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390736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f.png)
高考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随着高考的临近,物理作为理综科目中的一部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一项。
为了能够更好地备考物理,下面将对高考理综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力学1. 运动规律及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外力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2. 力的应用- 重力和弹力的计算和应用。
-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 静止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 物体在坡上滚动和滑动的判断和计算。
3. 动量和动量定理- 动量的定义和计算。
-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
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标和温度的转换。
- 热量的定义和计算。
2. 热传递与热量变化- 导热、对流和辐射的热传递。
- 热量传递中的温度变化和相变。
- 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
3. 理想气体和气体定律- 理想气体的特征和摩尔气体的分子模型。
- 状态方程和气体定律的关系。
- 等压、等温、等容和绝热过程的特点。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定律。
- 光的反射和光的透射。
- 光的波/粒子二象性。
2. 光的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与物距、像距的关系。
- 实像和虚像的判断和画法。
3.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干涉现象和干涉条纹的特点。
- 双缝干涉、等厚干涉的条件和公式。
- 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条纹的特点。
四、电学1. 静电场和电势- 静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 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
2. 电流和电阻-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
- 通电导线内电流的分布。
-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3. 电路分析-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 稳恒电流和稳恒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以上是高考理综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考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5170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e.png)
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作为高考理综科目之一,是考生们备考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物理知识,本文将对高考物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各个章节中的重点知识,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1. 力学1.1 运动的描述- 速度、位移、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相关公式:v = s/t,a = Δv/t1.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会自发改变- 第二定律:F = ma,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1.3 动量和能量- 动量:p = mv,动量守恒定律- 动能:K = (1/2)mv^2,机械能守恒定律1.4 万有引力- 引力公式:F = G(m1m2/r^2),万有引力定律- 重力加速度:g = GM/r^2,自由落体运动1.5 静电力和电场- 静电力:F = k(q1q2/r^2),电场力线图- 电场:E = F/q,电势能与电势差2. 热学2.1 温度和热量- 温标: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 热量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热平衡:热量的传递达到动态平衡2.2 物态变化- 相变:升华、凝固、熔化、汽化、凝华、冷凝- 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内能、功、热量之间的关系2.3 热量传递- 导热:热传导方程- 辐射:黑体辐射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2.4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过程:等温、绝热、等容、等压过程- 热机效率:η = 1 - Q2/Q1,卡诺热机效率3. 光学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折射定律: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3.2 光的色散和衍射- 色散现象: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衍射现象:光的波动性导致的弯曲现象3.3 光的干涉和偏振- 干涉现象:两束相干光叠加所产生的干涉- 偏振现象:振动方向只有一个的光束3.4 光的成像- 理想光学系统:薄透镜成像公式- 光的色散和像差3.5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光的粒子性质的实践验证- 康普顿效应:散射光的波长变化4. 电学4.1 电荷和电场- 电荷和电流的性质:正负电荷、库仑定律- 电场:点电荷电场和电场线,电场强度4.2 电场中的电势能和电势- 电势差:V = W/q,单位正电荷移动所做的功- 静电场: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4.3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容器- 高斯定理:计算闭合曲面电场强度- 电容器:电容、电容率、电容器的串并联4.4 电流和电路- 电流:I = ΔQ/Δt,欧姆定律- 电路:简单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符号4.5 磁场-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力线- 洛伦兹力:F = qvB,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4.6 电磁感应和电磁振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产生- 电磁感应现象:互感、自感、电感、感应电流- 电磁振荡:电容、电感和电阻的串联电路振荡以上是高考理综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3年理综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大全
![2023年理综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ba394d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6.png)
202X年理综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大全课后的复习除了每节课后的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外,还要进行章节的单元复习。
要常常通过对照、鉴别,弄清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以及变化发展进程,并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知识。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备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期望对你们有帮助!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大全1.若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则其协力为零。
2.几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安稳状态,则其中一部分力的协力必与其余部分力的协力等大反向。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Δx=aT2(可判定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广:xm-xn=(m-n) aT2。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进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该进程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vt/2=v平均。
5.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2)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n=1:3:5:…:(2n-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n=1:(21/2-1):(31/2-21/2):…:[n1/2-(n-1)1/2]。
6.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进程和反向进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8.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独量度。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9.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72399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0.png)
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随着高三学业压力的逐渐增大,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也开始变得更加关键。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备考物理,下面将对高三物理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力学部分1.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对于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非常重要。
2. 力的叠加原理: 多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可以将这些力按照矢量相加的原理,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动力学: 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关系是物理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要仔细理解和区分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4. 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是物体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运动状态。
要掌握物体的抛射高度、落点、落点速度等相关参数的计算。
5. 开普勒定律: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描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对于理解行星运动的规律非常重要。
二、热学部分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此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的状态,即PV = nRT。
要熟练掌握该方程的应用,例如计算气体的压强、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用,对于理解热能转化和热机效率等方面非常重要。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描述热能传递不可逆性的定律,要理解熵的概念、熵增原理和热机的工作原理等。
4. 温度与热量: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热量是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
要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热能的传递方式。
三、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 电荷是基本电学量,电场是由电荷所形成的场。
要熟悉电荷分布对电场的影响,了解电场强度的计算和电势能的概念。
2. 电流与电阻: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数量,电阻是材料对电流的阻碍。
要了解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和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3.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是由磁荷或电流所产生的场,电磁感应是由于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流。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5704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4.png)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学部分:1. 质点运动: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
3.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和方向。
4. 动量与冲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定义和冲量定理。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分解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6. 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
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热量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气体的熵增原理)。
3.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推导,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4. 内能与焓: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焓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的折射定律,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
3. 光的干涉与衍射: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和解释,干涉和衍射的条件。
4. 透镜和成像:薄透镜的构造和性质,透镜的焦距和成像公式。
5. 光的色散:光的色彩和光的色散现象,色散的原因和应用。
四、电磁部分:1. 电场与电势:电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欧姆定律。
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关系,电磁感应定律。
4.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电磁波的特点和分类。
5. 电路中的能量:电场能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电路中的电能和功率。
五、原子物理部分: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特点。
2.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和衰变过程,半衰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核反应:核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方程式,裂变和聚变的区别和特点。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af8670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4.png)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在高三物理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对我们的学习进程和成绩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对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力学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任何物体之间相互作用都存在着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两个力。
2. 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位移:一个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位置变化量。
-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3.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
-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外力所做的功。
4.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将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当于一个力的效果。
-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的效果分解为多个分力的效果。
5. 弹力和胡克定律- 弹力:物体恢复原状的力。
- 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外力成正比。
二、热学1. 温度、热量和热平衡-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热能的转移方式。
- 热平衡: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热量不再流动。
2.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热传导:热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过程。
- 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过程。
- 热对流:液体或气体中传递热量的过程。
3. 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和做功可以相互转换。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三、光学1. 光的折射和反射- 光的折射:光线由一介质传入另一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界面发生反弹现象。
2.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干涉: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由于光波的叠加而产生的互相干涉现象。
- 光的衍射:光通过物体边缘或孔径时发生的偏折现象。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75728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9.png)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篇1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牛顿三大定律。
要掌握牛顿定律的表述、适用范围以及数学表达。
2. 动量与冲量:动量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
要理解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 功与功率: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要掌握功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的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等。
要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电磁学1. 静电场:要掌握静电场的性质,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的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稳恒电流:要理解电流的形成条件,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规律,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 磁场与电磁感应:要掌握磁场的性质,理解洛伦兹力、安培力等基本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基本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交流电与电磁振荡:要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有效值、功率等基本概念。
同时,要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产生过程,掌握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的区别和特点。
三、光学与近代物理1. 几何光学:要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衍射等。
同时,要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和特点。
2. 物理光学:要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掌握光的干涉、衍射、散射等物理现象及其原理。
同时,要了解激光的产生和应用,以及光的偏振现象。
3. 近代物理:要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如时间、长度和质量等物理概念的变化规律。
同时,要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如光的量子性、原子和分子的量子结构等。
四、实验与探究高三物理学习过程中涉及多个实验和探究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考理综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归纳总结
![高考理综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b45524c2e3f5727a5e96276.png)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 +V t2)/2]1/26.位移S= V平t=V o t + at2/2=V t/2t7.加速度a=(V 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 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 t2 -V o2=-2g S4.上升最大高度H 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物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及总结
![物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4b54a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5.png)
物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及总结在高考的征途上,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理科学科,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灵活应用的能力。
本文将对物理高考的核心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和举例,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力学篇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石,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
主要知识点包括: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核心,理解其内涵及应用至关重要。
例如,在解决物体受力平衡问题时,常用牛顿第一定律。
假设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但未动,说明推力与摩擦力平衡,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而在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则需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如一辆质量为1000千克的汽车,在2000牛的牵引力作用下,加速度为2米/秒²,这正是牛顿第二定律F=ma的具体应用。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涉及动能、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典型题型如斜面滑块问题,需综合考虑动能定理和势能变化。
假设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从高度h的斜面滑下,不计摩擦,滑块到达底部的速度可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计算,即mgh=½mv²,从而得出v=√(2gh)。
再如,一个弹簧振子在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其机械能守恒,即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3.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在碰撞、爆炸等问题中广泛应用。
例如,两球碰撞问题,需分析碰撞前后动量的变化。
假设两个质量分别为m₁和m₂的小球,以速度v₁和v₂相向而行,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₁和v'₂,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₁v₁ + m₂v₂= m₁v'₁ + m₂v'₂,通过此方程可求解碰撞后的速度。
再如,火箭发射过程中,火箭与喷射气体的总动量守恒,通过分析火箭的质量变化和速度变化,可计算火箭的加速度。
二、电磁学篇电磁学是物理高考的另一大重点,涉及电场、磁场及电磁感应等内容。
1. 库仑定律与电场:库仑定律描述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场强度、电势等概念则是电场部分的基础。
物理的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的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6d1d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e.png)
物理的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是高考科目中的重要一环。
在高考中,物理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对于考生来说,掌握物理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考生进行复习,下面对高考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力学1. 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力的合成、分解、力的平衡、牛顿三定律、惯性、摩擦力、弹力。
2. 运动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平抛运动。
3. 机械能与能量守恒功、功率、功的计算、能量守恒、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势能、摩擦力对机械能的影响。
4.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重力与万有引力、行星运动、卫星运动。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计、热平衡、热传导、热辐射、热导率、比热容、热容。
2. 理想气体与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特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等容等压热容、热功转化。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卡诺循环、热力学温标、热机熵变、熵与无序性。
三、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光的色散。
2.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干涉、干涉条纹、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衍射、单缝衍射、双缝衍射、菲涅尔衍射。
3. 光的光电效应与光子学说光电效应、光电子波粒二象性、光子学说。
四、电学1. 静电场与电势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场线、电荷分布与电场、静电能。
2. 电流、电阻与电功率电流强度、电流的方向、电阻与电阻率、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电功率。
3. 磁学基础知识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感应线、磁场中力的作用、安培力定律。
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电磁感应的应用、自感与互感、互感现象。
五、原子物理与量子物理1. 玻尔理论与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玻尔半径、能级、辐射能级变化、状态的平均能量、氢原子光谱。
2. 核与放射性物质原子核结构、核反应与核能、放射性物质的起源与衰变规律、半衰期、核反应堆。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570ca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9.png)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知识点高考物理是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它不仅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高考物理必考的归纳知识点:力学部分: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定量关系)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2. 能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4. 圆周运动:包括向心力、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概念。
5.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体积的变化。
3. 热机效率:描述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电场和磁场:包括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概念。
3. 欧姆定律: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5. 安培环路定理:描述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包括斯涅尔定律和反射定律。
2. 干涉和衍射现象:描述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的行为。
3. 光的偏振:描述光波振动方向的特性。
现代物理部分:1. 相对论基础:包括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等概念。
2. 量子力学基础:包括波粒二象性、量子态的叠加原理等。
实验部分:1. 实验原理: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
3. 数据处理:学会如何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结束语:掌握这些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在物理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理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思考的学科,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通过深入理解和勤奋练习,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物理新高考全部知识点归纳
![物理新高考全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cbd7b3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6.png)
物理新高考全部知识点归纳物理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如下:一、力学基础1. 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重点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3. 能量守恒定律: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等。
4.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的条件和应用。
二、电磁学1. 静电学:电荷、电场、电势、电容器、电势差等概念。
2.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
3. 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环路定理、洛伦兹力。
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三、热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和熵增原理。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气体状态的PV=nRT。
四、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
2.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干涉条纹、衍射现象、偏振光。
3.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长、频率、速度。
五、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云、能级。
2. 原子核:核力、核衰变、核反应。
3. 量子力学基础:波函数、薛定谔方程。
六、相对论1. 狭义相对论:时间膨胀、长度收缩、质能等价。
2. 广义相对论:引力的几何化、弯曲时空。
七、现代物理1. 量子场论:粒子的场描述、基本粒子。
2. 宇宙学:宇宙的起源、宇宙背景辐射、宇宙膨胀。
八、物理实验1. 测量技术: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2. 基本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电学实验、光学实验等。
结束语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是基础,而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a58e6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c.png)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下面是一个对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力学力学是物理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高考物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物体的运动和位移: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 牛顿三定律: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
- 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的特点、周期、频率、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的计算。
- 万有引力:引力定律的描述、地面重力、行星运动和天体运动的计算。
2.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和热力学定律的科学。
高考物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熵的概念和熵增加原理。
-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摩尔气体的定律、物质的状态转变等。
- 热传递:传导、对流、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 相变:相变的概念、熔化、凝固、沸腾和冷凝的简单规律。
3.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现象和光的传播规律的科学。
高考物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的传播路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等。
-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公式、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成像公式。
-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波动性、薄膜干涉、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等。
- 光的色散和偏振:光的色散现象、白光干涉、偏振光和偏振片等。
4. 电学电学是研究电现象和电路的科学。
高考物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静电学: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
- 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和喇叭定理等。
- 电能和电功率:电能的转化和损耗、电功的计算和分析、电阻和电源的选择等。
- 磁场和电磁感应:磁力的性质、洛伦兹力、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定律等。
以上是高中物理高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备考有所帮助。
同时,还需要注意做好题型分析以及化学、地理、生物等其他科目的复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高考物理50个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50个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0a1d23f12d2af90342e627.png)
高考中的50个重点概念一、运动学1、位移 速度与加速度2、匀变速直线运动及at v v +=0t 2021at t v x += 20t v v v += 3、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5、平抛运动6、匀速圆周运动及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14、万有引力定律15、向心力与卫星二、物体的平衡7、重力 弹力 摩擦力8、力的合成与分解9、共点力的平衡三、运动和力10、1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2、牛顿第二定律与超重、失重现象13、牛顿第三定律六、功与能22、功和功率23、动能与动能定理24、重力势能25、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定四、动量16、动量17、动量守恒定律五、振动与波动18、简谐振动19、单摆与单摆周期公式g l T π2= 20、波长 波的频率 波速Tt s v λ=∆∆=21、波的干涉与衍射八、电场、31、电荷与库仑定律32、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线33、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九、电路34、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35、门电路36、电动势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十、磁场与电磁感应37、磁感应强度与磁通量38、安倍力与左手定则39、电磁感应现象40、楞次定律与右手定则41、感应电动势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2、电磁场电磁波十一、光学43、光的干涉44、光的衍射45、光电效应现象与光子说46、光的波粒二象性十二、物质47、α粒子散射实验与原子核式结构学说48、原子核的衰变与放射线49、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与质子、中子50、宇宙的结构与演变。
理综高考知识点总结
![理综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7ef0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d.png)
理综高考知识点总结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高考理综,即高中综合科学,是中国高考中的一部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
理综科目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考查学生对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对高考理综知识点的总结。
物理知识点总结:1.力学- 动力学:牛顿定律、摩擦力、弹力、重力、弹簧弹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
- 动能与功率: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率定义及公式、效率计算等。
- 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等。
2.热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内能的改变、热量、功、功率的计算等。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性质、理想气体的变化等。
- 热传递: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的基本概念、公式和计算等。
3.光学-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和直线传播、反射定律及反射成像等。
-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光的色散等。
- 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的条件和结果、单缝和双缝干涉、衍射的条件和结果等。
化学知识点总结:1.无机化学-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元素的周期性和趋势等。
-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的定义、形成和性质等。
- 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
2.有机化学- 烃:烃的命名方法、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和应用等。
- 醇和酚: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等。
- 酮和醛:酮和醛的命名方法、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等。
3.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摩尔比、质量比、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计算。
- 气体的状态和性质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密度、摩尔分数、摩尔体积等计算。
生物知识点总结:1.细胞-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蛋白质合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过程等。
- 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等。
2.遗传学- DNA和RNA:DNA和RNA的结构、功能和复制等。
高考理综物理大题总结归纳
![高考理综物理大题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8eaca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f.png)
高考理综物理大题总结归纳在高考理综物理部分的大题中,包含了许多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题目。
本文将对这些大题进行总结归纳,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
1. 电磁感应与电动机
电磁感应与电动机是物理大题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该部分题目通常涉及到电动势、磁感应强度、导线运动等内容。
解题时应注意运用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的概念,理解电磁感应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与折射也是一个常见的考点,包括镜面反射、镜像成像等内容。
解题时需要熟悉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理解光线的传播和成像规律,运用几何光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3. 力学
力学是物理大题中涉及较多的一个部分,包括牛顿三大定律、平衡力分析、动量守恒等内容。
解题时需要掌握牛顿定律的应用,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应用力的平衡条件和动量守恒定律进行问题求解。
4. 热学
热学是另一个常见的考点,题目通常涉及热传导、热容、热平衡等内容。
解题时需要理解热传导的规律,运用热学公式进行计算,掌握热平衡条件和热容的概念。
5. 电路
电路题目主要考察电流、电压、电阻等电路基本概念的运用。
解题时需要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分析方法,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进行电路的计算和分析。
总之,在解决高考理综物理大题时,需要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并能将基本原理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熟练掌握各个考点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总结归纳对同学们备战高考理综物理部分有所帮助。
高考理综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
![高考理综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cff8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3.png)
高考理综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高考理综知识点归纳总结 - 物理1.力学1.1 物体的平衡1.1.1 平衡的条件1.1.2 转动平衡的条件1.2 运动的描述1.2.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2.2 牛顿三定律2. 力与运动2.1 运动的描述2.1.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2.1.2 牛顿三定律2.2 力的合成与分解2.2.1 合力与分力2.2.2 平衡力3. 力与能量3.1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3.1.1 动能和功3.1.2 势能和势能转换3.1.3 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3.2 滑动摩擦力3.2.1 阻力和摩擦力3.2.2 摩擦力的计算4. 力与压强4.1 压力的定义和计算4.2 浮力和浮力原理4.3 压强和压强计算5. 工作、功和机械能5.1 功与功率5.1.1 功的定义和计算5.1.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5.2 力的做功和功的守恒定律5.2.1 力的做功5.2.2 功的守恒定律5.3 动力学6. 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6.1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6.1.1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6.1.2 向心力和离心力6.2 万有引力6.2.1 万有引力定律6.2.2 人造卫星和行星运动7. 物质的结构7.1 物体的内部结构7.1.1 分子和原子7.1.2 分子量和摩尔7.2 原子核与放射性7.2.1 原子核的组成7.2.2 放射性的概念和性质8. 电学8.1 电荷与电场8.1.1 电荷的概念和性质8.1.2 电场和电场强度8.2 电势差与电势能8.2.1 电势差和电势能8.2.2 电势差与静电场8.3 电流与电阻8.3.1 电流和电流强度8.3.2 电阻和欧姆定律9. 磁学9.1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9.1.1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9.1.2 磁感应强度和磁场线9.2 洛仑兹力与电磁感应9.2.1 洛仑兹力9.2.2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0. 光学10.1 光的反射与折射10.1.1 光的反射和反射定律10.1.2 光的折射和斯涅尔定律10.2 光的波动性和颜色10.2.1 光的波动性和干涉10.2.2 光的颜色和光的散射10.3 光的光电效应和光的粒子性10.3.1 光的光电效应10.3.2 光的粒子性和普朗克常数以上为高考理综物理部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97b4d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2.png)
高考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高考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功、功率、机械能和能源1.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2.功: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单位为焦耳(J)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将α理解为F与V所成的角,更为简单)(1)当α=90度时,W=0.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滚动,桌面对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当α90度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正功。
(3)当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
如人用力阻碍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经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
说了“克服”,就不能再说做了负功4.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表达式5.重力势能是标量,表达式(1)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面而言的。
因此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零势面。
(2)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零势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零势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6.动能定理:W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m为物体质量,v为末速度,为初速度解答思路: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③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和。
④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7.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没有任何外力做功。
)解题思路:①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或物体②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态时的机械能。
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8.功率的表达式:,或者P=FV功率: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是标量,有正负9.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高中物理复习题纲第一章、力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
G=mg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
F=k×Δx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F合2=F12+F22+ 2F1F2cosQ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
如受力在三个以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合力=0F y合力=0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时是最小值。
第二章、直线运动一、运动: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尽量方便解题。
2、质点:研究物体比周围空间小得多时,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质点。
只有质量,没有形状与大小。
3、位移s:矢量,方向起点指向终点。
表示位置的改变。
路程:标量,质点初位置与末位置的轨迹的长度,表示质点实际运动的长度。
4、时刻: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如4s,第4s 。
时间: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
如4s 内,第4s 内。
5、速度v :矢量,表示运动的快慢。
v=s/t 。
1m/s = km/h 。
大小为s-t 图中的正切tg θ。
平均速度:变速运动中位移与对应时间之比。
瞬时速度:质点某一瞬间的速度,矢量。
大小为速率,标量。
6、加速度a :矢量,表示速度变化快慢与方向。
a = Δv/t 。
大小为v-t 图中的正切tg θ。
a 、v 同向时,不管a 怎么变化,v 一定变大; a 、v 反向时,不管a 怎么变化,v 一定变小。
7、匀速:v 为定值,a=0 。
匀变速:a 为定值。
设v 0方向为正方向,a 为负表示减速,a 为正表示加速。
5、公式: 匀速:匀变速: 当v 0=0 时 当v 0=0、a=g 时(自由落体) v t =v 0+at v t = at v t = gts=v 0t+1/2 at 2 s = 1/2 at 2 h = 1/2 gt 2 v t 2-v 02=2as v t 2 =2as v t 2 =2ghs n – s n-1 = at 2 h n – h n-1= gt 2 v s/2 >v t/2注意:二、比例公式:设v 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1、2、3……n 秒末瞬时速度之比(v t= at ):v t :v 2:v 3:……v n =1:2 :3 : ……n 2、1、2、3……n 秒内位移之比(s = 1/2 at 2):s t :s 2:s 3:……s n =12:22 :3 2: ……n 23、第1、2、3……n 秒内位移之比(Δs n = s n -s n-1=2n-1)ts20_2t t v v v v +==2_2t t v v v ==2_2t t v v v ==as t 2=mF a ∑∑=连接体 Δs t :Δs 2:Δs 3:……Δs n =1:3:5 : ……(2n-1) 4、连续相等位移时的时间之比: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一、牛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运动,而是改变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二、牛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a = F 合/m 或 F 合=ma (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解题方法:先确定受力物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向建立坐标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 合力= ma x F y 合力= ma y如受力在三个以内,可用力的合成:F 合力= ma三、牛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由于这两个力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
等大、反向、共线、异体。
四、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五、力学单位制中基本单位:质量m :千克(kg ),长度L :米(m ),时间t :秒(s )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一、曲线运动条件:F 、v 不同线。
此时,v 的方向为曲线的切线方向。
匀速圆周运动中:F 、v 0相互垂直,F 只改变v 0的方向,不改变大小。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独立性与同时性。
小船渡河时:图A 表示以最少时间渡河,图B 表示以最少位移渡河。
平抛运动的分解: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x = v 0t v x =v 0 a x =0 tg θ= v y /v x =gt /v 02r Mm GF =2rGM g =rGM v =3r GM =ωGMr T 324π=()GT r M2322π=k T a =23y=1/2 gt 2 v y = gt a y =g v 2=v x 2+v y 2 Δv=gt 三、万有引力: 1、开普勒三定律:A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 、对于每一颗行星,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C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2、万有引力定律: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G=×10-11N ·m 2/kg 2。
表示两个单位质量的物体,质心相距1m 时,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10-11N 。
式中r 表示两个物体质心之间距离。
3、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在赤道最小,两极最大。
通常情况下, G ≈F 引。
4、宇宙速度:A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s 。
是发射的最小速度,环绕的最大速度。
B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sC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s5、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做同步的匀速转动,周期T=24h ,位于地球赤道的正上方,高度为定值。
6、解题思路:万有引力、重力为向心力。
式中,M 是被绕物体的质量,m 是绕行物体本身的质量。
请思考下列等式中的求解方法:(从式中,r 越大,v 越小,T 越大。
)kmE P 2=mP E k 22=第五章、动量与动量守恒一、、动量与冲量的区别:二、动量定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变化。
I 合=ΔP 或 F 合t = mv t —mv 0 (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量方向一致) 公式一般用于冲击、碰撞中的单个物体,解题时要先确定正方向。
三、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P 总 = P 总’ 或 m 1v 1+m 2v 2 = m 1v 1'+m 2v 2'公式一般用于冲击、碰撞、爆炸中的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解题时要先确定正方向。
系统在某方向上外力矢量和为零时,某方向上动量守恒。
四、完全弹性碰撞:在弹性力作用下,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力作用下,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力作用下,碰撞后物体结合在一起运动,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
五、动量与动能的关系:第六章、机械能一、功与功率:1、物理量:物理量功(W)功率(P)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
也可理解成在位移方向上有力的作用。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表示做功的快慢。
公式W=Fs·cosa式中,F可以是单个力,也可以是合力。
平均功率:P=W/t,P=Fv 瞬时功率:P=Fv t·cosa 式中,F是牵引力。
单位焦耳(J)瓦特(W)计算技巧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分力所做功的代数和。
当v=v max时,P=P额定,a=0,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F=f。
标量功的正负取决于F、s的夹角,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而是能量的转化。
2、汽车启动:二、功和能的常用计算公式:功阻力做功重力做功动能E k 重力势能E pFs·cosa —fs ±mgh 1/2 mv2±mgh(取决于参考平面)外力F对物体做正功,外界给物体能量,物体的能量增加,外力F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给外界能量,物体的能量减少,重力G对外界做正功,物体给外界能量,物体的势能减少,重力G对外界做负功,外界给物体能量,物体的势量增加,三、能量的转化通过做功来实现。
A、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W合 = E kt— E k0 F合s = 1/2 mv t2— 1/2 mv02应用于受外力运动的单个物体。
ghv t 2=grv =B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应用于只受重力(弹力)运动的单个物体。
计算时不要考虑中间过程。
E k1 + E p1 = E k2 + E p2 1/2 mv 12+ mgh 1= 1/2 mv 22+ mgh 2熟记公式:初速度为0的只有重力做功式的下落,末速度大小为线拉物体做圆周运动刚好通过最高点的线速度大小为杆拉物体做圆周运动刚好通过最高点的线速度大小为 v=0第九章、电 场一、电荷 :1、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造,也不会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起电”的三种方法: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