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国林蛙项目场地选择——朱志明

合集下载

养殖中国林蛙项目场地选择——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项目场地选择——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项目场地选择------朱志明一、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场地优质条件评定标准:1、地况为湿地或人工设置保湿设施能达到湿度和面积标准;2、地表湿度日平均为20%—50%;3、地表自有不规则植被,植被率达到50%以上;4、地表坡形,落差均在1米左右;5、场地四周200米内无污染性工厂和导音性企业(化工厂、农药厂、水泥厂、纸浆厂、炼钢厂和采石厂);6、场地内不规则有若干水系(如有自然泉眼四季流水最佳)并空气湿分子较高;7、自然昆虫种类较多;8、地表土含砂量不超过50%;9、具备电源(220V)和管护房;10、讯期无水患;11、四周1公里—2公里有村庄或有养殖“牛”或“羊”或“猪”或“鸡”或“鹅”养殖点或山或河流;12、地表杂生软植被物较多;13、离公路较近;14、场地四周(200米内)无路灯。

二、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场地质差条件评定标准1、地况为非湿地或采取保湿设施达到地表湿度50%以下;2、地表自然植被仅占场地总面积50%以下;3、地表坡形落差高于1米以上;4、场地四周200米左右有污染性和导音性企业较多(化工厂、农药厂、水泥厂、纸浆厂、炼钢厂、采石厂等);5、场地无自然水系并空气湿分子低;6、自然昆虫种类少;7、地表土含砂量超过50%;8、不具备电源;9、讯期有局部水患;10、四周1公里—2公里没有其它牲畜等养殖点分布;11、离公路较远;12、场地周边(200米内)有路灯。

三、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场地不能使用评审标准1、场地地表土含砂量超过80%以上;2、场地无植被;3、场地无法解决电源并无自然水系或人工无法解决水源;4、场地周边(200米内)有污染性和导音性企业(化工厂、农药厂、水泥厂、纸浆厂、炼钢厂、采石厂等);5、场地无自然昆虫;6、场地置在泄洪区下游,在汛期有无法抗力水患;7、场地周边(200米内)有路灯。

敬 告●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每亩投放种蛙量和投放商品蛙养殖量主要取决地况如下条件来定量(地表、植被、多样化昆虫数量、地表自然湿度及自身经济实力等),如饲养场地条件好,种蛙每个单元(10亩)可投放5万对—6万对,幼成蛙每个单元(10亩)可投放26万只—30万只;如饲养场地条件差种蛙每个单元(10亩)可投放种蛙2万对—3万对,幼成蛙单元(10亩)可投放幼成蛙15万只左右。

创新 打造高效农林牧发展新模式——记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朱志明

创新 打造高效农林牧发展新模式——记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朱志明

创新打造高效农林牧发展新模式——记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朱志明齐尚;吴浪【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品牌》【年(卷),期】2011()12【摘要】绿色家园、健康家园、生态家园,绿色养生食品是人类追求不变的主题。

低投高效是从事农、林、牧业发展主要目的。

因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和一些农、林、牧业主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我国农、林、牧业相当大一部分生产仍处于粗放性、单一性、闲置性状态;农牧土地利用率和回报率不高,大面积土地出现污化、退化、沙化和非农牧化现象,自然灾害频发;林业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大量林下资源闲置;病虫危害现象呈不断扩大化趋势;野生动物保护与繁殖未有大突破;农、林、牧业主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

农、林、牧资源有效利用和节能减排被忽视,市场经济利益驱动造成我国农、林、牧资源与环境危机愈演愈烈。

这些突出问题都表明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加快农、林、牧产业发展转型已经迫在眉睫!【总页数】6页(P12-17)【关键词】生态家园;首席执行官;研究院;内蒙古;农林牧;经济利益驱动;土地利用率;院长【作者】齐尚;吴浪【作者单位】《科技创新与品牌》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2【相关文献】1.打造有机生态循环系统发展现代高效绿色产业--内蒙古金沙苑生态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J], 丁玉路;许巨良2.打造支撑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平台——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祥[J],3.谋创新之道立世界之林记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沈志强[第2章]自主创新志产业报国情 [J], 尹景羽;吾际舟4.铭记时代楷模逐梦国际舞台——记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院长王志明及其团队 [J], 刘卓群[1];刘佳[1]5.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健康产业发展记杭州师范大学催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院副院长徐伟明 [J], 曹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朱志明:愿把此生献科研

朱志明:愿把此生献科研

朱志明:愿把此生献科研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0年第7期朱志明是一名复转军人,预备役军官。

作为“中国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香港)”“内蒙古扎兰屯市东北饮品科学研究院”“内蒙古扎兰屯市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三院院长的朱志明,为了科研事业,21年前他停薪留职离开仅出生6天女儿,在所居住草房卧室放口棺材,在棺材刻上“成劈此棺、败睡此棺”生死誓言并风雨伴棺同睡三年,科研场地被洪水冲毁5次,拾破烂,喝粥度日,形如乞丐,步步风雨磨难,不弃初心。

他在自己身体上进行无数次人类生命课题试验,高瘫生死八次,半瘫十一次,试药毒昏二次,千余枚钢针烧红抗病毒刺体,不惧剧痛而能睡着。

因神经元病变每天从颈部以下身体如下油锅和百刀割肉般疼痛,两侧臀部肉烂露骨无法坐躺,忍痛长期趴卧工作,双膝盖和胳膊肘日久肉被磨烂不愈,腿肌萎缩细骨,不能自己穿衣,大小便失禁情况下,为减轻颈椎疼痛并能抬头不影响趴着工作,在后背和头部绑上铁板和冰块而坚持夜以继日地研发生命课题,舍身忘死地研发成功约200项前沿科研成果。

针对2020年国内新冠病毒疫情,他胸怀天下,放弃自治重癱时间,把自己关在卧室内,强忍剧痛,汗珠经常浸湿纸张,靠人接尿翻身,趴在炕上历经了一个多月没有洗脸,又研发成功能灭杀身体呼吸15公分近源所有病毒,并能防治一些疾病的“能量纽扣”“能量手机套盒”等5项成果,为普救众生,他把身心和生命无私的献给科研事业,谱写了一种天道超常精神再现的千古绝唱。

国家不能没有一种民族伟大精神!精神力量和红色信仰与人性,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强大与稳定的助推剂。

我们国家从古至今从不缺少各种英雄辉映着我们的祖国!朱志明舍生忘死地投身生命科学研究的精神可歌可泣,闪烁着耀眼别样的时代光辉。

中国林蛙与农林牧互补共生可行性评估——朱志明

中国林蛙与农林牧互补共生可行性评估——朱志明

中国林蛙与农林牧互补共生可行性评估------朱志明一、农业领域(一)项目对接背景民以食为天。

农业是人类生存之基本。

在市场经济利益思想支配下,目前,我国农民为提高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产量,基本都是使用大量的农药灭虫,采取有虫就用药的传统防治方法。

全国每年仅用于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灭虫所用农药量就达到127万吨。

极少量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经处理后无农药有害残留成份,但大量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是含有少剂量农药残留成份的,人类食用后,日久必会危害健康,并且过多使用农药治虫,日久也必使土壤及地下水质恶化,不利我国农业生态、绿色、环保持续良性化之发展。

(二)项目对接特点采取在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下养殖中国林蛙,其生态互补共生效果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因中国林蛙是各种害虫的天敌,在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下套养中国林蛙,能有效减少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虫害的发生,而且体现的是科学无成本的绿色灭虫,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绿色有机品质。

2、因中国林蛙排泄物是一种有机肥料,在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下套养中国林蛙,在实施常规对地表保湿或雨季作用下,林蛙排泄物所含有机肥质会渗透入土壤内被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根系吸收,减少所投肥料成本和人工投入。

3、因人工种植各种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场地较平整,株距整齐,作物叶片落差对接林蛙习性,在对林蛙栖息地保湿时,又自然对林蛙栖息地植被(粮食、瓜果、蔬菜)作物进行了有效保湿,一举两得,一投多效,一地多利。

4、因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叶片饱满,尤其是蔬菜、瓜果叶片水份含量较足,叶体凉湿适中,并透氧分子较高。

所以,中国林蛙在农作物下栖息生长,能使中国林蛙在陆地栖息过程中基本都处在地气较高,荫湿的环境并更多时间接触到湿气较多的农作物叶片,自然对接了林蛙靠皮肤吸收水份的习性和林蛙所需理想立地生态条件。

5、因人工种植农作物株距较近并叶片离地表层距适中,叶层少达十余层,多达几十层,叶片相互上下搭连,叶密度较高,自然为林蛙创造了理想的遮晒防暑条件并又对接了林蛙的多种习性。

我国部分中国林蛙养殖户发展林蛙养殖--朱志明

我国部分中国林蛙养殖户发展林蛙养殖--朱志明

我国部分中国林蛙养殖户发展林蛙养殖失败原因之解析——朱志明因中国林蛙是一项集生态、绿色、环保、低碳、无公害特色产业,并又是具有一定市场成长型和可持续发展型项目。

近三十余年国内部分地区很多人士认识到了这一市场需求直观、潜在巨大经济效益的特色项目,纷纷上马发展中国林蛙养殖,但很多上项的朋友均已失败结束。

经对国内一些林蛙养殖户失败原因透析,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现肤浅解析与引导给国内各从事林蛙产业的朋友,请认真总结和参考,对号入座找出自身失误项后正确完善:一、失败主因:(一)对人工养殖中国林蛙所涉全流程成熟技术(防逃、防敌、防暑、立地、繁殖、疫控、饵保、越冬)未有掌握,仅凭从书本或考察部分推广单位和养殖户后,自行主观运作,最终导致养殖失败;(二)因每户所选择的饲养场地其地况不同(有的靠机场;有的靠铁路;有的靠公路;有的靠村庄;有的靠采石场;有的靠农药厂;有的靠河;有的靠山;有的在居民区;有的是湿地;有的是旱地;场地含砂量均不一;场地地下水位均不一;地表空气湿分子均不一;地表植被均不一;南北气候均不一;养殖模式均不一;各自经济实力和素质也均不一),未有针对自身场地地况之实际和结合林蛙之习性采取正确对应技术和正确的管理,不了解林蛙的思想,没有采取换位思想去善待林蛙最终导致养殖失败;(三)一些林蛙养殖户在上项前,未有拟定投资风险保障之预案,未有依托有成熟技术科研机构为后盾,最终导致养殖失败。

二、失败次因:(一)防逃设施未有针对地况和林蛙习性科学有效设置,致使林蛙在空气湿分子较高或雨季时外逃,使蛙圈内林蛙大量减少或无蛙,这是失败次因之一;提示:建议具不同地况和自身经济条件应采取内外双道防逃设施并针对节气正确有效巡护。

(二)防敌设施不到位或无效设置或管护不到位,未有针对天敌(鼠、蛇、鸟、猫、黄鼠狼等)之习性而科学有效设置防敌设施和采用相应控制技术或管护失控,使大量林蛙被天敌和地敌捕食,这是失败次因之二;提示:建议具不同天敌、地敌习性有效设置捕杀设施和药物并加强巡护。

创新打造高效农林牧发展新模式——记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朱志明

创新打造高效农林牧发展新模式——记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朱志明
面 积土 地 出现 污化 、 4 、 化 和非 农 退 3 沙 6
牧化 现 象 ,自然 灾 害频 发 ; 业 资源 未 林 得 到有 效 利用 , 量林下 资 源 闲置 ; 大 病
朱 志 明 : 9 5 5 出生 , 9 5 毕 业 于北 16年 月 18年
京 自动 化 工 程 学 院 自动 化 工 程 专 业 。 9 0 从 19 年 沈 阳 军 区转 业 , 曾在 扎 兰屯 市物 资局 、 市委 办 、 市 计委 机 关任 职 。1 9 年  ̄ 1 9 年 , 中俄 国 92 99 在 际 贸联 总部 、东方 电子 公 司 、国 际 经 济 合 作 促
面 均 具 有 卓 越 的 功 效 。因 林 蛙 肉 鲜 味
然 行 动 , 是 回到黑 龙 江 老家呆 了几个月 , 野 外观 察林 蛙 的习性 , 而 在 而 后又 到东 北 和 南方 考察 了林蛙 市场 。 志 明意 识到 养 殖林 蛙具 有 巨大 朱 市场利 润空 间 , 又 是利 国利民 的民心产业 , 然 辞去 月薪上 万元 的公 且 毅 司老 总 职 务, 离开正 在 “ 坐月 子”的妻 子 和未 满月 的女 儿 , 内蒙 古 扎 在 兰屯市 河 西购 买 了l 万多平方 米荒 地 养殖 中国 东北 林蛙 , 开始了他梦 想
封面报 道
l ; {
创 新
打 造 高效 农 林 牧 发 展 新 模 式
记 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 首席执行官朱志 明
本刊记 者, 尚 吴浪 齐
绿 色 家园 、 健康 家 园 、 生态 家园 , 绿 色 养 生 食 品 是 人 类 追 求 不 变 的 主
题。 低投 高 效 是 从事农 、 、 业 发 展 林 牧
约 型 农业 、 环 农 业 、 态 农 业 , 强 循 生 加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国 务 院 领 导 多 次 指 出 :“ 十 一 世 纪 是 实 现 我 国 农 业 现 代 二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定位——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定位——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定位------朱志明一、粗放性养殖中国林蛙技术定位(一)、具场地周边地况的不同需用植物和药物设置防逃线;(二)、具场地自然地况,人工调整水位、存流水点的合理布点,完善产卵、孵化、变态、回捕条件;(三)、具场地内天敌种类情况,科学有效设置惊敌板、驱敌管并结合专职人员管理;(四)、可在林蛙栖息理想聚集地况处增设保湿管;(五)、可在林蛙栖息理想聚集地况处设置太阳能照明诱虫设施或采取诱繁饵技术;(六)、在场地内采取在主水处设置观测人为投毒调节池并在春秋两季采取自控和预防火灾联防机制。

通过按上述六条进行粗放性养殖中国林蛙,可提高放养林蛙回捕率并能有效预防不可预见两大投资风险所带来的不应有之损失(人为投毒和人为纵火)。

二、半人工性养殖中国林蛙技术定位:(一)、防逃:在场地周边设置防逃设施,具不同经济条件和地况,可以采取“坑防法”、“网防法”、“植防法”、“药防法”及“瓦防法”。

(二)、防天敌:在场地区域内规划出不同等积防敌点,针对不同天敌种类进行有效设置。

对保护生态有益的林蛙天敌(如鹰、鸟等),可以采取用“仿真动态人”、“仿生动态鹰”及“惊敌板”等设施和科学技术手段以驱赶为主;对生态无益的林蛙天敌(如鼠等),可采取声纳和药物等技术手段灭净。

(三)、防暑:在场地林蛙主要活动区域内人工采用带植被土块堆成防暑休眠洞或不规则设置防暑地气休眠带等林蛙防暑条件。

通过此技术实施,可使林蛙在零上40℃—56.2℃持续3个月间可使林蛙顺利度过暑期。

(四)、饵料:通过互补放养“鹅”或“羊”或“牛”等“生态诱饵法”和“灯光诱虫法”及采取“自补诱饵自繁液”等多种低成本保饵技术手段保证林蛙多样化、多营养活性饵料的自给。

(五)、疫控:合理投放数量,栖息植被达标,多样饵料足给,湿气选择设点,同时具林蛙较聚之处,采取用有益菌沟撒法或淋喷法或田子围灭法等技术手段科学有效疫控。

注:此可详阅中国林蛙项目网“疫控解析”。

(六)、立地:完善养殖场地高层植被和中层阔叶及地面层阔叶植被合理布植;不规则在地表设置植被、枯物;同时达到地表一定湿度。

养殖林蛙合法法律解读——朱志明

养殖林蛙合法法律解读——朱志明

养殖林蛙合法法律解读
------朱志明因中国林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了使您合法发展中国林蛙项目,避免违法与投资风险,现告知您在运营林蛙项目时应具备承办的相关合法手续:
一、如果养殖中国林蛙,需要持有(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或持有此驯养权单位发给的“委托驯养繁殖授权书”;
二、如果出售商品蛙或产品深加工需要持有(办理)“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加工许可证”或者有此经营加工权的单位发给的“委托经营加工授权书”;
三、如果运输中国林蛙,需要持有(办理)“准运证”、“动物检疫证”、“消毒证”;
四、最主要的是您所引进的种蛙要有合法来源,要从有资质合法的育种单位购种并取得蛙种合法来源证明。

同时要查验育种单位自身种蛙是否有国家批文允许从野外提取母本体复壮。

如: 育种单位的种蛙来源都不合法,你从此处引进的种蛙也必然是不合法,也必然违反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

具备上述四项合法手续,您发展的中国林蛙项目方能无违法之险。

所以,请您在决策发展中国林蛙项目前,首先要了解国家对此有关的法律政策,如违法、违规的运作,必会给您的声誉和经济带来双重损失。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问答——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问答——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问答------朱志明近期,一些发展中国林蛙产业的有智之士纷纷致电希望我能亲自解答有关“技术”、“合作”有关事宜。

因我日常公务繁忙,身体欠佳,今我就利用几个小时以问答的形式统一回复如下:一、粗放型、半人工、全人工养殖林蛙是怎样界定的?答:以我本人的观点应该这样界定比较客观,凡在山沟养蛙并无设置防逃、防天敌等条件,在全流程技术应用方面仅实施孵化育蝌应用相关技术外,其它均靠自然条件解决,此模式应界定为粗放型人工养殖模式;凡利用湿地、林地、农田地并基本应用林蛙人工养殖全流程技术(防逃、防敌、防暑、立地、繁殖、保饵、疫控、越冬),但部分环节依靠自然条件来完成,此模式应界定为半人工养殖模式;凡规范化封闭并应用林蛙人工养殖全程技术(防逃、防敌、防暑、立地、繁殖、保饵、疫控、越冬),全部条件(环节)全靠人工完成,而无靠自然条件来完成,此模式应界定为全人工养殖模式。

二、哪种模式投资风险较小?回报率较高?答:粗放型人工养殖模式投资较小,但出品回捕率较低,并且潜在不可预见的投资风险较大(火灾与投毒);半人工养殖模式投资回报率高于粗放型养殖模式,潜在不可预见投资风险低于粗放型;全人工养殖模式投资,均高于半人工和粗放型养殖模式,技术对接点要求较高,但出品回捕率均高于上两种模式,对于未有实践经验初养者和并不具备系统的管理条件,最好不选此全人工模式,应选半人工模式较客观。

三、什么样的林蛙应该作为种蛙?答:品正色深、肤色纯正、无散纹斑、体态丰润、健康无病、体丰强壮、基因绿脉带明显、出油率较高、经过人工二代至三代驯化并改良,复壮后习性温顺野性不强的林蛙可选为种蛙。

种蛙龄最好选择二年至三年青壮年蛙作为种蛙为宜。

四、长江以南地区能养殖林蛙吗?答:只要针对饲养之地况并针对林蛙习性为其创造对接条件并科学合理应用全程技术(防逃、防敌、防暑、立地、疫控、繁殖、保饵、越冬)和行之有效进行管护是能养殖成功的。

提示:不少来自非洲和北极的珍稀动物为什么在我国部分动物园内饲养成功,这主要源于饲养者针对其动物之习性为其创造了理想的对接生存条件和食物并科学的管护。

中国林蛙最新技术成果——朱志明

中国林蛙最新技术成果——朱志明

中国林蛙最新技术成果(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朱志明针对目前众多林蛙养殖户利用稻田地圈养林蛙的特殊性,养蛙所采取不同防逃设施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一些林蛙养殖户因不同客观条件,使林蛙在越冬期出现较高死亡率问题。

本院院长·首席专家朱志明近期亲自又研发成功了“人工圈养中国林蛙多功能移动墙”和“中国林蛙越冬多功能移动箱”两项成果。

一、成果意义:解决广大稻农利用稻田地养蛙因地况的特殊性和正确选材定位问题;规范在稻田地里圈养中国林蛙所涉“防逃”、“防敌”、“饵料”、“越冬”技术与设施,降低成本,提高中国林蛙成活率。

二、成果名称:1、人工圈养中国林蛙多功能移动墙2、中国林蛙越冬多功能移动箱三、研发背景:1、针对国内部分林蛙养殖户蛙圈在雨季时,林蛙因圈内水位上升和流力,使林蛙从防逃墙顶部和墙下冲开的洞口处大量外逃突出问题;2、针对国内林蛙养殖户林蛙场地天敌(鼠、蛇、鸟等)较多,给林蛙造成部分损失突出问题;3、针对国内部分林蛙养殖户林蛙饵料不足,饵料成本过高突出的问题;4、针对国内部分林蛙养殖户各自五花八门设置林蛙防逃设施材质和功效不理想之突出问题;5、针对国内部分林蛙养殖户各自五花八门采用不同林蛙越冬设施,高成本及林蛙越冬死亡率突出问题四、成果特点:人工圈养中国林蛙多功能移动墙(如下简称“移动墙”)1、如调整蛙圈面积或迁移,本“移动墙”可无损迁移;2、在雨季时,如蛙圈进水,本“移动墙”可有效防水高为2米,并墙下基部牢固性较强,一延长米“移动墙”在每秒1立方米流量下不会冲开洞口;3、本“移动墙”可抗7级风力和可抗1吨压力无变形;4、本“移动墙”耐腐蚀性能强,无臭、无毒、耐高温、硬度大,强度高,耐老化,绝缘性能强,表面光洁,无裂痕,不开层,抗酸耐碱,抗压、抗冲击,抗冻。

5、本“移动墙”内外配有防鼠、蛇、鸟等自动灭敌和驱惊天敌的功能;6、本“移动墙”内侧配有无需电源诱虫和保湿功能;7、本“移动墙”安装方便,节约工时明显。

价值解析——朱志明

价值解析——朱志明

价值解析------朱志明因我国林蛙品种较多,分布较广,为使广大林蛙养殖户了解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林蛙品种和主要用途,避免引错品种和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现告知如下:中国境内分布的林蛙品种共有184种。

经多年市场验证,受市场接受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林蛙品种有东北林蛙其吉林长白山林蛙(黄田绿脉品)和东北林蛙物种其分化系“断纹蛙”、“双线蛙”,其次是“黑龙江林蛙”、“泥狗蛙”、“红肚蛙”、“黄田蛙”、“白皮蛙”、“花斑河泡蛙”和受国家重点保护的“虎纹蛙”。

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分布的“红斑草地蛙”和黑、吉、辽等区域分布的“大头蛙”、“黑棘蛙”虽具有一定的食用经济价值但因肤表不佳,油含量营养物质不稳定,消费者认可率较低,市场前景不大;其它品系林蛙因肤表不佳,油所含各种营养质较低及消费者尚未接受(认可)等逐多原因,目前无市场。

注:林蛙的不同品种不是都具有同等价值和市场的,就好比市场中出售的鱼产品,有贵贱之别;各种宠物狗、狼狗、家养笨狗统称为狗,但因其品种不一,故价值也必然不同;各种自行车、卡车、轿车统称为车或交通工具,但均具有其不同的作用和不同的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较高的林蛙市场接受主要走向(用途),主要有以下4个需求源:1、因肤表态美观,肤色纯正,肉(油)所含营养质较高并东北地区广大消费群体对此品种(吉林长白山林蛙其黄田绿脉品系林蛙和断纹蛙、双线蛙)已有几十年的食用行为与消费意识,认可率较高,消费(食用)市场稳定性较强并呈现逐年扩大需求之势;2、提炼的林蛙油因其成色好和所含各种营养质稳定性较强,目前在国内和东南亚市场需求量呈上升之势;3、蛙皮所含保湿因子吸收性较好、活性抗菌性较高,东南亚部分化妆品厂家对皮张需求量突出;4、因蛙肉(油)所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以及各种激素较高,较受国内外部分深加工厂(商)做为首选深加工产品(林蛙补酒、大补液等)其原料。

好的林蛙品种和其市场的生命期是决定养殖户是否获取可观效益的一个重要保证,我们希望养殖户在引进种蛙前,认真辨别,以免上当,造成财力和时间的无效付出,因为您们的创业时间是有限的,资金也是来之不易的。

中国林蛙发展模式——朱志明

中国林蛙发展模式——朱志明

中国林蛙发展模式------朱志明本着我们发展任何一项产业最终的目标就是获取最大的回报;我们个人的资本最大,也大不过一个国家的资本之两大理念。

建议预上中国林蛙项目的朋友是否采取如下发展模式进行定位;一、在自备一定项目资金前题下,首先考察确定具备两大条件的项目实施地域(项目实施地域地方政府对外招商引资主动性和该地域是否具有大量闲置五荒资源和湿地),同时确定项目实施地并履行合法用地使用手续;二、到本院进行考察并建立合作关系,完备项目合法运行手续,掌握全程技术,预定优质种源;三、进行项目场地建设和管理。

秋季由研究院协调项目实施地域政府共同召开“×××新型高效特色生态循环经济成果观摩会”,同时研究院协调央视及国家农业部、科技部等部委相关领导和项目实施相关部门领导参会,以此提高观摩会社会影响力和促进项目实施地地域其政府部门对项目的重视程度;四、通过此次活动,自然对接项目实施地域地方政府有关领导之心态(抓住了一个具有亮点、特点、看点的一个政绩民心工程项目;对接上地市、省府至国家相关领导之人脉关系),所以,地方政府自然会主动给予立项、申请项目资金并在当地各种新闻媒体中广泛宣传,同时也必会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并划拨大量闲置湿地定位之项目开发。

五、通过召开成果观摩会自可产生两大效益:第一大效益,无成本实现与高端人脉关系的建立;市场知名度的拓展;大量土场面积的划拨;优惠政策的享有。

第二大效益,可产生不同投资规模项目合作加盟户,为自资产重组向集团化过度奠定了基础;六、对投资千万可为自基地;投资百万为养殖场;投资几十万为养殖户,而后资产重组成立集团,集团管基地,基地管场,场管户,采取利益分解制,层层互管,层层制约和共享之发展体制。

自原场可转他人经营,自仅监管好技导和商品蛙回收;七、此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无需一兵一卒,一分一厘无成本实现人脉关系的建立;实现市场的拓展;实现团队的形成;实现产业的扩张;实现最巨价值的回报。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零风险之透析——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零风险之透析——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技术零风险之透析------朱志明一、为什么人为捕杀、天敌捕杀并又在恶劣自然条件下,林蛙还能在野外存活下来?不用人类管护的林蛙都能存活,人为给林蛙营造的条件要好于自然,并能有效控制住人类和天敌对林蛙的捕杀,精心管理的林蛙难到养不成功吗?二、为什么部分地区野生动物园内上百种、上千种野生动物都能饲养成功?这主要是饲养人员针对每种动物之习性科学合理为其营造了理想的立地生态条件和科学的管理。

饲养与管理技术高于林蛙的一些野生动物都能养殖成功,难到养殖林蛙的技术比其它的野生动物还难吗?三、为什么用铁线穿透林蛙头部并吊起,林蛙仍能存活一周左右的时间?四、为什么把林蛙内脏全部取出,林蛙仍能存活1小时左右;如果把其它动物的内脏全部取出,这些动物能否像林蛙一样存活那么长时间?五、为什么在林蛙食饵期间,林蛙采不到饵料仍能在荫湿地存活几个月时间?如果人类几个月时间不进食,生命是否还会存在?六、为什么林蛙在零上10℃左右停止食饵(进食)而仍能维持生命?在东北地区冬眠期长达6个月,如果饲养的猪或羊或鸡等6个月时间无需投喂饲料仍能存活;客观的说,养殖猪或羊或鸡等之成本必是很低,利润可观。

如果我们人类六个月不进食而仍能存活,不容质疑的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成本必低。

事实认证:中国林蛙的生命力比人类和其它动物都强。

只要养殖林蛙掌握了“三针”之精髓(针对当地四季气候采取不同的科学管护与技术;针对饲养场地、地质、地况并结合林蛙习性科学合理设置对接习性等设施;针对林蛙四季之不同习性为其营造理想的立地和生态条件及采取饵料月差保量技术),就能养殖成功中国林蛙,就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何况在技术方面还有本院给予全流程的技术指导。

七、近几年,国内有很多养殖户由于种种不同原因养殖失败,这也就给中国林蛙项目蒙上了让很多人认为不好养、怕被骗等诸多质疑。

不管做任何事,不能片面的过早画上句号;一个人考不上大学,不能认定人人都考不上;一个人养猪或养蛙没有成功,不能认定谁养猪或者养蛙都不会成功;一个人曾上某项被骗,不能认定人人上项都会被骗;一个地方出了一个骗子,不能说这个地方人人都是骗子。

养殖中国林蛙政策民心零风险之透析——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政策民心零风险之透析——朱志明

养殖中国林蛙政策民心零风险之透析------朱志明一、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已发布中国林蛙商业驯养繁殖技术已成熟。

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是可以从事驯养、繁殖和经营的。

二、我国林业资源枯竭,近几年在国家封山育林大环境下,林业资源仍处在养息之中。

下岗职工受居住地域等条件限制,就业门路少,待遇及生活标准较低;为维持生计,多数职工采取包沟发展牛、羊项目。

因牛、羊是食草动物,破坏生态条件和污染环境,其排泄物又含有自繁害虫成份基料和较强异味,产出大量对森林有害的害虫,同时害虫又是一些病疫传播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国家和地方每年都拔专款防治虫害,而养殖牛、羊其排泄物及其体表异味,不断繁引出害虫,形成了不断投入防治,又人为的不断创造害虫源生体,处于反复恶性循环防治与发展中。

如何良性的发展牛、羊产业,又能无需投入人力和财力,减少害虫,有效保护生态;同时又能增加林业职工收入。

只有充分利用林区广阔的无荒闲置资源大力发展(放养)各种害虫的天敌——中国林蛙,是改变不良生存发展向良性有机共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及草原和湿地辽阔,广大农牧民放下猎枪后基本以牧业为主,收入单一。

如果在牧场(草原和湿地)放养林蛙,可减少草场因牛、羊排泄物和体表异味所繁衍的害虫对草植被的危害,改良了土质又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亿农民是本项目最大潜在对接群体,对接后,使这一群体能科学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传统落后单一种养模式,走“农业互补共生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之路”,利用农作物下闲置的空间,科学发展能抵御“冰雹”、“霜冻”、“旱涝”、“虫灾”等自然灾害的特色生态项目——中国林蛙,能使从事农、林、牧产业人士在灾年能保证稳定收入。

五、因中国林蛙与农、林、牧业互补共生有如下大益:1、广大农民发展的主业是否丰收并有稳定可观的收入,主要取决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

在各种农副作物下套养中国林蛙,能有效使广大农民发展的主业回避了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行情变化等风险,能确保广大农民朋友可观收入和小康稳定。

浅析中国林蛙不同模式与经济效益——朱志明

浅析中国林蛙不同模式与经济效益——朱志明

浅析中国林蛙不同模式与经济效益------朱志明因全国各地气候,各自场地、地质、地况和各自经济条件均不一。

有的场地靠机场、有的靠石场、有的靠公路、有的靠河流、有的靠居民区、有的靠家禽养殖区、有的靠山、有的是水田、有的是旱田、有的场地土质含砂量不一、有的场地地下水位不一、地气也就不一、各自素质与经济实力不一、南北地域不同气候等等。

所以,养殖中国林蛙应因地制宜,针对中国林蛙习性,科学的采取相对应养殖模式。

各自的场地、地况不同,技术定位和养殖模式也就不同。

养殖模式不同,资金投入和林蛙产量也就不同,效益也就不同。

我认为人工养殖中国林蛙不同养殖模式正确定位:一、包山沟养殖中国林蛙,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工辅助一些孵化、育蝌等方面,其它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自然条件让林蛙自行繁殖。

此成活回捕率低,山地利用率和回报率低,管理难度大,有潜在不可抗力投资风险(火灾和人为投毒)。

但优势是投资少,无需投入过多人力管护。

每亩山地因植被、地况和管理等条件之不同,林蛙下山回归量差别较大,低的亩回捕林蛙量在几只左右,高的在十只左右,每亩山地经济效益约在几十元至百元不等。

所以,此养殖模式可定性为野外粗放性养殖模式。

二、利用庭院菜地、户外农田地和大棚或者较平整地块,并且利用一部分自然条件采取互补共生半封闭套养中国林蛙。

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防逃”、“防敌”、“防暑”、“立地”、“繁殖”、“疫控”、“保湿”、“保饵”、“越冬”八项技术环节。

饵料方面有一部分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取之自然昆虫,立地方面60%来源于自然,其它的方面为人工辅助。

此模式林蛙成活回捕率和土地利用率及回报率较高,易管护,潜在投资风险小。

具不同地况每亩地投资约1万元—5万元,并需要投入一定人力细心管护,每亩效益约在3万-15万元左右。

所以,此养殖模式可定性为半人工养殖模式。

三、利用房舍和大棚,采取高标准全封闭养殖中国林蛙。

技术特点主要是全流程均为人工辅助,此模式林蛙成活率和土地利用率及回报率高,易管护,但技术环节要求高,并且设施投资和饲养成本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中国林蛙项目场地选择
------朱志明
一、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场地优质条件评定标准:
1、地况为湿地或人工设置保湿设施能达到湿度和面积标准;
2、地表湿度日平均为20%—50%;
3、地表自有不规则植被,植被率达到50%以上;
4、地表坡形,落差均在1米左右;
5、场地四周200米内无污染性工厂和导音性企业(化工厂、农药厂、水泥厂、纸浆厂、炼钢厂和采石厂);
6、场地内不规则有若干水系(如有自然泉眼四季流水最佳)并空气湿分子较高;
7、自然昆虫种类较多;
8、地表土含砂量不超过50%;
9、具备电源(220V)和管护房;
10、讯期无水患;
11、四周1公里—2公里有村庄或有养殖“牛”或“羊”或“猪”或“鸡”或“鹅”养殖点或山或河流;
12、地表杂生软植被物较多;
13、离公路较近;
14、场地四周(200米内)无路灯。

二、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场地质差条件评定标准
1、地况为非湿地或采取保湿设施达到地表湿度50%以下;
2、地表自然植被仅占场地总面积50%以下;
3、地表坡形落差高于1米以上;
4、场地四周200米左右有污染性和导音性企业较多(化工厂、农药厂、水泥厂、纸浆厂、炼钢厂、采石厂等);
5、场地无自然水系并空气湿分子低;
6、自然昆虫种类少;
7、地表土含砂量超过50%;
8、不具备电源;
9、讯期有局部水患;
10、四周1公里—2公里没有其它牲畜等养殖点分布;
11、离公路较远;
12、场地周边(200米内)有路灯。

三、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场地不能使用评审标准
1、场地地表土含砂量超过80%以上;
2、场地无植被;
3、场地无法解决电源并无自然水系或人工无法解决水源;
4、场地周边(200米内)有污染性和导音性企业(化工厂、农药厂、水泥厂、纸浆厂、炼钢厂、采石厂等);
5、场地无自然昆虫;
6、场地置在泄洪区下游,在汛期有无法抗力水患;
7、场地周边(200米内)有路灯。

敬告
●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每亩投放种蛙量和投放商品蛙养殖量主要取决地况如下条件来定量(地表、植被、多样化昆虫数量、地表自然湿度及自身经济实力等),如饲养场地条件好,种蛙每个单元(10亩)可投放5万对—6万对,幼成蛙每个单元(10亩)可投放26万只—30万只;如饲养场地条件差种蛙每个单元(10亩)可投放种蛙2万对—3万对,幼成蛙单元(10亩)可投放幼成蛙15万只左右。

●如果完善蛙场质优条件,饵料是关键,可采取如下两种技术手段解决:一是单养雌蛙,避免雄蛙与雌蛙争饵,确保价值高之雌蛙量;二是在饲养场地生态防暑带处采取设置繁性饵点并每周人工喷淋繁饵液等10余种低成本保饵技术手段。

●不同场地所投种量和商品蛙量其不确定量主要取决于各场地互不相同条件,请自灵活决策。

●粗放型养殖林蛙模式因地况特定原因,使技术运行难度较大,林蛙出品率低,并且潜在两大不可抗力风险原因(人为投毒和火灾),故本院对预运行此模式的林蛙合作伙伴采取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一般不会受理。

●全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因全程技术环节对管护人的责任心和素质要求较高,并运行每个环节均需一定的资金保障,投资较大,同时也潜在无可控人为责任风险(技术环节紧扣,可控失误率不高)故本院对运行此模式的林蛙养殖户采取也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一般
也不会受理。

●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因全程技术简易,地况条件自然吻合林蛙习性,投资各环节在运行中对资金要求弹性较大,就是管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管护不到位失控几个月,或2个月无饵(虫)或3个月无雨保湿或不控天敌一般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对此模式本院采取的是重点受理与全方位扶持。

●棚式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如采用本院“活饵繁诱同步技投”、“净身围点防暑近栖”、“分防防聚分餐”、“循环繁池综用”、“保湿灭菌同步”、“立体植被互存”等技术,本院也可采取重点受理与全方位扶持或入股共同发展。

●对采取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养殖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合作户,本院可相应投资参股。

通过召开成果观摩会的形式,以招商引资形式并通过合作伙伴与地方政府拓展养殖面积,进行资本运作。

特别说明
半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其林蛙所需立地生态植被、保湿和多样化活性饵料70%—80%基本来源于自然供给。

所以在整个饲养周期中成本低于全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并且在防逃、防敌、助饵、防暑、助孵、疫控、越冬等技术方面易控,对技术环节要求不严,就是管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蛙圈失控2个月,一般也不会造成林蛙较大损失;粗放型养殖林蛙模式因特定地况条件制约使防逃、防敌、助孵、诱饵等技术条件难已有效实施和设置,故回捕率低,并且不可抗力的存在两大风险(火灾和人为投毒);全人工养殖林蛙模式因林蛙所需立地生态植
被、保湿、活性饵料、防暑、疫控等林蛙所需全流程条件均全人工解决,所以在整个饲养周期中成本高,并且对整个技术环节技术要求较严,如管护人不是投资主体人,必责任心不强,易造成重大损失。

所以,本院建议应首选半人工养殖模式。

如养殖地况为“湿地”,较简易行,成本最低,效果最佳,效益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