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512306ab90d6c85ec3ac65a.png)
林蛙的养殖技术林蛙我们对其都不陌生,有润肺养阴、健脑益智的功效,是集药用、食用、保健为一体的蛙种。
由于其本身的药用功效,遭受到大量的捕捉,导致它的数量愈发稀少,而市场对于其需求又极为庞大,所以很多的人开始人工养殖林蛙,那么林蛙该如何养殖呢?一起来看看吧。
1、搭建养殖场地林蛙喜欢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对于养殖环境无特别的要求,可利用一闲散空地搭建养殖场地。
最好是地势较高、有清洁水源、排水方便的地区,也可利用河水、井水和自来水。
在搭建时用没有薄膜、网片或者修剪墙将养殖场地围成防逃网,高度在1.5米左右,还要做好防鸟网,顶部要做好遮阴避阳措施,场地中可适当的种植一些树木或植物进行遮阴保湿。
这样一个适宜林蛙的生存环境就搭建好了,在养殖场地中可挖掘几个小面积的池塘,供林蛙产卵和孵化之用,池面的水位在30-40cm即可。
2、饲料管理在蝌蚪孵化后,经过50天的左右后即可变为幼蛙上岸,这时幼蛙主要以小虫类为食,所以这时的饲料主要是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到了温度适宜的时期,林蛙机会自行捕食。
将虫类均匀撒在养殖场地的四周地面,要另外生长快速,必须提供的充足的饲料,现在饲养一般使用黄粉虫和蝇蛆,而购买会增加养殖成本,一般养殖户会自行培育。
黄粉虫可用稻壳、米糠配,蝇蛆可用动物血加入玉米或稻壳,装入容器放置在室外,2-3天后即可繁殖出大量的蝇蛆,这种方法方便快捷,而且数量大。
3、养殖管理在每年四月时在养殖池中投放足够的蛙卵,在孵化后后要注意养殖密度,每平米建议不超过2000尾,在蛙卵孵化期,要注意水质的清新,及时换水。
要注意卫生环境,及时对孵化池消毒,如果消毒使用的是石灰粉或其他药剂,要在10天后等毒性消除后,在开始孵化,以免毒性正常蛙卵死亡。
在幼蛙变态后,及时将其引入养殖场地中饲养。
在饲养时哟注意温度和湿度,高温时及时增加湿度,来到达降温的效果,将湿度保持在70%以上,才能使林蛙能正常的呼吸,在养殖场地可安装喷灌设施,方便增湿。
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8a69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2.png)
中国林蛙生态养殖技术要点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养殖场建设•种苗培育•饲料与营养•疾病防治•养殖管理•收获与加工•技术展望与市场前景目录养殖场建设01CATALOGUE选择远离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污染源的地方,确保养殖用水不受污染。
远离污染源地理环境水源充足利用山区、林地等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林蛙的生态习性,提高养殖成功率。
选择靠近清洁水源的地方,保证林蛙饮水和生态养殖的需要。
03场址选择020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养殖池,如水泥池、土池等。
养殖类型根据养殖规模和生产需要,设计合理的养殖池面积,确保林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养殖面积确保养殖用水清澈、无污染,符合林蛙生活习性要求。
水源和水质养殖池设计物理防逃建设防逃网、防逃墙等物理设施,防止林蛙逃逸。
化学防逃使用化学药物,使林蛙对养殖场产生依赖性,减少逃逸。
防逃设施建设种苗培育02CATALOGUE选择健康无病、体质健壮的成蛙作为种蛙,避免近亲繁殖。
亲蛙选择与培育亲蛙选择为种蛙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植被丰富等。
培育环境合理投喂饲料,如昆虫、蚯蚓、蝇蛆等,保持种蛙健康和活力。
饲养管理产卵场所选择安静、阴凉、湿润的地方作为产卵场所,产卵场所可采用人工洞穴或遮阴网等。
卵的收集与孵化及时收集蛙卵,避免天敌侵害,采用人工孵化或自然孵化等方法,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蝌蚪孵化。
产卵孵化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污染,定期更换水或采用循环水系统。
蝌蚪饲养为蝌蚪提供充足的饲料,如藻类、浮游动物等,促进蝌蚪生长。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蝌蚪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疾病,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蝌蚪培育饲料与营养03CATALOGUE饲料种类与配比如蟋蟀、蚱蜢、蚯蚓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是中国林蛙的理想食物。
昆虫类鱼虾类乳鼠类配合饲料如小鱼、小虾等,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对林蛙的生长和发育有益。
如小白鼠、大白鼠等,是林蛙的天然食物之一,能够满足林蛙的生长发育需求。
林蛙养殖技术
![林蛙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7d54083bceb19e8b8f6ba0c.png)
因此,中国林蛙的发展潜力巨大,养殖前景可观。
5、林蛙的形态特征
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Dabid)地方名哈士蟆、田鸡、黄蛤蟆、油蛤蟆等。在动物分类学上中国林蛙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中国林蛙体较宽短,头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略突出于下唇。鼻孔一对,为于吻部背面,距吻端较近。鼓膜圆形,显著。前肢短而细:指端略尖,指较细长,指长顺序为3、1、4、2:关节下瘤明显:第3、4指基部有指基下瘤:内掌突圆而大,外掌突小而狭长。后肢较发达,拉直前伸,胫跗关节超过眼部;内跖突明显; 趾间蹼呈薄膜状,蹼缘凹;趾长顺序为4、3、5、2、1;第3和第5 趾几乎等长。
● 质量方面
目前,许多人对全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质量提出疑义,他们指出,由于人工养殖林蛙的饵料单一,其营养成分不如野生林蛙。有的人甚至提出,人工养殖的林蛙仅仅适合于食用。但是,根据野生林蛙与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营养成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在营养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异。另外,我们还发现,部分地区野生林蛙蛙油含铅量超标。因此,与野生林蛙油相比,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不但在质量上不差,而且,是无污染的,更安全。
3、中国林蛙的价值
● 药用价值
林蛙油即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中国林蛙,其体大,含油量高。林蛙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疝气、止痛、去劳劣、解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 ”,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目前,人们还从卵巢中提取出了可制备抗昏迷药的物质,其已运用到临床实验当中。另外,一种具有医疗广谱抗菌作用的分子肽也从林蛙皮中成功提取,其正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cf7fd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3.png)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林蛙养殖是一种常见且盈利较高的养殖业,因其味道鲜美且养殖成本低廉而受到市场的欢迎。
本文将介绍林蛙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为创业者提供养殖林蛙的有益指导。
正文:一、选址和养殖环境林蛙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选址时应选择有湖泊、水库或池塘等水源的地方,水源要保持清洁,并具备一定的水质监测和处理能力。
同时,应考虑养殖环境的通风情况,保证林蛙养殖场的空气流通,并降低成蛙的死亡率。
二、饲养管理1. 蛙苗的饲养:蛙苗需要适宜的饲料和环境来稳定自身的生长。
从出苗一周开始,初次喂食应以微小的饵料为主,过度大的饵料可能引发蛙苗的窒息。
饵料的选择包括蜂蛹、水蚯蚓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且易于蛙苗消化吸收。
2. 成蛙的饲养:成蛙的饲养要保证饲料的均衡、多样性。
常见的饲料包括小鱼、虾、蚯蚓等。
同时应考虑到蛙类嗜食天性,合理安排饲料的喂养时间和方式,避免浪费,并定期整理废饲料。
3. 水质管理:保证养殖环境的水质稳定和清洁对于林蛙的养殖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更换水源、增加活性炭过滤等方式来维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
还需监测水质中的pH值和溶解氧浓度,保证蛙类的生长和生存环境符合标准。
三、疾病防控林蛙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为了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需要注重疾病预防与控制。
1.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人群过于拥挤栽种引发疾病的传播。
2. 规范的养殖操作:准确把握养殖基本技术,比如定时更换水源、定时对底泥进行过滤等措施,以减少疾病来源和传播。
3. 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蛙类健康体检,注意寻找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加强蛙类的免疫力,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疫苗接种。
四、市场前景林龟养殖是一项利润丰厚的养殖业务。
林蛙的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
在养殖成本方面,与其他养殖业相比,林蛙的养殖投入相对较低。
因此,林蛙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林蛙的饲养技术
![林蛙的饲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a915d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1.png)
林蛙的饲养技术林蛙又称雪蛤,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经济附加值较高。
那么林蛙要怎么饲养?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林蛙饲养技术吧。
林蛙饲养技术选种采卵选种目前养蛙主要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采于野生,一是自捕(采),二是收购。
春季采集种卵,省时、省力、费用低,是目前养殖户普遍采取的方法,在天然水泡,沼泽水甸子等静水区用撮网捞取卵团,捞捕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
产出不久的卵团体积小,卵团弹性大,不易散开,运输方便。
林蛙产卵高峰期一般在早晨5~8点,因此捞取蛙卵最佳时间应在上午6~11点。
目前尚无种蛙的选择标准,根据林蛙的生长周期和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种蛙应选择3~4龄的,体质健壮、体重在50克左右,体色标准即黑褐色比较好。
春采种卵林蛙一般在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出河,4月中旬到4月末,水温在10℃~11℃时便开始产卵,因此春季采集种蛙应抓紧时间,到河流、沼泽或野外自然泡子中捕捉。
秋采种蛙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是林蛙下山入河时间,在此期间可捕到大量的种蛙。
捕捉种蛙应以网捕、手捉和瓮子捕捉等方法,严禁用药捕、电击等方法捕捉。
收购通过购买种卵、种蛙补充自捕量的不足,也是许多养殖户解决种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春季收购种蛙时应注意掌握好雌蛙排卵时间,准备翌年产卵,且须掌握好回捕时间和方法。
运输种卵运输工具可用水桶,远距离运输或产出时间较长的蛙卵应在桶内撒少量的水,避免卵团互相粘连。
在运输种蛙时不需要装水运输,无论何种方法取得的种蛙,都要避免损伤,种蛙须用麻袋或篓筐装,绝不能用线绳、铁丝等穿眼、鼻孔及上下额。
长途运输时要用笼筐盛装,在笼内加盖稻草等覆盖物,并经常洒水,保持湿度;中途必须用干净河水冲洗,避免蛙体干燥造成死亡。
春季运输时要掌握好运输时间,不能长途运输,如果超过5~6天,种蛙就会不经“抱对”而排未受精卵。
产卵方法人工修建的产卵场与天然产卵场有较大的区别,而且人工繁殖种蛙密度大,林蛙不愿意在产卵场内产卵,所以必须在人工控制下,强制在产卵场内产卵。
林蛙人工养殖
![林蛙人工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537f58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4.png)
林蛙人工养殖简介林蛙(学名:Rana ridibunda)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也是人们常见的食用蛙类。
林蛙在许多地方都有人工养殖的历史,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人工养殖林蛙有助于缓解野生资源压力,同时也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介绍林蛙人工养殖的基本知识、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
林蛙人工养殖的基本知识林蛙是一种典型的两栖动物,其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蝌蚪和成蛙两个阶段。
林蛙蝌蚪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而成蛙以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林蛙的养殖需要模拟其自然生境,提供合适的水质、温度和饲料,以确保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林蛙人工养殖的养殖技术林蛙人工养殖的基本技术包括选址、养殖池塘的建造、蛙苗的投放、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
1. 选址选址是林蛙养殖的重要环节。
合适的选址可以提供良好的水质和环境条件,有利于林蛙的生长和繁殖。
选址时需考虑到地势、水源、土质、气候等因素,选择平坦的地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
2. 养殖池塘的建造养殖池塘的建造需要考虑到林蛙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池塘的大小应适中,水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蛙类生长所需的水生态环境。
同时,池塘的底部需要倾斜,以便蛙类在需要时离开水体。
3. 蛙苗的投放蛙苗的投放是养殖的起始环节。
蛙苗的选取应选择健康、活跃、无损伤的个体。
在投放蛙苗之前,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投放后需要适当调节养殖环境,提供足够的饲料和适宜的水温。
4. 饲养管理林蛙的饲养管理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供应、水质管理和温度控制等。
合理的饲料供应可以满足蛙类的营养需求;水质管理主要包括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杂物、维持适宜的水质和氧气含量;温度控制则需要根据林蛙的生理需求,保持适宜的水温和环境温度。
5. 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林蛙养殖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蛙苗的健康状况、保持水质清洁、合理饲养、定期消毒等。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6f876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3.png)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引言东北林蛙(学名:Rana dybowskii)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属于赤蛙科(Ranidae)。
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新鲜食材的需求,东北林蛙养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东北林蛙养殖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对有意从事东北林蛙养殖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养殖场选择东北林蛙的养殖需要较为湿润的环境,对水质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选择位于山区或有充足水源的地区,以方便供给养殖所需的水源。
此外,应选择拥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条件的场地,确保养殖环境的舒适性。
池塘建设养殖东北林蛙,需要建设合适的池塘。
池塘的规模和设计应根据养殖规模和实际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个池塘的面积应在5000平方米以上。
池塘的深度应为1.5米左右,以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和栖息环境。
在池塘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底部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池塘底部,以防止底部渗漏和水土流失。
- 水质处理:在池塘建设前,应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水质符合东北林蛙的要求。
可以通过增加氧气和控制水温等方式来提高水质。
- 养殖设备安装:安装充气管、过滤设备等养殖设备,以方便管理和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节。
种苗选购种苗的选购是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养殖水平和保证个体的质量,选择健康的种苗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选购种苗的要点: - 外观:选择外观健康、有充足体态的种苗,体色鲜艳、皮肤细腻的个体,身体无明显伤病。
- 活动情况:观察种苗的活动情况,选择活跃、敏捷的个体,不选择行动迟缓、不爱进食的个体。
- 供货渠道:选择正规的供货渠道,确保种苗的质量和来源可靠。
饲料配制东北林蛙的饲料配制很重要,合理的饲料配制可以提高东北林蛙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饲料配制的要点和建议: - 饲料种类:选择含有必需营养物质的饲料,如虫类、蚯蚓、小鱼等。
可以根据生长阶段的需求适量添加其他营养配料。
林蛙的养殖技术
![林蛙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05d0e28ed630b1c59eeb5be.png)
林蛙的养殖技术需要了解林蛙的两栖性、食性、繁殖习性、只有满足它们的习性才能养殖成功。
1.两栖性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性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
林蛙每年春天完成冬眠和生殖休眠以后,沿着溪流沟谷附近的潮湿植物带上山,开始营完全的陆地生活。
林蛙对栖息的森林类型有一定选择,喜栖在林内郁敝度大、枯枝落叶多、空气湿润的植被环境,如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内有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
林蛙不喜息在针叶林内,特别是落叶枯林下。
林蛙对山林的方向也有一定选择,春季气温低,林蛙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南坡活动;盛夏时节林蛙喜欢在山林的北坡活动。
林蛙在林中活动有一定范围,一般以越冬和产卵地为中心,向外1-2公里距离,否则林蛙找不到适合的越冬场所而死亡。
林蛙一般不越过山顶,但对低矮山岗也能越过。
林蛙在水中产卵,对产卵场所有一定选择,主要选择水层浅、水面小的静水区产卵。
产卵场地多是泥质水域,有石块、植物茎秆等残杂物,水质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为5.5-7.0。
蝌蚪期完全生活在水中,林蛙在5℃时开始产卵,蛙卵在水中受精、孵化并发育成幼蛙。
林蛙产卵的最适温度为8-10℃。
水中的溶氧量多少对蝌蚪和成蛙越冬的影响很大,水中溶氧量不足会使大量蝌蚪及越冬蛙死亡,水深是影响林蛙越冬成活率的关健因素。
当气温降到5-10℃时,林蛙开始下山入水冬眠,气温继续下降,水温降到3℃-5℃时,林蛙向深水域转移,进入长达4-5个月的深度休眠阶段。
林蛙越冬水深要在1-2米,在冰下有较深的流动水,才能安全越冬。
2、食性林蛙在蝌蚪期是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水中取食。
成蛙广食性,以昆虫的活体为主要食物,其次是蛛形纲、多足纲及软体动物。
幼蛙与成蛙的食物种类无大差别,幼蛙只能捕食小的昆虫。
由于蛙的极端近视,只能捕捉管近距离出现的活的动物性食物,而不能吃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
林蛙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2cba8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7.png)
林蛙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林蛙因其美味肉质和极易养殖的特点,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林蛙养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包括前期准备、场地选择、设备搭建、饲料管理、养殖管理等方面,帮助养殖户了解林蛙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一、前期准备1. 林蛙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林蛙品种,推荐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2. 养殖资金准备:确保养殖所需的资金来源,包括场地租赁、设备购置、饲料采购等各项费用。
3. 市场调研与销售渠道建立:在养殖开始前,预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林蛙市场需求,并寻求与销售商建立合作关系。
二、场地选择1. 水质条件:林蛙适应性广,但对水质有一定要求,选择无污染的水源进行养殖。
水质应清澈,PH值在6.5-7.5之间,水温适宜。
2. 远离污染源:尽量选择远离农药、化学厂等有可能对林蛙带来污染的场所。
3. 场地面积:养殖场地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情况下,根据每亩养殖密度8-10万只的计算,合理规划场地面积。
4. 土壤条件:场地土壤应肥沃,水质排放方便,水位稳定。
可进行土壤化验,了解土壤肥力和pH值。
三、设备搭建1. 水池建设:林蛙养殖一般采用浸地式养殖,根据养殖规模选用不同的养殖池。
池塘的修建需要根据池塘数量、大小,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池塘的稳固和耐久性。
2. 隔离设施:在池塘设置不同功能区域的隔离设施,如产卵区、育苗区、成长区等,以便于养殖管理和饲养方式的合理分配。
3. 通风设施:林蛙需要良好的通风环境,养殖池附近可以设置通风口或设立通风设施,保证养殖场内的空气流通。
4. 饲喂设施:合理配置饲喂设施,如自动投喂器、饲料桶等,可以减少人工饲喂的工作量,并提高养殖效益。
四、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选择适合林蛙生长的饲料配方。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林蛙需求量,配制营养均衡的饲料,保障林蛙的生长发育。
2. 饲养方法: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进行饲养,适量投喂,避免浪费,并定时清理残留饲料。
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
![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11131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f.png)
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
林蛙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养殖动物,其肉味鲜美,富含营养,深受市场欢迎。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林蛙的养殖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目前,全人工养殖技术已成为林蛙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
一、选种与繁殖
选择优质的种蛙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优质的种蛙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体型健壮,皮肤光滑,无伤病症;成年后体重在500克以上;雌蛙母性强,卵质良好,孕育次数多。
选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近亲繁殖,以免产生遗传病变。
林蛙的繁殖方式有两种: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自然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蛙群的健康和精神状态。
人工繁殖则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如体温控制、荷尔蒙注射等。
二、饲养
林蛙是食肉动物,以昆虫、蚯蚓、小鱼等为食。
养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
幼蛙期适宜喂食昆虫类饲料,如蚕蛹、蚊蝇幼虫等;成蛙期可适量添加小鱼、蚯蚓等动物性饲料。
同时,还需注意定时定量喂食,避免过度喂食,影响林蛙的健康。
三、环境控制
林蛙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仍需注意其生长环境的控制。
养殖场应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并保持清洁卫生。
同时,应定期更换水源,避免病原体滋生。
四、疾病防治
林蛙易感染多种疾病,如口腔炎、肺炎、皮肤病等。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蛙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防治疾病的措施包括疫苗注射、药物治疗、环境卫生控制等。
综上所述,全人工养殖技术是林蛙养殖的一种有效方式,需要充分考虑选种、繁殖、饲养、环境控制、疾病防治等方面,才能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养殖。
林蛙养殖好时机,林蛙养殖技术详解
![林蛙养殖好时机,林蛙养殖技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3dca91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f.png)
林蛙养殖好时机,林蛙养殖技术详解雪蛤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雪蛤就是林蛙吗?林蛙可以药用、保健和食用,还有滋阴润肺的功效,野生的林蛙遭到了大量捕捞,但是市场需求却日渐增大,人工养殖林蛙原来越多,下面专业人士就来给大家介绍林蛙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建造人工饲养林蛙有放养与圈养两种方法。
放养法为半野生半家养,即人工繁殖幼蛙,然后放养于一定面积的森林中生活。
圈养法是用围墙把林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饲养。
1、放养场的选建放养场宜选择河沟的两山间,有水源的山林里。
小溪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太小,以宽1—1.5米,深30—50厘米为宜,或者有四季流水不断暖泉,以及冬季不能冻干涸的沟塘。
修建的繁殖场池,由产卵池、孵化池、蝌蚪饲养池及变态池组成。
产卵池选择山间河流或暖泉附近,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以保水性能好的黄土为宜,总面积一般每亩投放以1000对左右,每个产卵池20—40平方米,池型视地形而定。
水深30—40厘米为宜。
孵化池应修在繁殖池场水源的中、下游水温较高处,面积不宜过大,4米X6米的长方形为好,水深50厘米左右。
饲养池用于饲养蝌蚪,面积20—30平方米,深40—50厘米,入水中及出水口要设在池子的同一侧,并用石块或塑料薄膜加固,防止被水冲塌。
为防止池中断水,可在水池中间或边缘修上安全坑,深度为30厘米,上口直径50厘米,呈锅底形或半圆形,坑内铺上塑料薄膜,用石头压上,防止浮起冲走,一旦池中供水中断,蝌蚪可集中到安全坑内,避免因缺水而干死。
变态池是放养进入变态期的蝌蚪,修在放养池地里,池型及面积同饲养池。
2、圈养场的选建一般选择气候冷凉潮湿,有森林、平地、坡地、河流,环境安静处。
饲养圈的大小,视饲养量而定,陆地面积每平方米大约容纳10只成蛙或5000只蝌蚪。
围墙一般用砖、铁丝网、塑料薄膜或木板修建,墙向内倾斜以70度为宜,高1.2—1.5米,墙基深50厘米。
二、饲养方法人工养殖的关键是选择种蛙。
一般选择体形大,体况健壮,无损伤,体背有“人”字型黑斑,腹部呈红、黄色,背部呈黑褐色,3—4龄的中国林蛙作种。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999d7b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8.png)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常见问题】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专家解答】
林蛙的主要在夏季饲养期。
由于围内杂草丛生,阴凉潮湿,加之饲养密度大,投喂的饲料有剩余,而使各种细菌滋生繁殖,因此养殖林蛙必须做到经常消毒,预防林蛙患病。
此期林蛙主要患红腿病、烂皮病、肠炎病等疾病,死亡率较高。
预防措施:夏季放养林蛙前将林蛙圈彻底消毒1次,可用漂白粉等消毒剂;夏季饲养期每半月用0.7X10-6高锰酸钾或1~2X10-6漂白粉溶液消毒蛙圈。
同时每月用增效磺胺眯0.5g拌入1000g虫内,连喂3d,可起到预防林蛙肠炎病的作用;黄粉虫饲养场所每半月用0.3X10-6漂白粉溶液喷雾消毒1次,避免林蛙吃到带菌的虫体;蛙圈门口设有消毒设施,进入蛙圈要先消毒,谢绝外人参观。
5 越冬管理关东北地区蛙越冬期长达6个月之久,此期虽不用饲喂林蛙,但不能忽视对越冬林蛙的管理,否则会出各种意外情况,造成林蛙大量死亡.
【本人点评】《林蛙养殖技术大全》一文为国内有打算养殖林蛙的养殖户们做了一个养殖知识普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林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夏季栖息在森林之中,营完全陆栖生活。
冬季水下越冬。
因此必须对养蛙场地进行科学的考察和选择。
林蛙的具体养殖技术
![林蛙的具体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b0c78dbd0d233d4b14e69e9.png)
林蛙的具体养殖技术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林蛙的养殖技术,从林蛙蝌蚪的养殖,养蛙厂的建设以及饲养林蛙所需的饲料等方面全面的介绍林蛙养殖的技术。
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成蛙期吃些什么饲料?如在养蛙场(池)内设置几盏灯,夜间开灯后,就可将远处的蚊蝇等昆虫引过来。
这几乎就不需人工喂多少饲料,也可人工繁殖蛆虫或黄粉虫喂养。
一、蛙场选址:
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选择平整的地面做养蛙场,附近有地下水、河水、池水,土质黑土、黄土均可。
二、蝌蚪池的修建:
在蛙场中选择一处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
首先将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垫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然
后将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坝,土坝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将池中及土
坝上的小石子等杂物拣干净,以防弄坏塑料布,将两层或三层比较结实的塑料布铺到蝌蚪池上,将塑料布的四边用土压实,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30厘米,这样蝌蚪池就建成了。
当然,蝌蚪池的宽度最好不
要超过2米。
这样利于将池中脏水换掉。
面积的大小要根据引进种蛙的数量而定。
一般100对种蛙有10-15平方的蝌蚪池即可。
三、蝌蚪期的喂养: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
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到水中即可。
四、幼蛙及成蛙的喂养:
蝌蚪经过50天左右的喂养就变成幼蛙,登陆上岸,变成幼蛙以后就
要吃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
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始活动捕。
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2c703d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6.png)
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林蛙是一种蛙种,在我国北方有着广泛的分布范围,林蛙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两者为一体的纯天然食品。
其药用价值极高,并且林蛙提取的林蛙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品,在我国非常受欢迎,有着强精壮阳、滋肾补肝等功效。
那么养殖林蛙该怎么管理呢?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吧!1、及时遮阳林蛙是一种两栖动物,皮肤的保温保湿能力不强,并且林蛙的有一部分呼吸是以皮肤为主。
如果林蛙长时间处在太阳直射的环境下,其水分蒸发的速度就会大大增加,导致体温受到影响而迅速上升,极易脱水。
导致皮肤呼吸功能受阻,并且皮肤中的粘液还会因为紫外线的照射而逐渐变干。
使林蛙的呼吸受阻,降低皮肤的保护能力,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在养殖的时候要建立好遮阳棚,提高保温保湿性,还能为林蛙提供天然昆虫,有利于林蛙的生长。
2、防雨设施在夏季高温干旱的环境下,林蛙会为了降温而聚集在潮湿的环境中,并且喜欢淋雨。
但是林蛙如果长时间淋雨的话,对其生长是非常不利的,会提高林蛙的死亡率。
特别是在大雨天的时候,幼蛙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主要是由于雨水不干净。
因此我们除了要建立遮阳设施之外,还要保证林蛙有安全不遇雨的进食场所,防止林蛙淋雨死亡。
在搭建防雨设施的时候可与遮阳设备灵活结合。
3、温度调整林蛙的体温是不断变化的,没有调整好养殖温度的话会对林蛙的生长造成很大的阻碍。
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林蛙的生长发育,温度低于14度的时候,林蛙的食欲下降,长速变慢,超过32度的时候林蛙的新陈代谢功能紊乱,死亡率上升。
因此我们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温度,林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3度左右。
且我们每天都需要对林蛙检测温度,通过遮阳通风等工作调整温度,防止林蛙产生不良反应。
4、保持湿度刚刚也说了,林蛙的皮肤保湿能力不是很高,因此我们在养殖中还要做好保湿工作。
林蛙对湿度的要求会随着生长阶段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幼蛙变态期的时候,其湿度要保持在88%左右,两个月内的幼蛙要将湿度控制在81%左右,然后将湿度降低至75%左右。
林蛙养殖技术药用价值
![林蛙养殖技术药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113b7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6.png)
林蛙养殖技术药用价值一、种蛙的选择模拟野生环境进行林蛙的养殖,要求种蛙的品种纯正,雌雄比例均衡(1∶1),蛙龄以2~4龄为好、体型大且具有较高的活跃度。
可在林蛙的产区捕捉野生林蛙作为养殖的种源,经过选优去劣,对一些较次的林蛙个体予以淘汰。
二、养殖场地的选择及建设林蛙养殖场地要求水源、空气、土壤均没有污染,且周边无噪声源,地势稍有坡度,以便于排水,确保场地内不积水。
地势低洼的位置不适合进行林蛙的养殖。
养殖场地内土质类型最好选择有较好渗水效果的沙壤土,确保大雨后雨水可以及时排走。
场地周边有充足的水源条件,包括天然溪流、井水、池塘水、自来水等,要求水源清澈、水质优良。
养殖场地选择好后即可进行建设,包括晒水池(用于提前准备林蛙饲养阶段需要的温度适宜、水量充足的水)、蝌蚪孵化饲养池(长、宽、高分别在4米、2米、0.5米左右,林蛙卵团的投放量为每平方米1~2团)、变态池(在蛙圈之间的中央区域设置,每个蛙圈均需要10平方米变态池1个,要求有排水、供水的管道,管道口处用网罩等密封住,每个变态池蝌蚪的投入量一般约2万尾)、越冬池(面积宜大,对于永久性越冬池,深度约1.2米,宽在3~4米,具体长度结合实际情况而定,池壁高 1.2米、宽50厘米,底部铺上水泥、沙石等)、饲料繁育室(饲养场地内空闲的屋子可作为饲料繁育室,黄粉虫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房间15~20 盘)、饲养圈(长、宽、高分别为15米、8米、1.3米)等。
场地内可种植南瓜、葡萄等遮阴植物,并在围墙处堆放破瓦乱石等,为林蛙栖息、繁殖、捕食等提供便利。
三、蝌蚪的养殖蝌蚪孵化之前的2周左右,将蝌蚪饲养池的杂物、垃圾等清理干净并选择漂白粉(用量45克/公顷左右)、生石灰(450千克/公顷左右)等进行消毒处理。
当药剂的毒性逐渐减弱、消失后即可进行蝌蚪的养殖。
孵化后6~10日龄的蝌蚪,用蛋黄水进行饲喂,控制在每万只蝌蚪蛋黄用量1个左右。
对于孵化后10~20日龄的蝌蚪,可选择经过煮熟处理的玉米糊以及复合饵料等进行投喂,投喂量为每日2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1~2小时吃完即可。
中国林蛙网箱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网箱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fa167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6.png)
抗寄生虫药物
抗寄生虫药物包括甲硝唑、氟苯 尼考等,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使用方法为将药物溶解在水中, 按比例投喂给林蛙。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两性霉 素B等,用于治疗真菌感染。使 用方法为将药物溶解在水中,按 比例投喂给林蛙。
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选用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药品,避免使用假冒伪劣药品。
网箱制作与设置
网箱规格
根据养殖规模和目的,设计不 同规格的网箱,一般以1-2平
方米为宜。
网箱结构
使用耐用的聚乙烯网布制作网箱 ,设计合理的箱体结构,方便管 理。
网箱设置
将网箱放置在养殖场地内,根据需 要可设置多层网箱,提高空间利用 率。
水质管理
01
02
03
水源选择
选择无污染、清澈、溶氧 充足的水源,定期检测水 质,确保符合养殖标准。
经验总结与建议
经验总结
成功的养殖技术需要充分了解林蛙的生活习 性,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合理设置网箱、 投喂饲料和进行疾病防控;失败的养殖技术 往往由于缺乏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规划,导致 后期问题频发,造成严重损失。
建议
在开展网箱养殖前,需要对林蛙的生活习性 进行深入研究,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在养 殖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管理,如合理设置 网箱、科学投喂饲料、及时防控疾病等;同 时,需要多观察、多总结,不断优化养殖技 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使用药品,不要随意更改用药量和用药时间 。
注意观察林蛙的反应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05
捕捞与销售
捕捞时间与方法
捕捞时间
中国林蛙的捕捞时间通常在秋末冬初,此 时林蛙已经完成繁殖,进入冬眠状态,便 于捕捞。
全人工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全人工林蛙养殖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50497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5.png)
全人工林蛙养殖技术大全林蛙,是一种易危物种,也是我国著名的药用经济蛙种。
同时在滋补和美容方面价值也特别高。
现随着人民对营养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健康长寿药物的重视,林蛙油市场容量较大,林蛙的养殖发展前景广阔,所以现在出现很多的全人工养殖,但因养殖难得大,成功少,失败多,在此提醒养殖林蛙的人要谨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那我们该如何做好林蛙养殖呢?一、养林蛙殖场的选择林蛙对养殖环境要求非常高,建议选择在森林茂密、水源充足的地方,要保证水质清洁、不带病原生物、无污染和无有毒物质;土质没有污染,易于排水。
孵化池应选择向阳面,面积大小因地而宜,最好在离森林较近的位置,以利幼蛙变态后及时上山,且用塑料薄膜、砖、镀锌板等修建养蛙圈,防止林蛙逃跑。
二、林蛙养殖管理因人工繁殖方法的林蛙一年只繁殖一次,平均怀卵量为1000-2000粒/只。
当达到性成熟的林蛙在4月中旬左右解除冬眠后,会进入产卵场开始抱对交配。
雌性林蛙产卵后将进行半个月左右的生殖休眠,从而再转入森林谋生种蛙,所以在4月上旬至中旬是最佳捕捞期。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林蛙数量较多,在林蛙准备冬眠时最适宜捕捞。
在经过选种后,秋季捕的种蛙冬季要集中越冬贮存,可采用水库保存法或地窖法。
越冬后的种蛙在水温5℃以上时,应按1:1雌雄比例放入产卵笼内,装好后应立即放入产孵池,池水深度需40-50cm。
笼子吊起,笼内水深保持10cm左右。
等抱对产卵后,把同一时期的卵及时放到同一孵化池,避免生出蝌蚪时出现大吃小现象。
孵化池中每平方米不超过10-15团,初期水温需保持6℃以上。
后期为15-20℃最高不能25℃。
一般孵化出蝌蚪需要15-20天即可,刚孵化出时可采用高密度放养,在出生后第10、20天及30天分别进行几次疏散,使每立方不超过500-1000只。
出生5-7天的蝌蚪即可喂食,饲料可由豆饼、玉米面、青菜、糠渣等构成,但需粉碎加热熟制后饲喂(饲料需放在饲料板上,饲料板放置在水边,防止饲料直接放入水中污染水源)。
林蛙人工养殖技术
![林蛙人工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503594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4.png)
林蛙人工养殖技术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林蛙这小家伙,可浑身都是宝呢!首先,咱们得给林蛙找个合适的家。
养殖场地的选择特别重要。
得找那种环境好、水源充足、没有污染的地方。
比如说,山区里的小溪流旁边,或者是植被丰富的山谷,都是不错的选择。
场地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建蛙池啦。
蛙池一般要分成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和蛙圈。
产卵池要弄得浅一些,水也得干净,这样林蛙才能安心产卵。
孵化池要保证水温合适,让蛙卵能顺利孵化。
蝌蚪池要大一点,给蝌蚪们足够的活动空间。
蛙圈呢,得有足够的植被和遮蔽物,让林蛙能躲躲太阳,避避雨。
然后就是引种啦。
要选那种健康、活泼、没有病虫害的林蛙种苗。
引种的时候可得小心,别伤到它们。
林蛙的饲料也有讲究。
蝌蚪时期,它们主要吃一些浮游生物和水草。
等变成小蛙了,就喜欢吃昆虫啦。
所以,咱们可以在养殖场地里种一些植物,吸引昆虫,也可以人工投喂一些黄粉虫、蚯蚓之类的。
不过要注意,饲料的量要控制好,别喂多了浪费,也别喂少了让林蛙饿着。
再说说林蛙的繁殖。
每年春天,林蛙就开始繁殖啦。
这时候,要特别注意产卵池的环境,水温、水质都得保持好。
蛙卵孵化出来变成蝌蚪后,也要精心照顾。
要经常观察蝌蚪的生长情况,看看有没有生病的,水质有没有变差。
林蛙的生长过程中,疾病防治可不能马虎。
要定期给蛙池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如果发现有林蛙生病了,要及时隔离治疗,免得传染给其他的小伙伴。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林蛙喜欢比较凉爽湿润的环境。
夏天太热的时候,要给它们遮遮阳,洒洒水降温。
冬天太冷的时候,要做好保暖措施,不然林蛙会被冻坏的。
另外,养殖林蛙也要注意合法合规。
林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养殖需要办理相关的许可证,可不能随便乱养哦。
等到林蛙长大了,收获的时候也要小心。
要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尽量不要伤害到它们。
林蛙人工养殖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我们有耐心、细心,还要掌握好多知识和技术。
但是只要咱们用心去做,就能养出健康、优质的林蛙,说不定还能发家致富呢!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林蛙养殖很有意思?其实这里面的学问还多着呢,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林蛙养殖概况
③养殖前景 目前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路很好,一直供 不应求的局面。 从发展趋势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结构的 变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林蛙的自然资源已受到极大破坏,按现时人们的环保意 识,想恢复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是不太可能的。只有走 人工养殖实现产业化的路子,才能拓宽饲养领域同时也 能提高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经 济收入,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林蛙及产品的需要。 由于林蛙的养殖业发展的晚,技术水平低,养殖效益不 平衡,大部分可利用资源仍在荒芜,生产量不大,难以 大量供应市场。 因此发展林蛙养殖业的潜力很大,而且已经得到各级政 府的支持和扶持。 因此,人工养蛙具有美好的前景。
Company Logo
1.林蛙养殖概况
②养殖效益 生态效益:中国林蛙每年有6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主要以昆 虫为食,而且绝大部分是害虫,如食甲虫、夜蛾幼虫、尺蠼等, 还能采食传播疾病的动物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蚊、蝇、蛞蝓 等。林蛙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社会效益:由于林蛙养殖业的发展,使很多农户有了可靠的致富 项目也使很多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林蛙及其产品走 上餐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结构,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保健和护肤 美容佳品。 经济效益:哈仕蟆药用历史悠久。蛤士蟆油有“补肾精、养阴润 肺”之功效,常应用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振、心悸失眠、 盗汗咳血等症。可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和性功能,促进人们生长发 育,所以用林蛙油为主料制成高级滋补保健品和美容护肤佳品。 哈士蟆油的化学成份复杂,其中蛋白质占总量的56.3%,另外还 含有蛙醇,灵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及多种激素。所以林蛙除了人们鲜食以外,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 品种之一。每只雌蛙售价均在3-8元,每公斤哈士蟆油售价 2000-2600元,有些养蛙户年收入有50-60万元以上。
Company Logo
1.林蛙养殖概况
④林蛙分布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林蛙的人工养殖场必须 建设在林蛙的分布区域内,否则难以养殖成功。 中国林蛙的分布虽然很广泛,但主要产区在东北三省。 林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在东部地区向南止于江苏, 西部地区向南止于四川,已有记录的省区有:辽宁、 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 津、内蒙、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湖北、江苏等 省。 林蛙养殖发达地区主要在东北三省,如辽宁的清原、 新宾、桓仁、海城、风城、岫岩;吉林省的舒兰、桦 甸、蛟河、长白、抚松和延吉、通化地区;黑龙江省 的小兴安岭地区如宁安、尚志、武常、牡丹江地区等。 凡是有中国林蛙自然分布的区域,方可以发展林蛙的 人工养殖业
Company Logo
1.林蛙养殖概况
封沟育蛙及半人工养蛙技术如今已遍布中国林蛙的分 布区域,据最近统计辽宁省有养蛙点9000余处,吉林 省8000多处,黑龙江2000多处,林蛙放养场总面积 达2000万公顷以上,其它地区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 半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辽宁省已制定了地方标准 及规章、规程和办法,林蛙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大 大拉动了林蛙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符合生态经济学理论和 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对模拟 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人工饵料昆虫,防御天敌,安全 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诱变及构造围栏模式等技术是 成功的,初步解决了人工养蛙的有关技术难题。 目前此技术已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青海、 甘肃、四川、湖北等地
Company Logo
2.林蛙特性
林蛙的养殖必须了解它们的两栖性、食性、繁殖习性、只有满足 它们的习性才能养殖成功。 ①林蛙的两栖特性 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性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 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 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 林蛙每年春天完成冬眠和生殖休眠以后,沿着溪流沟谷附近的潮 湿植物带上山,开始营完全的陆地生活。 林蛙对栖息的森林类型有一定选择,喜栖在林内郁敝度大、枯枝 落叶多、空气湿润的植被环境,如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内有 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林蛙不喜栖 在针叶林内,特别是落叶枯林下。林蛙对山林的方向也有一定选 择,春季气温低,林蛙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南坡活动;盛夏时节林 蛙喜欢在山林的北坡活动。林蛙在林中活动有一定范围,一般以 越冬和产卵地为中心,向外1-2公里距离,否则林蛙找不到适合 的越冬场所就会死亡。林蛙一般不越过山顶,但对低矮山岗也能 越过。
L
林蛙养殖概况
林蛙特性
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
4
林蛙雌性诱变技术
Company Logo
1.林蛙养殖概况
①林蛙养殖概况 中国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 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中国林蛙是一个 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什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 山亚种。 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食、药两 用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 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 使人们对林蛙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资源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 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 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 殖业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探 索封沟育蛙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广开 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度捕捉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 目前已成为我国部分山区人民的一项致富产业,同时对 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