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1. 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
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集约化生产、城市垃圾等。
此外,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污水灌溉等也会导致农田土壤有机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污染。
2. 污染影响农田土壤污染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同时,污染的农田土壤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土壤污染还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三、农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是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2. 农业集约化生产农业集约化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积累,进而导致土壤污染。
3. 城市垃圾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和处置,如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等,可能对周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四、防治对策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为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2. 强化源头控制加强对工业排放、城市垃圾等污染源的监管,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同时,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积累。
同时,鼓励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
4.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对已受污染的农田土壤,应采取治理与修复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农业活动中的甲烷、氮氧 化物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对农产品质量的危害
农产品安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 可能积累在农产品中,威胁消费者健康。
农产品品质下降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农产品营养成分减 少,口感变差。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不符合国际市场标准,影响出口和竞争力。
推广价值
成功的治理模式具有推广价值,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治理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评估方法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污染物减排量 、环境质量监测、居民满意度调查等。
VS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各 方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治理措施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农业生产者和公众宣 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提高环保意识。
培训农业生产者
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和环保知识培训,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和治理技 能。
0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当前治理的难点与问题
污染源复杂多样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广泛,包 括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废弃 物、农田残留物等,治理难度
改进农田排水系统
优化农田排水沟渠设计,减少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防 止污水进入水体。
生态补偿措施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对采取环保措施的农业生产者给 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励其积极 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生态补偿模式
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 ,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生态补偿模 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宣传教育措施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某地区精准施肥与农药减量使用案例
总结词
某地区通过精准施肥和农药减量使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该地区采用了精准农业技术,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合理施肥和用药。同时,该地区 还加强了对农药和化肥的质量监管,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和化肥。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污染,还提高 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总结词
完善政策体系与法律法规是保障农业面源污 染防治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制定严格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规,完善相 关政策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例如,制定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农业环境监
测网络等。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要点一
总结词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关键 。
05
未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 展望与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
总结词
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研究新的农业技术和 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例 如,研究和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新 型农业投入品,开发高效低耗的农业废弃 物处理设备等。
完善政策体系与法律法规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措 施
2023-11-07
目 录
•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 • 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成功案例 • 未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展望与建议
0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非点源污染物 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透等方式进入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的现象。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哪些有效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哪些有效措施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膜等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土壤渗漏、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从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易监测和难以量化等特点,已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提高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环保意识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础。
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宣传册等,广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让农民了解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不良影响,以及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组织开展农业环保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膜回收利用等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环保技能。
同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农业环保的良好氛围。
二、推广科学施肥,减少化肥污染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化肥污染,应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一是开展土壤养分检测,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做到精准施肥,避免盲目过量施肥。
二是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鼓励农民使用农家肥、沼肥、绿肥等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肥特点,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化肥利用率。
四是推广缓控释肥、水溶性肥等新型肥料,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
三、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降低农药使用量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了降低农药使用量,应积极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推广农业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深耕晒垡、清洁田园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基数。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业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和农田面源污染等,对水质、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一、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1. 化肥和农药污染我国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农药使用量达到百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农作物的生产。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畜禽粪便污染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排放也不断增加,造成环境污染。
畜禽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通过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和土壤,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农田面源污染农田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现阶段,我国农田面源污染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造成土壤质量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
二、综合防控措施1.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为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可以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
利用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化学农药,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推广水稻、小麦等高效特色农作物品种,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2. 实施农田环境整治针对农田面源污染,可以采取农田环境整治措施,包括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加强水土保持,推广植被覆盖和轮作休耕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
3. 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友好型种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减少畜禽粪便对水体的污染。
4. 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加大对污染源的排查力度,严格落实相关法规和政策。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乡结构的转变,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农业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还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健康。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1. 土壤污染随着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大量使用,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据统计,全国有近一半的农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主要的污染物质。
2. 水质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质污染的问题也非常严重。
农业排放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径流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等问题,一些农业产业化区域由于养殖业的发展,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时有发生。
3. 大气污染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焚烧、畜禽养殖废气排放和农业机械尾气排放等各种因素导致大气污染问题加剧。
1. 非合理施肥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往往不顾施肥时机、用量和品种,盲目施用化肥,导致了农田中污染物质的大量积累。
2. 过量农药使用为了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许多农民过度使用农药,导致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
3. 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目前我国的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直接导致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4. 农田水土流失由于土地的匍匐与水质的污染往往是伴随水土流失问题同时发生的。
农业环境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会损害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
农业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土地的肥力和水质,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维护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1. 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能够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土壤、水体和大气受到污染。
2. 秸秆资源化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发酵等措施,可以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是指在农村地区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
其主要原因包括农业生产、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
在农村地区,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通常会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这些化学物质在农田中残留并逐渐进入土壤和水体中,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农作物的种植方式以及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农田退化和土壤侵蚀,进一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畜禽养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家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和尿液排放,不仅导致了农田的污染,还影响了周边的空气和水质。
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也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由于缺乏科学的污水处理设施,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质恶化。
生活污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如果没有适当处理,将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健康风险。
农村地区的工业废水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一些小规模农村工业对环境保护意识较低,排放废水的方式不科学。
这些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应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广科学合理用肥制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可以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农药减量、化肥精施和绿色农业等措施,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应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体系。
可以推广生态农业养殖模式,使用高效环保的畜禽养殖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还可以建立统一的畜禽废弃物处理中心,将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应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可以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建立适当的污水处理站和沼气池,将生活污水处理成可利用的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哪些举措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哪些举措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哪些举措呢?一、推广科学施肥技术不合理的施肥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存在着化肥过量施用、施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因此,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举措之一。
首先,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对土壤养分的测定,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施肥方案,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的盲目施用。
其次,要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
有机肥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依赖。
可以通过推广农家肥、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等方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此外,还要推广新型肥料和施肥技术,如缓控释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流失。
二、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加强农药使用管理。
一方面,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例如,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使用诱虫灯和粘虫板诱杀害虫、种植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等。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药的监管。
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销售,规范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引导农民合理用药。
同时,要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避免其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方面,给农田、水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要有效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加强政策和监管,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1. 化肥污染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地区对化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使用化肥的过度施肥和不当农作物种植会导致化肥残留在土壤中,进而污染土壤和水源。
过量使用化肥还可能导致地下水和河流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影响水质安全。
2. 农药污染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需要使用农药,而不当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水体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不合理施用农药还可能导致环境负荷过重,对农作物品质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3. 畜禽养殖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也愈加严重。
畜禽粪便排放、养殖废水排放以及养殖场周围的臭气污染,对周边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带来巨大影响。
4. 农村生活污水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地表水中,导致水体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1. 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推动科学施肥和精准农业,避免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
引导农民采用有机肥、生物肥料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农田、水源、养殖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掌握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3.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农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农业环境保护资金支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农业生产环保技术推广和应用。
4. 促进农田和水体生态修复注重农田土壤保护和改良,推广水土保护农业,增加土地绿化覆盖率,提高农田自然生态系统的抗干旱、抗灾害能力。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水环境污染,以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挥发等造成的大气和土壤污染。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迫在眉睫。
一、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对土壤养分的检测,了解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状况,为农作物提供精准的施肥方案。
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浪费。
(二)优化施肥结构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比例,减少化肥的依赖。
有机肥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例如,腐熟的农家肥、绿肥、堆肥等都是优质的有机肥来源。
(三)推广新型肥料缓控释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具有养分释放缓慢、利用率高的特点,可以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量,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四)科学使用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安全间隔期进行施药。
同时,采用先进的施药技术,如精准喷雾、静电喷雾等,提高农药的附着率和利用率,减少农药的飘移和流失。
二、加强农田生态工程建设(一)建设生态沟渠在农田周边建设生态沟渠,种植水生植物,如菖蒲、水葱、芦苇等,利用植物的吸收和拦截作用,减少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含量。
(二)建设生态湿地在河流、湖泊等水域周边建设生态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转化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
(三)实施农田轮作休耕制度合理安排农作物的轮作和休耕,让土壤得到休养生息,恢复地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三、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一)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如“稻鱼共生”“稻鸭共育”“果菜间作”等模式,充分利用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防治策略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防治策略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田废弃物等的不合理使用和排放,以及水土流失、地表径流等因素导致的污染物在大面积范围内扩散和累积,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这种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和不易监测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一)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然而,化肥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大量未被作物吸收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通过地表径流、淋溶等方式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板结。
同时,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会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残留的农药也会对土壤、水体和农产品造成污染。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和污水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如果这些废弃物未经妥善处理和利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
(三)农田废弃物的不当处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秸秆、残膜等废弃物。
一些农民为了省事,往往采取焚烧秸秆的方式处理,不仅造成大气污染,还浪费了资源。
而残膜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破坏土壤结构。
(四)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在一些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雨水冲刷地表时,会携带土壤中的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五)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随意排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但由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垃圾随意丢弃,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策略(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册等,向农民普及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种植和养殖观念,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
农业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进措施
农业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农业行业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作为人类生活的基础产业,其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
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1. 农药与化肥使用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过量施用化肥使得土壤中氨氧化细菌失活,导致氮素积累过度;而长期使用农药则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
2. 养殖废弃物对空气和水质造成危害养殖行业是农业领域最主要的经济支撑之一,但其废弃物处理不善引发空气和水质污染。
大量畜禽养殖场常采用露天喂养方式,粪便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养殖场的粪便和养料溢出也易污染地表水体,引发水污染事件。
3. 农田灌溉与农膜污染农业用水大多依赖于人工灌溉,但过度灌溉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会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
同时,大量使用农膜覆盖土壤可以防止杂草生长、促进作物增产,但过度使用会造成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和堆积,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二、改进措施为了解决农业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系列改进措施应该得以推行。
1. 推广绿色、有机耕作方式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推动绿色、有机耕作方式的普及。
通过合理施肥与病虫害防治,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同时保证产量稳定。
2. 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倡导并支持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将养殖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副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
例如,通过生物发酵和厌氧消化技术,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排放。
3. 采用先进灌溉技术和耕作方式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其节水意识。
同时,通过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并降低灌水需求。
4. 强化环保监管与法规实施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行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并制定相应法规来约束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对违规操作者要依法处罚,并提高违规成本,以此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措施有哪些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措施有哪些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迫在眉睫。
以下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一些重点措施:一、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需要推广科学施肥和施药技术。
在施肥方面,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作物的需求和肥料的特性,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优先选用有机肥,有机肥不仅能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对土壤的检测,精准确定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施用量,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采用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流失。
在施药方面,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做到适时、适量用药。
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使用先进的施药器械,如喷雾器、喷粉器等,提高施药的准确性和均匀性,避免过量施药。
二、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
对于规模化养殖场,要建设完善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如沼气池、堆肥场、污水处理厂等,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沼气池可以将畜禽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照明、取暖和发电;堆肥场可以将粪便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污水处理厂可以将污水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
对于分散养殖的农户,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如“畜禽沼果”、“畜禽沼菜”等,将畜禽养殖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同时,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养殖水平。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方法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方法农村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均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入手,提出综合治理的方法。
原因分析:1.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畜养殖混养等,这些都导致了农业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和污染物排放。
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农村地区对生活垃圾的处理相对落后,缺乏科学的分类、回收、处理方法。
大量的生活垃圾堆积在野外或者随意倾倒,导致环境污染。
3. 农村工业污染:一些小型工业企业或家庭作坊位于农村地区,这些企业通常缺乏环保意识和相应的污染治理设备,导致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乱排乱放。
4. 农村能源利用不合理:农村地区多数还依赖传统的能源形式,如柴火、煤炭等,这些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碳等。
综合治理方法:1. 推行科学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生态化、循环化生产,鼓励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质量。
2.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建立垃圾分类收集中心,引导农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如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堆肥处理厂等,促进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3. 加强农村工业企业执法检查:加大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加强环保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监督。
对违规排放和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确保企业正常运行同时也保护环境。
4. 促进清洁能源在农村的应用: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的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鼓励农村地区使用清洁燃料,如液化石油气(LPG)等,减少传统燃料的使用。
5.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鼓励农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同改善农村环境。
总结:农村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农业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的一大难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一、农业环境污染现状1.化肥污染由于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大量的氮、磷、钾等化学肥料在施用后,随着降雨等因素的作用,会发生土壤流失,造成水体中氮、磷等大量的营养盐物质的富集,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加剧水体藻类等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农药残留污染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提高产量。
由于农民缺乏科学施药知识,使用农药不当,过量使用或者违章使用,导致农产品上大量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畜禽粪便污染畜禽养殖场的粪便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或者田间地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要有效地防治农业环境污染,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农民、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发挥作用。
1.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源的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农业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农业方式,减少农业环境污染。
2.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技术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宣传科学施肥、施药的知识,培训农民科学施肥的技术,推广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
3.加强农业废水治理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对农业生产废水进行治理,减少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同时鼓励农民进行农业废水资源化利用,减少废水排放。
4.推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畜禽养殖场进行粪便资源化利用,对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或者沼气发电,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解答。
一、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1.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
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
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环保意识淡薄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部分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是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在利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
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不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4.农村环保力量薄弱,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靠县市级环保部门,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环保考核机制,但乡镇基本上未配备专门的环保队伍,落实工作还是以县市环保部门为主,使农村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很难将各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社会参与型模式
社会组织参与宣传教育
01
社会参与型模式需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
民环保意识。
社会组织参与环保行动
02
社会组织可以发起和组织环保行动,如清理河流垃圾、植树造
林等。
社会组织参与监督
03
社会组织可以参与监督政府和企业对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
,提出改进建议。
04
农业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 估
应急预案
制定农业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对已经出现的农业环境污染进行及时处理,防 止污染扩散。
05
农业环境污染的政策与法 规
国际农业环境污染的政策与法规
国际农业环境法规
国际上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农业环境污染 的法规和标准,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旨在促进农 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国际农业环境政策
各国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也注重考虑环 境保护因素,鼓励农民采用环保种植技术、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措施,减少农业对环
境的影响。
中国农业环境污染的政策与法规
要点一
中国农业环境法规
要点二
中国农业环境政策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等,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环境污染会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降低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环境污染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病虫害增多等问题,降低农 业生产效益,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环境污染的成因
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
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过于粗放,过 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导 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策略
推广环保技术,提升治理效果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环保技术和设备,如生态 养殖、有机肥生产等,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实施科技兴农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环保技术和 设备,为治理农业环境污染提供科技支撑。
加大政府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设立专项资金
政府应设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支持农民和企业开 展环保工作,对环保项目给予资金补贴和奖励。
养殖场建设
部分养殖场建设不规范,存在卫生和防疫方面的问题。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
水产养殖废水
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03
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策略与措施
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来自水01来源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量施用化肥 、农药等化学物质;二是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三是农业 废弃物的处置不当;四是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农业环境污染的影响
土壤质量下降
农业环境污染会导致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积累,破 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水质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污染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 环保意识,引导他们采取环保措施。
实施综合治理
采取综合措施,如推广生态农业、实施测土配方 施肥、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等,有效减少农业 污染。
加强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环境 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农业环境保护措施 得到有效执行。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1. 引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但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问题却不能忽视。
农业面源污染,指的是农业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水体、土壤或大气等介质输入环境造成的污染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2.1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
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磷等养分的过度积累,使养分流失至水体中,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农药的使用则可能导致土壤和水体中农药残留,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2 温室气体排放农业活动中的牲畜饲养和稻田种植等过程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特别是甲烷(CH4)和一氧化氮(N2O)。
这些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加剧了温室效应。
2.3 农田水管理不善农田水管理不善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之一。
不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方式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度或不足,水分过剩时,容易引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水分不足时,容易导致作物减产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3.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3.1 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
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等现象,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农药残留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重金属污染则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慢性毒性影响。
3.2 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土壤造成了多重污染,主要表现为农药残留、重金属积累和酸性土壤等。
这些污染物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土壤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性。
3.3 大气环境污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大气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温室气体增加和光化学臭氧生成。
这些污染物对大气的稳定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可能导致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和臭氧层的破坏。
4. 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4.1 合理施肥和农药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策略。
农民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配比施用化肥;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规定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和残留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摘要:进入21 世纪,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加剧,污染防控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科研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以农业生产投入品源头减量和种植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实施新能源利用、秸秆加工、生物农药和生物技术综合防治”环境监测等农业污染治理技术集成组装,形成了源头控制、过程调节、末端治理的防控技术体系,建立了控制农业污染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来源;防治措施
“十一五”以来,随着人们对农业污染认识的提高和基础研究的深入,农业污染末端治理技术方式有所改变,已由过去单一的末端治理改变为源头控制、过程阻断相结合的生态工程治理技术。
1对农业污染进行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必要性
目前农业污染正逐步成为新的重要污染源。
农业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清洁生产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环境,达到控制农业生产环境内外源污染、获得清洁产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同时能改变农民观念,改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还可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减少农业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清洁生产能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与生态农业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相一致。
因此推行农业清洁生产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1.2 可行性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为农业清洁生产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生态农业出发点是既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又不破坏环境,因此包含了许多清洁生产的技术特征。
只要把生态农业中具有清洁生产特征的技术如节水节氮栽培利用技术、无公害农药开发及应用技术等,加以总结提炼,并围绕全过程预防策略进行技术创新,必能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清洁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
同时工业清洁生产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推出,也为农业清洁生产政策的制订提供了经验和方法学原理。
2. 农业污染主要来源
2.1农用化学品的盲目使用
为了促进农作物的快速健康生长,大量使用化肥等,化肥的超量使用,必然造成地表径流、地下淋溶等途径的流失,造成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蔬菜等农产品硝酸盐超标,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严重污染环境。
地膜、棚膜等农用薄膜不合理使用后,在土壤中残膜不断累积,造成耕作困难,破坏土壤结构。
农药的使用以杀虫剂为主,施用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此外,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区域内农业病虫天敌的减少、灭失,以及病虫抗药、耐药性增强,一些农户乱用药、随意加大用药量和增加用药次数,极易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使农药成为造成土壤、灌溉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饲料添加剂的滥用造成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如用瘦肉精饲养的猪肉,食用后会引起中毒;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变为耐药菌,感染人类后很难治愈,而且抗生素残留在食品中,人食用后体内的菌群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强,其危害程度等同于人类自身滥用抗生素。
2.2 畜禽排泄物污染
近年来,农村家禽、家畜养殖业发展很快,产生的禽畜粪便也大量增加,这些禽畜粪便大多未经处理,便被随意放置、施用或沿禽畜圈舍排污沟无序排放,大量的氨氮和磷进入空气、水体等污染环境。
养殖场附近往往恶臭熏天,蚊蝇滋生,细菌繁殖,疫病传播,并且通过周围水渠、河道造成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为了加强畜禽排泄物的管理,我国明年起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2.3 农业废弃物污染
农作物收获后,秸秆被随意丢弃在田间或焚烧,造成比较严重的地面和大气环境污染,甚至影响交通。
集约化蔬菜、水果生产大量残菜叶、烂瓜烂果等随意丢弃,造成田间、河道水源污染。
废弃的农药瓶、农药包装袋、肥料包装袋、塑料秧盘、地膜、棚膜等生产废弃物,被随意丢弃,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近期因为农村烧大量桔干导致雾霾天气,PM2.5急剧升高等本人有深刻体会。
3. 农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3.1清捡田间生产废弃物
广泛开展,田间地头顺手捡,活动,“顺手”捡出田间地头废弃的农药瓶、农药包装袋、肥料包装袋、塑料秧盘、地膜、棚膜等生产废弃物,防止残留污染环境。
清捡范围要覆盖城乡结合部、大镇大村周边、主要道路两旁、主要河流两岸等区域的农业生产基地,其他村屯清捡范围也要逐步覆盖。
清捡的生产废弃物要实行分类处理,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收集后统一分类为无毒无害的和有毒有害的生活垃圾转运处理。
3.2 严格控制农产品产地源头污染
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气、废水、废油、固体废物、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进行农产品生产、要防止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酸碱度超标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用于农业生产灌溉,严格控制农产品产地源头污染。
3.3 清洁施肥和施用清洁肥料
一是清洁施肥。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盲目施肥,使作物既能“吃饱”肥料又不过量、不浪费;推广化肥深施技术;施用硝化抑制剂、脲酸抑制剂等,防止氮肥挥发、流失;推广应用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是提倡施用有机肥料,人粪尿、猪牛羊粪、鸡鸭鹅屎、瓜皮果壳、地面上的树叶及河塘沟泥等,均是良好的有机肥,应广为收集、合理利用作有机肥料,对农产品生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好、管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充分利用发酵后的沼液或沼渣作肥料,作物秸秆应直接覆盖或经堆沤腐熟后还田作肥料。
现在浙江好多地方政府已经对施用有机肥和绿色肥料的种植户进行补贴,鼓励大家使用有机肥料。
三是发展生物养地,播种紫云英、苕子等绿肥,种植花生、大豆、豇豆等豆类作物,是一种持续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的生物养地措施,对减少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作用显著,应大力推广。
3.4 推广绿色植保技术
一是推广优良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垄作、间套种,合理施肥、灌水、深翻、晒田等,使生态环境有利于作物生育,减少病源、虫源基数。
二是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科学选用生物控制(天敌防治、Bt 生物农药防治等),采用杀虫灯、黄板诱杀,运用性诱、色诱、光诱、三诱)技术进行立体绿色防控等非化防技术,尽量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
三是有节制地合理用药,采用对天敌影响少的选择性农药,提倡有效低剂量,抓好挑治、兼治,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
四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3.5 合理使用薄膜等设施栽培材料
一是应用具有一定强度和耐老化性的优质农用塑料薄膜、遮阳网等设施栽培材料,保证其在使用后仍可大块清除。
二是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使其降解和灰化后的产物对环境和农产品无害。
可降解地膜降解和灰化后的产物对环境和农产品无害,需加强研制和推广。
最近新疆某家公司已经研制出了新型的可降解的薄膜材料。
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可利用天然产物和秸秆类纤维生产的农用薄膜来取代部分塑料薄膜,这是防治残膜污染的有效途径。
生产中可进行适期揭膜,提高农膜的回收率,加强残膜回收处置。
3.6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发展以管道灌溉施肥、喷灌施肥、滴灌施肥等形式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从而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达到省水省工,节本增效的目的。
3.7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
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的废弃物如果不处理并加以利用,必将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危害。
农业清洁生产通常利用食物链原理进行多层次分级处理。
如作物秸秆处理技术,可通过糖化过程先把秸秆变成饲料,而后用畜禽排泄物及秸秆残渣来培养食用菌,生产食用菌的残余料又用于繁殖蚯蚓,剩下的残物返回农田。
结语
防治农业污染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通过加强农业污染防治措施与政策法规的制定,实现在国情背景下农业污染防治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楼迎华,崔良,于燕玲.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清洁生产[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