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合集下载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日本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政府的战略支持。

日本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输入保护政策、出口导向政策、企业集团化等,以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实施经济计划、提供补贴和贷款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帮助他们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

此外,政府还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第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

日本发展了一种特殊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即“日本模式”,它的核心是企业集团化、长期雇佣制和企业内部的共识决策机制。

企业集团化使得企业能够在规模、技术和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长期雇佣制使得企业能够培养稳定的工作团队,共识决策机制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作出决策。

这些创新使得日本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第三,人力资源的充足和高素质。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人力资源的充足和高素质。

日本拥有一支高度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劳动力队伍,他们勤奋、有创造力和高效率,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此外,日本的职业教育制度也非常完善,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

日本具有先进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在电子、汽车、机械、化工、纺织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日本的企业大量投入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此外,研发投资也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得日本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第五,出口导向和国际合作。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出口导向和国际合作。

日本企业采取了积极的出口策略,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此外,日本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合作,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拓展了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总结起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的战略支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人力资源的充足和高素质、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以及出口导向和国际合作。

20世纪50—70年代初年代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表现

20世纪50—70年代初年代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表现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初年代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表现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出于对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

当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表现:1955 年,经济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20 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在钢铁、汽车、船舶、电器等领域均名列世界前列。

例题11951-1973年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除自身因素爱,还得益于A.美国的大力扶持B.亚太经合组织的促进C.欧盟提供的广阔的市场D.经济一体化的推动答案:解析:()例题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A.日本B.欧盟C.英国D.法国答案:解析:1. 在1950年6月日本的丰田卡车产量总共只有300辆,几乎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

而朝鲜战争的头一个月,他们就接到了超过5000辆的军事订单,这直接使丰田公司起死回生。

这份订单最有可能来自于A.美国B.中国C.朝鲜D.英国1956年日本政府在《经济白皮书》中宣称:“今后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来支撑。

”为此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和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扩大投资,扩建新企业,采用最新技术设备,迅速形成电机、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合成纤维和合成树脂六大新兴工业部门,从而为日本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打下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由此可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重视发展教育。

B.政府大力扶植私人企业C.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D.美国的经济援助◆(2015·四川雅安)16. 日本政府实行“教育先行”战略,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

日本崛起的原因范文

日本崛起的原因范文

日本崛起的原因范文首先,日本崛起的政治原因主要是源于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明治时期维新者推翻幕府政权,恢复天皇制度的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和军事等制度,使日本实现现代化。

这一系列的措施为日本政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使国家迅速崛起。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日本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推行市场经济、实行改税、建设铁路和修建现代化港口等,这些政策促进了农业、工业和贸易的发展。

日本政府还通过鼓励外国投资、引进外国技术和知识等方式,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此外,日本还通过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开放市场和促进出口,取得了经济的迅速增长。

社会因素也是日本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旧式的家族、等级和封建制度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这种现代化进程使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为个人成就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教育也成为了明治政府的重要任务,普及了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

最后,文化因素也对日本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的文化和知识,通过翻译、学习和模仿,快速地吸收和消化这些外来文化。

同时,日本也注重本土文化的振兴和传承,通过整合和发展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

这种既保有传统特色又吸收外来文化的文化融合,为日本的文化输出和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而言之,日本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政治上的明治维新、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开放政策、社会上的现代化和教育、文化上的吸收和创新等,都对日本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使得日本成为一个现代化、富强的国家。

1970年至1985年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1970年至1985年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1970年至1985年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1.货币政策说到货币政策,要先追溯到战后时期。

在战后初期,日本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遵循从紧的方针并辅之以严厉的行政手段控制金融信贷活动。

经过1945至1952年近十年左右的收缩银根,货币政策较好地抑制住了通货膨胀,为日本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至1970年经济起飞时期日本货币当局采取的重要金融措施主要包括低利率信贷政策、贷款额度优先政策等。

长期实行人为的低利率政策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

在1970年至1985年期间,稳定经济变成了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根据日元汇率变化来调整货币政策。

进入80年代,为了维持日本经济奇迹,日本政府长期采取低利率和低汇率政策实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1981-1985年间,日本银行贴现率一直维持在5-6%的水平上。

1985年广场协议以前,尽管日元升值,但是幅度并不是很大。

2.资本要素持续增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在向帝国主义过程中,日本国家政权还与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这一切使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最大的债务国家变成债权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奠定了基础。

还有,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推动也是密不可分的。

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属国后,但由于美苏争霸需要,美国积极地调整战略,扶植日本经济,保留了日本的经济基础,使之不但未遭破坏,反而坐收渔利。

此外朝鲜和越南的军事订货在更大程度上刺激其经济发展。

3.调整生产关系日本经济崛起的又一个原因是调整生产关系,变革落后封建因素之束缚,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是日本经济兴旺发达的基础和前提。

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铲除封建残余势力,这无疑将会为本国经济发展打造一片蔚蓝的天空,打通迅速前进的道路。

4.发展教育事业日本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日本战后崛起原因

日本战后崛起原因

日本战后崛起原因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一、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一。

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在蒋介石政府下台后,美国在中国扶植的势力消失,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

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

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革命的胜利,1948年1月美国提出了一个占领日本的新方针——“建设自主国家”,这个所谓的“自主国家”,实际上只不过是美国在亚洲的“远东工厂”的代名词。

为了建设“远东工厂”,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主张解除对多数军需工厂的指定赔偿,为了实现日本的复兴,美国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2、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时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

日本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

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

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所以说“以战争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日本资本主义体制又重新复活了”。

3、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为了积极有效的扶植日本,美国加紧策划对日本的媾和活动,以便把日本纳入它的远东战略计划之中。

1950年9月,杜鲁门发表了作为媾和基础的七原则,此后,双委派国务院负责对日媾和工作的顾问杜勒斯东奔西突,穿梭往来于有关国家之间。

年底同去伦敦协调同英的意见。

完成一切策划之后,1951年9月4日在旧金山召开了片面的对日媾和会议,9月8日,日美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安保条约”规定美军有权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驻留;驻日美军可用以“维持”远东的“和平与安全”;可应日本政府的要求出兵镇压日本内乱的。

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希望对您有用。

大国崛起日本崛起的原因一、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一。

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根据“杜鲁门主义”的战略,美国原想通过扶助蒋介石并使之统治中国,再以它为据点进行反共的战略。

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远东的战略而破产。

于是,日本在美国的亚洲战略中变得重要起来,即美国打逄使日本替代原来拟想中的蒋介石政权,而成为其亚洲的反共据点,为了实施这一新战略,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美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

建设“远东工厂”就是最好例证。

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革命的胜利,1948年1月美国提出了一个占领日本的新方针——“建设自主国家”,这个所谓的“自主国家”,实际上只不过是美国在亚洲的“远东工厂”的代名词。

为了建设“远东工厂”,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主张解除对多数军需工厂的指定赔偿,为了实现日本的复兴,美国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建设“远东工厂”的重要一步就是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

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

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2、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立时成了美烟的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武器、军械的修理厂。

日本由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高达36忆美元。

日本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强国?

日本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强国?

日本是一个岛国,它地处太平洋上,与中国、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相邻。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日本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的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那么,日本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强国呢?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它在制造业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之一。

日本在电子、半导体、机械、化学和钢铁等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制造业的发展,使得日本的出口贸易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而推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日本的教育体系也是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的教育体系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日本的学校里,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本的教育体系也注重教育的公平性,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第三,日本的经济政策也是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在经济政策上一直注重发展制造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日本还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提高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

日本还注重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建设,为全体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社会保障,增强了人民的安全感,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文化影响也是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的文化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大,例如日本的动漫、游戏、音乐、电影等等,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这些文化产品的推广,不仅促进了日本的文化交流,也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日本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强国,是由于其制造业的发展、教育体系的优质、的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日本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强国,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日本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强国?

日本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强国?

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却能在经济领域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日本拥有高度的教育水平。

日本的教育制度非常严格,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严格的课程和考试。

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被称为“大学入学共通测试”,这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在这个考试中,只有获得高分的学生才能进入名校,这也是日本教育制度的一大特点。

高度的教育水平为日本的经济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创新的领先者,拥有众多的知名企业,如丰田、索尼、本田等。

这些企业在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都有着世界领先的地位。

日本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也为日本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日本有强大的制造业。

日本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世界领先的,尤其是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

日本的制造业以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为核心,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这使得日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

日本的制造业不仅为日本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日本拥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日本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备受欢迎,如动漫、游戏、音乐等。

这些文化产品不仅为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为日本的国际形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日本的文化影响力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日本能成为经济强国,是因为日本拥有高度的教育水平、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大的制造业和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为日本的经济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日本的经济崛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日本人民勤奋、智慧和创新的结果。

未来,日本将继续发扬优良的传统,不断创新和进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一)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
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

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

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

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2. 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

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

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3. 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

1951年9月8日,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了美国对日本公开占领结束,开始了美国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

政治上,由于美军的
“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

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展。

(二)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入国际竞争体系
在美国的大力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很快完成了战后经济恢复,为了使经济进入战后发展的快车道,日本政府适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看准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内资源贫乏的实际,选择了以“重、化学工作”为中心的加工贸易型的面向国际的发展战略。

并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国内企业,保护大型企业,鼓励发展托拉斯企业。

为了立足国际市场,日本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扶持与干预经济的政策,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

(三)根据本国实际,适时调整政策
1.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把科学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峰,开创了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新纪元。

20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时期,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普及运用的关键时期,更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日本赶上了机遇,更抓住了机遇,在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制定了“科技立国长远发展战略”,注意吸取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选择以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合成材料技术的开发,为振兴日本工业的突破口,引进国际尖端技术,进行消化后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2.制定“高度经济成长”政策。

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日本进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

1960年池田内阁制定了“高度经济成长”政策,即《国民
收入倍增计划》预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

为了“高度成长”,政府给国家财政进行巨额投资和金额贷款,采取对公司企业减税及其他财政措施,以增加资本积累,增加出口贸易。

为了“高底成长”,工业生产在大规模设备投资下,以技术革新为中心,进一步以世界第一的超高速度继续增长。

3.推行贸易外汇的自由化计划。

为了扩大出口,增收外汇,加速经济发展,1960年6月,日本政府制订了《贸易、外汇自由化计划大纲》,同时恢复日元对美元的交换性能。

池田内阁执政后,1961年7月,进一步制定了《促进自由化计划》。

1962年内,包括石油、煤炭在内,日本实现了产品88%的自由化。

1964年6月,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8月,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所规定的国家。

接着又加入了当时以开发“后进国”为名的欧洲合作组织(oeec)这些标志着日本“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形成。

这一系列计划的实施,使日本的对外贸易呈迅速上升势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