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说服他人的六种战术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明确对象,突出重点战术

1.明确对象

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不同,因此讲话时要区分对象,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能无的放矢、一概而论。例如,对知识分子可以满口“之乎者也”,对普通工人和农民却不能。

案例

——视察——

某团长平时和下级谈话完毕后习惯问一

句:“你明白了吗?”

有一天,一位司令员到团里视察,需要这

位团长向司令员汇报完情况,团长说完之后又

顺口问了一句:“首长,我汇报完了,不知道

您听明白了没有?”司令员顿时拍桌子大怒

道:“就你这点事儿,我还听不明白?我当团

长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团长觉得非

常委屈。

可见,面对下级和面对上级说话时,语气和态度不能一概而论。向上级汇报完毕后,在正式场合要请首长做指示,在非正式场合要问首长“我说清楚了吗?”案例中的团长就是忽略了这种区别,才会招致上级的恼怒。

2.突出重点

在明确对象的基础上,还要做到突出重点,要言简意赅地讲述听众最关注的内容。比如,演讲前先了解听众从事的行业、知识水平、年龄阶段等情

况,然后根据听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演讲内容,使之尽量与听众密切相关。

案例

——福特汽车广告——

有一段时间,福特汽车在芝加哥的销售非

常不理想,销售经理很奇怪,于是请心理学家

做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

来市容、服装、语言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随

之发生变化,而福特汽车却总是一成不变,不

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观念。对此,福特汽车推

出了一个新广告,宣传从20世纪50年代到

80年代,福特汽车始终在随着时代进步而不

断更新变化。这条广告播出后,福特汽车的销

量迅速上升。

在上面的案例中,福特推出的新广告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突出了求新、求变的重点,从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案例

——威尔逊总统的演讲——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非常善于演讲。

有一次,一个记者请教他,说:“总统阁下很

善于演讲,你准备一个小时的演讲要用多少时

间?”

威尔逊想了想,说:“大概需要两周。”

记者又问:“那么准备两个小时的演讲

呢?”

威尔逊说:“需要一周。如果讲半天时间,

那就不用准备了,现在就可以讲了。”

演讲的时间越短难度越大,因为它需要用更简练的语言突出中心思想,需要更认真地推敲琢磨,所以准备时间也就越长。

二、先求同后论异战术

先求同,后论异,又被称为“敲门砖效应”,就是从对方能够接受的

观点入手,先与其达成共识,再表明自己的不同看法和主张,这时对方往

往更容易接受和认同。否则,就容易陷入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的争论之中。

案例

——智斗房东——

在美国留学,房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离学校越近房租就越贵。一个留学美国的小

伙子想在学校附近租一间公寓,由于房租太

贵,而且房东坚持拒绝降价,他只好签了半

年的合同。

住了一个月后,他给房东打电话说:“房

东先生,能不能请你来一下,我准备搬家了,

我们把房租结算一下。”房东到了之后,他

先恭维了一番:“我住了一个月,房子设施

很好,住起来很舒适,去学校也很方便,您

的管理也井井有条。”

在沟通过程中,如果双方观点的差异不大,则可以做出积极调整,向对方靠拢,最终达成一致。但如果双方的观点截然不同,就很难形成一致观点。因此,在开始沟通时,双方就要尽量保持与对方适度的差异,逐步引导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

案例

——保卫家园——

为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

国家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

如果只宣传“抗美援朝”,为了发扬无产阶

级国际主义精神,消灭帝国主义,解放全人

类,普通百姓很难接受。相比之下,群众更

容易理解“保家卫国”,如果不出兵朝鲜,

美国就会跨过鸭绿江侵略中国,夺取来之不

易的胜利果实,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将一去

不复返。

事实结果确实如此,“抗美援朝,保家

卫国”的宣传动员取得了空前成功,全国各

地都掀起了参军赴朝作战的热潮。

四、重复战术

重复可以提高宣传效果,增强说服力。例如,将广告反复播出,往往会使消费者不自觉地接受影响。除此之外,重复还可以起到交叉传播的作用,即人们如果从不同渠道听到同一条消息,就非常容易相信这条消息的真实性。

案例

——曾参杀人——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家乡在山东费邑。

有一天,费邑有一个也叫曾参的人杀了人,

顷刻间,曾参杀人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费

邑。

邻居把这个消息转告曾参的母亲,曾母

听了仍有条不紊地织着布,对邻居说:“我

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向曾母说:“曾

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母仍然不慌不忙

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

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

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

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

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

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架起梯子,越

墙逃走了。

以曾参的良好品德和曾母对儿子的了解而论,“曾参杀人”这种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