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北方冬季可养林蛙

北方冬季可养林蛙
温度适宜
北方冬季气温较低,但林蛙可以进入冬眠状态,减少能量 消耗。因此,在北方冬季养殖林蛙可以节省保温成本。
湿度适中
北方冬季空气湿度较低,这有利于林蛙保持水分和身体健 康。
疾病较少
由于北方冬季气温较低,许多病原体和寄生虫无法生存, 因此疾病传播的风险较低。
市场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林蛙作为一种营养丰富 的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北方冬季养殖的林蛙可以 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价格。
开发新产品
利用林蛙开发新产品,如蛙油保健品、林蛙酒等,丰富市场需 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态修复
养殖林蛙可以促进生态环 境的恢复和改善,对生态 平衡的维护有着积极的作 用。
农业和森林的保护
林蛙可以捕食农业和森林 中的有害生物,对农业和 森林的保护有着积极的作 用。
04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辽宁省本溪市养殖林蛙
地理优势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具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溪流资源, 为林蛙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养殖林蛙的意义
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
林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 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滋补强身的功效 。
药用价值
林蛙的某些器官具有药用价值,如蛤蟆油(林蛙的 卵巢)具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的功效。
生态保护
养殖林蛙可以保护野生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 ,因为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北方冬季养殖林蛙的优势
内部设施
在棚内设置若干个栖息台,以供林蛙栖息和产卵。同时要设置饵料台和饮水设施 。
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饲料种类
可选择优质配合饲料,如鱼粉、豆粕、玉米等,也可投喂活 体昆虫、蚯蚓等。
投喂方法

林蛙养殖技术新法

林蛙养殖技术新法

林蛙养殖技术新法【林蛙养殖技术】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又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

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具有明显的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是男女皆宜的保健品。

野外半人工(散放)养殖林蛙是当前东北地区发展较快的一个产业,很多养殖户通过在生产实践中的摸索,掌握了独到的养殖方法和经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 同时孵化由于蛙卵产出时间不一致,在卵团孵化过程中,往往同一池中的蝌蚪大小不一,容易出现大蝌蚪食小蝌蚪、小蝌蚪食未孵化的卵团及卵胶膜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养殖场采用将同期产的卵集中放在同一池中的办法,但林蛙产卵期长达15 天左右,每天产量不等,有时1~2 天所产的卵团才能装满 1 个孵化池,有时不够,这样所需孵化池的数量就要多,耗费大量人力来分池。

在饲喂蝌蚪过程中,还要分池投放适合不同阶段蝌蚪的饵料。

汪清林业局养殖户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集中管理、同时孵化的办法,效果较理想,值得一试。

做法如下:在仓库(东北叫仓房)中,掘一深坑(长、宽、深度灵活掌握),用不漏气的塑料薄膜平铺在里面,将每天所收集的卵团集中到这里,灌水,水深以浸没卵团为宜,坑上覆盖不透光的物品,如麻袋等。

之所以选在仓库里,是因为仓库不透光,而且温度适宜。

只要不见阳光,这些卵团可保存长达十几天,等到数量攒足时,再一起移送至孵化池中进行同时孵化。

2 光盘惊鸭目前,困扰林蛙养殖户的难题之一就是天敌。

野鸭就是林蛙蝌蚪期的主要天敌,成群的野鸭飞到孵化池中,肆无忌惮吞食蝌蚪,有时几只野鸭半天时间就可以将整个池中的蝌蚪全部食光,危害严重。

而野鸭又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明令禁止捕捉。

有的养殖户用稻草人、。

关于无冬眠养殖东北林蛙

关于无冬眠养殖东北林蛙

关于无冬眠养殖东北林蛙陈夷林蛙是依据环境状态和自身生物钟这两个因子来确定自身的生理活动的。

其中,环境状态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自然环境,而是它们实际所处的环境的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黑龙江地区林蛙在九月中下旬就开始逐渐停食,吉林、辽宁地区会延缓至10~11月初,而南方会延缓至11月下半月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林蛙不是按季节时间表来进入冬眠这个基本的问题。

依据上述原理,同时因为气候在入秋后总是有一段时间总是在10度以上波动(尤其在南方),这造成林蛙既不能冬眠又不能进食的状态,于是就产生了保温暂养的技术。

这个技术的初衷是稳定和适度提高入秋后的气温,使得林蛙能够在人工环境下继续进食,保持体力。

在气温继续下降到林蛙适宜的入水冬眠时,则让林蛙进入冬眠。

但是近年来,这个技术被用于“无冬眠养殖”。

尽管现在有单位进行了实际的养殖应用,有的进入了推广,但笔者还是认为这值得商榷。

原因有三点:1.林蛙对于冬眠具有自身的生物钟。

虽然它们在最初的气温下降中主要依据所处的环境温度来调节自身的生理活动,但是最终将服从于体内生物钟的调节。

我们发现,林蛙这个生物钟产生作用的时间最晚在12月份,这可能与光照时间和强度有关。

进入这一时期,林蛙的精神出现一种迟钝,生长量急剧下降,甚至不明显。

依据生物原理,如果人为强制地再用高温来维持林蛙的环境意图使得它们“清醒”起来,这不仅是事倍功半,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

这个应激反应将造成蛙内分泌系统的严重紊乱,导致体质严重下降而被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在非感染情况下,无冬眠养殖高死亡率这个课题东北专业研究所曾作过长达数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无冬眠状态会造成越冬蛙肺功能衰竭而死亡,不可取。

由此可见,无冬眠养殖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技术上不是很简单通过升温处理,就能够达到正常养殖目的的。

2.市场采取“无冬眠养殖”的目的是意图在单位时间中达到更大的生长量。

但是实践证明这种生长量相对林蛙在活动期内正常的生长量是微乎其微的(这就是生物钟在起作用)。

东北林蛙人工养殖的健康管理

东北林蛙人工养殖的健康管理


保湿工作是林蛙 日 常工作中重要 内容 , 林蛙变 态以后可以完全营陆栖生活, 但要求 湿度必须达到 定要 求 ,不同时期林蛙对湿度 的要求也不尽相
同 。林 蛙变 态 阶段 空 气相 对 湿度 要 求 相对 高些 , 控
l 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11 场址 选择 .
制 在 8 %以上 , 0 地表 湿 度控 制 在 7 %~ 5 林 蛙 在 0 8 %, 2月 龄 以上空 气相 对湿 度要 控 制在 7 %以上 ,地 表 5 湿 度 控制 在 7 %左右 即可 。要 保证 加 湿设 施及 时 、 0
《 水产养殖 )0 0年第 1 期 ) 1 2 1
diI o :
磕 朱 与


移 ,
佳 木斯
东北林蛙是著名的经济蛙种 , 其输卵管是名贵 的药材 —— 林蛙 油 。林蛙 养殖 是近 年来 才兴起 的特
种经济 动物 养殖 。林 蛙疾病 防 治与其 他 动物有很 大 的差别 。 北林 蛙是 变温 动物 , 东 在水 中发 育 , 态后 变 在陆地 生 活 , 活 环境 复杂 , 生 条件 要求 高 , 易受 外 容
东北林蛙对 养殖环境要求 非常高 ,尤其对水 质、 土质 、 空气 质 量 、 围植 被 覆 盖 、 光 噪 音 强 度 周 声 等有严格要求 。水质要清洁 , 要达到《 渔业水质标 准》 土质要没有任何污染 , ; 而且要易于排水。空气 要清 新 , 附近 没有 工 厂污 染 的气 体 排放 。没有 过 强
人 为改 善 蛙 圈 中的 生物 群 落 , 之有 利 于 环境 使
合理 放养 是对养 殖环 境 的一种 优化 。 工养 殖 人
林蛙 , 大蛙 、 小蛙放养密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 2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林蛙养殖是一种常见且盈利较高的养殖业,因其味道鲜美且养殖成本低廉而受到市场的欢迎。

本文将介绍林蛙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为创业者提供养殖林蛙的有益指导。

正文:一、选址和养殖环境林蛙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选址时应选择有湖泊、水库或池塘等水源的地方,水源要保持清洁,并具备一定的水质监测和处理能力。

同时,应考虑养殖环境的通风情况,保证林蛙养殖场的空气流通,并降低成蛙的死亡率。

二、饲养管理1. 蛙苗的饲养:蛙苗需要适宜的饲料和环境来稳定自身的生长。

从出苗一周开始,初次喂食应以微小的饵料为主,过度大的饵料可能引发蛙苗的窒息。

饵料的选择包括蜂蛹、水蚯蚓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且易于蛙苗消化吸收。

2. 成蛙的饲养:成蛙的饲养要保证饲料的均衡、多样性。

常见的饲料包括小鱼、虾、蚯蚓等。

同时应考虑到蛙类嗜食天性,合理安排饲料的喂养时间和方式,避免浪费,并定期整理废饲料。

3. 水质管理:保证养殖环境的水质稳定和清洁对于林蛙的养殖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更换水源、增加活性炭过滤等方式来维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

还需监测水质中的pH值和溶解氧浓度,保证蛙类的生长和生存环境符合标准。

三、疾病防控林蛙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为了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需要注重疾病预防与控制。

1.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人群过于拥挤栽种引发疾病的传播。

2. 规范的养殖操作:准确把握养殖基本技术,比如定时更换水源、定时对底泥进行过滤等措施,以减少疾病来源和传播。

3. 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蛙类健康体检,注意寻找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加强蛙类的免疫力,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疫苗接种。

四、市场前景林龟养殖是一项利润丰厚的养殖业务。

林蛙的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

在养殖成本方面,与其他养殖业相比,林蛙的养殖投入相对较低。

因此,林蛙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东北林蛙养殖技术一、中国林蛙的养殖概况、效益及前景(一)养殖概况中国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

中国林蛙是一个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

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具有食用药用两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

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

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探索封沟育蛙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广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度捕捉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目前已成为我国部分山区人民的一项致富产业,同时对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封沟育蛙及半人工养蛙技术如今已遍布中国林蛙的分布区域,据最近统计辽宁省有养蛙点9000余处,吉林省8000多处,黑龙江2000多处,林蛙放养场总面积达2000万公顷以上,其它地区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

半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辽宁省已制定了地方标准及规章、规程和办法,林蛙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大大拉动了林蛙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符合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对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人工饵料昆虫,防御天敌,安全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诱变及构造围栏模式等技术是成功的,初步解决了人工养蛙的有关技术难题。

目前此技术已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等地。

问:养林蛙的经济效益如何?(二)养殖效益1、生态效益:中国林蛙每年有6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绝大部分是害虫,如食甲虫、夜蛾幼虫、尺蠼等,还能采食传播疾病的动物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蚊、蝇、蛞蝓等。

东北林蛙蝌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东北林蛙蝌蚪的饲养管理技术
和养 殖 实 践 表 明 , 料 中 的蛋 白质 含 量 、 饲 动物 性 蛋
白和植物性蛋 白所 占的比例影响蝌蚪的体质 、 体重
和生 长发 育 的时 间 ,也就 是 达到 变态 所 需 的时 间 。
上 , 行“ 应实 四定 ” 则 。定质 : 饲料 要 求鲜 嫩 、 原 菜类
无根 、 无泥 , 蝌蚪喜食 。颗粒饲料要求营养全面 、 适
食量 不 同 。定 时 : 在 蝌蚪 在水 溶 氧高 的条件 下 吃 要
在林 蛙蝌 蚪 的快速 生 长期 ,饲料 总 蛋 白 中动物 性 、 植物 性蛋 白含 量对 其 影 响不 明显 。动物 性 、 物性 植 饲料 的 比例 以及蛋 白质 含 量 的 不 同 对林 蛙蝌 蚪 的 发 育速 度 、 态完 成 所 需 时 间 、 蛙 个 体 大小 和体 变 幼 质强 弱都 有影 响 , 林 蛙蝌 蚪 的成 活 率 和变 态率 但对

省佳 木斯 地 区 , 蚪孵 化 饲养 期 为 4月 5日至 6月 蝌
5日, 提前孵化 2 0d左右, 实行的是提早孵化 、 饲养 技术。一般蝌蚪发育期在 5~ 0d 0 6 。 影 响蝌蚪生长期间 的因素主要有水温 和饲料
中蛋 白质含 量和 饲料 中动植 物蛋 白的 比例 。 蝌 蚪 生长 适宜 温 度 为 l 0℃ , 温过 低虽 然 62 水
丝 术 与

《 产养殖) 0 2年第 9 水 ) 1 2 期
2 正 确掌 握从 孵化 池移至 到饲 养池 的 时间 . 2
31 水 温和饲 料对蝌 蚪 生长期 间的调控 .
蝌蚪 从 大 棚 中 的孵 化 池 移 到 蝌 蚪 饲 养 池 的 时
蝌蚪的生长发育期 间对蝌蚪个体重量 、 体质和

林蛙增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林蛙增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2021年第6期74林蛙的一生要经过胚胎期、蝌蚪期、幼蛙期和成蛙期4个发育阶段,经历水中栖息(蝌蚪期、越冬期)和陆地栖息(幼蛙期、成蛙肥育期)两种生活环境变换。

蝌蚪期一般分为蝌蚪初期、中期、后期和变态期。

其中蝌蚪变态期是蝌蚪期最关键阶段。

本文综述了林蛙增养殖核心技术,并总结了林蛙增养殖中的几个关键时期的管理要点,以期为林蛙增养殖提供参考。

林蛙增养殖关键技术措施文/黄权1 刘新宇2林蛙是两栖动物,包括较多种或亚种。

目前通常所说的林蛙是指东北林蛙。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 Gunther )是分布在长白山脉的主要蛙种,可驯养利用,历史悠久,是水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调查数据表明,全国现有蛙农约36400户,从业人员约52万,年产值约200亿元。

一、林蛙增养殖核心技术根据多年从事林蛙增养殖积累的经验,将林蛙增养殖技术总结为九个字,即“水、种、饵、林、繁、密、养、防、管”。

水是指养蛙需要的水源、水质、水量和水文,用于林蛙的抱对产卵、孵化变态和越冬休眠;种是指养蛙所需的种蛙和蛙卵或蝌蚪及幼蛙;饵是指林蛙幼体(蝌蚪)和成体(幼蛙、成蛙)所摄食的青绿叶菜、混合饲料、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在养殖过程中或者一个阶段中使用的人工繁殖饵料、自然繁生饵料或者配合饲料;林是指林蛙山林放养或圈养需要的林地、林型、树种等,草本植被、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层或者围栏及肥育场;繁是指种蛙和卵团繁殖发育及其需要的条件;密是指种蛙、卵团、蝌蚪、幼蛙和成蛙的放养密度和放养模式;养是指综合养殖模式和技术;防是指养蛙过程中防逃逸,防病害,防污染,防盗窃;管是指养蛙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水、种、饵、林”是养殖林蛙的基本条件(第一层次);“繁、密、养”是养殖林蛙的关键技术(第二层次);“防、管”是养殖林蛙的管理措施(第三层次)。

二、林蛙越冬管理要点(一)林蛙越冬方式冬眠期林蛙易大量死亡,林蛙水下越冬水温以1℃~4℃比较适宜,保持水溶氧大于4mg/L ,水深大于2m ,确证林蛙安静不食不动,眠深眠透。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引言东北林蛙(学名:Rana dybowskii)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属于赤蛙科(Ranidae)。

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新鲜食材的需求,东北林蛙养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东北林蛙养殖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对有意从事东北林蛙养殖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养殖场选择东北林蛙的养殖需要较为湿润的环境,对水质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选择位于山区或有充足水源的地区,以方便供给养殖所需的水源。

此外,应选择拥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条件的场地,确保养殖环境的舒适性。

池塘建设养殖东北林蛙,需要建设合适的池塘。

池塘的规模和设计应根据养殖规模和实际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个池塘的面积应在5000平方米以上。

池塘的深度应为1.5米左右,以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和栖息环境。

在池塘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底部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池塘底部,以防止底部渗漏和水土流失。

- 水质处理:在池塘建设前,应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水质符合东北林蛙的要求。

可以通过增加氧气和控制水温等方式来提高水质。

- 养殖设备安装:安装充气管、过滤设备等养殖设备,以方便管理和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节。

种苗选购种苗的选购是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养殖水平和保证个体的质量,选择健康的种苗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选购种苗的要点: - 外观:选择外观健康、有充足体态的种苗,体色鲜艳、皮肤细腻的个体,身体无明显伤病。

- 活动情况:观察种苗的活动情况,选择活跃、敏捷的个体,不选择行动迟缓、不爱进食的个体。

- 供货渠道:选择正规的供货渠道,确保种苗的质量和来源可靠。

饲料配制东北林蛙的饲料配制很重要,合理的饲料配制可以提高东北林蛙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饲料配制的要点和建议: - 饲料种类:选择含有必需营养物质的饲料,如虫类、蚯蚓、小鱼等。

可以根据生长阶段的需求适量添加其他营养配料。

林蛙人工养殖技术:三喜、九怕、十项环境措施

林蛙人工养殖技术:三喜、九怕、十项环境措施

林蛙人工养殖技术:三喜、九怕、十项环境措施【导读】林蛙具有极高的药用、美容价值,林蛙可以制成林蛙油且价格十分昂贵,近年来野生的林蛙被滥捕乱杀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因此人工养殖林蛙对物种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林蛙又被称为东北林蛙广泛分布在我国北部地区,林蛙具有极高的药用、滋补和美容价值。

近年来自然环境中的林蛙实现了人工养殖。

根据经验总结出林蛙“三喜九怕”生活习性:三喜为喜安静、喜阴暗、喜湿润;九怕为怕强光、怕高温、怕干燥、怕雨淋、怕水浸、怕污浊、怕异味、怕虫害、怕压迫。

因为林蛙有这些特性,所以便要求任何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都需要因地制宜,采取遮阳、避雨、通风、排水、保湿、适温、防逃、消毒、除害、隐蔽物这10 项相应的环境措施。

1、遮阳
林蛙是水陆两栖生活属于变温动物。

林蛙皮肤的保湿、保温功能比较差。

同时因为林蛙有30%以上的呼吸靠皮肤来完成,所以当其受到阳光直射时体温会迅速升高。

当林蛙所处的环境温度高于23.1℃时,林蛙的体温因代谢加快而不再继续上升,因此23.1℃是林蛙体温的一个分界点。

林蛙受到阳光直射体内水分迅速蒸发散失、脱水加快、皮肤功能受到影响;同时林蛙皮肤黏膜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而加速脱落、皮肤结构受到损伤,不仅令其无法正常呼吸还令其皮肤的屏障作用降低并染上多种疾病。

适宜林蛙的遮阳环境:饲养圈内的郁闭度高于0.6 并维持“七阴三阳”的比例。

用稻草搭建高度为1.5~2 米的遮阳棚,这种凉棚成本低且遮阳效果良好,还能起到增湿和引虫生虫的作用,但需要每年更换稻草进行维修。

若同时配合遮阳网使用则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2、避雨
夏季时林蛙只在陆地生活或潮湿的环境即可供其生存。

以往的实践。

林蛙怎么养林蛙养殖技术

林蛙怎么养林蛙养殖技术

林蛙怎么养林蛙养殖技术现在养殖也业的发展起来,有很多的特种都既有很多的研究作用,林蛙养殖在东北已经开展多年,有很多的成功的例子,那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林蛙的养殖技术。

图:林蛙网箱的制作网箱是以木板为框、上覆塑料薄膜;下铺塑料纱窗的一个半封闭的箱子。

网箱的规格可大可小,以制作材料和越冬池面积的大小而定。

为便于管理,一般不宜超过2×3m。

取厚1~2cm、宽20~30cm、长1~3m的4块木板为框,钉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箱框。

箱底用塑料纱窗(网眼最小的那种)订好,不要留有缝隙;箱盖用软木棍或木条支成拱形,拱顶距箱底高50cm,拱上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两端要各比箱长出60cm以上,下垂后要遮住箱体两侧。

卵团孵化在养殖场内修建若干林蛙产卵池,水深20~40cm,面积不限,可人工挖掘。

林蛙产卵高峰期要经常巡视,发现池内有卵团要及时收走,放入网箱内,每平方米网箱最多可放40个卵团,3天之内产下的可放在同一网箱内。

网箱装好卵团后要马上放入越冬池内,这时要在网箱周围用绳子系上塑料桶做为网箱的浮子,否则网箱就会沉在水中。

塑料桶即市售的盛装酒、油的塑料制品,所用塑料桶的多少以池水将网箱内的卵团刚好浸没为标准,一般1.5×2m的网箱用10kg的桶8个左右。

网箱两侧的塑料薄膜在水中飘浮时,可将其直接绑在网箱上,或悬挂木板等物体使其下垂,从而将网箱密封。

要将网箱用绳索固定在越冬池内,以防刮风时网箱移动和晃动,影响水温的提高。

由于网箱是密封的,即使是在春季的冷水中,网箱内的水温也在15~18℃,卵团可以很快地孵化,而且孵化的速度相当齐,一般10~15天就能孵化成蝌蚪。

蝌蚪养殖蝌蚪孵出后,第1周可不必喂饵料。

第2周开始饲喂,饵料以豆饼、米糠、玉米面为主,粉碎后加水制成馒头状,蒸熟,用手捻成粉状投喂,每天喂1次,以吃完、不剩为宜。

第3周开始,蝌蚪食量增加,每天要喂3~5次。

蝌蚪对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需求也很高,所以,此时应适当添加青饵料。

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林蛙是一种蛙种,在我国北方有着广泛的分布范围,林蛙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两者为一体的纯天然食品。

其药用价值极高,并且林蛙提取的林蛙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品,在我国非常受欢迎,有着强精壮阳、滋肾补肝等功效。

那么养殖林蛙该怎么管理呢?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吧!1、及时遮阳林蛙是一种两栖动物,皮肤的保温保湿能力不强,并且林蛙的有一部分呼吸是以皮肤为主。

如果林蛙长时间处在太阳直射的环境下,其水分蒸发的速度就会大大增加,导致体温受到影响而迅速上升,极易脱水。

导致皮肤呼吸功能受阻,并且皮肤中的粘液还会因为紫外线的照射而逐渐变干。

使林蛙的呼吸受阻,降低皮肤的保护能力,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在养殖的时候要建立好遮阳棚,提高保温保湿性,还能为林蛙提供天然昆虫,有利于林蛙的生长。

2、防雨设施在夏季高温干旱的环境下,林蛙会为了降温而聚集在潮湿的环境中,并且喜欢淋雨。

但是林蛙如果长时间淋雨的话,对其生长是非常不利的,会提高林蛙的死亡率。

特别是在大雨天的时候,幼蛙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主要是由于雨水不干净。

因此我们除了要建立遮阳设施之外,还要保证林蛙有安全不遇雨的进食场所,防止林蛙淋雨死亡。

在搭建防雨设施的时候可与遮阳设备灵活结合。

3、温度调整林蛙的体温是不断变化的,没有调整好养殖温度的话会对林蛙的生长造成很大的阻碍。

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林蛙的生长发育,温度低于14度的时候,林蛙的食欲下降,长速变慢,超过32度的时候林蛙的新陈代谢功能紊乱,死亡率上升。

因此我们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温度,林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3度左右。

且我们每天都需要对林蛙检测温度,通过遮阳通风等工作调整温度,防止林蛙产生不良反应。

4、保持湿度刚刚也说了,林蛙的皮肤保湿能力不是很高,因此我们在养殖中还要做好保湿工作。

林蛙对湿度的要求会随着生长阶段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幼蛙变态期的时候,其湿度要保持在88%左右,两个月内的幼蛙要将湿度控制在81%左右,然后将湿度降低至75%左右。

林蛙仿野生养殖关键技术

林蛙仿野生养殖关键技术

农家科技54养殖天地林蛙,又被称为哈士蟆、雪蛤,为两栖类动物,原产地在我国辽宁省的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等地,林蛙的生活习性为每年的4月下旬到9月上旬在潮湿地带生活,远离水体,进入炎热的夏季即进入夏眠,9月底开始回到水中,进入寒冷的冬季在水深处石块下聚集冬眠,待春季温度升高、水体解冻后进行交配、产卵。

林蛙肉口感鲜美、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润肺养阴、补脑益智等功能。

随着人们对林蛙的医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认识的提高,以林蛙为原料的加工业逐渐兴起,广泛用于医药和保健品制造的蛙油日趋匮乏, 价格日益昂贵,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林蛙被一些人猎捕,导致林蛙的数量日趋减少,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减少对野生林蛙的捕猎,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为此,一些农户通过模拟林蛙生长的野生环境进行人工养殖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林蛙仿野生养殖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提炼,供林蛙养殖户参考。

一、种蛙的选择模拟野生环境进行林蛙的养殖,要求种蛙的品种纯正,雌雄比例均衡(1∶1),蛙龄以2~4龄为好、体型大且具有较高的活跃度。

可在林蛙的产区捕捉野生林蛙作为养殖的种源,经过选优去劣,对一些较次的林蛙个体予以淘汰。

二、养殖场地的选择及建设林蛙养殖场地要求水源、空气、土壤均没有污染,且周边无噪声源,地势稍有坡度,以便于排水,确保场地内不积水。

地势低洼的位置不适合进行林蛙的养殖。

养殖场地内土质类型最好选择有较好渗水效果的沙壤土,确保大雨后雨水可以及时排走。

场地周边有充足的水源条件,包括天然溪流、井水、池塘水、自来水等,要求水源清澈、水质优良。

养殖场地选择好后即可进行建设,包括晒水池(用于提前准备林蛙饲养阶段需要的温度适宜、水量充足的水)、蝌蚪孵化饲养池(长、宽、高分别在4米、2米、0.5米左右,林蛙卵团的投放量为每平方米1~2团)、变态池(在蛙圈之间的中央区域设置,每个蛙圈均需要10平方米变态池1个,要求有排水、供水的管道,管道口处用网罩等密封住,每个变态池蝌蚪的投入量一般约2万尾)、越冬池(面积宜大,对于永久性越冬池,深度约1.2米,宽在3~4米,具体长度结合实际情况而定,池壁高 1.2米、宽50厘米,底部铺上水泥、沙石等)、饲料繁育室(饲养场地内空闲的屋子可作为饲料繁育室,黄粉虫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房间15~20 盘)、饲养圈(长、宽、高分别为15米、8米、1.3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作者:————————————————————————————————日期:东北林蛙养殖技术一、中国林蛙的养殖概况、效益及前景(一)养殖概况中国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

中国林蛙是一个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

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具有食用药用两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

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

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探索封沟育蛙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广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度捕捉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目前已成为我国部分山区人民的一项致富产业,同时对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封沟育蛙及半人工养蛙技术如今已遍布中国林蛙的分布区域,据最近统计辽宁省有养蛙点9000余处,吉林省8000多处,黑龙江2000多处,林蛙放养场总面积达2000万公顷以上,其它地区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

半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辽宁省已制定了地方标准及规章、规程和办法,林蛙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大大拉动了林蛙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符合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对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人工饵料昆虫,防御天敌,安全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诱变及构造围栏模式等技术是成功的,初步解决了人工养蛙的有关技术难题。

目前此技术已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等地。

问:养林蛙的经济效益如何?(二)养殖效益1、生态效益:中国林蛙每年有6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绝大部分是害虫,如食甲虫、夜蛾幼虫、尺蠼等,还能采食传播疾病的动物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蚊、蝇、蛞蝓等。

林蛙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2、社会效益:由于林蛙养殖业的发展,使很多农户有了可靠的致富项目也使很多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林蛙及其产品走上餐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结构,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保健和护肤美容佳品。

3、经济效益:哈士蟆药用历史悠久。

蛤士蟆油有“补肾精、养阴润肺”之功效,常应用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振、心悸失眠、盗汗咳血等症。

可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和性功能,促进人们生长发育,所以用林蛙油为主料制成高级滋补保健品和美容护肤佳品。

哈士蟆油的化学成份复杂,其中蛋白质占总量的56.3%,另外还含有蛙醇,灵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及多种激素。

所以林蛙除了人们鲜食以外,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

每只雌蛙售价均在3-8元,每公斤哈士蟆油售价2000-2600元,有些养蛙户年收入有50-60万元以上。

(三)养殖前景目前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路很好,一直供不应求的局面。

从发展趋势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结构的变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林蛙的自然资源已受到极大破坏,按现时人们的环保意识,想恢复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是不太可能的。

只有走人工养殖实现产业化的路子,才能拓宽饲养领域同时也能提高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林蛙及产品的需要。

由于林蛙的养殖业发展的晚,技术水平低,养殖效益不平衡,大部分可利用资源仍在荒芜,生产量不大,难以大量供应市场。

因此发展林蛙养殖业的潜力很大,而且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扶持。

因此,人工养蛙具有美好的前景。

二、中国林蛙的主要生态习性我国哪些地方可以人工养殖中国林蛙呢?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了林蛙的人工养殖场必须建设在林蛙的分布区域内,否则难以养殖成功。

中国林蛙的分布虽然很广泛,但主要产区在东北三省。

林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在东向南止于江苏,西部向南止于四川,已有记录的省区有: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内蒙、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湖北、江苏等省。

林蛙养殖发达地区主要在东北三省,如辽宁的清原、新宾、桓仁、海城、风城、岫岩;吉林省的舒兰、桦甸、蛟河、长白、抚松和延吉、通化地区;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地区如宁安、尚志、武常、牡丹江地区等。

凡是有中国林蛙自然分布的区域,方可以发展林蛙的人工养殖业需要了解林蛙的哪些生态习性才能取得养殖成功呢?需要了解林蛙的两栖性、食性、繁殖习性、只有满足它们的习性才能养殖成功。

1.两栖性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性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

林蛙每年春天完成冬眠和生殖休眠以后,沿着溪流沟谷附近的潮湿植物带上山,开始营完全的陆地生活。

林蛙对栖息的森林类型有一定选择,喜栖在林内郁敝度大、枯枝落叶多、空气湿润的植被环境,如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内有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

林蛙不喜息在针叶林内,特别是落叶枯林下。

林蛙对山林的方向也有一定选择,春季气温低,林蛙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南坡活动;盛夏时节林蛙喜欢在山林的北坡活动。

林蛙在林中活动有一定范围,一般以越冬和产卵地为中心,向外1-2公里距离,否则林蛙找不到适合的越冬场所而死亡。

林蛙一般不越过山顶,但对低矮山岗也能越过。

林蛙在水中产卵,对产卵场所有一定选择,主要选择水层浅、水面小的静水区产卵。

产卵场地多是泥质水域,有石块、植物茎秆等残杂物,水质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为5.5-7.0。

蝌蚪期完全生活在水中,林蛙在5℃时开始产卵,蛙卵在水中受精、孵化并发育成幼蛙。

林蛙产卵的最适温度为8-10℃。

水中的溶氧量多少对蝌蚪和成蛙越冬的影响很大,水中溶氧量不足会使大量蝌蚪及越冬蛙死亡,水深是影响林蛙越冬成活率的关健因素。

当气温降到5-10℃时,林蛙开始下山入水冬眠,气温继续下降,水温降到3℃-5℃时,林蛙向深水域转移,进入长达4-5个月的深度休眠阶段。

林蛙越冬水深要在1-2米,在冰下有较深的流动水,才能安全越冬。

2、食性林蛙在蝌蚪期是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水中取食。

成蛙广食性,以昆虫的活体为主要食物,其次是蛛形纲、多足纲及软体动物。

幼蛙与成蛙的食物种类无大差别,幼蛙只能捕食小的昆虫。

由于蛙的极端近视,只能捕捉管近距离出现的活的动物性食物,而不能吃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

幼蛙发现食物的距离在10厘米内,捕捉距离2-4厘米,成蛙捕食距离为10-15厘米。

林蛙每天有两个捕食活动高峰期,一般上午的4-8时,下午4-6时,天气较冷时在中午11-14时捕食活动,林蛙摄食旺期是6、7、8三个月份,成蛙每年摄食量为1000多只昆虫,大约重50克。

3、繁殖习性随着春季气温升高,林蛙逐渐苏醒过来,解除休眠,出河上岸进入产卵场,出河的适宜温度:气温5℃,水温3℃以上。

林蛙性成熟时间为2年,一年生雌蛙的生殖腺处于萌芽状态下,肉眼很难看出,野生林蛙在自然状态下,雌雄比列为1:1.34,受蝌蚪发育期间气温影响较大。

成蛙出河后即开始“抱对”在水中产卵受精,经过39天的胚胎发育进入变态期,再经15天的发育,变成幼蛙上岸进入陆地生活。

林蛙繁殖过程受温度影响很大,在人工保暖期棚内从孵化蝌蚪到变成幼蛙需用37天,在自然发育情况下则需要54天。

林蛙每年只产卵一次,2年生雌蛙可产一个卵团,约1300粒蛙卵,镞三年生雌蛙平均产卵1800粒。

雌蛙产卵后有一个生殖休眠期,大约10-15天,潜伏在疏松的土壤中或树根等遮阴物下面,当气温升高到10℃以上时,林蛙也恢复了体力,开始进入林中生活。

种蛙在生殖休眠期死亡现象严重。

4、冬眠习性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寒冷而漫长,林蛙冬眠长达5-6个月,主要是水下冬眠,可分为四个时期入水期、散居冬眠、群居冬眠期和冬眠活动期。

林蛙陆栖生活时用肺呼吸,入水冬眠后肺部停止活动,靠皮肤吸收水中溶氧,微弱呼吸,林蛙的体温靠吸收环境热量维持。

林蛙入水期是从9月下旬开始,为期半个月左右,当气温降至于10℃以下时,林蛙从陆地返入河流中越冬,当气温高于10℃时林蛙又重新上岸活动,有的继续取食,随着气温下降,林蛙又回到水中生活,呈两栖交替生活方式。

散居冬眠期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为期一个月。

林蛙在较浅的流水或池水中,常单独地分散潜伏于溪流里的石块下、树根水草间,夜间在浅水活动,寻找新的、适宜的冬眠场所,但不上岸活动。

群居冬眠期从11月中旬到翌年3月下旬。

为期4个月左右。

当气温降到0℃,水温2-4℃,有时水的表面结冰,林蛙向深水中或不结冰的暖水区移动,林蛙进入深度的群居冬眠,一般成群挤在一起冬眠。

冬眠活动期是从3月末到4月上旬,为期10天左右。

林蛙的冬眠群体已分开或部分分开,在水中短距离游动,但并不上岸,仍在水中生活。

当气温和水温升高时林蛙出河上岸,在水域周围活动,气温下降时仍回水中生活,当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林蛙沿溪流两侧湿润植物带上山,而多集中在1-2个夜晚几乎全部上山。

一年龄幼蛙无明显的群居冬眠现象。

幼蛙比成蛙晚出河10-20天,刚出河的幼蛙不立即上山,而在水边活动,有的在陆地潜伏,气温稳定升高后在适宜的夜晚集中上山。

5、生长习性中国林蛙是我国北方所产蛙类中生长最快的一种,一、二年的蛙生长速度最快。

当年蛙体长达到3.6厘米,皮肤光滑无疾粒,雌雄难辨,体重达2.5克左右,人工养殖的可达3-4克,个别的达到15克以上。

二年生蛙体长增加一倍,达到6.5厘米左右,皮肤光滑,疣粒较小,体重达18-20克,雌蛙怀卵量平均1300粒左右,人工养殖的平均体重达30克以上,其中商品蛙占80%以上,基本上达到二年育成蛙,而野生自然林蛙需要三年达到商品蛙。

据分析化验证明,人工养殖的林蛙与野生林蛙在体态构造和林蛙油的质量上均无大差别,野生三年生林蛙的体长和体重与人工养殖的二年生蛙相差不大。

林蛙二年性成熟,三年龄正壮年,最大年龄不过7-8龄。

影响林蛙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尤其是降雨量多少及其分布状况对林蛙的影响最大,若6-8月雨量充足,林下湿度大,给林蛙造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有利于滋生昆虫和林中幼小动物,为林蛙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促进林蛙的生产发育。

如果此时干旱少雨,空气干热,林蛙因食物减少和气候不适而大量死亡。

三、半人工养蛙技术半人工养蛙是在封沟育蛙的基础上,对蝌蚪繁殖阶段实行人工养殖技术,林蛙的陆息和冬眠阶段基本上是自然放养,只是增加了人工管护作用。

半人工养蛙主要有以下六个技术环节:蛙场的选择、蛙场的建设、蝌蚪的饲养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林蛙越冬方法及管理、林蛙的捕捉与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