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内在质量,处理不好甚至会造成较大的质量隐患,引起质量事故,轻则产生裂缝,重则影响安全不能使用。
本文介绍了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和留置方法,总结了施工缝的有效处理方法标签:现浇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施工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施工技术、工艺或组织的原因,如混凝土浇筑量或浇灌面积大,施工条件的影响不得不中断混凝土的浇筑,等到混凝土再浇筑时,新旧混凝土之间便形成了一条接缝,即施工缝。
施工缝一般分为水平或竖直设置,应设在混凝土受力较小的部位,特别是受拉力、剪力较小的部位。
同一混凝土浇筑区的整体结构一般不设施工缝。
施工缝是工程结构中的薄弱部位,若其设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容易形成贯通裂缝或渗漏水现象,这样就降低了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甚至危及工程安全。
一、施工缝的留置位置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必须按设计要求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案中事先确定,各种结构有不同的设置位置。
1、柱——留在基础的上部水平面上,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施工缝的表面应垂直于构件的轴线。
2、梁板、肋形楼板——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以下。
浇筑单向板时,可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有主次梁的,当顺着次梁方面浇时,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当顺着主梁浇时,应留在主梁同时亦为板跨的中间1/2范围内,应注意施工缝应和相应的轴线垂直,梁板可留企口或垂直缝,不宜留斜槎。
3、楼梯——楼梯段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且无负筋的部位,一般为向上层的第二步或第三步。
4、圈梁——除砖墙交接处、墙角、墙垛及门窗洞口范围以外的位置。
5、墙——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设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烟囱、水塔等构筑物——可根据进度每隔1.5~2.0m设置一道水平施工缝,但水塔中的水箱施工缝,应避免留在支托斜底部分。
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
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在施工现场,尤其是混凝土工程中,“施工缝”是个经常见到的词儿,可能一听就有点让人头疼。
不过啊,说白了就是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没能一次性浇筑完,或者需要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之间留出一个接缝。
这个接缝看似不大,其实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别小看它,做得好坏,可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施工缝的位置可不是随便选的。
你要知道,选得不对,整个建筑就像是堆积木时最后一块没对准一样,没法结实稳固。
所以,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得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结构的受力情况、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以及后续施工的便利性。
简而言之,施工缝得避开那些受力特别大的地方,不然它就像是最薄弱的环节,一踩就断。
比如一些柱子、梁、或者是墙面,哪里有重大负荷,哪里就不适合留缝,留了也没啥好处。
再说了,施工缝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到结构本身,还得考虑到后期的施工安排。
如果施工缝处设得不好,施工人员可得多加些心眼,不然到时候后期施工时,可能就得绕道走。
还别说,很多时候,工人一心想赶进度,缝的位置没选好,等到施工进行到一半,才发现问题,这时候可真是欲哭无泪啊。
施工缝的位置还得考虑到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咱们通常来说,混凝土都是从下往上浇的,如果施工缝不合适,混凝土可能会因为冷接触而形成不牢固的接头,像是两块砖拼不紧一样。
遇到这种情况,浇筑的部分就可能出现裂缝,甚至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强度。
想想看,建筑物要是从根基上就出问题,那真是天大的麻烦。
别看施工缝就这么一条小线,它的设置可是有讲究的。
根据不同的结构要求,施工缝的位置应该尽量避开那些容易受拉应力的地方。
比如墙面、柱子这种地方,不仅得承受竖向压力,还得抵挡水平方向的推力。
要是这块地方恰好是施工缝,缝隙就像是软肋一样,容易成为结构破坏的源头。
搞不好,哪天墙皮一掉,整个结构就不稳了,大家想想都觉得不靠谱。
施工缝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得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来调整。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在大型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过程中,合理留置施工缝对于保证结构整体性和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包括施工缝的定义、留置原则、留置位置选择、留置长度规范以及留置操作注意事项。
一、施工缝的定义施工缝是指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因技术或组织需要的必要划分,预先留置的接缝。
这种接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浇筑顺序、时间、部位等安排需要,而预先留下的施工缝。
二、施工缝留置原则施工缝留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如梁、板等构件跨度较大的地方。
2、施工缝应与模板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模板拆除。
3、施工缝处应埋设钢筋或锚固件,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有效连接。
4、施工缝处应进行精细处理,确保新旧混凝土接合紧密,无明显裂缝。
三、施工缝留置位置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以下为常见的施工缝留置位置:1、柱子施工缝留置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2、框架梁施工缝留置在柱子或梁的上面。
3、平板施工缝留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或墙体的起止处。
4、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楼梯段上起第二步或最后一步的踏步面上。
5、设备基础施工缝留置在基础的变截面处或预留孔洞的四周。
四、施工缝留置长度规范施工缝的留置长度应符合以下规范:1、施工缝处埋设的钢筋或锚固件应能承受该部位的剪力和弯矩,以保证结构整体性。
2、施工缝处的新旧混凝土连接应采用界面剂或专用连接件等措施,以保证连接紧密,无明显裂缝。
3、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原混凝土强度的70%。
4、施工缝的留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规定,则一般为30m 左右。
五、留置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和长度,保证其符合规范要求。
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法(3篇)
第1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缝是不可避免的。
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施工需要而暂时中断浇筑而形成的接缝。
合理留置施工缝,对保证结构质量、施工安全和工期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法:一、施工缝位置的选择1. 柱子:施工缝宜留置在基础与柱子的交接处、框架梁的下面及上面(楼面处)、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等。
2. 梁与板:施工缝宜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 单向板:施工缝宜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4. 双向板:施工缝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5. 墙:施工缝宜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 楼梯:楼梯施工缝宜留置在1/3跑的位置,也有的将楼梯施工缝留置在平台梁上。
7.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蓄水池、多层钢架等,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浇筑混凝土施工缝。
二、施工缝处理方法1. 清理: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施工缝处的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
2. 凿毛:用斩斧或钢杆将施工缝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凿深20~30mm。
3. 湿润: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小时,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4. 浇筑: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
5. 振捣: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
6. 钢筋处理: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的损坏。
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和浮锈等也应清除。
三、注意事项1. 施工缝位置应选择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2. 施工缝处理应保证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避免出现裂缝、渗漏等质量问题。
3. 施工缝处理过程中,应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4. 施工缝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选择,确保施工质量。
混凝土工程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4)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楼梯板跨度端部1/3范围内
5)单向板的施工缝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纵横墙交接处
7)高度较大的柱、墙、梁以及厚度较大的基础可根据施 工需要在其中部留设水平施工缝;必要时,可对配筋进行 调整,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
3、留设方向
施工缝留设界面应垂直于结构构件和纵向受力钢筋。结构构件厚 度或高度较大时,施工缝或后浇带界面宜采用专用材料封挡。
4、施工缝的处理
1)结合面应采用粗糙面;结合面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软弱混凝土 层,并应清理干净;
柱、墙施工缝留设在基础顶面
施工缝留在 基础顶面
施工缝留在基础 顶面0-300mm
柱、墙施工缝留设在楼层结构顶面
2)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 离宜为0-50mm。
施工缝留在 梁底下面
施工缝留在 梁底下面
3)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 内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1、施工缝的定义
按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先浇筑混凝土达到 一定强度后继续浇筑混凝土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
施工缝
2、留设位置
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方便施工的位置
2、留设位置
1)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 面的距离宜为0-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300mm.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施工缝的位置留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外观质量。
本文将从施工缝的定义、留置原则、留置位置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缝的定义及作用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施工条件限制等原因,导致混凝土结构在不同位置产生缝隙。
施工缝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温度、湿度、收缩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应力过大,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合理设置施工缝,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二、施工缝留置原则1. 结构受力最小原则: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地方,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应力集中。
2. 便于施工原则:施工缝的位置应便于施工操作,如便于浇筑、振捣和养护等。
3. 结构功能分区原则:施工缝应结合结构的实际功能分区,如基础、柱、梁、板等部位。
4. 设计要求原则: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如结构物的变形缝、施工缝等。
三、施工缝留置位置及处理方法1. 基础: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
基础顶面以下50mm~100mm范围内,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基础顶面松动石子清除干净,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2. 柱:施工缝应留置在柱的顶部。
柱顶部以下50mm~100mm范围内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柱顶部的松动石子清除干净,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3. 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梁的顶部或底部。
梁顶部以下50mm~100mm范围内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梁顶部的松动石子清除干净,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4. 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板的支撑结构上。
如梁、墙等部位。
施工缝以下50mm~100mm范围内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部位的松动石子清除干净,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5. 墙: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和继续浇筑方案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和继续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为在技术上或现场施工条件上的局限性等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毕,而需要分段分层浇筑才能完成,但两次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间隔较长,以致首先浇筑的混凝土已过初凝时间。
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间上的不连续,两次浇筑就形成了一个接缝,这种接缝就是施工缝。
1、施工缝的设置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比较小并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灌混凝土,已浇灌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2MPa (1.2N/mm²)。
(1)柱宜设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板柱帽的下面。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设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 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设置在梁托下部。
(2)单向板,设置在平等于板的短边和任何位置。
(3)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设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4)墙设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设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5)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设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2、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施工缝的处理应予以高度重视,如留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质量事故。
因此,必须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1)混凝土在初凝后,不能立即在上面继续浇筑新的混凝土,否则在振捣新浇筑的混凝土时,就会破坏原已凝结的混凝土内部结构,影响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
要在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N/mm² 以后,才允许继续浇筑混凝土。
(2)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水泥薄膜、垃圾杂物、松动的石子、软弱混凝土层以及钢筋上的油污、浮锈、水泥浆清理干净并凿毛,用清水冲洗干净,使其充分湿润,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约10~15mm。
试述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
我们必须了解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的基本概念。
混凝土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面或构件中间设置的分隔缝,其作用是减少混凝土面或构件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同时也有利于构件的变形控制和内应力的消散。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我会从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入手,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应遵循结构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合理确定混凝土施工缝的位置、数量和宽度。
2. 确定混凝土施工缝的位置时,应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情况,以及结构的受力情况,尽量减少结构内应力的集中。
3. 确定混凝土施工缝的宽度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混凝土构件的用途和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确定,一般应按照规范和标准要求。
4. 在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艺,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 在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3.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监理和质量检验,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4. 在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和其他施工工序协调配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5.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后,需要做好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合理确定施工缝的位置、数量和宽度,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我们也需要在施工缝的留置后做好相关的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多加注意,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浅谈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浅谈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好是连续浇灌混凝土,但是我们日常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机械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建筑结构层上留设施工缝。
施工缝若处理不好,往往形成弱点,对结构受力、整体性和防水都不利,还对楼板的耐久性、抗渗漏能力带来不利的影响。
施工缝的位置留置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位置,必需在浇筑混凝土前事先考虑好。
各种结构有不同的留法,但总的来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比较不重要的地方,或受力主要指剪力较小而施工又方便的地方,。
施工缝形成的截面应于结构产生的轴向压力相垂直,以便直接发挥混凝土的特长-----传递压力。
例如梁柱的施工缝,应于构件轴线相垂直;板、墙的施工缝应与板面相垂直,具体说明:水平施工缝:(1)基础与基础梁间,基础梁与柱间的施工缝,应留在梁的下面和上面的水平面上。
(2)柱与基础间的施工缝,亦留置在基础上面的水平位置上。
(3)梁与柱间的施工缝,宜留置在梁底与柱交接的水平位置上。
(4)无梁楼板与柱间的施工缝,宜留在柱帽下面的水平位置上。
(5)板与梁一起浇灌。
当梁的截面尺寸很大时,施工缝可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3cm处的水平面上,不得留在梁截面受拉区内。
(6)烟囱、水池、水塔的施工缝,可每隔1.5~2m留一道,但水塔中水箱的施工缝,应避免留在支托斜底部分。
(7)墙,留置在门中过梁的1/3的范围内,或留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竖向施工缝:(1)浇灌单向板混凝土时,施工缝可留置在板向平行的任何位置上。
(2)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中1/3的范围内。
(3)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复杂结构的工程,施工缝留置在设计要求的位置。
(4)对带有斜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应连续浇筑,若必需分开浇筑,施工缝则应在斜梁加腋的上部。
(5)现浇楼梯的施工缝,一般应按楼层设置。
施工缝的处理办法:为了不影响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应作如下处理:(1)若施工间歇时间未超过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的初凝时间,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将混凝土均匀倾入,盖满先浇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达到已浇好混凝土层内5~10cm,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
建筑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其处理方法
建筑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其处理方法摘要:本文围绕建筑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其处理方法展开讨论。
针对水平施工缝和竖向施工缝,分别介绍了留置原则和具体的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合理设置对于控制结构变形、裂缝和提高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供了针对不同情况的处理指导,有助于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实践中合理处理施工缝,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关键词:施工缝;设置原则;工程质量;处理方法引言建筑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
合理设置施工缝有助于控制结构变形和裂缝,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一、建筑结构施工缝设置的原则1.建筑结构施工缝设置的原则施工缝的设置在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设置施工缝可以有效控制结构的变形、应力和裂缝,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根据结构的功能和荷载特点,将结构划分为不同的分区。
每个分区内的构件在施工缝的设置上应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例如,将建筑分为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两个分区,主体结构内的构件可以设置较大的施工缝,而附属结构可以设置较小的施工缝。
首先考虑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减小结构受力不均引起的变形和裂缝。
一般情况下,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应力较小的位置,如节点处或应力集中的区域。
施工缝的设置应能够控制结构的变形,避免由于温度变化、荷载变化等原因引起的过大变形。
合理设置施工缝可以减小结构的变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例如,在楼板与梁柱节点处设置适当的施工缝,以确保节点的受力合理分配,并避免由于节点开裂引起的安全隐患。
最后考虑施工的便利性。
合理设置施工缝可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2.柱、梁、墙、板内力简析柱主要承受垂直方向的压力荷载,并通过轴向力将荷载传递到基础上。
柱内力包括轴向力和弯矩。
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柱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
柱顶部和底部通常是柱的应力集中区域,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强措施。
梁主要承受跨距上的荷载,并通过弯曲作用将荷载传递到支座上。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留置位置及常见问题处理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位置及常见问题处理措施1、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 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应留水平缝, 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柱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即待剔除软弱层后,施工缝处于楼板底向上5mm处。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m 处。
即待剔除软弱层后,施工缝处于楼板底向上5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单向板, 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 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 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防水混凝土墙体的施工缝允许留置水平缝,其位置在底板上表面300mm的墙身上。
( 6) 楼梯休息平台板施工缝留置在板1/3处,楼梯梁两端预留梁窝,预留位置在墙中1/2处,休息平台板同样留在墙中1/2处。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 mm~500 mm 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 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2、常出现问题的现象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 混凝土酥松, 新旧混凝土接茬明显, 沿缝隙处渗漏水等。
3、具体处理措施1)、立缝表面凿毛法砼终凝后,挡板拆除,用斩斧或钢杆将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此时砼强度很低,凿深20~30MM较容易,待二次浇筑砼时,提前用压力水将缝面冲洗干净,边浇边刷素水泥浆一道,以增强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梁、板体积较大造成留置缝厚大,表面的浮浆层、泌水层也相应厚,施工缝的处理难度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浆或二次振捣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将级配干净的碎石撒入浮浆内,重新振捣防止石子集中。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及处理要求为使砼具有较好的整体性,砼的浇注应连续进行。
若因技术或组织的原因不能连续进行浇注,且中间的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则应在混凝土浇注前确定在适当位置留设施工缝。
施工缝就是指先浇混凝土已凝结硬化,再继续浇注混凝土的新旧混凝土间的结合面,它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因而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当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N /mm 后才能进行,而且需对施工缝作一些处理,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尽量降低施工缝对结构整体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处理过程是:先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且不得留有积水;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需仔细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一、施工缝设置的时间界定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是分段考虑流水施工,不能连续地将每层楼上的现浇板整体浇筑完成,当间歇时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探讨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楼层现浇板大多数是双向板,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从调查情况来看,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大多数图纸并没有单独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
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留置方法:1.第一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虽然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即不能完全保证楼板的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贯通缝,将地板砖拉裂,既影响美观,又会渗水,引起钢筋锈蚀。
重者影响结构安全,影响楼房使用寿命。
这种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实质上是因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引起的)。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难免会遇到需要留置缝隙的情况。
正确的缝留置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缝留置的原则1.考虑结构的应力和温度变化,在结构长度大于40米时,应采用固定缝留置,以分割结构,降低结构温度变形;2.考虑美观要求,在正要分割的地方设置花纹、颜色等,使缝留置与整个工程的外观相协调。
3.结构的设计和结构完整性,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性和承载力。
二、缝留置的处理方法1.采用构造缝采用构造缝,也称为伸缩缝,可以适应混凝土的热胀冷缩,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它的缝宽一般为10-20毫米,缝深一般大于混凝土板厚度的1/4,且不得小于20毫米。
伸缩缝一般用金属条或防水板等材料保护。
2.采用接头缝接头缝常用于墙板、台阶、垂直结构的拐角处等。
接头缝的宽度不应小于10毫米,深度由混凝土板厚度决定,每隔2-3米留置。
若对接头缝作美观要求,可采用胶条、防水涂料等处理。
3.采用次生缝次生缝可以把块状混凝土结构分成几块,或满足装饰和结构要求的缝隙。
它与构造缝和接头缝配合使用,可以达到美观和结构稳定的双重效果。
次生缝宽度、深度和间距均由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决定。
4.采用扩展缝扩展缝是依据混凝土的应力和温度变化而设置的,其主要作用是缓解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扩展缝一般的宽度为20毫米,缝深大于混凝土板厚度1/3,一般不小于50毫米。
扩展缝用防水条保护,需要时可加装金属条。
总之,合理的缝留置是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原则和处理方法进行缝留置,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措施
04
施工缝处理注意事项
处理前准备
01
02
03
了解施工图纸
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 缝的留置位置和设计要求 。
清理基层
清除施工缝基层表面的杂 质、油污和浮灰,确保基 层平整、干净。
洒水湿润
在施工缝基层表面洒水湿 润,确保混凝土之间的粘 结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处理时机选择
按照施工规范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在合 适的时间进行施工缝处理 。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措施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施工缝概述 • 施工缝留置原因 • 施工缝处理方法 • 施工缝处理注意事项 • 工程实例分析
01
施工缝概述
施工缝的定义
施工缝是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施 工需要而在浇筑前预先留设的缝隙。 它通常是由于结构较大、施工面积较 大或施工组织需要而设置的。
和混凝土的浇筑。
施工缝的设置还应考虑施工组织 的需求,如分段流水施工的需要
,以方便施工作业的进行。
02
施工缝留置原因
混凝土自收缩现象
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水化作用,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种自发性的收缩 现象被称为混凝土自收缩。这种现象会导致结构物产生裂缝,因此需要在施工期 间合理地留置施工缝。
某大坝工程
施工规范要求的其他部位 。
大坝底部基础与上部结构 的接触面;
施工缝留置:该工程在以 下位置留置了施工缝
01
03 02
某大坝工程
处理措施:采取了以下措 施处理施工缝
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 理,并涂刷水泥砂浆;
在施工缝处增设钢筋网片 ,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
采用平仓振捣的方式浇筑 混凝土,确保新旧混凝土 的紧密结合。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缝处理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缝处理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往往需要设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处理对于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如果施工缝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结构裂缝、渗漏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钢筋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位置选择是处理施工缝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例如,柱子的施工缝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 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 1/3 的范围内;墙的施工缝可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 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对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
首先,应清除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直到露出坚实的骨料。
这一过程可以使用凿毛机、钢丝刷等工具进行。
然后,在浇筑新混凝土前,需要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但不能有积水。
为了增强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力,还可以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一般为 20mm~30mm。
钢筋在施工缝处的处理也不能忽视。
如果施工缝处的钢筋需要断开,那么在再次浇筑混凝土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等。
如果钢筋不需要断开,那么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避免钢筋受到污染和移位。
接下来是模板的安装。
在施工缝处安装模板时,要确保模板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漏浆。
模板的支撑要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对于竖向施工缝,可以使用铁丝网或木板作为模板;对于水平施工缝,可以使用钢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等防水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一、施工缝的作用施工缝是在混凝土施工中留下的一种裂缝,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温度应力,通过施工缝可以将温度应力释放出来,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
2. 补偿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凝固强度前会产生收缩变形,通过施工缝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避免产生裂缝。
3. 分割混凝土结构:通过施工缝可以将大块混凝土分割成多个小块,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和抗风性。
4. 防止不同部分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作用力传递:通过施工缝可以有效地阻止不同部分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作用力传递,避免产生裂缝和变形。
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在混凝土工程中,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该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施工缝应该留置在以下位置:1. 结构上的拐弯处:结构上的拐弯处是混凝土应力集中的位置,如果在此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缓解混凝土的应力,降低裂缝产生的风险。
2. 结构上的变形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如果在结构变形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的变形量,避免裂缝和变形的产生。
3. 结构上的边缘处:结构的边缘处是混凝土受力不均匀的位置,如果在边缘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减少边缘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 结构上的受力集中处:结构上存在受力集中的位置,如果在这些位置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分散受力,减轻混凝土的应力,避免产生裂缝。
5. 结构上的变压缩缝处: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压缩缝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6. 结构上的构件连接处:如果在结构的构件连接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减少构件连接处的应力集中,避免产生裂缝。
总的来说,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点来确定,合理选择留置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
三、施工缝的留置位置选取原则在施工缝的留置位置选取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结构受力分析原则: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来确定,合理选择留置位置可以避免结构出现裂缝和变形。
简述施工缝的留置原则与处理方法
简述施工缝的留置原则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是指为了解决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收缩、热胀冷缩等因素而发生的开裂现象而在混凝土结构中留置的缝隙。
其留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留置位置:施工缝一般应当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相对较小或者变形相对较大的位置上。
2. 留置间距:施工缝的间距应该根据混凝土的材料、强度等因素来确定。
3. 留置深度:施工缝的深度应该足够达到混凝土的变形层中。
在施工时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固:对于施工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将钢筋沿施工缝方向对称布置,从而增加构件的梁承载力。
2. 填缝:用填充材料填补施工缝,如硫化橡胶、沥青、聚氨酯等。
3. 密封:通过施工缝处的密封来减少水的渗透,如橡胶、聚合物等材料密封。
以上就是施工缝留置原则与处理方法的简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1 留设位置
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仅为抗压强度的7%~14%(平均约为10%),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为发挥混凝土传递压力好的特性,防止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内产生沿构件纵轴线方向错动的剪力,施工缝所形成的截面应垂直于结构所产生的轴向力。
①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20c m〜30cm处;
②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③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范围内;
④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 的部位;
⑤柱应留置在基础上部水平面上、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⑥墙体宜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⑦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池、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⑧下列情况不宜留设施工缝:
a.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浇筑数量大,整体性要求高,一般不留设施工缝。
b.混凝土条形基础和独立柱基础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宜留施工缝。
c.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一般不应留置施工缝。
如设计无特殊要求,而施工时又必须分段浇筑施工时,应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设置。
但在同一设备机座的地脚螺栓之间,在重要机座之下和用轴连接传动的设备机座之间不得留置垂直缝。
d.基础的薄壁或悬臂部位以及被孔洞削弱部位不应留置施工缝。
e.大断面梁,没有具体规定断面尺寸,一般认为和板连成整体的梁应和板同时浇筑,不留置施工缝;只有当梁
的高度大于1m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筑并按照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f.浇筑圈梁时,由于砖墙的十字、丁字、转角墙垛、门窗
洞、预留洞的上部以及圈梁与其他混凝土构件交接处,如带有雨篷、阳台、天沟板等的圈梁属于薄弱环节或关键部位,都应连续浇筑混凝土,不宜留设施工缝,除此以外的部位均可留置施工缝。
2 处理方法
混凝土初凝以后,不能过早地在上面浇筑新的混凝土层,否则在振捣新浇筑的混凝土时,会破坏已初凝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所以,必须等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1.2 MPa 以上时,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施工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处处存在的,处理不好,将会给结构带来隐患,特别是抗渗混凝土。
如何提高施工缝界面分 2 次浇捣的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咬台力,使施工缝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等同于其他部位混凝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以下是几种施工缝处理方法。
2.1 二次振捣法
为保证施工缝处 2 次浇捣的混凝土的密实度,应提高界面处的粘结力和咬合力,较为实用方法是 2 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再次对施工缝附近浇筑的混凝土进行 2 次浇捣,以消除泌水现象。
2.2 表面清理法
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界面上人工凿除浮浆及松动石子,并清除干净。
待浇筑混凝土时,界面上先浇筑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浑然一体。
2.3 插粗骨料法
有些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在分层分段浇筑时,表面浮浆多,易造成施工缝处结合差,此时应准备长尖型小毛石,均匀插入旧混凝土深2/3 ,外露长1/3 ,使施工缝处结合牢固,增加抗剪强度。
2.4 插粗短钢筋法
在浇筑旧混凝土时先均匀插入粗短钢筋,由于粗短钢筋的存在,使施工缝处混凝士温度及干缩变形受到阻碍和约束,于是提高了施工缝处抗拉和抗剪强度。
二次浇捣深梁及某些设备基础时也往往用此法。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