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衰退原因的深层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7 1369(2003)03 0025 05

日本经济衰退原因的深层分析

左 凯 魏景赋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自战后以来经济最为低迷的时期,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 失去的十年 仍在延伸。那么,衰退的原因何在?出路何在?本文拟从日本经济衰退的表象出发,深入分析其在制度选择、结构变迁和金融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一系列内外部条件。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平成萧条原因 内外部条件

自20世纪80年代 泡沫经济 破灭后,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最长的调整期。经济发展长期不振,被称为 失去的十年 。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望改善日本经济现状,但成效甚微。实际上,除了 泡沫经济 破灭的负面影响这一重要原因之外,传统方面、制度选择以及内外环境都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时间萎靡的原因。日本经济要想真正恢复尚需时日。

一、从 泡沫经济 到 平成萧条

(一) 泡沫经济 下的过度扩张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是日本自战后以来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经济中出现严重泡沫的时期,股价地价高速攀升,日元急剧升值,都给经济埋下了巨大隐患。泡沫经济首先表现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人口多面积小的岛国,人口密度非常大,因而其房地产价格上涨难以避免。战后日本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到8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当时的日本政府认为,随着日本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个人财富的增加,国民对余暇的需求将迅速增长,于是在1987年出台了 休养地法 和第四次 综合开发计划 。政府这一诱导性决策,使民间大量闲置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和其他相关行业,导致地价再次攀升,引发了泡沫经济。从1985年12月到1990年12月,日本全国地价上涨了84 2%。由此而产生的1037 6万亿

收稿日期:2003 03 17

作者简介:左凯,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魏景赋,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200093。日元的虚拟资本收益相当于同期日本GNP年平均值的3 6倍。与此同时,股票市场长时间走高,1949年投资于东京股票市场的1000日元,到1988年的价值是183426日元。泡沫经济使股票市场膨胀更为急遽。1985年12月,日均平均股价为13113日元,而到1989年底,股价涨到了38915 87日元的历史新高,四年中日本股票价格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9 198%,而同期GDP平均增长率仅为4 325%,经济的泡沫程度由此可见 。

汇率方面,从90年代开始,日元一直在波动中呈上升之势。1990年,日元与美元的平均汇率为144 88日元兑1美元,而1995年4月19日,日元与美元的瞬间比值一度升至79 75日元兑1美元。1995年9月以后,日元对美元的比价回落,但月平均汇率仍大大高于1990年的平均水平。这给本己走入萧条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一方面,日元升值使以美元等外币衡量的日本产品价格上升,导致外需减少,抑制了日本商品的出口,并从需求方面对日本物价上升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日元升值又使以日元衡量的外国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增强了外国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进口商品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的物价水平起着抑制作用,而且直接冲击着日本原有的价格体系和本国产品的国内需求。

25

冯昭奎 21世纪的日本 战略的贫困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00~104;桥本寿朗,长谷川信,宫岛英昭 戴晓芙译 现代日本经济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16

(二) 平成萧条 的诸多表现

开始于1991年4月的 平成萧条 是日本经济战后的第11次萧条期,泡沫经济开始破灭。此后的近十几年来,尽管经济有过几次起落,但总的来说一直没能真正走出萧条。萧条表现在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

1 地价股价急遽下降。日本央行在1989年4月到1990年8月这段时间里,连续调整官定利率,从

2 5%一路调至6%。受此影响,1990年12月到1991年12月仅一年的时间,日本全国地价下跌了46%,使价值为107 6万亿日元的资产化为泡影 。同样的,东京股票指数从1989年底的38915日元狂泻到22000日元,跌幅超过40%。到2002年1~2月间己跌至8000日元,比1989年的最高值下跌了差不多80% 。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同时发生的资产贬值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状况普遍恶化,职工收入增加困难,甚至还有所下降;加之过去几十年严重的过剩生产能力和居民现有的购买能力形成反差,所有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消费的明显萎缩。除1995年上升0 1%外,过去十年中日本家庭实际消费支出均为负增长,1997年跌幅高达2 1%

2 大量不良资产债权出现。一方面,随着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下跌,金融机构拥有的资产大大缩减,从而使其自身的资产负债状况陷入严重的不平衡;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金融机构对这类企业的贷款成为 不良贷款 。为支持银行处理不良债权,金融当局从1991~2001年连续十几次下调官方利率,从6%降至0 35%,以清理坏账;为防止新的不良债权的出现,银行还出现了惜贷现象,这又对企业的设备投资乃至整个经济恢复起了拖后腿的作用,导致不良债权继续增加。

其三、企业经营长期萎靡,投资下降态势明显。泡沫经济期间形成的生产过剩和目前的需求不足,使企业原有设备开工率下降,经营业绩持续下跌。2001~2002财年,几家知名企业经营业绩令人堪忧:东芝、日立、三菱、富士通等均出现巨额赤字或大幅下降。其中日立公司赤字4838亿日元 ,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其四,物价低迷,消费不振。日本总务省在2002年4月26日发布了2001年度全国消费物价的平均指数,日本全国消费物价同比下降0 8%,而且,在进入2002年的头四个月中又出现了0 7%的下降。这己是连续第四年的消费物价下降。

二、威力不再的政府调控

战后日本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曾作为 赶超型 经济的成功典范,在战后日本经济起飞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传统产业发展己经达到很高水平,各国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日本没能及时按照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结构调整,政府主导下的经济仍在原有形式上寻找出路,产品创新、产业升级有限,政府指导经济的职能也显出不利,这是日本经济陷入困境、长期不能自拔的深层原因之一。

(一)10年来日本政府振兴政策的失败

回顾自经济萧条以来的各项政策措施,日本的政治调整迟迟无法到位,10年换了8任首相,政局长期动荡。而每届政府在治理经济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扩大公共事业投资,增加财政投入,并实行减息的货币政策:

财政投入方面,1992~2000年,日本九次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总额己达129 1万亿日元,相当于2000年度GDP的近1/4。如此巨大的财政支出规模却没能使日本经济走出低迷,带来的是政府高达666万亿日元的债务,相当于其经济规模的1 2倍,海外纯资产的5倍。

货币政策方面,1989~1990年一年内的迅速调高利率击碎了经济泡沫,但也成了经济萧条的直接诱因。面对长时间的萧条局面,为了复苏经济,扩大内需,日本央行又不断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复苏。1995年9月把贴现率降到0 5%,这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是罕见的。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利率负担,促进消费,央行在维持贴现率不变的情况下,1999年2月短期利率从0 25%降至0 15%;同年3月份,央行发放大大超过市场所需的资金,进一步诱导利率下降,使实际利率基本降到 零 ,被称为 零利率

26

日本主要大公司2001~2002财年结算状况 由各家公司年报及各大媒体报道综合统计

李维刚 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再反思 现代日本经济,2001 (2);冯昭奎 21世纪的日本:战略的贫困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00~104

李维刚 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再反思 现代日本经济,200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