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法规进度大纲
第十五章体育纠纷的诉讼解决
第一节体育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体育民事诉讼基本制度
第三节体育行政诉讼基本制度
第四节几类具体体育纠纷的法律解决
一、体育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二、体育诉讼的种类
三、体育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审判机构及其受案范围
二、管辖
三、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四、审判组织与回避
五、体育民事纠纷的审判程序
2学时
第十四章体育纠纷的仲裁
第一节体育仲裁概述
第二节体育仲裁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置及程序
一、体育仲裁
二、体育仲裁的特征
三、体育仲裁的性质
四、体育仲裁的原则
五、体育仲裁的范围
一、国外体育仲裁制度基本状况
二、建立我国的体育仲裁基本制度
一、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置
二、体育仲裁程序
通过讲授十四章,要求学生了解体育仲裁基本含义,使学生对体育仲裁方式产生初步的认识。
2学时
第十章体育社会团体法律制度
第一节体育社会团体概述
第二节体育社会团体的法律地位与管理机制现状
第三节体育社会团体基本法律制度
一、体育社会团体的概念与特征
二、体育社会团体的分类
三、我国主要的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
一、注册
二、组织章程
三、决策方式
四、经费支出
一、体育社会团体的成立
二、体育社会团体的章程
三、体育社会团体的权利与义务
二、体育产业的概念
三、我国体育产业的定位和范围
一、体育产业的国家宏观调控
二、体育产业的市场准入
三、体育市场的管理
四、体育主体产业的特殊法律制度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法制现状
体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韩春利执笔人:李士建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体育政策与法规课程编号:142204英文名称:Sports policy and Regulation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学分:2开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体育)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体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过程中,对我国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在各项体育工作中能够树立法律意识和提高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了解和认识体育法律精神,理解和掌握体育法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研究;2.明确体育政策与法规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体育法律关系等,掌握体育法学的客观规律;3.熟悉各种体育法律、法规制度,增强法制观念4.在学习、训练、竞赛和今后的工作中能自觉做到遵法守纪、依法办事,并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1.掌握体育法学的概念和体系;2.了解研究体育法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第一章体育法概述1.了解体育法的本质和特征;2.掌握体育法和体育法律关系的概念;3.理解体育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育法和体育法律关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育法律关系的构成。
第二章体育法的产生与发展1.了解体育法的产生过程;2.了解我国体育法的发展历程;3.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育法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关系。
第三章体育法的地位1.了解体育法的地位的内涵;2.理解体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理解体育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教学难点:体育法地位的含义。
第四章体育法的体系和渊源1.了解我国体育法的体系;2.了解体育法的渊源。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二)2024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二)是在对第一版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的,旨在指导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1. 教学目标- 确定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 陶冶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体育爱好。
- 强化全面发展的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
2. 课程设置- 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包括体育基础课和选修课。
- 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开设不同领域的选修课。
-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应用能力。
3. 教学内容- 侧重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 引入新兴体育项目,如健身操、太极拳、攀岩等,满足学生多元化体育需求。
- 结合国际体育发展趋势,增设一些国际比赛项目的基础课程。
4.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
- 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教学辅助与学习支持。
-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教学评价- 进行多维度评价,包括身体素质测试、课堂表现评价、课程作业考核等。
- 引入综合评价,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
- 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实践成果纳入评价范围。
总结: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二)着重强调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同时,配套的评价体系也保证了教学成果的客观评价和反馈。
该大纲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技能力。
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近年来,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内容设置以及实施效果等问题。
首先,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出现了近视、肥胖等问题。
而体育课程作为学生身体锻炼的主要途径,其教学大纲的制定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预防和改善常见的健康问题。
其次,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设置非常重要。
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全面的体育项目,如田径、游泳、篮球、足球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实施也是关键。
一方面,学校应该合理安排体育课程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学。
专业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体育训练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
此外,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定期的考试和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和进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作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参考依据,促使学生更加重视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
然而,教育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学校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和专业的体育教师。
这使得这些地区的学生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体育教育。
其次,一些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对体育课程的轻视和忽视现象。
体育法教学大纲
体育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体育法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课程学时:X学时4、课程学分:X学分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主要内容,掌握体育法的基本理论和法律规范,培养学生运用体育法知识分析和解决体育领域法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学生今后从事体育相关工作或进一步学习体育法学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体育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渊源和体系。
掌握体育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法律制度。
熟悉国内外体育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体育法知识分析体育领域的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
具备处理体育法律纠纷和提供法律咨询的初步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内容1、体育法概述体育法的概念、特征和调整对象体育法的渊源和体系体育法的基本原则2、体育组织与管理法律制度体育社团的法律地位和组织管理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法律规定3、体育运动员法律权利与义务运动员的资格与注册运动员的劳动权益保护运动员的商业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4、体育竞赛法律制度体育竞赛的规则与裁判体育竞赛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体育竞赛中的兴奋剂问题与法律责任5、体育场地设施与经营法律制度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体育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体育消费者权益保护6、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体育仲裁制度体育诉讼程序体育调解与和解7、国际体育法国际体育组织的法律地位和规则国际体育赛事的法律问题奥林匹克运动与法律8、体育法律责任体育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体育法律责任的形式和承担方式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体育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制度,使学生掌握体育法的基本知识体系。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体育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体育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法学课程教学大纲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法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law of physical education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必修课时: 18学分: 1二、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一)课程性质:体育法学是研究体育法律制度和理论的科学。
它包括体育法律、法规,体育法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体育法的指导思想、任务、基本原则以及有关的规定、观点和学说;体育法的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及其法律责任问题;我国体育立法的实践和经验,国外体育法学理论、立法实践及实施情况等。
(二)教学目标:开设体育法学科课程,传授体育法学的基本理论,能使体育院校学生了解和认识体育法律精神,熟悉各种体育法律、法规制度,增强法制观念,在学习、训练、竞赛和今后的工作中能自觉做到遵法守纪、依法办事,并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要求:1.讲授体育法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2. 学习体育法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讨论课的教学,并占一定比例。
培养学生用法律条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认真聆听,并对其所述做出评价。
3. 根据体育法学课程的特点和体育专业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需要加强体育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环节。
4. 学习和借鉴各国体育管理的经验、方法和新理论,但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盲目照搬。
(四)教学时间要求:本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第八学期,每周2学时。
三、体育法学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体育法学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如下:章次课程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合计1 体育法学概述2 22 社会主义中国体育法制建设 2 23 体育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2 24 体育法律关系 2 25 社会体育 1 1 26 竞技体育 1 1 27 体育教育和科研 2 28 体育对外交往 2 29 体育经营 1 1 2合计14 4 18【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体育法学概述一、学习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到体育法学的基本概念、产生过程及学习体育法学的方法等。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DB1201001-4
课程名称
体育(一、二、三、四)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必修课
英文名称
Physical Education
开课单位
体育部
面向专业
材料类
授课语种
汉语
学分
4
总学时
120
理论学时
120
实验学时
讨论学时
上机学时
其他学时
开课学期
第1-4学期
先修课程
无
一、课程简介
体育是材科类学生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亦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启发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
线上慕课
1
授课(2)
作业8
体育二
运动素质2
能够明确自身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等基本身体素质体质健康状况,开展专项锻炼。
现场示范
1
授课(7)
作业9
体育二
专项运动技术与技能2
能够明确专项基本技术战术、运动技能,开展团队运动。
现场示范
教学竞赛
1
授课(16)
作业10
体育二
身体素质考核2
能够通过专项运动,明确自身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指标。
教学竞赛
1
授课(1)
作业11
体育二
技能考核2
能够明确专项技术动作标准,科学开展体育活动。
现场示范
教学竞赛
1
授课(3)
作业12
体育三
体育基础理论3
能够理解健康和体育的含义、体育锻炼对人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能够明确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原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简述运动中的医务监督等知识。
中学体育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体育教学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中学体育教学法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协作精神和自律意识。
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理解中学体育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掌握设计体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能力。
3. 提升学生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包括指导学生掌握体育技巧、培养运动能力和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培养兴趣,增强运动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课程内容1. 中学体育教学法的基本概念1.1 体育教育的定义和目标1.2 体育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1.3 体育教学法的分类和研究内容2. 中学体育教学法的原则和方法 2.1 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2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评价2.3 教学内容的分析与选取2.4 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运用 2.5 学生学习和体验的促进2.6 教学组织和管理3. 中学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3.1 教学计划的编制原则和步骤3.2 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形式3.3 教学计划的实施和评估4. 中学体育教学方案的制定4.1 教学方案的目标和内容4.2 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案设计4.3 教学方案的实施和调整5. 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5.1 教学准备和教学环境创设5.2 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运用 5.3 学生个体差异的处理5.4 教学指导和学生激励5.5 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四、教学评价1. 教学考核的目的和原则2. 不同层次的教学评价方法3. 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运用4. 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五、教学资源1. 中学体育教学法教材与参考书籍2. 教学设备和器材资源3. 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软件的应用六、教学实践1. 教学设计与实施2. 教学观摩和交流3. 教学案例分析和讨论4. 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七、教学安全1.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2. 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急措施3. 外出实践教学的安全保障八、教学成果1.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 学生体育技能的进步3.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和乐趣体验4. 教学改进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成就九、教学建议针对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升。
体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总纲一、前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依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
在总结我院近几年体育课程改革和学习先进院校经验的基础上,以当今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
在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标.对我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
目的是进一步深化我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构建一个即符合国情又具有我院特色的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此次大纲修订,在进一步明确我院“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基础上,突出了单项课建设的特点。
大纲分为总纲和单项课教学大纲两部分。
总纲对我院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考评以及执行大纲的要求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教师依据总纲要求,结合各专项课实际,制定具有各自特点,切实可行的专项课教学大纲。
使其成为,实施单项课建设,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锻炼为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经。
三、课程目标(一)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我院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主要适用于基础专项课、专项提高课、俱乐部活动课。
1。
运动参与目标:爱好体育运动,基本形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能够编制切实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体育政策与法规大纲1
《体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一)授课对象本课程适用社会体育本科生。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体育政策与法规是体育学与法学结合而成的新兴综合学科或交叉学科。
一方面,体育政策与法规属于法律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主要侧重在一般法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法学共同的研究方法,根据社会的体育需求,研究探索体育领域中的法律规范和法律现象及其规律。
体育法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着整个法学的研究内容,促进法律科学的整体发展。
另一方面,体育法学又是体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纷繁复杂的体育社会关系越来越需要法律调整的情况下,体育法制已经成为现代体育管理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
因此,体育法学作为以体育法制管理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科学学科,是体育学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并且伴随体育法制化的发展日益突显其地位的重要。
(三)课程教学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法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研究。
明确体育政策与法规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体育法律关系等,掌握体育法学的客观规律以便正确运用体育为人民服务。
(四)教学内容绪论;第一章体育法概述;第二章体育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三章体育法的地位;第四章体育法的体系与渊源;第五章体育法的制定和实施;第六章体育管理法律制度;第七章社会体育法律制度;第八章学校体育法律制度;第九章竞技体育法律制度;第十章体育社会团体法律制度;第十一章体育产业法律制度;第十二章体育纠纷概述;第十三章体育纠纷的调解与内部处理;第十四章体育纠纷的仲裁;第十五章体育纠纷的诉讼解决(五)教学方式与习题要求本课程教学采用如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等;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双语教学。
在课程结束前布置习题,要求教师全批全改。
(六)考核办法本课程考核的内容以本教学大纲的内容为依据确定。
按照学校考试和考查的规定,本课程的考核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小测验、课堂提问、专题作业和学习态度与出勤情况等。
体育政策与法规+休闲体育导论 教学大纲
《体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Sport Philosophy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体育法学课程是以体育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体育法是国家法律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法当属于法学领域的范畴。
体育法于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
《体育法》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填补了国家在体育领域立法一项空白,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体育法》是中国体育和法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前国家教委在1997年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了高师体育专业要开设体育法规课,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因此,体育法学又是法学和体育学相交叉的一门学科。
体育法学的发展需要法学理论的指导,但体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并非是一般法理学的简单移植和套用,有其独特的基本理论。
同时,由于体育法调整的对象是有关体育的社会关系,故体育法学也是体育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的一条主线是指《体育法》的主旨思想,两大部分是指体育法学基础理论部分和重要的体育法规、规章的应用部分。
本课程隶属法学及与体育学交叉学科,以体育法为研究对象,体育法学属于法学领域的范畴,同时也是体育工作者学习法律,了解我国、国外的体育法律、法规历史、发展并运用体育运动与教学实践的一门课程,与其他体育课程有很强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十一章。
第一章体育法概述 4学时第一节体育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第二节体育法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体育法的目的、方针和基本原则第二章体育法的产生和发展 2学时第一节《体育法》制定的背景和过程第二节中国体育法的发展第三节外国体育法简介第三章体育法律关系 2学时第一节体育法律关系概述第二节体育法律关系的结构第三节体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第四章体育法与体育法学 2学时第一节体育法的本质与特征第二节体育法的渊源和体系第三节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第五章社会体育 4学时第一节社会体育概述第二节国家在社会体育中的职责第三节各级政府、有关单位、组织和团体的职责第六章学校体育 4学时第一节学校体育概述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三节体育教师、体育场地设施和健康检查制度第七章竞技体育 4学时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第二节体育训练第三节体育竞赛第四节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第五节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第八章体育社会团体 4学时第一节体育社会团体概述第二节我国体育社会团体第九章体育保障条件 2学时第十章体育法律责任 2学时第十一章体育仲裁、复议及诉讼 2学时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附录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附录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期末总复习四、成绩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评价(考核)方式是理论考核与平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为:平时课堂就具体问题分小组讨论与课后作业(主要以课程论文的形式)形成平日成绩,占10%,期末课程论文占90%。
2023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2023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一、前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我们制定了2023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本大纲旨在指导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确保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自律的品质。
5.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身体生长发育、运动生理、运动损伤、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2. 运动技能:教授学生基本的跑、跳、投、传等运动技能,以及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
3. 体育保健: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体育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 体育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体育比赛,培养体育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5. 团队协作与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竞技水平。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体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分组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比赛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5.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素养。
2. 终结性评价: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定期考核,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自我认知、自我激励的能力。
4.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体育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体育法规是体育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家体育法规的基本内容,为学生开展体育工作提供法规依据。
围绕体育管理、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中的法律问题,探讨调解、诉讼、仲裁等体育纠纷的解决方式,对每个学习体育、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课程教学目标(精炼概括条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体育法规,理解体育纠纷和法规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一定的解决各相关体育领域中出现的法律纠纷的方法和手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相关体育法律纠纷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培养他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联系社会实践,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在介绍、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的教育。
四、课程进度表。
体育政策与法规+休闲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体育政策与法规+休闲体育导论教学大纲《体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Sport Philosophy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体育法学课程是以体育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体育法是国家法律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法当属于法学领域的范畴。
体育法于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
《体育法》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填补了国家在体育领域立法一项空白,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体育法》是中国体育和法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前国家教委在1997年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了高师体育专业要开设体育法规课,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因此,体育法学又是法学和体育学相交叉的一门学科。
体育法学的发展需要法学理论的指导,但体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并非是一般法理学的简单移植和套用,有其独特的基本理论。
同时,由于体育法调整的对象是有关体育的社会关系,故体育法学也是体育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的一条主线是指《体育法》的主旨思想,两大部分是指体育法学基础理论部分和重要的体育法规、规章的应用部分。
本课程隶属法学及与体育学交叉学科,以体育法为研究对象,体育法学属于法学领域的范畴,同时也是体育工作者学习法律,了解我国、国外的体育法律、法规历史、发展并运用体育运动与教学实践的一门课程,与其他体育课程有很强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十一章。
第一章体育法概述 4学时第一节体育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第二节体育法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体育法的目的、方针和基本原则第二章体育法的产生和发展 2学时第一节《体育法》制定的背景和过程第二节中国体育法的发展第三节外国体育法简介第三章体育法律关系 2学时第一节体育法律关系概述1。
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发展体育技能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完善的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和内容安排。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1. 系统性原则:教学大纲应该具有系统性,将相关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教学大纲可以按照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划分,每个项目下再细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渐进性原则:教学大纲应该具有渐进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授某个技术动作时,可以先从基本动作开始,然后逐步增加难度。
3. 个性化原则:教学大纲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例如,对于有特殊体质或技能的学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4. 实践性原则: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实践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例如,可以通过实际比赛、训练和模拟情境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1. 目标与要求:教学大纲应明确阐述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
总体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技能水平等,具体要求可以包括掌握基本技能、了解体育规则等。
2. 知识与理论:教学大纲应明确体育知识和理论的内容和要求。
例如,可以包括体育运动的分类、规则和战术等方面的知识。
3. 技能与动作:教学大纲应明确体育技能和动作的内容和要求。
例如,可以包括各类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4. 训练与实践:教学大纲应明确体育训练和实践的内容和要求。
例如,可以包括训练计划的编制、比赛经验的积累等方面的要求。
5. 评价与反馈:教学大纲应明确评价和反馈的方式和标准。
例如,可以包括考核方式、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等。
三、教学大纲的实施与改进1. 实施过程: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
《体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体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体育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体育法学的基本理论。
了解体育法在体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体育法在体育实践中如何运用,培养知法、懂法、守法和能够主动适应体育法律调整各种体育社会关系的专业人才。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导论、法学概述、体育法学概述、体育法律体系、中国体育法制建设、体育法运行、体育法律与体育行规竞赛规则和规程、竞技体育法律制度、学校体育教育法律制度、体育社会团体的管理、合同法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体育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本课程的内容涉及的体育法律较多,在教学中重点在学校体育教育法律以及体育纠纷及其解决的机制内容上,引导学生在体育教育工作中做知法、懂法、守法和能够主动适应体育法律调整各种体育社会关系的人才。
(三)教学方法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认真备好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充实与提高与本学科相关的各方面知识,与本科学的前沿性的科研成果紧密结合进行教学。
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培养,不局限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释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密切联系体育实践,适当增加课外体育实践课,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宜以讲授法为主,讨论、提问等其他方法为辅。
教学手段上以传统的板书加POWERPOINT讲述为主,部分内容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如多媒体、电教片等辅助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考核方式考试方式为考查,内容包括书面作业和平时课堂表现,其中书面作业占70%,平时占30%。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第一章体育法学概述第一节体育法的基本概念及本质特征与体育政策、体育育道德的关系第二节体育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体育法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第四节体育法律与体育政策、体育道德的关系说明和要求基本要求:掌握体育法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和战术技能;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通过团体项目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3. 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4.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规则及重要性;2. 体育技能训练:包括各类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和战术技能的训练;3. 体育游戏和比赛: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精神;4. 体育健康知识: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传授合理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示范教学法:教师先示范,学生模仿,通过示范来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2.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来引导学生掌握技能和规则,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趣味性;3. 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 组织性训练法:通过团队合作项目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教学评价体育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和考核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2. 考核评价:包括体能测试、技能考核和考试等,通过考核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将按照每周2节体育课的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1. 课程内容:每周安排不同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保证学生全面的体育锻炼;2. 课程时间:每节课60分钟,包括热身、训练和比赛环节,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学生受益。
六、教学要求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爱岗敬业,热爱体育事业,示范引领学生,树立良好榜样;2.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3. 注重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注意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韩春利执笔人:李士建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体育政策与法规
课程编号:142204
英文名称:Sports policy and Regulation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
学分:2
开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体育)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体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过程中,对我国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在各项体育工作中能够树立法律意识和提高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了解和认识体育法律精神,理解和掌握体育法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研究;
2.明确体育政策与法规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体育法律关系等,掌握体育法学的客观规律;
3.熟悉各种体育法律、法规制度,增强法制观念
4.在学习、训练、竞赛和今后的工作中能自觉做到遵法守纪、依法办事,并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1.掌握体育法学的概念和体系;
2.了解研究体育法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第一章体育法概述
1.了解体育法的本质和特征;
2.掌握体育法和体育法律关系的概念;
3.理解体育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育法和体育法律关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育法律关系的构成。
第二章体育法的产生与发展
1.了解体育法的产生过程;
2.了解我国体育法的发展历程;
3.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育法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关系。
第三章体育法的地位
1.了解体育法的地位的内涵;
2.理解体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理解体育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教学难点:体育法地位的含义。
第四章体育法的体系和渊源
1.了解我国体育法的体系;
2.了解体育法的渊源。
教学重点:我国体育法的体系与渊源。
第五章体育法的制定和实施
1.了解体育法制定的程序;
2.掌握体育法的效力、体育法实施的方式;
教学重点:体育法制定和实施。
教学难点:体育法的实施。
第六章体育管理法律制度
1.了解体育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体育管理法律制度的体系结构、原则;
3.理解体育管理法律制度的地位。
教学重点:体育管理法律制度的地位及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体育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结构。
第七章社会体育法律制度
1.了解社会体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法律制度;
教学重点:社会体育的基本法律制度。
教学难点:社会体育的基本法律制度。
第八章学校体育法律制度
1.了解学校体育的地位、任务;
2.掌握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定和基本法律制度;
3.理解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教学重点: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定和基本法律制度。
教学难点: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第九章竞技体育法律制度
1.了解竞技体育的概念及特征;
2.掌握竞技体育的基本法律制度,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3.理解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重点:竞技体育的基本法律制度,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第十章体育社会团体法律制度
1.了解体育社团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掌握体育社团基本法律制度;
3.理解体育社会团体的管理机制现状。
教学重点:体育社团基本法律制度。
教学难点:体育社团基本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体育产业法律制度
1.了解体育产业的概念、定位和范围;
2.掌握我国体育产业的基本法律制度;
3.理解我国体育产业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完善途径。
教学重点:我国体育产业的基本法律制度。
教学难点:体育主体产业的特殊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体育纠纷概述
1.了解体育纠纷的概念、特征、种类及范围;
2.理解体育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
第十三章体育纠纷的调解与内部处理
1.了解体育纠纷的调解与内部处理;了解体育纠纷调解程序和内部处理机制。
2.第十四章体育纠纷的仲裁
1.了解体育仲裁的特征、性质、原则和范围;了解体育仲裁的基本制度;
2.理解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置及程序。
第十五章体育纠纷的诉讼解决
1.了解体育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四、学时分配
五、考核说明
本课程考核的内容以本教学大纲的内容为依据确定。
按照学校考试和考查的规定,本课程的考核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小测验、课堂提问、专题作业和学习态度与出勤情况等。
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或闭卷的形式进行;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董小龙等《体育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建中《体育法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周爱光《体育法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国家体委政法司《体育法规知识讲座》,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版。
2.国家体委政法司《地方体育法规制度汇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年版
3. 张杨《体育法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闫旭峰《体育法学与法理基础》,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