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doc

合集下载

北京城乡居民医保怎么报销及报销比例政策说明.doc

北京城乡居民医保怎么报销及报销比例政策说明.doc

2019年北京城乡居民医保怎么报销及报销比例政策说明北京城乡居民医保怎么报销及报销比例政策说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北京市民城乡居民医保怎么报销呢?所需材料和报销流程比例是如何规定的?本文为你介绍关于北京城乡居民医保怎么报销及报销比例政策说明相关知识。

新制度实施后,城乡居民的医保待遇全面提升,门诊最高报销比例达到了55%,比原来提高了5个百分点,门诊年度封顶线统一为3000元;住院最高报销比例达80%,比原来提高了5-10个百分点,住院年度封顶线从18万元统一提高到20万元。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六统一”在整合前,北京市的医保有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制度,基本实现了人员全覆盖。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区别在于覆盖人群不一样。

城镇居民医保覆盖了本市城镇居民,包括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实行市级统筹;新农合覆盖的是本市农村居民,实行区级统筹。

在保障待遇标准方面、费用报销方式上,两种医保也有一定的差异。

城镇居民医保已全部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新农合由13个涉农区分别管理,农村居民看病以区内医疗机构为主,多数需个人垫付医药费再进行手工报销。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巡视员徐仁忠表示,统一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了国家提出的“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的六统一要求。

财政继续加大补助力度,参保人员待遇水平方面有明显提升,定点医疗机构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

同时本市还将为农村居民发放社保卡,农村居民就医时持卡就医实时结算,无需个人再先行垫付医药费,进一步降低农村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

据悉,本市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卡将于近期集中发放。

如果农村居民已收到社保经办机构为您制作的社保卡,一定要妥善保管,自2018年1月1日起,您的社保卡将正式启动使用。

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

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

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例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重要的医疗保障。

这也是我国建⽴的农村地区的医疗政策,参加农村合作合作医疗后,可以报销相应的医药费。

那么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例是多少,店铺⼩编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供⼤家学习参考。

⼀、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例1、定点⼀级医疗机构100元起付,报销50%;2、定点⼆、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550元;起付线以上部分,区中医医院报销40%,其他医疗机构报销35%;⾮定点⾮盈利医疗机构急诊报销35%,实报资⾦封顶3000元。

3、住院及特殊病门诊核准医药费报销⽐例⼀级医疗机构300元起付,起付线以上部分报销75%;⼆级医疗机构1000元起付,起付线以上⾄2万元报销65%,2万元以上⾄5万元报销70%,5万元以上报销80%;三级医疗机构1300元起付,符合转诊规定时起付线以上⾄2万元报销55%,2万元以上⾄5万元报销60%,5万元以上报销67%。

三、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凭证1、普通门诊医药费报销,须提供北京市门诊收费专⽤收据、门诊处⽅、费⽤清单。

2、住院报销,须提供北京市住院收费专⽤收据、项⽬明细、费⽤清单、诊断证明;特殊病门诊医药费报销,须提供北京市门诊收费专⽤收据、门诊处⽅、费⽤清单及相应诊断证明。

3、定点三级综合医疗机构住院和特殊病门诊医药费报销,须同时提供定点⼆级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转院证明。

4、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员的医药费报销,除提供上述报销凭证复印件外,同时提供保险公司出具的理赔分割单。

5、其余参合⼈员报销均需提供未经其他医疗保险减免的医药费原始凭证。

综合以上介绍,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例根据医院的级别不同⽽有所差异,要报销农村合作医疗费⽤,要就医时,要保留好相应的凭证,以便在报销时使⽤。

如果你还有关于这⽅⾯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店铺律师,他们会为你进⾏专业的解答。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
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1、住院治疗费用: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全面涵盖住院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检查费、药品费、治疗费和护理费等费用。

2、门诊治疗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也涵盖普通门诊治疗费用,包括诊疗费、检查费、药品费等费用。

3、重大疾病医疗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也含括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包括住院和门诊治疗费用等。

4、免费检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含括推行的各种专检,如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

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1、住院治疗费用:住院治疗费报销范围一般在70%-90%之间,具体报销标准因保险公司而异。

2、门诊治疗费用:门诊治疗费用报销比例一般在60%-80%之间,具体标准以每家保险公司的实际定价标准为准。

3、重大疾病医疗费用:重大疾病的治疗费报销比例根据保险公司的不同而异,一般在60%-80%之间。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如何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如何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如何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我国农村居民参加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就医费用高、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住院费用等,具体的比例和金额根据各地的政策规定有所不同。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及比例。

首先,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门诊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以报销门诊费用,包括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化验费、治疗费等。

一般来说,门诊费用的报销比例在50%到90%之间,具体比例由各地政策规定。

2.药品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以报销合理药品费用,包括西药、中成药、中草药等。

不同的药品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在30%到70%之间。

3.住院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以报销住院费用,包括床位费、手术费、护理费、检查费、化验费等。

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一般较高,可以达到70%到90%,有些地方还设有封顶线,超出封顶线的费用不再报销。

4.特殊疾病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可以报销一些特殊疾病的费用,如严重急性胰腺炎、恶性肿瘤等。

这些疾病的报销比例一般较高,可以达到80%以上。

5.大病医疗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设有大病医疗保险,可以报销一些高额医疗费用。

具体的大病范围和报销比例由各地政策规定,报销比例一般较高,可以达到80%以上。

以上就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及比例的一般情况,具体的报销范围和比例还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政策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居民可以参照当地的规定,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材料要求进行报销。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和比例在不断地扩大和提高,以满足农村居民就医费用的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一、基本医疗费用报销范围:1.药品费用:包括诊断用药、治疗用药、预防用药、中药饮片等药物费用。

2.纳入医保目录内的诊疗项目费用:包括门诊、急诊、住院费用等。

3.住院期间的床位费、餐费、杂费等。

4.检查费用:包括各类化验、检查、放射类检查、超声检查、内窥镜等费用。

5.诊疗治疗器械费用:包括植入性或可移植的医疗器械费用。

6.医疗耗材费用:包括各类敷料、手术耗材、医用器械等费用。

7.特殊治疗费用:包括放射治疗、化疗、手术、介入治疗等费用。

8.中医及其他民族医疗费用:包括中医诊疗费用、中医药治疗费用等。

9.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家庭医生服务费用由政府按规定支付,农民可享受签约服务。

二、慢性病报销范围:1.慢性病药品费用:慢性病患者需长期用药,药品费用在报销范围内。

2.慢性病特殊治疗费用:包括慢性病特殊治疗所需的诊疗费用、手术费用等。

3.慢性病相关检查费用:包括针对慢性病的各类检查费用。

三、门诊慢性病报销范围:1.慢性病门诊药品费用:门诊患者购买的慢性病用药费用在报销范围内。

2.慢性病门诊诊疗费用:包括慢性病门诊就诊时的各项诊疗费用。

3.慢性病门诊特殊治疗费用:包括针对慢性病的门诊特殊治疗费用。

四、其他报销范围:1.临终关怀费用:包括临终关怀所需的医疗费用。

2.儿童特殊病种报销:包括儿童特殊病种的治疗费用。

3.生育保健费用:包括孕期产检、分娩、产后恢复等的医疗费用。

4.伤残抚恤费用:包括伤残人员的康复治疗费用。

5.普通门诊患者报销范围:包括普通门诊患者就诊时的诊疗费用、检查费用、药品费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报销范围和比例可能因地区而异,因此在具体操作时需参考当地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同时,农村合作医疗每年都会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

因此,在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时,应及时了解当年的政策变动,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条件

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条件

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条件合作医疗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医疗保障。

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对于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和条件进行详细的解析,以帮助广大农村居民更好地了解合作医疗政策,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报销范围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包括住院费用、门诊费用、药品费用等,而补充医疗保险则涉及到一些高额的医疗费用,包括特殊病种的治疗、门诊大病医疗保险等。

具体的报销项目如下:1.住院费用新农村合作医疗对于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为60%至80%,报销金额上限为2万元至5万元。

该部分的费用包括住院床位费用、检查费用、手术费用、治疗费用等。

2.门诊费用新农村合作医疗对于门诊费用的报销项目包括门诊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治疗费等。

报销比例为30%至50%,报销金额上限为200元至500元。

3.药品费用新农村合作医疗对药品费用的报销比例为30%至50%,报销金额上限为200元至500元。

该部分的费用主要为门诊及住院期间的药品费用。

4.特殊病种治疗特殊病种治疗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一大亮点,包括肿瘤、尿毒症、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

新农村合作医疗在特殊病种治疗方面的报销比例较高,可达到80%至90%不等。

5.门诊大病医疗保险门诊大病医疗保险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门诊大病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该部分费用主要涉及到诊疗、检查、手术、药品等各个方面的治疗费用,保障范围达到30万元。

二、报销条件在享受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服务时,农村居民需要满足一定的报销条件。

主要的报销条件如下:1.缴纳保费农村居民需要在每年的一定时间内缴纳合作医疗保险费用,才能享受医疗保障服务。

保费金额一般较为低廉,仅为几百元至千元不等,但缴纳保费是获得医疗报销服务的前提条件。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都有哪些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都有哪些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都有哪些
1.住院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提供报销。

这些费用主要包括住院护理费、手术费、治疗费、化验费、检查费、药品
费等。

2.门诊费用:农民在医疗机构进行的门诊治疗费用也可以通过农村合
作医疗保险进行报销。

这包括门诊检查费、挂号费、药品费、化验费等。

3.药品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农民购买的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药品费用提供报销,其中包括中西药、中成药、民族药等。

4.诊疗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就诊医疗机构时需要支付的诊
疗费用也提供报销,这包括挂号费、诊查费、治疗费、检验费、手术费等。

5.医疗器械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购买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医
疗器械费用提供报销。

6.特殊检查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进行的特殊检查费用也提
供报销,如CT、MRI、PET等高端检查。

7.康复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进行的康复治疗费用提供报销,如物理治疗费用、康复设备租赁费用等。

8.医疗费用补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为符合规定的疾病和治疗提供
医疗费用补偿,主要包括罕见病、特殊病种的治疗费用。

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享受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提供报销。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上述费用报销范围都有一定的
限制和规定,具体标准和比例可以根据地区的政策规定而有所不同。

此外,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通常会设定一定的报销比例和封顶线,超出部分个人需要自己支付。

因此,在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时,农民需要了解具体的政策规定,以充分利用保险金,减轻个人的医疗负担。

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

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

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例北京市是我国⾸都,在北京也有不少农民,北京的农民在医疗⽅⾯也得到了相应保障,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

那么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例是多少,店铺⼩编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供⼤家学习参考。

⼀、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例1、普通门诊核准医药费⼀级医院报销50%,⼆级、三级医院报销35%,区中医医院报销40%,实报资⾦封顶2500元。

2、住院和特殊病门诊核准医药费报销,⼀级、⼆级医院0起付,三级医院起付线1000元。

实报资⾦封顶18万元。

定点⼆级医疗机构的住院和特殊病门诊核准医药费报销0⾄2万元,报销65%;2万元以上⾄5万元,报销70%;5万元以上,报销75%。

3、在定点⼀级医疗机构住院和特殊病门诊治疗,其医药费报销70%。

4、在定点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和特殊病门诊医药费报销,每段报销⽐例较定点⼆级医疗机构降低10个百分点。

5、患者急诊抢救留观后转⼊住院治疗的,其住院前七⽇内的留观费⽤,与住院费⽤⼀并报销。

6、患者急诊抢救留观过程中死亡,其死亡前七⽇内的留观费⽤按住院报销。

7、未参加北京市学⽣⼉童⼤病医疗保险的农业户⼝在校学⽣及学龄前⼉童,其住院和特殊病门诊核准医药费⽤报销,⼀级、⼆级医院0起付,三级医院起付线650元,起付线以上部分报销70%。

⼆、报销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为:参加⼈员在统筹期内因病在定点医院住院诊治所产⽣的药费、检查费、化验费、⼿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符合城镇职⼯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部分(即有效医药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付设⽴起付标准和最⾼⽀付限额。

医院年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费⽤由个⼈⾃付。

同⼀统筹期内达到起付标准的,住院两次及两次以上所产⽣的住院费⽤可累计报销。

超过起付标准的住院费⽤实⾏分段计算,累加报销,每⼈每年累计报销有最⾼限额。

综合以上介绍,在北京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不管是门诊还是住院,所产⽣的费⽤只要属于报销范围,就可以按照规定的⽐例进⾏报销。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如何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如何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比例如何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农合保险)是中国农村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该保险的报销范围涵盖了一系列医疗费用,且报销比例和限额有一定的规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合保险的报销范围及比例。

一、报销范围1.门诊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诊察费、检查费、手术费、康复费等。

2.住院费用:包括床位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化验费、放射费、化疗费、抗生素费等。

3.手术费用:包括手术护理、麻醉费、手术材料费等。

4.化验检查费用:包括各项常规化验、特殊化验、放射检查、超声检查、核磁共振等。

5.特殊药品费用:包括抗生素、抗癌药、激素、免疫调节剂等。

6.康复治疗费用:包括康复理疗、按摩、针灸、推拿等。

7.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特殊科室的治疗费用。

8.生育服务费用:包括孕前检查、产前检查、分娩费用、产后恢复费用等。

二、报销比例及限额1.门诊治疗费用:报销比例一般在50%至80%之间,限额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4.化验检查费用:报销比例一般在60%至80%之间,限额在500元至2000元之间。

6.康复治疗费用:报销比例一般在60%至80%之间,限额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

总体来看,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较高,达到了60%至90%;门诊治疗费用和特殊药品费用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一般在50%至80%之间。

三、报销流程农合保险的报销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挂号就诊:在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挂号就诊,就诊时出示农合保险证明。

2.收费结算:就诊结束后,医疗机构会按照农合保险的规定收取相应的费用。

3.报销申请:患者凭医疗费用发票、费用明细、医生出具的病历等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农合管理部门申请医疗费用报销。

4.报销审批:社保、农合管理部门负责审核申请材料,确定报销金额。

5.费用报销:报销审批通过后,社保、农合管理部门将报销金额直接打入患者指定的银行账户。

总结起来,农合保险的报销范围广泛,涵盖了门诊治疗、住院费用、手术费用、化验检查、特殊药品、康复治疗等各类医疗费用。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都有哪些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都有哪些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都有哪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需求而设立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

该制度旨在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涵盖了很多项目,下面将逐一介绍。

1. 住院费用报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以报销参保人在医院住院期间产生的费用,包括床位费、治疗费、手术费、药品费等。

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定的报销比例和限额,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2. 门诊费用报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通常也可以对参保人在医院门诊就诊时的费用进行一定程度的报销,包括挂号费、诊疗费、药品费等。

门诊费用的报销比例和限额也会因地区而异。

3. 手术费用报销:参保人进行合理、必要的手术时,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以对手术费用进行一定程度的报销,如手术费、麻醉费、器械费等。

4. 检查费用报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一些常见的医学检查项目也进行了报销,比如X光检查、CT检查、超声波检查等。

这些检查项目的报销比例和限额可能因地区而异。

5. 特殊疾病费用报销:对于一些特殊的疾病,如恶性肿瘤、尿毒症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通常会提供更高的报销比例和限额,以便更好地保障参保人的医疗需求。

6. 居民特需费用报销:对于一些特殊的医疗需求,如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心脏介入手术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会提供一定的费用报销。

7. 医保门诊慢性病报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慢性病患者在门诊就诊时的费用也进行报销,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的报销范围和标准以当地政策为准。

此外,为了让农村居民更好地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政府还在不断完善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总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涵盖了住院费用、门诊费用、手术费用、检查费用、特殊疾病费用、居民特需费用以及医保门诊慢性病费用等项目。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以保障自身的基本医疗需求。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都有哪些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都有哪些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都有哪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 门诊费用:包括挂号费、诊查费、检验费、化验费、放射费、超
声费、心电图费等门诊治疗相关的费用。

2. 住院费用:包括住院护理费、床位费、手术费、化验费、药费、
诊疗费等住院期间发生的费用。

3. 手术费用:报销范围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器械费等与
手术相关的费用。

4. 药品费用:包括门诊和住院期间使用的药品费用。

农村合作医疗
保险对于药品的报销范围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只报销基本药物和常用
药物。

5. 检查费用:报销范围包括各类临床检查费用,如血液检查、尿液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6. 医疗器械费用:报销范围包括使用的医疗器械费用,如骨折固定
器械、矫形器械等。

7. 康复治疗费用:包括理疗费、中医推拿费、康复器械费等与康复
治疗相关的费用。

请注意,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可能会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另外,在报销范围内的费用也会有一定的报销
比例,具体比例也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确定。

以上是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简要介绍。

接下来,我们将
进一步讨论和详细解释这些报销范围,并给出相关的实例和补充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及报销程序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及报销程序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及报销程序
一、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
1.门诊费用:包括挂号费、诊查费、治疗费等费用。

2.住院费用:包括住院费、治疗费、护理费、化验费、手术费、手术材料费、检查费等费用。

3.药品费用:包括门诊和住院期间所使用的药品费用。

4.检查费用:包括各种化验、检查、影像检查等费用。

5.中医药费用:包括中草药费、中医诊查费、中医治疗费等费用。

6.康复费用:包括康复治疗费、康复材料费等费用。

7.特殊医疗费用:包括器官移植费、特殊手术费、高价格药物费等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报销范围可能会因地区、医院、政策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程序
1.就医挂号:农村居民在就医前需要前往当地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办理个人医保账户,并在医院就诊前办理挂号手续。

2.就医报销:就医后,患者持医保卡和医疗费用的相关发票到当地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办理报销手续。

通常需要填写报销申请表,并附上相关发票原件和复印件。

4.报销返款:审核通过后,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将报销款项汇入患者的
个人医保账户,患者可以通过银行卡等方式进行提取。

需要注意的是,报销过程中可能需要提供一些附加材料,如住院病历、手术记录等,以确保报销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总结起来,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涵盖了门诊费用、住院费用、药
品费用、检查费用、中医药费用、康复费用和特殊医疗费用等,具体以当
地政策为准。

报销程序主要包括就医挂号、就医报销、报销审核和报销返
款等环节,患者需要提供相关费用凭证和申请资料,并遵守当地合作医疗
政策的规定。

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

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

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
1.住院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进行报销。

包括床
位费、手术费、检查费、治疗费、护理费、药品费等。

2.门诊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进行报销。

包括挂
号费、诊查费、检验费、药品费等。

3.特殊检查治疗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特殊检查治疗费用进行
报销。

如放射治疗、化疗、介入治疗、手术等。

4.辅助器具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辅助器具费用进行报销。


义肢、轮椅、助听器、眼镜等。

5.中药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中药费用进行报销。

对于西医治
疗需要使用的中药,按照规定进行报销。

6.门诊慢性病管理费用:农合医疗对门诊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费用进行
补助。

具体补助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7.门诊特殊门诊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特殊门诊费用进行报销。

如特需门诊、专家门诊等。

需要注意的是,农合医疗对每个项目的报销比例和限额有一定的规定。

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报销比例和限额可根据当地农合医疗实施方
案进行查询。

此外,农合医疗还对特殊人群给予额外的报销补助,例如重度残疾人、特困人员等。

总之,农合医疗的报销范围比较广泛,基本涵盖了农村居民的主要医疗费用。

然而,具体的报销范围和比例可能因地区而异,在实际报销时,需要根据当地的规定和政策进行操作。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有哪些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有哪些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有哪些
1.住院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住院费用进行报销,包括床位费、治疗费、护理费、检查费、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等。

2.门诊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门诊费用进行报销,包括挂号费、诊查费、化验费、放射检查费、小型医疗器械费、门诊手术费等。

3.药品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药品费用进行报销,包括西药、
中成药、中草药等。

4.医用耗材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医用耗材费用进行报销,包
括各种治疗和检查所需的医用耗材,如导管、消毒材料、敷料等。

5.康复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康复费用进行报销,包括理疗费、康复训练费、中医康复费、康复器具等。

6.治疗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治疗费用进行报销,包括各种治
疗项目的费用,如手术治疗、放疗、化疗、输血等。

7.医用服务费用:农合医疗对符合规定的医用服务费用进行报销,包
括麻醉、手术、检查等的手术室、病房、专科门诊的住院、治疗、检查等
费用。

此外,农合医疗对于报销的要求也有一些限制条件,例如需要在规定
的农合医疗定点医院就诊、需要提供相应的医疗费用发票和报销凭证、需
要符合农合医疗规定的疾病和项目范围等。

总之,农合医疗的报销范围涵盖了农民在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部分
费用,从住院费用到药品费用,从门诊费用到康复费用,都可以得到一定
程度的报销。

这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帮助他们解决了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及比例是多少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及比例是多少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及⽐例是多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及⽐例:
1、门诊补偿:
(1)村卫⽣室及村中⼼卫⽣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药费限额10元,卫⽣院医⽣临时补液处⽅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术费限额50元,处⽅药费限额100元。

(3)⼆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术费限额50元,处⽅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术费限额50元,处⽅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发票附上处⽅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2、住院补偿
(1)报销范围:
A、药费:辅助检查:⼼脑电图、X光透视、拍⽚、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B、60周岁以上⽼⼈在兴塔镇卫⽣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2)报销⽐例:镇卫⽣院报销60%;⼆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3、⼤病补偿
(1)镇风险基⾦补偿:凡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温馨提⽰:农村医疗保险可为农民朋友提供⼀定的医疗保障,但在重⼤疾病⾯前,社会医疗保险的作⽤就显得很⽆⼒,怎么样获得更⾼保额、更全⾯的保障,⼀定的商业保险可弥补社会保险的缺陷。

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条件

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条件

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条件新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旨在提供对低收入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

作为中国医疗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以缓解负担过重的医疗费用。

本文将介绍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和条件。

一、报销范围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住院费用:新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农村居民因患病住院而产生的一系列费用,如住院治疗费、手术费、检查费、药品费等。

报销比例根据不同地区有所差异,通常为60%至90%不等。

2. 门诊费用:农村居民在门诊就诊时的医疗费用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报销。

门诊费用包括挂号费、诊查费、药品费等。

报销比例与地区政策相关,在一些地方可以达到60%至80%。

3. 慢性病管理费用:新农村合作医疗还可以报销农村居民因患慢性病所产生的一些额外费用,如长期服药费用、定期体检费用等。

报销比例一般较高,在80%至100%之间。

4. 重大疾病医疗费用:新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农村居民患有某些特定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也有一定程度的报销。

这些重大疾病通常由各地制定的特殊医保项目进行管理,报销比例可以高达90%以上。

二、报销条件要想在新农村合作医疗中获得医疗费用的报销,农村居民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1. 缴纳合作医疗保险费:农村居民需要按规定缴纳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通常为每人每年几十元至百元不等。

只有缴纳保险费的居民才能享受医疗费用的报销。

2. 就医地参保:农村居民应在其所在地的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办理参保手续,确保在就医时能够享受医疗费用的报销。

3. 实际参保人员: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对象为农村居民,包括农民、务工人员以及其他符合相关标准的农村居民。

城市居民、非农业户口人员不属于参保范围。

4. 规定医疗机构:农村居民在合作医疗中只能选择规定的医疗机构就医,包括农村诊所、乡镇卫生院等。

选择其他非规定的医疗机构就医的费用将无法报销。

在北京住院新农合报销

在北京住院新农合报销

在北京住院新农合报销在北京住院新农合报销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医疗肯定会相对落后,那么新农合将如何落实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市新农合报销流程范围及条件,希望大家喜欢!北京市新农合报销流程范围及条件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试行办法》,日前,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京卫基层字〔2014〕8号,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工作正式启动。

《通知》规定,本市参合人员在享受当年新农合报销后(符合民政救助条件的在享受救助政策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的部分,由新农合大病保险资金再次给予补偿报销,其中,起付线为上一年度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起付线以上(不含)部分累加5万元(含)以内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补偿50%,超过5万元(不含)以上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补偿60%,上不封顶。

一个参合年度结算一次。

《通知》要求,各区县要充分认识开展大病保险工作的重要性,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切实做好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

另外,2013年度参合人员享受新农合补偿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参照上述标准执行,2013年度确定的起付线为16476元。

下一步,我委将对各区县进行工作部署和培训,督促各区县加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参合患者尽快享受到此项政策。

北京市新农合二次报销流程“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

申请材料申请报销住院医药费用的参合农民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参合住院病人身份证或者户口簿;2、参合住院病人合作医疗证;3、出院证明;4、医药费收据;5、住院费用详细清单;6、县市区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规定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北京新农合二次报销金额“分段计算、累加支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兴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北京大兴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办法》
就医范围
(一)辖区内的公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镇中心卫生院、镇一般卫生院及其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转诊的市三级公立医院和辖区外因急诊就近就医的公立医院。

(二)为方便就医,参保农民可持合作医疗证在本辖区内任何一家公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镇中心卫生院、镇一般卫生院及其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

(三)因病情需要转市级医院治疗的,需由所在镇卫生院或区级医院出具转诊证明,并到镇结算中心备案。

(四)恶性肿瘤需放、化疗和尿毒症肾透析及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凭区级以上医院证明,到镇结算中心备案。

(五)在辖区外因急诊住院治疗的,在度过危险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周)后,应及时转入辖区内的公立医院诊治。

医疗费用的支付
(一)支付原则
实行分级、分段、分项支付。

参加合作医疗农户的家庭成员符合就医条件,在辖区内的公立医院门诊或住院就医、恶性肿瘤放化疗和尿毒症肾透析及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部分门诊医药费及辖区外因急诊住院的医药费用按支付原则支付。

(二)支付周期
住院医药费用的报销比例,按次计算支付。

辖区内同一病种经转院后,连续在两所以上医院住院的医药费累计按一次计算支付。

恶性肿瘤放、化疗和尿毒症肾透析及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在规定以内的门诊医药费支付周期为6个月,在此期间发生的医药费用累加按一次计算支付,若患者尚未结算则进入下一个支付周期。

因患慢性病在门诊就医的药费,支付周期为一年。

(三)支付时间
因患慢性病在门诊就医的药费个人年累计超过1000元的部分,按辖区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在享受期末一次性支付。

一般门诊药费和住院医药费各镇自定报销时间,但住院费用报销原则上不要超过两个月。

(四)支付途径
在规定的支付时间内,患者或家属凭合作医疗证,门诊报销需门诊收据和处方,住院报销需住院收据及检查和用药情况清单;在辖区以外医院门诊治疗、住院(或急诊住院)还需凭区级医院转诊证明(或急诊证明)和复印的住院病历,由镇结算中心按标准审核支付。

(五)支付标准
1、门诊就医支付标准:
一般门诊就医: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药费报销比例为15%;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门诊药费报销比例为10%。

前两项年个人门诊费用累计报销上限为30元。

患慢性病门诊就医:因患慢性病在门诊就医的药费以年度计算。

个人在享受年度内门诊药费累计起付线为1000元,超出部分的药费按辖区内的公立医院住院费支付标准计算支付。

2、辖区内公立医院住院费支付标准:(含恶性肿瘤放、化疗和尿毒症肾透析及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部分门诊医药费)
300元以下报销比例为10%。

301~500元,报销比例为20%。

501~800元,报销比例为30%。

801~5000元,报销比例为50%。

5001~20000元,报销比例为60%。

20000元以上,报销比例为70%。

3、市级以上公立医院(三级)及辖区外因急诊治疗发生的住院费用支付标准:起付线为1500元。

1501~5000元,报销比例为40%。

5001~20000元,报销比例为50%。

20001~60000元,报销比例为60%。

60000元以上,报销比例为65%。

辖区内、外就医的住院费用年个人累计最高支付封顶线为50000元。

4、辖区内公立医院指: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精神病医院、区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镇中心卫生院、镇一般卫生院及其社区卫生服务站。

辖区外公立医院指:经转诊的市三级公立医院和因急诊就近就医的公立医院。

(六)支付范围
在起付标准以上的住院费用,主要根据现行《北京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用药报销范围》(以下简称《用药报销范围》)和现行《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支付范围及标准》(以下简称《支付范围及标准》)执行,超过部分由个人负担。

镇结算中心按标准在计算支付费用前,先要减去不予报销部分。

1、合作医疗门诊药费和住院药费支付范围,按《用药报销范围》规定执行。

2、住院床位费,按本市物价部门规定的普通住院床位费和等级加收标准执行,一级医院每床日16元,二级医院每床日18元,三级医院每床日24元。

不足标准的按实际床位费标准计算支付。

3、需隔离以及危重病人的床位费(含门、急诊留观病人的ICU、CCU监护床位费),参照医保有关政策执行。

4、门、急诊留观床位费,按普通床位费和等级加收标准执行。

5、住院期间因病情需要做200元以上的大型检查,按检查费80%计算支付。

6、住院期间确因病情需要到外院做大型检查或外购药品的,需经就诊医院出具证明,外购药品还需填写外购处方,在政策规定范围内,按住院费支付标准支付。

7、同一病种在办理住院手续前一周门诊所发生的医药费,以及因病情严重经急诊抢救无效死亡所发生的医药费用,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按辖区内住院费支付标准支付。

8、在辖区外因急诊发生的住院费用按以上1~7项执行。

9、安装体内的人工器官等,按《支付范围及标准》的最高限价计算支付。

(七)不予计算支付的其他费用
1、就诊或转诊的交通费、急救车费。

2、住院期间病房内除床位费以外的其他服务设施费用,以及损坏公务的赔偿费。

3、住院期间的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保险费等人工服务费用。

4、住院期间的膳食费。

5、无“准生证”的生产费用。

6、文娱活动费以及其他生活服务费用。

(八)其他不纳入合作医疗住院费支付的有关费用,按现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其他有关事宜
(一)各镇结算中心在参保年度前一个月的规定日期内,将农民参保人员花名册一式三份报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经审核无误后一份存档;一份送审计局;另一份连同审计局出具的专项审计证明送财政局,由财政局按标准拨付专项补贴。

审计局专项审计的内容是:核对参保花名册,确定各镇是否在国有银行设立专户,各镇补贴资金和农民筹资是否完全到位。

(二)各镇结算中心在按规定时间内为农民支付门诊药费和住院费后,要及时为每位已经报销医药费的农民建立个人医药费支出明细帐,确保该农民报销的医药费在其参保年度内不超出门诊药费和住院医药费报销封顶线。

(三)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在享受周期结束后,经审核结算如有节余,80%结转下年;20%为参保户的家庭成员(以户为单位家庭成员全年均未报销住院费而门诊药费个人报销又不足15元的)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四)健康体检的办法及项目。

1、健康体检的办法。

对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要进行健康管理,60岁以上人员每
年安排一次体检,60岁以下人员每两年安排一次体检。

2、健康体检的项目
①基本项目:心肺听诊、肝脾触诊;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尿便常规化验;X光透
视。

②40岁以上成年人在“基本项目”基础上增加:血糖、血脂检验及心电图检查。

③25岁以上女性在“基本项目”基础上增加:乳腺触诊,已婚妇女增加宫颈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