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政治哲学选择题21-40题目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f2fa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7.png)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及参照答案一、单项选取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是符合题目规定。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国内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解说她所倡导优选法。
对此,她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以便,并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挥霍一种粉笔头,反而不适当。
因而就浮现了粉笔多长适当问题—这就是一种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角度看。
就是要A.注重量积累B.保持事物质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多样性2.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3. 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这是由于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干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干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干转化为详细劳动D.私人劳动才干转化为社会劳动4.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高了诸近年,也并没有完全弄清晰。
也许列宁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日后苏联模式僵化了。
”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思维之因此“比较好”是由于A.提出了比较系统社会主义建设大纲B.依照俄国实际状况来摸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社会发展模式D.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将来社会主义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依照地。
农村革命依照地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存在和发展主线因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良好群众基本和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C.相称力量正式红军存在D.党领导及对的政策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涉及公有制经济,也涉及非公有制经济。
2021考研政治哲学选择题21-40题目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1考研政治哲学选择题21-40题目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3db1810722192e4536f6d4.png)
21.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气候带北移,如今我国北方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已经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
这说明A.自然规律的变化取决于人的观察结果B.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答案】B【简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错误。
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正确。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并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不可能决定客观规律性,C错误。
真理是一元的。
也就是说,在同-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D错误。
【点拨】关于运动、变化、发展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见《肖秀荣2021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第15页“拓展与点拔”。
22.安慰剂是指没有药物治疗作用的片、丸、针剂等,本身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但因患者对医生信任、患者进行自我暗示以及对某种药物疗效的期望等,安慰剂可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安慰剂效应说明A.物质世界存在着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B.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C.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D.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答案】C【简析】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错误。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2121考研政治真题答案
![2121考研政治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ae253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3.png)
2121考研政治真题答案考研政治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真题答案对于考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以下是对2121年考研政治真题的参考答案,请注意,这些答案仅供参考,实际答案以官方发布为准。
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 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参考答案:A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参考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论述题1.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实践成果表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2021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析
![2021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84230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f.png)
2021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析2021一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单元唯物论(选择题)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世界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唯物主义五观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意识观1.哲学的科学内涵(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
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选)▲(1)二是共性与个性、共性与个性、共性与特殊、抽象与具体、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
(2)哲学以每一门具体的科学为基础,并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的纯粹抽象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哲学基本问题(92/97单选)★★(1)存在和思维(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① 哪一个问题是存在和思维的第一本质,即物质和意识之间世界的起源,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经典表述:恩格斯“所有哲学,尤其是现代哲学的主要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2)为什么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二①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而决定了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 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它决定了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单选)4.一元论和二元论。
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就是一元论。
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
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
![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1d8c9fa8956bec0875e3c7.png)
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答案】 A动物只有感觉和心理依赖,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只有人脑才具有意识,才有思维,才能在对客观世界反映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选bcd的理由是:选项b,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选项c,动物有知觉,但是没有想象,也就是没有意识。
但是,人是既有知觉,也有想象,还有意识的。
选项d,人和动物都具有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该选项没有区分动物和人本质的区别。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
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答案】B题目中所说,“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就是事物发展量变到一定的程度必须引起质变。
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1不选acd的理由是:选项a,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与否定及其相互转化的原理。
肯定中包含否定的原理是辩证法的观点。
如生命中包含死亡的因素,资本主义的发展包含着灭亡的因素。
哲学政治试题库及答案
![哲学政治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fec55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08.png)
哲学政治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可知性D. 客观性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映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 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性活动B. 人类改造社会的精神性活动C. 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活动D. 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精神性活动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影响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被领导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依赖于物质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答案:ABC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人的矛盾答案:A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具有()A. 客观性B. 绝对性C. 相对性D. 条件性答案:AC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的实现需要()A. 个人的努力B. 社会的认可C. 客观条件的支持D. 主观愿望的满足答案:ABC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答案:正确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答案:错误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正确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
2021考研政 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考研政 治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4454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a.png)
2021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政治一直以来都是众多考生关注的重点科目,其涵盖的知识面广,对考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呈现 2021 年考研政治真题,并进行深入的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A 《德意志意识形态》B 《神圣家族》C 《哲学的贫困》D 《共产党宣言》答案:A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这部著作中,他们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2、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A 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B 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C 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D 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答案:B解析: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虽然历史的发展进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其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人们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3、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法律法规属于()A 社会意识B 社会存在C 物质生产方式D 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法律法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需求制定出来的规范和准则,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治理理念。
4、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21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
![21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f5cd5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9.png)
21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实事求是B. 独立自主C. 群众路线D. 统一战线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公有制为主体B. 共同富裕为目标C. 计划经济为主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A.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B.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廉洁的发展理念C.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D. 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廉洁的发展理念6.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B.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 建设公正、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D.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7.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其基本准则是()A. 互利共赢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互不干涉内政D.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稳定物价C. 平衡国际收支D. 增加就业9.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工人阶级B. 人民C. 共产党D. 知识分子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国际环境变化之间的矛盾答案:1. A2. C3. B4. A5. A6. B7. B8. B9. B10. B。
今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今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bb76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b.png)
今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贯穿于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A. 弘扬民族精神B.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C.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答案:ABCD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弘扬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同时,新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我们以新的理念、新的战略、新的举措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答案:这一发展理念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绿水青山”代表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金山银山”则象征着经济财富。
这一理念认为,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实践中,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考研《政治》单选题答案及解析(海文版)
![2021年考研《政治》单选题答案及解析(海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7312716529647d26285271.png)
2021年考研《政治》单选题答案及解析(海文版)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引起了阶级斗争和革命,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除了这些客观原因外,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精髓,概括和总结出了科学社会主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即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白马非马的观点认为白马不是马,马是共性和普遍性,白马是个性和特殊性,很明显白马非马的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割裂了二者的关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白马非马"并没有体现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形态和功能的关系,故排除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根本力量,所以我们党制定的一切路线和方针要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本题正确答案是B。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点是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运用此学说论证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劳动者形成的新价值既包括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也包括剩余价值,在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理论等,所以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基础之上,也是我们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3853c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d.png)
的突破,需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是
A.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B.加快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C.加强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D.改善科技创新 【答案】A
D.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 【答案】D
11. 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B.工商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新型政协制度的建立 【答案】D
1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执行的是 A.互助合作政策 B.调整巩固 C.和平赎买 D.剥夺没收 【答案】C
会的主题是 :
A.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B.开放包容,团结合作 C 齐心协力,携手前行 D.全球服务,互惠共享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17~33 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 17. 最近,科学家利用宇宙三维地图发配迄今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包含了数
2021 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ri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
黑《 1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哲学的贫困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A
间联系 A. 人类只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不能改变自然环境 B. 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C. 自然是长发展的重要前提 D. 人在受自然制约的同时交环境 【答案】CD
2021年考研政治:2021政治真题解析
![2021年考研政治:2021政治真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698665d0d233d4b04e69ef.png)
2021年考研政治:2021政治真题解析真题作为每年考研的风向标之一,历来为考生所重视,对真题的分析能够在一定水准上把握出题人的命题规律,也可协助考生省略很多赘言,更快更准的选择答案,增大得分几率。
希望同学们在做真题时能够对其加以总结,培养“题感”和答题速度。
2021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共考查了9道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4道、多项选择题5道,在题型设置上与去年相同。
主要考查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相关考点。
原则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本次考试所占总分值为24分,其中选择题分值为14分。
在选择题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所占分值为6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所占分值为6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所占分值为2分,与2021年马原分值相同。
一、单项选择题1.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以前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
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
我发明了电灯。
这仅仅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A.理解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对事物规律的准确反映D.实践中能够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章中理解过程的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理解往往要经由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再由理性理解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在理解过程中始终存有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理解,往往需要经过实践、理解、再实践、再理解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实验。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所以,B选项准确。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动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实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理解的规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章中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2021考研哲学真题试卷
![2021考研哲学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ff75e8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b.png)
2021考研哲学真题试卷2021年考研哲学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2. 以下哪一项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A. 物质第一性B. 意识第二性C. 事物的绝对运动D. 事物的相对静止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观点体现了()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辩证法4.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辩证法的范畴?()A. 事物的绝对孤立B. 事物的绝对静止C. 事物的相对孤立D. 事物的相对静止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形而上学史观D. 辩证史观...(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10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
2.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论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四、材料分析题(共20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材料:(此处省略具体材料内容)问题:1. 根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指导实践。
2. 结合材料,讨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综合分析题(共20分)请结合2021年国内外发生的某一重大事件,分析其对哲学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结束语:本次考研哲学真题试卷旨在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本次考试,加深对哲学知识的掌握,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2021考研政治哲学选择题1-20题目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1考研政治哲学选择题1-20题目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ddf2d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a.png)
2021考研政治哲学选择题1-20题目答案解析完整版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A.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B.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人类文明成果的最新发展【答案】ABCD【点拨】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源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的天才头脑,而是时代提供的可能性和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理论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有一个过程,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的是A.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B.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C.马克思、恩格斯接受“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答案】ABCD【点拨】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接受过那个时代的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劳动群众渴求解放的呼声,促使他们立志进行社会变革,并走上求索科学真理的道路。
3.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哥达纲领批判》D.《神圣家族》【答案】ABCD【简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它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
A 正确。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于1875年写的,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部合著作品,写于1844年9月至11月,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的著作。
2021年考研政治答案解析
![2021年考研政治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1e7339f8c75fbfc77db2dc.png)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
这次会面使他们发现彼此的基本观点完全一致,于是开始了在科学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中的长期合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B.《神圣家族》C.《哲学的贫困》D.《共产党宣言》【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解析】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
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了《哲学的贫困》,以批判蒲鲁东(1809-1865)在1846年发表的《贫困的哲学》。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党纲《共产党宣言》,该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
2.习近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人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A.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B.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C.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解析】“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说的是世界是可知的,同样人类社会也是可知的。
社会历史具有物质性,人的意识可以反映这种物质。
而“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说的就是社会历史具有物质性,人的意识可以正确反映它,并且认识它。
考研真题及答案2021
![考研真题及答案2021](https://img.taocdn.com/s3/m/6f48857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d.png)
考研真题及答案2021考研,即研究生入学考试,是许多大学生为了继续深造而参加的一项重要考试。
2021年的考研真题及答案,对于准备参加2022年考研的学生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复习资料。
以下是2021年考研部分科目的真题及答案概览。
# 政治理论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阶级斗争B. 剩余价值C. 历史唯物主义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答案:C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答案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 英语真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文章问题: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答案: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o discuss how technology h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oth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二、完形填空文章摘要:In recent years, the use of smartphones has become widespread among students. However, the impact of this trend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a matter of debate....答案:21. A. widely 22. B. whether 23. C. benefits 24. D. despite 25. E. However# 数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函数f(x) = 2x^2 - 3x + 1,求f(2)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气候带北移,如今我国北方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已经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
这说明A.自然规律的变化取决于人的观察结果B.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D.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答案】B【简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错误。
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正确。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并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不可能决定客观规律性,C错误。
真理是一元的。
也就是说,在同-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D错误。
【点拨】关于运动、变化、发展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见《肖秀荣2021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第15页“拓展与点拔”。
22.安慰剂是指没有药物治疗作用的片、丸、针剂等,本身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但因患者对医生信任、患者进行自我暗示以及对某种药物疗效的期望等,安慰剂可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安慰剂效应说明A.物质世界存在着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B.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C.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D.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答案】C【简析】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错误。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B错误。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C正确。
D本身内容正确但与題意无关。
【点拔】精神的力量(通过实践)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但不能说“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2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就是物质D.物质就是运动【答案】B【简析】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正确。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A错误。
不能把物质与运动等同起来,因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是表明这个客观实在是怎么样的范畴,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运动不过是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存在着。
因此,“运动就是物质”与“物质就是运动”是不正确的,C、D错误。
24.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从电视转播画面上来看,天宫二号的对接部缓缓滑向神舟十一号并最终停止,意味着二者已经形成组合体共同飞行。
整个对接过程看似缓慢、平静,而实际上这两个8吨多的“大家伙”是在距离地面393千米的圆形轨道上以每秒7.9千米左右的速度在飞行。
以上材料说明A.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B.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唯一运动形式C.静止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绝对静止只能是暂时的【简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
恩格斯指出:“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
”A正确。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错误。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说法错误,D不选。
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如机械运动、物理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等),把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是形而上学机械论,B错误。
25.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答案】D【简析】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点拨】审题时要能判断出此处的重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运动观上的体现。
类似的情况还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6.“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
”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A.静止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B.静止是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C.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D.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简析】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A错误。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D正确。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B错误。
C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点拨】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见《肖秀荣2021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第9页下方的“拓展与点拨”。
27.人们用来测量时间的单位年、月、日等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测定宇宙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是用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光年)来衡量的。
这说明A.时与物质运动不可分B.时空是绝对的C.时空是无限的D.时空是人们意识的产物【答案】A【简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人类使用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的运行来确定年、月、日,说明时间是以物质的空间运动来度量的;人类使用“光年”这一单位测定宇宙天体之间的距离,说明空间同样也是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
A为正确选项。
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B、C说法不准确。
D是唯心主义时空观。
28.古人从日光中意识到、“辉光所烛,万里同昏”:然而同是时间,有人感觉它如年轮,一圈圈积累成参天大树,也有人感觉它如流沙,飞流不止无可奈何时间观不同,意义感就大不相同。
同样的时间却可能有者不同的时间观,这是因为A.时间的客观性是相对的B.时间是意识和观念的产物C.人无法认识时间的无限性D.人对时间的认识具有能动性【答案】D【简析】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时间的客观性是绝对的。
A错误。
时间是客观的,不是观念的产物。
B错误。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C错误且与题意不符。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因此,不同的人对时间可能产生不同的时间观。
D正确。
2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A.“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一切事物的贮藏所”D.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答案】D【简析】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D正确。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A 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都否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错误项;“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此观点虽然承认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把时空看作脱离物质运动与物质运动并存的东西,称之为“事物的贮藏所”,但它割裂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故C也是错误项。
【点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同运动观、时空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物质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来,而时间和空间构成了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在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上都要注意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区别。
3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绝对性C.时间的一维性D.时间的无限性【答案】C【简析】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C正确。
A、B、D都与题干表达的意思不符。
【点拨】在很多哲学概念的描述中,“绝对的”与“无条件的”并列,“相对的”与“有条件的”并列。
例如。
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1.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90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担负的责任,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王米、无将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圃内外生产中。
于是,袁隆平试图跳出传统思维,开始进行水稻有性杂交试验。
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和研究,1974年,以袁隆平为首的专家育成三系杂交水稻,随后又相继育成两系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这些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且有着“东方庞稽”的美誉。
以上材料说明A.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B.不断否定现有理论是一切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C.科学文化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答案】D【简析】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的活动对自然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
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在起作用并实现出来。
A错误。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C错误。
一个人只有获得并掌握前人和他人已经取得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认识。
B错误。
D是正确答案。
【点拔】见《肖秀荣2021考研政治讲真题(上、下册)》第1页“经典干扰项设置及辨析”之“哲学中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