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探讨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探讨【摘要】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概括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概括能力。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概括能力,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学生、概括能力、培养、探讨、重要性、方法、课堂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思维拓展、教育教学、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手段、关键词1. 引言1.1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探讨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的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概括能力不仅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体现,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深入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性,提出提升概括能力的方法,并探讨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引导他们有效地掌握概括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概括能力的重要性概括能力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概括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
通过概括,学生可以将零散的信息整合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概括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括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听力或观察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对于其提高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究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
一、教师先导,提供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导学生进行语言概括的练习,提供一些概括的示例,让学生通过模仿掌握基本的概括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段有关动物的文章,然后提问学生关于该文章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并用简练的、准确的语言进行回答。
通过多次练习,学生能够渐渐掌握概括的技巧。
二、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才能进行准确的概括。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如推荐优秀的中小学生读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阅读比赛等。
在教学中,要加强对阅读策略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预测、推理、概括等方式理解文章。
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语言概括能力。
三、开展听力训练除了阅读,听力也是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如听录音材料后进行问题回答,听故事后进行内容概括等。
通过听力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听到的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四、编写概括练习题教师可以编写一些语言概括的练习题,供学生进行训练。
这些练习题可以包括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对图片、图表等信息的概括等。
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能力。
五、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归纳总结的培养。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或专题总结,要求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
学生也可以通过做笔记等方式来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其对知识点进行概括表达的能力。
六、开展创设性活动创设性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创设性活动,如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展板、制作一个PPT等,要求他们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自己的创作内容。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概括能力是指学生用简洁、准确地词句表达自己对于所读文章或者听到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观点。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对于他们的语言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究一些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尤其是大量阅读是提高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应该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多读各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并且花时间思考、总结和概括所读文章的主旨、主要内容和观点。
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使用概括性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消化所读材料。
二、训练听力概括能力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听力。
学生应该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听一些有趣、富有内容和挑战性的听力材料。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新闻或者讲座来进行听力训练。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所听到的内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从听力中获取关键信息并准确表达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学生在进行语言概括时,需要能够通过思考和提问的方式整理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观点。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言辞概括出自己的观点。
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概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良好的词汇和语法基础对于提高概括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学会用准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老师应该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正确用法和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通过教授常用的语法结构和句型,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语法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概括能力。
五、提供适当的写作训练写作是提高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观点,并且概括所读材料的主旨和要点。
在写作训练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所读材料的结构和逻辑,培养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需要从阅读、听力、思考、提问、词汇和语法以及写作等多个方面入手。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讲座一:如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
因此,阅读课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从整体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1.从课题入手,学会概括概括主要内容每学习一篇课文,同学们都要分析一下课题。
因为,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如《钱学森》一文;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爬天都峰》一文;有的提示了主要对象,如《安塞腰鼓》一文;不管是哪一种课题,都从某个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思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记叙人物或事情的课文,我教他们想一想记叙的四要素是什么,再结合课题连成一句话。
如《三打白骨精》一课,学生思考:谁?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就很很容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孙悟空三次识破白骨精,并且把她打死,保护了师傅唐僧。
2.抓住段意,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是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文,将一个一个段落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这些基本要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使它连贯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烟台的海》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烟台海形成独特的景观烟台海冬、春、夏、秋的特点,我们找到“凝重、轻盈、浪漫、高原”四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二段的段意概括为:“冬日烟台的海的凝重及人们的表现。
”以此下去,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概括。
3.抓住中心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詹天佑》一课,我让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突出“詹天佑是我国接触的爱国工程师”这个中心句的,写了哪些事情?“杰出”和“爱国”又体现在哪儿?学生提炼在阻扰中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探讨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探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概括能力是指学生获取信息后,能够从中提炼出主要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以更简练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探讨。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基础。
只有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才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找出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
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读物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通过不同题材的文章,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加认知,为概括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概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
老师可以让学生就一篇课文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并对同学们的见解进行评价和批判,培养学生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也可以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思维拓展活动,如填表格、制作思维导图等,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进行概括的过程中得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概括能力的输出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检验学生概括的能力。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某一篇课文进行归纳总结或者进行个人见解的阐释,展示学生的概括能力。
也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或演讲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在公开场合进行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概括能力的一种延伸。
谈高段阅读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
谈高段阅读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
高段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出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文章中提
取出关键信息,并将其概括成简洁准确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1. 强调主题句/主旨句:主题句通常是段落或篇章的核心句子,能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发现主题句,帮助他们理解如何通过主题句概括文章。
2. 分析文章结构: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观察文章的结构,例如开头段、主体段和结
尾段。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和关键词语,来概括出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提醒学生寻找关键词:关键词是文章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捕
捉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常见的关键词,比如“因此”、“总结”、“然而”等,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敏锐地注意这些词语的存在。
4. 练习概括细节信息:概括不仅包括文章的主题和中心内容,还包括文章的细节信息。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要求他们从文章中选取出最重要的细节信息,并将
其概括成简洁的表达。
5. 多读多练:概括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学生应该多读各种类型的文章,并进
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
并写下自己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高段阅读中的概括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
这对于学生在考试和实际生活中的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探讨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尤其是在高段阶段。
概括是从复杂多变的细节中提炼出主要观点和要点,是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的重要手段。
如何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成了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首先得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读书,主动阅读。
通过大量阅读丰富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培养概括能力的重要基础。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结构,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和要点,从而提高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关键环节。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概括文章主旨和要点的重要前提,只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概括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逻辑关系和论证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提高概括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时,教师需要注重从具体实践中引导学生提炼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学生讨论、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炼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实践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一、引言语言概括是指通过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将其内容归纳、概括成简短、准确的表达。
在语言学习中,语言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中高段阶段,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
1. 阅读训练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理解和归纳课文内容,可以提高其语言概括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课文导读、词语理解、文章主旨概括等相关活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
通过多样的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概括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语言能力。
2. 口头表达训练3. 写作训练4. 多媒体辅助教学5. 提供真实情境提供真实情境是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对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概括的训练。
通过提供真实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概括的能力。
四、总结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阅读训练、口头表达训练、写作训练、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提供真实情境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相关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概括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本身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概括能力。
相信随着不断的训练和积累,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为学生的未来铺设更加坚实的基础。
【2000字】五、参考文献[1] 刘新. 提高小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策略[J]. 小学教育, 2020(02):17-18.。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语言概括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用简练的语言将一件事物、一个概念或一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和要点表达出来的能力。
它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发展。
而对于小学中高段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语言能力的敏感期和成长期,如何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成为了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阅读、写作和口语训练三个方面,探讨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
一、阅读训练1.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针对小学中高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一些生活化、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比如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有趣的科普读物等,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通过教学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策略,比如了解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文章的主旨句等,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3. 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多写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灵感的迸发,进而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在阅读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总结概括文章的主旨,逐渐提高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二、写作训练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中高段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个很好的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
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段落复述、文章概括等写作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多进行概括练习在写作训练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概括练习,让他们通过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培养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可以从最基本的段落概括,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概括,让他们在写作中不断提高概括能力。
3. 提供写作范文和指导在写作训练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写作范文给学生,让他们进行阅读、分析,并进行模仿。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语言概括能力是指通过恰当地运用语言,抓住信息的主要内容,并将信息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对于小学中高段学生而言,提高这一能力对于其语文学习、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教学策略、教材选择、社会实践等角度探究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
一、教学策略1. 拓展阅读视野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有限,只看重学科教材和故事类读物。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拘泥于学科内容和文学作品,包括新闻报道、科普知识、历史文献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文本。
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让学生在概括时更加得心应手。
2. 多形式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例如,可以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让他们自己小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也可以组织学生听讲座、观看视频等活动,要求他们能够在听完以后简洁准确地总结出讲座或视频的核心观点。
3. 提供有效反馈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复述和概括进行评价和反馈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短的文章或视频内容进行练习,以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成功体验。
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表现时,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概括能力。
二、教材选择1. 优化选材对于小学生而言,选材应符合其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
教师在选材时应注重内容的吸引力和可读性,避免选择过于复杂或抽象的内容。
此外,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与学科内容相关、题材新颖、信息量丰富的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概括能力。
三、社会实践1. 实际场景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情境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搜集信息、观察现象等方式,练习对信息进行概括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实际场景中开展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借助实际场景进行信息概括的训练。
2. 利用社交网络在现代社会,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小学语文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五篇范例]
小学语文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五篇范例]第一篇:小学语文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内容摘要】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习语文所必需的能力。
特别是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更好地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
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
【关键词】预读教学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文能力【正文】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的知识教学,琐碎而不成系统。
专门的能力训练远远跟不上,即使有训练,形式也多以单篇课文为主,杂乱无序。
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还停留在最初直觉的感性认识上。
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的低下,影响了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笔者曾在校内做过一项调查:你认为概括课文大意容易吗?64位学生中5位学生选择“容易”,20位学生选择“一般”,39位学生选择“困难”。
究其原因,学生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了;二是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三是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小学生概括能力薄弱绝非我们学校的个案现象。
很多次外出听。
我发现其他学校的学生在概括课文大意时,也同样常见“罗列文章内容”“不分主次”等现象。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些尝试。
一、概括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尤其重要概括是思维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培养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概括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简洁地表达复杂信息的能力,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策略1.阅读训练:阅读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旨。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如小组阅读、全班阅读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训练,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
2.写作训练:写作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概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要求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适当引用相关事例或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些总结性的文章,如读后感、观后感等,以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
3.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要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概括能力。
三、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开展竞赛等。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中获得成就感。
四、案例分析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让他们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其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主旨;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概括进行点评和指导。
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概括能力,还能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语言概括能力是指学生能够从一段文字或听到的话中,提取出主要信息,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
这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呢?以下将从教师引导、多元化训练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教师在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提供示范,让学生能够模仿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篇章结构,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并从中提取主要信息。
在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寻找标题、副标题或首尾段落,通过分析这些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关键词、句子,通过标记或下划线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取出信息。
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对于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多元化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来加强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段短文或一段对话,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关主要信息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设计图片描述、情景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关键信息。
通过这样的多元化训练,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场景和情境中提高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学生需要在实践应用中巩固和提升语言概括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很多机会应用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在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时,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主要内容。
在听课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做笔记的方式提取重点信息,并进行概括。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辩论、演讲、写作等活动,来锻炼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通过实践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多元化的训练和实践应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理清篇章结构,提取主要信息。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当前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思维深度不够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
为了帮助小学中高段学生提高语言概括能力,需要对提高这一能力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引导学生提升语言概括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提高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言概括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听说等方式获取信息后,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流利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语言概括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知识;这种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语言概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如何有效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通过科学地探索和实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语言概括能力。
1.3 研究目的小学中高段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究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语言表达的质量和效果。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言概括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听说等途径,能够抓住文章、讲话的要点,将内容进行简洁、准确的叙述或总结的能力。
下面将探讨几种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
1. 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读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然后提问文章的主旨、重点和作者的观点等问题,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进行概括。
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 听力训练听力训练也是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或播放录音的方式,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程度的文章或讲话进行听力练习。
训练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讲话的主旨和要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听力中捕捉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3. 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内容描述或概括出图片中人物的身份、动作、心情等要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提高他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4. 模仿言语概括教师可以选取一段言语材料,要求学生模仿这段材料进行概括。
教师读出一段描述一件事情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件事情的核心内容。
通过模仿,学生可以加深对言语概括的理解,并提高自己概括表达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阅读一篇文章或听一个讲话,然后在小组中讨论并概括出文章或讲话的要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概括出文章或讲话的主题和要点。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包括阅读理解训练、听力训练、看图说话、模仿言语概括和小组讨论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自己语言概括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信息。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语言概括是指根据文章或者语言材料的内容,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文章或者语言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观点。
在小学中高段阶段,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还有助于他们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
一、阅读理解训练阅读是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不同形式的阅读理解训练,比如填空、选择、判断、连线等各种题型。
通过这些题型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章的重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理解活动,比如分组阅读比赛、阅读接力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训练和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二、语言概括小讲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老师可以开设语言概括小讲堂。
在这个小讲堂上,老师可以讲解一些关于语言概括的基本知识,比如如何抓住文章的主题,如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何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语言概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语言概括小讲堂上,学生还可以进行一些实际操作,比如老师给学生一篇短文,让他们自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班上进行展示和讨论,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语言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三、多角度表达训练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过程中,多角度表达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具体事物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组织语言,进行多角度的表达。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幅图片,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这幅图片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或者给学生一段小故事,让他们归纳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等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事物,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四、写作训练写作是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写作中不断地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探讨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探讨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注重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是指在阅读文本、听取讲话或观察事物时,主动归纳、概括出其中的共性或关键信息,这是一种高级思维能力,目前也是小学高段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就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小学高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前置条件。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事物、人物、场景等,从中找出共性,归纳出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概括。
因此,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注重观察细节、寻找共性的训练,如让学生观察一幅画,找出主题是什么,画面元素有哪些共性等等。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听取、观察时,将一些零散的信息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表达。
在小学高段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逻辑思维训练、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逐步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对各种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阅读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够获取信息、找出规律,并将其概括出来,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阅读课的培养,学生需要在阅读中掌握关键词语、梳理信息,结合情境进行分析和推导,从而形成更加准确的概括。
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孩子们的概括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知识背景,而我们希望孩子们形成的不仅仅是机械的、局限的概括,更要锻炼孩子对于不同领域知识的迁移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拓宽孩子的知识领域,让孩子积累更多的知识,学会打破成规去探寻未知领域,从而形成更加灵活的概括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概括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逻辑思维、阅读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语言概括是指通过归纳总结、提炼核心等方式,将大量信息凝练成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语文学科中的学习,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探究方法。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的基础,学生应该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读好书,并教授阅读技巧,例如学习如何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观点等等。
可以通过朗读、合作阅读等方式,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注重词汇积累词汇是语言概括的基础,学生应该有丰富的词汇储备。
教师可以组织词汇竞赛、词汇拓展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词典和词库,帮助他们自主地积累和巩固词汇。
三、练习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写作、口头表达等活动来实现。
教师可以布置一篇文章的概括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内容。
教师还可以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并进行准确的表达。
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概括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段文字,让他们提出问题,再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寻找答案。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归纳信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语言概括能力需要学生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对不同领域的理解。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例如科普讲座、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素材。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不同领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六、个性化辅导每个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都有所差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通过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找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需要从培养阅读习惯、词汇积累、整理信息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多元化学习活动和个性化辅导等多方面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内容摘要】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习语文所必需的能力。
特别是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更好地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
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
【关键词】预读教学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文能力【正文】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的知识教学,琐碎而不成系统。
专门的能力训练远远跟不上,即使有训练,形式也多以单篇课文为主,杂乱无序。
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还停留在最初直觉的感性认识上。
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的低下,影响了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究其原因,学生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了;二是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三是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小学生概括能力薄弱绝非我们学校的个案现象。
很多次外出听,。
我发现其他学校的学生在概括课文大意时,也同样常见“罗列文章内容”“不分主次”等现象。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些尝试。
一、概括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尤其重要概括是思维的基础。
从心理学角度看,概括是指人们感知事物获得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抽象、综合,将其本质、非本质属性归结为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
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过程。
迁移的实质是概括,没有概括,学生就不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学到知识;没有概括,就难以形成概念;没有概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就无法形成。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并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语文综合能力是指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基本功。
语文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的素质:第一层面是语文知识素质和语文能力素质,第二层面是语文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
语文能力素质中,概括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
其主要的形式有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
概括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叶圣陶先生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阅读时要加以探究,沿着这条思路去把握住文章的要义。
概括能力的拥有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写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快、更准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能更好地透过现象而能看到本质,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信息的社会里,没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就不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课标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要求与现实的差距《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年级段都有对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第二学段(3—4年级):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站在整体的角度看小学各阶段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不难发现,中高年级是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段。
再看中、高年级段目标要求之间的关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事件梗概”、“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又是“简单描述叙事性作品场景、人物、细节”的铺垫。
由此可见,中年级段阅读的概括能力训练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高年级段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目前,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或走过场,或不到位。
为了让课堂出“彩”,把过多的时间放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上。
学生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要么语言啰嗦,表达不清,要么东拉西扯,把握不住重点,要么干脆简述课文内容。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的知识教学,琐碎而不成系统。
专门的能力训练远远跟不上,即使有训练,形式也多以单篇课文为主,杂乱无序。
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还停留在最初直觉的感性认识上。
近几年教学中,本人发现,许多孩子的概括能力很差,不能准确地概括出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有时让概括时,不少孩子只是把课文中的几句话原封不动地抄下来。
有些老师也只是简单地复述课文,有些孩子会把课文内容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面对这种情形,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地培养。
三、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四条基本原则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了四种带有规律性的普遍原则。
1.遵循由简到难的认知规律,从鼓励学生开口内容说做起进入到三年级后,语文课文篇幅有所增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概括,以“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
学生开始回答时难免胆怯,磕磕巴巴,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老师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
要不断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张口说,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不同的“毛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示范和纠正。
“万事开头难”。
只要语文教师坚持常常练、课课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有模有样。
2.遵循有章可循的研究规律,帮助学生提高概括的方法技巧任何事物都是有章可循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帮助、引领学生学习。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蹲下来”,以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姿态,共同探索“怎么样去概括一个段或一篇文章?”这个课题。
在引领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遵循规律,同时要注意点拨、帮助学生总结概括的技巧。
比如: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抓关键词;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概括进去,否则就不全面;不同的课文体裁着眼点不同;语言要简练等等。
这些总结出的技巧能让学生比较快地体会到能力的提高,从而享受到“我学会了概括”“我能概括”的学习乐趣。
3.遵循熟能生巧的普遍规律,有的放矢进行专项拓展训练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概况能力,教师就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研究课题,针对学生情况制定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工作。
第一,要有一定的“量”。
概况能力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的训练和渗透,教师要选取课本外的段落、短文章,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见得多才能练得全面。
第二,要体现“梯度”。
当“量”的学习到一定阶段后,要进行增加难度的训练。
如在一定时间内对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概况。
第三,方式要“活泼”。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单调的训练方式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疲劳,教师可以将概括能力训练与班里开展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如办墙报、举行小比赛、小评论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遵循由具体地感知形象,再到抽象概括内容的思维训练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深感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容易概括,为什么?这主要是考虑学生思维特点不够。
由具体地感知形象到抽象地进行概括,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
就人的一般认识过程而言,需要经过若干反复—认识上的循环往返,螺旋上升,才能完成这个“飞跃”。
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经验不足,他们在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里完成这个“飞跃”是很难的。
这是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和一般的认识过程的共性,这个“飞跃”在教师提供一定的中间环节之后,是可以完成的。
这是运用表象,形成概念,进行推理,作出叛断的过程,是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利用儿童思维的具体性,利用形象作为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感性支柱。
如《小珊迪》一文,通过朗读对小珊迪外貌描写这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小珊迪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赤着脚且冻得通红等,表现了其饱受饥寒,为突出其诚实、善良的心灵埋下了伏笔。
因此,概括在基础上的朗读是唤起想象的最好方式,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完整的形象。
要立即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就谈不上概括。
四、概括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
因此,阅读课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从整体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1.从课题入手,学会概括主要内容每学习一篇课文,同学们都要分析一下课题。
因为,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如《小摄影师》一文;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爬天都峰》一文;有的提示了主要对象,如《赵州桥》一文;不管是哪一种课题,都从某个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思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记叙人物或事情的课文,我教他们想一想记叙的四要素是什么,再结合课题连成一句话。
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学生思考:谁?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就很很容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埋下木匣,四年后,他不光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一个道理。
2.抓住段意,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是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文,将一个一个段落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这些基本要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使它连贯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第二、三两自然段是分述,选写“漓江的水”,我们找到“静、清、绿”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二段的段意概括为:“漓江的水静、清、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