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复习资料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或者虽受其他力作用 ,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决变力做功问题、多过程问题、连接体问题等 。
功能关系与能量转化
功能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常见的功能关系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 能变化的关系等。
电场线
形象地描述电场分布情况 的曲线,疏密程度表示电 场强度大小,切线方向表 示电场强度方向。
电势差、电势能及电场力做功特点
电势差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标量 ,正负表示大小。
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与电 荷的电量和电势有关。
电场力做功特点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 末位置有关;电场力做正功,电 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
能增加。
电路基础知识及欧姆定律应用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
欧姆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的串并联计算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 比;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 成反比。
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
坐标系
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可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 位置变化。
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 向线段。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
v=v0+at,其中v0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是时间。
2024年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览
2024年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览1. 运动学知识点:
- 位置、位移和距离的概念
- 图像法表示运动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等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 自由落体运动
2. 力学知识点:
- 物体的重力和重量
-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受力情况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与力的关系)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 弹力和弹簧力
- 圆周运动和离心力
- 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
3. 能量与功知识点:
- 功的概念和计算
- 功率和机械效率
-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计算
- 机械能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 摩擦力对机械能的影响
4. 电学知识点:
- 历史上的电学实验和电荷的性质- 电流和电流强度的概念
- 电流的计算和单位
- 电阻和电阻率
- 欧姆定律和反欧姆定律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 电阻和导线的功率损耗
- 电阻的分类和特性
-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5. 磁学知识点:
- 磁铁的磁性和磁场的概念
- 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
- 磁场线的规律和磁力线的性质- 磁铁的磁南极和磁北极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
-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
- 转子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
- 电磁铁和麦克斯韦定律
这只是对____年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的大致总结,更详细的内容可能需要参考教材或其他学习资料。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
高一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高一物理上册主要涵盖了力学、运动学和能量与功率这些基础知识,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总结:1. 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两个主要的力:重力和支持力。
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地球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支持力是支撑物体的力,与物体的重量相等且方向相反。
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该定律描述了物体的惯性。
3.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 = 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这两个力互为作用与反作用,且始终同时存在。
5. 重力: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重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决定,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的公式为F = G * (m1 * m2) / r^2,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6. 运动学中的运动描述方式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描述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速度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加速度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7.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8. 作图法解决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问题:通过绘制位移-时间图像,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时间的位移,从而确定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9.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保持不变,而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有所改变。
10. 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它可以使物体从静止到运动,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于解决运动学中的问题,例如计算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大全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大全一、力和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是物体改变状态的原因。
2.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进行计量。
3.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原理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4. 斜面上的力:- 分解斜面上的重力:重力可以被分解成法线力和平行力。
法线力垂直于斜面,平行力沿着斜面方向。
- 滑动和静止摩擦力:当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斜面对物体产生一个与滑动相反的摩擦力。
当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斜面对物体产生一个与滑动相反的最大静摩擦力。
二、机械能和功率1. 势能和动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m \times v^2/2$计算,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m \times g\times h$计算,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高度。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3. 功和功率:- 功: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可以通过$W = F \times s$计算,其中$W$为做功的大小,$F$为作用力的大小,$s$为力的作用方向上物体移动的距离。
-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多少,可以通过$P = W/t$计算,其中$P$为功率,$W$为做功的大小,$t$为所用时间。
三、运动和运动的规律1. 速度和加速度:- 平均速度:一个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运动的总距离与总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一个物体在某一瞬间所运动的速度。
- 平均加速度:一个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 瞬时加速度:一个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
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3.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可以通过$F = m \times a$计算,其中$F$为合力的大小,$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高一上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一上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一)运动学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和特点3.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匀速运动的相关概念4. 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和匀加速运动的相关概念5.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相关公式6. 斜抛运动的特点和相关公式7. 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绘制和分析8. 运动学公式的应用和解题方法(二)力学1. 牛顿三定律的概念和应用2.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及其应用3. 惯性和惯性参照系的概念及其应用4. 摩擦力的原理和类型5. 平衡力和力的平衡条件6. 弹簧力和胡克定律的概念7. 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9.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10. 动能转化和能量转化的原理和实例(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 热平衡和热传递的原理3.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特性4. 物质的相变和相变热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5. 气体状态方程的概念和应用6.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应用7. 热功和热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8. 热力学循环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四)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律2. 镜像和像的特点及其成像规律3. 球面镜和成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4. 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和应用5. 光的全反射和光纤的原理和应用6. 光的颜色和色散现象的概念和特点7. 眼睛的成像原理和视觉偏差的原因8. 光的偏振和偏振光的特性及其应用(五)电学1. 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 电阻、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 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的概念和应用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5.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和计算方法6. RC电路和RL电路的特点和相关公式7.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的概念和应用8.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特点及其应用9. 电磁波和电磁频谱的概念和特点(六)其他1.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2. 物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3.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科学家4. 科学探究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高一物理上册知识点可打印
高一物理上册知识点可打印高一物理上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和复习,这里提供了一份高一物理上册知识点的可打印文档,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第一章:物理世界1.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研究对象: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宏观物体、微观粒子以及宇宙等。
1.2 稳态和稳定性稳态:系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各物理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稳定性:系统在受到微扰后能自我调节使得系统保持稳态的性质。
1.3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孤立系统中,总动量守恒。
第二章:运动的描写2.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一个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位移。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位置的快慢。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2.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瞬时位移与瞬时时间的比值。
2.3 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加速度相等。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能改变。
3.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四章:能量守恒定律4.1 动能和势能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4.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第五章:功与功率5.1 功的定义功: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定义为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5.2 功的计算功 = 力 ×位移× cosθ5.3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资料-(家教资料必备)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资料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要点课标解读认识运动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2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时间时刻3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 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 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 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 /s 时”都是指时刻。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与运动1.1 力和质量•力(F)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质量(m)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度量。
1.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若合力为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3 运动的描述•位移(s)是物体位置改变的量度,是由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与方向。
•速度(v)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a)是速度变化率。
1.4 运动图像的描写•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相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相等。
2. 力对物体的影响2.1 力的合成•平行力合成: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其对角线的大小,方向沿对角线方向。
•非平行力合成:使用力的三角法,将合力的矢量图形学表示为力的几何图形。
2.2 力的分解•平行力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合力,其和等于原力。
•非平行力分解:使用力的三角法,将力的矢量图形学表示为力的几何图形。
2.3 平衡条件•力的平衡:当一个物体上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力矩和力偶:力矩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转动效应的量度。
3. 能量与功3.1 功与能量•功(W)是力对物体所做的效果量度。
•能量(E)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工能力。
3.2 功与能量的转化•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物体不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3 动能与势能的计算•动能的计算: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势能的计算:势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物体处于的位置高度。
4. 电与磁4.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体上电性质的宏观表现。
•电场:是电荷在空间周围所产生的势能分布。
4.2 电流和电阻•电流(I):是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电阻(R):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高一上学期物理章节及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物理章节及知识点第一章: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描述和研究方法2. 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4.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概念和计算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第二章:牛顿力学1. 物体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2. 平衡力和非平衡力3. 摩擦力和弹力4. 垂直上抛运动和万有引力5. 弹性力和胡克定律第三章:动能与功率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2. 动能定理和力学能守恒定律3. 机械功的定义和计算4.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第四章:匀速圆周运动1. 圆周运动的描述和研究方法2. 角度与弧长的关系3. 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4. 向心力和离心力5. 牛顿万有引力和开普勒定律第五章:物体的平衡1. 杆的平衡条件和平衡力的分析2. 杠杆原理和浮力3. 浮力和物体浮沉平衡4. 牛顿力学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第六章:机械波的传播1. 机械波的类型和传播特征2. 波的干涉和叠加原理3. 驻波和共振现象4. 声波的传播和声强的计算第七章: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速度2.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3. 光的透射和色散现象4.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的干涉现象第八章:光的电磁波特性1. 光的电磁波特性和光的偏振2. 光的光程差和相干条件3. 光的光谱和光的衍射现象4. 光的多普勒效应和光的吸收第九章:电场与电势1. 电荷与电场的关系和库仑定律2. 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3.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4. 电位和电势差的计算5. 电场的叠加原理和静电屏蔽第十章:电流与电阻1.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的计算2. 电路中的串并联和欧姆定律3. 电阻的概念和电阻的计算4. 电阻器的特性和理想电源以上是高一上学期物理的章节和重要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内容,你将建立起对物理学的基本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本学期的物理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为将来深入学习和应用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上期末复习—知识归纳
高一物理上期末复习—知识归纳高一物理上学期总结知识网络- 1 -重难点聚焦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2、三种性质力的分析,尤其是摩擦力的分析3、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4、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知识要点回扣一、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物理意义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注意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
在实际所研究的问题中,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
2、位移与路程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 2 -一般情况下,路程不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3、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纷歧定大;。
要特别注意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是分歧的:v大,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大,a也纷歧定大。
反之亦然。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a.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b.随便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c.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前1T、前2T、前3T……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4∶9∶……②第1T、第2T、第3T……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③通过前1x、前2 x、前3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④通过第1x、第2x、第3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特点: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只需将v0=0,a=g带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中即可。
三、质点运动规律的图象描绘用图象表述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图象具有简明、直观等特点.对于物理图象需要从图象上的轴、点、线、面、斜率、截距等方面来理解它的物理意义,由于分歧的物理函数图象中,这几方面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分歧,下表给出了x-t图和v-t图在这几方面的具体物理意义.图象内容坐标轴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3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点线面图线的斜率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某时刻质点所处的位置表示一段时间内质点位置的变化情况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表示两质点相遇的时刻和位置表示某时刻质点的速度表示一段时间内质点速度的变化情况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在一段时间内质点所通过的位移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表示质点的初速度表示两质点在此时刻速度相同图线在y轴的截距表示质点的初始位置四、三种性质力1.重力(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
高一物理第一册复习知识点
高一物理第一册复习知识点1.高一物理第一册复习知识点篇一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2.高一物理第一册复习知识点篇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从静止出发,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
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1)Vt=gt(2)h=1/2gt^2(3)Vt^2=2gh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3.高一物理第一册复习知识点篇三滑动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
即:f=μN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力学1.1 牛顿三定律1.1.1 第一定律1.1.2 第二定律1.1.3 第三定律1.2 动能和势能1.2.1 动能的计算公式1.2.2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2.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3 力的合成与分解1.3.1 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1.3.2 斜面上的力的合成与分解1.3.3 其他情况下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二、热学2.1 内能和热量2.1.1 内能的定义2.1.2 热量的概念和计算2.1.3 内能和热量的转化2.2 热力学第一定律2.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2.2.2 等温过程与绝热过程2.2.3 热机效率和制冷系数2.3 热传递2.3.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2.3.2 热传递的计算公式2.3.3 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对热传递的影响三、电磁学3.1 电荷和电场3.1.1 电荷的基本性质3.1.2 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3.1.3 电场中的电荷受力分析3.2 电流电路3.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3.2.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2.3 电阻和电阻率3.3 磁场和电磁感应3.3.1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3.3.2 电磁感应现象3.3.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四、光学4.1 光的反射和折射4.1.1 光的反射定律4.1.2 光的折射定律4.1.3 高级定律和全反射4.2 光的成像4.2.1 凸透镜成像规律4.2.2 凹透镜成像规律4.2.3 光学仪器的应用4.3 光的波动性4.3.1 光的双缝干涉4.3.2 光的单缝衍射4.3.3 光的偏振现象五、原子物理5.1 原子结构5.1.1 原子核和质子中子的结构5.1.2 原子的电子排布5.1.3 元素的光谱特性5.2 放射性和核能5.2.1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5.2.2 核能的应用和风险5.2.3 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结语:以上便是物理必修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物理是一门探求自然规律的学科,通过学习物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并且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一上物理总结知识点归纳
高一上物理总结知识点归纳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变形或产生其他效果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它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2. 牛顿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现有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ma,其中F为净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合成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
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几个力,其合力等于这些分力的矢量和。
4. 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产生加速度(2)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大小(3)改变物体的速度或方向二、运动学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向量差。
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方向沿直线方向。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3)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速度对时间的比值。
2. 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变化,位移与时间无简单的函数关系。
3. 曲线运动物体在曲线轨迹上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不一致。
4.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只受重力作用下落的物体。
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大小为9.8 m/s²,方向向下。
三、力学中的能量1. 功和功率(1)功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能力的物理量,等于力与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2)功率是做功的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2. 动能和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是由于其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定理表示动能的变化等于物体所受的净功。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课件.ppt
重力
认识三个力 弹力
力学基础
识别两对力
摩擦力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
掌握两个方法 力的平行四边形
力的正交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X轴上合力为0
(F合=0)
Y轴上合力为0
力
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广泛。敞开式盾构之中有挤压式盾构、全部敞开式盾构,但在近些年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已很少使用,在此不再说明。 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移 和
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
矢量。△x = x2 – x1
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 3.一般,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
程 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其值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3. 竖直上抛运动:
初速度不为0,只受重力(a=-g)
4. 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vt v0
2
vt2v02 2gh
上升和下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t v 0
g
上升的最大高度 H v 0 2
g
落回抛出点速度 vt v0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物质性
相互性
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速度
力的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产生形变
高一上学期所有物理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所有物理知识点学习物理是理解自然规律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高一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
一、运动与力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图表表示方法。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与受力大小和方向的关系。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互相作用。
二、引力和运动1. 引力的性质:质量与引力的关系,引力常数。
2.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3.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与物体浸没或浮出液体的关系。
三、功、能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力对物体的作用产生的效果。
2. 功的计算:力的作用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关系。
3. 功与能量转化: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4.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中的机械能总量在没有外力做功时保持不变。
四、机械波1. 机械波的传播方式:纵波和横波。
2. 波的特性:波长、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的反射规律。
2.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
六、光的成像1. 光的成像方式:凸透镜和凹透镜。
2. 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七、电学基础1. 电荷和电场:正电荷、负电荷和电场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
2. 电流与电路:电荷在导体中的传导和电路的基本组成。
3.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八、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与磁场变化率和线圈匝数的关系。
3. 感应电流和涡流的产生:闭合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引起的电流。
4. 电磁感应的应用: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
九、物体的热学性质1. 热量与温度:热量传递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2. 热容和相变:物体的热容和物质的相变过程。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梳理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梳理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本质、性质和运动规律。
在高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物理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力学知识点1.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者方向变化的原因。
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
2.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
3. 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加速度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一般取9.8米/秒²。
4. 惯性和非惯性系:惯性系中物体遵循牛顿定律,非惯性系中物体受到惯性力的影响。
5. 斜面运动和滑动摩擦力: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受到斜面的倾角、摩擦力和重力的影响,可以通过分解重力和摩擦力来计算。
二、热学知识点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热能。
2. 物质的内能:物质内部的微观粒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3. 热传递方式:热传递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进行。
4.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对外做功和系统内能变化之和。
5. 热容和比热容:物体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三、光学知识点1. 光的直线传播和速度:光在均匀介质中用直线传播,光速在真空中为常数,近似为3.0×10^8米/秒。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界面时产生反射,包括平面镜的反射和球面镜的反射。
3. 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定律可以用来描述光线在两种介质间的传播。
4. 光的色散和光的衍射: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光通过孔隙或者物体边缘会发生衍射。
5. 光的成像:通过凸透镜或者凹透镜,可以形成实像或者虚像。
四、电学知识点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电场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及匀变速直线运动1.质点: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为可以忽略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3.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4、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平均速率(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4)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5、匀速直线运动(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1)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 1=20m/s,v 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 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 速度运动。
6、加速度(1)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0t V V t-(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步骤(查看课本)2、常见计算:(1)2B AB BC T υ+=,2C BC CD Tυ+= (2)2C B CD BC a T Tυυ--==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o +at(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 o t+at 2/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公式: v t 2-v 02=2ax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图2-5Δx =x i +1-x i =aT 2=恒量.(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v t /2=v =20t v 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②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 1∶t 2∶t 3∶…∶t N =1∶(2-1)∶(3-2)∶…∶(n -1-n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s -t 图v -t 图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 ②表示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静止③表示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 0 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t 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对应纵坐标值 ⑥t 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对应纵坐标值,且图线下三角形面积为0~t 1的位移。
10、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 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①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②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公式v t =gt 位移公式h=gt 2/2 位移速度公式v t 2=2gh专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11、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①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②按照力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一般采用悬挂法。
(4)重力的大小:G=mg13、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1)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 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若物体间的形变不易觉察,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14、摩擦力(1 ) 滑动摩擦力: N F f μ=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15、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概念) (2)力的合成方法:a.若1F 和2F 在同一条直线上①1F 、2F 同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的方向一致 ②1F 、2F 反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1 Fb.1F 、2F 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 F 1 +F 2(3) 合力可大于分力、也可小于分力、也可等于分力(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1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1.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 合=0(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F 合x = F 1x + F 2x + ………+ F nx =0F 合y = F 1y + F 2y + ………+ F 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17、牛顿运动三定律(A 和B )18、力学单位制:国际单位中,长度为米(m ),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2.表达式: F 合= ma 3.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 4.力的单位的定义:使质量为1kg 的物体产生1m/s 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N 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 的应用 1.已知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已知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关系的桥梁 牛顿第一定律 1.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专题三 曲线运动及万有引力19、曲线运动特点:①运动轨迹是曲线 ②速度方向时刻在变,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③做曲线运动的条件:F 合与V 0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即a 与v 0不在同一条直线上)④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两个特例:① F 合力大小方向恒定――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②F 合大小恒定,方向始终与v 垂直――匀速圆周运动20、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①分运动的独立性 ②运动的等时性 ③速度、位移、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合运动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两个做直线运动的分运动,它们的合运动的轨迹是否是直线要看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