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前积温对冬小麦适宜播期的影响

合集下载

冬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关键技术

冬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关键技术

冬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关键技术目录1. 秋播适宜期及播种技术 (2)1.1 适宜播种时机的判断 (3)1.2 冬小麦播种方式及方法 (3)1.3 适宜播种密度及行距 (4)2. 冬前养分管理 (6)2.1 基底施氮技术 (7)2.2 施肥规律及肥量搭配 (8)2.3 有机肥合理配施 (9)2.4 深施磷肥促根壮苗 (10)2.5 利用作物秸秆提高土壤肥力 (11)3. 冬前水分管理 (12)3.1 出苗期保持土壤适湿 (13)3.2 造珠期适度灌溉 (14)3.3 抗旱性措施 (15)4. 冬前病虫害管理 (16)4.1 防治小麦常见病及害蟲 (18)4.2 生物防治技术 (19)4.3 合理化药剂使用 (20)5. 覆盖物管理 (22)5.1 覆盖物类型及使用方法 (23)5.2 覆盖物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24)5.3 覆膜保暖的作用 (25)6. 其他关键技术 (26)6.1 追肥时机与方法 (28)6.2 田间管理规范 (29)6.3 有效防霜降措施 (30)7. 总结与展望 (31)1. 秋播适宜期及播种技术秋播适宜期是指种植冬小麦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通常在晚夏至初秋,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有所差异。

过早播种会导致出苗率低,甚至顶土困难;而过晚播种则会因温度过低而影响冬前生长或导致春后生长时间不足。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是非常重要的。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冬小麦品种,确保在适宜的时期内成熟。

整地施肥:播种前进行精细整地,确保土壤疏松,有利于种子发芽。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施以适量的基肥,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

播种深度:播种时土壤温度不应过高,适宜的播种深度通常在35厘米,以确保种子能够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芽。

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适宜的播种量,过少易导致缺苗,过多则影响出苗率和后期田间管理。

阳光照射:播种时应选择晴朗天气,避免在雨后立即播种,以防种子在土壤中腐烂或无法正常出苗。

气温变化对青岛市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最佳播期的影响

气温变化对青岛市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最佳播期的影响
中 图分 类 号 : ¥ 3 5 2 . 1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4—1 4 8 X. 2 0 1 3 . 0 1 . 0 0 6
Ef fe c t o f Te m pe r a t ur e Ch a ng e s o n t h e Opt i m um Pl a nt i ng Da t e
t e d b e f o r e J u n e 2 O , wh i l e t h e l a t e ma t u i r n g v a r i e t i e s s h o u l d b e p l a n t e d b e f o r e J u n e 2 5 .T h e h a ve r s t d a t e o f mi d
o mme n d e d a s f o l l o ws :f or s u mme r ma i z e ,mi d—l a t e ma t u r i n g ma i z e v a r i e t i e s we r e s u g g e s t e d,a n d s h o u l d b e p l a n -
摘要 : 通过统计分 析青 岛地区常年 ( 1 9 7 1 -2 0 0 0 ) 及2 0 0 1 -2 0 1 0年 1 0年间温度变化规律 , 以及 与冬小麦 、 夏 玉米生 长发育相关农业气象指标 比较分析 , 提 出了在 目前气 温条 件下 , 青 岛地 区小麦 、 玉米一年 两熟两茬作 物 的适 宜播期 和收获期 : 其中夏玉米种植应 以中晚熟 品种类 型为主 , 适 宜播种 期在 6月 2 5 日以前 , 晚熟品种适 宜播 种期在 6月 2 0日以前 , 夏 玉米 中晚熟品种收获期可 由 9月下旬延迟 至 1 0月初 , 晚熟 品种 可延迟 至 1 0月 5 E t 左右; 冬小 麦适宜 播种期应推迟至 1 0月 2日至 1 O月 1 5日, 最佳播种期为 l 0月 5日至 1 0月 1 2日。 关键词 : 温度 ; 冬小麦 ; 夏玉米 ; 播种期 ;收获期

小麦冬前旺长原因及防控措施

小麦冬前旺长原因及防控措施

小麦冬前旺长原因及防控措施一、旺长原因播种过早造成冬前积温过高是导致冬前小麦旺长的重要原因。

生产中应根据品种的冬性程度、播量大小及当年的气候特点来确定适当的播种期。

抢墒早播,加之秋冬气温偏高,冬前积温远高于形成壮苗所需的有效积温而导致旺苗。

播种量过大造成冬前群体过大,也易形成旺苗。

受晚播麦加大播种量及一些分蘖力弱品种的影响,部分农民盲目加大播种量,即使采用分蘖力强的品种种适时麦,播种量也不低于17.5~20千克,有的地块甚至高达25千克。

小麦底肥使用尿素或碳铵过多,造成冬前小麦叶蘖生长旺盛,甚至发生徒长,形成群体过大的旺苗。

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每667平方米施肥量应在原来的施肥基础上多施10千克尿素或25千克碳铵,若提高到17.5千克尿素或50千克碳铵,甚者达75千克碳铵,可造成冬前旺长地块增多。

暖冬是引起小麦冬前旺长的最主要因素。

2004年11~12月份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偏暖,直至12月21日降雪后才开始降温,部分麦田特别是10月5~10日播种的适时麦及9月底、10月初播种的抢墒早播麦,冬前分蘖多,生长过旺形成了旺苗。

冬前大于0℃有效积温达到850℃以上,超出小麦所需冬前适宜积温近200℃左右,造成旺苗叶片超长超宽、主茎叶龄达7~8片叶。

二、防控措施根据各地多年以来的气候特点选用冬性强的优良品种,减少弱冬性品种及春性强品种的种植面积。

适期晚播,减少早播和秋冬气候偏暖引起的冬前旺长。

根据品种冬性强弱确定播期的早晚,冬性强的品种可早播几天,半冬性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

根据地力高低、品种分蘖力强弱、播期早晚科学确定播种量,精量或半精量播种,减少种子浪费,降低冬前形成旺苗的机率。

科学合理施肥,协调好氮、磷、钾肥的比例,不过量偏施氮肥,有条件的可测土施肥,减少施肥的盲目性和肥料的浪费。

发现有旺长苗头的麦田,在麦苗分蘖以后可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踩压,麦苗受到一定的伤害,起到暂时延缓小麦生长的作用。

对于旺长不严重的麦田可采用深耕断根法控制其生长。

播期和播深对冬小麦越冬前生长性状的影响

播期和播深对冬小麦越冬前生长性状的影响

播期和播深对冬小麦越冬前生长性状的影响闫锦涛;冯利平;李扬;陈先冠;余卫东【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22(53)2【摘要】为评价播期和播深对冬小麦越冬前生长性状的影响,以农大211冬小麦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上庄实验站进行了4个播期水平(9月23日、10月3日、10月13日和10月23日)、3个播深水平(2、4、6 cm)的随机区组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栽培措施对越冬前冬小麦各生长指标(单株叶面积、主茎叶龄、分蘖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分蘖节入土深度、地中茎长度和株高)的影响。

并于2016年和2018年开展梯度播种试验,设置不同播期(2016年9月23日、10月3日、10月13日和2018年10月23日、11月3日),对分蘖节入土深度进行定量化模拟。

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单株叶面积、主茎叶龄、分蘖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均显著减少(P<0.05),地中茎长度和株高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

播期、播深、播期与播深的交互效应均对冬小麦分蘖节入土深度有显著影响,冬小麦分蘖节入土深度与越冬前积温为负相关的线性关系,随着播期推迟分蘖节入土深度逐渐增加,冬小麦分蘖节入土深度和播深呈对数曲线规律。

依据梯度播种试验数据进行分蘖节入土深度的模拟,建立了分蘖节入土深度与越冬前有效积温和播种深度的定量关系。

研究结果对于评价冬小麦地上地下部性状、制定防冻保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9页(P327-335)【作者】闫锦涛;冯利平;李扬;陈先冠;余卫东【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52【相关文献】1.沟播与覆膜对寒地冬小麦品种越冬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2.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对车前生物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3.赤峰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播深的初步探讨4.冬小麦播期温度变化对其冬前生育的影响5.播期和深松对冬小麦越冬期土壤水分及籽粒蛋白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暖冬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暖冬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暖冬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暖冬不仅会对冬小麦生长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因季节性气候异常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本文从植株旺长、质量差;抑制分蘖,抽穗开花提前;冻害现象加重;缺肥早衰,病虫害严重;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等方面对暖冬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进行介绍,并从品种与播种、化学调整、田间管理、及时补救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期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暖冬;冬小麦;生长影响;应对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暖冬逐渐增多,其不仅会影响冬小麦生长速度,造成植株徒长,而且还会使气候与生长环节不协调,冻害、病虫害等现象加强。

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暖冬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防止季节性气温异常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下面就对暖冬对冬小麦的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经验介绍。

1.暖冬对冬小麦的影响1.1植株旺长、质量差暖冬季节由于气候温度较高,从而促进了热肥的吸收和作用,冬小麦生长速度加快,出现植株旺长,越冬期生长量较大、高峰苗提早形成,成穗率下降,枯黄叶多,绿叶数少,群体茎蘖数偏多等问题,到了春后,小麦提前到返青期,无效分蘖退化较慢,群体偏大,导致田间荫蔽、通风透气性较差、茎杆细弱,抗病能力下降,因此使植株群体整体质量差,抗倒能力大大降低。

1.2抑制分蘖,抽穗开花提前冬小麦在分蘖时期对温度较为敏感,高温对冬小麦分蘖有着抑制作用。

如果播种时间提前,分蘖在气温较高的时期度过,那么分蘖成穗数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同时,暖冬使植株越冬期平均缩短10天-12天,造成抽穗开花提前并使其正好赶上初冬时期。

此期间气温变化不稳定,导致抽穗开花时间延长,造成出穗和第一分蘖穗受到影响,空粒现象严重,对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

1.3冻害现象加重由于暖冬温度高,生长速度过旺,导致小麦拔节早,生育期提前,生物积累较少,抗冻能力降低,同时由于土壤水分也随温度的提高而大量蒸发,从而无法保持土壤温度的平衡,土壤受温差影响有较大的伸缩和扩张,根系一方面经受着冻害,另外还受到土壤的积压,因此使得在温度并不低的冬季里反而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冻害情况。

塔城市冬前积温对冬小麦分蘖的影响

塔城市冬前积温对冬小麦分蘖的影响

塔城市冬前积温对冬小麦分蘖的影响摘要:本文统计与整理塔城市2001-2020年冬前平均气温、积温等气象资料与冬小麦分蘖期、分蘖数、穗粒数、产量等调查数据,着重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研究冬前积温对冬小麦分蘖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积温与冬小麦分蘖期、分蘖数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冬前积温的减少,冬小麦分蘖期有所延迟、分蘖数有所减少。

而冬前积温与冬小麦穗粒量并不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冬小麦产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在一定范围之内,随着塔城市冬小麦冬前积温的减少,冬小麦产量有所增加。

播期是影响小麦产量形成的一项关键因素。

播期推迟或提前均不利于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因此塔城市必须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等选择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以减少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的影响,并尽可能为冬小麦的优质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冬小麦;冬前积温;分蘖;影响;塔城市1研究地区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塔城市地处新疆西北部,全市总面积为4356.6平方公里,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其北部高山绵延、丘陵起伏;南部沼泽、洼地星罗棋布;中部为宽广的洪积扇平原。

塔城市隶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其年平均气温为7.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40h,年平均降水量在300mm左右,冬前平均气温为7.8℃,冬前平均积温为421.32℃。

1.2数据来源本文主要统计塔城市2001-2020年冬前平均气温、积温等气象资料,同时整理塔城市农业农村部门冬小麦分蘖期、分蘖数、穗粒数、产量等调查数据。

1.3资料分析与方法冬前积温指的是冬小麦自播种日至越冬初日不小于0℃的积温的总和,而冬前平均气温指的是冬小麦自播种日至越冬初日的平均气温。

本文主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冬前平均气温、冬前积温等的变化特征。

2结果与分析2.1塔城市冬前平均气温与冬前积温特征2.1.1塔城市冬前平均气温特征2001-2020年塔城市冬前平均气温为7.8℃。

近20年来,塔城市冬前平均气温的起伏变化相对较小,且整体以0.341℃/10a的速率呈略微的上升趋势,以2001年冬前平均气温最低,为2.9℃;而2013年冬前平均气温最高,为10.3℃,两者相差7.4℃。

浅析冬小麦的种植技术

浅析冬小麦的种植技术

浅析冬小麦的种植技术摘要: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通常种植在温暖地区,这对播种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很难保证冬小麦的栽培质量和防治病害。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提高。

然而,在目前的栽培中,许多生产者没有意识到在农事操作中缺乏相关的栽培技术和标准化,导致了冬小麦的种植问题。

因此,合理应用关键栽培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冬小麦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冬小麦;种植;技术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小麦种植业发生了显著变化。

冬小麦栽培技术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耕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

每道工序在冬小麦播种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农民在种植冬小麦时,应明确冬小麦的特点和不同播种方法的特点,规范科学播种,更好地保证冬小麦的播种效益。

1冬小麦技术分析要种植冬小麦,提升效益首先要适期播种冬小麦。

小麦播种期的选择,播种量与播种深度一样,对于小麦的成长作用十分重大。

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小麦的播种期,会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

1.1全层施肥翻地前每亩按尿素10kg和三料15kg随耕地深施。

收获前茬作物后,做好深耕细耙工作,距离为20cm以上,避免出现漏耕等问题,确保上松下实。

深耕处理后做好浇水工作,增施钾肥、氮肥、磷肥。

了解土壤的锌、锰等元素的含量,并针对性地添加相应的微量元素。

施五氧化二磷80kg/hm2左右、农家肥40t/hm2左右、氮肥200kg/hm2左右,且在拔节期适当追施。

1.2深耕耕地的深度可以使土壤变得松软,从而提高其肥力、抗旱性和湿度。

可有效改善土壤本身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种子最易在15cm高的土层里形成。

这样需要大深度松动土壤,从而破坏了犁的底部并增加灌水效果[1]。

机耕深度25cm以上、耙地深度4cm-5cm,尤其是经过多年耕作后。

做到“上虚下实”,捡拾残膜、秸秆等杂物,达到待播状态。

2冬小麦品种选择由于小麦种植土壤、气候和环境不同,我们必须从当地环境的角度仔细考虑选择的种子品种,以便有效管理和加强学习农艺知识,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11月种晚不晚,种小麦的步骤

小麦11月种晚不晚,种小麦的步骤

小麦11月种晚不晚,种小麦的步骤就小麦的适宜播期而言,11月播种小麦多少是有些晚的,但如果做好选种、田间管理等工作,11月播种也并不是不可以。

11月份种小麦,应选择半冬性或春性较好的小麦品种,而且播种量要相对多一些。

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其中春小麦一般春季播种,当年夏或秋两季即可收割;冬小麦一般秋、冬两季播种,次年夏季收割。

种植小麦,注意做好选种浸种、选地整地、合理播种、田间管理等工作。

一、小麦11月种晚不晚1、就小麦的适宜播期而言,11月播种小麦多少是有些晚的,因为11月份大部分北方地区已经进入冬季,不利于小麦出苗,不过如果做好选种、田间管理等工作,11月播种也不是完全不可以。

播种过晚,应选择半冬性或春性较好的小麦品种,而且播种量要相对多一些。

具体请以当地的天气情况为准。

2、根据播种季节的不同,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是指春季播种,当年夏或秋两季收割的小麦;冬小麦是指秋、冬两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割的小麦。

小麦播种过晚,冬前积温不足,容易造成苗小、苗弱、根系发育差、产量低等问题。

二、种小麦的步骤1、选种浸种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良种,一般应挑选颗粒较大的小麦种子,条件允许的可以进行物理挑选、化学挑选,或者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筛选。

播种前,用药剂进行拌种。

种子应做到随拌随用,播种后尽量使土壤保持湿润,充分发挥药效。

购买的包衣种子,可在播前进行晒种,不需要做拌种处理。

2、选地整地种植小麦的土壤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干旱,也不要太潮湿,尤其是千万不要在盐碱地种植小麦,也不要在山地或者干旱的地方种植小麦。

种前要松土,或者用机器将土地全部松土一遍,这可使耕层松软,土碎地平,干湿适宜,促进小麦苗全苗壮,保证地下部与地上部协调生长。

在松土的同时可以撒一些肥料。

3、播种方法小麦一般可条播、撒播、穴播。

条播籽落的均匀,覆盖土的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中后期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管理。

冬小麦生育期与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冬小麦生育期与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冬小麦生育期与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谷秀杰 王友贺(河南省气象台,河南 郑州 450003)摘要:利用郑州气象观测站1980-2009年日平均温度资料及冬小麦生育期资料,通过Excels数据处理软件,分别统计了郑州市冬小麦生育期以及生育期内≥20℃、3℃、0℃活动积温(AT20、AT3、AT0)及其累计天数(D20、D3、D0)。

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多年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AT20、AT3、AT0以及D20、D3、D0均呈上升趋势,冬小麦生育期呈略下降趋势但不显著。

生育期越长,活动积温越高,反之则低。

小麦生长关键期4月1日-5月20日期间≥20℃活动积温以及累计天数与冬小麦生育期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在相关分析的前提下,建立回归方程,如果预知4月1日-5月20日期间的AT20和D20,可估测冬小麦的生育期,进一步预测冬小麦的收获期。

反之,在给定预期成熟期,也可估计冬小麦成熟所需4月1日-5月20日期间AT20和D20的数值。

关键词:冬小麦 积温 生育期引言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

冬小麦是河南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占全国的1/4。

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品种的遗传因素,也有栽培和环境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温度对生物发育的影响日益引起各国重视,人们已熟知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是典型气象因子指标,是衡量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也是表征地区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以(度·日)为单位,这些因子的定量积累影响小麦生育期。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需要一定的热量条件,这个热量通常是用相应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值表示的,这个累积温度称为积温[1]。

近些年来,积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2-8]。

20世纪50年代B. B.西涅里席柯夫将积温学说归纳为三点,即在其它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①温度对发育起主导作用;②开始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③完成发育要求一定的积温[9]。

气候变暖对临汾尧都区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分析

气候变暖对临汾尧都区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分析

0引言适宜播期的确定对小麦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播容易使小麦越冬前幼穗分化发育进程加快,而小麦在越冬前幼穗发育阶段越高,在暖冬气候条件下,小麦遭受冻害的可能性越大,晚播易使小麦前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且单株平均分蘖数少,后期发育速度快,穗少粒少,进而影响产量提高[1-2]。

近年来,关于气候变暖对作物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有一些研究。

如:张谋草等[3]指出,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塬区冬小麦越冬前各发育期推后,越冬后各发育期提前,冬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缩短。

李星敏[4]认为,冬小麦播种时期温度有明显的变暖趋势,这一时期的变暖与全国范围内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是一致的,冬前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具有很大的影响,适时做好播期预报对冬小麦冬前形成壮苗具有重要意义。

高桂芹等[5]针对冬季负积温变化特征,提出了冬小麦生长的潜在影响。

陈英慧[6]分析了河南省南部按照传统观念播种小麦存在的弊端,认为冬小麦必须打破传统的第一作者简介:白丽芹,女,1974年出生,山西襄汾人,工程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地面测报工作。

通信地址:041500山西省襄汾县气象局,Tel :0357-*******,E-mail :xfblq@ 。

收稿日期:2013-12-17,修回日期:2014-02-25。

气候变暖对临汾尧都区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分析白丽芹1,纪春艳2,张冰1,李义石2(1山西省襄汾县气象局,山西襄汾041500;2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局,山西临汾041000)摘要:为了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确定临汾尧都区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使冬小麦减少冻害,形成壮苗。

应用临汾尧都区1981—2010年近3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及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气候变暖对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临汾市尧都区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27日—10月8日,即秋分后半段到寒露之间,如果早于9月27日,易造成冬前旺长;晚于10月8日,易形成冬前弱苗,不利于越冬。

怎样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

怎样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

怎样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
根据品种特性:冬性、弱冬性、春性品种要求的适宜播期有严格区别。

在同一纬度、海拔高度和相同的生产条件下,春性品种应适当晚播,冬性品种应适当早播。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势:一般是纬度和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播期就应早一些,反之则应晚一些。

大约海拔每增
根据品种特性:冬性、弱冬性、春性品种要求的适宜播期有严格区别。

在同一纬度、海拔高度和相同的生产条件下,春性品种应适当晚播,冬性品种应适当早播。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势:一般是纬度和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播期就应早一些,反之则应晚一些。

大约海拔每增高100米,播期约提早4天左右;同一海拔高度不同纬度,大体上纬度递减1度,播期约推迟4天左右。

根据冬前积温:积温即日平均气温0℃以上的总和。

冬小麦冬前苗情的好坏,除水肥条件外,和冬前积温多少有密切关系。

能否充分利用冬前的积温条件,取决于适宜播期的确定。

在生产上要根据当年气象预报加以适当调整。

1。

作物栽培学各论 课后题答案

作物栽培学各论 课后题答案

第九章小麦1.小麦的生育时期有哪些?答:根据小麦一生中器官形成顺序和明显的外部特征,可划分为出苗、分蘖、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时期,冬小麦还有越冬和返青期。

2.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春化,光照的类型?答:小麦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循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每个阶段需要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开始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

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小麦的阶段发育。

根据不同品种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将小麦分为(1)春性(2)半冬性(3)冬性3种类型根据小麦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分为(1)反应迟钝型(2)反应中等型(3)反应敏感型3.小麦三段生长与器官建成的关系以及栽培技术上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答:①营养阶段:根、叶的生长,伴有分蘖的发生;主攻方向:穗数;措施:保苗,促进分蘖。

②并进阶段:幼穗、根、叶、秆的生长发育,伴有分蘖发生;主攻方向:粒数;措施:壮杆,促进幼穗分化。

③生殖阶段:穗、粒的形成与发育;主攻方向:粒重;措施:保叶4.小麦根,茎,叶生长规律根:须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构成,初生根垂直向下生长,次生根着生于分蘖节上,又称节根,伴随分蘖的发生,在主茎分蘖节上自上而下逐节发根。

开花期,次生根数达最大值,跟数量大,功能强,是根系吸收的主体部分,与高产有密切关系。

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地下3~8节,节间不伸长,密集而成分蘖节,地上4~6节,节间伸长形成茎杆。

节间按节位自上而下顺序生成。

强光对节间伸长有抑制作用。

叶:由叶片、叶鞘、叶耳、叶舌、叶环构成,叶的建成历经分化、伸长和定型过程。

1~3叶在种子胚中早已分化,其余叶由茎生长锥分化形成,分化出的叶原基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通过伸长过程扩大体积。

5.小麦分蘖及成穗规律分蘖:发生在地下不伸长茎节上的分枝;规律:一级分蘖与主茎初叶数(N)呈N-3的对应关系,剩余同伸关系均为N-2.成穗规律:冬前发生的低位早蘖容易成穗,冬前晚生分蘖和春生蘖成穗率低。

小麦冬前要注意控旺,小麦控旺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小麦冬前要注意控旺,小麦控旺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麦冬前要注意控旺,⼩麦控旺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现在已经步⼊冬天,据⽓象专家分析,今年可能出现“冷冬”,所以在冬季⼀定要注意⼩麦控旺,俗话说得好“麦⽆两旺”,麦苗冬前旺长能使⽣育期提前,养分积累减少,抗寒⼒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

旺长⼩麦易受冻害,故⽽冬前⼀定要注意防⽌⼩麦旺长。

麦苗过旺⽣长⼀⽅⾯表现在单株叶⽚数多,发育过快,个别麦⽥的麦苗冬前很可能就拔节;旺长另⼀⽅⾯表现在分蘖太多、群体过⼤。

⼀、⼩麦冬前旺长的原因1、播种过早造成冬前积温过⾼,很容易形成冬前旺苗。

⽥间表现⼀般为叶⽚狭长、垂披,分蘖不⾜,主茎和⼀部分⼤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棱期;这类旺苗往往先旺后弱,在冬季遇到-10℃、持续5⼩时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冻害。

2、播种量过⼤造成冬前群体过⼤,也易形成旺苗。

⽥间表现⼀般为⽣长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很少。

3、肥⽔过量,尤其是氮肥⽤量过多,也会引致冬前旺长。

⽥间表现⼀般为分蘖多,叶⽚宽⼤,⽥间郁蔽严重。

4、品种选⽤不当形成的旺苗。

⼀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种播种过早,也会导致冬前旺长。

这类旺苗冬季易受冻。

⼆、⼩麦冬前旺长的防控措施1、由于早播,发现有旺长苗头的麦⽥,在麦苗分蘖以后可根据情况适时进⾏镇压,通过镇压可抑制主茎和⼤蘖⽣长,起到暂时延缓⼩麦⽣长的作⽤。

镇压时要注意选择晴天,早晨有霜冻或露⽔未⼲时不能镇压,以免伤苗。

镇压后及时划锄;必要时,⽤0.2%~0.3%矮壮素溶液叶⾯喷施,也可抑制旺长,抗御冻害。

2、播量过⼤的麦⽥,先及时疏苗,建⽴适宜的群体结构,促进个体发育;再结合浇⽔,补充适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3、肥⽔过量形成的旺苗麦苗,要注意深锄断根。

当麦苗主茎长出5⽚叶时,在⼩麦⾏间深锄5~7厘⽶,切断部分次⽣根,控制养分吸收,减少分蘖,培育壮苗。

4、⼀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且⼜播种过早,⼀旦发现,要注意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围根,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5、可根据旺长程度处理:旺长不严重的麦⽥可采⽤深耕断根的⽅法控制其⽣长。

积温变迁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播期的影响

积温变迁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播期的影响

积温变迁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播期的影响白洪立;孟淑华;王立功;王西芝;李继海;徐炜【期刊名称】《作物杂志》【年(卷),期】2009()3【摘要】利用兖州市1971~2008年气象资料,分析夏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播期的影响。

结果表明,2001~2008年平均小麦越冬前0℃以上积温相比20世纪70年代明显增加,小麦越冬始期和理论最佳播期分别推迟8d和5d;每10年平均夏玉米生育期间16℃以上的积温逐渐增加,玉米在6月15日前直播能满足中熟品种对积温的需求。

适应气候变暖的规律,小麦适宜播期应由传统的10月1~10日推迟到10月5~15日,玉米改麦田套种为6月15日前直播,将收获期推迟到9月下旬,合理茬口搭配,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有效预防小麦冬前旺长和玉米粗缩病危害,实现周年高产。

【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积温变迁;冬小麦;夏玉米;播期【作者】白洪立;孟淑华;王立功;王西芝;李继海;徐炜【作者单位】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山东兖州272100;兖州市新兖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兖州272100;菏泽市成武县农业局,山东成武27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4.104.2;S644.1【相关文献】1.气温变化对青岛市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最佳播期的影响 [J], 李松坚;曲善珊;刘学刚;刘岩一;李德萍2.积温变迁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 [J], 徐成忠;董兴玉;杨洪宾;李春光;李福元;王法宏3.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夏玉米的适宜熟期与积温需求特性 [J], 任佰朝;高飞;魏玉君;董树亭;赵斌;刘鹏;张吉旺4.播/收期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的影响 [J], 周宝元;马玮;孙雪芳;高卓晗;丁在松;李从锋;赵明5.禹城市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J], 范维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作者:张淑娜崔日权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23期由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最终产量的形成与周围的光、热、水条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首其因子间组合变化的影响最大,一个因子或几个因子对冬小麦生长的正效应可能被其他因子加强,也可能被减弱,甚至被完全抵消。

因而,本文采用滑县冬小麦温度、降水及日照时数的综合气候变化分析,以探明气候变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效应。

一、温度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2006年冬天是一个暖冬,在小麦播种到12月20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气温持续偏高,2007年11月份至2008年1月上旬及三月上旬温度偏高,作物长势较旺。

两年来,气候变暖给小麦冬前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为冬小麦病虫害发生提供了温床。

(一)暖冬导致小麦旺长。

暖冬的影响,导致小麦冬前旺长,小麦生长进程明显加快,弱的品种小麦冬前可能拔节。

冬前小麦的过快生长一方面导致植株体内糖分积累量偏少,体内抗寒物质含量降低,严重削弱了小麦自身的抗寒能力,小麦自身的抗寒锻炼不足,也会影响小麦抗寒能力。

(二)暖冬滋生病虫害。

暖冬气候,为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气温偏高一方面有利于虫卵、蛹的越冬;另一方面有利于病菌、细菌的大量滋生,使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由于气温升高,冬小麦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成熟期提高。

农作物干物质积累时间减少,对作物产量有不利影响。

二、降水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小麦生长期间降水偏少的时段为10月份、1月份、4月份:滑县9月11日~11月21日降水量仅为0.1mm,小麦越冬期间(1~2月份)降水量仅为2mm左右。

3月中、下旬以来,降水一直异常偏少,4月份全县降水量也仅为5.8mm,2007~2008年2~3月份降水量明显偏少,田间旱情有所发展。

总之,小麦冬前、越冬期、拔节后降水偏少,其他时段降水也多为阵性,无灌溉条件的地段,田间旱象显著。

三、日照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2006~2007年冬前小麦日照时数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略偏少,越冬期日照也显不足,春季以及后期生长阶段中,除3月中旬日照时数较常年异常偏少外,2007~2008年中期(2~4月)偏多,后期(5~6月上旬)略少,其余时段均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对作物生长整体来看利大于弊。

冬小麦抗寒性的研究进展

冬小麦抗寒性的研究进展

冬小麦抗寒性研究进展小麦按生长习性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大类。

与春小麦相比,冬小麦的营养期较长,从营养期到生殖期生长缓慢。

活动结束后,它可以在春天的长阳光下绽放。

因此,全球冬小麦种植比例远高于春小麦。

冬小麦磨成的面粉味道鲜美,产量高,是其他作物特别是大豆茬的首选作物。

但严寒气候减少了适宜冬小麦种植的地理分布区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因此,探索冬小麦抗寒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而且在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影响冬小麦抗寒性的因素研究1.1 基因型不同冬小麦品种的抗冻性和抗寒性存在较大差异。

冬小麦通常可分为强冬、冬、半冬和弱春四种。

总的来说,各品种的耐寒性依次为:强冬性品种>冬性品种>半冬品种>弱春品种。

目前国外大多以小麦分蘖临界致死温度(LT50)作为小麦冻害生理指标,也是小麦抗冻性的标志。

冬小麦在经历了严冬后的次年能否继续存活,关键在于分蘖节是否受损。

分蘖节是一组压实在一起的节,如植株下部未伸长的节间、节和腋芽,具有再生能力。

冬天地上所有的树叶都冻死了。

只要分蘖节点没有损坏,来年春天就会从分蘖节点发出新的分蘖,继续生长。

1.2 播期、播量、播深播期对冬小麦影响很大。

冬小麦在不同生育阶段和小麦幼苗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抗寒能力差异很大。

总的趋势是自接合后耐寒能力迅速减弱。

花期对低温最敏感,花期前必须进行低温处理。

早播和加速生长过程将提前结束春化阶段,生长锥伸长并开始拔节,小麦的抗寒性在拔节阶段迅速下降。

这时,遇上低温寒潮,主茎和大蘖容易冻死;冬前积温不足,出苗晚,幼苗弱,冬前绿叶面积小,地表覆盖不足,地温变化剧烈,水分易流失,光合产物少,贮糖少,耐寒性差,易受病害冻害。

小麦适时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入冬前的有效生长积温,积累较好的养分,有利于壮苗和抗寒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小麦幼苗安全越冬和稳定生长。

春天过后。

电丰等人。

对区域性冬小麦品种京411进行了5个播期,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

小麦播种较晚应如何管理

小麦播种较晚应如何管理

汇报人:日期:•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晚播小麦的管理要点•晚播小麦的春季管理目•晚播小麦的后期管理•晚播小麦的管理注意事项录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01小麦生育期缩短晚播小麦在冬前生长时间相对较短,这可能导致幼苗生长缓慢,分蘖数减少。

春季生长时间延长由于晚播小麦在冬前生长时间短,因此春季生长时间相对延长,这有利于小麦的分蘖和成穗。

由于晚播小麦在冬前生长时间短,因此分蘖数相对较少,这可能导致成穗率降低。

分蘖数减少由于分蘖数减少,成穗数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影响产量。

成穗率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积温不足晚播小麦在冬前生长时间短,因此积温不足,这会影响幼苗的生长和分蘖。

根系不发达由于积温不足,晚播小麦的根系可能不发达,这会影响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冬前生长积温不足,根系不发达晚播小麦的管理要点02选择耐寒性好的品种,以适应晚播带来的寒冷天气。

耐寒性生育期抗病性选择生育期适中的品种,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成熟。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030201选用适宜的耐晚播品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增加播种量由于晚播,为了确保出苗率和产量,需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行距和株距根据所选品种和地力情况,合理调整行距和株距,以提高出苗率。

提高整地质量,增加播种深度整地质量提高整地质量,确保土壤细碎、平整,以利于种子的萌发。

播种深度增加播种深度,有助于种子在土壤中的稳定萌发,提高出苗率。

冬前灌溉在冬季来临前,进行冬灌,以保障土壤湿度,促进种子萌发。

要点一要点二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需求,适当增加肥料施用量,以培育壮苗。

做好冬前管理,培育壮苗晚播小麦的春季管理03在春季,对于晚播的小麦,及时进行中耕和化学除草是十分重要的。

详细描述通过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小麦的生长。

同时,化学除草可以有效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

在除草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草相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小麦产生药害。

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及其预测模型

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及其预测模型

河南农业2016年第10期(上)NONG YE ZONG HENG农业纵横相关系数公式:[(T-T)(t-t)]/ ∑(T-T)2∑(t-t)2为冬小麦生长季内逐年平为时间)表示平均气温随时间序数的增加而升高;当r(T,t)<0时,为负相关,表示平均气温随时间序数的增加而降低;当r(T,t)=0时,为零相关,表示平均气温随时间序数的增加基本无变化。

通过计算,r(T,t) = 0.16,说明随着时间的逐年递增,整个小麦生长季的温度也在逐渐升高。

其中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温度呈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所回升;20世纪80年代温度基本无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升高,其升高幅度为50年来最高值。

可见2090年代16℃10月年以后的月16日,7d。

同14℃对郾城区1981—2013年冬小麦作物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除了80年代的1982年、1984年、1985年、1988年以外,其他年份的冬小麦都是在10月15日以前播种。

与历年冬小麦最适宜播种所达到的温度指标相比,有78%的年份播种偏早,特别是1994—1998年连续5年偏早10~22d,对当年的产量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21世纪以后,冬小麦都是在10月15日以后播种,并且64%的年份播种日期在10月20日以后,小麦产量实现了10年连增。

四、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一)气温偏高,越冬期不明显,冬前积温过剩,容易形成旺长郾城区冬前积温一般在650℃.d 左右,但是由于近几年秋季气温逐渐升高,而我们依然按照传统的适播期进行播种,造成冬前积温严重偏高。

分析发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冬前积温都在700℃.d 以上,甚至超过800℃.d,冬前小麦旺长;2000年以后,随着播期的推迟,冬前积温又逐步趋于合理。

近年来,郾城区冬小麦已没有明显的越冬期,其生长高度在冬季还有微弱的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前积温对冬小麦适宜播期的影响
曹刚,崔彦生,孟建 (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石家庄05001
1)
摘要:以黄淮冬麦区的邯郸,石家庄,衡水和北部冬麦区的保定1997—2006年期间的小麦冬 前积温为依据,采用积温指标法对冬小麦的适宜播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冬小麦的适 宜播期为10月9[]-10月18日;石家庄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6日一10月15日:衡水市冬 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一10月12日;保定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2日一10月11日.初 步认为,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黄淮冬麦区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6日一10月12日, 北部冬麦区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日一lO月11日. 关键词:冬小麦;冬前积温;适宜播期
我国小麦是种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667万公顷左 右,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和战略性安全储备粮【l】.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是我国小麦的两大主产 区,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小麦种植总面积的44.4%和9.O%【羽,该区域小麦生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小麦主产区常处于暖冬的气候条件,在过去 认定的播期播种,常常出现小麦冬前旺长现象,冬季和早春冻害时有发生,为应对气候变暖的形 势,冬小麦适宜播期应该比过去适当推迟.但是推迟几天应通过播期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来确 定【31.关于小麦适宜播期的确定,前人已经作了大量研究…21,但是根据多地点多年份的冬前积温 来确定冬小麦适宜播期的研究还未见报告.为此,本文针对邯郸,石家庄,衡水和保定等四个冬 小麦主产市小麦生长季节冬前积温状况,仅从理论分析层面对适宜播期进行研究,提出适合该区 域冬小麦生产的理论适宜播期,对于合理安排播期试验,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和提高产量水平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各地的冬前积温与冬小麦冬前主茎叶龄 由表2可见,邯郸,石家庄,衡水和保定等4市10月1日至小麦停止生长的冬前积温分 别达到747.7"C,688.O'C,632.2'C和614.2.C,平均为670.5;相应的冬前叶龄分别达到8.4,7.6, 6.8和6.6,平均为7.3.说明,上述地区冬小麦10月1日左右播种容易造成冬前旺长. 表2各地冬前积温和冬小麦冬前叶龄
13.7 13.2 13.0
11.3 11.8 12.1 11.6 1 1.4 l 1.6 11.9
4.4
0.4 0.9 1.4
2.0 1.5 1.1 -0.4 -0.6 一0.7
6.0
4.7 4.1
0.8 1.1
1.4
·0.4 -0.5
-0.2
15.6 14.3
14.2 14.0 12.1 12.6 13.0 12.4 12.2 12.4 12.4
Il陀l
ll/22
4.2 3.6 3.8
4.2
12/2l 12/22 12/23
各地冬小麦冬前达到略偏旺苗的指标为7叶,需要积温645"C.冬前积温达到645℃的日期分 别为:邯郸lO月6日;石家庄10月3日:衡水9月30日;保定9月29日.相对应的播期分别
为邯郸10月3日一10月9日;石家庄9月30日一10月6日;衡水9月27日一10月3日:保定 9月26日一10月2日.

近几年来,冬前气温比以往又有所上升,小麦播种期应在适宜播期范围内适当后延,适期晚播有 利于当前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年份,上述4市小麦冬前旺长现象可以基本消失的适宜播期范围为:
4.3
4.4
13.7 13.9 14.3 13.8 13.2 12.6 12.3 11.O 10.7 lO.8 lO.6
10.5 10.4
12/18 12/19
12/20
lo/19 lO/20 lO陀1 10/22 lO/23
14.2
15.6 14.4
5.8 6.6 5.9 5.6 5.3
6.O
4.5
4.0
12/l 12陀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2/10 12/ll
2.4 1.7 2.1
2.2 1.0 1.0 1.1 O.6
1.1
1.0
1.1 0.2 O.5 0.9 0.5 0.6 0.1 -0.1
18.O 17.3
16.8 17.5 17.4 17.8
173 17.5
17.5 16.5 15.5 16.4 15.5 15.8 15.7 16.2 14.3
11/9
11/10 11/ll 11/12
9.4 9.3 9.O 8.3 7.8
7.5 6.9 5.9 5.5 5.2
1.2
1.7 1.5 1.5 1.6 2.1 2.O
0-3
0.4
lo/lO
lo,11 lo/12
期一般在10月5日一lO月15日.王志敏[31认为,在河北吴桥县小麦10月5日前播种,气温高,
蒸发量大,冬前无效耗水多;10月25日以后播种,根系难以下扎,抽穗期推迟,指出节水栽培
应以越冬苗龄2.5叫叶为宜,建议河北大部分地区最适宜播期在10月10日一10月20日.可见,
小麦的适宜播期与地域,品种类型,栽培技术等有关.因此根据各地气候变化和采取的栽培技术
作者简介:曹刚(1960·),男,山西太原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生理和农业技术推广.Tel:0311.86678024,
E-mail:hcbcicaogan960@-,
559
苗的积温及出苗到定蘖数的积温.一般冬小麦从播种到出苗约需O'C以上积温120"(2,出苗后冬前 主茎每长一片叶,平均约需积温75"C.根据主茎叶片和分蘖产生的同伸关系,即可求出不同叶龄 与蘖数的总积温.得出冬前积温后,从日均气温稳定降至o"c的日期向前推算,将逐日平均高于0"C 的温度累加达到所需积温的那一天,即可定为理论上的适宜播期,这一天的±3天即为适宜范围. 表1不同地点的地理位置
560
2.3冬小麦适宜播期的确定 黄淮冬麦区北部和北部冬麦区南部冬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一般为主茎叶5-_6片,根据积温法
测算,所需积温为495-_570℃.由表4可知,1997--2006年资料显示,邯郸,石家庄,衡水,保
定等4市昼夜平均温度稳定降至O℃的日期分别为12月28日,12月24日,12月14日和12月
lO/4
19.O 17.5
16.9 16.6 17.0
18.4
11.9
12.4
10.8 11.3 11.3 10.6 9.8 9.0
8.4 8.7 8.0 8.6
10.1 lO.6 11.3 11.2 10.1
9.5 10.2 lO.O 9.9 9.2 8.0 7.7 7.7 7.5 7.7 7.9 6.8 5.7 5.3 5.1
O.2 -o.3 -o.2 -O.8 -O.6 -0.3 -0.4 -0.9 -o.6 ·O.7 ·O.7
-1.7 -1.9 -1.9 .2.4 .1.4 -1.5
12,15
12/16 12/17
14.8
15.2
1.8 O.7 1.4
1.1
-o.1
·1.1 -1.1 -0.5
3.6 3.7
4.2 4.5 4.7
1材料与方法
1.1地点选择 本研究依据地理位置和冬小麦生产情况,以及指导小麦生产的需要,选定邯郸,石家庄,衡 水和保定等4个小麦主产市作为对象.4市地理位置见表1. 1.2适宜播期的测算方法 研究采用1997-2006年邯郸,石家庄,衡水和保定等4个小麦主产市冬前气温(10.12月)进 行计算.本文采用积温指标法【2】对小麦适宜播期进行理论分析.小麦冬前积温指标包括播种到出
16.9 15.9 15.9 16.7 16.6 17.1 16.7 16.9 17.2 16.2 15.6 15.8 14.9 14.9 15.2 15.5 14.O 14.3 15.2 14.5 13.2 12.8 12.7 10.9 10.9 11.6 10.8 10.5 10.9
11.1
ll/2 11/3
日一10月24日,10月18日一10月22日,10月12日一10月22日,10月10日一10月21日; 稳定在16.18℃的日期分别为10月11日一10月21日,10月2日一10月18日,10月2日一10 月12日,10月2日一10月10日.说明随着纬度的不断升高,气温降低,小麦播期也应适当提前.
表3各地气温稳定降至18℃,16℃,14.Cj}n 0℃的日期
措施确定小麦的适宜播期,加大对于各地小麦适宜播期的研究以适应交化的气候环境,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表4 1997.2006年各地冬前气温(℃)
时间嚣苫纂霎时间嚣苫 纂 妻时间嚣苫纂妻
9,29 9,30
19.O 18.6
19.6
18.5 18.5 16.9 15.9
ll,l
lo,l 10/2 10,3
0.4 0.9
1.1
12.3 12.9 11.5 9.9
9.2 9.3
16.1.1l/4 16.3 16.0 17.1 16.5 16.3 16.0 15.6 15.0 15.5 14.7
15.1
1.8 1.6' 1.6
1.4 1.1
lO,5 lo,6
lO仃
ll/5 11/6 ll,7
ll/8
0.O O.1 0..7 6.2 5.1 5.5 4.9 5.7
0.5 O.2 1.0
1.1 1.3 1.O 0.O —0.1
-0.6
-o.7 -0.5 ·0.2 -O.2
l列12
12/13 12/14
lo,13
1 o/14 lo/15 10,16 lo/17 10/18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ll/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