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的博弈论方法
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及其应用分析题目: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2010年月日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及其应用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资源的使用日趋频繁,整个无线电频谱空间被划分的所剩无几。
然而,从一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到,频谱资源的缺乏更多是由于对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频谱分配不合理引起的。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能够主动检测频谱使用情况,自适应的改变自身通信参数,择机的选择主用户暂不使用的频段进行通信,具有灵活、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
但是,对频谱的灵活应用要求认知无线电系统能够准确的检测并动态的分配频谱资源,其间还要为主用户的出现实现退避和切换功能,因此,频谱分配问题是认知无线电无线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目前,对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分配问题研究已较为广泛,出现了基于图论理论等频谱分配问题模型,但是本领域的研究还刚刚开始。
本文首先对CR和频谱分配做简要介绍,主要阐述认知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功能,另外,着重介绍了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分配技术。
然后,对频谱分配问题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介绍CR在频谱分配的应用,并对结论和发展进行简单叙述。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图论理论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allocation techniques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use of spectrum resources, the entire radio spectrum is divided into the little remaining space. However, the results can be seen from some of the spectrum is due to lack of resources more different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ies due to spectrum allocation is unreasonable. 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 emerged in this context, it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detect spectrum use, adaptive changes in their own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choose the choice of the main users of the band temporarily used to communicate with a flexible,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advantages .However,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flexible spectrum of cognitive radio system can accurately detect and dynamic allocation of spectrum resources, during which even the appearance of the user to achieve the main retreat and switching functions, therefore, the spectrum allocation problem is th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ognitive radio One of the core issues. Currently, 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allocation in the wider Wen Ti research has emerged based on graph theory problem of spectrum allocation model, However, we welcome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has just Kaishi.This article first CR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spectrum allocation, mainly elaborat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gnitive radio functions, also highlights the spectrum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 Then, on the issue of spectrum allocation mode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d final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R in the spectrum allocation, and the conclus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narrative.Keywords: 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allocation, based on graph theory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CR现状及频谱分配的研究现状 (5)1.1CR的现状 (5)1.2 频谱分配的现状 (6)第二章CR基本原理和频谱分配技术分析介绍 (8)2.1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 (8)2.2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原理 (9)2.3 频谱分配的特点 (11)第三章CR频谱分配方案分析及比较 (15)3.1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模型介绍 (15)3.2 基于图论着色模型的现有算法 (19)3.3 频谱分配算法的比较 (26)第四章CR频谱分配的应用 (28)4.1 应用场景 (28)4.2 CR典型应用 (29)第5章结论与展望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第一章CR现状及频谱分配的研究现状在当今的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无线业务的逐渐扩展,可用的频谱资源越来越少。
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分配研究

2 博 弈 论 简 介
2.1 合 作博 弈 应用合 作博弈论方法 来研究认 知无 线 电网络 中
的频谱分配问题已有很多。文献[27]中将用合作博 弈来解决在认 知无线 电中频谱分配的过程描述如 下 :接人频谱之前 ,认知用户会先签订一个关于频谱 的使 用协议 ,按照 这个协议 的规则 ,能保证 认 知用户 通 过合作 所 得 到 的 收益 比单 独 行 动 获 得 的 利 润要 高 ,在合作博弈 的过程 中 ,可 以用核 仁来 测试 认知用 户 之间的合作稳定 与否 。认 知用户 如何 分配 合作 的 收益问题是用夏普利值来考虑 的,该值会兼顾平均 和公 平 ;当涉及 到最大化最 小公平 原则 时 ,认 知用户
关键 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 分配 ;博弈论 中 图 分 类 号 TN925 DOI:10.3969/j.issn.1672—9722.2016.01.023
Spectrum Allocation of Cognitive Radio Based on Gam e Theory
NI Qiufen (Guangzhou Hua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511325)
* 收稿 日期 :2015年 7月 11日,修 回日期 :2015年 8月 24日 作者简介 :倪秋芬 ,女 ,硕士 ,研究方 向 :计算机 网络 。
倪秋芬 :基于博 弈论 的认 知无线电网络频谱 分配研究
第 44卷
合作 收益 的问题 就要 用核仁 来分 配 。
的历史 信 息来决 定 自己此 时所 应该 采取 的策 略 ,经
总第 315期 2016年 第 1期
计算机 与数字 工程 Computer& Digital Engineering
基于博弈理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

2 3
统 和无线 话筒 系统 . 在 两个 授 权 用 户 系 统 时 的 存 信道 分配 问题 可 以看作 是经 济学 中的双寡 头竞 争 问 题. 现实 中每 个厂 商对 价格 都有 相 当的影 响力 , 但不 能完 全 控制 ; 品要 么 同质 , 么 异质 , 此 该 市场 产 要 据
用户的无线通信网络 , 假设授权 用户系统工作于一 个较宽的频带上 , 其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未使用的 频 谱组 成两个 单 独 的频 谱共 享 池 . 里 的 两个 频 谱 这 共 享池 对应 两个授权 用户 系统 , 即博弈 的双 方. 中 文 把 频谱 共享 池 中的频 谱 分 成一 些 相 互 正交 的信 道 , 授 权用 户决定 是否 出租这 些信 道或 出租这些 信道 中 的哪一部 分 . 实际 中 , 认知 用户具 有不 同 的信 道使用 偏好 , 因此它们 组成 了一个 纵 向产 品差 异化市 场. 本 研 究假定 每个认 知用 户最 多购买 一条 信道 .
中图分类号 : N 2 . T 995
di 036/. s. 0 — 5 . 1.505 o: . 9jin 1 0 6X 2 00.0 1 9 s 0 5 0
由于现有 的频谱授权机制采用 固定 的频 谱分 配 , 使得频谱利用 率低 , 造成 了频 谱资 源 的大 量 浪费 , 而
量 和质量 , 可 以等效 为经 济学 中的寡 头市 场. 于 这 对 以频谱交易 为最终 目的的寡头市 场而言 , 如何确定频
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算法研究

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算法研究引言:无线电频谱资源有限,而无线通信应用的迅猛发展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频谱共享作为一种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然而,由于频谱资源有限以及不同用户之间存在的相互干扰等问题,频谱共享问题变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
针对这些问题,许多研究者转向博弈论来解决频谱共享问题,以实现高效的频谱利用。
一、博弈论概述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互动环境中做出选择的数学理论。
博弈论可以用于解决多个参与者之间的冲突和合作问题。
在频谱共享中,不同用户之间的频谱分配决策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问题。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者、策略、收益函数等。
参与者选择不同的策略以实现最大化自身收益,而收益函数则用于衡量参与者的收益。
通过分析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可以设计相应的频谱共享算法。
二、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算法1.频谱共享模型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指的是智能设备通过对频谱资源的感知和控制,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共享。
一个典型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模型可以包括一个主用户和多个次用户。
主用户是被授权使用频谱的用户,次用户是需要共享频谱的用户。
次用户需要遵守主用户的频谱使用规则。
2.频谱分配算法在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中,频谱分配算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频谱分配算法通过博弈论的方法设计,以实现次用户之间的频谱分配。
常用的频谱分配算法包括纳什均衡算法、最大熵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用于解决频谱分配中的冲突和合作问题,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
3.性能评估指标频谱共享算法的性能评估指标对于研究者来说非常重要。
常用的性能评估指标包括频谱利用率、干扰程度、系统容量、公平性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对频谱共享算法的性能进行客观的评估和比较。
三、博弈论在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中的应用博弈论在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主用户和次用户之间的频谱竞争问题中,可以使用博弈论的竞争博弈模型来描述和分析。
基于博弈论和进化计算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方法[发明专利]
![基于博弈论和进化计算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2153f6a71fe910ef02df863.png)
专利名称:基于博弈论和进化计算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尚荣华,焦李成,徐豪,马文萍,马晶晶,侯彪,李静
申请号:CN201410570851.X
申请日:20141023
公开号:CN104284339A
公开日:
201501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用户之间相互干扰较大,通信容量较低的问题。
其方法步骤为(1)通信用户分配无线电通信频谱;(2)更新通信用户无线电通信频谱;(3)建立通信矩阵;(4)对通信矩阵进行迭代更新;(5)寻找评价值最高的通信矩阵(6)分配无线电通信频谱。
本发明结合了博弈论方法与进化计算方法,降低了通信用户之间的信号干扰,增加了通信系统的总信道容量,同时本发明可快速输出无线电通信频谱分配方法,满足了快速分配无线电频谱的需求。
申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地址: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分配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分配技术研究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频谱资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资源。
对于无线电网络中的各种通信应用,频谱的合理分配是其联系实际、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频谱分配技术在无线电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现的核心在于实现能够完全充分地利用现有的频谱资源,实现各项通信的最优化。
然而频谱资源的分配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这其中关键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实现无线电网络通信的最大化效益。
针对此类问题,研究者们通过各种方法对频谱资源的分配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面我们将对其中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1.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分配技术博弈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交互行为的一门学科。
在无线电网络中,各项通信之间的竞争分配其实也是一种交互行为。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分配技术正是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法。
其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各项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优先级,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博弈论分配中,常见的做法是对通信双方建立一个适当的规则和限制,让其双方产生一个共赢的结果。
2. 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技术是一门高度发达的计算机学科,它的作用在于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相当于是一种能够自学习、自适应的计算模型。
在频谱分配方面,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对频谱资源的使用进行预测和优化,实现对无线电网络通信的最大效益。
在神经网络技术中,我们可以将一些必要的因素(如:通信距离、通信带宽、通信时间等因素)加入到预测模型中,并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来得出一个最终的结果。
这种技术在频谱分配问题中往往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 遗传算法方法在频谱分配问题中,遗传算法也是常见的一种分配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的方式来对频谱资源的分配进行优化。
在遗传算法中,通过对大量数据和变量进行随机组合,得出一个最优解。
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的博弈论方法

《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的博弈论方法》总结张烨,龚晓峰2009摘要:问题: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分配问题备受关注,分配给用户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或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
分析:为了提高频谱分配,需要涉及大量策略选择问题,可以利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研究。
解决问题方法:建立合适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的博弈论框架,从而促进无线通信的发展。
1、提出问题: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需求不断增长,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分析问题:2.1认知无线电技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动态改变传输功率、载频、调制方式等传输参数以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2.2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技术2.2.1问题:在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分配是根据需要接入系统的节点数目及其QoS 要求将频谱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指定节点。
2.2.2分析:(1)因此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频谱分配方法从而在各地区和各时间段里有效地利用空闲频谱,提高频谱利用率。
频谱分配策略的选择直接决定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率以及能否满足用户因不同业务而不断变化的需求。
(2)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原则:1)保证灵活性。
2)应能提高系统性能。
3)应尽量减小信令开销和计算量。
2.3.1问题:图论模型和定价拍卖模型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更好推动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
2.3.2分析:在频谱分配算法设计过程中,设计了大量的策略选择问题,因此需要提出新的频谱分配模型。
2.3.3解决方法:对于涉及策略选择的频谱分配问题,可以利用博弈论对相关的自适应算法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主要需要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 算法是否具有稳定状态;(2) 这些稳定状态是什么;(3) 这些稳定状态是否满足需要;(4) 算法收敛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约束条件图(1)认知无线电博弈论分析流程1) 论证算法具有稳定状态。
在多数博弈论模型里,分布式算法的稳定状态为纳什均衡。
认知无线电中基于博弈论的频谱分配算法

S e tu alc t n ag rt m a e n g me t e r n c g i v a i p cr m l ai lo i o o h b s d o a h oy i o nt e r d o i
T N h- n HA u ,Y N u E GZ iu , N X e A G X j
而有所 区别 , 如以最大化系统 吞 吐量 为 目标 、 以最大化信 道利
0 引 言
随着无线通信需求 的不断增长 , 频谱资源匮乏 的问题 日益 严 重。研究表明 , 目前 的固定频 谱分配方式导致资源平均利用 率低 下 , 且极不平衡 。由文献 [ 3 可知 , 1~ ] 认知无 线 电系统是
算 法能在较 短 时 间内收敛 到稳 定状 态 , 潜在 函数 取值 达 到最 大值 、 系统 总 干扰水 平 降到 最 小、 用户 的 SR水 平得 I
到明显改善 , 达到 了潜在博弈下信道分配的纳什均衡 , 实现 了提高频谱利用率的目的。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 频谱分配; 博弈论; 信干比
一
用率为 目标 、 以最小化系统信干 比水平为 目标等 。本文 月 01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Ap l ai n Re e r h o mp t r p i t s a c fCo u e s c o
Vo . 8 No 7 12 .
J1 2 1 u. 0 1
认 知 无 线 电 中基 于博 弈 论 的频 谱 分 配 算 法
( ol efI om tnE gnen ,N r esDini nvrt, in12 1 ,C i ) C lg n rai n i r g ot at al U i sy Jl 30 2 hn e o f o ei h ei i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的博弈论方法》总结
张烨,龚晓峰 2009
摘要:问题: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分配问题备受关注,分配给用户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或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
分析:为了提高频谱分配,需要涉及大量策略选择问题,可以利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研究。
解决问题方法:建立合适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的博弈论框架,从而促进无线通信的发展。
1、提出问题: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需求不断增长,适用于无线通信的
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分析问题:
2.1认知无线电技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动态改变传输功率、载频、调制方式等传输参数以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2.2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技术
2.2.1问题:在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分配是根据需要接入系统的节点数目及其 QoS 要求将频谱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指定节点。
2.2.2分析:(1)因此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频谱分配方法从而在各地区和各时间段里有效地利用空闲频谱,提高频谱利用率。
频谱分配策略的选择直接决定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率以及能否满足用户因不同业务而不断变化的需求。
(2)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原则:1)保证灵活性。
2)应能提高系统性能。
3)应尽量减小信令开销和计算量。
2.3.1问题:图论模型和定价拍卖模型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更好推动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
2.3.2分析:在频谱分配算法设计过程中,设计了大量的策略选择问题,因此需要提出新的频谱分配模型。
2.3.3解决方法:对于涉及策略选择的频谱分配问题,可以利用博弈论对相关的自适应算法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主要需要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 算法是否具有稳
定状态;(2) 这些稳定状态是什么;(3) 这些稳定状态是否满足需要;(4) 算法收敛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约束条件
图(1)认知无线电博弈论分析流程
1)论证算法具有稳定状态。
在多数博弈论模型里,分布式算法的稳定状态为纳什均衡。
一般情况下,判断一个博弈过程中存在纳什均衡的充分条件:a、参与者集合是有限的;b、行动集合是封闭的,有界的凸集;c、效用函数是在行动空间上的连续的、拟凹函数。
补充1、纳什均衡:若一个行动向量满足:ui(a)≥uibi,a-i)∀i∈N,bi∈Ai,则向量 a 被称为纳什均衡。
也就是说,在参与者集合里,如果没有一个参与者能够靠自身行动的改变来提高自身收益时,整个参与者集合对应的行动向量就称为纳什均衡。
补充2、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算法都满足这些条件,即多数认知无线电的算法都有一个默认的稳定状态。
2)判定稳定状态。
通过遍历一个博弈过程中所有可能的行动向量来判定一个博弈过程中
所有的稳定状态。
3)确定稳定状态是否满足需求。
在找到纳什均衡点后,还应该确定此纳什均衡点是否为
我们所需要的。
3).1举例模型:一个具有中心接收机的单一簇 DS-SS 网络,除了中心接收机外,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调整它们的发射功率,使得信号与加性干扰噪声比达到最大。
所有者参与者的效用函数方程: (
ui(p)=hipi/⎡⎣(1/k)
k∈N\i∑hpkk+σ] (1)
其中,参与者集合是簇中除了中心接收机外的节点;行动集合是所有可能的功率等级(假设可选的功率等级有限);所有参与者的效用函数由式(1)给出;pi 是节
点 i 的传输功率,K 是传播系数的统计估计,hi 是从节点到接收机的增益(假设小于 1),σ 是接
收机处的噪声。
3).2分析:首先,由于远近问题,系统容量将大大减少;其次,这样将导致信号干扰噪声比不平等分布,最近的节点比最远的节点会有更大的信号干扰噪声比;此外,电池寿命也会大大减少。
但这样的结果却是帕累托最优的。
3).3结论:我们必须从网络设计者的目标是否被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一个稳定状态是否是所需的。
这个博弈过程的唯一的纳什均衡就是所有节点都以最大功率传输时的功率向量。
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为此,可以采用一个能反映算法设计者需求的系统目标函数来衡量这些稳定状态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4)确定收敛条件。
所设计的算法必须满足收敛条件,才能使系统最终达到纳什均衡状态。
方法:对收敛的研究需要个别进行或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现。
或者,可以利用具有收敛状态的博弈模型,如重复博弈模型、超模博弈模型以及潜在博弈模型等,对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问题进行研究。
3 利用博弈论建立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模型
3.1建立模型: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分配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不同用户频谱策略选择的博弈过程,如果把频谱的分配等同于信道的分配,此问题可以建模成一个博弈的输出。
频谱分配问题的博弈论数学描述的一般形式如下:
Γ=N,{Si}{i∈N,{Ui}i∈N} (2)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参与者是认知无线电用户,他们的行动策略是对传输信道的选择,并且他们的效用和所选择的信道质量有关。
信道质量信息可由认知无线电用户通过在不同的无线频率上测量而获得。
N 是参与者(选择某个信道来传输的认知无线电用户)的有限集,Si 是相对于认知用户 i 的策略集,定义S=⨯Si,
i∈N为策略空间,Ui:S→R 则为效用函数集。
对于博弈Γ中每一个认知用户i,效用函数Ui是Si和其他竞争用户S-i的函数,其中Si是认知用户i选择的策略,S-i是其他竞争用户的策略。
3.2分析:在博弈过程中,每个认知用户均独立进行决策并且受到其他用户决策的影响,博弈结果分析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判断自适应信道选择算法是否存在收敛点,且这个收敛点对于任何用户都不会产生偏移,即纳什均衡。
S={s1,s2,...,sN},当且仅当Ui(S)≥Uisi,s-i)约束条件:对于所有认知用户的一组策略:'(
∀i∈N,si'∈si时,这组策略为纳什均衡。
如果这个纳什均衡同时满足策略最优,则此稳定状态以及相应的算法是我们所需要的。
3.3结论:在实际应用中,为实现不同的目标,往往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效用函数,例如基于最小化系统干扰水平的效用函数、基于保证用户公平性的效用函数、基于最大化系统频谱利用率的效用函数等等。
因此,可以利用博弈论对不同的效用函数进行分析,论证效用函数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并讨论此纳什均衡是否满足需要,确定收敛的条件等等。
这样就可以完成预计相应算法的收敛性,并论证均衡状态的最优性等目标。
之后,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是否与博弈论的分析相一致。
4、应用前景:利用博弈论建立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分配模型并对相关算法进行分析设计是较新的研究方向,尚处于起步阶段,相信随着对基于博弈论模型的频谱分配的深入研究,会极大地促进无线电通信的发展。
5、综述目的:介绍了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和博弈论在认知无线电领域的应用条件,并阐述了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的博弈论框架,为今后系统科学地利用博弈论分析研究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
6、综述优点:本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问题的博弈论框架。
7、综述缺点:本文对频谱分配技术的分类及频谱分配模型的介绍不周全,比较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