出空间上的连贯、非常规的效果。
这种蒙太奇常见于不同场景的转换、充满节奏感的旅程或跳跃式的动作场景,通过对空间的改变和连接来追求视觉上的震撼和流畅。
3.视觉蒙太奇: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关联和碰撞,创造出令人惊奇或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蒙太奇常常利用图像的结构、颜色、形态、运动等特点来创造视觉上的冲击力,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传达特定的主题或情感。
4.感性蒙太奇:通过片段之间情感的对比、关联和碰撞,创造出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共鸣。
这种蒙太奇常常运用情感色彩的对比、音频的交错和声音的重叠等手段来刺激观众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共情和共鸣。
二、蒙太奇的主要功能1.打破线性叙事的限制:传统的线性叙事往往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后顺序编排故事情节,而蒙太奇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重组和重构,打破了线性叙事的限制,创造出非线性、错置和扭曲的效果。
这种非线性叙事模式能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挑战性,激发观众思考和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吸引力。
2.表达情感和意象:蒙太奇通过片段之间的对比和碰撞,传递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和意象。
例如,通过将极端的情绪对比放在一起,创造出强烈的撞击力和张力;通过将不同的图像和声音互相关联,创造出奇幻和梦幻的效果。
这种情感和意象的传达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思维,引导观众对影片或艺术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
3.强调主题和观点:蒙太奇通过对片段的选择、剪辑和拼接,可以强调所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例如,通过对不同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片段的拼接,来呈现出一个主题的多个维度和层次;通过对相同主题的不同观点的片段的对比,来突出观点的相互冲突和碰撞。
这种强调主题和观点的方式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探索影片或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
蒙太奇定义及分类
一、蒙太奇的概念蒙太奇(mentage)法文音译而来。
原为建筑学术语。
意为构成,装配。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摄许多镜头,然后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的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等联系和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组成一部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就叫蒙太奇。
二、蒙太奇的分类(1)叙事蒙太奇定义:即指对客观事实的叙述,重在写实,基本上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组接。
相对于舞台演出而言,影视作品的显著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组合灵活方便。
叙事蒙太奇就是充分利用镜头前后衔接的习惯性思维,把不同的时间空间组织起来。
分类:①简单叙事蒙太奇简单蒙太奇是指完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组合和叙事。
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前进式,指几个镜头的景别越来越近,先介绍总体环境,再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具体的人或物。
第二种是后退式,指几个镜头的景别越来越远,先提出一个兴趣点,再介绍总体。
第三种是片段式,指几个片段概述一个过程的全貌,省去中间次要的过程。
②复合叙事蒙太奇是指以顺序为主,但在其中切入,穿插进若干镜头,以补充,回忆有关情景,大体相当于叙事方法中的插述。
③呼应蒙太奇又称连贯蒙太奇。
是指前一镜头引出一个关注点,后一镜头立即回应,首尾衔接,实现转场。
例如女孩喊“妈妈——”话音未落,下一个镜头出现妈妈的脸。
④过渡蒙太奇在两个镜头的衔接处,找到一个过渡点作为纽带,实现前后转场。
例如,一位军人在边关站岗,画面中抬头望月——一轮明月——妻子在家乡也在抬头望月,思念丈夫。
这里从边关过渡到家乡,靠月亮来过渡。
(2)表现蒙太奇定义:又称对列蒙太奇。
与情节无关,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某种艺术的需要。
它是导演情感的抒发,重在写意。
不以时间为顺序,而以不同内容的镜头来暗示。
表达一个原来没有的信含义。
分类:①积累蒙太奇是指同类的镜头相加,即把一些性质相同的而画面不同的几个镜头连续组接在一起,通过不断的积累,叠加,产生一个总体印象,共有一个主题。
②重复蒙太奇是指相同镜头的相加。
蒙太奇
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蒙太奇是指通过对画面和声音进行有目的、有逻辑地组接,在其间建立联系,从而产生丰富意义的电影创作手法。
完整的蒙太奇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三种含义:其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其二,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不但镜头与镜头,段落于段落,甚至画面与声音均可构成蒙太奇组合关系;其三,从美学层面上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
蒙太奇不仅体现在后期剪辑之中,也体现在前期的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上,乃至各个创作部门合作完成的整个创作拍摄过程之中。
因此,可以说,蒙太奇思维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法。
爱森斯坦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他的电影论著《杂耍蒙太奇》开辟了蒙太奇理论,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及电影史等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同时,爱森斯坦还积极将蒙太奇理论运用至电影作品当中,尤其是其导演的《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阶梯”一段,更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之作。
爱森斯坦的其他电影作品有《罢工》《十月》等。
谢晋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
代表作品有《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红色娘子军》《鸦片战争》等。
从50年代到90年代,谢晋的电影影响了整整几代中国人。
他以其不断创新的追求精神,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种历时几十年成功的因素无非就是对政治关系的把握,对女性形象的创造,对叙事风格的处理。
在创作态度上,谢晋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继承和超越传统,在承认现实和改造现实,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谢晋的电影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这既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成功策略。
这既是一种创作风格,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于19世纪末在欧洲流行的一股文艺思潮。
唯美主义者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口号,追求感官享受,讲究形式至上,忽略艺术内容甚至脱离社会生活。
关于蒙太奇的考题
关于蒙太奇的考题1.什么是蒙太奇?请解释其基本原理和目的。
答: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制作技法,通过剪接不同的画面、声音和角度来创造出一种有机的、意义深远的整体效果。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多个片段组合在一起,通过特定的剪辑方式,创造出新的意义和情感效果,从而达到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目的。
2.蒙太奇的历史起源是什么?谈谈它在电影制作中的发展和应用。
答:蒙太奇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俄国电影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是著名的蒙太奇创作者之一。
他在电影《战舰波托马金号》中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使得电影具有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
自此之后,蒙太奇逐渐成为电影制作中常用的技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影艺术、广告制作、音乐视频等领域。
3.选择一部蒙太奇电影(如《2001太空漫游》《梦之安魂曲》等),分析其中使用的蒙太奇手法和效果。
答:以《梦之安魂曲》为例,该电影中使用了多种蒙太奇手法,如交叉剪辑、闪回、倒叙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蒙太奇手法是交叉剪辑,通过将不同场景中的人物、物品、情感等元素交错呈现,创造出新的意义和情感效果。
例如电影中的一幕,女主角玛娅在跳舞的同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和男主角的回忆片段,这种蒙太奇手法让观众在感受舞蹈的美感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玛娅内心的情感变化。
4.蒙太奇如何影响观众的情绪和体验?举例说明。
答:蒙太奇可以通过将不同视觉、声音和情感元素拼接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义和情感效果,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导演使用了跳跃剪辑的手法,将纳粹集中营中的残忍场景和奥斯卡·辛德勒救人的场景穿插呈现,让观众在感受到残酷现实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人性的善良和温暖。
这种情感上的反差和冲突,使得电影更具感染力和深度。
5.蒙太奇与其他电影制作技法(如连续镜头、跳跃剪辑等)有何异同?答:蒙太奇与其他电影制作技法有所不同。
连续镜头是指在同一场景中通过相机移动或角度变换来展现不同画面,从而造成视觉上的延续感。
浅谈蒙太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蒙太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1. 引言1.1 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是一种视听艺术手法,源自法国电影先驱埃尔·费斯特纳在20世纪初提出的概念。
它通过将多个不同画面、场景或镜头进行剪辑和组合,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效果,使观众在看到片段的不同组合时能够产生更深层次的联想和感知。
蒙太奇的本质是一种视觉语言的拼接和延展,通过对时间、空间、动作、情感等元素进行重新编排和组合,创造出更具有表现力和观赏性的影像效果。
蒙太奇的特点在于其对画面和剧情的抽象和概括,通过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和错位的时间轴,打破了传统视听体验的线性结构,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开放的表现空间。
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蒙太奇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被广泛运用于电影、平面设计、动画、网页设计等领域,为视觉传达设计注入了更多的创意和想象力。
1.2 蒙太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蒙太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上。
通过蒙太奇的拼接和结合,设计师可以将不同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富有张力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蒙太奇能够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使观众在观看作品时产生更为直观和深刻的感受,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高,而蒙太奇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运用蒙太奇的技巧,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蒙太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作品注入了更多的创意和灵感,为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2. 正文2.1 蒙太奇的基本原理蒙太奇的基本原理是一种通过编辑和组合不同图像、声音和动作来达到心理效果的视觉传达技术。
蒙太奇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 时间和空间的错位:蒙太奇通过不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来组合不同的元素,从而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新意义。
这种错位可以引起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蒙太奇的基本概念
蒙太奇的基本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蒙太奇呀!蒙太奇这玩意儿,就像是一场奇妙的魔法表演。
你看哈,电影里那些精彩的镜头拼接,可不就是蒙太奇在施展魔力嘛!它能把看似不相关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却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好比你吃火锅的时候,把各种食材一股脑儿丢进锅里,煮出来的味道那叫一个绝!比如说,一个人在海边开心地奔跑,下一个镜头切换到他在家里悲伤地哭泣,这中间的跳跃就全靠蒙太奇啦!它能让你在瞬间感受到情绪的巨大反差,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蒙太奇还能让时间和空间变得超级灵活。
一会儿可以让你穿越到古代,看看那时候的人咋生活;一会儿又能把你拉回到现代,感受都市的喧嚣。
这多有意思呀!就好像你一会儿在童话世界里和小精灵玩耍,一会儿又出现在繁华的大街上跟人群挤来挤去。
而且哦,蒙太奇能让故事变得更加精彩动人。
通过巧妙的镜头组合,可以把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变得波澜壮阔。
这就跟变魔术似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在魔术师手里就能变得神奇无比。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蒙太奇,电影会变成啥样?那肯定会变得超级无聊呀!就像吃饭没有调料一样,寡淡无味。
咱再打个比方,蒙太奇就像是一位厉害的音乐指挥家。
那些镜头就是一个个音符,指挥家通过巧妙地指挥,让这些音符组合成美妙的乐章。
而电影导演就是这位指挥家,用蒙太奇的手法让电影充满魅力。
蒙太奇可不是随便乱用的哦,得用得恰到好处。
用得好呢,就能让观众沉浸其中,跟着电影的节奏一起喜怒哀乐;要是用得不好,那可就糟糕啦,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在演啥。
所以说呀,蒙太奇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让电影变得有灵魂,让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故事。
这就是蒙太奇的魅力呀,难道不是吗?它让我们的视觉享受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世界里。
蒙太奇,真的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啊!。
蒙太奇的名词解释
蒙太奇的名词解释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剪辑技巧,通过将多段不同的镜头或影像元素以非线性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意象上或情感上的联结,以达到特定的叙事效果。
它是由俄罗斯艺术家、导演和编剧谢尔盖·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初提倡和发展起来的。
蒙太奇的特点在于其非线性的结构。
传统的叙事方式通常是按照时间顺序将连续的场景和镜头连接在一起,而蒙太奇则采用了剪辑技巧将不相关的场景和镜头进行组合,并以某种逻辑或主题进行连接。
这种组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如通过镜头跳转、尺寸比例调整、速度变化、特殊效果等手段。
蒙太奇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视觉、音效和叙事元素,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情感张力,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反应。
它可以用于表达复杂的情感、思想和主题,使电影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蒙太奇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和应用。
首先是时间蒙太奇,通过剪辑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创造出时间上的跳跃或交错,使时间线性的结构被打破。
其次是空间蒙太奇,通过剪辑不同地点的影像,创造出空间上的错觉或联系。
再次是意象蒙太奇,通过剪辑一系列的意象、符号或象征,传达情感、意义或主题。
最后是声音蒙太奇,通过剪辑不同的音效,创造出声音上的冲突、反差或联系。
蒙太奇在电影史上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对后来的电影制作和叙事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开拓了电影表达的可能性,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使电影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蒙太奇也不断被各个领域的艺术家所借鉴和应用,如广告、音乐视频、电视剧等,拓展了其在现代媒体中的应用范围。
总之,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剪辑技巧,通过不同的镜头和影像元素的非线性组合,创造出一种特定的叙事效果。
它具有多种形式和应用,可以用于表达复杂的情感、思想和主题。
蒙太奇在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对后来的电影制作和叙事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太奇的名词解释
蒙太奇的名词解释蒙太奇是一种以碎片化、拼贴和分段的方式来组合不同元素的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电影艺术,由俄国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1925)中首次使用,并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摄影和艺术创作中。
蒙太奇通常通过将独立的镜头或图像片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组合在一起,来创造一种新的意义、情感和观念。
蒙太奇的核心原则是通过对不同图像或场景的组合和关联来达到整体的意义。
这种组合可以是逻辑和连贯的,也可以是非线性和自由联想的。
无论是怎样的组合方式,蒙太奇都追求展现一种新的现实或观念,超越单个图像或场景本身所能传达的信息。
通过将不同的元素重新排列和组合,蒙太奇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结构的限制,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和多样化的体验。
蒙太奇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它将电影或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例如快速剪辑、特殊效果、音乐和声音设计等。
蒙太奇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元素和技巧,激发观众的感情和思考,引发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共鸣。
在使用蒙太奇的过程中,导演或艺术家通常会关注图像、声音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他们会思考如何通过剪辑和镜头语言来传达故事、情感或观点。
蒙太奇常常涉及到对于时间的扭曲和重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创造出非常吸引人且有趣的故事结构。
此外,对于音乐和声音的运用也是蒙太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音乐可以为图像和场景营造氛围,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而声音效果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蒙太奇的视听效果。
蒙太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电影中,蒙太奇可以用于表达内心世界、夸张情感或者讲述非线性的故事。
许多导演都运用了蒙太奇的技巧,如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悬疑片、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科幻片以及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等。
此外,在摄影和艺术创作领域,蒙太奇的原则也被广泛运用。
艺术家们通过组合和拼贴不同的图像、素材和材料,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和概念表达。
蒙太奇
4、重复蒙太奇又称“复现式蒙太奇”。它是指影片中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或场面乃至各种元素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等艺术效果,深化观众的印象。它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这种手法容易产生节奏感,利于影片的结构完整。
(二)表现蒙太奇
它以镜头的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生一种单个镜头所不具有的丰富含义,以表现某种情感情绪、心理或思想,给观众造成心理上的冲击,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表现蒙太奇的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情感,表现寓意,揭示含义。
1、爱森斯坦代表的苏联学派强调镜头组接.
2、五十年代后出现了巴赞的单镜头学说,重新强调长镜头。
3、考察一部电影的蒙太奇,不仅仅要欣赏片段,最终还要从一部影片整体的结构形式中去体味导演的切入视角、情感意象和美学追求。
时空流程——顺叙还是倒叙,还是顺叙中插入闪回……
1.蒙太奇的心理学基础
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是分割地、跳跃地看或想。人的视觉注意力会依次地集中在各种不同的空间范围,人的眼睛总是不断地转移视线,不断地变换角度去观察世界。联想可以同时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它是架设在蒙太奇结构中前后镜头画面之间、沟通画面联系的心理桥梁,通过引起回忆和启迪想象,诱导观众对蒙太奇结构实现从分析到综合、从部分到整体的艺术思维。
一)、蒙太奇的基本含义
1、渊源
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最先由路易·德吕克借用到电影中来,到现在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电影专门术语。
2、广义
它是指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的心理,将影片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这种构成一部影片的艺术方法称为蒙太奇。
蒙太奇有哪些
七、前苏联蒙太奇流派
(4)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 1、与好莱坞平滑无缝的连贯性风格相反,很多时候有反叙事的色彩,段落之间较为松散; 2、非常注重强调艺术氛围和情绪,时空毫不相干的镜头也可以连接起来; 3、具有强烈的先锋实验性。
举例:《十月》
八、巴赞及其长镜头理论
(1)起源:1945年,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发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被视为电 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
分类:
1、积累蒙太奇 2、隐喻蒙太奇 3、对比蒙太奇 4、重复蒙太奇
1、积累蒙太奇
概念: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将一些有内在联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特点:① 渲染气氛,突出主题;
② 积累气氛,创造情绪效果,强调某种情感。
举例:《饮食男女》
2、隐喻蒙太奇
概念:通过衔接,将某些事物比喻成一种抽象概念,以此来表达某种意义。 特点:① 将某些事物之间相似的特征进行连接;
3、根本宗旨是引导观众去顺利地理解剧情,使故事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
懂。
1、平行蒙太奇
2、交叉蒙太奇
分类:
3、连续蒙太奇 4、颠倒蒙太奇
1、平行蒙太奇
概念:以不同时空发生的两条或多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展现,分头叙述但统一于一个完 整的故事,造成一种相互呼应的观感。
特点:① 与依次叙述事件相比,平行蒙太奇同时进行多条线索,能够节省时间; ② 可以加快叙事节奏,扩大故事容量; ③ 场景的不断转换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冲击力,激发其观看的注意力; ④ 可以压缩时空,省略不必要的叙事和动作过程;
《火车大劫案》
六、格里菲斯的贡献
(1)平行剪辑技巧和“最后一分钟营救”:
平行剪辑让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发生的两条故事线交替出现,营造了悬念和紧张气 氛。
蒙太奇的含义
、蒙太奇的含义“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是“装配”、“构成”的意思,即把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安装装配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
“蒙太奇”的术语引申到影视创作中,最基本的含义是剪辑和组合的意思。
影视创作者为了塑造完整的银屏形象,第一步是把现实的生活、过程分割成许多小片断,通过摄像机分别拍摄下来。
拍摄下来的一个个零散的镜头,就如同为准备制作镶嵌艺术品而精选出来的贝壳小碎片,在没有经过适当的组织和装配之前,它们并不构成完整的作品形象,于是创作的第二步,就要把这些零散的镜头“装配”起来,组装成为一个表现一定思想内容的有机整体,如同把选择好的贝壳碎片拼装成一幅完整的图案一样。
前苏联电影大师库里肖夫指出“把动作的各个镜头在一定顺序下连接(装配)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叫蒙太奇。
”前苏联另一位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对蒙太奇的解释是:“一部电影总是分成许多的片断(更确切地说,电影就是由这些片断构成的),……将若干片断构成场面,将若干场面构成段落,将若干段落构成一部片子的方法,就叫蒙太奇。
”我国电影理论家夏衍指出“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的一种技法。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特有的构成规律。
按照我国电影导演张骏祥的论述:“蒙太奇……最初的意义只是指镜头的剪辑而言,逐渐地这个词的含义已经包括到起码有这几方面:(一)画面(镜头)的组织关系;(二)音响、音乐的组织关系;(三)画面与音响音乐的组织关系;(四)由这些关系而发生的意义和作用。
前三项属于结构形式,后一项已经是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影响的问题了。
”综合上述关于电影蒙太奇的各种解释和阐述,我们可以初步归纳为:在电影的创作中,电影艺术家先把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成许多不同的镜头(画面),进行分别拍摄,然后再按照原先规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镜头(画面)有机地组接起来,产生平行、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和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
蒙太奇进阶知识点总结
蒙太奇进阶知识点总结一、蒙太奇的类型1.概念蒙太奇概念蒙太奇是一种以想象力为基础的蒙太奇形式,它通过镜头之间的关联来展示一个概念或主题。
概念蒙太奇常常出现在艺术电影中,它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组合来传达抽象的概念,例如爱情、孤独、自由等。
2.情感蒙太奇情感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快速的剪辑和镜头连接来传达人物情感和心理状态的蒙太奇形式。
情感蒙太奇常常出现在戏剧电影中,它通过镜头的快速变换和情感音乐的配合来展现人物内心的纷繁复杂。
3.时间蒙太奇时间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剪辑来展现时间的推移和不连续性的蒙太奇形式。
时间蒙太奇常常出现在悬疑、科幻和惊悚电影中,它通过剪辑的手法来展现故事中时间的错综复杂,深化剧情的张力和悬念。
4.空间蒙太奇空间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剪辑来展现空间的错觉和转换的蒙太奇形式。
空间蒙太奇常常出现在幻觉、梦境和心理电影中,它通过剪辑和特效的手法来展现角色在不同空间的穿梭和错乱,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二、蒙太奇的应用1.故事叙述蒙太奇常常用于电影中的故事叙述,它通过快速的剪辑和镜头连接来展现故事的节奏和张力,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
蒙太奇可以通过剪辑来压缩时间和空间,加速故事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通过镜头之间的联想和对比来丰富故事的内涵和情感。
2.情感表达蒙太奇常常用于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它通过快速的剪辑和镜头连接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传达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蒙太奇可以通过剪辑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矛盾,同时也可以通过镜头的快速变换和情感音乐的配合来营造氛围和情感共鸣。
3.时间错位蒙太奇常常用于电影中的时间错位,它通过剪辑来展现故事中时间的推移和不连续性,增强剧情的张力和悬念。
蒙太奇可以通过剪辑来展现时间的错综复杂,同时也可以通过镜头之间的对比和联想来赋予故事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4.视角转换蒙太奇常常用于电影中的视角转换,它通过剪辑来展现角色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的转换,营造出错综复杂的视觉效果。
蒙太奇可以通过剪辑来展现角色的空间穿梭和错乱,同时也可以通过镜头的对比和联想来丰富故事的视觉呈现。
蒙太奇的原理与应用
蒙太奇的原理与应用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剪辑技术,通过将多个不同的镜头片段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或情感效果。
蒙太奇的目的是通过镜头的剪辑、变换和组合,来传达更深层次的信息和情感体验。
蒙太奇的原理蒙太奇的原理基于视觉和心理的效应,通过排列和组合不同的镜头片段,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或情感效果。
以下是一些蒙太奇的原理:•连贯性原理:蒙太奇通过连接不同的镜头来创造连贯性,使观众能够在片段之间建立起逻辑上的关联。
•对比原理:蒙太奇通过对比不同的镜头,突出差异,增强影片表现力。
对比可以是画面上的对比,也可以是情感上的对比。
•节奏原理:蒙太奇通过运用不同的镜头速度和长度,创造出一种旋律感和流畅的观影体验。
•符号主义原理:蒙太奇运用符号和象征来传递更深层次的意义,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蒙太奇的应用领域蒙太奇不仅仅用于电影,它在许多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蒙太奇的应用领域:广告和宣传蒙太奇在广告和宣传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通过将多个片段组合在一起,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品牌或产品的特点和形象。
视觉艺术蒙太奇在视觉艺术上的应用是引人注目的。
艺术家可以运用蒙太奇的原理,通过将不同的图像组合在一起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故事创作蒙太奇在故事创作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剪辑技术,它可以将不同的场景和情节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故事线和情感效果。
教育和培训蒙太奇可以用于教育和培训领域。
通过将不同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可以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效果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蒙太奇的创作技巧要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蒙太奇作品,以下是一些蒙太奇的创作技巧:•理清思路:在开始剪辑之前,先理清思路和故事线,确定想要达到的效果和情感体验。
•合理运用镜头: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镜头片段,通过变换、剪切和组合来创造出连贯性和对比效果。
•注意节奏和节奏感:合理运用镜头的速度和长度,创造出节奏感和流畅的观影体验。
蒙太奇 (montage) 手法
蒙太奇(montage) 手法
蒙太奇手法是指通过剪辑将不同的镜头或画面拼接在一起,产生新的意义和效果,是一种电影制作和叙事技巧。
蒙太奇手法的类型有:
1.平行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2.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的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3.颠倒蒙太奇。
这是一种打乱结构的蒙太奇方式,先展现故事的或事件的当前状态,再介绍故事的始末,表现为事件概念上"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
什么是蒙太奇
广东海洋大学公共选修课 2005-2006第二学期
(四)抒情蒙太奇 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 表现 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从 不同的侧 面和角度捕捉事物的本质含义,渲染事物的 特征
广东海洋大学公共选修课 2005-2006第二学期
(五)心理蒙太奇 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 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 人物的梦境、回忆、闪念、幻觉、遐想、思 索等精神活动
广东海洋大学公共选修课 2005-2006第二学期
例子 (1)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到右走过去; (2)一个女青年从右到左走过去; (3)他们相遇,握手,男青年挥手指向他 的前方; (4)一栋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建筑物; (5)两双脚走上台阶。
广东海洋大学公共选修课 2005-2006第二学期
(七)杂耍蒙太奇 或称富有表现力的蒙太奇,将册数极短的镜 头做闪现式的分切,把一些动作性强的内容 处理成激烈动态的节奏,给观众一种几乎无 时间喘息、极其紧张的视觉效果。
广东海洋大学公共选修课 2005-2006第二学期
(八)其它种类的蒙太奇 如叫板式、象征、比拟、对话、话声音和画面结合作用
A、声画同步,如炮弹爆炸同事出现爆炸声, 加强了真实感。 B、声画分立,画面内无声源,制造出一种 联想的情景。 C、声画对比,如画面上出现乞丐在路上讨 饭,而声音却是酒楼猜拳行令的声音,声音 与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广东海洋大学公共选修课 2005-2006第二学期
(二)表现蒙太奇 —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 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 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 或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 观众的思考
蒙太奇释义
一、蒙太奇释义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指影视创作过程中画面镜头和声音的剪辑组合。
普多夫金语“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
狭义的蒙太奇指按照特定的创作目的和遵循一系列艺术规则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进行有机编排组合的手段。
更狭义的蒙太奇是:在后期制作中,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进行剪辑,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介绍三个发展阶段: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美国著名导演格里菲斯。
二、苏联的蒙太奇和形式主义传统苏联电影导演库里肖夫和他的学生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普多夫金:含义存在于一些镜头的并列中,而不存在于单独一个镜头中。
库里肖夫认为电影的思想是通过各个部分连接构成一个统一行动所创造的。
这些局部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毫不相干。
1)演员莫兹尤辛的面部特写镜头,桌子上摆放一盆汤。
2)演员莫兹尤辛的面部特写镜头,一口棺材里躺着一具女尸,3)演员莫兹尤辛的面部特写镜头,一个小女孩玩玩具狗熊。
又例:1)、一个人在笑;手枪直指着;惊惧的脸。
(怯懦)2)、惊惧的脸;手枪直指着;一个人在笑。
(勇敢)由此,库里肖夫得出结论:造成观众情绪反映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影片结构的基础来自镜头的组合,即蒙太奇。
有名的“库里肖夫效应”。
谢·爱森斯坦相信自然界的无穷变化是辩证的,是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的结果。
每一个对立面在时间上都包含着自我毁灭的种子,而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则是运动和变化之母。
他相信剪辑应当是辩证的:两个镜头的冲突(正题和反题)将产生全新的思想(合题)。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应产生激烈冲突,而不是细致的连接。
他说,平稳的过渡就是丧失机会。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是一个近乎神秘的过程。
他把剪辑比做有机细胞的生长。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的节奏在影片中应像内燃机的迸发一样。
镜头的对比、持续、成形、设计以及光线的映射就像激流里的物体向着不可改变的目的地奔腾而去。
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之间的差别表面看来是学术性的。
蒙太奇的定义
蒙太奇的定义蒙太奇(Montage)是一种电影表现手法,通过将多个不同的镜头或画面按照特定的顺序予以组合,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这种手法常用于电影制作、视频编辑和广告制作中,以传递信息、展示情感或创造戏剧性效果。
蒙太奇的出现可以追溯到电影的诞生初期,由俄罗斯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率先运用并发展起来。
蒙太奇的起源蒙太奇一词源自法语,意为“拼贴”或“混合”,最早由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
爱森斯坦被认为是蒙太奇手法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将短片按照特定的顺序剪辑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电影表现方式。
爱森斯坦相信,通过合理组合不同的镜头或画面,可以创造出超越每个独立镜头的效果,并带给观众更加丰富的观影体验。
蒙太奇的特点1. 剪辑的力量蒙太奇的核心在于剪辑,它是通过合理组合不同的镜头或画面,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
剪辑可以改变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通过合理选取、排列和组合画面,可以加强场景的紧密感、节奏感和冲击力,让观众更加专注地感受和理解故事。
2. 意义的叠加蒙太奇常常利用画面的叠加、重叠或重复来传递信息或引起情感共鸣。
通过将多个画面叠加在一起,可以同时呈现多个视角或事件,以深化情节和表达主题。
叠加的画面还可以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使观众在场景转换和情感变化中产生强烈的冲击感。
3. 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连接蒙太奇可以打破线性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连接。
它可以通过跳跃式的剪辑,将不同时刻的画面连接在一起,展示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矛盾的事件。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复杂性,增强观影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 情感的表达蒙太奇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独特的效果。
通过适当的剪辑和画面选择,可以创造出戏剧性的冲突和高潮,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蒙太奇可以用快速的剪辑和紧凑的画面组合来表达紧张、激动的情感,也可以用慢速的剪辑和柔和的画面组合来表达平静、温馨的情感。
“蒙太奇”的名词解释
“蒙太奇”的名词解释
蒙太奇(英文:montage)是一种影视艺术技巧,是通过将多个片段、画面、或图像快速剪辑、组合在一起来传达特定的信息、情感或观点的一种手法。
蒙太奇在电影、电视、广告等影像媒体中广泛应用,也可用于静态图像的处理。
蒙太奇的目的是通过特定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新的意义和效果,远超过每个单独元素本身所能表现的内容。
通过快速剪辑和连续变换画面,蒙太奇可以产生戏剧性、冲击性或感情共鸣。
这种技巧最早由俄国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在他的电影中使用,尤其在其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Battleship Potemkin)中展现出色。
爱森斯坦将不同的镜头、角度和图像剪辑在一起,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使得观众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蒙太奇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影视手法,它通过快速而有序地组合影像,来达到传达特定信息、表现情感或强调主题的目的。
这种技巧常常在电影中被用于表现梦境、回忆、快速过场以及诸如战斗、动作场面等的处理,以增加影片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名词解释蒙太奇
名词解释蒙太奇
蒙太奇(montage)是一种电影技巧和艺术手法,概念源自于
视觉艺术,最早在20世纪初的俄国被引入电影中。
蒙太奇在
电影中通过剪辑不同的镜头和画面,通过视觉效果和声音效果的组合和交错,来传达一种思想、情感或故事的表达方式。
蒙太奇的出现是由于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媒介而带来的创新和探索。
通过不同的镜头和画面的组合,蒙太奇可以将故事的不同情节、时间和空间进行交错和交织,从而创造出特殊的节奏和情绪效果。
它通过剪辑的快慢、旋转、放大和缩小等手法,使影片更加有张力和吸引力。
蒙太奇常用于传达一种主题或观点,通过不同的画面和声音的组合,来进行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例如,在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中,通过交替展示战场上的战斗画面和后方家庭的生活画面,展现出战争对个人和家庭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蒙太奇还可以通过画面和声音的组合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节奏和动态效果。
它可以通过快速剪辑和放大缩小的镜头切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增强影片的表现力。
此外,蒙太奇还可以通过声音的剪辑来增强影片的情感效果,例如通过音乐和环境声音的剪辑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
蒙太奇的出现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和创作的方式。
蒙太奇也为后来的电影制作技术奠定了基础,例如影片剪辑和特技效果等。
总体来说,蒙太奇是一种通过镜头和画面的组合,通过剪辑和声音的交错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故事的表现方式。
它在电影中具有重要的艺术和表现力,为电影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太奇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
影视理论家将其引用到影视艺术流域,指的是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
蒙太奇是指通过对镜头有目的、有逻辑的组接。
在其间建立联系,从而产生丰富意义的电影创作手法。
它的作用首先是建立影片中时空关系,进行叙事。
其次,可以通过镜头形式或内容的对立统一来抒情、表意。
与法国的先锋派,德国的表现主义及现实主义不同,前苏联的蒙太奇学派没有遇到什么经济危机、不是失业、不是人生的惨剧和毁灭,他们面临的是一次推翻沙皇的国内革命的成功,这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激情。
蒙太奇学派是为了达到思想传播的目的而发展出来的形式美学。
这种形式美学选取有感染力的素材,强调剪辑的重要性。
蒙太奇学派是在20世纪20-30年代产生发展的,当时在推翻沙皇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有力的宣传武器;蒙太奇学派应运而生,因此蒙太奇学派可以看作是一个带有意识形态功能的艺术流派;同时,蒙太奇学派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欧洲爆发的先锋主义运动的影响;前苏联的蒙太奇学派对美国电影尤其是格里菲斯电影的进行了大量的学习研究。
其实蒙太奇手法早在格里菲斯甚至更早的年代就被人使用在电影中,而苏联蒙太奇学派是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有意识地、理性地使用它,并最终形成了蒙太奇学派。
前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的创立和发展应归功于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这四位艺术大师。
库里肖夫(1899—1970)早在1916年进入电影界之初,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规律。
他在前苏联国立电影学校任教时建立“库里肖夫工作室”,带领学生进行剪辑实验。
1919年《党同伐异》冲破反苏封锁,进入电影学校课堂。
师生们反复观看此片,仔细研究格里菲斯大胆而细腻的剪辑手法,他们甚至重新剪辑影片的片断,观察由此产生的效果,以确定格里菲斯的剪刀舍此取彼的理由。
库里肖夫在课堂上所用的某些电影片断已成剪辑的经典之作,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维尔托夫倾其大半生精力摄制政治性纪录片及阐明其“电影眼睛”理论的艺术性纪录片。
他的代表作有《电影真理报》(杂志片)、《电影眼睛》、《前进吧,苏维埃》、《带摄影机的人》、《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1934)以及反映红军作战的新闻纪录片等。
维尔托夫的理论与创作,与其说对传统的主流电影有一定的影响,倒不如说对前卫电影及后来的纪实性电影的启迪更大。
爱森斯坦(1898—1948)他在大学主修过土木工程。
爱森斯坦曾在剧院工作,担任美工师和导演。
1924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电影美学的论文《杂耍蒙太奇》,引起了艺术界的重视和争论。
同年,他转入电影界。
1924年,他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罢工》。
这部影片充满锐气,颇具创意。
影片开场的蒙太奇段落就向人们宣告,一部独具电影想象力的艺术作品诞生了:旋转的机器、飞舞的齿轮、工厂的汽笛、展现机床连绵一片的跟拍镜头和流畅的、令人晕眩的其他运动镜头……此片一呜惊人,爱森斯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接踵推出令世人瞩目的佳作、巨片,终于成为蒙太奇流派的一代大师。
最能体现爱森斯坦理论的作品是《战舰波将金号》(1925),这是一部美与力的杰作。
在“水兵砸菜盘”、“敖德萨台阶”等片断中,爱森斯坦选用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手段,制造了富于震撼力的效果。
可以说,人们观看《战舰波将金号》犹如欣赏一首回肠荡气的古典名曲,它给人的感受不是从眼睛到头脑,而是从眼睛直达心灵。
《战舰波将金号》确立了爱森斯坦的前苏联蒙太奇学派主帅的地位。
前苏联的蒙太奇学派,将蒙太奇手法系统化理论化。
发展了电影艺术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控制,通过对不同的镜头进行剪接拉长现实时间,突出电影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同时通过剪接镜头也表达出了与原有镜头素材的不同的概念。
(蒙太奇观中,镜头A不仅仅是与镜头B先后出现,也不是A和B加在一起成为“A+B”或“AB”,而是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意识“X”。
)蒙太奇学派发展开阔了电影的创作手法,也突出了电影艺术与其它艺术种类的不同。
他们相信一旦采用剪辑的手法,电影就有了无限的潜力,蒙太奇简直就是支配观众思想和联想的一个有益的指挥者。
前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流派的特点默认分类2007-09-03 15:41:08 阅读40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十月革命胜利不久,旧俄国的电影企业即被收归苏维埃政权。
以列宁“在所有的艺术中,对于我们,电影是最重要的”指示为行动纲领,前苏联电影艺术家改革了旧俄国电影以拍无聊的娱乐片为主的制片路线,电影开始担负起宣传、教育和组织人民的责任。
前苏联电影艺术家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实践,以蒙太奇手段为主,拍摄了反映革命斗争的影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世界电影这首交响乐谱写了华丽多彩的乐章。
前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的创立和发展应归功于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这四位艺术大师。
库里肖夫(1899—1970)早在1916年进入电影界之初,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规律。
他在前苏联国立电影学校任教时建立“库里肖夫工作室”,带领学生进行剪辑实验。
1919年《党同伐异》冲破反苏封锁,进入电影学校课堂。
师生们反复观看此片,仔细研究格里菲斯大胆而细腻的剪辑手法,他们甚至重新剪辑影片的片断,观察由此产生的效果,以确定格里菲斯的剪刀舍此取彼的理由。
经过这番努力,库里肖夫和他的学生掌握了这位美国导演的剪辑规律,为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库里肖夫在课堂上所用的某些电影片断已成剪辑的经典之作,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库里肖夫是一位甘为人梯的良师,他不仅培养了包括普多夫金在内的一批优秀电影人才,还不遗余力地指导过维尔托夫拍摄新闻纪录片。
此外,爱森斯坦也深受其蒙太奇理论的启迪和影响。
库里肖夫的理论著作《电影导演基础》曾是新中国电影工作者和电影院校师生必备的参考书。
维尔托夫(1896-1954)是在领导编辑《十月革命周年纪念》(1918)这部新闻纪录片之后创立“电影眼睛”理论的。
他宣称电影摄影机犹如人的眼睛,它是万能的:“我是一只眼睛,一只机械眼睛……我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协调宇宙中个别的或所有的点,由我主宰他们的立足之地。
如此这般,我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观念。
”在实践中,他运用多种摄影方法,充分发挥摄影机的潜力,揭示肉眼难以发现的生活现象。
维尔托夫蔑视情节剧和职业演员参演的电影,他认为日常生活比排演的戏更为精彩和真实,故此,他在银幕上力图用真实事件来反映社会现实。
但是,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自然主义的,而是通过剪辑、组合素材来诠释主题的。
与此同时,维尔托夫也十分重视运用其他各种独特的电影方法,如快动作、慢动作、逆向动作等。
维尔托夫倾其大半生精力摄制政治性纪录片及阐明其“电影眼睛”理论的艺术性纪录片。
他的代表作有《电影真理报》(杂志片)、《电影眼睛》、《前进吧,苏维埃》、《带摄影机的人》、《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1934)以及反映红军作战的新闻纪录片等。
1934年以后,维尔托夫赋闲在家,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直至去世。
维尔托夫的理论与创作,与其说对传统的主流电影有一定的影响,倒不如说对前卫电影及后来的纪实性电影的启迪更大。
普多夫金(1893—1953)曾是一名大学理科学生,后被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所吸引,于1920年考入前苏联国立第一电影学校。
在学习期间,他积极投身有关实践,既从事过编剧和表演,也参与过舞台美术设计。
1922年,他进入“库里肖夫工作室”。
他的理工功底促使他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科普片《大脑的功能》(1925)。
与此同时,普多夫金还导演了一部喜剧短片《棋迷》。
这两部电影都充分运用了“库里肖夫效应”和库氏的其他摄影手段。
实践和研究坚定了普多夫金这样一个信念,即“可塑物质”——具体物体——比演员的脸部表情更能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情。
故此,在他的影片中,他比同时代的其他导演更借重自然景观的影像,如树木、河流、泥土、暴风等等。
普多夫金的独特风格在他最重要的作品《母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革命者巴维尔在狱中设想出狱一刻的情景时,普多夫金把镜头从他微笑的脸庞切换到冰雪溶化的山间溪流,晶莹的水从严冬的禁锢中汩汩流出……普多夫金还用一系列类似的镜头来表现巴维尔的难友们的思乡之情——田地、马匹、耕作、双手抚摸泥土……这种偏离叙事本体的象征性蒙太奇,在这里用得恰到好处。
为了避免单调、重复,普多夫金在影片中还十分注重表现性蒙太奇与叙事性元素的有机结合。
在影片终场前,***群众汇成浩浩荡荡的人流,沿着一条大河前进。
此时,镜头切换成涅瓦河夹着浮冰奔腾向前的场面,象征革命力量势不可挡。
影片中的季节正是春季,群众途经之处也正是涅瓦河沿岸。
事件和喻体同处一个空间,构成同一客观现实,也产生了强烈的象征效果。
在影片中,普多夫金交替使用这两种蒙太奇手法和其他电影手段,充分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美学观点。
在拍摄《母亲》期间,普多夫金着手撰写他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电影技术和电影表演》。
在此书中,普多夫金指出,分散的镜头犹如分散的词汇,必须组成句子才能具有完全的意义。
一部电影是一系列影像的组合,并非仅仅是自成一体的个别镜头,镜头之间必须相互建立联系,才能实现电影叙事;拍摄电影绝对不是以中立的观点实录各种事件,而是一个对合适的素材进行筛选的过程。
他强调,必须讲究拍摄角度和画面明暗的平衡处理……凡此种种,都是决定一部影片成败的要素。
他的结论是:在银幕上对真实事件用特定的方式予以描述,使它有别于事件本身,这就使电影成了一门艺术。
在这本书和他的其他著作中,他还大量地论述了在指导演员的工作中,应把戏剧的表演技巧转化为电影的表演技巧。
这些专著是普多夫金丰富实践的理论总结。
继《母亲》之后,普多夫金又执导了《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和《亚洲风暴》(又名《成吉思汗的后代》,1929),这两部影片进一步发展了他在《母亲》一片中运用的多种蒙太奇手法。
上述三部影片奠定了普多夫金的导演风格和他在世界影坛的地位。
普多夫金的创作活动和理论研究对前苏联和世界电影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爱森斯坦(1898—1948)出身于拉脱维亚一个建筑师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10岁时就能流利地用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同别人交谈。
他在大学主修过土木工程。
爱森斯坦曾在剧院工作,担任美工师和导演。
1924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电影美学的论文《杂耍蒙太奇》,引起了艺术界的重视和争论。
同年,他转入电影界。
1924年,他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罢工》。
这部影片充满锐气,颇具创意。
影片开场的蒙太奇段落就向人们宣告,一部独具电影想象力的艺术作品诞生了:旋转的机器、飞舞的齿轮、工厂的汽笛、展现机床连绵一片的跟拍镜头和流畅的、令人晕眩的其他运动镜头……此片一呜惊人,爱森斯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接踵推出令世人瞩目的佳作、巨片,终于成为蒙太奇流派的一代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