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政策(20180626)
2018年房地产市场政策分享
![2018年房地产市场政策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d3cc191bce2f0066f4332294.png)
5、精装修
首次出台书面化全装修 管理政策
7、建筑规划
去公寓化,小面积公寓成 为绝唱
一、保刚需/刚需选房扩容、大学生八折购
房源范围 价格≤18000元/m² 户型≤120m² 比例40%
适用对象 毕业5年内 大专以上 武汉市户籍 创业满1年&无自有 住房&3年内无住房 记录
2018.2 刚需优先选房
2018.5 大学生八折买房
临空港青年城大学 生安居房试点
2018.6 刚需选房扩大
2018.11 刚需选房扩大
低于市场价20%出售,禁 止上市交易,实行封闭运 行、循环退出
房源范围 价格<20000元/m² 户型< 140m² 热点区域100% 其他区域80%
M《ic武ro汉so市ft刚W o需rd无 房家庭首次购买 新建商品住房优 先选房操作规程
武汉市正式发布《关于规范 住房租赁服务企业代理经租 社会闲散存量住房的试行意 见》,承租人人均住房使用 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符合 条件的客户可进行装修改造 后出租
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 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 办公厅关于沈阳等11个城市 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 住房试点实施方案意见的函 》,武汉将在东湖高新区、 江夏区、黄陂区、蔡甸区四 个区先行开展试点工作
2018年武汉房地产市场政策分享
2018房地产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四大方面、七大项
多元化供给
2、租赁住房
责任进一步落实
规范市场
4、二手房销售
规范二手房交易流程
6、拆迁补偿
鼓励货币化补偿
1
2
3
4
5
6
7
1、新房销售
还续出台保刚需类政 策,2018年是刚需大年
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热点解读
![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热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a2d7f1f0912a2161479296f.png)
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热点解读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热点解读》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提案,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热点解读房地产市场在经历2013、2014年的大起大落后,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今年“两会”中,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往的“调控”、“抑制”等词汇未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稳定”、“支持”等积极性的措辞。
2015年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平稳、宽松的基调已基本确立。
然而就是因为政策一片利好,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行业发展背后的隐患,短期激励无异于一剂肾上腺激素,不过是权宜之计,如果一个行业要靠不断“打鸡血”才来维持,那也说明这个行业行将朽木不远矣。
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时代,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石已不再稳固;行业已从“努力增加供应量”到“千方百计去库存”,结构性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部分城市库存压力畸高,区域、产品供求结构严重失衡。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应站在各自的角度,分城施策、量体裁衣,长远规划、尽早转型,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良性发展找到持续推动力。
一短期(1年内):政策面平稳宽松,新棚户安置模式催生新需求1、“稳增长”方针不变,房地产行业势必从中受益2015年还是要“稳增长”热门思想汇报,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的景气度至关重要,抓龙头才有事半功倍之效,正基于此,我们认为年内对房地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必将迅速出台;在中央仍将延续房地产业“去行政化、分类调控”的整体思路,类似以前“国五条”“国八条”等直接行政性的干预措施将不再出现,出台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更加优惠的税费举措加大对企业和购房者的扶持;地方政府也将会进一步落实户籍改革、调整公积金贷款、加快区域一体化、给予购房者或者引进人才等特定人群直接购房补贴等。
2018房产新政策 现在买房子贷款利率是多少
![2018房产新政策 现在买房子贷款利率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c9ef9f826f1aff00bfd51e52.png)
2018房产新政策现在买房子贷款利率是多少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购房政策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房子作为大家居住生活的地方,是一定要购买的,但是现在如果要买房子也是不好去购买的,由于房价的高涨,很多城市都有发布一些关于买房的政策,如果要买房,肯定都要先关注这些购房政策,接下来大家就一起了解一起2018年房产新政和买房子的贷款利率。
2018房产新政策1、有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楼市将要进入“冻房时代”,拿一线城市深圳来举例,深圳是上一波楼市上涨的领头羊,领先了全国一年左右的时间。
2、早在此前的几个月,业内就有关于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是否会推出限售政策的猜测,而2018年深圳出让的第一块普通住宅用地,加上了限售5年的条款。
这说明近期楼市调控正在继续收紧。
3、住建部负责人也明确表示,2018年的房地产调控要满足刚需、支持改善、遏制炒房。
在今年国家调控收紧的环境下,首当其冲遭受打击的是炒房投资客们。
4、我们都知道限售最主要的目的是抑制投机炒房。
一旦房价上涨时机来临他们就会果断出手套现,对炒房客们来说持有时间越长风险和成本就越高。
5、2018年房地产调控开局意义重大,不但为今年的调控定下主基调,还表明了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决心,很多人期待的调控并未松绑,而今年的调控仍将继续。
现在买房子贷款利率是多少?1、目前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分为自有房产和按揭房产抵押贷款,两者贷款利率有所不同,按揭房产抵押贷款的利率通常高于自有房产。
2、各地区、各家银行之间执行的实际利率也有较大差异,不过,其实际利率一般是以基准利率为基础,上浮一定比例来执行,大致上浮10%-50%这样一个区间。
3、自去年10月24日央行降息后,目前银行执行的最新基准利率为:贷款一年以下利率为4.35%;一年至五年利率为4.75%;五年以上为4.9%。
4、在2016年,银行也会按照此基准利率执行。
至于个人办理住房抵押贷款的实际利率,银行一般会根据借款人的综合资质、住房综合状况等来确定。
2018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https://img.taocdn.com/s3/m/8a6b06332af90242a895e581.png)
2018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1.城市土地购置面积增长迅速社科院报告认为,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与2016年基本持平,土地市场热度不减,且增幅持续扩大。
蓝皮书分析指出,2017年,35个大中城市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高居前三位的城市依次是重庆、上海和北京,投资额分别为3980亿元、3857亿元、3693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居于后三位的城市依次是呼和浩特、西宁、银川,投资额分别为238亿元、351亿元、403亿元。
从投资上看,资金青睐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好的超大城市。
35个大中城市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前三位的分别是乌鲁木齐、深圳和郑州,这三个城市的投资额比2016年分别增加了22.6%、21.3%和20.9%;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幅下降最大的城市是呼和浩特,其次是太原,第三是银川,2017年这三个城市投资额比2016年分别减少54.2%、30.8%和15.2%。
而从土地购置面积增幅来看,35个大中城市中前三位分别是贵阳、西宁和哈尔滨。
其中,贵阳的增幅达到566%。
西宁和哈尔滨的增幅分别为148.5%和135.1%。
值得注意的是,35个大中城市有17个城市的土地购置面积出现负增长,其中,降幅最大的分别是成都、海口和大连,2017年的土地购置面积比2016年分别下降了69.4%、55.8%和55.1%。
报告显示,2017年土地购置面积由2016年负3.4%转到2017年15.8%,并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
一方面政府为了稳定房价,增加了土地供应,此外大量的租赁住房用地入市,导致土地购置面积有较快增速。
报告显示,2017年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从2017年初的15.8%,一路下滑到全年的负4.4%。
这主要是因为限价政策对住宅影响较大,部分开发商拉长施工周期,延缓项目竣工。
2.报告建议开征“空置税”统计显示,2016年和2017年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分别同比增加8.7%和10.5%,连续两年增加,2017年各月份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持续高于销售面积增幅。
2018年房地产市场分析
![2018年房地产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482b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f.png)
2018年房地产市场分析一、背景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作为房地产市场的特殊一年,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变化。
本文将对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
二、政策背景2018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政策包括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旨在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快增长,保持市场的稳定。
三、市场供需分析1. 供应端2018年,房地产开发商在各地的土地市场上积极争取地块,供应端保持着相对充足的状态。
然而,在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调整策略,减少新项目的开发,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2. 需求端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需求端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受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购房者的购买能力受到了压制,购房需求有所降低。
而一线城市购房者的需求更加理性,注重房产的品质和投资价值。
四、价格走势1. 房价涨幅2018年全国房价整体呈现平稳的态势,较上一年度的涨幅有所放缓。
一线城市房价保持稳定,二线城市房价涨幅略有回落,三四线城市房价涨幅大幅下降。
2. 二手房价格受调控政策的影响,二手房市场的价格也表现出下降趋势。
购房者对于二手房的需求有所回落,市场上二手房供应量逐渐增加,导致二手房价格整体下降。
3. 租金水平房地产调控政策对租赁市场同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租金水平在2018年整体呈现平稳态势,一线城市租金涨幅放缓,二三线城市租金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五、投资分析1. 投资机会尽管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2018年仍然存在一些投资机会。
例如,部分二线城市和新兴城市的房价相对较低,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另外,租赁市场的发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会。
2. 风险提示投资者在参与房地产市场时需要注意一些风险。
首先是政策风险,调控政策可能随时发生变化,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其次是项目风险,投资者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质量和地理位置,以确保投资的安全性。
2018房产政策波澜不惊市场稳中趋降
![2018房产政策波澜不惊市场稳中趋降](https://img.taocdn.com/s3/m/2b9024aee2bd960590c677fa.png)
2018房产政策波澜不惊,市场稳中趋降!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房地产的内容如下:(2017年)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
(2018年)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开工580万套。
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居。
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那么,今年关于房地产的表述有何特点?老杨总结为三点:1、(回顾2017年)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
这属于是庆功的贺语。
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成效明显,没提一二线,是因为一二线城市2016年就已经成效明显了。
另外,在2018年工作安排中,没有提及去库存,而在2015、16、17年三年都提及去库存。
这也就意味着2018年基本上不需要去库存了。
2017年,三四线城市房价都涨起来了,确实不宜再提去库存了。
去库存就得刺激市场需求嘛。
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
基本靠谱,但也有少数城市,如杭州、成都、长沙、武汉主要是靠严格限价人为控制住了房价,存在失真现象。
2、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这是调控总方针,在此强调一下,也就相当于2018年楼市政策的定海神针。
3、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
主要代住建部去年底所谓的“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老调重弹,纠结推进,关键还是房地产税。
5、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相当于在住宅供给侧方面的三分法:有钱人可以买房住,没钱人可以租房住,夹心层可以买部分产权的房子。
2018年出台有关商住房的政策
![2018年出台有关商住房的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e4a9d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f.png)
2018年出台有关商住房的政策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转折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商住房的政策,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调整。
本文将分析2018年出台的一些重要政策,并探讨其对商住房市场的影响。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
这一政策强调了“房住不炒”的原则,明确指出房地产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炒作的。
根据这一政策,各地都开始加强对商住房的调控工作,限制商住房转为纯住宅使用。
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商业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这一办法,商业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给非国有企业,并规定商业性建设用地转让的价格应当不低于出让底价。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商住房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使房地产市场更加公平竞争。
另外,2018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的公告》,对商住房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根据这一政策,商住房的印花税和契税将按照非普通住房的标准征收。
这一政策的出台,促使商住房的销售价格得到合理调整,使得市场价格更加透明公开。
2018年还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政策,以进一步加强对商住房的管理。
例如,北京市提出将对商住房的住宅比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商住房真正用于商业用途;上海市则提出对商住房进行实名管理,确保商住房的使用符合规定。
总的来说,2018年出台的有关商住房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住房市场的发展。
通过明确商住房的定位和用途,加强对商住房的调控,以及完善税收政策等措施,商住房市场的乱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也应认识到商住房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商住房的定位不清,容易滑向商业主导的楼盘,其中的住宅比例偏低,导致住房短缺;另一方面,商住房市场的发展仍然受到投机炒作的影响,有部分地区的房价出现了快速上涨。
2018年房地产形势分析观察小结
![2018年房地产形势分析观察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ed33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3.png)
房地产迎来历史性巨变,绝非虚张声势的妄 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这种巨变可以从三 个维度观察:
房地产变天了,2018年钱荒会再现!
国人63%财富是房产,刺破将不堪设想!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刚性的泡沫,还不能破,人们的财富都压在这儿
一旦刺破不堪设想。我们房地产泡沫的提法是抑制资产泡沫。要防止房地 产的泡沫破灭,引爆金融风险。现在决策层对于房地产极其担忧,担忧房 地产是未来中国的黑天鹅事件,对房地产泡沫的警惕性非常高,所以这次 抑制资产泡沫重点是房地产。监管主要关注一组数据,就是住房供给与刚 性需求的关系。如果住房供给过多,超过刚性需求了,比如说平均每家五 套房,泡沫就破了。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土地市场持续火热,中 西部成为开放新高地。
从城市群拿地企业来看,龙头房企布局更广,中小房企布 局集中于其深耕区域。
从城市排行榜来看,一二线城市仍为房企投资拿地的重心, 三四线重点城市持续火热。
2018年房企拿地趋势
1、投资拿地,逐渐成为房企进退与生死存亡的关键; 2、对手变伙伴,合伙拿地,联合体拿地开始成为拿地典型潮流; 3、过去招拍挂是拿地主渠道,如今并购成为拿地主渠道。
(2018年1-5月)
拿地情况
从拿地金额来看,碧桂园、万科、保利居前三甲。TOP10 房企1-5月拿地总额3696亿元,占TOP50企业的45.7%,龙 头房企获取土地资源优势相对稳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品牌房企资源集聚效应日益加强,强者恒强态势凸显。15月,TOP10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平均增长率为40.7%,依旧 保持较高拿地水平,强者恒强态势凸显。
——孙宏斌(2018.3.29)
严格说起来2018年是没法预测的。假定按照现有的政策不变,比如说 房地产政策不变、防范金融风险去杠杆的政策不变。楼市会有这样的变化:
2018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2018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88b481c77da26925c5b08b.png)
1 政策:供需两侧精准调控,引导预期回归理性2018年,房地产政策调控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在金融财政政策定向“宽松”的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仍然“从紧”。
2018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两次重要会议确定了全年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基调。
地方延续2016、2017年因城施策的调控风格,在需求端继续深化调控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市场监管,坚决遏制投机炒房,保障合理住房需求。
在供给端则发力住房供给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共有产权住房等保障性安居住房,增加有效供给比重。
可以说,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变化和调整,正是这一轮始于2016年的调控政策取得的积极效果。
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支撑市场趋于冷静的情绪基础仍不完全牢固,稳定市场预期的效应正在不断强化。
由此,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概率较大,很难出现轻易转向。
基于短期调控政策取得的时间窗口,各地政府正在加快改善供求结构,特别是扩大有效供给、提升各层次需求的保障水平,为中长期市场供求走2018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摘要:2018年,中国房地产政策调控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百城均价各季度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均收窄,整体价格趋于稳定。
各类用地推出量继续增长,其中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增幅显著。
代表企业销售金额保持增长,销售规模有望创新高;拿地态度谨慎,土地投资热度下降。
关键词:房地产;政策;价格;供求;土地;企业;2018年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9)01-0021-27收稿日期:2018-12-19文章来源:文本由中国指数研究院供稿。
向平衡积累基础。
在2019年,面对复杂的调控环境仍然是企业的常态,特别是因为棚改调整、供给放大带来的影响,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需要企业未雨绸缪。
2018年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脉络梳理及其发展研究_43页
![2018年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脉络梳理及其发展研究_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10992b32f78a6529647d539e.png)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脉络梳理及其发展分析第一部分:调控政策梳理2<一)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2<二)我国房地产业的成长阶段2<三)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阶段31、从支柱产业到防止泡沫32、从国八条到房产税5<四)房价在调控中继续快涨71、调控密集的2006年72、调控效果显现10<五)房地产调控的一波三折131、2008年调控政策142、2009年房地产政策20<六)调控政策频出,力度逐步升级21第二部分: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29<一)从“十二五”规划角度看291、需求总量较大292、中国的城镇化惠及房产市场313、商业服务性地产面临新的机遇314、房地产开发企业严重分化34<二)券商对短期房地产市场的分析35<三)2018年影响房市的主要因素361、政府调控政策对住房价涨跌的影响362、住房市场供与需的变量对住房价涨跌的影响363、保障房对住房价涨跌的影响374、流动性过剩对住房价涨跌的影响37<四)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我省的影响381、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新特点382、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走向393、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我省房地产市场的影响41第一部分:调控政策梳理<一)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1993年-1998年我国房地产发展是政策先行,1993年开始,我国开始深化住房改革,1993年,国家出台《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提出整顿金融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16条政策措施(通称“国16条”>;1994年又出台《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颁布《住宅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
房地产业开始逐渐起步,此后我国房地产业开始起步,并逐步方块发展速度。
<二)我国房地产业的成长阶段:1998年-2002年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1998年7月,国家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简称“23号”文件>,明确提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拉开了以取消福利分房为特征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
2018年6月全国房地产土地市场简报
![2018年6月全国房地产土地市场简报](https://img.taocdn.com/s3/m/c3474cd9960590c69ec376ca.png)
CHINA REAL ESTATE数据一、成交:量跌价涨,一二线城市成交规模触底回升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同比上涨,但主要是靠三四线城市的高成交量支撑整体成交规模,一、二线城市的表现均较为冷淡,其中一线城市尤为显著。
6月份全国地市成交再度呈现量跌价涨的走势,CRIC监测的300城经营性土地共成交2275幅,同环比分别下降了16.2%和17.8%;成交建筑面积14364万平方米,环比跌幅28.2%,同比也下滑19.2%,主要由于2017年第二季度末土地市场开始显著升温;成交总价3243亿元,同环比也分别下跌21.4%和11.8%;此外,6月份土地成交溢价率仅有23.2%,环比回落13.9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低位,各项指标均下滑显著。
二、分布:一二线成交规模环比微升,三四线成交再陷低迷6月份市场总体表现为量跌价升,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在上月低谷后重新上涨,总体来看一二线城市表现都稳中有升,三四线城市本月则成交规模严重收缩。
一线城市6月份成交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环比大涨99%,主要由于上月成交仅有53万平方米,该成交面积相比去年同期仍然下跌了62%,成交金额187亿元,环比高涨278%,但同比降幅为59%,经历半年的相对低位后,本月一线城市的平均楼板价回升至18202元/平方米,环比大涨90%,同比也有8%涨幅,主要由于一线城市整体成交量低,土地成交均价受到单地块影响较大。
二线城市本月成交建筑面积2736万平方米,同比回落31%,环比上升7%,成交金额为1049亿元,同环比分别下降559%和5%%,本月成交均价为3833元/平方米,同环比均下降了11%,二线城市本月成交持续以城市偏远区域或下辖区县为主,土地成交均价进一步下降。
三四线城市本月成交建筑面积11488万平方米,同环比分别回落了15%和34%,本月土地市场成交量收缩较为严重,成交金额1984亿元,环比下跌21%,同比几乎没有变化,但成交均价持续抬升至1728元/平方米,同环比均上涨19%。
2018中国产业地产十大政策
![2018中国产业地产十大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218492a1bceb19e8b8f6ba7f.png)
导读2018年是产业地产蓬勃发展的一年,国家与地方相继推出各大政策推进产业地产行业的规范发展。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前瞻产业研究院就带大家共同盘点一下,2018年度对中国产业地产行业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十大政策:【十大政策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2018年11月18日)概述:《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区域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完善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有效遏制区域分化、规范区域开发秩序、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点评: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区域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吸附更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这背后有深层的背景。
从两个维度来看:第一,宏观经济,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整体经济第一轮依托工业化、第二轮依托加入全球市场,第三轮势必要依托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
第二,微观层面,每个区域都在发展产业、争夺产业资源,导致区域产业严重同质化。
【十大政策之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2018年1月26日)概述:《指导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提出要建立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要素优化配置机制、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机制。
第一,全面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
第二,优化配置资源要素。
省级层面主要是制定面向市县的规则、标准,引导资源要素在市县之间优化配置;市县层面主要是制定面向企业和项目的规则、标准,引导资源要素在企业和项目之间优化配置。
第三,统筹推进增量选优和存量提质。
一是增量方面。
加快推广“标准地”制度,联动推进“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亩产论英雄”的“标准地”制度改革,将投资强度、亩产、能耗、环境、建设等标准纳入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条件。
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汇总
![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dafcb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f.png)
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汇总
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购房资格限制:对购房者的资格限制继续加强,如限制非本地户籍人士购房、限制第二套住房贷款等。
2. 住房贷款政策收紧:加大对购房贷款的审核力度,提高首付比例、增加贷款利率等措施。
3. 限购政策:一些热点城市继续实行限购政策,限制购房者购买房产数量和面积。
4. 限售政策:一些城市对新购房的购买者实行限售政策,规定购房后一段时间内不能将房产出售。
5. 土地供应调控:加强对土地供应的管理,减少土地供应量,通过限制土地供应来压制房价上涨。
6. 金融政策调控: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限制房地产融资渠道。
7. 租赁市场发展:加大对租赁市场的支持力度,鼓励和规范房屋租赁市场,提供多样化的租赁住房供应。
8. 增加供应:加大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等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量,以缓解住房紧张状况。
9. 查处违规行为: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开发商、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违法行为。
以上仅为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执行情况可能因地区和时间而有所不同。
2018年全国房地产业十大事件
![2018年全国房地产业十大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ca10f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f.png)
2018年度全国房地产业十大事件2018年度全国房地产业十大事件(上篇)来源:2019.1.15《中国房地产》上旬刊2019012019开年伊始,《中国房地产》杂志联合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分两期为您详细盘点中国房地产行业2018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十大热点事件。
2018年度全国房地产业十大事件(上篇)事件一:楼市整治全面启动规范秩序成为重点事件二:打折促销成常态“金九银十”冷清收场事件三:棚改规模不变方式变货币化安置退潮事件四:万科喊“活下去”房企被迫改变策略事件五:海南限购覆盖全岛抑制投机寻求转型事件一楼市整治全面启动规范秩序成为重点事件2018年6月26日,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厦门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本次专项行动整治重点为:投机炒房行为、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和虚假房地产广告等四个方面。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另外,2018年住建部还多次约谈了部分调控不到位的城市负责人。
评析2018年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方向和重心出现调整,即从过去控需求、管供给转向了整秩序、治乱象。
一年以来,全国多地房地产市场存在违规违法等乱象,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也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于是,一系列会议召开和政策文件发布、对地方政府的约谈、督察组全国市场督查等工作,尤其是七部委新政,罕见的出现了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这三个特殊部门,说明国家非常重视此次整治市场秩序的行动,严打各种违规违法行为。
当前房地产调控的思路是明确的,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房地产政策历程
![中央房地产政策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1511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3.png)
以下是中国中央政府在过去几年中实施的一些重要房地产政策的历程:
1. 2016年:中国政府推出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包括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旨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避免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风险。
2. 2017年: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调控,加大了对违规开发商和投资者的处罚力度。
此外,还出台了租赁住房政策,鼓励发展租赁市场,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3. 2018年: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
例如,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了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4. 2019年:政府提出“房住不炒”理念,强调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定位和调控目标,即房地产的主要功能是居住,而不是投资。
政府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推动市场回归理性。
5. 2020年:政府继续加大力度遏制投机性购房,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金融和贷款政策。
此外,政府还提出了“三稳”目标,
即稳定土地、房地产和房地产市场。
总体而言,近年来中国政府的房地产政策主要聚焦于限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投机性购房、鼓励租赁市场发展等方面,以保障人民的居住需求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会因时而异,并根据市场状况和需求进行调整。
如需了解最新的政策信息,建议咨询相关政府部门或房地产专业机构。
2018年楼市的调控政策
![2018年楼市的调控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6c680b9d4d8d15abe234ef8.png)
明年楼市调控:满足刚需支持改善需求2017年即将过去,2018年楼市的调控政策成为大众关注话题。
23日,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将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同时,去库存任务再深入,步入县域去库存的新阶段。
调控力度不放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2017年,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10个城市累计发布了250多次调控政策。
通过限购、限贷、限涨、限售、限商等措施,今年全国楼市降温并持续保持平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开始,上海、北京出现房价环比“零增长”,深圳房价环比下跌;到了11月份,11个热点城市新房价格跌回一年前,热点城市的成交降温更是明显。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新部署。
谈及明年的楼市调控,王蒙徽强调,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楼市平衡发展的调控目标不会变。
”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只有落实“因城施策”的差别化调控才能实现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具体举措则会随着市场走向进行适度调整。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就提出,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整顿力度,加强市场监测分析,提高精准调控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差别化调控政策:支持改善需求遏制炒房强调“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时,王蒙徽表示,明年将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预计,满足首套刚需导向不变,支持改善性需求方面政策或略有放宽,不排除对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认定、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划分等方面进行政策微调的可能。
严厉的限购和限贷举措在2017年成为众多城市收紧楼市的标配手段。
据中原地产统计,今年超过50多个城市加入了限购限贷阵营,部分城市政策甚至经历了多轮升级。
2018年房地产行业政策分析报告
![2018年房地产行业政策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45a0e0fab069dc50220143.png)
2018年房地产行业政策分析报告2018年4月目录一、“租售并举”政策:平抑“恐慌性”波动 (4)1、租售并举开启长效机制时代 (5)2、租赁用地入市改变地产格局 (8)3、“租售并举”平抑“恐慌性”波动 (10)二、人才落户新政:需求端调控变相放松 (14)1、二线城市人口增速出现放缓趋势 (15)2、导入购房人口缓解财政压力 (17)三、棚改政策:对三、四线城市的拉动不可忽视 (21)1、棚改提速拉动三、四线城市销量 (21)2、PSL新增贷款超预期三、四线城市仍大有可为 (23)四、主要风险 (25)1、国内经济持续走弱 (25)2、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 (26)“租售并举”政策:平抑“恐慌性”波动。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截至目前,全国发布租赁新政策的城市已超50个,已有超过10个城市开展租赁类土地出让,供应量超过8万套。
2017上海只租不售用地供给量最大,已接近100万平方米,占上海市住宅类用地成交面积接近20%,政策执行力度相当坚决。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各地“租售并举”政策逐步落地,2017年9月以来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明显走平,维持在5-6%左右。
同时,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数据也逐步走稳,波动明显收窄,“恐慌性”需求得到平抑。
长期来看,通过提高租赁房源供给,延长租赁期限,从而分流购房需求,降低房地产市场波动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人才落户新政:需求端调控变相放松。
进入2018年更多的城市发布落户新政,落户门槛明显下降,从放松落户学历的限制,到放松落户年龄的限制,再到增加落户购房补贴,原本的人才争夺战已经俨然成为人口争夺战。
根据测算,房地产行业税费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比在40%以上,在经历了一年多“限售、限购、限价”的严调控后,地方财政收入压力明显增大,降低落户门槛—导入人口—扩大潜在购房人群—带动地产销量的变相放松模式成为地方政府首选之策。
201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报告
![201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da6b807f1922791788e81f.png)
201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报告作者: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19年第03期201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销售增速继续回落,新开工和土地购置意愿依然较强,房价平均涨幅维持高位运行。
从全国各区域来看,区域间分化特征明显。
华北地区疲态明显,房地产主要指标增速放缓,房屋销售面积出现负增长;东北地区土地购置增长较快,但销售仍保持小幅下跌态势;华东地区投资增长较快,销售平稳,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压舱石;华中和西南地区多数指标增速较快,是房地产市场的新兴力量和新的增长极,但西南地区需警惕房价上涨过快带来的不利影响;华南地区投资和新开工指标增长较快,但销售和土地购置指标增长较慢;西北地区投资和销售均较为平缓,但房价涨幅较快。
201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2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5%,增速与1-11月份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但与2017年全年相比提高2.5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85192亿元,增长13.4%,增速比2017年加快4个百分点。
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8%,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东北、华南、华东、西南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6.2、14.2、13和10.4个百分点,对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89.2%。
华北、华中、西北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增长0.4、3.3和5.1个百分点,对全国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0.8%。
分省市看,广东、江苏两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超过1万亿元,浙江、山东、河南、安徽、四川等5个省投资完成额超过5000亿元。
从投资增速上看,西藏、吉林、浙江、广东、甘肃、黑龙江、山西、云南、黑龙江等省区增长较快,增速均在15%以上。
宁夏、海南、青海、河北、河南、内蒙古、新疆等7个省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负增长,特别是宁夏降幅较大,超过30个百分点。
分城市看,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对全国22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监测,重庆、上海、北京投资完成额位居前三甲,分别实现4249、4033和3873亿元,西安、郑州、杭州、武汉、广州、深圳、苏州、天津、南京、成都、佛山等城市投资完成额也较高,均超过2000亿元。
2018楼市政策一览
![2018楼市政策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3377b594770bf78a652954c6.png)
一、中国社科院《房地产蓝皮书》解读中国社科院《房地产蓝皮书》指出:2018年楼市调控将以“稳”为主,为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建设营造稳定的市场环境。
住建部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据悉,“五一”前,住建部约谈了洗西安、海口、三亚等12个城市政府负责人,约谈中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再次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这是继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后,住建部再一次表明坚决的态度。
住建部要求,应认真落实稳房价、稳租金的调控目标,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未来“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不变,调控将“因城施策”尽管热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但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向,房价仍存在一定上涨压力,部分热点城市不排除进一步出台调控政策。
由于三四线城市市场热度持续提升,房价、地价快速上涨,市场已经被充分“激活”,预计2018年下半年三四线城市市场调整将会出现。
人才新政引发楼市热度上升合肥人才新政,购房10万补贴,40岁以下本科落户就能买房!呼和浩特市出台“人才新政”,购房最高补贴120万!珠海发布超含金量人才新政,全国首创给人才赠送住房50%产权……郑州人才新政,购房可拿10万元购房补贴……全国掀起的人才新政,促进了购房热度!2018年拆迁补偿政策大调整为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2018年,将实行新的农村拆迁补偿政策。
一是改变补偿规则,实现双向补偿,农民不仅可以领到农村房屋的补偿,而且还可以领取宅基地的补偿。
二是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金额,包括农民的固定财产、农房以及房屋内的装修、地上附着物补偿比如农民的果园菜园等。
三是实现多样化补偿方式,货币补偿和等价置换供农民自由选择。
四是更改原有的计算方法,保护农民权益。
二、2018年楼市政策盘点政府将不再是唯一居住用地供应者1月15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说,要改变政府作为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的情况,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土地和城市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完善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土地制度,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政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01市场篇:全国楼市发展及趋势02政策篇:全国楼市政策及演变03土地篇:土地政策及发展趋势引言企业篇:经营策略及战略调整产品篇:产品创新及投资策略0506目录风险篇:风险管理及应对策略0704城市篇:城市投资价值及风险上海篇:城市投资价值及策略08引言:中国楼市的时间与空间研究中国楼市,需关注两个维度:时间和空间。
⏹时间:历史、周期和趋势。
⏹空间:地段、区位和城市。
01市场篇:全国楼市发展及趋势1.1 楼市中最具分歧的概念:楼市增长模型房地产市场不同的观点和判断,其实都和对市场潜力、增长模型的评估差异有关。
城镇化是决定本轮楼市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2015年开启的房地产大牛市,和购房需求步入“大爆炸”的阶段有关。
A观点:加速上升B观点:稳步释放D观点:加速下滑C观点:缓慢上升F观点:缓慢下滑E观点:稳步下滑市场结构和逻辑支撑A、牛市增长:新型城镇化规划政策红利。
B、平稳增长: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八字方针。
C、慢牛增长:市场透支、去杠杆、去泡沫。
D、熊市暴跌:国际经验和房价泡沫破裂。
E、存量市场:存量市场正取代增量市场。
F、夕阳市场:市场饱和、瓶颈期到来。
1.2 经济周期:楼市的快车效应和避风港效应宏观经济中出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
当宏观经济强劲时,国民财富会加快进入楼市,即搭乘快车效应。
而当宏观经济萧条时,国民财富亦会加快进入楼市,所谓避风港效应。
图:中国GDP 年初累计季度同比增幅房地产市场的几大效应1、快车搭乘效应。
资产增值速度明显跑赢大市、跑赢其他资产。
2、避风港效应。
在股市下跌、汇率波动等情况下此类避险情绪会更加大。
3、社会福利替代效应。
在社会福利保障不到位的时候,其成为最后一道保障。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0%2%4%6%8%10%12%14%16%18%92.0393.0394.0395.0396.0397.0398.0399.0300.0301.0302.0303.0304.0305.0306.0307.0308.0309.0310.0311.0312.0313.0314.0315.0316.0317.0318.031.3 开发投资:如何看待重返两位数的现象近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反弹,超过了10%的水平,体现了需求端管控下,供给端依然亢奋的差异特点。
预计全年将位于5%左右的水平。
图:房地产开发企业年初累计开发投资额同比增幅房地产开发投资反弹的几个原因1、补库存战略。
三四线购地市场也比较活跃。
2、统计核算。
土地购置费递延结算效应。
3、建安成本。
钢铁水泥家居等板块成本上升。
4、新开工。
在途商品房正进入加快开工阶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0%5%10%15%20%25%30%35%40%45%08.0308.0708.1109.0409.0809.1210.0510.0911.0211.0611.1012.0312.0712.1113.0413.0813.1214.0514.0915.0215.0615.1016.0316.0716.1117.0417.0817.1218.051.4 房企购地:无规模无市场的意识趋同房企产业竞争思路更加趋同。
“小而美”、“大而全”的思路被认为并不高效,唯独“大而专”的竞争思路相对务实。
这几年专注住宅市场投资的地产企业,成长性最快。
图:房地产开发企业年初累计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幅房企购地的四个新现象1、千亿战略。
很多企业都提高了销售目标和任务。
2、区域转移。
放弃大城市,走三四线城市投资路线。
3、结构调整。
租赁用地投资的积极性较大,共有产权用地相对观望。
4、并购模式。
并购力度开始超越招拍挂模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60%-40%-20%0%20%40%60%80%100%120%98.0899.0499.1100.0701.0301.1002.0603.0203.0904.0504.1205.0806.0406.1107.0708.0308.1009.0610.0210.0911.0511.1212.0813.0413.1114.0715.0315.1016.0617.0217.0918.051.5 待售面积:去库存曲线放缓的信号开启库存跌回三年前水平,但监管层依然强调去库存。
县城去库存成为2018年房地产三大任务之一。
当然新的信号在于,当前去库存的曲线正从快速下跌步入到缓慢下跌状态。
图: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待售面积去库存的四个趋势1、城市结构。
三线去库存动力减弱,四线去库存动力趋强。
2、预售政策。
预售政策有所放宽,将制约库存下滑速度。
3、物业结构。
现房房源数量已不多,更多需要去期房库存。
4、摇号政策。
实际上很多城市摇号政策说明还是有“一房难求”的现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0 10000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12.0212.0512.0812.1113.0313.0613.0913.1214.0414.0714.1015.0215.0515.0815.1116.0316.0616.0916.1217.0417.0717.1018.0218.05万平方米1.6 推盘周期:房企有粮,入市不慌房价周期由交易周期决定,交易周期则由推盘周期决定。
当前推盘周期中,推盘节奏明显加快,虽不是历史最高,但也开始返回到了中高位的水平。
图:全国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增预售面积推盘周期的四个特点1、推盘节奏。
下半年预计还会加快推盘,以缓和业绩压力。
2、推盘心态。
若非资金压力大,推盘动作是会有懈怠心理。
3、限价因素。
当前新推的项目总体上是价格低估的。
4、产品结构。
装配式建筑、精装修、现房交付等正成为标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0.0310.0510.0710.0910.1111.0111.0311.0511.0711.0911.1112.0112.0312.0512.0712.0912.1113.0113.0313.0513.0713.0913.1114.0114.0314.0514.0714.0914.1115.0115.0315.0515.0715.0915.1116.0116.0316.0516.0716.0916.1117.0117.0317.0517.0717.0917.1118.0118.0318.05万平方米1.7 房屋销售:或步入前冷后热的U 型通道影响市场周期的最核心和最直观指标,就是市场交易。
相比悲观的看法,我们认为2018年此类指标依然可以维持在大于2%的正增长水平。
理由是去库存政策继续、限购等管控政策利空出尽等。
图:房地产开发企业年初累计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增幅成交指标重点关注四大要点1、中长期趋势。
20亿平方米规模还没触及。
2、曲线动力。
三四线城市提供更大的曲线拉升动力。
3、统计效应。
部分交易数据或在2018年才体现出来,如代缴社保违规交易现象。
4、市场趋势。
第四季度或有一波小反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30%-20%-10%0%10%20%30%40%50%60%07.0207.0607.1008.0308.0708.1109.0409.0809.1210.0510.0911.0211.0611.1012.0312.0712.1113.0413.0813.1214.0514.0915.0215.0615.1016.0316.0716.1117.0417.0817.1218.051.8 到位资金:资金面收紧的寒潮信号释放从资金面的周期看,2018年应该理解为资金小年的概念。
房企拓宽融资渠道、尝试以价换量政策等将会是常态,保守型的经营策略多一点。
图:房地产开发企业年初累计到位资金同比增幅房企资金面需要关注四个要点1、政策大环境。
去杠杆、防风险、控外逃等是政策主线。
2、降成本。
吻合改革导向类似租赁业务的,将继续享受低成本优惠。
3、销售回款。
回款的业绩考核加大,对于公积金和贷款购房的抵触情绪依然较大。
4、证券化。
部分证券化的政策还不确定,此类方式回笼资金难度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10%0%10%20%30%40%50%60%70%80%08.0308.0708.1109.0409.0809.1210.0510.0911.0211.0611.1012.0312.0712.1113.0413.0813.1214.0514.0915.0215.0615.1016.0316.0716.1117.0417.0817.1218.051.9 去库存周期:地级市也面临库存不足的尴尬去库存周期和房价周期走势高度相关。
当前去库存周期正经历“下行、触底、企稳、反弹、上行”的五部曲阶段。
促使这条曲线一直位于低位水平的,和地级市房源消化较好的现象有关。
图: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去库存周期去库存周期的四个特征1、当前阶段。
位于合理值12-14个月的水平,依然属于偏低偏小状态。
2、房价走势。
去库存周期偏小,决定房价依然难以下跌。
3、结构因素。
东中部地级市的库存不足矛盾也开始凸显。
4、市场趋势。
即便反弹,预计也需要至少6个月时间走出低位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51015202510.0210.0510.0810.1111.0211.0511.0811.1112.0212.0512.0812.1113.0213.0513.0813.1114.0214.0514.0814.1115.0215.0515.0815.1116.0216.0516.0816.1117.0217.0517.0817.1118.0218.05月1.10 成交均价:十年一跌的陷阱能否走出当前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8647元/平方米。
房价走势的规律在于:涨多跌少、涨易跌难、涨快跌慢、涨长跌短。
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房价能否走出“九涨一跌、逢八必跌”的陷阱?图: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增幅全国房价走势的四个特点1、调控基调。
“涨幅收窄”的目标比“房价下跌”的目标更为务实。
2、何为下跌。
实际预售价格低于意向预售价格即为下跌。
3、安全房价。
县城5000元、地级市8000元、大城市20000元。
4、跑赢房价。
取决于三点,即收入、地段和产品。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居研究院-5%0%5%10%15%20%25%30%35%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1.11 市场预期:房价看涨预期明显增强中国人民银行每个季度发布《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其对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