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类型

控制类型
控制类型

一、控制及其必要性

(一)控制

◆控制定义:是指管理者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的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标准,对组织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监

督和调节的管理活动

◆理解控制要把握的三个要点

●1、控制的目的---使组织的实际活动和计划的要求保持一致

●2、控制的手段---检查、监督、调节

●3、控制是一个过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耗费一定的资源

控制与计划的关系

●1、计划为控制提供了评价标准

●2、计划和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对方

●3、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是计划方法

●4、计划工作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

(二)控制的必要性

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

二、控制的对象和类型

(一)控制的对象

1、组织里的人员

2、组织的财务

3、组织里的作业

4、信息

5、组织的绩效

(二)控制的类型

1、按照偏差信息获取的时间来分,有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预先控制、事前控制:基本目的是保证某项活动有明确的绩效目标,保证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投放

●现场控制、过程控制:内容有向下级指示恰当的工作方法、监督下级的工作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发现偏差,立

即矫正

●反馈控制、事后控制、成果控制:是历史最悠久的控制类型,例财务报告分析、标准成本分析、质量控制分析、工

作人员成绩评定等

2、按照控制时采用的方式可分为集中控制、分散控制与分层控制

◆集中控制:建立集中的控制机构、中心,根据系统的状态和控制目标,直接发出指令,控制子系统的活动

◆分散控制:将子系统用局部控制器来控制,通过对局部的控制活动来完成大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

◆分层控制:把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结合起来的控制方式,兼顾两者的优点,避免不足,是理想的方式

3、按控制的手段来划分,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间接控制:主管人员根据计划和标准,对比和考核实际结果,追查出现偏差的原因和责任,以改进未来的工作

?直接控制:着眼于培养更好的管理人员,使他们能够熟练地应用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原理,能以系统的观点来进行

和改善他们的管理工作,从而防止出现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4、按照实施控制的主体可分为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与自我控制

◆正式组织控制:由管理者设计和建立起来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控制

◆非正式组织的控制:基于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由非正式组织发展和维持

◆自我控制:个人有意识地按某一行为规范进行活动

三、控制的要求和过程

(一)控制的要求(原则)

1、适时控制(及时性原则)

2、适度控制(重点原则)

3、客观控制(客观性原则)

4、弹性控制(灵活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二)控制的过程

1、确立标准

●方法:统计性标准、根据评估建立标准、工程标准

2、衡量工作成效

●偏差来源:个人观察、统计报告、口头汇报、书面汇报

3、纠正偏差

●方式一:立即执行的临时性应急措施;

●方式二:永久性的根治措施

四、控制的方法

(一)预算

●预算编制的程序

1、组织下属各职能部门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方案,呈交给归口负责人审批

2、各归口负责人对所属部门的预算草案进行综合平衡,并制定本系统的总预算草案

3、各系统将其预算草案呈交由高层领导和有关专家组成的预算委员会

4、预算委员会审查各系统预算草案,并进行综合平衡

5、预算委员会与最高决策人磋商,拟定出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

6、预算委员会将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提交最高领导层审批,之后发各部门执行

预算编制的方式

1、可选预算

一个组织常常分别按上、中、下三种不同的经营水平编制预算,加强了预算方面的合理性2、补充预算

先提出半年或年度预算,以表明组织计划纲要和部门目标,后在此基础上编制补充预算3、零基预算

一切以零为基础,从零开始考虑项目费用的必要性及其预算的规模

预算的种类

1、收支预算

2、实物量预算

3、投资预算

4、现金预算

5、负债预算

6、总预算

预算的作用

1、便于主管人员了解和控制组织的财务状况

2、有利于主管人员合理配置资源和控制组织各项活动开展,保证重点项目的完成

3、有利于对管理者的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

4、有利于主管人员在财务上精打细算

(二)比率分析

1、财务比率

●帮助了解组织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

例: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盈利比率

2、经营比率

●反应组织经营效率的高低和各种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例:库存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比率

(三)审计

审计的原则

1、坚持政策的原则

2、独立的原则

3、客观公正的原则

4、经常性原则

审计的形式

财务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审计

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以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光纤。所有的以太网都遵循IEEE 802.3标准,下面列出是IEEE 802.3的一些以太网络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带宽”。 ·10Base-5 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 1Base-5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轴电缆(RG-59/U CATV),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二、快速以太网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数据流量速度需求。在1993年10月以前,对于要求1 0Mbps以上数据流量的LAN应用,只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 DI)可供选择,但它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基于100Mpbs光缆的LAN。1993年10月,Grand Juncti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

台快速以太网集线器Fastch10/100和网络接口卡FastNIC100,快速以太网技术正式得以应用。随后Intel、SynOptics、3COM、BayNetworks等公司亦相继推出自己的快速以太网装置。与此同时,IEEE802工程组亦对100Mbps以太网的各种标准,如100BAS E-TX、100BASE-T4、MII、中继器、全双工等标准进行了研究。1995年3月IEEE宣布了IEEE802.3u 100BASE-T快速以太网标准(Fast Ethernet),就这样开始了快速以太网的时代。 快速以太网与原来在100Mbps带宽下工作的FDDI相比它具有许多的优点,最主要体现在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在布线基础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持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接,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设施。快速以太网的不足其实也是以太网技术的不足,那就是快速以太网仍是基于CSMA/CD技术,当网络负载较重时,会造成效率的降低,当然这可以使用交换技术来弥补。 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又分为:100BASE-TX 、100BASE-FX、100BASE-T4三个子类。 · 100BASE-TX:是一种使用5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数据。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符合EIA586的5类布线标准和IBM的SPT 1类布线标准。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

不同类型员工的管理

员工类型的规划 在招聘的工作中,由于企业必须面对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动,因此造成人力编制的不确定性提高。人资部门在这样的现实下,必须思考在任用员工的结构部份进行规划,也就是在用人策略中订定不同任用类别员工的比例,用这样的策略来保持企业用人的“弹性”,同时兼顾成本与实际需要。在这样的思路下,企业就会有不同的聘雇类型员工:正式员工(permanentemployee也就是“不定期契约员工”)、定期契约员工(contractedemployee)、外包人力(outsourcingmanpower)等。 企业有了正式的人力任用结构后,除了招聘的工作比较困扰人资部门外,另外就是“员工关系管理”的部分,对于习惯传统作业的人资部门比较陌生。 在新的企业任用结构中,多出了定期契约员工以及外包人力,而且这些不同的任用模式或任用条件本来就是不一致的。例如契约员工于契约期满后如果没有续约就必须离开,外包人力的薪资水准是跟着委外厂商走的。通常对于用人部门来说,在意的只是这样的员工在“数量”上是否可以满足工作的需求;但是对于人资部门来说,该如何规划安排才能维持企业的整体士气以及员工的承诺呢 正式员工的管理 在人力的运用策略上,正式员工应该是企业的核心core,而这些核心能力是创造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核心价值的来源,也就是自己与其它竞争者的差异所在,更是本身可以创造收益的根本。因此对于这些人员,企业应该要以“长期”的概念来与这些员工建立关系。这样的思考落实到实务上人力资源相关的作业中,不论是训练、薪资福利、绩效管理等,都将以“长期承诺”longtermcommitment为基础。举例来说,在培训工作上,正式员工的培训除了着眼在眼前工作所必须要的知识、技术、能力与态度KSAs外,也要考量未来的企业经营发展的需求所要的KSAs。而在薪资的设计上,变动薪资(与个人绩效或营业目标达成挂钩)的部分就可以有较大空间的弹性,甚至分红入股都是可以考虑的。在绩效管理上,正式员工的重点应该放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完全着眼在眼前的绩效结果,因此一定要将“员工发展计划”放在整个绩效管理的流程中。 定期契约员工的管理 定期契约员工的任用,基本上应该是因为工作期间延续性的考量而规划的。在招聘的时候,建议要增加这样任用类型员工每月的薪资水准。而计算的逻辑,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将所有年度内可能的奖金及福利部分加总后,平均除以十二然后按月发给。这样的方式,除了因为直觉的印象认为单月份薪资比较高,可以增加招聘时的吸引力外,对于公司来说真正的总成本并不会增加,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做法。而由于定期契约员工基本上不太可能投入太多的训练、培育成本,长期的变动薪资设计也好象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所以在训练与激励的部分要以“实时”为主,主要培训上岗后立即要用到的技术,而在绩效管理上就要强调结果,一些相应的激励政策也可以以这样的思路来设计。 外包人力规划

访问控制列表(ACL)总结

访问控制列表(ACL)总结 一、什么是ACL? 访问控制列表简称为ACL,访问控制列表使用包过滤技术,在路由器上读取第三层及第四层包头中的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等,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对包进行过滤,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该技术初期仅在路由器上支持,近些年来已经扩展到三层交换机,部分最新的二层交换机也开始提供ACL的支持了。 二、访问控制列表使用原则 由于ACL涉及的配置命令很灵活,功能也很强大,所以我们不能只通过一个小小的例子就完全掌握全部ACL的配置。在介绍例子前为大家将ACL设置原则罗列出来,方便各位读者更好的消化ACL知识。 1、最小特权原则 只给受控对象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最小的权限。也就是说被控制的总规则是各个规则的交集,只满足部分条件的是不容许通过规则的。 2、最靠近受控对象原则 所有的网络层访问权限控制。也就是说在检查规则时是采用自上而下在ACL中一条条检测的,只要发现符合条件了就立刻转发,而不继续检测下面的ACL语句。 3、默认丢弃原则 在CISCO路由交换设备中默认最后一句为ACL中加入了DENY ANY ANY,也就是丢弃所有不符合条件的数据包。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虽然我们可以修改这个默认,但未改前一定要引起重视。 由于ACL是使用包过滤技术来实现的,过滤的依据又仅仅只是第三层和第四层包头中的部分信息,这种技术具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如无法识别到具体的人,无法识别到应用内部的权限级别等。因此,要达到端到端的权限控制目的,需要和系统级及应用级的访问权限控制结合使用。 三、标准访问列表 访问控制列表ACL分很多种,不同场合应用不同种类的ACL。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是通过使用IP包中的源IP地址进行过滤,使用的访问控制列表号1到99来创建相应的ACL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格式: 访问控制列表ACL分很多种,不同场合应用不同种类的ACL。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标准访问控制列表,他是通过使用IP包中的源IP地址进行过滤,使用的访问控制列表号1到99 来创建相应的ACL。 它的具体格式如下:access-list ACL号permit|deny host ip地址 例:access-list 10 deny host 192.168.1.1这句命令是将所有来自192.168.1.1地址的数据包丢弃。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网段来表示,对某个网段进行过滤。命令如下:access-list 10 deny 192.168.1.0 0.0.0.255 通过上面的配置将来自192.168.1.0/24的所有计算机数据包进行过滤丢弃。为什么后头的子网掩码表示的是0.0.0.255呢?这是因为CISCO规定在ACL中用反向掩玛表示子网掩码,反向掩码为0.0.0.255的代表他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注:对于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来说,默认的命令是HOST,也就是说access-list 10 deny 192.168.1.1表示的是拒绝192.168.1.1这台主机数据包通讯,可以省去我们输入host命令。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实例一:

不同类型的下属的特点及管理技巧

工作中,人是最难管,也是最好管的。在人的管理上会遇到不同的下属,采取不同的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一年前我读了这篇文章,一些曾经困扰我的人的问题,这篇文章做了总结,对我很有启发,现供大家欣赏。 人力资源是一种哲学,更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一个老板或者主管愿意放弃一个优秀的人才,可是也没有一个老板或者主管愿意毫无原则的接受员工所提出的条件,作为一名主管,让自己的部门声誉良好,员工齐心是最起码的,否则就对不起老板花钱请你来工作的意义。完善部门的管理体系及因人而异的和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和沟通就是员工齐心的前提和保障。当然,这里所说的因人而异不是让你去区别对待,而是如何和他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以下是对14种性格的员工所采取的不同的管理方法,以供参考: 一、高傲型下属:这种员工一般都有点自持清高,不服管理,并且好大喜功,小事不屑于去做,大事呢又做不了,对于批评别人和没事找事倒是乐此不疲。在他们的思想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一点的团队精神,只要完成自己的事,对公司的事情才懒的去问,对于这样的员工管理方法首先要沉得住气,不要和他去斤斤计较;其次,要敢于批评,说到做到。当她做的好,有功时,给她应该得到甚至超额的奖励,但是在做的不好或没有完成任务时候要敢于批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她很客气,不要以怠慢来对待怠慢。 二、是非型下属:这是一种令主管最为头疼的下属,以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为己任。工作能力暂且不说,今天说这个人的不好,明天又说另一个人的不是,甚或于散播一些不负责任的谣言。对于这样的下属,公司的其他员工可以敬而远之,而作为主管的你却不能这样的听之任之,不管这个下属的业绩有多好,也要加以严惩,因为她的言行很可能会对公司其他同事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如果公司有这一个方面的明确制度那是更好,照章办事即可。如果对这一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另外还有几个方法可以一试: 1、给她的工作量加大一些,以减少她和别的员工“沟通”的时间; 2、不定期的表扬她在这方面的进步以表示激励和认可(当然最好是在私下里以玩笑的口吻来说); 3、给予她必要的教训,总之,你一定要她知道;“自己提出批评警告之后,就一直在关注着她,如果没有改正,那么她将受到更加严厉的批评,在这一点上决不存在任何的情面和余地”。 三、涣散型下属:涣散型的人一般对待工作都缺乏主动性,又喜欢胡侃乱吹,什么乱七八槽的事情她都会说,结果把一个部门搞的象是一个开心聊天室,经过警告仍然不思悔改,同时她们自己的业绩也不是很好,出现问题的时候她们总可以找到种种理由来推卸责任,在一般的公司里都会有这一类的人存在。所以对于这类下属一定要观察清楚,把握好一个尺度,否则很有可能会失去一个已经做的很熟练的员工。 1、他们一个必须要自己完成的工作,让他没有任何的借口推脱给别人,如果完成不了,又没有确实可信的理由解释,那么就是他的责任,可以根据事先说好的“奖罚”制度来“罚”; 2、在她的旁边安排一个节奏比较快的同事,给她一定的压力,利用强烈的竞争意识让他涣散不下去也不失为上策。 四、强毅型下属:意志坚定、刚决果断,是一个人才。缺点就是容易冒进,服人不服法或者服法不服人,权欲心比较重,有她自己的野心,喜欢争功而又不能忍气。他们具备独当一面的才能,也可以灵活机动的完成工作,作为他们的主管你可要小心应对,因为人才是一把双刃剑,用的不好可能会危及自身,应时刻注意她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动,虽然说凡事以动心为上,但也要有一个策略: 1、故意冷淡傲气十足、锋芒毕露的她,装作忘记了她的存在;

访问控制列表应用

访问控制列表应用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格式 访问控制列表ACL分很多种,不同场合应用不同种类的ACL。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标准访问控制列表,他是通过使用IP包中的源IP地址进行过滤,使用的访问控制列表号1到99来创建相应的ACL。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是最简单的ACL。 它的具体格式如下:access-list ACL号 permit|deny host ip地址 例如:access-list 10 deny host 192.168.1.1这句命令是将所有来自192.168.1.1地址的数据包丢弃。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网段来表示,对某个网段进行过滤。命令如下:access-list 10 deny 192.168.1.0 0.0.0.255 通过上面的配置将来自192.168.1.0/24的所有计算机数据包进行过滤丢弃。为什么后头的子网掩码表示的是0.0.0.255呢?这是因为CISCO 规定在ACL中用反向掩玛表示子网掩码,反向掩码为0.0.0.255的代表他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小提示:对于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来说,默认的命令是HOST,也就是说access-list 10 deny 192.168.1.1表示的是拒绝192.168.1.1这台主机数据包通讯,可以省去我们输入host命令。 我们采用如图所示的网络结构。路由器连接了二个网段,分别为 172.16.4.0/24,172.16.3.0/24。在172.16.4.0/24网段中有一台服务器提供WWW服务,IP地址为172.16.4.13。 实例1:禁止172.16.4.0/24网段中除172.16.4.13这台计算机访问172.16.3.0/24的计算机。172.16.4.13可以正常访问172.16.3.0/24。 路由器配置命令 access-list 1 permit host 172.16.4.13 设置ACL,容许172.16.4.13的数据包通过。

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员工

员工则是自尊心强,有些能力却自以为是。针对“个性强硬”的员工,主管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是改变员工的强硬个性,以柔克刚。再者只使用员工的能力,但不重用他的品质,通过“目标管理”的策略逐渐“驯服”强悍员工。2.员工容易受到外界的利诱,如何提高员工抗拒利诱的能力?解决思路:员工被利诱不仅仅是为了钱,他在您的公司可能已经获得一定尊重,但是未必受到重用。员工的价值取向如果和公司有出入,就难免有新的想法。如果员工为您而干,外界很难利诱。如果员工为钱而干,除了加薪别无办法。如果您的管理魅力比钱的魅力大,用管理魅力消除外界利诱最可靠。3.如今太难找到值得信任的员工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迅速识别员工的忠诚度?解决思路:如果说太难找到值得信任的员工,老板很可能对任何员工都不放心,信任感低,个性比较“偏执”。要迅速识别员工,老板首先要有识别自己的能力。不知己,何以知人。解决思路:大禹治水中的管理思想就是奖励好的,不批评坏的。负面激励往往容易使员工自尊心受到伤害,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员工会花大量时间、精力来为自己辩解。要让“说多干少”的员工转换为“多干少说”,就应该多奖励和鼓励“多干少说”的员工,少批评和责罚“多说少干”的员工。一旦“多干少说”成为团队文化,“多说少干”的人,要么变成“多干少说”,要么自行从团队脱落。解决思路:不讲情理法的员工其实更强调自己心目中的“情理法”,他很可能是对上司不满或不够信任,对于这种另类员工,更应该用“管理魅力”进行管理。但不能用一般的“管理魅力”。否则,不仅无效,还很危险。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管理魅力。7.对能力一般却非常“自以为是”的员工,作为主管如何帮助他们实事求是地踏实工作?解决思路:自以为是的人往往能力一般却很要面子,自尊心很强,大都清高,对人对事常有些不屑,管理者如果比较强势,会经常看到他们的负面。这类员工通常有一技之长,渴望上司有具体的要求,而不是一味打压。对他们要少批评、少责怪,并且多鼓励、多表扬,给他们成长的机会,使其能力与职位进一步匹配,这是促进他们提高能力的基本策略,也是上司提高自身管理魅力的机会阅读更多相关知识, 无论大公司还是小企业,总有一些让人感到头疼的员工不知该怎么管理,我们都知道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大大的激发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和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今天为大家分享不同类型员工的管理方法。 1、业绩不佳的员工管理:首先要重视他们,和他们一起在工作中探讨,找到问题所在的根结,帮他一起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加强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与互动,为员工建立长远的工作计划与发展目标,引导处理好在公司内部的关系。

访问控制方式总结

访问控制方式总结 授权是根据实体所对应的特定身份或其他特征而赋予实体权限的过程,通常是以访问控制的形式实现的。访问控制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或称为发起者,是一个主动的实体,如用户、进程、服务等)对访问客体(需要保护的资源)的访问权限,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访问控制机制决定用户及代表一定用户利益的程序能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访问控制依据特定的安全策略和执行机制以及架构模型保证对客体的所有访问都是被认可的,以保证资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访问控制是计算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安全需求之一。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TCSEC,即橘皮书),已成为目前公认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级别的划分标准。访问控制在该标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安全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计算机系统必须设置一种定义清晰明确的安全授权策略;对每个客体设置一个访问标签,以标示其安全级别;主体访问客体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认证;审计信息必须独立保存,以使与安全相关的动作能够追踪到责任人。从上面可以看出来,访问控制常常与授权、身份鉴别和认证、审计相关联。 设计访问控制系统时,首先要考虑三个基本元素: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模型以及访问控制机制。其中,访问控制策略是定义如何管理访问控制,在什么情况下谁可以访问什么资源。访问控制策略是动态变化的。访问控制策略是通过访问机制来执行,访问控制机制有很多种,各有优劣。一般访问控制机制需要用户和资源的安全属性。用户安全属性包括用户名,组名以及用户所属的角色等,或者其他能反映用户信任级别的标志。资源属性包括标志、类型和访问控制列表等。为了判别用户是否有对资源的访问,访问控制机制对比用户和资源的安全属性。访问控制模型是从综合的角度提供实施选择和计算环境,提供一个概念性的框架结构。 目前人们提出的访问控制方式包括:自主性访问控制、强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等

不同类型的物业管理

第十四章不同类型物业的管理 第一节居住物业的管理 一、居住物业的含义及分类 (一)居住物业的含义 ●居住物业有时也称为住宅物业,它满足人类遮风避雨的基本需 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必要的条件,是人们最重要的生活资料。 ●包括私人拥有以及政府和机构拥有的所有的住宅,是我们国家 传统意义上的公有住宅和私有住宅的统称。 ●是专业化物业管理的最大市场。 (二)居住物业的分类 ●居住物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产权的性质可以分成公有住宅和私人住宅; ?按照层高可以分成平房、多层、高层、超高层; ?按照住宅居住的户数可以分成独户住宅和多户住宅。下面 着重介绍一下独户住宅和多户住宅: (1)独户住宅(single-family home)。 ?不管是独立式别墅、半独立式别墅,还是排屋,都指的是由一 户拥有自己独立占用的土地以及屋顶。 ?一般来说,除了大规模的别墅群,独户式住宅不需要专业的物 业管理,而往往由业主自己进行直接管理。 (2)多户住宅(multifamily residences)。 ?多户住宅的出现是由于土地与建造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建筑 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由于多户住宅在设计和土地利用上的经济合理性,使得单元住户的建造成本较低。 ?在国外,一般2~6个单元的小型多层住宅经常由业主自行管 理,而大多数大型的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小区则是由专业人员

代替业主进行管理。 ?多户住宅从占有权来说,可以是由一个业主拥有整个物业,也 可以是由多个业主共同拥有的合作物业和共管式(区分所有 式)物业。 ?合作物业: ?指物业的业主以合作的形式购买或建造整个物业,从而共同拥有全部物业的所有权。 ?业主占有物业的某个单元是通过特定的约定来占有,而不是拥有某单元的所有权。 ?他的权益可看作动产,且每个单元的业主要按比例支付合作物业的费用,包括偿还贷款、支付房地产税、维修 费及物业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共管式物业: ?指该物业的多个业主拥有各自单元的所有权和不可分割的公共区域的共同所有权。 ?公共区域包括如土地、停车场、给排水设施、屋顶、电梯、楼梯和外墙等。 ?共管物业的每个单元是一个法定的实体,可以个别和独立地进行抵押、出租和其它所有权的转移。 ?每个单元单独地进行估价和征税。 ?合作物业和共管式物业一般采用纯管理型的物业管理模式。不 像出租型公寓大楼的物业管理,合作或共管式物业管理没有保 持和提高物业占有率,增加物业收益的责任。 ?多户住宅在结构上也可分成带有花园的公寓、没有电梯的多层 建筑以及高层公寓等类型。每一类在位置、设计、建筑、服务 和附属设施等方面各有其独特之处,带来物业管理的不同的要 求。 ●另外,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按照业主的数量,居住物业还可分 成单一业主物业和多个业主的居住物业。 (1)单一业主。这类物业可细分为一下几类: ①直管公房。由政府房地产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拥有并直接管理的公有住宅。 ②系统公房。由企事业单位拥有并管理的公有住宅。

消防控制室分类达标创建标准(1类)

消防控制室分类达标创建标准(I类) 适用范围 第一条本标准适用于同时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系统、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等消防设施的建筑所设置的消防控制室。 场所设置 第二条消防控制室应单独建造或附设在建筑物内单独的房间内。附设在建筑物内时,不得与其他功能用房合用。 第三条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第四条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在建筑物的首层靠外墙部位,也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第五条消防控制室的面积大小应满足相关控制设备的摆放和操作要求。 第六条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严禁穿过消防控制室。 第七条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干扰较强及其它可能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第八条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并

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通信设施、灭火器、应急手电、防毒面罩、消火栓扳手、消防斧等装备以及公共区域和重要设备用房的钥匙。列入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单位条件允许的,还应配置连接互联网的电脑,便于开展“户籍化”管理相关工作。 第九条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堆放与设备无关的杂物。 人员配置 第十条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本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及相关消防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负责。 第十一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数不应少于6人,且均应取得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定期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并鼓励考取更高级别的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三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控制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二)熟悉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及其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不得擅自拆卸、挪用或停用消防设施。 (三)负责消防控制设备的监视和运用,做好检查、操作、记录等工作,并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不得擅离职守。

访问控制管理办法

访问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对DXC资产范围内所有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开发测试系统及网络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访问进行合理控制,确保信息被合法使用,禁止非法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DXC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DXC及所辖分支。 第二章访问控制 第四条对于需要进行访问控制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开发测试系统及网络系统,要对系统设置,保证在进入系统前必须执行登录操作,并且记录登录成功与失的日志。 第五条在可能的系统中,系统登录界面显示声明“只有合法用户才可用该系统”的警示。登录时设置系统不显示系统信息。 第六条对于具有身份验证功能的系统程序,程序所属部门,应建立登录程序的用户,并对有权限的人授权;对于没有用户验证功能的程序,要通过系统的访问权限控制对程序的访问。 第七条生产网和办公网要实现物理隔离,核心设备要设置特别的物理访问控制,并建立访问日志。 第八条对于信息资源的访问以目录或具体文件设置用户可用的最低权限,并通过属性权限与安全权限控制用的户权限。

第九条访问控制权限设置的基本规则是除明确允许执行情况外一般必须禁止。 第十条访问控制的规则和权限应该符合DXC业务要求,并记录在案。 第十一条对网络系统访问时,通过为用户注册唯一的ID来实现对用户的控制。 第十二条系统管理员必须确保用户的权限被限定在许可的范围内,同时能够访问到有权访问的信息。 第十三条用户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口令,并对口令做到保密。 第十四条系统管理员必须对分配的权限和口令做定期检查,防止权限被滥用。检查频率为每季度一次,并填写《重要系统关键用户权限及口令季度审查表》。 第十五条明确用户访问的权限与所担负的责任。 第十六条系统管理员必须保证网络服务可用,保证使用网络服务的权限得到合理的分配与控制。 第十七条系统管理员制定操作系统访问的规则,用户必须按规则访问操作系统。 第十八条对各部门使用的应用系统或测试系统,由该部门制定访问规定并按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对信息处理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分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分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一)特级护理 分级标准: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时间遵医嘱或病情变化随时记录,记录时间最长不超过4小时)。 2、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个人清洁、床单位清洁、饮食、大小便)。 3、24小时有专业护士负责。治疗、护理措施及时、准确。 4、抢救药品、设施准备到位。 (二)一级护理 分级标准: 1)一级护理-I类:病情危重。 2)一级护理-Ⅱ类:生活不能自理。 3)一级护理-Ⅲ类:自己能活动,但病情不容许活动。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1)一级护理-I类: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可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或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时间遵医嘱或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2)一级护理-Ⅱ类:①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个人清洁、床单位清洁、饮食、大小便);②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凡属护理职权范围之内,要协助患者解决,护理职权范围之外。要向有关部门反映。 3)一级护理-Ⅲ类:①根据病情观察记录(具体内容、时间严格执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要求);②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个人清洁、床单位清洁、饮食、大小便)③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凡属护理职权范围之内,要协助患者解决,护理职权范围之外,要向有关部门反映。 (三)二级护理 分级标准:病情恢复期,可自由活动或部分生活能自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①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②根据疾病需要,按时完成健康指导。 (四)一级、二级护理患者基本生活需要标准 1、个人清洁:①头发清洁,梳理整齐;②面部清洁;③口腔清洁,无异味; ④皮肤清洁,无血迹等;⑤会阴清洁,每日会阴擦洗1-2次;⑥手足清洁,指(趾)甲长短适宜,甲下无污垢;⑦新患者应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

ACL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ACL的使用 ACL的处理过程: 1.它是判断语句,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拒绝(deny),要么是允许(permit) 2.语句顺序 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处理列表中的语句 3. 语句排序 处理时,不匹配规则就一直向下查找,一旦某条语句匹配,后续语句不再处理。 4.隐含拒绝 如果所有语句执行完毕没有匹配条目默认丢弃数据包,在控制列表的末尾有一条默认拒绝所有的语句,是隐藏的(deny) 要点: 1.ACL能执行两个操作:允许或拒绝。语句自上而下执行。一旦发现匹配,后续语句就不再进行处理---因此先后顺序很重要。如果没有找到匹配,ACL末尾不可见的隐含拒绝语句将丢弃分组。一个ACL应该至少有一条permit语句;否则所有流量都会丢弃,因为每个ACL末尾都有隐藏的隐含拒绝语句。 2.如果在语句结尾增加deny any的话可以看到拒绝记录 3.Cisco ACL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标准另一种是扩展,使用方式习惯不同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编号方式,另一种是命名方式。 示例: 编号方式 标准的ACL使用1 ~ 99以及1300~1999之间的数字作为表号,扩展的ACL使用100 ~ 199以及2000~2699之间的数字作为表号 一、标准(标准ACL可以阻止来自某一网络的所有通信流量,或者允许来自某一特定网络的所有通信流量,或者拒绝某一协议簇(比如IP)的所有通信流量。) 允许172.17.31.222通过,其他主机禁止 Cisco-3750(config)#access-list 1(策略编号)(1-99、1300-1999)permit host 172.17.31.222 禁止172.17.31.222通过,其他主机允许 Cisco-3750(config)#access-list 1 deny host 172.17.31.222 Cisco-3750(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 允许172.17.31.0/24通过,其他主机禁止 Cisco-3750(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72.17.31.0 0.0.0.254(反码255.255.255.255减去子网掩码,如172.17.31.0/24的255.255.255.255—255.255.255.0=0.0.0.255) 禁止172.17.31.0/24通过,其他主机允许 Cisco-3750(config)#access-list 1 deny 172.17.31.0 0.0.0.254 Cisco-3750(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 二、扩展(扩展ACL比标准ACL提供了更广泛的控制范围。例如,网络管理员如果希望做到“允许外来的Web通信流量通过,拒绝外来的FTP和Telnet等通信流量”,那么,他可以使用扩展ACL来达到目的,标准ACL不能控制这么精确。) 允许172.17.31.222访问任何主机80端口,其他主机禁止 Cisco-3750(config)#access-list 100 permit tcp host 172.17.31.222(源)any(目标)eq www

39.8.4.2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中大国际认证对新版ISO9001:2015的8.4.2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的认证要求中大国际认证是首批按照ISO9001:2015新版认证的认证机构,针对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从四个基本层面(标准条款到底有什么要求?新旧标准到底有什么变化?认证审核到底检查/审核什么?可能会出现那些不符合?)阐述了对标准条款的理解,以下就是对新版ISO9001:2015的8.4.2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的认证要求 一、新版ISO 9001:2015里8.4.2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到底有什么要求?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8.4.2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的要求理解如下: 1、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向顾客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没有负面影响。 组织应: a) 确保将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控制范围内;这是新的表述。 b) 确定拟对外部供方及其形成的输出实施的控制;这是新增加的内容。 c) 考虑: 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持续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这 是新增加的内容。 2) 外部供方实施的控制的有效性。这是新增加的内容。 d) 确定验证或其他必要活动,以确定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2、组织应针对不同的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确定不同的控制类型、程度和要求;可考虑 的控制活动包括:验收检验、分析报告、第二方审核、试验、统计数据和绩效指标评价等。 3、原料和零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县而易见的,但是某些外包过程也会对产品有重要影响。对此, 一些组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会对组织的产品信誉带来不利影响。 二、新版ISO 9001:2015里8.4.2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到底有什么变化?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8.4.2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的变化理解如下: 1、新版标准对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有新的表述: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 地向顾客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没有负面影响。 2、新版标准还强调:组织应: a) 确保将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控制范围内; b) 确定拟对外部供方及其形成的输出实施的控制; c) 考虑: 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持续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整理)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1 信道分配问题 通常,可将信道分配方法划分为两类:静态分配方法和动态分配方法. 1.静态分配方法 所谓静态分配方法,也是传统的分配方法,它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或时分多路复用的办法将单个信道划分后静态地分配给多个用户. 当用户站数较多或使用信道的站数在不断变化或者通信量的变化具有突发性时,静态频分多路复用方法的性能较差,因此,传统的静态分配方法,不完全适合计算机网络. 2.动态分配方法 所谓动态分配方法就是动态地为每个用户站点分配信道使用权.动态分配方法通常有3种:轮转,预约和争用. ①轮转:使每个用户站点轮流获得发送的机会,这种技术称为轮转.它适合于交互式终端对主机的通信. ②预约:预约是指将传输介质上的时间分隔成时间片,网上用户站点若要发送,必须事先预约能占用的时间片.这种技术适用于数据流的通信. ③争用:若所有用户站点都能争用介质,这种技术称为争用.它实现起来简单,对轻负载或中等负载的系统比较有效,适合于突发式通信. 争用方法属于随机访问技术,而轮转和预约的方法则属于控制访问技术. 5.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 MAC )方法是在局域网中对数据传输介质进行访问管理的方法。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确定网络上每一个结点能够将信息发送到介质上去的特定时刻;二是要解决如何

对共享介质访问和利用加以控制.传统局域网采用共享介质方式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标记环传递或FDDI等方法,但随着LAN应用的扩展,这种共享介质方式对任何端口上的数据帧都不加区别地进行传送时,经常会引起网络冲突,甚至阻塞,所以采用网桥、交换机等方法将网络分段,去减少甚至取消网络冲突是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 一、共享介质方式中最常用的为CSMA/CD和标记环传递方法。 1.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是采用争用技术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通常用于总线形拓扑结构和星形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 CSMA/CD是以太网中采用的MAC方法。CSMA/CD的工作原理可概括成四句话,即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具体过程如下: 当一个站点想要发送数据的时候,它检测网络查看是否有其他站点正在传输,即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如果信道忙,则等待,直到信道空闲. 如果信道闲,站点就传输数据. 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站点继续监听网络确信没有其他站点在同时传输数据.因为有可能两个或多个站点都同时检测到网络空闲然后几乎在同一时刻开始传输数据.如果两个或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 当一个传输结点识别出一个冲突,它就发送一个拥塞信号,这个信号使得冲突的时间足够长,让其他的结点都有能发现. 其他结点收到拥塞信号后,都停止传输,等待一个随机产生的时间间隙(回退时间,Backoff Time)后重发. 总之,CSMA/CD采用的是一种"有空就发"的竞争型访问策略,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道空闲时多个站点同时争发的现象,无法完全消除冲突,只能是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冲突,并对产生的冲突进行处理.因此采用这种协议的局域网环境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强的网络应用. 2.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控制 Token Ring是令牌传输环(Token Passing Ring)的简写.标记传递是标记环网中采用的MAC方法。标记是一个专用的控制帧,它不停地在环上各站点间传递着,用其标志环路是否空闲以便站点用来发送数据帧。若某个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它就在环路上等待标记帧的到来,进一步占用这个标记帧去发送数据,并当这次

ACL详解

A公司的某位可怜的网管目前就面临了一堆这样的问题。A公司建设了一个企业网,并通过一台路由器接入到互联网。在网络核心使用一台基于IOS的多层交换机,所有的二层交换机也为可管理的基于IOS的交换机,在公司内部使用了VLAN技术,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了6个VLAN。分别是网络设备与网管(VLAN1,10.1.1.0/24)、内部服务器(VLAN2)、Internet 连接(VLAN3)、财务部(VLAN4)、市场部(VLAN5)、研发部门(VLAN6),出口路由器上Fa0/0接公司内部网,通过s0/0连接到Internet。每个网段的三层设备(也就是客户机上的缺省网关)地址都从高位向下分配,所有的其它节点地址均从低位向上分配。该网络的拓朴如下图所示: 自从网络建成后麻烦就一直没断过,一会儿有人试图登录网络设备要捣乱;一会儿领导又在抱怨说互联网开通后,员工成天就知道泡网;一会儿财务的人又说研发部门的员工看了不该看的数据。这些抱怨都找这位可怜的网管,搞得他头都大了。那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答案就是使用网络层的访问限制控制技术――访问控制列表(下文简称ACL)。 那么,什么是ACL呢?ACL是种什么样的技术,它能做什么,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局限性呢? ACL的基本原理、功能与局限性 网络中常说的ACL是Cisco IOS所提供的一种访问控制技术,初期仅在路由器上支持,近些年来已经扩展到三层交换机,部分最新的二层交换机如2950之类也开始提供ACL的支持。只不过支持的特性不是那么完善而已。在其它厂商的路由器或多层交换机上也提供类似的技术,不过名称和配置方式都可能有细微的差别。本文所有的配置实例均基于Cisco IOS的ACL进行编写。 基本原理:ACL使用包过滤技术,在路由器上读取第三层及第四层包头中的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等,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对包进行过滤,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 功能:网络中的节点资源节点和用户节点两大类,其中资源节点提供服务或数据,用户节点访问资源节点所提供的服务与数据。ACL的主要功能就是一方面保护资源节点,阻止非法用户对资源节点的访问,另一方面限制特定的用户节点所能具备的访问权限。 配置ACL的基本原则:在实施ACL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如下两个基本原则: 最小特权原则:只给受控对象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最小的权限 最靠近受控对象原则:所有的网络层访问权限控制 局限性:由于ACL是使用包过滤技术来实现的,过滤的依据又仅仅只是第三层和第四层包头中的部分信息,这种技术具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如无法识别到具体的人,无法识别到应用内部的权限级别等。因此,要达到end to end的权限控制目的,需要和系统级及应

管理五种不同类型的下属

宋代司马光说:“凡人之才性,各有所能,或优于德而强于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而企业领导者对待不同类型的下属,则应当采取不同的用人之道,使他们克服短处,发挥特长。 要用好下属,就必须对下属有个明确的“诊断”。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人才性格测试工具——PDP系统(英文Professional Dynamitic Program),把人的性格分成了“老虎型、孔雀型、无尾熊型、猫头鹰型、变色龙型”等五种类型。实践中,对五种类型的下属,我们必须采取五种不同的引导和管理方式,方能达到“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效果。 老虎型(支配型) 具备高支配型特质,竞争力强、好胜心盛、积极自信,是个有决断力的组织者。他胸怀大志、勇于冒险、分析敏锐,主动积极且具极为强烈的企图心,是只要认定目标就勇往直前,不畏反抗与攻讦,誓要达到目标的家伙。 “老虎型”(支配型)下属优点是能善于控制局面并能果断地做出决定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对这类下属,你什么也不用说,他也不需要太多的鼓励与支持。只要给予他更多的责任,让他自己控制局面或许会更好。但在分配给他工作挑战性比较大时,他们可能会因为“责任”而感到惶恐不安,容易把一些情绪化东西带到工作中去,作为领导要给予他方法上的指导,对他进行“宏观调控”,他就不会因为太注重速度而忽视细节,这样他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老虎型”的下属性格刚强却粗心,不能深入细微地探求道理,因此他在论述大道理时,就显得广博高远,但在分辨细微的道理时就失之于粗略疏忽,此种人可委托其做大事。但是,在团队建设上,要根据这类下属的特点,配好“政委”,适时提醒,优势互补。特别要有体制机制约束,可以驾驭,能够控制。 孔雀型(表达型) 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他的社交能力极强,有流畅无碍的口才和热情幽默的风度,在团体或社群中容易广结善缘、建立知名度。这种类型的下属天生具备乐观与和善的性格,有真诚的同情心和感染他人的能力,在以团队合作为主的工作环境中,会有最好的表现。 实践中,孔雀型的下属非常重要,我们发现:孔雀型的人在任何团体内,都是人缘最好的人和最受欢迎的人。孔雀型的人具有孔雀一样美丽的“羽毛”值得展示,这些包括他们的成功经历,包括他们结交的有名望或者财富的朋友,也包括天文地理经济娱乐体育文学等他们哪怕是粗浅涉猎的知识领域。 孔雀型的下属优点在于生性活泼,他们很适合需要当众表现、引人注目、态度公开的工作。但由于跳跃性的思考模式,常无法顾及细节以及对事情的完成执着度。作为领导者要以鼓励为主,给他表现机会保持他的工作激情,但也要注意他的情绪化和防止细节失误,防止他成为夸夸其谈、专务虚名的典型。 无尾熊型(耐心型) 具有高度的耐心。他敦厚随和,行事冷静自持;生活讲求规律但也随缘从容,面对困境都能泰然自若。适宜当安定内部的管理工作,在需要专业精密技巧的领域,或在气氛和谐且不紧迫的职场环境中,他们最能发挥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