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介绍

合集下载

简析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简析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简析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目前全球销售额最大的杀菌剂类别,自从2014年,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37.43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越了三唑类杀菌剂后,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杀菌剂。

近年来,在全球前十五大杀菌剂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的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啶氧菌酯始终位列其中。

2016年,该类产品占据了全球杀菌剂市场1/5以上的份额,在目前上市的十多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前六大产品2016年的销售总额占据了97.0%以上的份额,为最主要产品。

发现过程1996年巴斯夫开发了第1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醚菌酯(kresoxim methyl),随后1997年捷利康公司(现先正达)开发嘧菌酯(azoxystrobin)。

并迅速占领市场。

相较于传统杀菌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优势明显:适用作物更多,防治谱更广,高效,用量低,适合与其他产品复配等;而且大多数产品拥有作物健康作用,可增绿,延缓衰老,使作物籽粒饱满,从而实现增产。

2000年,一些类似物进入市场,著名的药剂是诺华公司开发的肟菌酯(trifloxystrobin)。

但不久因诺华与捷利康合并成立先正达,基于反垄断的需要,肟菌酯被剥离给拜耳。

先正达公司授权杜邦公司开发啶氧菌酯和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混剂。

2002年,巴斯夫公司开发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代号BAS。

2004年巴斯夫公司又推出醚菌胺(dimoxystrobin),拜耳公司推出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均用于谷物。

2007年巴斯夫公司推出的肟醚菌胺(orysastrobin)。

住友化学2016年上市的mandestrobin是最近上市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作用机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基于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杀菌剂,是能量生成抑制剂。

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与病原菌细胞线粒体中cytb和C1复合体Oo部位的结合而抑制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从而阻断细胞色素与细胞色素之间的电子传递(阻断的氧化),进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得线粒体无法并供给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能量(ATP)。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吡唑醚菌酯,有着良好的杀菌性能,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农户们的认可。

那么你知道吡唑醚菌酯如何使用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①葡萄:可用于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穗轴褐枯等病症的防治,正常情况用量15毫升兑水30斤。

②柑橘:可用于炭疽病、沙皮、疮痂病等病症,用量15毫升兑水30斤。

对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果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③梨树:一亩地用20~30g,兑水60斤均匀喷雾,预防梨树黑星病,也可复配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

④苹果:主要防治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早期落叶病,叶斑病等。

但是需要注意,对噶拉的一些品种敏感。

⑤草莓:主要预防为主,主防白粉,霜霉,叶斑等。

前期在没有发病的时候用吡唑预防,后期再使用的时候搭配一下,比如霜霉病的,可以搭配烯酰吗啉、多菌灵之类的或者交替使用。

有实验证明,在25毫升一壶水以下对花期蜜蜂都安全,但也要注意避免高温和低温时施用,否则有药害,不能与铜制剂等混用。

⑥葱:吡唑醚菌酯对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的预防效果不错。

⑦西瓜:前期就可以用,预防蔓枯,中后期的炭疽病、蔓枯病等,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前期预防的时候可以用一到两遍,后期治疗的时候可以复配一下,治疗霜霉病、疫病等。

⑧黄瓜:用在黄瓜上效果很好,预防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斑点类病害,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降低植物呼吸作用,提高作物抗逆性。

吡唑醚菌酯能用在哪些作物上谷类作物吡唑醚菌酯对谷类作物病害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

(1)对谷类叶部和穗粒的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并且增产效果显著。

用其单剂作治疗试验能有效防治小麦叶枯病,同时也能观测到对小麦颖枯病的兼治作用。

即使在发病较严重时,吡唑醚菌酯仍能有效地防止叶锈病、条锈病对大麦和小麦的危害,同时能兼治大麦的叶枯病和网纹病,吡唑醚菌酯也可有效地防治其他谷类病害:如小麦斑枯病,雪腐病和白斑病及大麦云纹病。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都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新型杀菌剂,到目前为止已有6个品种商品化,还有至少7个化合物正在开发中。

它们的化学结构上都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团或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衍变而得。

在农业应用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

(1)独特的作用机理。

它们都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 和c。

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干扰细胞能量供给,使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杀菌作用。

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杀菌剂较多,但苯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的部位(细胞色素b)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而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杀菌广谱。

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3)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4)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5)本类化合物除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昆虫和植物也具有电子传递抑制作用。

因此有可能从苯氧基丙烯酸酯类中开发出杀虫剂和除草剂,并已有这方面的专利了。

(6)本类化合物是天然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的仿生杀菌剂,具有植物健康作用,使用后叶片增绿,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延缓衰老,延长作物采收期,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嘧菌酯原药为棕色固体,熔点醚菌酯原药为白色粉吡唑醚菌酯原药为白。

浅析: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肟菌酯未来发展

浅析: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肟菌酯未来发展

后菌酯(TrifIOXyStrobin)是1998年由汽巴-嘉基公司(现属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根据协议2000年以后由德国拜耳公司进行全球开发。

其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耐雨水冲刷,用于谷物、大豆、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甜菜等众多作物,防治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卵菌纲病害,对大豆亚洲锈病防效卓越作用机理胎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dQ。

位点的电子传递来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胎菌酯具有内吸性、渗透性,能够在植株体内实现快速分布,耐雨水冲刷性能良好,持效期长。

胎菌酯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且有一定的治疗活性。

其主要用于茎叶处理,根据作物种类、病害类型、使用方法的不同,使用剂量也不尽相同。

在发病初期,包括泡子萌发、芽管伸长、泡子形成时施用,胎菌酯能有效防治白粉病、叶斑病以及果树病害。

其对黑星病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均有效。

胎菌酯最佳应用时期为泡子萌发和病害发生初期,其活性不受应用环境影响。

胎菌酯对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和苯并咪嘤类等杀菌剂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与吗琳类、三嗖类、苯胺基口密碇类、苯基叱咯类、苯基酰胺类杀菌剂如甲霜灵等无交互抗性。

防治病害眄菌酯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叶斑病、锈病、炭疽病、褐斑病、黑痘病、霜霉病、疫病、早疫病、晚疫病、稻瘟病、蔓枯病、颍枯病、网斑病、赤霉病等几乎所有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活性。

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外,还具有耐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对黑星病各个时期均有活性。

胎菌酯安全性很好,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瓜、甜瓜、南瓜、白菜、甘蓝、花椰菜、苹果、梨树、核桃、葡萄、舒猴桃、青枣、荔枝、龙眼、芒果等多种作物,防治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卵菌纲病害,对大豆亚洲锈病防效卓越。

由于作用位点单一,其复配剂型被广泛使用。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国外称Strobilurin)是一种仿生杀菌剂,是继苯并咪唑和三唑类之后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农用杀菌剂,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为一类非常重要的杀菌剂,在上亿美金销售额的杀菌剂中占有多个就是实证。

这类杀菌剂的先导化合物:嗜球果伞素A(S trobilurin A)和嗜球果伞素B(Strobilurin B)最早是由德国IBWF的T.Anke和Steglich 教授于1977年首次从嗜球果伞(Strobilurus tenacellus,也有译作附胞球果菌)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

这个IBWF(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and Drug Research)就是德国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位于德国凯泽斯劳腾(Kaiserslautern,Germany)大学内。

而实际上,这个Strobilurin A与Musikek等人1969年从霉状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mucida)中分离得到的Mucidin极其相似,这个Mucidin具有抗真菌活性。

strobilurin A与mucidin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元素组成一致,而旋光不同。

随后Anke等人为了搞清这二者是否为同一物质,进一步研究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mucida)并分离到了strobilurin A 外,还得到了结晶状的小奥德蘑素1981年Sedmera等发表了mucidin的结构,将mucidin的构型定为E, E, E 。

而Beck er等人则首次报道了strobilurin A与strobilurin B、oudemansin A结构相似,而且它们的杀菌活性均源于同样的作用机制:通过阻碍细胞色素b和c1这间的电子传递来抑制线粒体呼吸。

1984年Anke和Steglich确定了strobilurin A的立体构型为E, Z, E 。

直到1986年,将mucidin和strobilurin A直接对比才证实了两者的一致性。

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啶氧菌酯

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啶氧菌酯

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是先正达公司于2001年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006年杜邦公司收购该产品后,在全世界进行推广应用,2008年进入中国。

啶氧菌酯是一种广谱、内吸性高且高效安全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治疗谷类、蔬菜等农作物的病害,对白粉病、叶枯病、褐斑病等多种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良好广阔的市场前景。

啶氧菌酯是以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嗜球果伞菌素(Strobilurins)为先导化合物经过结构修饰所得,2001年成功上市的产品。

虽然啶氧菌酯在欧洲很多国家进行了登记,不过由于嘧菌酯的竞争关系,其销售市场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先正达公司为了啶氧菌酯的市场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将啶氧菌酯的全球销售权转让给杜邦公司,杜邦通过开发新的复配产品以及新增登记等来增加啶氧菌酯的市场销售额。

巴西是啶氧菌酯非常重要的市场,2017年杜邦开发了苯并烯氟菌唑与啶氧菌酯的复配产品在巴西上市用于巴西大豆和其他谷物,另外啶氧菌酯与环丙唑醇的复配新产品,可以防治亚洲大豆锈病。

作用机理啶氧菌酯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

对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啶氧菌酯具有内吸活性和熏蒸活性,一旦被叶片吸收后,在木质部中移动,随植物体液在运输系统中流动。

在叶片表面的气相中流动,并可以气相直接被叶片吸收,进入木质部。

由于其内吸活性和熏蒸活性,施药后有效成分能够有效再分配和充分传递,比嘧菌酯或肟菌酯有更好的治疗活性。

啶氧菌酯为广谱杀菌剂,主要应用于小麦和大麦上的相关病害防治,主要用于防治麦类的叶面病害如叶枯病、叶锈病、颖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与现有Strobilurin类杀菌相比,对小麦叶枯病、网斑病和云纹病有更强的治疗效果。

啶氧菌酯的优势化合物活性高啶氧菌酯,除了此类化合物均具有的活性基团—甲氧基丙烯酸酯外,还有一个三氟甲基,氟原子是卤素原子中最活跃的,这也导致啶氧菌酯相较于同类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杀菌活性。

4种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急性毒性评价

4种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急性毒性评价

4种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急性毒性评价谭丽超,峰,程燕,单正军(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Acute Toxicity of Four Commonly Used Strobilurin FungicidesTan Lichao,P Feng,Cheng Yan,Shan Zhengjun(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i Science, MEE,NaniongJoangtu210042,Chona)Abstracr:The acute toxicity of250g/T azoxystrobin SC,50%kresoxim-metUyi WP,15%pyra-0030(X31SC and22.5%picexystrobin SC i birds,honeybees,simwoRn,fish,dlgae,daphnin and eerthwoRns was detewn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our strobiluRn fungicides showed low toxic to bees w ith dll the4acute toxicity LD50(48h)of abova100"g a.d/bee,low toxic to birds with LC50(48h)value(W743,>1000,>1500and>1000mg a.i./kg weight,low toxic to silkwomi with LC50(48h)value of430-28,>2000,31.61and345-48mg a.//T,low toxic to erthwowns with LC50(48h)value of19.84,>100,>100and>100mg a.i./kg soil for250g/L azoxystrobin SC,50%kresoxim-methyl WP,15%pyraclostrobin SC and22.5%picexystrobin SC,aetpecicaey.Modeaaieioiccciy,hcgh ioiccciy,eiiaemeioiccciyand hcgh ioiccciyioocth wcih LC50(48h)value W7.46,0.65,0.051and0.12mg a.i./L,high toxicity,high toxicity,c-treme toxicity and extreme toxicity to daphnin with EC50(48h)value of0.59,0.22,0.067and0.018mg a.i./Z,moderate toxicity,low toxicity,low toxicity and high toxicity to algae with EC50(48h)value W0.66,31-96,5-51and0.036mg a.i./Z were obsewed for250//Z azoxystrobin SC,50%k ae to icm-me ihy oWP,15%pyaacootiaobcn SCand22.5%pccoiytiaobcn SC,aetpec-icaeoy.Ln tummaay,a o iheoouatiaobcouacn oungcccdetthowed oowioiccciyioie a etiacaooaganctmt, buicouod cauteapoienicaoactk ioaquaiccecotytiemt.Key worit:strobiluRn;fungicige;non一tarael oryanisms;acute toxicity收稿日期:2020-9-4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标准项目(农药主态风险评价程序与方法,项目编号:2014-72)。

Qol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我国的登记情况)

Qol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我国的登记情况)

唑醚· 代森联
巴斯夫欧洲公司
吡唑醚菌酯 5%、代森联 55% 水分散粒剂 大白菜 花生 大蒜 桃树 西瓜 柑橘树 甜瓜 葡萄 西瓜 棉花 黄瓜 甜瓜 马铃薯 辣椒 黄瓜 马铃薯 黄瓜
烯酰· 吡唑酯
巴斯夫欧洲公司
吡唑醚菌酯 6.7%、烯酰吗啉 12% 水分散粒剂
噁唑菌酮 噁唑菌酮
美国杜邦公司 美国杜邦公司
精甲· 咯· 嘧菌 咯菌腈 1.1%、精甲霜灵 3.3%、嘧菌酯 悬浮种衣剂 6.6%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啶氧菌酯
美国杜邦公司
啶氧菌酯 22.5%
悬浮剂
啶氧菌酯
美国杜邦公司
啶氧菌酯 22.5%
悬浮剂
棉花 棉花 葡萄 黄瓜 辣椒 枣树 葡萄 香蕉 香蕉 西瓜 西瓜 黄瓜 西瓜 西瓜 番茄 黄瓜 辣椒 枣树 葡萄 葡萄 香蕉 香蕉
用药量 160-267毫克/千克 150-210克/公顶 150-210克/公顶 292.5-585克/公顷 175.5-351克/公顷 225-337.5克/公顷 225-337.5克/公顷 150-270克/公顷 180-337.5克/公顷 180-337.5克/公顷 208.3-312.5毫克/千克 208.3-312.5毫克/千克 180-337.5克/公顷 90-120克/公顷 120-180克/公顷 120-180克/公顷 150-200毫克/千克 150-200毫克/千克 150-300毫克/千克 225-337.5克/公顷 225-337.5克/公顷 225-337.5克/公顷 112.5-187.5克/公顷 1000-2000倍液 200-300毫克/千克 200-300毫克/千克 166.7-250毫克/千克 100-166.7毫克/千克 56.25-75克/公顷 135-225克/公顷 150-270克/公顷 100-250毫克/千克 150-225克/公顷 150-225克/公顷 200-400克/公顷 200-400克/公顷 504-1008克/公顷 630-1008克/公顷 672-1008克/公顷 630-1008克/公顷 97.5-243.75克/公顷 162.25-217毫克/千克 146.25-243.75克/公顷 146.25-243.75克/公顷 146.25-243.75克/公顷 97.5-146.25克/公顷

浅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浅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河南农业2020年第2期(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具有高效、广谱、安全、促生的新型仿生性杀菌剂,是世界农药界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农用杀菌剂,极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一、作用机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杀菌谱非常广泛,几乎对所有已知的真菌都有防治效果,施用剂量较低。

其作用机制都是通过阻塞细胞色素之间的电子传递,阻碍三磷酸腺苷(ATP) 的产生,干扰真菌体内的能量循环,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达到发挥抑菌杀菌的作用。

该杀菌剂对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既能抑制菌丝生长,又能抑制孢子萌发。

二、环境影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动植物非常安全,原因是这类化合物进入动植物体内后在酶的作用下迅速脱酯降解,使其毒力丧失,不会影响植物、昆虫、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的电子传递。

另外,这类杀菌剂的毒性也很低,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5000 mg/kg,且没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对环境也有很好的相容性。

如嘧菌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 7~28 d,在光照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在土壤中易降解,光解和微生物降解的产物也易在土壤中降解,其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差,且易被快速降解,所以对地下水安全。

嘧菌酯没有挥发性,不易污染大气。

三、促生作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除了对植物真菌性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外,还有一个奇特的特性,就是能够显著地促进植物生长,延缓植物衰老,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

其原理是诱导植物产生生理变化,促进氮肥吸收,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生产能力;能提高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水杨酸含量来增加植物的抗病水平;能够提高植物抗高温、低温、涝害的能力;能降低乙烯含量,避免叶片早衰,最终促使植物根深叶茂,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四、抗药性及治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是作用靶标比较单一的杀菌剂,极易受病原物单基因或寡基因突变的影响,使药剂毒力下降或完全丧失,表现为抗药性。

该类药剂已被列入高等抗药性风险之列。

目前,已有小麦白粉病菌、黄瓜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香蕉黑斑病菌、葡萄霜霉病菌对这类杀菌剂的抗药性菌株出现。

吡唑醚菌酯应用技术大全

吡唑醚菌酯应用技术大全

吡唑醚菌酯应用技术大全吡唑醚菌酯是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1993年由德国巴斯夫公司发现,2001年登记并上市,目前已用于100多种作物上,吡唑醚菌酯自从投放市场以来,杀菌谱广、靶标病菌多、免疫性强、提升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等等这类杀菌剂的功能都得到验证,并且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更是各种高产套餐的必备产品。

本文关于产品的应用技术仅供参考。

一、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有啥关系?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称为杀菌剂中的三兄弟,它们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新型杀菌剂,从下图的化学结构来看,除绿色部分修饰基团的不同,它们都具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团(红色圈出部分)。

1、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的共同点(1)独特的作用机理。

它们都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杀菌广谱。

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3)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4)具有高度选择性。

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二、作用机理及方式线粒体呼吸链1、作用机理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TP),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所以它也被称为呼吸抑制剂。

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杀菌剂较多,但苯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的部位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而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作用方式通过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而发挥药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强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简介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简介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一、发现过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开始的研究开始于1969年,捷克科学家Musilek等人在一种蘑菇(oudemansiella mucida)中首次发现了strobilurin A ,并将这种物质用于治疗人类的皮肤病。

Oudemansin A是继Strobilurin A之后从腐朽的松木长出的蘑菇中分离出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

O Ostrobilurin AOO O oudemansin A随着越来越多具有杀菌活性的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天然抗生素的相继发现,有关其生物活性、结构确证、作用机理和全合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而也引起了农药公司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1982年,英国捷利康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最早展开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

捷利康公司人员研究人员在Strobilurin A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打破其共轭三烯结构,合成了大量的以β—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为先导的杀菌剂,但仍未达到田间试用的要求。

生测表明含(E)—β—甲氧基丙烯酸酯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而含(Z)-式的则没有活性。

1986年获得含天然(E)-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基团的strobilurins合成物的专利权,1992年成功开发出了嘧菌酯(azoxystrobin),并于1996年成功上市.2000年又公布了啶氧菌酯,并于2002年上市。

捷利康公司这类最早专利的发布阻碍了巴斯夫公司对该天然毒性基团的研究工作,但是巴斯夫公司发现了(E)—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的电子等排体,即(E)—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基团。

与合适骨架连接后也能提供活性, 并最终实现了醚菌酯(kresoxim-methyl),在1996年上市。

巴斯夫继1996年向市场推出醚菌酯以来,于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又成功上市了吡唑菌酯、醚菌胺和肟醚菌胺, 其中吡唑菌酯是目前活性最高的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拜耳1998年公布了肟菌酯,1999年该产品推向市场。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各成分间区别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各成分间区别

性,且比常规杀菌剂持效期长。具有高度的选择 硝化还原酶的活性,意味着可以减少土壤中氮肥的使
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 用,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当作物受到病
污染。
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蛋白的形成――与作物自身
水杨酸合成物对抗逆蛋白的合成作用相同。
使用量
6.6-40克/亩(ai.)
致突变、致畸、致癌性。25%吡唑醚菌酯乳油大鼠急性 经口LDso:雄性为>500mg/kg。雌性为260mg/kg.
、致癌致突变作用。鱼毒LC50(96h,mg/L) 性。Ames试验、小鼠精子致畸试验和小鼠微核试验 急性经皮LDg>4 000mg/ kg,急性吸入LC50>3.
鳟鱼0.47,利于1.6,达翻车鱼1.1。蜜蜂LD50 均为阴性。
用名称
嘧菌酯
其他名称 安灭达
英文名称 Azoxystrobin
中文商品名 阿米西达
分类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
醚菌酯 苯氧菌酯 kresoxim-methyl 翠贝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 唑菌胺酯 Pyraclostrobin 凯润 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
粒体重要通过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ATP), 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吸吸,以破坏能量合成, 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如果线粒体呼吸受阻,不能产生ATP,细部就 从而发挥杀菌作用。

会死亡。
嘧菌酯杀菌活性广,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纲 (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 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黑星并 、霜霉病、稻瘟病等数十种病害有很好的活 性。

嘧菌酯技术资料

嘧菌酯技术资料

默佳技术资料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50g/L Azoxystrobin SC)美国默赛技术公司2010年6月20日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重量/容量)产品介绍嘧菌酯(azoxystrobin)是由捷利康公司的科研人员于1992年发现,1996年以Amistar商品名在欧洲首先开发。

目前,该产品已在世界85个国家的80多种作物上登记。

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层移和内吸作用。

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

该产品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且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是当前最优秀的杀菌剂。

默赛技术公司MESA TECH INTERNATIONAL INC.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1 产品化学摘要资料1.1 原药及制剂理化性状中文通用名称嘧菌酯英文通用名称azoxystrobin商品名称默佳 mesastar化学名称 (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酯结构式CA登记号 131860-33-8CIPAC数字代号:571分子式 C22H17N3O5分子量 403.39原药理化性质外观棕黄色固体粉末密度 1.34g/cm3(20℃)熔点 114-116℃蒸气压 1.1×10-13KPa(20℃)分配系数(20℃)LogP=2.5溶解度(20℃,pH5.2)水中溶解度6.7g/L, 正已烷0.057g/L、甲醇20g/L、甲苯55g/L、丙酮86g/、乙酸乙酯130g/L、二氯甲烷400g/L稳定性:纯品在360℃左右分解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理化性质外观类白色流动性粘稠液体密度或比重 1.09±0.02 g/cm3 (20℃)气味无明显刺激性气味有效成分含量 250±15克/升热、冷稳定性合格(-5℃-+50℃)常温贮存稳定性合格1.2 原药及制剂理化性状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控制项目指标项目指标嘧菌酯质量浓度(20℃)/(克/升) 250±15悬浮率/%≥90pH值范围 5.0-10.0湿筛试验(通过75µm试验筛)/%≥98持久泡沫量(1min后)/mL ≤40倾倒后残余物的质量分数/%≤ 5.0倾倒性洗涤后残余物的质量分数/%≤0.6低温稳定性合格热贮稳定性合格注:倾倒性、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试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3个月至少检验一次。

肟菌酯

肟菌酯

肟菌酯作者: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4年第11期1.作用机理肟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具有杀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的合成类似物,对子囊菌类、半知菌类、担子菌类和卵菌纲等都有良好的活性,是具有化学动力学特性的杀菌剂。

它能被植物蜡质层吸附,保护植物表面活性,是一种呼吸抑制剂。

可通过锁住细胞色素b和cl之间的电子传递而阻止细胞ATP合成,从而抑制其线粒体呼吸而发挥抑菌作用。

由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位点单一,易产生抗性,为延缓抗性,选用与肟菌酯结构不同、作用机理不同的戊唑醇混配,可减轻对靶标病原菌的选择压力,有利于减轻抗性风险,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同时拓宽杀菌谱,有利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减少施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

2.产品特点肟菌酯不仅杀菌谱广,而且还有保护、治疗和渗透活性,另外,还具有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点。

肟菌酯对白粉病、叶斑病、锈病、霜霉病、立枯病、黑斑病等均有活性,主要用于麦类和水稻作物及葡萄、苹果、花生、香蕉等水果类和黄瓜、番茄、甘蓝等蔬菜作物。

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在美国、德国、法国、比利时、乌克兰、哥伦比亚等100多个国家不同作物上获得登记。

3.登记作物及防治对象黄瓜的白粉病、炭疽病,番茄的早疫病,水稻的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

4.毒性肟菌酯原药急性毒性为低毒,对眼睛、皮肤无刺激性,无致敏性。

制剂毒性为低毒,对眼睛、皮肤无刺激性,无致敏性。

5.生态毒性肟菌酯对水生生物鱼、水蚤、藻、非洲爪蟾剧毒和高毒,对陆生生物鸟、蜂、家蚕、蚯蚓低毒至中等毒,对天敌赤眼蜂中等风险性、对蝌蚪低毒。

制剂产品对鸟、蜂、蚕、蚯蚓、土壤微生物低毒,鱼、藻高毒、水蚤剧毒。

6.残留情况根据残留试验报告,低剂量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3天。

高剂量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21天。

7.制剂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肖斌)。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介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介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第九组
• 一、概述 • 二、发现过程与发展过程 • 三、作用机理 • 四、合成方法 • 五、重要品种举例 • 六、国内研究进展 • 七、展望
概述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独特的作用机制, 高效、广谱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吸引了世 界各大农药公司和广大农药研究人员的浓 厚兴趣,使得该类杀菌剂的研究方兴未艾, 成为农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发现与发展过程
• 1982年,英国捷利康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最早展开了该 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掀起了杀菌剂研究史上的又一轮 新高潮,开创了杀菌剂历史上新的里程碑。
• 嘧菌酯(Azoxystrobin)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 烯酸酯类杀菌剂。 其作用谱广,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纲病 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 其中唑菌酯(pymoxystmbin,试验代号SYP-3343) 不仅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同时具有杀虫、杀螨 活性,可达到病虫兼治之目的。唑菌酯和丁香菌 酯(SYP-3375)都是采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结合 生物等排理论得到的结构新颖的化合物 “。
国内研究进展
• 我国合成的两种重要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 剂
结构与活性
• 人们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化学结 构分为三个部分:药效团部分、桥部分和侧 链部分
结构与活性
活性基团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甲氧基氨基甲酸酯 类,肟基乙酸酯,肟基乙酰胺类 ,唑烷二酮类 ,咪唑啉 酮类 等。这些活性基团基本处于同一活性水平,并优于 其它活性基,当其几何异构体由反式E变为顺式Z时,活性 降低;当羰基C=O 变为硫代羰基C=S时,活性亦骤减。
变化较多的是侧链,且侧链大多在活性基团的邻位。在 侧链结构中,有芳氧基、杂芳氧基、芳氧烷基和杂芳氧烷 基等,有的还在侧链中引入氟原子、氯原子和三氟甲基等 吸电子基团,以优化活性。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合成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合成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合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并被广泛用于防治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或破坏微生物细胞壁、膜和代谢途径,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的控制。

由于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保障作物产量、促进医药领域发展和提高工业生产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三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然后,探讨该类杀菌剂在农业、医药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潜力。

接着,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局限性以及改进方向。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所涉及的内容,并展望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未来研究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方法、应用领域和优缺点,并探讨其发展前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对该类杀菌剂进行深入了解,希望能够提供有关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域从业者参考,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效果的提升。

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合成: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和工业领域的重要化学物质。

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1 合成方法一:该方法采用丙烯酸叔丁酯作为原料,首先通过加成反应将其与溴乙烷反应得到3-溴-2-甲氧基丙基丙烷。

随后,通过碘代反应将3-溴-2-甲氧基丙基丙烷转化为3-碘-2-甲氧基丙基丙烷。

最后,利用金属钠与碱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将3-碘-2-甲氧基丙基丙烷与适当的羰基化合物缩合,即可制得目标产物。

2.2 合成方法二:该方法以乙醛为起始原料,经过氢化、脱水、羰基化等一系列的反应步骤,最终合成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2.3 合成方法三:该方法采用甲氧基丙烯酸与适当的酐类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杀菌剂肟菌酯的合成

杀菌剂肟菌酯的合成

杀菌剂肟菌酯的合成肟菌酯(Trifloxystrobin)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随着此类天然β-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的发现,人们研发出了新一类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

肟菌酯的开发为世界农药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该杀菌剂性能卓越、防效持久而且杀菌方式独特,所以其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Bostanian 等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研究,发现肟菌酯毒性极小,如若被吸收进体内,大部分都会被排出体外,只会有极小的残留。

对肟菌酯进行药理实验,发现它对胎仔无催畸形性,无突变异性,所以该杀菌剂安全性高,而且肟菌酯溶解快、易水解,也能在植物体内、土壤以及水中迅速降解,对动植物毒性极低,对环境友好,堪称绿色杀菌剂。

1 肟菌酯传统合成工艺的概述1993年Brand等申请了一篇专利,专利中以邻甲基苯乙酸甲酯为原料,使用液溴溴化得到邻溴甲基苯乙酸甲酯,再让它与(E)-间三氟甲基苯乙酮肟反应得到(E)-2-(α-(((α-甲基-3-三氟甲基苯基)亚胺)氧)-O-甲苯基)-乙酸甲酯,接着再将其氧化,之后与甲氧基胺盐酸盐反应,最后得到目标产物肟菌酯。

对于第一步反应,有文献选择溴化,也有文献选择氯化,因为氯代在工业上比较便宜,但是氯的离去性显然没有溴好,不易发生取代反应。

Cliff等就使用NBS在四氯化碳中进行溴化反应,产率也比较理想。

1995年Ziegler等以邻溴甲基苯硼酸为起始原料,将它跟(E)-间三氟甲基苯乙酮肟进行反应,得到相应的取代产物后再和2-氯-2-甲氧基亚胺-乙酸甲酯反应,即可得到肟菌酯。

该方法最后一步使用到了昂贵的催化剂Pd(PPh3)4,成本较高,不适合工业化。

1996年Pfiffner等使用邻溴甲基苯乙酸甲酯与苯甲酰羟胺作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脱去一分子HBr,产物再进一步在盐酸作用下得到邻氨基氧-甲基-苯乙酸甲酯的盐酸盐,之后,将其与间三氟甲基苯乙酮脱去HCl和H2O,产品再与亚硝酸叔丁酯反应得到一个酮肟化合物,接着用硫酸二甲酯甲基化就可以得到最终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79年,Anke and Steglich研究组又从霉状小奥德蘑中分离得到了另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并将其命名 为Oudemansin A,随后许多strobilurin及 oudemansin的天然衍生物 相继被发现 。
• 它们共同结构单元是:(E)-β-甲氧基丙烯酸酯单元,在α-位与分子的 其余部分相连,故称为-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发现与发展过程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开始的研究是捷克斯洛伐克的Musilk及其合 作者发表于1969年,他们从从一种木腐担子菌—霉状小奥德蘑中分离 出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 。
• 德国Anke研究小组,于1977年在附胞球果菌的发酵液中得到 strobilurin A及Strobilurin B并报道了它的化学结构和物性数据。
• 特性:广谱,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兼渗透 和内吸性,50-400 g a.i./hm2, 适用于水稻、 葡萄、果树等。
重要品种举例
• 名称:苯氧菌胺 MetominoStrobinSSF126
• 开发公司:日本盐野义 • 发现及上市时间:1993、1999 • 分子式:
• 特性:广谱,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兼内吸 性,150-200 g a.i./hm2,适用于水稻
展望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不但具有新颖的作用机制及非常 广泛的杀菌谱和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而且能使禾谷类作物 保持绿色直到收获前,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 是三唑类杀菌剂所不及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欧洲谷物市 场的主要杀菌剂。
• 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为活性成份的化合物单剂及其复配产 品已经在世界上取得登记,其中包括日本和美国,这不仅 扩大了其防治谱,改变作用方式,而且还可以达到延缓甲 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抗性产生的目的。
变化较多的是侧链,且侧链大多在活性基团的邻位。在 侧链结构中,有芳氧基、杂芳氧基、芳氧烷基和杂芳氧烷 基等,有的还在侧链中引入氟原子、氯原子和三氟甲基等 吸电子基团,以优化活性。
合成方法
• 嘧菌酯的合成
合成方法
• 醚菌酯的合成
重要品种举例
• 名称: 嘧菌酯Azoxystrobin ICIA5504 • 开发公司:捷利康先正达 • 发现及上市时间:1992、1996 • 分子式:
结构与活性
• 人们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化学结 构分为三个部分:药效团部分、桥部分和侧 链部分
结构与活性
活性基团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甲氧基氨基甲酸酯 类,肟基乙酸酯,肟基乙酰胺类 ,唑烷二酮类 ,咪唑啉 酮类 等。这些活性基团基本处于同一活性水平,并优于 其它活性基,当其几何异构体由反式E变为顺式Z时,活性 降低;当羰基C=O 变为硫代羰基C=S时,活性亦骤减。
• 特性: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纲病害有效,具内吸性, 25-400g a.i./hm2,适用于谷物、水稻、葡萄、水 果、香蕉、大豆、蔬菜、草坪和观赏植物等。
重要品种举例
• 名称:醚菌酯 Kresoxin- Methyl BAS490F
• 开发公司:巴斯夫 • 发现及上市时间:1992、1996 • 分子式:
发现与发展过程
• 1982年,英国捷利康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最早展开了该 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掀起了杀菌剂研究史上的又一轮 新高潮,开创了杀菌剂历史上新的里程碑。
• 嘧菌酯(Azoxystrobin)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 烯酸酯类杀菌剂。 其作用谱广,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纲病 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作用机理
这类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真菌的线粒体呼吸,破坏能量合成从而 抑制真菌生长或杀死真菌。药剂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 Ⅲ( Cyt bcl复合物)的结合,阻断电子Cyt bcl复合物流向Cyt c呼 吸链上有许多抑制剂。 Cyt bcl呼吸抑制剂有两类:一类是与位于线粒体内膜内壁Qi位 点(CoQ的还原位点)的Cyt b高势能血红素结合的抑制剂。另一 类与位于线粒体内膜外壁的Qo位点(CoQ的氧化位点)的Cyt b低 势能血红素结合的抑制剂。
重要品种举例
• 名称:肟菌酯Trifloxystrobin CGA279202 开发公司:先正达拜耳
• 上市时间:19981999 • 分子式
• 特性:主要用于茎叶处理,3-200 g a.i./hm2,用于果树、草坪、小麦和花生较多,目前发现的活 性好且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有6个 ,都是在国外已 有品种或已知化合物基础上演变而来,多具广谱 杀菌活性。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第九组
• 一、概述 • 二、发现过程与发展过程 • 三、作用机理 • 四、合成方法 • 五、重要品种举例 • 六、国内研究进展 • 七、展望
概述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独特的作用机制, 高效、广谱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吸引了世 界各大农药公司和广大农药研究人员的浓 厚兴趣,使得该类杀菌剂的研究方兴未艾, 成为农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 嘧菌酯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杀菌剂,己在72个国家取 得登记,用于防治84种不同作物上的400多种病害。
发现与发展过程
• 醚菌酯是最早上市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之一,具有 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的特点,而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 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友好。
• 嘧菌酯与醚菌酯的发现与上市,极大地刺激了世界各大农 药公司和研究人员,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甲氧 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研发工作,力求在该领域争得一席 之地,也使得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一跃成为农药研究 领域非常火爆的研究开发课题。
• 据有关专家预测,全球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市场平均 每年将以约2%的速度逐年上涨,并将成为60亿美元杀菌剂 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 其中唑菌酯(pymoxystmbin,试验代号SYP-3343) 不仅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同时具有杀虫、杀螨 活性,可达到病虫兼治之目的。唑菌酯和丁香菌 酯(SYP-3375)都是采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结合 生物等排理论得到的结构新颖的化合物 “。
国内研究进展
• 我国合成的两种重要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 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