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比较
1 研 究 目的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济学 是有 阶级 性 的 。马克思 就 曾公开 宣称他 的政 治经 济学 是有 阶级 性 的 ,是 为无 产阶级 的利 益 服务 的 。在 当代最 有影 响 的西方 经济 学家之 一凯 恩 斯也曾公开宣称他所追求的是资产阶级 的利益和站
2 研 究方法的不 同
收稿 日期 :20 0 2 06- 8— 4 基金项 目:中国人民大学 “ 8 9 5工程”重 大公关项 目 (0 6 Z 0 9 2 0 XN O 0 )
作者简介 :尹德洪 ( 9 8 ) 16一 ,男,江苏连 云港人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讲师 ,经济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经济法和经济学。
马克思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 比较
尹德 洪
( 北京物资学院 经济学院 ,北京 1 14 ) 0 19
摘
要 :马克 思产 权理 论和 现代 西方产 权理 论 既 有 共 同点 ,又 存在 着 重 要 的差 别 。马 克 思产 权理
论是 科 学 的产 权理 论 ,但 马克 思产权 理论 也 需要发展 。 关键 词 :马 克 思产权 理论 ;现代 西 方产权 理论 ;差 别 ;发展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6期 20 06年 l 2月
石 家庄经济学 院学报
Ju a f h i h a gU iesyo cn m c o r l ia u n nvr t f o o i n o S jz i E s
V 1 2 No 6 o. 9 . De . 2 0 c 0 6
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 本 主义 的历史 发展 规律 。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则是 “ 为了维护完全 自由 的市场制度,并借助于产权去解决市场运行中的问 题 ,提高经济效率” 。为了实现这种 目的,现代 】 西方产权理论以交易成本为基本分析工具 ,根据交 易成本的大小来确定和调整产权关 系和法律制度 , 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进而试 图证明资本主义 私有制经济是唯一合乎理性 的经济形式 ,而公有制 经济 是非理 性 的经济 形式 。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之比较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之比较
陈文泽
【期刊名称】《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5(013)003
【摘要】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有不少共同点,如都强调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都把产权看成是一组可分可合的结合体,都强调产权制度会变迁,都分析了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的绩效.但由于两者在分析方法、研究视角和分析范式上存在重大差异,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大相径庭.我们应该应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合理部分,为中国的产权制度改革服务.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陈文泽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
【相关文献】
1.马克思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分析
2.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
3.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研究
4.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兼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5.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比较研究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权理论_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
产权理论_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引言产权理论是经济学和政治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探讨了社会中资源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在这个领域中,马克思和科斯是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对产权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本文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揭示两种理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产权理论的背景1.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石,产权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的核心。
他认为,私有制导致了社会阶级分化和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拥有生产工具的所有权,而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剥削和剥夺了工人的劳动成果。
因此,马克思主张消灭私有制,将生产资料归还给整个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
2. 科斯的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不同,科斯强调产权制度在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他认为,私有产权制度能够激励经济主体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强调通过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产权理论的比较1. 对私有制的看法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剥削和压迫的根源,认为应该消灭私有制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他主张通过国家的集体所有制来取代私有制,实现工人阶级对生产资料的控制。
相反,科斯认为私有制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工作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2. 对产权制度的评价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权制度视为不公正和剥削的体现,认为资本家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占有整个社会的财富。
他主张通过社会主义的集体产权制度来实现公有化和共享。
相反,科斯认为明确的产权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他强调私有产权制度在经济活动中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3. 对资源分配的观点马克思认为私有制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剥夺了工人的劳动成果。
他主张通过废除私有制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相反,科斯认为私有制可以激励人们进行创造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论新制度学派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异同
为私有 ,分 成合 约 同 固定 租约 及所 有者 自种一 样都
收稿 日期 :20 0 0 6— 4—1 0 基金 项 目:安 徽 省 教 育 厅 青 年 教 师 科研 项 目 ( 5 14 7 00 0 ) 1
作者简介 :王三兴 (9 4 ) 男 ,安徽肥西人 ,中国人 民大学经济学院博 士研究生 ,安徽大学 管理学 院讲 师。主要研 究方 向为新制度经 17 一 济学 ,国际经济学 。 3 8・ 4
・
维普资讯
( ) 新制 度 经 济 学 用 的是 比较 方 法 ,一 种 可 行 的 3 形式 与另 一种 相 比 ,而不 是 与抽象 的无摩擦 的理想 形式 相 比较 。多数 产权 论文 都从 效率 角度 评价 了经
理论 的异 同点 ,最 后指 出应该 吸 收新制 度 学派 的一 些成 果 来 发展 和 完 善 马 克 思 的产 权理 论 以用 于
指导 我们 的实 践。 关 键词 :新制度 学 派 ;马克 思 主义 ; 权 ;比较 产
中图分 类号 iF 9 .4 0 13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i10 -8 5 ( 06 30 4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6 7 2 0 )0 -3 80
原 因就 在 于或 是 没 法 阻 止 “ 便 车 ” 行 为 ,或 是 搭 创 立 和行使 产权 的边 际 费用超 过 了边 际收益 。 巴泽 尔认 为个人 对 资产 的产权 由消费这 些资 产 从 这些 资 产 中取 得 收 入 和 让 渡 这 些 资 产 的 权 利 或 权 力 构 成 。他 认为 决定 所有 权最 优配 置 的总原 则是 :对 资
假 设使传 统 理 论 在 很 多 经 济 现 实 面前 显 得 苍 白无 力 。2 0世纪 3 0年代 以科 斯 《 企业 的性质 》 一文 为 代 表掀 开 了对交 易 费用 以及 与 此 密 切相 关 的产 权 、 制 度 、组 织 、合约 、国家 的深入研 究 。 国内 目前 把 这些 研究 统称 为新 制度 经济学 。这一学 派 的经济 学 家 大都有 自己对 产权 的解 释 。如 阿 尔钦 在 《 权 : 产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兼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理论 传 人 中国 , 内部 分 学 者 也 为该 理 论 在 中 国 的 国
传播 做 出 了贡献 , 黄 少 安 、 军 、 伟 等 。产 权 改 思主义 经 济学 的所 有制 理论 被认 为是 两种 产 权理 论 如 张 刘
林 张宇 ,00 , 资 本论 》 第 一 20 ) 而《 则 革 呼唤 产权理 论 的指 导 , 因此 系统 梳 理 国 内学 者 对 的范式 之一 ( 岗、 马克思产 权理 论 的理论 研究 及其 与 中 国实 践 相结 合 次构 建 了人 类 思 想 发 展史 较 完 整 的产 权 经 济 体 系 的实 用研究 , 与现代 西方 产权 理 论进 行 比较 , 对 ( 恩 富 , 9 7 。 甚 至 西 方 学 者 s ・平 乔 维 奇 并 在 程 19 )
人 类社 会最初 的 产权 关 系是 公 有 产权 , 与 当 时 低 是
的 比较》 文 中 , 到 对 《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中与 特 点是 区分 了 公 有 产 权 的起 源 和私 有 产 权 的起 源 。 一 提 马 7 4次 ; 产权 ,2次 ; 财 4 产权 ,7次 ” 7 。对产权 所 包含 的 下 生产 力结 合 的 原始 公 有 产 权 , 是 自然 形 成 的 产 它
其进 行 客观评 价 的基 础 上 , 掘 新 的研 究 视 角 具 有 发
重要 的现实意 义 。
一
( 9 8 也认 为 : 尽 管 产 权 的重 要 性 已为 马 克 思 之 18 ) “ 前 的社 会 主义 者 所 承 认 , 是 马 克思 第 一 次提 出 了 但 产 权理 论 ” “ 克 思是 第 一 位有 产 权 理 论 的社 会 科 ,马
没有 产权 理论 , 分 观 点 认 为 马克 思 所 有 制 理 论 就 部 是其 产权理 论 。吴 易风 在 《 权 理论 : 产 马克 思 和科 斯 产权 相关 词语进 行检 索 , 出现频 率 为 :财 产 关 系 , 其 “
产权分析的两种视角_科斯和马克思
产权分析的两种视角_科斯和马克思.txt36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产权分析的两种视角_科斯和马克思.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Ex p l o r a t i o n探索篇产权导刊产权理论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芝加哥学派)创立的、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产权的界定和交易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它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旧制度经济学派。
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凡·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等论文被公认为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之作。
其后,科斯的追随者如阿尔钦、德姆塞茨、威廉姆森、张五常、菲吕博滕和配杰威齐等为丰富与发展产权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将西方经济学中产权学派与马克思经济学中相关理论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二者在使用不同范畴的背景下,寓含着某些相同的结论,尤其是所有制理论与商品经济理论。
二者都强调产权和制度现象的重要性,把制度安排当做影响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都把产权关系看做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把利益问题当做产权关系的核心问题;都研究了资本的所有权、土地的所有权、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以及所有权与支配权的分离等产权现象;都研究了商品所有权之间的等价交易关系,等等。
在实际的理论研究中,也有不少人把这两种产权范式结合起来加以使用。
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两种理论范式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具有完全不同的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是两种对立的理论体系。
一、经济学的传统(一)个人与整体从鲁宾逊式的孤立的个人出发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传统。
这种传统是个人主义这一资科斯开启了美国新制度经济学运动,打开了西方产权理论之门;马克思用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构筑了产权理论大厦的主体工程。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产权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产权的界定、配置、交易和保护等问题。
在产权理论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和科斯是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学者。
他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都对我们理解产权的本质和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比较马克思和科斯的产权理论,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理论对我国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马克思和科斯在产权理论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马克思强调产权的阶级性,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的产权,从而能够获得剩余价值。
而工人则没有产权,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计。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产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产权平等。
相比之下,科斯则更加产权的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作用。
他认为,只要产权能够得到明晰的界定和有效的保护,市场机制就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科斯通过著名的“科斯定理”阐述了这一思想,即当交易费用为零时,无论初始产权如何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最优配置。
因此,科斯认为,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应该明确界定产权,并降低交易费用。
马克思和科斯的产权理论对于现实社会都具有重要启示和影响。
马克思的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产权的不平等本质,从而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而科斯的理论则强调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事实上,我国在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确实借鉴了科斯的理论,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逐步完善相关的产权制度。
综合来看,科斯的产权理论相对于马克思更为深刻。
科斯的理论基于市场经济体制,更具有一般性。
他通过交易费用概念将产权与市场交易起来,并指出降低交易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
这一思路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
科斯的理论更注重经济效率和经济现实。
他将产权制度视为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不仅仅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产权制度变迁动因理论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
江苏社会科学
。 |, 。 每 t .
20 f 期 09 -  ̄2
产 权 制度 变迁动 因理论 的 比较研 究
马 克 思 产 权 理 论 与 西 方 现 代 产 权 学 派
黄
莹
林 金 忠
内容 提 要 本 文 认 为 以 诺 斯 为 代 表 的 西 方 现 代 产 权 理 论 关 于 制 度 变 迁 的 动 力 观 是 一 种 仅 仅 基 于 微 观 层 面 分 析 的 理 论 , 有 明 显 的 主 观 性 ; 马 克 思 的 产 权 理 论 探 索 产 权 制 度 变 迁 的 最 具 而
形 态 影 响 一 个 社 会 的 制 度 框 架 的 假 设 。诺 斯 非 常 强调 意识 形 态 的作用 , 为 “ 果 排 除意 识 形 态 , 认 如
究 的 基 本 方 法 和 主 题 与 正 统 经 济 学 接 近 甚 至 比
一
5 — 4
经 济 学 研 究
没 有 一 个 理 论 是 完 整 的 ”1 1。 3 对 制 度 及 其 演 进 过 程 的 研 究 也 是 马 克 思 主
需 要 成 本 ( 试 成 本 、 判 成 本 和 实 施 成 本 等 交 测 谈
“ 易 费用 ”理 论 是整 个西 方 现代 产 权理 论 的核 交 心 基 础 , 仅 对 私 有 产 权 的 起 源 是 用 交 易 费 用 来 不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研究
经济性质和排他性质 ;都 认为产权具有社
会 强 制 性 , 以法 律 形 式 确 认 或 界 定 的 , 是 以
照整体主义宏观 分析方法 , 定社会 的所 一 有制形式和产权结构 不是个人之 间自由交 易和 自由契约 的结 果 ,而是社 会结构 的整
体 即 生 产 力 和 生 产 关 系 、经 济 基 础 和 上 层 建 筑 矛 盾 运 动 的产 物 ,不 是 理 性 的 、个 人
分析方法 。因此 ,产权 关系首先是个人 对
于 财 产 的一 种排 他 性 的 占 有 关 系 ,这 种 占 有 关 系 在 给 经 济 主 体 带 来 利 益 的 同 时 ,也
其他社会 制度产生 了重大 的影 响,但 最终
也要 随着 生产力 的发展 而退 出历史 舞台 , 产 权 最 终 将伴 随 着 生 产 力 的 发展 而 逐 渐 消 亡 ,产 权 是 一 个 历 史 范 畴 。
( )分析 产 权 的 视 角 不 同 二
展环境相 关的历史范畴 ,认 为人 类社会是
一
个 自 然 的 、 历 史 的发 展 过 程 ,处 在 不 断 的发 展 变 化 之 中 ,制 度 现 象 也 是 一 种 历 史
认识 等 方 面对 马 克 思 产权 理 论 与 西 方产 权理 论 进 行 了 比较 研 究 与 评 论 。
( ) 于 产权 与 效 率 的 关 系认 识 不 同 四 对
产 生 了交 易成 本 ;产 权 制度 的 形成 和 变 迁 ,是个人在 交易成本约 束下追求利益 最
大 化 而 进 行 白发 交 易 的产 物 ,因而 对 产 权
马克思认 为产 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 历 史范畴 ,因而 对不同产权制度下 的生产效 率做 了历史性 的分 析 ,对私有产权和共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具有不同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的经济学体系。
本文将从观点、方法和核心理论等方面进行比较,以全面解析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一、观点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反映,并且经济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的矛盾和危机,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而西方经济学则更加关注个体的效用最大化、市场的自由竞争和经济增长等,注重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方法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采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历史演进和阶级斗争的分析,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
它注重整体的观察和分析,倾向于对宏观经济进行研究。
而西方经济学则更注重个体行为的分析和市场机制的研究,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它更偏向于微观经济学和实证研究。
三、核心理论的比较在核心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价值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等,以此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的矛盾与危机,并鼓励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共产主义。
而西方经济学则围绕着供求关系、效用理论和市场机制等核心理论展开研究,强调市场自由、私有产权、竞争和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四、政策导向的比较由于价值导向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政策导向上也存在差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倾向于强调国家干预和计划经济,在追求社会公平和集体权益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发展。
而西方经济学更注重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的优化,主张自由放任,少干预,以市场自身的力量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观点、方法、核心理论和政策导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而西方经济学则着重于市场经济和个体行为,注重市场机制和效用最大化。
产权理论的几点看法
---------------------------------------------------------------最新资料推荐------------------------------------------------------产权理论的几点看法产权理论的几点看法产权理论认为,私有企业的产权人享有剩余利润占有权,产权人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
所以在利润激励上,私有企业比传统的国营企业强。
1 997 年,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和帕克对英国各类企业私有化后的经营成效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实证调查检验和综合广泛比较后发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有显著提高;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改善不明显。
他们认为企业效益与产权的归属变化没有必然关系,而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系。
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提高效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
综合研究和实证表明,在产权从公有转为私有的过程中,企业激励机制得到了改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产权改革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改变了企业治理机制。
但是,改变产权不等于企业治理机制就一定会往促使企业效益提高的方面转换,市场竞争才是企业治理机制往效益方面改善的根本保证条件。
竞争会迫使企业改善机制,提高效益。
1.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简要表述产权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1/ 7经济学都在使用,但是,对产权含义的理解,因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而有原则的区别。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产权概念从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产权首先是所有制关系中对生产资料的排他性支配、占有的权益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或简称所有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资料(生产的客观条件)所有权归属所决定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尽管说所有权也是一种产权,可以把生产资料所有权表述为生产资料产权。
但是,生产资料产权同消费资料产权具有本质的差别,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资料产权关系作为所有制,乃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基础,是经济形态的本质内容,而消费资料产权关系则是由前者决定和派生的。
马克思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本 文是 中国人 民 大 学“8 工程 ” 95 校级 公 关项 目( 目编 号 .06 NZ 0 9 “ 权理 论 与 实践 ” 项 20X D 0 )产 课题 阶段 性研 究成 果。
4 — 4
一
维普资讯
M0DE RN ONOMI ES EC C R EARC H
中的 产权 论 , 以 资本 主 义永 恒 为其 前 提 的 : 马 克 思 主 义的 产 权 理 论 是 建 立 在 生 产 力 决 定 生产 关 系的 辩 是 而
证唯 物 主 义基 础 上 的科 学理 论 , 随 着 时代 的 演进 应 当得 到发 展 。 但
关 键 词 :马 克 思产权 现代 西方产 权 差别 发展
度 对 经 济 发 展 所 起 的重 要 作 用 。 经 济 利 益 问题 作 把 为 产权 关 系的 核心 问题 进 行研 究 。这是 两种 产权 理
剥削 .论证 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存在的不可克服
的 内在矛 盾 以及 资 本主 义必 然 灭 亡 、社 会 主义 必然
论 的共同点 。 由于马克思产权理论 和现代西方产 但
中图分 类 号 : o 42 F6.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l 0 — 3 2 2 0 ) 1 0 4 — 3 o 9 2 8 (0 7 0 — O 4 0
马 克 思 的产 权 理 论 和 现 代 西 方 产 权 理 论 都 是 以产权 和法 律 制度 为研 究 对象 的 。它们 都 将 产权 的
本 质 看 成 是 人 与 人 之 间 的关 系 . 调 产权 和法 律 制 强
律 , 劳 动人 民建 立 社会 主 义公 有 制 , 现生 产 力 和 为 实 人 的发 展指 明 道路 ”吴 宣恭 ,99 。为此 , 克思仔 ( l9 ) 马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关于方法论的比较
me o oo y W e t r r p r e e r c n mis p i s p y meh oo i s a e i d vd a i ,l e a- h td lg . se p o t s t oy e o o c h l o h t o lg e n ii u s n e i h o d r l m i r b l
深入比较 发现 , 马克 思的方法论 才是科 学、 只有 正确、 经得起 历 史和 实践检 验 的方 法论 , 以马克思方 法论 为指 导创
立的马克思产 权理论 才是真正科学、 系统的产权理论 。
关键词 :马克思; 西方产权学派; 方法论 中 图分 类号 :O41 F1.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4 45 20 )4080 10- 6 (07 0. .6 5 0
W U Z e — i h n—qu
( u i s Sh o,h n nn U i r t o cnmi n a Wu a 4 0 7 , hn ) B s es c olZ o g a nv sy f o o c ad Lw, h n 3 0 3 C ia n e i E s
df rn e m oyi el e f cnmi hl o h n c nmi to o g sm il.Ma ’ ie cse b t yro o o c p isp ya d eo o c me d li an e d nh a e s o s h oe y r s x
2011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801经济学真题答案政治经济学(6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01、货币流通规律①基本内容: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②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③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02、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和信用等形式规定或表现出来的市场行为规范和准则,主要包括市场进入与退出的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仲裁规则等。
(类似概念:市场秩序)03、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04、纯粹流通费用①指用于商业簿记、邮资、通信、广告及商业职工的工资等的费用。
②这类费用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变化所发生的费用,它与使用价值的运动无关,纯属非生产性开支,所花费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因此,它不产生价值和剩余价值。
③对它的补偿,从现象上看,是通过商品售卖价格的加价来补偿的;从源泉上看,是通过对价值或剩余价值的扣除而得到的补偿。
(二)辨析题01、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工业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一样,都是由中等生产条件的企业的产品价格决定的。
答:命题错误。
因为土地数量有限,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还必须投资经营劣等地。
若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中等地生产条件决定,则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将因得不到平均利润而将其资本转移到其他部门中去,农产品会因为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涨至投资劣等地也能获得平均利润时为止。
因此,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02、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用公式表示是:⑴Ⅰ(v+m)<Ⅱc;⑵Ⅱ(c+v+m)>Ⅰ(v+m/x)+Ⅱ(v+m/x)答:命题中,条件(1)错误,条件(2)正确。
产权(理论)的起源
原始社会时期,公有产权的产生和存在决定于自然条件,这种自然条件包括生产 力是极其原始和自然、人们之间的关系式原始自然的、人们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以 及占有对象也是原始自然的,正是这种自然条件的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原始 社会公有产权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关于产权起源的观点
1.亚细亚产权形式是共同所有而私人占有的形式; 2.古代形式的产权是劳动者以私人身份和共同体成员的双重身份对劳动客体 拥有所有权; 3.日耳曼形式的产权是以家庭私有为基础,作为公共猎场和牧场的公有财产只 是私有财产的补充。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私有产权的起源
私有产权的产生和发展与原始社会晚期家庭的行为方式及其演变密切相关 , 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血亲民族部落在原始共同体内部成长并导致后者的分裂 从而产生具有独立经济意义的家庭时,私有产权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和可能。
产权界定价值规律向导下的市场准则——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理论比较分析
l ( 浙江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2; 。
2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
〔 要〕 产权是构成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拙性元素。产权的界定、 摘 结构和安排不仅影响着国家资源配里及 制度运行的成本和效率, 而且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结构和性质。以马克忍为代表的产权( 所有 权) 理论与以科斯和诺思为代表的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理论, 成为我国研究产权理论的基本范式。作为原初 研究路径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制度学派, 共同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 关键词」 产权理论; 马克思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 市场机制; 价值规律
的经济现象时, 理论就发生了内在的演变, 尤其是现代化给
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 , 使得马克思经济理论越发遭受来 自 各方的批判。而另一方面, 我们热衷于将 目光投向新制度 经济学那充满诱惑力的理论时, 却往往忽视了从传统 的马 克思经济理论中搜寻相关的论述和观点。马克思在《 资本 论》 中多处讲的所有权问题就涉及产权问题. 例如,承 认对方是私有者的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 法权关系是一种
[ 中圈分类号] F 6 0
一、 盲 前
[ 文献标识码] A
F文童编号] 1009一2323‘ 2006)04一0151一03
二、 价值规律: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主线
( 一) 市场机 制 的演 变
近年来产权理论研究逐渐成 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 从企业经 营、 品交 易到 国家 制度 , 产 新制度经济学方 兴 未艾 。从经济学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 , 产权 问题研 究主要有两种最基本的理论范式 : 一是 以马克思为代表 的产权 ( 所有权) 理论 ; 二是 以科斯和诺思为代表 的西方 新制度学派 的产权理论。总体上看 , 国关于产权 问题 我 的研究 , 在上世纪 9 年代之前 主要是按 马克思 的所 有 0 制理论展 开的 ; 而 9 年代之后 , 0 则更多 的是沿着西方产 权理论 的范式演进 。 .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作为指引市场经济的“ 无形之手” , 对劳动价值论加以分析, 从而莫定 了市场交换的基本对等 准则。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新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 北京 大学马列主义学院 , 北京 100871) 摘要 : 在社会科学的历史中 , 真正建立科 学的产权理论的应该首推卡尔 马克思。马克思有关产权的理 论可 谓博大精深 , 超越时代 , 自成体系 , 其远见卓识的 思想对现代产 权理论的 形成和发展 具有深刻 的影响。同 时这些理论即使对我们今天企业 产权改革的深化也依然应该 是主要的指 导思想。但受 到当前西 方经济学蓬 勃发展和广泛传播的影 响 , 许多 学者只看到了西方的产权理 论而忽视了 马克思的 产权思想 , 错误 的把科斯 等人的产权理论作为我 们改革的理论依据。我们在这样的背 景下重提马 克思的产 权理论 , 进而从 马克思产 权理论的卓越贡献中发 掘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启迪 , 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 产权 ;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 剩余索取权分 配 中图分类号 : F01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2674 ( 2004) 11- 0013- 04
) , 女 , 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 ,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 师 。 研究方向 : 社 会主义
#
13 #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年第 11 期 与西方产权学者理论相比较 , 马克思的产权理 论是西方学者无人能够匹敌的。马克思主要是从生 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所有权或产权的内涵, 从而科 学地论述了产权的本质所在。所有权和所有制是两 个有密切联系的不同范畴, 马克思主要是从所有制 的角度来论述其有关所有权的思想 , 从其所面临的 时代历史性质的产权形态出发, 着重考察历史上所 有制和所有权的演变。马克思认为 , 所有权是所有 制的法律形态,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经济基础, 所有 制的性质与内容决定了所有权的性质与内容。进一 步地说 , 在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中 , 产权关系本质 上是经济关系, 但这些财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又是以 法律权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说 :
马克思与诺思:两种产权理论的比较
的所 有制 。
上 层建 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注 在英语 中所有权与所有制是同一单词)
收 稿 日期 :0 9 0 — 5 2 0 — 5 0
作者 简介 : 志平 ( 9 4 ) 男 , 邓 17 一 , 湖南娄 底人 , 南开 大学博 士研 究 生 , 主要从 事 经济 哲学 、 治哲 学研 究。 政
第2 1卷 第 2期 20 0 9年 6月
重 庆 广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Ju o mM f o g igRa i o n qn do& T ie t Ch V Unv  ̄i y
V0 . 1 21 NO_ 2
J n .0 9 u e2 0
马克思与诺思 : 两种产权理论 的比较
历 史阶段 的产 物 。 只有 在私 有制产 生及 保护私 有财 产 的法
可 以转让 。 是 , 但 马克思 与诺 思 的产权 理论是建 立在不 同哲 学思想基 础上的 , 的是不 同的理论 目的 、 性假设和思 依据 人 维范式 , 因而他们在 产权 的定 义 、 源 、 质等 问题上 存在 起 本
着根本分歧。
一
、
定义 的分歧
诺思 对产 权 的定义 是 :产 权是 个 人对 他们 所拥 有 的 “ 劳 动物 品 和服务 占有 的权 利 , 占有 是 法律 规则 、 织形 而 组 式、 实施行为及规 范的函数 。” 见 , [ 1 可 诺思认 为产权是一种
律 出现后 , 出现 了所有权 。 才 马克 思预言 , 国家消亡后 , 在 所 有权会 随之 退出历史舞 台 , 而所有 制仍将继续存 在 。 综上 , 产权 洧 制所 有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
邓 志 平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农地产权改革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农地产权改革王留鑫;何爱平;何炼成【摘要】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两个理论体系,在理论基础、研究范式、终极目标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除了价值立场上的本质性差异不可调和外,两者在具体的产权实践中也有着互相借鉴的地方.为此,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改革中,应做到产权的统一与分离相结合、产权的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产权的多样与稳定相结合.在进行产权比较和启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地产权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农地所有权统一于集体,细化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权,建立成员权下农地承包权的可继承制.在农地征用、流转经营中,要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农地所产生的集体公共利益应用于集体公共服务.以法律形式规范农地产权的稳定性,以制度创新发展农地产权的多样性.【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1)012【总页数】6页(P71-76)【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研究【作者】王留鑫;何爱平;何炼成【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91.91;F014.1当下中国正值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时期,但改革的深化始终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产权,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土地改革研究中,已到了言必称产权的地步。
但部分人自觉不自觉地就完全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来开中国产权改革的“药方”,以致有些不但不能“对症下药”,甚至还“南辕北辙”,这是无视历史与国情,没有考虑不同制度安排所赖以运行的制度环境所致。
我国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立在公有制“土壤”上的产权不能按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完全私有化产权理论来指导中国的产权改革实践,而是应在继承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基础上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作出创新,应在对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可取之处。
不同视域中的权利——简评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
“ 人们 不能 自由选 择 自己的生 产力— —这 是他
们的全部的历史的基础 , 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 既得 的力量 , 以往 的活动 的产物 。可见 , 产力是 是 生
本论》 的分析中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然 , 对 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 , 但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 于产权 的概念和分 析 范式 , 克思 主 义 经济 学 的所 所 处 的条件 , 于先前 已经 获得 的生产 力 , 马 决定 决定 于 有 制理论 和西方经济学 的产权 理论既有 渊源关 系又 在 他们 以前 已经存 在 、 是 由他 们 创立 而 是 由前一 不 有重大 区别 。 代 人创立 的社会形 式 。 ‘ ) ” 瞄
济 范畴 的人格 化 , 是一 定 的 阶级 关 系和 利益 的承担
即从个人出发来解释一切经济现象, 是西方古典 自 由主义经济学 的传统 。作为方法 论 的个 体主义 的核
心是 ,只有个体 才进 行选 择 和行 动 , “ 而群体 本 身 既 不选择 又不行动 , 如果 所 分析 的群体 同样 进 行 选择 和行动 , 就不符 合科 学 的准则 。社 会 总量 被认 为 则 只是个 体所做 的选择 和采取行 动 的结果 。 … ” 马 克思 的方 法论 原 则 是 在 另 一条 路 径 上 展 开 的。在 马克思看来 , 尽管社 会是 由个 人组成 的 , 但社 会并不是个 人 的简单 加 总 , 会一旦形 成 , 具有 了 社 就
不 可能是 完全主 观随意 的 。
可 以认 为 , 马克思 主 义经 济学 方 法论 是与 个人
主义相 对立 。当然 , 会 并不 是 完全 独 立 于个 人而 社
存在 , 社会结构不是“ 外在” 于个体的, 而是具体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2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Feb.2010 第24卷 第1期J ou rnal of X i nxi ang Un i versit y(Soci al Sciences Ed iti on)V o.l24N o.1 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杨培培(河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 要:无论我们主观上承认与否,产权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的产权关系都是构成客观经济生活的根本,同样也是构成生产关系变革意义上的经济改革的根本。
然而产权又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范畴,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产权的存在及其运动的复杂性。
正是由于其复杂性,不同的学者得以从不同的目的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产权,由此导致了产权研究上的深刻分歧。
将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作一简要对比,可在此基础上阐明定义和解释产权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产权;所有权;马克思理论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34(2010)01-0074-03收稿日期:2009-11-27作者简介:杨培培,男,河南临颍人,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发展过程在西方学者中,从亚当斯密直到19世纪末,对于财产权问题,表现出三个基本倾向:一是将财产权的核心归结为对资产的所有权,产权即为所有权;二是进一步将这种所有权理解为!天赋人权∀,即平等的排他性的资产权利是历史永恒的自然,因而法权式的所有权而不是特权式的所有权应成为社会的制度基础;三是财产权作为制度前提被作为假定存在条件,被排除在正统的微观经济学和标准的福利经济学分析之外。
正统经济理论承认私有产权很重要,但并不以为经济学应该分析它。
进入20世纪,在对正统经济理论的批判中产生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其中不仅包括了被人们称为产权学派的贡献,也包括了法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自由竞争学派等众多学者的贡献。
(一)将产权重新引入经济学分析的最初努力进行产权理论研究,首先必须把以往被正统经济学排除在经济学分析之外的产权重新纳入经济学视野。
这种重新引入在20世纪20年代主要由两位学者,即弗兰克奈特(Frank Kn i g ht)和约翰康芒斯(John R.Co mmons)来完成。
尽管他们的工作不是直接建立产权理论,但他们重新强调引入产权分析的确是现代产权理论产生的必要准备。
1921年奈特发表了#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文,从考察风险以及与风险和不确定性相联系的冒险、投机入手,把产权特别是企业产权制度对于制约冒险和机会主义的重要性突出出来,从而从风险和产权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上,把产权纳入经济分析,并且抓住了企业产权制度的要害:界定产权以使责任与权利对称,克服机会主义和道德上的随意性。
显然,奈特从制约冒险的角度提出了明确企业产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他的贡献在于:一方面界定企业产权的重要功能在于使产权权利受到财产责任约束,特别提出企业只能由具有财产权进而具有财产责任能力的人来支配,而且在制度上支配者也必须承担财产责任;另一方面,通过产权与风险的联系把产权分析纳入市场机制分析之中,并且把产权与市场运行的最突出的特点%%%风险及不确定性联系起来。
奈特的这两方面贡献,恰恰是正统的微观经济学所忽视的。
与奈特同时代的康芒斯在1934年出版了#制度经济学∃一书,鲜明地提出了明确企业产权的必要性,74并对产权做了详尽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
康芒斯的贡献在于:一方面,他通过分析!交易∀范畴,把产权的讨论引入经济分析,在他看来,交易的核心是产权,特别是所有权的交易;另一方面,他把!交易∀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问题,在他看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冲突、依存和秩序均包含在!交易∀范畴当中,而交易又被理解为产权运动。
因此,他视所有权交易为全部经济分析的核心命题。
此外他把企业产权的界定以及法律上的肯定,作为市场交易有效、有序的根本,进而强调了产权制度对于整个社会制度的关键作用。
康芒斯上述关于产权的思想,在后来的产权理论研究的著述中,基本上被承认并保留了下来。
康芒斯与奈特的区别在与:首先,他们是从不同角度,即分别从交易和风险方面引入企业产权命题;其次,他们的思想渊源及由此而来的分析方法不同,奈特的分析方法更多来自古典经济学的支持,而康芒斯则更多的受新历史学派和早期制度经济学派的影响。
尽管存在差别,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把产权分析重新引入经济学分析,并对产权与企业的关系做了最初的考察,从而成为后来的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重要先导。
(二)产权理论的系统提出尽管有关产权的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以及后来的制度经济学及新历史学派等众多学者的著述中都有所表现,但产权研究作为系统的理论,其产生却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事情。
其突出代表为科斯(R.Coase)。
科斯产权理论的形成与确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对正统微观经济学进行的批判和思考,指出市场机制在运行中存在摩擦,导致这种摩擦的主要因素是产权构造上的缺陷,克服摩擦的根本在于界定企业产权。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科斯1937年发表于伦敦经济学院学报#经济学家∃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这一阶段最突出的成就是创立了!交易成本∀范畴。
第二阶段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科斯系统地论述了产权的经济作用,分析了产权的功能,特别考察了产权结构对于降低社会成本、克服诸如外在性等市场失灵的关键作用,从而使产权制度作为保障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这阶段的代表作是科斯于1960年发表于#法与经济学杂志∃上的#社会成本问题∃,这一阶段的突出成就是被后来的斯蒂格勒等人概括为所谓!科斯定理∀的思想。
在科斯看来,社会资源的配置,不论采取企业制度,还是市场机制,或是政府管制方式,最重要的根据在于产权清晰程度。
如果产权在个人之间是极明确的,那么个人自愿选择组成集合的企业制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一定的市场容量下,所有者在企业内部的产权交易替代所有者直接进入外部的市场交易,其成本较低,资源配置也更有效。
在企业之间即使发生冲突,存在摩擦进而交易成本不为零,但只要能真正严格清晰企业间产权界区,运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的交易成本也不会高,市场也将有效。
如果产权界区根本不可能清晰,则市场交易不可能进行,引入政府干预成为必要,但产权混乱程度越大,引入政府管制的管制成本也越高。
可见,无论引用那种机制,其成本高低和相应资源配置有效性的高低,均根本取决于产权制度,而确定产权界区的方式便是立法。
尽管围绕科斯定理一直存在争论,存在不同解释,但无可否认,科斯定理的确把产权命题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它从产权和由此而来的交易成本角度,重新对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有效准则进行反思,重新探讨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条件,把交易成本、社会成本、产权及相应的法律形式等范畴纳入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考察逻辑之中。
正是从这一个意义上说科斯既是产权理论的代表又是法经济学的代表。
(三)当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新进展科斯定理提出之后,围绕科斯定理的争论一直未间断。
一些学者对科斯定理提出了质疑,如库特等人就指出,科斯定理主张以市场交易的方式(明确外在性领域的产权)来解决外在性,这只能引起新的外在性。
因为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理想化的解决外在性的完全竞争市场。
因而想以私有制为基础建立个人间协议,并通过私人间的协议来解决外在性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若说正统经济学的完全竞争的假设为空想,那么纯粹私有化的产权绝对界定同样不可能存在。
同时库特还否认私有制的纯粹化可以使交易成本降为零的结论。
但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科斯开辟的产权研究领域,补充、发展了新的产权思想,甚至包括库特等人在内的否认科斯定理的学者,通过对科斯定理的批判对产权理论的进展也作出了贡献。
概括起来,对产权理论进展发生影响的主要有:以威廉姆森(O.W illa m son)等人为代表的所有权学派,以德姆塞茨(H.Densetz)和艾尔奇安(A.A.A lch i a n)等人为代表的所有权学派,以布坎南(G.Buchanbn)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以舒尔茨(Shultz,T)等人为代表的自由竞争学派,以肯尼斯阿罗(Kenneth A rro w)等人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学派,以波斯纳和库特等人为代表的法经济学派和以富鲁普顿(E.Furubotn)配杰威齐(S. Prj o v ich)等人为代表的比较产权学派等。
在这些学者的努力之下,产权理论在公共财产、外在性、交易费用、委托代理、产权与分配、产权与国家、产权结构等理论方面取得了迅速的进展。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企业产权理论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就企业产权理论而言,最突出的是关于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取得的进展。
二马克思关于产权的基本解释严格地说,马克思关于产权的思想就是他的与所有制分析相联系的所有权思想。
在马克思的著述75当中尽管存在后来人们归纳出来并被认为有别于所有权的产权的论述,但总的说来,马克思是以其所有制、所有权理论来解释整个财产权利关系及其运动的。
从马克思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理论体系出发,认识马克思对于所有权的本质分析,或者说,认识马克思关于财产权利的定义,以下几点是必须把握的。
第一,马克思是从其面临的时代历史性质的产权形态出发来考察所有权的,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私人所有权的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历史运动规律。
在经济史上,马克思考察的是19世纪之前的私人所有权的运动,因此马克思有关所有权的理论,首先是以私人所有权为核心内容的,其次是把这种私人所有权作为运动于市场机制之中的可交易的法权,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人所有权,其三是作为资本的属性和资本的权利,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值权利。
第二,马克思区分了所有制和所有权,并把对所有权的解释建立在对所有权的系统分析基础之上。
马克思特别指出:所有制是一个事实,是一种经济存在,而所有权作为一种权利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法律范畴。
严格地说,所有权概念是指所有制这一经济基础在法律范畴上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经济内容,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肯定和存在形式。
第三,马克思区分了广义的和狭义的所有权,因而考察了所有权的结构。
对于所有权的这种区分,在马克思的著述中首先是基于对所有制进行广义的和狭义的界定。
狭义的所有制或称所有,即对资产的排他性占有,或称对资产对人的社会隶属制度。
狭义的所有制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意义。
广义的所有制则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历史运动中,在人与资产的社会结合过程中,进而在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全部经济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所有制性质对全部经济生活的规定性,即社会生产关系。
正是由于存在广义的和狭义的所有权的概念,因此在马克思的所有权思想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所有权的权能结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