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行为异常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

幼儿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科王真真一、概述(一)、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内容感知觉情绪情感认知个性语言社会交往智力道德……(二)、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基因、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等;2.环境因素:营养、疾病;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期是个体一生中,心身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早期经验: 指个体生命初期,在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中,与抚育者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及形成的体验印记。

实际上,不管成人有无意识,个体童年时期的每一个细节体验,都将构成经验储存在个体大脑中,对其终身产生影响。

家庭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庭影响幼教机构影响认知(智力因素)30-50% 20%个性行为(非智力因素)75% 5-10%(影响大,并不等于影响好。

恰恰是因为影响大,当影响不好的时候,结果会更糟糕。

)教育误区一:认识上的误区“有些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父母素质本身不高。

”这个观点不成立。

家庭教育关键因素不取决于家长社会地位和文化平,而是取决于父母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二:方式上的误区1、多物质少时间2、重智商轻情商3、重结果轻过程4、过多注重己愿5、棒喝教育过多四种父母类型1、溺爱型:向孩子注入过剩的爱,有时会起到妨碍孩子自立的副作用;2、放任型:基本上对孩子的教育无关心,给孩子无限制的自由;3、支配型:对孩子发出过剩的命令并强迫孩子遵从;4、均衡型:严格与温柔均衡,和孩子保持适当的亲子关系。

(最佳亲子关系)几点忠告:1、儿童发展强调全面综合发展;2、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3、家庭中夫妻关系永远第一重要,而非孩子;4、永远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5、孩子是家庭的衍生,孩子的任何优点和缺点都与家长、家庭有关。

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对策(一)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1.言语障碍:发音的准确性和保持言语流畅性及节律所表现的缺陷及困难。

什么是“行为儿童”

什么是“行为儿童”

什么是“行为儿童”“行为儿童”是指具有心理不健康行为的小儿。

这在幼儿和儿童期的任何年龄段都可以见到,尤以幼儿期比较明显。

“行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偏离了正常儿童的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使孩子处于与环境不相适应和日后学习困难的境地,在青少年和青年期简洁诱发心理疾病。

父母应及早识别,乐观予以订正。

很惋惜,在日常生活中,这一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父母并不熟识,故也谈不上重视和订正。

“特殊”表现早识别心理不健康的行为有多种表现,在一个孩子身上可消逝一种或多种表现,父母应及早识别:1.咬指甲。

指甲不是剪掉的,而是咬去的。

即使没有多余的指甲,还是经常去咬。

2.吮吸手指,尤其吮吸大拇指。

3.咬着毛巾或被子一角睡觉。

4.拉头发或挖鼻孔。

5.口吃。

6.经常遗尿。

7.虐待或残害小动物。

8.心情高度波动,易变,易怒,易哭闹。

9.经常说慌。

10.经常小偷小摸。

11.易惊,好争吵。

12.易暴怒,甚至摔物,破坏物件。

13.动作笨拙。

14.高度沉迷母亲,离不开母亲。

15.任性,倔强,不听大人劝解,我行我素。

16.有打人或攻击性行为。

17.“小霸王”的言行、举止,高度以自我为中心。

决不能掉以轻心“行为儿童”的表现常意味心理障碍,做父母的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持听之任之的态度。

1.“行为儿童”日后将消逝心理发育和学习、品质问题。

影响学习成果提高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部分将诱发不良行为和思想首先品质问题,甚至诱发犯罪。

2.“行为儿童”日后进展为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机会很高,属心理障碍的易患儿童。

乐观防治是上策当发觉孩子消逝不健康行为时,应设法准时予以制止,或去儿童心理询问。

否则待问题成堆后,再想订正可能为时已晚。

防治措施为:1.父母要了解识别“行为儿童”的科学意义。

2.一般来说幼儿间或消逝一两次略微的不健康行为,不能推断为心理偏离或“行为儿童”,但也应予以制止。

假如效果不好或消逝多种不健康行为,则应及早去儿童心理询问机构诊治。

关于幼儿异常心理行为调查报告

关于幼儿异常心理行为调查报告

关于幼儿异常心理行为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意义和过程当前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和发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数量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园学龄前儿童异常心理行为,探讨其形成原因,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过程:2008年10月07日——2008年10月27日时间:20天二、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随机抽取XX幼儿园托儿、小、中班共120名幼儿和家长(其中托儿班40名、小班40名、中班40名)及有关保教人员。

采用的调查方法:1、问卷法:通过家长和保教人员填写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对幼儿异常心理行为进行验证和探讨。

2、个别访谈法:了解幼儿异常心里行为的形成时间和原因结果。

3、观察法:对部分幼儿进行了心理行为观察。

三、调查结果1、根据调查,1 20名幼儿中发现有异常心理行为的儿童有49名,占总调查人数的40.80%,有个别儿童甚至存在几种异常心理行为。

表1 120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调查表2、根据调查120名幼儿中发现异常心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男、女生比例:其中①、③、④、⑤类型的,女孩占较大比例,约占60%(男女之比为1∶1.5);而第②、⑥、⑦类型的,则男孩占较大比例,约占67%(男女比例为2∶1)。

调查结果表明,在异常心理行为儿童中随着年龄增大,其异常行为有矫正,但有些矫正并不明显,长期不良心理行为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将不容易改变。

四、调查分析:1、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过程,可受生物、心理、疾病、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及教育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最大。

(1)家庭因素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在著作中说到,一个心理上不健康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助长病态心理的环境中。

在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上,父母价值观的偏差、单亲家庭成员的不良嗜好等,可能都是被我们所忽视的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

家长对幼儿过度溺爱,忽视与其情感交流也是原因之一。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或者儿童语言能力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伙伴的水平。 包括: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表达性语言障碍,感受性语言障碍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孤独谱系障碍(ASD)
ASD分类: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不能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睡眠障碍
定义:各种因素导致的睡眠质量,时序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包括睡眠障碍,异态睡 眠和病态睡眠。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定义: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各种共患 病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
核心障碍: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 继发症状:学业损害,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异常 ADHD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脑瘫 言语和语言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喂养障碍 睡眠障碍 分离性焦虑
注意缺陷多动症障碍 抽动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 品行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是已发生于发育时期的、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下和适应能力显著缺陷 的一组疾病,患病率0.3%。
儿童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儿童心理健康保健的内 容和重要性,使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消除和削弱一切不利因素, 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身发展的环境,使儿童心身发展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促进 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儿童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
指导教养员培养儿童积极的,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协作精神,顽强的 意志品质,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和环境,早期发现儿童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由 专业人员进行早期矫治,为儿童发展至成人期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幼儿常见心理异常(1)

幼儿常见心理异常(1)
不良的家庭氛围,儿童心理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容易 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不讲礼貌
父母吵闹——行为紊乱、夜惊、梦魇、遗尿症
父母的文化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
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 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 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
王老师把他介绍给小朋友时,大家表
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表达自己对
新朋友的友好,但却不见这个小娃娃
说话。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下,新娃娃
开口了“我……我……你……们……
好……”。原来新娃娃有口吃的毛病,
小朋友一下子哄笑起来精品,课件 学着样子
3
“我……”。
案例3
琪琪和妈妈去逛商店,琪琪很喜欢柜台
上的芭比娃娃,妈妈出于各种原因没有 买,此时的琪琪就开始哭闹、尖叫、在 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 的头发等行为。
2、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 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精品课件
12
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意义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
加强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是维护和增进婴幼 儿心理健康乃至人一生健康的重要保证
婴幼儿年龄尚小,经验与能力都很欠缺,而且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现代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 ,婴幼儿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
3、情绪 消极情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
4、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
精品课件
15
(三)社会因素
1、家庭
家庭结构 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31页】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31页】
孩子出现恐惧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超出正常范围的恐惧就要引起重视。 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对生病,死亡,独处,黑暗和想象中的怪兽的恐惧,在四岁
左右达到高峰,而到六岁以后开始下降,能否及时克服恐惧与孩子在父母身边得到 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干预技巧:机会,孩子的恐惧并安抚,解释真相
退缩行为
定义: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各种共患 病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
核心障碍: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 继发症状:学业损害,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异常 ADHD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抽动障碍
抽动:指身体任何部位肌群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和快速的收缩动作。 抽动障碍:指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
程度要比同龄儿的文化环境所期望的标准低得多。 在18岁以前发病。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脑性瘫痪
定义: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和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 育持续性障碍症侯群。
导致运动受限,常伴有感觉、认知觉、交流及行为障碍,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 骼问题。
DNF-5:属于运动障碍 诊断标准:2014年 必备: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运动及姿势发育异常,肌力和肌张力异常,反
不适当的吮吸行为
表现:吸吮手指和脚趾,尤其是大拇指导致大拇指变 形 主要原因:小宝宝吸吮手指属于正常现象,通过嘴巴 认识世界。较大宝宝仍吮吸手指,可能是有心理原因, 吮吸手指可以起到抚慰作用, 干预技巧:分散注意力
咬指(趾)甲
主要原因:缺乏微量元素等生理原因,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孩子 压抑情绪紧张)
主要原因: 生理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干预技巧: 排便治疗 心理治疗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下:(一)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

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也就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问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童期有以下较多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1. 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

其中有些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2.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观念、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惧等。

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3. 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著多于女孩。

4. 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

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

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一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一行为问题。

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来对待。

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称"心理社会发展失调",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若久拖不治,问题常变得复杂而严重,导致心理障碍发生。

(二)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有多种多样表现。

在基层幼儿园、学校中应着重针对以下四类(尤其第一类)问题进行预防和矫治:1. 学业相关问题(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

儿童行为障碍ppt课件

儿童行为障碍ppt课件
▪ (6)轻微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轻度的共济协调运动 不良,表现为精细动作笨拙、翻掌、手指活动不灵、系鞋带 不灵活等。
▪ 3、治疗——多种模式治疗 ▪ (1)药物 ▪ (2)对父母的训练 ▪ (3)对患儿进行社交技能训练
要注意以下原则:
▪ A.明确疾病性质,克服对患儿的歧视、冷淡、粗 暴等态度;B.目标应现实,不应过分苛求;C.对 患儿过多的精力应给予出路,如组织踢球、跑步、 爬山等;D.对安静行为给予鼓励;E.生活规律化, 不应一味迁就儿童的兴趣;F.制订的规矩要简单, 要求应明确;G.医务人员应帮助父母、老师及 邻居正确对待,既不可过分歧视、粗暴,也不可 以“病”为借口而过分迁就。
▪ 3.言语:从咿呀学语到有明确含义的语言发展。 一般5-6个月婴儿能够反应地发出声音,8个月可叫 “爸爸”、“妈妈”、“大大”等,8—9个月能留 心自己名字的声音。1岁时除“爸、妈”这些词之 外,已可利用少数几个词,并能用自己的行为表示 出他们已知道的一些物体的名字。
▪ 4.社会性:包括表情、微笑、认人、啼哭等。
▪ (二)注意力不集中(inattention) ▪ (三)攻击性行为(agreession) ▪ (四)违抗(defiance) ▪ (五)违纪行为(delinquency) ▪ 1、说谎(lying) ▪ 2、逃学(truant from school) ▪ 3、离家出走(running away) ▪ 4、偷窃(stealing)
(六)青春期
▪ 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男孩从13—14 岁开始到18—20岁为青春期。
▪ 此期少年的行为是既成熟又不成熟,既独立又依 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小孩,“成人感” 和独立性是少年心理上的独特现象,自尊心强, 对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很敏感。对父母或教师往 往出现“反抗”的情绪和出现疏远成人的意图。 在他们少年之间则易形成集团倾向,并常超出班 级和学校的界限。

临床心理学11--儿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

临床心理学11--儿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

第六节儿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儿童期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遗传、疾病的因素、社会环境、教育方法等的不良影响,都会给儿童心理正常发展带来负作用,使儿童形成这一时期特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和身心疾病。

现将儿童易出现的不良行为和身心疾病表现及治疗方法给大家讲一讲。

一、儿童行为障碍(一)吮手指、咬指甲1、症状吮手指、咬指甲这是儿童焦虑紧张、内心反抗或心理冲突时的一种表现。

可在儿童期任一阶段发生,但多数出现在学龄初期的儿童身上,大约有10~30%的学龄儿童有这种行为,多发年龄在ll~13岁间,男女人数相等,顽固者可能形成终生固癖。

儿童吮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主要有下列特征表现:几乎是整天将手指放在嘴里吮,只要手里没东西,口里没东西,就将手指放进嘴里了。

上课时吮,睡觉时也吮,有的时候不吮就睡不着。

一般来说,他们是固定吸吮或咬啃某一个手指,以致于手指浮肿、变细、变尖;由于长期经常地吮、咬,使得面颌变形、牙列不整齐、牙齿闭合不良等,并易感染疾病。

2、病因导致儿童长期经常吮手指或咬指甲的原因主要有:(1)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要求过严、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爱抚和关注,特别是缺乏母爱。

(2)缺少同龄伙伴。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住在单元式的房子里,当孩子从学校、幼儿园回来后,常常是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玩玩具、看电视,当感到孤独、寂寞、乏味时,便不自觉地去吮手指、咬指甲,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

(3)适应困难。

当儿童适应新环境感到困难时,或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也会产生此行为。

(4)模仿。

有的儿童是在幼儿园、学校里从同伴那儿模仿而来的。

(5)教育不及时。

当儿童从吮手指、咬指甲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快感后,便会时刻想着去吮去咬,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及时进行教育和制止,而是"看"之任之,也易使儿童养成习惯性行为。

(6)在机体不适时。

如饥饿、身体有疼痛我其他不舒服时,吮手指、吱指甲可以转移分散对饥饿、身体疼痛和不舒服的注意力。

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1)

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1)

斜 颈9耸 肩9扮 鬼 脸 等 属 于 简 单 运 动 抽 .岁 为 多 发 年 龄;常 见 症 状 表 现 为 反 复
动D蹦9跳9打 自 己 等 属 于 复 杂 运 动 抽 眨 眼9努 嘴9摇 头9歪 颈9斜 视9耸 肩9皱
动:清喉声9吼叫9吸鼻动作等属于简单 额9吸 鼻9张 嘴9肢 体 摔 动 或 躯 干 扭 动
述:然而;近 ,#年来;特别是 +#年代以 "=& 精 神 症 状 抽动障碍症状从轻到 些患者症状甚至可持续终生:
后;医 学 界 普 遍 认 为 抽 动 障 碍 非 常 多 见;症状从轻至重;复 杂 多 变;不 仅 表 现
重;复杂 多 变;不 只 表 现 为 抽 动;而 且 有 多 种情绪和行 为 问 题: 常 导 致 自 身 心 理
衡遭到破坏时可促使发病(
致 (许 多 人 将 短 暂 性 抽 动 障 碍 与 慢 性 运
对于难治性病例!近 年 来 除 抗 精 神
动 或 发 声 抽 动 障 碍 和 抽 动 秽 语 综 合 征 病 药 以 外!作 用 于 中 枢 P受 体 药 物!男
, 诊断要点
混为一谈!所以得出错误结论(因此!准 性激素受体药物!烟碱及 乙 酰 胆 碱 受 体
抗多巴胺的作用(但疗效不及氟哌啶
一 种 常 见 病( 男 孩 多 于 女 孩!约 为
症状标准A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 和 醇!综合报道有效率为 +$#9%(但副作
’&,-)!多 起 病 于 .& )$岁!平 均 为 + 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多为复杂性抽动! 用 轻为其优点(治疗剂量一般为 )""&
岁(抽动障碍无种族 差 异!不 同 的 人 种 二者多同时出现( 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 B""KM3J!常用于症状较轻者(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预防

(2)原因
罹患恐怖症的孩子多数敏感、胆小,容易受 外界的影响。
父母的不良性格,错误的教育方法,如常用 鬼怪、黑暗等来吓唬孩子,会加重孩子的胆 小和害怕心理。此时如再碰到意外的惊吓, 如狗咬、猫抓、目睹车祸、被人耻笑或被人 欺负等情况,就会促使突然发病。
(3)治疗措施
①心理治疗 ②放松或生物反馈治疗 ③药物治疗
另外,情境——言语训练可有效开发语 言功能。
三、睡眠障碍
(一)夜惊 夜惊症常见于2-5岁儿童,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左
右发作,表现为突然惊叫、哭闹、惊恐表情、手足 乱动、呼吸急促、心跳增快、出汗、瞳孔散大。
每次夜惊发作可持续1-10分钟,发作过后再入睡, 醒后完全遗忘。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夜惊可自行消 失。
(2)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进 行行为训练 。
(3)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小儿两岁时尚不 能说单字,或至3岁时尚不能说短语。
成因
(1)严重的营养不良或者慢性的消耗性疾病,会影响孩 子语言中枢的正常发育。
(2)生活环境比较单一,或者长期受到忽视,缺乏锻炼 和教育机会也会导致孩子语言发育缓慢。
2、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对某些物体或某些特殊环境,明知对自 己不存在真实的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怖,常伴有 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以及回避行为。
儿童恐怖症根据内容可分三大类: 对身体损伤的恐怖,如流血、受伤、怕死; 对自然事件的恐怖,如怕黑暗、怕动物、怕高台; 社交性恐怖,如上台回答问题、当众表演等。
速眼动睡眠多在后半夜,所以梦魇在后半夜发 生的机会更多。做恶梦时,心跳和呼吸会增快, 但是不会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反应。儿童从梦 魇中醒来,常常会哭,会说害怕,家长的安慰 能使他们安静下来继续入睡。

浅谈儿科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

浅谈儿科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

子 。其诱因一方面是, J 大脑皮质发育 尚不够完善 , ,L b 对脊髓初 级排尿 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 , 容易受外界不 良刺激 的影响而 出 现障碍 ;另一 方面是精 神紧张 ,对精神状 态造成不 良刺 激等 ,
如: 刚入托 、 入学 , 被寄养给他人 , 父母分离 , 害怕考 试 , 对某种
注程度 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符 。因某些症状反复就诊 , 辗转
于各大 医院, 不断要求 医学 检查 , 即使检查结 果均 阴性也无 法
打消其 自认为患有躯体疾病的想法 。 因为好胜心强 的孩子在学 校处处优 秀, 当愿望未能实现时易产生愤怒 、 羞愧 、 抑郁 等负面 情绪 , 习过分紧张会使孩子处于慢性应激状态 。主要采用放 学 松疗法 , 过度换气 患者 可辅导采用腹式呼吸松 弛法 。
儿童患 有情绪 、 理或行 为异常 , 国大约 有 3 0 心 我 0多万儿童 0
识, 还要取得学校老师的配合 , 得到老师 的理解和安抚[ 2 1 。同时
可给予药物治疗 , 山莨菪碱 2岁 3 3 / 4 ~ 岁 mg次, 岁 7岁 4 , m
8岁 一 4岁 5 8m / , 日 3次 , 1 - g次 每 同时 给予 吲哚 美辛 o — 5 1 / mg次每公斤体重 , 次 ,, 1 3 d7d为 个疗程。
需采用手术治疗 , 早期容 易漏诊 , 应引起 重视 。 【 关键词 】小肠损伤 诊断 手术治疗 漏诊
行I 期手术 3 例 , 中 I期缝合修补 2 1 其 5例 , 小肠部 分切
小肠损伤 多见 于腹部穿通 伤 , 常需要手术治疗 ; 通 腹部 钝
除端端吻合术 6 , 例 Ⅱ期手术 3例 , 待血流动力学稳定 、 伤肠 损 管组织 活性 界限确定后再行手术治疗 ; 伤后 6 h内手术 2 , 6例 6h 2 h5 , 一 4 例 超过 2 , 4h3例 均痊愈 出院。1 因切 口感染经 例 换药后愈合 良好 ; 例出现轻微肠粘连症状 , 守治疗好转 。 1 经保

6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6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2)儿童多动症病因:大致有以下因素;①心理社会 因素(婴儿早期母爱的剥夺、父母离异、父母性 格暴躁、儿童经常遭受打骂或娇惯等);②围产 期因素(轻微脑功能受影响);③遗传因素(多 动症儿童的近亲中常有多动症病史);④生化因 素(可能与单胺类代谢障碍及铅中毒有关);⑤ 神经生理学因素:是由于大脑额叶发育迟缓引起 的。
3)干预对策: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生物反馈 治疗(A620全自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三方面的 综合治疗。
精选完整ppt课件
26
10、情绪障碍之癔症
1)表现:突然发生的(1)形式多变的痉挛发作(如 角弓反张、挣扎状、捶胸、抓人等);(2)瘫痪 (突然发生、可突然好转);(3)五官感知觉异常 (如弱视或失明、失聪、失音、口吃、耳语、声嘶、 咽喉部异物感或梗塞感);(4)反复出现的经常变 化的多种躯体症状(如腹痛、恶心、皮肤痒、烧灼感、 麻木感、蚁走感、关节“疼痛”(但不红、不肿、弯 曲活动正常);(5)情感爆发(如嚎啕大哭、喊叫 并时常伴以肢体乱动及冲动行为等);(6)意识改 变,常见的形式是“晕倒”;(7)可集体发作;(8) 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暗示发病、加重或好转;(9)儿 童自身具有癔症个性(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 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情绪不稳)。 2)处理:心理治疗(暗示治疗为主)、祛除病因、个 性培养。
学龄前期
3 岁 ---- 6、7岁
学 龄 期 6、7 岁 ----11、12岁
青 春 期 大约12岁 ----17、18岁
成年期
18岁 ---- 死亡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1、言语发展的特点 1岁左右是最初单词阶段,用一个词代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1 咬指甲【案例】洋洋(化名),男,5岁,性格内向、胆小、怕孤独、不合群,尤其受到成人指责时表现得紧张。

上课、睡觉时,经常将手指放在口中,入神地咬指甲。

从周岁起,他先是吃衣角、咬被角,后来由于大人阻止,虽不再吃衣角、被角,但产生了吮吸手指的行为。

洋洋出生后由于母乳不足,由人工喂养,1岁半后由外婆抚养。

父母在外打工,每周到外婆家去看望他一次。

长大一些后,跟父母同住,但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玩耍。

【行为表现】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

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形成原因】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

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性精神刺激因素。

【专家支招】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可采用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法,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

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交朋友,如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做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

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里拉出,这样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常修剪指甲,对大一点的孩子,可通过讲道理告诉他们咬指甲的危害。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一个过程,年龄越小越比较好纠正,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时就要尽早矫治。

矫正方法具体步骤为:(1)教给孩子分辨识别习惯性行为出现的情况,例如想办法让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最爱咬手指头。

(2)教给孩子掌握在习惯性行为出现时运用的对抗反应,例如对自己说“妈妈说了,咬指甲容易生蛔虫。

我不要长虫子。

” (3)让孩子想象用对抗反应控制习惯性子行为时的情景,如想象肚子里不再有蛔虫,不再闹肚子疼了。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廖捷儿童行为发育又称心理发展或称心理发育,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也就是指儿童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反应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2、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方向发展。

3、认知功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内部本质方向发展。

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方向发展。

儿童行为发育包括:动作、言语、认知、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而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同时又受不同年龄生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制约。

婴儿期: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大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性的智力活动,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力活动,如:粗大运动:包括抬头(3个月)、抬肩(4个月)、翻身(6个月)、坐(7个月)、爬行(8个月)、站立行走(12月)、跳(2岁)等。

精细动作:视线跟随、手握物、手指动作等.言语:从牙牙学语到明确含义的语言发展。

社会性:包括表情、微笑、认人、啼哭等。

幼儿期:幼儿期心理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其动作的发育有赖于知觉、体格和生理功能的发展。

而幼儿期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语言的发展是先理解后表达,记忆以无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但思维还不能摆脱实物及表象。

对社会性认识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他人对世界的看法与已相同,开始出现社会道德感、理智和美感。

气质是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和行为方式,气质与能力和动机不同,能力是指“做什么"和“做得如何”,动机是“为什么做”,而气质是说明“怎样做”。

所以说:“行为方式就是气质"。

儿童气质学说的提出揭示了儿童行为多样化的本质,为儿童个体化养育提供理论的基础。

儿童气质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多个维度所组成的混合体,具体分为九个维度:分别是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心理行为异常
在小儿的成长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行为,那么什么是的心理行为异常呢?
屏气发作:屏气发作为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常在发怒、恐惧、悲伤、剧痛、剧烈叫喊等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

表现为过度换气,哭喊时屏气;出现晕厥、意识丧失、口唇发绀、躯干及四肢挺直,甚至四肢抽动持续0.5到1分钟后呼吸恢复,症状缓解,口唇返红,全身肌肉松弛而入睡。

一日可发作数次。

小儿擦腿综合症:这是小儿通过摩擦动作引起兴奋的一种运动行为障碍。

发作时小儿两腿伸直交叉加紧,手握拳头或抓住东西使劲,多在入睡前、睡醒后或独自玩耍时发生,大多因外阴局部受刺激反复发作渐成习惯。

因此注意会阴部的卫生,尽早穿封裆裤。

随着年龄的增长此习惯动作逐渐自行缓解。

遗尿症:正常小儿在1到3岁时已能控制排尿,若5岁后仞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

大多数遗尿发生在夜间熟睡时称夜间遗尿症。

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遗尿症多因控制排尿的能力迟滞所致,无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遗尿症大多由于全身心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处理原发疾病后症状即可消失。

允手指、咬指甲癖:3到4个月后的婴儿有生理上有吸允要求,尤其是吸允拇指,以安定自己。

这种行为多在寂寞、饥饿、疲乏和睡前出现,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攻击性行为:有些小儿在玩耍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他们屡次咬、抓或打伤别人。

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复杂,可受成人行为的影响;或遭受挫折,通过伤害兄弟姐妹或其他小朋友以获得家长和老师的关注。

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亦称学习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运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出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症。

破坏性行为:小儿因好奇、取乐、显示自己的能力或精力旺盛,无意中破坏东西;有的小儿则由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嫉妒或无助的情绪而采取破坏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