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第十一章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产业部门分类是指按照产业部门的特 征和属性,将国民经济中的产业部门 进行归类。
常见的产业部门分类包括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这些分类有 助于了解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
地区分类
地区分类是指按照地区的行政区域或地理区域,将国民经济 中的地区进行归类。
常见的地区分类包括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等,这些 分类有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

会计核算方法
复式记账法
通过借贷记账原理,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 变化,并形成财务报表。
折旧计算法
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损耗程度,计算 资产的折旧费用。
成本计算法
根据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计算企业的利润和 亏损。
税务会计法
根据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计算企业的应纳 税额和税后利润。
其他核算方法
01
02
03
展潜力。
05
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
新兴核算议题与方向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关注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 的价值,推动经济与环境 的协调发展。
幸福国民经济核算
将幸福感、生活质量等非 货币因素纳入核算体系, 以更全面的方式衡量经济 发展。
数字经济核算
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研究数字经济的价值、生 产与消费等方面的核算方 法。
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计算国内生 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 数等综合经济指数,反映国家经济发 展水平和趋势。
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评估国家经 济发展水平,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经 济实力和发展差距,为制定国际经济 政策提供依据。
经济结构分析
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分析,研 究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区域经 济结构等,揭示经济结构变化及其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 特征:*按货币单位计量 • *与时期长短有关 • -经济存量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在国民经济核算中,
经济存量主要是期初和期末的资产、负债和净值的持有量。
• 特征:*与时点有关 • *一般表现为期初.期末等.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四、国民经济核算对象 • (七)、市场价格与要素价格 • 市场价格不仅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同度量因
力、资本和政府的交易,以及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交易。
• 经常转移:收入税,财产税,其他经常转移 • 资本转移:对机构单位的储蓄或财富的再分配.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3、金融交易。它是指各类金融资产的净获得(净购买)或负债的净
发生过程中债权与债务资金上的交易。如银行存款.
• 4、内部交易。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核算在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全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六、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描述及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 • 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是通过宏观层次上的系统分类进行的。见教材第20
页国民经济核算分类体系示意图(图1一2)
• 1、生产领域,对生产成果分别进行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
• 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及其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主
要对象,也是分析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四、国民经济核算对象 • (五)、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 • 概念:交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容,也是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在市场经济中,国 民经济活动的交易是机构单位之间根据市 场经济原则相互协议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从性质上定义,交易包括经济权益的创造、 转移,具体性质的改变和消失。
一的价格形式是保证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系统一致的重要条件。

自考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练习题11

自考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练习题11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生产统计一、单项选择题1.总产出的价值构成是()。

A.C l+V+MB.C2+V+MC.C+V+MD. V+M2.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上采用()。

A.工厂法B.部门法C.生产法D.产品法3.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

由此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产品的有()。

A.原始森林B.住宅楼C.自制服装D.废品4.在社会产品生产的计量中,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的计量单位是()。

A.标准实物量指标B.劳动量指标C.价值指标D.实物指标5.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A.都是生产概念B.都是收入概念C.前者是收入概念,后者是生产概念D.前者的数值小于后者6.用生产法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时,不应包括的项目是()。

A.固定资产折旧B.中间消耗C.劳动者报酬D.最终消费7.某地区报告期比基期总人口指数为l08%,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56.25%,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

A.144.68%B.44.68%C.69.12%D.7.03%8.下列各项中,属于物质产品具有的特点是()。

A.即时性B.与消费者紧密接近性C.缺乏耐久性D.独立性9.下列各项中,属于服务产品具有的特征是()。

A.无形性B.耐久性C.移动性D.可存储性10.国内生产总值是按()计算。

A.市场价格B.计划价格C.不变价格D.预算价格11.总产出等于()。

A.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之和B.中间投入与固定资产折旧之和C.固定资产折旧与劳动者报酬之和D.劳动者报酬与利润、税金之和1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

A.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之和B.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之差C.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D.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差二、多项选择题1.实物产品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A.移动性B.有形性C.独立性D.可存储性E.对消费者紧密地接近性2.服务产品()。

A.亦称物质产品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B.包括货物性服务产品和非物质性服务产品两种C.可以用实物单位进行计量D.生产过程从制作到使用可以分阶段独立进行E.具有对消费者紧密地接近性3.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应包括()。

国民经济核算(PPT 42页)

国民经济核算(PPT 42页)
包括:1、货物和服务交易(说明产品的来源和使用) 2、分配交易 3、金融交易 4、内部交易 5、其他积累交易
市场活动中的等价交换
交易的涵义
单向的经济转移(自愿无偿或强制的)
可以是货币交易,也可以是易货交易
可以是经济交易,也可以是积累交易
4、经济流量和存量
流量
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变化的 价值数量。 其特点有:(1)按货币单位计量
3、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概念 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一系列帐户的整体
层次
(1)微观机构单位(基层单位)帐户 (2)机构部门(产业部门帐户) (3)国民经济综合帐户
机构部门帐户体系示意图
生产帐户
增加值
期初资产负债表
收入初次分配帐户
原始收入
可支配收入及支出帐户
储蓄
资本帐户
贷出净额
金融帐户
资产负债 变动帐户
的联系
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为国民经济核算 提供了收集、整理、显示资料和核算、 分析资料的方式方法。
5、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
1992年正式颁布新SNA的试行方案 1995年全面推行新SNA 1998年正式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该核算体系数据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
1、国民经济核算目的
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 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
2、具体特征(三个特征,教材P9) 3、与机构单位的区别:隶属关系
产业部门
1、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 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
2、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 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主要是流通和服务业。
3、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
交易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 国民经济核算将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按“交易”来处理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1/第10章)10.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述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与性质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一)经济领土及常住单位*经济领土:由该国政府控制或管理的地理领土,该国公民及货物和资本可在其上自由流动。

*常住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期的经济单位。

(二)经济单位及经济部门分类经济单位:机构单位:能以自己的名义拥有资产、发生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基层单位:具有完整生产投入和产出的单位 。

根据各基层单位生产活动的同一性可以区分不同的产业.1)机构部门分类-以机构单位为基础;一般将其归纳为以下机构部门:2)产业部门分类— 以基层单位为基础; 最常用的产业分类是三次产业分类法.(三)国民经济活国动及其运动过程: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框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中心框架和附属核算表两部分综合价格指数表 企业部门投入表 财政信贷资金 人口平衡表企业部门产出表 平衡表 劳动力平衡表 主要商品资源与 自然资源表使用平衡表10.2 国内生产总值GDP 核算一、生产活动及其产品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基本含义 国民经济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 衡量一时期国民经济生产的常用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基本含义可以从两个意义上理解: 从价值构成上看, 从实物构成上看,三、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核算方法 (一)用生产法核算GDP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三)用支出法核算GDP四、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相关的国民生产总值GNPGNP = GDP +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值五、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应用例:练习题10.110.3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指数统计一、国民经济动态统计与经济指数经济动态统计就是指数统计GDP动态统计可以用所谓:现价GD P指数= 报告期GD P(GD P总量指数)基期GD P= 报告期GD P ×报告期可比价GD P报告期可比价GD P 基期GD P= GD P物价指数×GD P物量指数二、经济增长率的测度与分析(一)经济增长率与总体物量指数经济增长率= 报告期GD P-基期GD P 用此公式表述不确切!基期GD P应当为:经济增长率= 报告期可比价GD P-基期GD P基期GD P= GD P物量指数– 1(二)经济总体GD P物量指数的计算方法(补P.40~P.41 )生产法计算可比价GDP = 可比价总产出–可比价中间投入= 现价总产出 - 现价中间投入产出价格指数中间投入价格指数支出法计算可比价GDP = 可比价 + 可比价 + 可比价 - 可比价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 现价最终消费 + 现价投资总额 + 现价出口 - 现价进口消费价格指数投资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例10.2〕三、物价指数及其应用(一)国民经济综合物价指数(GD P物价指数)(补P.41~P.42)国民经济综合物价指数 = 报告期GD P /报告期可比价GD P(GD P物价指数)根据〔例10.2〕提供的资料可以直接计算出GD P物价指数:生产法计算GDP物价指数 = 报告期GD P /报告期可比价GD P= 179.6 / 168.3= 106.71 %支出法计算GDP物价指数= 报告期GD P /报告期可比价GD P= 179.6 / 168.3= 106.71 %(二)GDP价格指数的应用与分析1)计算经济增长率----如果已知GDP物价指数,则可算出报告期可比价GD P = 报告期GD PGDP物价指数进而可算出经济增长率;如果已知现价GD P指数,则可算出GD P物量指数 = 现价GD P指数GDP物价指数进而可算出经济增长率。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件
1、经济流量 2、经济存量
精选课件ppt
12
五、市场价格
1、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价格均为市场价 格 2、市场价格的形式:
(1)要素价格 (2)基本价格 (3)生产者价格 (4)购买者价格
精选课件ppt
13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
1、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描述P17 2、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P17
精选课件ppt
3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
1、来源于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 2、国民核算一词的最早使用者 ——范·克利夫(荷兰)1941年
精选课件ppt
4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1、二战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两大核算体系的产生 (1)SNA (2)MPS 3、目前,全部实行SNA基础上的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
(2)金融机构(3)政府(4)住户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6)国外
2、基层单位——产业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
精选课件ppt
10
三、交易
1、包括经济交换与经济转移 包括货币交易与非货币交易
2、类型(1)货物和服务交易 (2)分配交易 (3)金融交易 (4)内部交易
精选课件ppt
11
四、经济流量与存量
精选课件ppt
5
三、国民经济核算与其它学科的 关系
1、经济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
如:生产理论、供求理论、再生产循环理 论等
2、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帐户 和复式核算方法
3、统计学:宏观经济
精选课件ppt
6
四、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 展
1、计划经济时期——MPS 2、市场经济时期——新SNA 1984年开始 1992年提出试行方案 1995年全面实行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每章重点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每章重点

第三章综合指标综合指标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形式.一、总量指标即绝对数指标它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是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得到的.种类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二、相对指标: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求得的反应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

它以名数与无名数表现出来,大多数相对指标采用无名数,种类:结构相对指标(同一总体各组与总体对比)、比例相对指标(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比较相对指标(同一时间不同总体的同一指标对比)、强度相对指标(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以名数表示)、动态相对指标(即发展速度,是不同时间的数值对比)、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某一时期完成/计划指标数值.包括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和提高率或降低率相对指标的计划完成程度)。

三、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它分为静态平均数和动态平均数两种.本章论述的是静态平均数。

平均指标方法:1、算术平均数权数: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因素:各组标志值和出现次数)2、调和平均数: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倒数平均数。

3、几何平均数:适用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

4、众数:总体总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5、中位数: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点位置的标志值。

◆标志变异指标是为了补充平均数的不足,从另一方面说明总体的特征,它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程度,又称标志变动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常用的指标:1、全距2、平均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平均差越大各标志值分布越分散,变动程度越大。

3、标准差(均方差)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

结果大于平均差。

组距分组数列计算标准差:总方差是整个总体的总离差,是各单位标志值与总平均数计算的标准差组间方差:各组平均数与总平均数计算的标准差组内方差:各组内各单位标准与本组平均数计算的方差。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分类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3.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构成3.2 生产账户与使用账户的关系3.3 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指标及其分析与应用第四章:收入分配核算4.1 收入分配核算的概念与意义4.2 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4.3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五章:价格指数编制与分析5.1 价格指数的概念与分类5.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编制方法5.3 价格指数的分析与应用第六章:储蓄与投资核算6.1 储蓄与投资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6.2 储蓄与投资的计算方法6.3 我国储蓄与投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七章:国际收支核算7.1 国际收支的概念与构成7.2 国际收支的计算方法7.3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与问题分析第八章:环境与经济核算8.1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8.2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主要方法8.3 我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九章: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与分析9.1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的方法与步骤9.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9.3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可视化展示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10.1 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沿问题10.2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创新与发展10.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国民经济核算作为一门学科,其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其真正的意义和应用。

对该环节的讲解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在政策制定、经济分析等方面的重要性。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GDP的计算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和计算方法,如生产方法、收入方法、支出方法等,学生可能对其混淆。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1.4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实践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分类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2.4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变化趋势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3.1 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2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3.3 投入产出在国民经济分析中的应用3.4 我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实践与进展第四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4.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结构4.2 收入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关系及其核算方法4.3 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4.4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在我国的应用与实践第五章:国民经济分析方法5.1 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指标5.2 宏观经济预警与风险分析5.3 经济计量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5.4 我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实践与成果《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六章:收入分配核算6.1 收入分配核算的概念与意义6.2 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指标和方法6.3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与问题6.4 收入分配核算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第七章: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7.1 价格核算的概念与方法7.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7.3 通货膨胀的概念、原因与影响7.4 我国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的现状与对策第八章:国际收支核算8.1 国际收支核算的概念与方法8.2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分析8.3 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与风险8.4 国际收支核算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应对第九章:环境与经济核算9.1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9.2 绿色GDP的概念与计算方法9.3 我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的现状与问题9.4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10.1 新经济形态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挑战10.2 大数据、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应用10.3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10.4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展望《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十一章: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11.1 国民经济总体分析的方法与指标11.2 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11.3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的实践1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第十二章:区域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12.1 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方法12.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政策12.3 我国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与问题12.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第十三章: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核算13.1 可持续发展核算的概念与指标13.2 我国可持续发展核算的实践与进展1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13.4 可持续发展核算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第十四章:国民经济统计与信息披露14.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4.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14.3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实践与问题14.4 信息披露制度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第十五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教育与培训15.1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5.2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方法与手段15.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与问题15.4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体系、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1-1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学习目的: 1.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和基本分类, 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3.熟悉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和 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内容。
11-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作用 • 国民经济 是由多个生产部门、生产单位,多个生产环节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整体。 从横向上看,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各个生产部门所组成;从纵向上看, 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再生产环节所组成。 • 国民经济核算 即国民经济统计,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 算,通过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 果的数量规模、数量联系和数量规律。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是指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经济总量、结构和相 互联系进行数量测定,对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的系统描述。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 system) 简称MPS体系,它把生产范围定为物质产品生产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国 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叫东方体系。 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简称为SNA体系,其生产部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社会活动部门,不但包 括物质性的生产,还包括广泛的非物质性的生产。SNA体系主要适用于实行 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也叫西方体系。
11-7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 • 劳动者报酬 是指从事生产或服务得到的全部报酬 。 生产税净额 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 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 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一定时期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 定资产折旧,或按照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 产折旧。 营业盈余 是指社会总产品抽出中间投入、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 后的剩余部分。 国民总收入(gross of national income,简称GNI)或地区总收入 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取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的总和。 国民总收入指标过去被称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ppt 77页)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ppt 77页)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简介
第一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第二部分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第一部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基本概念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
象的宏观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 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 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 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 在联系,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第一部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 过程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 统。它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为进行国民 经济核算制定一整套标准和规范;二是指 全面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三)常住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 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1、经济领土
定义: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
(五)消费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 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 服务。
(六)资产范围
资产是根据所有权的原则界定的经济资产, 它必须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其所有者因 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获得经济利益。
(七)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分类
1、机构单位的定义
机构单位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
2、生产者的界定(生产主体)
常住生产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 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地域范围的界定:国内≠地理边界 国内=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领陆、领水和领空 +国际水域的大陆架 +飞地 +免税区 +由境外企业经营的保税区
2、生产者的界定(生产主体)
常住单位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九)流量和存量
1、流量:与一定时期对应的量,如工资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课件
在产业部门分类的基础上可进行三次产业的划 分。如我国将上述的20个产业部门按照产业 形成的时序分为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三次产业分类可用以进行产业结构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课件
1993年5个国际组织联合修订的《SNA》公布:内容丰 富,结构复杂,方法规范,还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统计 以及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等新领域,显示出高度的成熟 性。自该体系推行以来,对各国的国民核算方法和实 践以及宏观经济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课件
(二)SNA的核算内容
SNA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帐户体系,结合具体分析领 域,可以归纳简化为“国民经济五大核算”:
1953年,联合国正式颁布了由斯通主持完成的《国民 经济账户体系和辅助表》(旧SNA),供实行市场经济的 国家采用,并把它作为向联合国提供GDP等统计资料的 依据,这标志着SNA基本核算框架的初步形成。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课件
1968年联合国公布了新修订的《SNA》(新《SNA》), 将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以及不变价格核算 的有关内容纳入到了体系内,基本形成了一套内容比 较完备、方法比较科学的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课件
一、生产 生产是企业利用投入的货物和服务进行另外 的货物和服务的产出活动。 即生产的过程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课件
二、经济活动单位和部门
经济活动单位根据功能分为:
机构单位
机构部门
基层单位
产业部门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课件
(一)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

国民经济核算(二版教材打印版)

国民经济核算(二版教材打印版)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为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2003年国家统计局修订形成《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标志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方面又迈出重要步伐。

第一节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概念、分类和核算原则一、核算体系基本框架(一)核算体系基本框架: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附属表1、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资产负债表。

2、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国外部门账户。

3、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该体系的中心内容,附属表是前两者的补充。

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核算,国民经济账户侧重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

二、核算体系有关基本概念(一)常住单位:在我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1、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包括我国大陆领陆、领水、领空、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

2、属于常住单位的,有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中国领土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外短期旅游访问的中国人员。

(二)产品:生产活动的成果。

1、根据产品形态,分为货物和服务。

(1)货物,人们对它有某种需求,并能够确定其所有权的有形生产成果,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转移所有权。

生产与交换分离、与使用分离,在时间、在空间上可以分离。

其特性有二:可以储存;可以运输。

(2)服务,一是转形服务,生产者按照消费者需求进行的活动,实现的是消费单位状况的改变;二是增值服务,由批发商、零售商和各类金融机构所提供,促进产品或金融资产交换。

2、根据产品使用性质,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1)中间产品,一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在另一个生产过程被完全消耗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

可以是小麦、矿石、柴汽油、化肥农药等充当原材料、动力和燃料使用的货物,也可以是企业生产所消耗的金融、技术、广告、会计和法律服务等。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 机构单位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 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核算方法:生产法和分配法。 •1、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 中间投入 •2、分配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报酬+固定 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六、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 •同上 •七、生产帐户 •
•4、资本形成
•其他资本转移
•资本形成:各机构单位通过经济交易获得或处理生产资 产的行为(获得-处理)
•(1)固定资本形成
•(2)库存变化
•(3)贵重物品净获得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5、资本帐户 •
资本帐户
单位:亿元
资产变化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库存变化 贵重物品净获得
固定资本消耗(-) 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 净获得 净贷出(+)/净借入(-)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 •全国最初投入=全国最终产品总计 •二、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1、直接消耗系数: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 种中间投入的数量 •2、完全消耗系数:某产品产出与为之而进行的完全消 耗(直接消耗、间接消耗)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2所有权原则3三等价原则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4核算统计原则七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帐户方法是根本的方法也有其他方法主要是矩阵方法方程式方法和图解法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2020/11/9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电子课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电子教案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电子教案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二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及内容组成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第二节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GDP第三节最终产品使用核算:支出法GDP第四节GDP总体核算及其扩展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第一节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内涵第二节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口径第三节编制投入产出表的调查方法第四节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非调查方法第五节投入产出表的应用第四章资金流量核算第一节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问题第二节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第三节非金融投资核算第四节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及其应用分析第五章资金流量核算—金融交易第一节金融资产与金融交易第二节金融交易核算及核算表第三节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分的分析应用第六章资产负债核算第一节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问题第二节资产负债时点存量核算第三节资产负债存量变化(积累)核算第四节资产负债表的应用第七章国际收支及国际投资头寸核算第一节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第二节国际收支核算第三节国际投资头寸核算第四节对外经济核算的分析应用第八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矩阵表第一节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一般问题第二节国民经济综合账户体系第三节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主要总量关系第四节国民经济核算的矩阵表述和进一步应用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的灵活运用与扩展第一节SNA灵活运用和扩展概述第二节地区经济核算和季度核算第三节粮食和农业经济核算体系第四节旅游卫星账户体系第五节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动态比较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动态比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节不变价账户与物量指数第三节价格指数的编制及其应用第四节长期动态比较中的物量指数第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比较第一节GDP国际比较的目标与难点第二节GDP国际比较的汇率法第三节GDP国际比较的购买力平价法第四节购买力平价法与汇率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引言教科书是学好一门课程的重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比较
一、基本概念
GDP的国际比较比价指数汇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购买力平价理论
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法双边比较多边比较国家互换检验要素反向检验
传递性检验哥申克隆效应星体系法EKS法国家—产品-虚拟法G-K法
二、思考题
1.在进行国际比较时,为什么说GDP的国际比较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2.请简述采用汇率法进行国际比较的理论基础、基本思想和操作方法。

3.什么是购买力平价法?用其进行国际比较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与汇率法相比,购买力平价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国民经济核算中,国际比较的目标主要是借助于_______指标比较不同国家在_________
方面的差异。

2.中国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按本币计算为117252亿元人民币,汇率为8.28人民币元/
美元,则根据汇率法按美元计算200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_________。

3.购买力平价法,是指通过构造估算出各国间的________来调整GDP进而实现国际比较
的方法。

答案:1.GDP 真实经济活动规模 2. 14161亿美元 3.购买力平价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进行双边比较时,如果以美国为基国,得到的购买力平价指数为100日元/美元,那
么以日本为基国,得到的购买力平价指数就应该是_________。

A、100日元/美元
B、0.01日元/美元
C、0.01美元/日元
D、100美元/日元
2.国际比较中,下列哪种多边比较方法是针对数据缺失问题开发的?答案是_______。

A、CPD法
B、星体系法
C、E KS法
D、G-K法
3.目前国际比较上讨论的购买力平价法,主要是从GDP的__________角度进行设计的。

A 支出法
B 生产法
C 收入法
D 产品法
答案:1.C 2.A 3.A
(三)多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比较中,关于借助GDP反映不同国家的真实经济规模叙述正确的
有________。

A、剔除不同国家GDP中所包含的价格变化
B、保留不同国家GDP中包含的价格变化
C、剔除不同国家GDP中包含的物量上的差异
D、保留不同国家GDP中在物量上的差异
E、是动态物量指数向空间物量指数的推广
2.下列关于汇率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数据资料易于取得
B、操作方法比较简单
C、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其理论基础严重背离现实
D、会造成发达国家GDP的低估
E、会受到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汇率制度的影响
3.购买力平价指数编制过程中,核心的技术环节是________。

A 确定用于比较的商品
B 选择具体的指数形式并确定权数
C 搜集价格以及销售量信息
D 计算并得到指数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1.ADE 2.ABCE 3.BD
(四)判断题
1.购买力平价理论中所说的购买力相同指的是各国1单位本国货币能够购买的物品是等量
的。

()
2.汇率直接标价法是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
3.双边比较是多边比较的基础,多边比较就是多个双边比较。

()
答案:1.× 2. × 3. ×
(五)计算题
1.已知某国2002年的GDP为7343亿本币,汇率为1.063本币/美元,购买力平价指数为
0.9117本币/美元,分别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计算该国以美元计算的GDP,并观察
分析计算结果差异的经济意义。

2.选用配套教材中星体系法的假想案例,如下图:
假设图中连线表示按理想指数形式计算的双边比较购买力平价指数,试就这一组合,用EKS
法计算意大利与英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指数(以英国为基国)。

3.下表是IMD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评价体系中,2001年-2004年中美两国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试计算两国的汇率偏差指数,比较两者的异同,简要分析导致该结果的成因。

答案:1. 按汇率法计算GDP =7343/1.063=6907.808亿美元 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GDP =7343/0.9117=8054.184亿美元 2. 4
/12]PPP PPP PPP PPP PPP [英国,日本
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意大利,美国意大利,英国意大利,英国=⨯⨯EKS
=[40004/12
]200
/1205.02000⨯⨯
=4000里拉/英镑
3. 从上表中看出中国的汇率偏差指数较大,美国的汇率偏差指数很小。

中国按汇率法计算的GDP 低估了中国的真实经济规模。

这里美国的汇率偏差指数不等于1,主要是因为世界银行采用图表集法将各国GDP 折算为美元值。

导致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发达程度、贸易依赖度和市场自由度等。

四、应用研究项目设计
1.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各国都试图通过国际比较,以期对本国的发展水平有个明确的定位。

目前,国际比较的内容丰富多彩,既包括以GDP 为核心的国际比较,也包括国际竞争力等综合性的国际比较。

请搜集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主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国际比较,它与GDP 的国际比较有何异同。

2.中国GDP在世界上排名第几?这是一个特别令国内外注目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不同答案的问题。

(1)请查阅各年《世界发展报告—世界发展指标》、《中国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等文献资料,根据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并观察各国按美元计量的GDP以及总量排名状况,看中国在其中所居的位次以及近20年间的位次变化;
(2)请查阅《世界发展报告---世界发展指标》、联合国ICP相关文献、国际和国内各学术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观察按照购买力平价法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情况,比较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
(3)比较不同方法下围绕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得到的不同结果,比较按照经济总量排名与按照人均经济总量排名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对中国在国际上的位次、中国的经济实力做系统考察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