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村庄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村庄整治规划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确立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最基本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条按照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做好新时期的村庄整治工作,搞好村庄规划建设。
根据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和规范我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我省所在的各类散户迁建、调整完善、全面整治,按规划需保留的大型农村居民点。
第四条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由村庄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编制单位应具备丙级以上规划资质。规划方案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由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如有重大修改,需按原审批程序进行。
第二章村庄整治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因地制宜,多类型整治。
村庄整治规划应区别不同整治对象,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意愿,采取就地整治(以整治为主)、聚集型村庄整治(整治与新建并重)、新农村建设(以新建为主)以及空心村整治、历史名村保护整治等有效形式和方法,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第六条量力而行,讲求实效。
村庄整治规划应坚持一切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以改善农村最急需、最迫切、最直接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逐步完善各类设施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坚决防止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贪大求洋和急功近利的做法。
第七条节约用地,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规范。
规划编制要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村庄用地规模和人均指标。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控制建筑体量与层高,改善和提高村民的居住环境。
第八条加强规划衔接,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编制村庄整治规划要与省域、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防洪等其他自然灾害防制规划相衔接,要综合考虑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给水排水等方面的内容,努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
第九条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
村庄整治规划要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剂利用的方针,对现有各类设施和建(构)筑物,凡能用或经改造后能用的都应充分加以利用,并整合现有其它各类资源,以达到厉行节约、多办实事的目的和效果。
第十条结合村庄发展趋势,体现前瞻性
村庄整治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应对村庄未来的发展规模进行研究及预测,将当前的整治工作与村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使得各类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第十一条突出地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
村庄整治规划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优势,灵活布置,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突出地方
特色,形成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氛围的川西林盘,丘陵聚落,山乡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规划设计要体现“城乡错位”的指导思想,新农村建筑应以低层为主,不应将城市住区的设计模式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新农村集聚形态。
另外,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要素,诸如:民风、民俗、民间传说、技艺、典故、音乐等传统文化,应注意延续和传承。
第十二条村民参与,广泛听取意见。
规划设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及经济水平各种因素,作出多种方案比较,应吸取广大村民意见,既要继承地方优秀的传统民居艺术,又要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第十三条尊重民俗风情,民主推进。
村庄整治是一项政策性强,广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工作,为此,村庄整治规划工作应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参与的认知,密切邻里关系,努力营造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
第三章整治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十四条整治规划为自下而上的问题导向型规划,强调规划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工作应当在充分逐户调研、把握村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要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并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帮扶点开展。其工作的基本方法为:
1、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现场调研、走访调查和问题探讨。
3、归纳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4、梳理村庄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村落布局、建筑空间、演变趋势等方面的特色与规律。
5、找准村民关心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6、提出整治规划的重点、难点和特点。
7、提出规划原则、整治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标准。
8、制定整治规划方案征并求各方意见。
9、提出整治建设项目和费用清单、提出行动计划,供村民自主选择。
第四章村庄整治规划图纸内容和深度
整治规划成果为四图一书(说明书含基础资料表):
一、综合现状分析图
比例采用1:500~1:2000,图中应标明:
1、村庄在村域的位置以及与周边村庄更大范围的联系示意图。(作为附图)
2、村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
3、农户宅基地范围、入户路、庭院绿化、建筑功能(含附属建设)、层数、结构和质量。
4、村庄道路、沟渠水塘、菜地、果园、闲置地、林地、集中晒坝、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等。
5、主要的电力线、通倍线、排水沟渠的位置和走向,管线的线径或断面形式等;现状沼气池、取水井分布位置。
6、附现状用地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规划总平面图
比例同现状图,图中应标明:
1、农房院落的范围、庭院铺地与绿化、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如圈舍、柴房、农具房)的用地范围和层数。
2、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如村委会、小学、托幼、村民活动中心、便民店、医疗室等)的位置、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