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简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简介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中文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别名:成吉思汗

国籍: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游词精品范文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游词精品范文 各位团友,密斯们、老师们,各人好! 我是×××观光社的导游员××,接待各人来到的旅游胜地是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下面,我来给各人先容一下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轮廓。 全球有名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南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尔草原上。成吉思汗陵作为一座民族的丰碑,记实着蒙古民族沧桑的汗青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成吉思汗陵,人们每每简称之为成陵。不外,这里要夸大一下,成吉思汗的“汗”要读作hán,可不能念成hàn哟。他是蒙古国的可汗(kè hán)、大汗(hán),相等于华夏王朝的天子。 中国古代,从北魏时期活泼在大漠南北的柔然族首领称可汗起,往后北方游牧民族的最高首领便随着称可汗、大汗了。成吉思汗(1162-1227)活了66虚岁。成吉思汗,蒙古语寄义为“赖永生天之力而拥有四海的可汗(大汗)”。传说,成吉思汗在率军征西夏时,途经鄂尔多斯。他目击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被瑰丽的天然景致所沉醉,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手下正要拾起马鞭,被成吉思汗避免了,他自语道:这里是“梅花鹿儿居住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鹤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阁下叮嘱道:“我身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归天后,输送其灵柩的灵车行至鄂尔多斯时,车轮溘然陷

进沼泽地里,套上许多牛马都拽不出来。护送灵车的将领追念起成吉思汗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将其“毡包、身穿的衫子和一只袜子”安顿在这里,并举办供奉。 成吉思汗陵是“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国度4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景区和“世界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诲基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以陵宫为焦点,由“三区”、“两道”、“八景”构成。“三区”,即“文物掩护参观游览区”,以陵宫为焦点,占地10平方公里;“生态规复掩护区”,在焦点区的外层,环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周围的梁地为界,占地20平方公里,在这个地区内真正实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况;外围为“视觉景观节制区”,占地50平方公里。“两道”,即从“气壮江山”进口门景到成吉思汗陵宫的4公里长的“成吉思汗圣道”和环抱巴音昌呼格草原并毗连各景点的16公里长的“风光道”。 “八景”,即旅客勾,当中心、旅客教诲中心、祭奠参观游览区、蒙古习惯村、神泉风光区、休闲度假中心、那达慕马术勾,当中心和热气球俱乐部。酷爱的伴侣,来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起首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雄伟、壮观的“气壮江山”进口门景。由高21米的成吉思汗手持苏勒德的跃马柱型雕像、阁下别离高18米和16米的山岩石壁、底部三层27级台阶、西边与山峰毗连的丘陵式墙壁等构成。门景主体构筑是成吉思汗震撼天下之巨大壮举气派的缩影。

导游词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 在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上屹立着一座宏伟的蒙古包式建筑群宫殿,闻名遐迩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为什么这位天之骄子的陵寝建在鄂尔多斯?这里有一段神奇美妙的故事。 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兵征战西夏,曾途经这块宝地,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心里特别高兴,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将正要拾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并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处,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感慨之余,他还对左右说:“我死后可葬在此地。”由此产生了鄂尔多斯特殊的历史。 鄂尔多斯人原是成吉思汗宫廷守卫者,后来又守卫和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将自己称为鄂尔多斯部落。 成陵最初安放在蒙古高原,称为“八白室”。八白室由八顶白色蒙古包组成,分别供奉着1成吉思汗与孛儿帖格勒真哈屯灵帐,2忽兰哈屯灵帐,3古日勒别金哈屯白宫,4神马白骏,5宝日温都尔,6胡日萨德格(弓箭)白宫,7吉劳白宫,8善更乌热(珍藏)。明代天顺年间,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鄂尔多斯部进入河套地区,八白室也随之迁来,供奉在达拉特旗王爱召。清初将八白室移至郡王旗,即今伊金霍洛旗。

抗日战争期间,将成陵迁到甘肃榆中县兴隆山,以避战乱。1949年成陵再迁到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解放后,在党中央和自治区的关怀下,1954年成陵重返鄂尔多斯故地,国家拨款88万元作为修建成陵新殿的费用,当时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亲临选址,1956年竣工。1964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7年开始国家拨款35万元用以维护成陵。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成陵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为迎接自治区四十年大庆,拨款370万元,对园陵进行大规模修缮。1991年国家又拨款330万元,制作了成吉思汗骑马铜像,增设了苏力德祭坛,并在陵园铺设了草坪。 在陵园广场,首先看到挂在五色小旗的两根三叉铁矛的旗杆。这就是希望的象征——黑幕热,可译为禄马风旗。在蒙古族家门口都有这样的旗杆,在旗杆上有两面布旗,印着九匹腾飞的骏马。在旗杆中间有细毛绳,上面挂着蓝,白,红,黄,绿五色小旗,蓝色象征苍天,白色象征乳汁,红色象征生命,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草木。 在白色牌坊前耸立着高大的成吉思汗骑马铜像,在牌坊上,横挂着由乌兰夫同志亲笔题写的“成吉思汗陵”五个金色的牌匾。穿过牌坊展现出一条通往成吉思汗陵宫的凿石步道。每段有九级台阶,共有九十九级台阶。蒙古族认为“九”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当初,成吉思汗曾向长生天弹撒九十九

小学语文课文《成吉思汗和鹰》

小学语文课文《成吉思汗和鹰》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中上一位着名的君王和勇士。 传说,有一次成吉思汗骑马去森林里狩猎,很多朋友陪伴着他,仆人带着猎狗跟在后面。 森林里回荡着猎手们的呼喊声和吹笑声,他们希望满载而归。 成吉思汗的手腕上站着他最喜爱的鹰。那鹰是被为训练用来打猎的,只要主人一声令下,它就飞向天空,环顾四周,寻找猎物。如果它碰到一只鹿或一只兔子,就会像箭一样冲下来。 成吉思汗和猎手们骑着马在林子里转了整整一上午,但他们没有打到原来想象的那么多猎物。 中午的时候,他们走散了。估计其他人都按原路走了,成吉思汗选择了一条近路,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穿行。那只宠鹰已不在他的手腕上,它在前面飞行,它认得回家的路。 当时天气很热,成吉思汗感到口渴得厉害,他多希望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水解解渴,可是炎热的天气已经把所有的山间小溪烤干了。 他终于看到有水从岩石边滴下,上面应该有一个泉眼。在潮湿的季节里,这里总有一条急流倾泻而下,可现在只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水。 他高兴极了,从猎袋里拿出一只小杯子,去接那慢慢滴下的水。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接满一杯水。他把杯子送到嘴边,准备一饮而尽。突然,"嗖";的一声,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洒在地上。 成吉思汗一看,原来是他那只宠爱的鹰干的。 这只鹰一直在他的上空盘旋。 成吉思汗捡起杯子,又去接那水滴。这次他没有等多长时间,只接了半杯,就把杯子举到嘴边。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这次他有点生气了。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鹰第三次撞翻了杯子。成吉思汗可是真的生气了。 "你怎么敢这样?";他大声喊道,"看我不抓到你,拧断你的脖子!"; 他又接了一杯水,"喂,我说老鹰啊,这可是最后一次了。"; 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中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他摘下弯弓,仰天向老鹰射去。只见老鹰在空中一抖,惨叫一声落了下来,血流满地,死在主人的脚下。 "这就是你的下场。";成吉思汗说。 但当他寻找杯子时,发现杯子掉到两块岩石当中,够不着了。"无论如何,我要喝

成吉思汗的陵墓之谜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留下皇陵的朝代,到目前为止所有蒙古大汗和皇族的陵墓都渺无踪迹,给后世留下无数千古谜团。特别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葬身地更是谜中之谜。 大汗陵寝今安在?!宁夏退休地质工作者王景武通过四十年的蒙元历史研究和实地考察,近日大胆而自信地对外宣布:成吉思汗陵寝就在宁夏贺兰山插旗口。 今年63岁的王景武是一个执着的蒙元历史迷,曾当过特种兵、干过地质工作,四十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对成吉思汗陵的探寻。大量地通读蒙元史书史料,探访走遍了与成陵有关的中外地区,终于发现了成吉思汗埋葬地点的秘密。 据记者了解,按照习俗蒙古“汗”都是密葬,地面无迹可寻。这除了与原始宗教有关外,更重要的还是由游牧民族流动迁徙过于频繁所决定的。蒙古民族埋葬习俗是在人将死时把依托人灵魂的最后离开人体的一口气吸附到驼毛上。据记载,吸收成吉思汗先祖灵魂的驼毛,现供奉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的成陵。 中国历代皇帝的陵墓均已发现,唯独成吉思汗和元皇陵成迷。分析史书有关记载发现,时间离成吉思汗病逝时间越近的,反而越含糊不清,似乎在有意回避。而此后的文献,记载或是简单、或是错误、或是撰史者有意遮掩,多是语焉不详,加之地名演变、翻译变化、民间传说、后人推测,就使得这段历史纷繁复杂,假象丛生。成吉思汗的真正墓地,更加扑朔迷离。 由于成吉思汗和蒙古军队曾征掠亚欧40多个国家,所以传说中埋藏着无数宝藏的成吉思汗陵墓一直为世人所苦苦寻觅,目前仍是一无所获。就是最近20多年间,这种探寻活动不但仍未停止,而且有不断升温的趋势,有些国家、有些机构甚至不惜投入、动用精密仪器、调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掘地三尺进行大规模搜寻。 记者搜索查询资料显示:1990年至1993年,蒙古国、日本联合考察队对蒙古国的1万多平方公里进行了探测,找到了3500座13世纪以前建造的古墓,但没有找到一座皇陵。从1995年起,美国考古学家动用卫星遥感、GPS卫星定位等先进手段在蒙古国东部搜寻多年,也没有结果。 2000年台湾民间探险队,在蒙古国进行长达82天、1769公里的探寻,没有新的发现。随后,他们与新疆的科研人员会合,在新疆阿尔泰山的山谷中发现了高23米、底部直径达92米的巨型石堆,一些专家认为它可能是蒙古贵由汗的陵墓。同年7月,美国“考古探险特别小组”来到蒙古国,按照自己根据《蒙古秘史》绘制的“历史地图”进行挖掘,发现150座不同时期的古墓,但没有一座是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游词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欢迎大家来到的旅游胜地是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概况。 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南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尔草原上。成吉思汗陵作为一座民族的丰碑,记载着蒙古民族沧桑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成吉思汗陵,人们往往简称之为成陵。不过,这里要强调一下,成吉思汗的“汗”要读作hán,可不能念成hàn 哟。他是蒙古国的可汗(kè hán)、大汗(hán),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帝。 中国古代,从北魏时期活跃在大漠南北的柔然族首领称可汗起,以后北方游牧民族的最高首领便跟着称可汗、大汗了。成吉思汗(1162-1227)活了66虚岁。成吉思汗,蒙古语含义为“赖长生天之力而拥有四海的可汗(大汗)”。传说,成吉思汗在率军征西夏时,路过鄂尔多斯。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被美丽的自然景色所陶醉,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他自语道: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左右嘱咐道:“我死后可葬于此

处”。成吉思汗去世后,运送其灵柩的灵车行至鄂尔多斯时,车轮突然陷进沼泽地里,套上很多牛马都拽不出来。护送灵车的将领回想起成吉思汗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将其“毡包、身穿的衫子和一只袜子”安放在这里,并进行供奉。 成吉思汗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景区和“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以陵宫为核心,由“三区”、“两道”、“八景”组成。“三区”,即“文物保护观光游览区”,以陵宫为核心,占地10平方公里;“生态恢复保护区”,在核心区的外层,围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周围的梁地为界,占地20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真正实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外围为“视觉景观控制区”,占地50平方公里。“两道”,即从“气壮山河”入口门景到成吉思汗陵宫的4公里长的“成吉思汗圣道”和环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并连接各景点的16公里长的“风景道”。 “八景”,即游客活动中心、游客教育中心、祭祀观光游览区、蒙古民俗村、神泉风景区、休闲度假中心、那达慕马术活动中心和热气球俱乐部。亲爱的朋友,来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气壮山河”入口门景。由高21米的成吉思汗手持苏勒德的跃马柱型雕像、左右分别高18米和16米的山岩石壁、

成吉思汗陵

在我记忆中,最早认识成吉思汗是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的一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在毛泽东的眼中,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嘲讽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 那时,我对成吉思汗了解知之甚少,真的以为他如毛泽东笔下所写只会射几只大雕而已。 后来,读过很多有关成吉思汗的书,知道他不仅仅会射大雕,而且是蒙古民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一生六十多场战役,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全是战无不胜。 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他的铁骑几乎踏遍了整个东亚,横跨了欧亚两州。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数目达六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 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千米,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千米。相对于如今四倍的国土面积。几十年的时间里,成吉思汗创建了蒙古文,颁布了文法,实行了宗教政策,等等。 成吉思汗作为古今中外著名的、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传奇色彩,他的生死之谜,几百年来,许许多多知名的中外学者不断地研究他,探讨他。 当然,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就是战犯,就是屠夫。 中国学者刘乐土在其《成吉思汗》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 “他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硝烟漫卷到了俄罗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脚下”。“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度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 铁木真胸襟开阔,气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态度统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胀的帝国,高度智慧使他发挥出高度的才能”。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南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尔草原上。成吉思汗陵作为一座民族的丰碑,记载着蒙古民族沧桑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成吉思汗陵,人们往往简称之为成陵。不过,这里要强调一下,成吉思汗的“汗”要读作hán,可不能念成hàn哟。他是蒙古国的可汗(kèhán)、大汗(hán),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中国古代,从北魏时期活跃在大漠南北的柔然族首领称可汗起,以后北方游牧民族的最高首领便跟着称可汗、大汗了。成吉思汗(1162-1227)活了66虚岁。成吉思汗,蒙古语含义为“赖长生天之力而拥有四海的可汗(大汗)”。传说,成吉思汗在率军征西夏时,路过鄂尔多斯。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被美丽的自然景色所陶醉,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他自语道: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左右嘱咐道:“我死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去世后,运送其灵柩的灵车行至鄂尔多斯时,车轮突然陷进沼泽地里,套上很多牛马都拽不出来。护送灵车的将领回想起成吉思汗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将其“毡包、身穿的衫子和一只袜子”安放在这里,并进行供奉。成吉思汗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景区和“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以陵宫为核心,由“三区”、“两道”、“八景”组成。“三区”,即“文物保护观光游览区”,以陵宫为核心,占地10平方公里;“生态恢复保护区”,在核心区的外层,围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周围的梁地为界,占地20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真正实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外围为“视觉景观控制区”,占地50平方公里。“两道”,即从“气壮山河”入口门景到成吉思汗陵宫的4公里长的“成吉思汗圣道”和环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并连接各景点的16公里长的“风景道”。“八景”,即游客活动中心、游客教育中心、祭祀观光游览区、蒙古民俗村、神泉风景区、休闲度假中心、那达慕马术活动中心和热气球俱乐部。亲爱的朋友,来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气壮山河”入口门景。由高21米的成吉思汗手持苏勒德的跃马柱型雕像、左右分别高18米和16米的山岩石壁、底部三层27级台阶、西边与山峰连接的丘陵式墙壁等组成。门景主体建筑是成吉思汗震撼世界之伟大壮举气魄的缩影。由入口门景往北展延的大道就是成吉思汗圣道和风景道。我们可以沿着吉祥的成吉思汗圣道和风景道参观各个景点,最后到陵宫,拜谒成吉思汗陵。穿过“气壮山河”门景就是壮观的“铁马金帐”群雕。包括385尊雕像、5座金帐,它以恢宏的气势生动地再现了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出征时的情景。观赏完壮观的“铁马金帐”群雕,我们看到的是以休闲广场形式所表现的亚欧版图。亚欧版图广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版图四角设有观图台,东西两侧各树立13面旗帜。亚欧版图广场以高低错落和几种不同颜色表现出从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疆域版图,包括中国本土以及横跨亚欧的四大汗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图。在亚欧版图广场四角的石壁上分别雕刻着主题为“民族的希望”、“敞开的国门”、“繁荣的大地”和“吉祥的草原”组画。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以蒙古文成吉思汗的“汗”字为造型的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分九个展厅,陈列了三部分内容,即“悠久的历史,英雄的民族”、“苍茫的草原,灿烂的文化”、“不朽的业绩,永存的丰碑”。这三部分内容突出了蒙古族的社会文化、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和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博物馆内展有206米长的巨幅油画,还设有历史文化研究机构,使博物馆成为世界独树一帜的专门研究、陈列蒙古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成吉思汗中心广场坐落在成吉思汗圣道的中心位置,是整个景区的次高点。广场周围的台阶由六大六小平台和台阶组成,即每六级台阶上面有个小平台,共六个小平台,象征历史伟人成吉思汗享年六十六岁。广场中央屹立着两块高大的丰碑,记载着成吉思汗戎马生涯和震撼世界的历史。从中心广场到成吉思汗陵宫的圣道两旁的青松翠柏间竖立着数十个高大的雕塑,这些雕塑为蒙古人崇拜的神兽雕像和成吉思汗的大将等人物雕像。这些雕像栩栩如生,仿佛是成吉思汗的卫士,威风凛凛地守卫在圣道两旁,将圣道衬托得庄严肃穆。成吉思汗陵(八白室)旧址在成吉思汗中心广场

成吉思汗评课稿

《成吉思汗和鹰》评课稿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成吉思汗吗?谁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生简介)师: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君王和勇士。今天,我们不是来学习他如何用兵如神,攻金灭夏。我们来学习成吉思汗和他的爱鹰之间的一个故事——《成吉思汗和鹰》。 二、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课件出示,帮助生再次理清课文线索。) (1)狩猎口渴找水喝 (2)四次接水被撞翻,一气之下杀死鹰 (3)毒蛇出现顿觉悟 (4)懊悔不已说教训 师:课文的主人公是谁?生说。(板:成吉思汗鹰) 师:成吉思汗和鹰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能用两句话概括说一说? 生:有一次成吉思汗和他的鹰去狩猎,当时成吉思汗和他的队伍走散了,抄小路回家却迷路了。成吉思汗口渴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处泉眼,他几次接水都被鹰打翻了,成吉思汗就把鹰杀了。 师:简单地说,鹰怎么样?成吉思汗怎么样? 生:鹰打翻了水,成吉思汗射死了鹰。 师:再凝练点。 生:鹰救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杀了鹰。(板:救杀) 师:鹰为什么要救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杀鹰?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入课文,细细品读。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纲”,只有“纲举”才能做到“目张”。】 三、细读探究,品读解疑 (一)初读“成吉思汗和鹰”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鹰?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品读,并想像画面。(生勾画相关句子,想象画面。然后交流汇报。)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鹰。“只要成吉思汗一声令下,它就飞向天空,环顾四周,寻找猎物。如果它碰到一只鹿或一只兔子,就会像箭一样冲下来。”可以知道,它能听得懂主人的命令,肯定是平时训练出来。

《成吉思汗》读后感

《成吉思汗》是瓦西里·扬创作书籍。下面由给大家整理《成吉思汗》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成吉思汗》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成吉思汗》的书,这本书看得我津津有味。 成吉思汗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之一。他出生时手握一块凝血聚成的苏鲁锭,这就注定了他一生要经历奔波和动荡的战争。从他的父亲被杀害开始,族人们众叛亲离纷纷离开了他,让他变成了饱经风霜的雏鹰。他一次次被抓住,又一次次逃脱,却从未放弃过坚持自己的理想——报仇并且强大自己的势力。他最后他统一了蒙古,成为了草原上的霸主——成吉思汗。他还打到了欧洲,攻克了花剌子模国,打败了强大的金国,成为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一生犯下了千秋功罪。功在于第一,他收服了各个部落,统一了蒙古;第二,即使他自己是个文盲,仍然创立了蒙古文,使蒙古人有了自己的文化,使得蒙古的文化传承至今;第三,他扩大了中国的版图,使中国的版图拓展到了欧洲,中国的版图也因此史无前例的庞大。 成吉思汗的最大的罪,我认为在于,他在攻克花剌子模国的的时候,下令屠城,令1500万无辜的百姓失去了生命。

《成吉思汗》这本书让我从成吉思汗的身上学习到了勇敢与坚强,为了自己的信念坚持下去。最让我佩服的是,即使他已经成了威震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却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去享受他的成功,反而继续征战,最后以65岁的高龄倒在了征讨西夏的路途上。 成吉思汗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能整天就只知道享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想清楚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将它变成现实。 《成吉思汗》读后感2 如果说,有那么一个人,他的成绩令大多数军官、领袖的成绩黯然失色;他的智慧令拿破仑也自叹不如;他的精神令许许多多的人赞不绝口;那这个人毫无疑问一定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了。 成吉思汗,作为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拥有传奇的一生。他少年丧父,几次身临绝境,最终却成为震惊世界的一代天骄;他率领弱小的游牧部落迅速崛起,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蒙古帝国;他用兵如神,先后经历60多场战役却鲜有败绩,多次以少胜多,堪称战神;他对待部下情同手足,一生杀戮无数,深谙当时人类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成吉思汗庙旅游区导游词

---------------------------------------------------------------范文最新推荐------------------------------------------------------ 成吉思汗庙旅游区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乌兰浩特市国家3A级旅游区——成吉思汗庙旅游区观光游览。成吉思汗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纪念成吉思汗的庙宇,它与罕山公园、罕山森林公园共同组成成吉思汗皇家园林。成吉思汗庙与位于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紧密关联,被中外史学家及草原儿女并称为“西陵东庙”。关于成吉思汗的相关历史与传说,我会在下面的讲解中为大家一一介绍。现在,在我们脚下的是通往成吉思汗庙殿的九九八十一级台阶。它是由花岗岩砌成,台阶共分九组每组九级,因为蒙古人十分崇尚“九”,认为九是数字之首尊,九九归一预示着吉祥;成吉思汗庙的整体建筑格局与南京中山陵极为相似,从远处和高处看外观呈“中”字型,布局以主园路为中轴线,左右呈对称形式,是典型的汉族风格,建筑规模较中山陵小了许多。孙中山被中国人称为中华民国“国父”,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被海内外蒙古族人民称为“太祖”。在通往大殿台阶的两侧,栽有44棵苍翠挺拔的迎客松,象征着成吉思汗44岁登基称大汗,建立大蒙古国。下面我给大家逐一介绍成吉思汗庙景区中主要的景观和景点:展览厅:在我们行进方向的左侧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展览厅,它原是给守护此庙的喇嘛所建,后来被改建成了展览厅。展览厅内以详尽的图文资料记载了成吉思汗文韬武略、一统天下的盖世雄才、历史功绩以及成吉思汗庙沧桑巨变的历程,同时还珍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 1 / 22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及反思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本课针对“成吉思汗”的资料内容比较多,而课文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而本班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欠强,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系统的学习习惯,提高收集、分析、总结的能力,我让学生先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研究,综合所有查找到的资料利用班级博客设计讨论区,讨论“鹰该不该杀?”“假如给成吉思汗一个机会,他会如何做?”“在发怒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问题?”等等,同时结合学校电教设备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学习环境,延伸课堂教学,拓展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进行讨论,让他们主动索取、自主选择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网络感受各种文字信息,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再通过网站讨论区汇报自己交流所得,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也让学生的阅读进行了横向、纵向的交流,节省了知识获取的时间,拓宽了知识获取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训练。 二、教材分析 《成吉思汗和鹰》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9册教材,是“面对错误”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文章。文章主要写伟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口渴难忍,四处找水解渴,当他艰难地找到水后,鹰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射死了鹰,当他发现鹰是他的救命恩人时懊悔莫及,顿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在课文中,作者抓住老鹰四次打落成吉思汗接的水展开故事情节。成吉思汗

的固执与鹰的忠诚之间矛盾冲突不断把文章推向高潮,最后峰回路转,以毒蛇出现唤出了成吉思汗面对错误的悔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虽是说理文章,却没有任何理论分析,“道理”来的深入浅出,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熟练电脑操作,会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文学习,深入问题研究,独立思考,形成个体观点。 4.熟练制作,能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整理、组合资料,在班级博客发布,并结合口头汇报完成学习成果。 5. 研读课文,查寻网络,全方面了解,让学生体会到“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 1.电教平台展示法。 2. 问题教学法。 3.网络资源搜集法。 4.小组合作探究法。

成吉思汗名言警句

成吉思汗名言警句 成吉思汗传奇的一生,也留下了很多励志霸气的名言警句。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成吉思汗名言警句,欢迎大家阅读。 成吉思汗名言警句1.天下地土宽广,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征服邦国。 2.婚姻而论财,殆若商贾矣! 3.战胜了敌人,我们共同分配获得的财物。 4 成吉思汗箴言“装得下,世界就是你的!” 5成吉思汗箴言“身力有限,智慧无穷” 6 成吉思汗箴言“抵长之尽,达深之底” 7 当过士兵,你才能成为将军,所以你要带领部队打仗。 8.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 9.不要想有人保护你,不要乞求有人替你主持公道。只有学会了靠自己的力量活下来! 10.在明亮的白昼要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 11.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12.我一旦得到贤士和能人,就让他们紧随我,不让远去。 13.没有永远的敌人。 14.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的不远。

15.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 16.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违心的忍让! 17.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 18.不可以(蒙古族)忘记了自己的文明、语言、文字,民族,蒙古族不拒绝世界上任何好的东西,(包括世界语言,通用语言,)蒙古族是多元的,要胸如千里草原! 成吉思汗的轶事典故成吉思汗在攻灭花剌子模的回军路上接见了长春真人;;中国北方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丘处机,日本学者称之为是为西征送去的一股清风。 丘处机是道教全真龙门派掌教,成吉思汗待他也如师友。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相会时间不长,但是在成吉思汗人生道路上起的作用却相当大,使其性格也发生了不小变化。[14-15] 丘处机清楚地告诉他,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只能养生。还告诉他一条治国之道,劝他要清静无为,不要滥杀无辜等。 成吉思汗的人物生平1162年(一岁)成吉思汗降生,取名铁木真。 1170年(九岁)与孛儿帖订婚。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部众离散。 1180年(十九岁)与孛儿帖成婚。 1181年(二十岁)蔑儿乞人掳走孛儿帖。 1182年(二十一岁)联合脱里汗、札木合打败蔑儿乞部,夺回了孛儿帖,同年长子术赤降生。

成吉思汗陵墓位于肯特山脉

成吉思汗陵墓位于肯特山脉 最新考古发现新线索成吉思汗陵墓位于肯特山脉? 位于蒙古首都用不锈钢铸成的重达250吨的成吉思汗雕像。 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能看见传统和现代房屋,很多蒙古人仍住在蒙古包里,为的是保持游牧的生活方式。 这座古代岩画遗址位于鄂尔浑峡谷蒙古部落群附近。 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在这位十三世纪帝王去世时,他统御着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从西伯利亚延伸到印度,从朝鲜半岛延伸到匈牙利。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成吉思汗重铸了整个世界。尽管他已经去世了八百多年,但无数历史学家和寻宝人仍在寻找他的墓穴。 这位一生充满传奇的征服者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谜团,关于他的死因,历史学家争辩不休。一些历史学家相信他因在战场上负伤而死,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他从马背上摔下之后死于疾病。更有传说称,成吉思汗是被他掳来当妃子的公主所杀害。相比起死因,他的葬身之地更是谜中之谜。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族曾经盛行“密葬”,蒙古

皇族下葬后,先用几百匹战马将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种草植树,而后派人长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迹方可离开,知情者则会遭到杀戮。 八百年来,尽管不留历史痕迹的成吉思汗陵墓让无数考古学家和探险队吃尽了苦头,但后人对于陵墓的痴迷热情仍旧不减。 一个由各个学科研究专家组成的美国考古团队在征得蒙古政府的同意后,利用没有破坏性的科学探勘方法,实现了寻找成吉思汗墓的新突破。他们先是利用人本计算络高效找出卫星图像上的奇特地点,运用各种尖端探测设备对该区域进行逐一搜索,借助暴风雨的冲刷,最终幸运地发现了有关成吉思汗陵墓的蛛丝马迹。 不过,寻找成吉思汗陵墓的努力仍在继续。 寻找圣山——不儿罕合勒敦山 近八百年来,无数的历史、考古学者,想尽办法,前进蒙古辽阔山区一探究竟,都无功而返。国家地理研究员艾伯特·林决定召集各个领域的专家,利用没有破坏性的科学探勘方法,试图解开这个八百年来悬而未决的谜底。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游词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游词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团友,密斯们、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观光社的导游员××,接待各人来到的旅游胜地是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下面,我来给各人先容一下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轮廓。 全球有名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南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尔草原上。成吉思汗陵作为一座民族的丰碑,记实着蒙古民族沧桑的汗青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成吉思汗陵,人们每每简称之为成陵。不外,这里要夸大一下,成吉思汗的“汗”要读作hán,可不能念成hàn哟。他是蒙古国的可汗(kèhán)、大汗(hán),相等于华夏王朝的天子。 中国古代,从北魏时期活泼在大漠南北的柔然族首领称可汗起,往后北方游牧民族的最高首领便随着称可汗、大汗了。成吉思汗(1162-1227)活了66虚岁。成吉思汗,蒙古语寄义为“赖永生天之力而拥有四海的可汗(大汗)”。传说,成吉思汗在率军征西夏时,途经鄂尔多斯。他目击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被瑰丽的天然景致所沉醉,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手下正要拾起马鞭,被成吉思汗避免了,他自语道:这里是“梅花鹿儿居住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鹤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阁下叮嘱道:“我身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归天后,输送其灵柩的灵车行至鄂尔多斯时,车轮溘然陷进沼泽地里,套上许多牛马都拽不出来。护送灵车的将领追念起成吉思汗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将其“毡包、身穿的衫子和一只袜子”安顿在这里,并举办供奉。 成吉思汗陵是“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国度4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景区和“世界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诲基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以陵宫为焦点,由“三区”、“两道”、“八景”构成。“三区”,即“文物掩护参观游览区”,以陵宫为焦点,占地10平方公里;“生态规

向成吉思汗学习管理

只有二十万人的蒙古铁骑席卷欧亚大陆,建立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等较,版图之广,基业之伟,亦故不能同日而语耳”。美国《华盛顿邮报》评出人类文明史上千年来(公元1000-1999年)最重要的人物,成吉思汗当选“世界头号风云人物”!作为对成吉思汗有着特殊情节的作者,试图从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波澜壮阔的故事中求证与现代营销商战的规律性联系. 一、精神力 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关键软件是企业家精神,它是企业文化生成、演进的重要基因,是稀缺的企业资源。成吉思汗的个人心智之路演绎出绝版的现代企业家精神。 1、进取的理想与坚毅的承受。 “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正是这种远大的理想,成为成吉思汗行动的支撑。为了理想,成吉思汗三次万里征战。蒙古战马不仅畅饮黄河、长江之水,吞饮阿姆河、印度河,最终蹄溅多瑙河。克伦威尔说过,人绝对不可能攀登得比他所不知道要去的地方高。没有进取目标的人难成大事。 “只要有草原在,蒙古人就能生存!”。成吉思汗的这句名言正是其戎马倥偬一生的写照,他曾遭遇受伤、失败、遗弃和被俘等厄运,但凭借从幼年时期掘草根、拾果子的孤苦、艰难生涯,磨砺出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人格精神,把危局一一化解。正是他钢铁般的意志,成就一生伟业。 在草原争霸的1203年夏,为防止王汗的打击,铁木真被迫将营地向伦湖西南的班朱尼湖转移。在最困难的日子,只剩下700多残部。他与18位将领“共饮班朱尼湖水”当酒铭志,颇有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意韵,成为成吉思汗创业史的一段佳话。 当杰克?韦尔奇受命危难之中,在GE发动“文化革命”的时候;当卡莉?费奥瑞纳重温惠普车库创业故事,重振惠普的时候;当史玉柱从内蒙古伊克昭的一所寺院里复出,掀起一场“脑白金”风暴的时候,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久违的企业家精神。 2、创新意识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稀缺的东西才具备交换价值。稀缺性原则要求创造性,要求与众不同的理念和产品,这与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创造精神是企业家的必备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吉思汗特别注重武器的创新,他拥有的先进武器成为冷兵器时代的最高峰,并引领世界军事向热兵器时代过渡。 震天雷,是蒙古军队最得意的武器,它是世界最早的手榴弹。小型的用手掷,大型的用抛石机发射,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杀伤对方,对它不了解的敌人和战马会被它的炸裂声吓得魂飞魄散。 成吉思汗时期研制的铜炮成为世界杀伤力最强的热兵器。1220年攻打花剌模时,成吉思汗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炮兵部队,任命窝阔台为炮兵最高指挥官。进攻撒麻耳干时,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军事家饭村穰说:“成吉思汗800年前就首次使用了凝固汽油弹”。 二、品牌力 品牌就是图腾,品牌就是宗教。成吉思汗大军在东从太平洋,西至多瑙河,

成吉思汗和鹰(教案)

《成吉思汗和鹰》 教材分析 文章主要写伟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口渴难忍,四处找水解渴,当他艰难地找到水后,鹰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射死了鹰,当他发现鹰是他的救命恩人时懊悔莫及,顿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这是一则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故事,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人文因素很浓。 学生分析 文中故事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可读性也很强,因此,让学生充分地读、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心情变化是本课教学的好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2.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心情的描写。 教学设想 贯穿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感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情感;通过想—说—读—批—讲—论—填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成吉思汗的照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2.你对这位历史伟人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3.板题、读题。 4.检测生字。 5.师:本课文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你认为学习本文要掌握什么知识点?(生说师板书)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掌握这些知识?(生说师板书)

[点评: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学生养成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习惯,实现资源共享。特别体现学习方式的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嘛。] 二、初学课文,理解内容 1.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读通全文。(师提醒生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 2.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组最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理解和掌握黑板上板书出来的1—2个知识点。一生在小组学习记录本上记下来。(师巡堂轮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 3.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师提示汇报金点子:自报家门——说学法——当小老师给同学讲解——检测。(可考他人亦可请他人检测本组成员)4.当有同学汇报“文章的写作顺序”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师相机引导分段:是呀!文章写得可有条理了,哪些自然段写起因?哪些自然段写发展?哪些自然段写高潮?哪些自然段写结果?可分为几部分呢? 这则故事全文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写,可把文章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述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强调他的身份,使学生了解伟大的人物在面对错误的表现,凸现课文文化的指导性和育人的针对性。)

教案精选:高三历史《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历史《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历史《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民族分化政策。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文天祥坚持抗元的正义之举及被俘后不畏威胁、坚贞不屈、从容赴死的崇高气节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将光照后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元朝完成国家统一的原因,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培养

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本课的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重、难点的解析: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统一了蒙古各部。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制度的建立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促进了民族融合。 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板书和资料。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欣赏歌曲《草原风情》,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蒙古族)提到蒙古族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草原、羊群、蒙古包……)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时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他们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六年级语文成吉思汗和鹰[人教版]

教材分析 文章主要写伟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口渴难忍,四处找水解渴,当他艰难地找到水后,鹰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射死了鹰,当他发现鹰是他的救命恩人时懊悔莫及,顿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这是一则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故事,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人文因素很浓。 学生分析 文中故事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可读性也很强,因此,让学生充分地读、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心情变化是本课教学的好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2.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心情的描写。 教学设想 贯穿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感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情感;通过想—说—读—批—讲—论—填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成吉思汗的照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2.你对这位历史伟人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3.板题、读题。 4.检测生字。 5.师:本课文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你认为学习本文要掌握什么知识点?(生说师板书)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掌握这些知识?(生说师板书) [点评:这样做有利于鼓励学生养成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习惯,实现资源共享。特别体现学习方式的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嘛。] 二、初学课文,理解内容 1.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读通全文。(师提醒生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 2.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组最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理解和掌握黑板上板书出来的1—2个知识点。一生在小组学习记录本上记下来。(师巡堂轮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 3.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师提示汇报金点子:自报家门——说学法——当小老师给同学讲解——检测。(可考他人亦可请他人检测本组成员) 4.当有同学汇报“文章的写作顺序”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师相机引导分段:是呀!文章写得可有条理了,哪些自然段写起因?哪些自然段写发展?哪些自然段写高潮?哪些自然段写结果?可分为几部分呢? 这则故事全文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写,可把文章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述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强调他的身份,使学生了解伟大的人物在面对错误的表现,凸现课文文化的指导性和育人的针对性。)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叙述了成吉思汗狩猎时,口渴得厉害,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滴水的泉眼。这一部分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2021年中国历史朝代歌(四种)及其解读

中国历史朝代歌(四种)及其解读 欧阳光明(2021.03.07) 歌诀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歌诀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歌诀三: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传两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北南宋,元明清后帝王休。 歌诀四: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 夏朝前2100-1600 启阳城商朝前1600-1100 汤亳→殷 西周前1100-771 武王镐东周前770-256 周平王洛邑 春秋前770-476 /洛邑战国前475-221 // 秦朝前221-206 秦始皇咸阳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 新朝 8-23 王莽长安东汉 25-220 光武帝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操洛阳蜀 221-263 刘备成都 吴 229-280 孙权建业西晋 265-316 司马炎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建康十六国 304-439 // 南北朝 420-581 //隋朝 581-618 杨坚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长安五代十国 907-960 // 宋朝北宋 960-1127 赵匡胤开封南宋 1127-1279 高宗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中都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南京→北京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北京另附: 历史大事记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