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氧氯化锆》编制说明(送审稿)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电解铜箔》 编制说明(送审稿).docx

团体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电解铜箔》编制说明(送审稿)标准起草组2020年6月目录一、工作简况 (1)(一)立项目的 (1)(二)任务来源 (1)(三)项目编制组成员及其所作工作 (2)(四)主要工作过程 (5)二、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及原则 (5)(一)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6)(二)编制原则 (6)(三)主要内容 (7)三、确定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评价指标、要求)的依据 (7)(一)电解铜箔的行业发展现状 (7)(二)电解铜箔生产工艺流程 (9)(三)确定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10)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与国际、国内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18)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19)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9)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19)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9)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9)十、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19)十一、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9)一、工作简况(一)立项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树立中国绿色产品的高端国际形象,有利于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有利于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为人民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壮大绿色制造产业,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支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氧氯化锆安全技术说明书

氧氯化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氧氯化锆化学品俗名:氯化锆酰化学品英文名:dichlorooxozirconium英文名称:zirconium oxychl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2946CAS No.:7699-43-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氧氯化锆含量:CAS No.:7699-43-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低毒。
吸入,可引起支气管炎。
工业上尚未见有锆中毒的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氧化锆。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
小量泄露: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透气型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配备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露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AC(mg/m3):5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5mg(Zr)/m3TLVTN:10mg(Zr)/m3监测方法:二甲酚橙比色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氢氧化钾》编制说明

H2 + Cl2
2HCl↑
主要工艺流程见图 1,生产流程简述如下:
⑴ 化盐、盐水过滤
原盐氯化钾在化盐池中用水或淡盐水溶解,由于溶解时吸热,需通入蒸汽加热。往原
盐溶解后形成的粗盐水中加入氯酸钾除去粗盐水中的有机杂质,加入氢氧化钾除去镁离子,
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镁பைடு நூலகம்淀;然后加入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将粗
2020 年 6 月将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在网 站()公开征求意见。 二、 制定标准的意义
氢氧化钾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钾的衍生产品、液体肥料、高级日化 用品、水处理、电池等领域。近年随着全球对新能源的日益重视,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 成为氢氧化钾新的需求增长点。我国氢氧化钾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产 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氢 氧化钾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不但产量增加,而且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 提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氢氧化钾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氢氧化钾产能为 140 多万 吨,占世界总产能的 44%。目前国内氢氧化钾生产主要以离子膜法工艺为主,隔膜法工艺 因为工艺落后、污染大将逐渐被淘汰。氢氧化钾生产污染物排放主要有:废气主要污染源 为盐酸合成尾气、Cl2 事故吸收塔尾气及输送过程无组织散发等,主要污染物为 Cl2、HCl 等;废水产生主要有离子膜 KOH 装置产生的一次盐水反渗水、淡盐水、设备和地面冲洗废
目前市场调查分析,全球氢氧化钾生产量在250万吨左右,而我国的氢氧化钾(折百) 生产能力在140万吨左右。
全国有代表性的生产厂家有江苏奥喜埃化工有限公司、优利德(江苏)化工有限公司、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华融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瑞达泰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金路树脂有限公司、山东昌邑海能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采用离子膜法生产氢氧化钾,只有个别一两家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有隔膜 法生产线。 四、 生产工艺
送审稿编制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锆及锆合金焊丝(YS/T XXX-201X)编制说明(审定稿)2012-05《锆及锆合金焊丝》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本标准项目是关于锆及锆合金焊丝的产品标准。
1.1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1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1] 75号)和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11]第18号)《关于转发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第一批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YS/TXXX-201X《锆及锆合金焊丝》行业标准。
本标准是新制定的有色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编号2010-3534T-YS。
1.2本标准所涉及的产品简况锆及锆合金以其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在核工业、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ERZr-3为商业纯锆,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性,抗拉强度可达380MPa以上,该焊丝可用来焊接UNS R60702锆合金。
ERZr-5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强度,其抗拉强度可达550Mpa以上,ERZr-5只能用来焊接UNS R60705锆合金.该标准中涉及的焊丝是采用冷拉拔方法生产的,可供冷加工态(Y)和退火态(M),焊丝可以直段丝,盘丝,带支架卷和不带支架卷进行供货。
该产品应以冷拉、磨光或酸洗表面供货。
1.3承担单位情况及主要工作过程1.3.1 承担单位情况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三五”期间为满足国防军工和尖端科技发展需要,以“902”为工程代号投资兴建的国家重点企业,是中国钛及钛合金生产和科研基地,是目前世界第四大钛加工企业和中国钛工业的龙头企业。
现拥有“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远东公司”等10多个控股公司、5个全资子公司和宽厚板、复合板、装备设计制造等10多个二级单位。
可生产钛、锆、铪、钨、钼、钽、铌、镍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达110个牌号,板、管、棒、丝、箔、铸件、锻件及复合材料共6000多种产品。
经过四十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以钛为主导产品的稀有金属材料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被誉为“中国钛城”。
团体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三氧化二锑》-编制说明(讨论稿).doc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三氧化二锑》协会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三氧化二锑》编制组主编单位: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4月10日《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三氧化二锑》(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立项目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积极打造绿色制造体系。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明确提出以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法规标准制度建设为保障,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
三氧化二锑主要应用于阻燃材料、聚酯工业、太阳能光伏组件、电子工业及国防军事等领域,随着国民防火安全意识的提升和聚酯工业的迅速发展,三氧化二锑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三氧化二锑行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三氧化二锑生产国、消费国及贸易国。
截至2017年,三氧化二锑锑产量占全球的80%,消费量占全球的50%,贸易量占全球的70%,对全球三氧化二锑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三氧化二锑的冶炼工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三氧化二锑需要大力促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
为此,以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指导,以提升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综合环境绩效为目标,针对重点产品环境安全问题,选择三氧化二锑产品为研究目标,制订《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三氧化二锑》标准,成为三氧化二锑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选择。
2 任务来源根据《关于发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色协科字〔2016〕178号)精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中色协科字[2018]165 号文下达了2018年协会标准制修改订计划,《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三氧化二锑》是其中一项,计划号为:2018-057-T/CNIA,技术归口单位是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团体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硬质合金产品》-送审稿

T/CNIA XXXX-20XX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硬质合金产品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 -Cemented carbide products(送审稿)ICS 77.120.99 H 01T/CNIA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标准T/CNIA XXXX-20XX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梁鸿、刘铁梅、鹿珂伟。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硬质合金产品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硬质合金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和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粉末冶金法生产的硬质合金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GB14500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废贮存控制标准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3458 钨粉GB/T 3500 粉末冶金术语GB/T 4295 碳化钨粉GB/T 18376.1 硬质合金牌号第1部分: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GB/T 18376.2 硬质合金牌号第2部分:地质、矿山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GB/T 18376.3 硬质合金牌号第3部分:耐磨零件用硬质合金牌号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 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GB/T 32161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YS/T 673 还原钴粉DB12/524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钨行业规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6年第1号)3 术语和定义GB/T 3500和GB/T 3216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关于编制氧氯化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氧氯化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氧氯化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氧氯化锆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氧氯化锆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氧氯化锆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2)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3)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5)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6)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7)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8)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9)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1)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2)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4)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6)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8) (112)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标准

应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围,确保两者相适应。定义生命周期评价围时,应考虑以下容并做出清 晰描述。 C.2.1 功能单位
功能单位应是明确规定并且可测量的。本标准以单辆汽车为功能单位来表示。如功能单位为一辆汽 车产品行驶(×)(寿命周期年)所提供的运输服务。
附加整车主要参数,比如:整备质量,动力性能、电力消耗、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等。 C.2.2 系统边界
)次标准循环寿命后的放电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
按照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
)次标准循环寿命后的放电容量与初始容量的比值≥。
5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5.1 编制依据
按 、 、 给出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框架、总体要求及附录编制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报告,参见 附录。
5.2 报告容框架 5.2.1 基本信息
.灯泡玻璃和火花塞釉层除外
玻璃或陶瓷 的具有含铅玻璃或陶瓷基复
合材料的电气元件
C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 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C.1 目的
核算汽车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汽车生产阶段、使用阶段等生命周期阶段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 影响,通过评价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大小,提出汽车生态化改进方案,从而大幅提升汽车的生态友好性。
6 评价方法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汽车产品,可称之为绿色设计产品: a) 满足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 b) 提供符合要求的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按要求粘贴标识的产品以各种形式进行相关信息自我声明时,声明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和 的要 求,但需要提供一定的符合有关要求的验证说明材料。
A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有害物质高风险零部件清单纯电动乘用车
1) 苯含量≤,甲苯含量≤,二甲苯含量≤,乙苯含量≤,
苯乙烯含量≤,甲醛含量≤,乙醛含量≤,丙烯醛含量 按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
(2023)吨_年氧氯化锆技改及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书(一)

(2023)吨_年氧氯化锆技改及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书(一)简介本文将围绕环保方面对于“(2023)吨_年氧氯化锆技改及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书” 进行分析和探讨。
环保问题与挑战氧氯化锆技改及深加工项目的建设对于环保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项目建设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
其次,项目建设后将会带来大量的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对于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和危害也需要引起重视。
环保措施为了应对以上挑战和问题,项目建设方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措施和建议:•减少投资和用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资源•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工艺•安装废气、废水处理设施•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产品,减少废弃物产生•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维护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来看,“(2023)吨_年氧氯化锆技改及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书”在环保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项目建设方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和措施以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同时,对于环保方面的问题和挑战的持续关注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警觉和加强监管,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共赢。
作者:AI算法助手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方法为了深入了解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包括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环境影响预测、风险评估等。
环境影响通过评估发现,该项目的建设可能会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带来影响。
例如,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地下水体脱落、气体排放等问题。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如加强现场管理、安装污染物治理设施等。
风险评估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发现,项目建设可能会对周边居民、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潜在的风险和影响。
为了减少风险,需要采取措施控制风险的发生,如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等。
环保监测监测计划为了及时了解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需要制定一份监测计划,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_T_CPCIF 0033—2019

ICS 13.020.20Z04 CPCIF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T/CPCIF 0033-2019T/CNCIA 02007-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Mixed metal oxide pigments2019-12-31发布2019-12-31实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映泽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湘潭大学、湖南巨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工环保协会、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胡夏一、王文强、赵昱恺、周新建、张瑞、冯雪纯、庄相宁、吴刚、齐祥昭、李力、周长波、李子秀。
I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绿色设计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评价原则和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716.1 包装与环境第1部分:通则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991 涂料中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 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 30981 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1573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32161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AQ/T 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HG/T 4749 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团体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编制说明(预审稿).doc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再生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编制说明(送审讨论稿)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9-05)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再生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送审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征集2018年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研究项目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8〕245号)、《关于下达2018年第三批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科字[2018] 165号)通知要求,由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制定《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再生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一项稀土团体标准。
项目计划编号是:2018-081-T/CNIA,计划完成年限为2019年。
2、编制原则与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工作过程2.1编制原则本标准属于《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规定的绿色评价与服务子体系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范畴。
本标准是依托工信部《稀土电子材料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并根据《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的。
再生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指以废旧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主要原材料,经过规定的工艺过程制成的永磁材料,是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组成材料之一。
目前,基于块状烧结钕铁硼废料的高性能再生烧结钕铁硼的制备技术已由美、日、欧盟及中国开发成功,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
再生烧结钕铁硼的制造本身是对废旧物料的再利用及其资源化过程,对降低生产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大意义。
针对再生烧结钕铁硼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目前国家及行业内并未有相关的标准或技术规范,相应的评价工作尚处于无据可依的状态。
这种状况不利于废物再利用及其资源化工作的深入推进。
因此,建立相应的评价技术规范,不仅可以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的标准空白,而且对进一步推动废物再利用及其资源化进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项目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的。
制定编审原则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1)满足我国再生烧结钕铁硼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需要为原则,提高标准实用性、适用性,以与实际相结合为原则,本次为第一次制定;2)查阅专利、文献、基础数据库等技术资料,以及参考行业内生产企业的实景数据,征集并汇总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意见;3)本次制定应符合有色金属产品标准编写规则的要求(GB/T 1.1-2000、GB/T 20001.3、GB/T 20001.4)。
氧氯化锆工业含量标准(一)

氧氯化锆工业含量标准(一)
氧氯化锆工业含量标准
引言
•氧氯化锆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陶瓷、涂料和催化剂等领域。
•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氧氯化锆工业含量标准对于控制其使用和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氧氯化锆的高毒性和潜在危害要求对其使用进行严格监管。
•工业含量标准的制定能够规范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氧氯化锆含量,降低安全风险。
制定标准的原则
1.依据科学研究和实践数据,确定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合理含量范
围。
2.参考国际标准,确保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
3.充分考虑工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可行性。
4.适当考虑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特殊情况。
标准内容
1.定义氧氯化锆的工业含量上下限。
2.规定不同应用领域的氧氯化锆含量限制。
3.设立可行的检测方法,确保标准的执行和监测。
4.确定违反标准的处罚措施和责任追究机制。
标准执行和监督
•相关行政机构负责制定标准的具体实施细则和监督措施。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进行追踪和监测。
•对于违反标准的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和惩戒。
标准的意义和影响
•有效控制氧氯化锆含量,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促进工业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提高国内氧氯化锆产品的竞争力和国际声誉。
结论
•制定氧氯化锆工业含量标准是一项必要而重要的工作。
•标准的制定需要科学依据和多方参与的合作。
•标准的执行和监督是保障标准有效实施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编制说明(送审稿)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7月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预审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立项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行绿色制造,推广清洁高效生产工艺,降低产品制造能耗、物耗和水耗,提升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效。
《中国制造2025》报告也指出: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
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树立中国绿色产品的高端国际形象,有利于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有利于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为人民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锆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核电、化工、电子信息、耐火材料、造纸等行业。
我国是氧氯化锆生产大国,产能已超过30万吨,占全球90%以上,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氧氯化锆出口国。
目前,一方面国内氧氯化锆生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另一方面行业缺乏绿色相关标准和规范,各生产企业的绿色设计意识不足,亟待通过建立标准体系来规范和引领我国锆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项目提出氧氯化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以建立系统科学、开放融合、指标先进、权威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规范氧氯化锆生产企业的绿色要求,对促进我国锆化学品及稀有金属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任务来源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科字【2018】165号)的要求,由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广东东方锆业股份有限公司、英格瓷(浙江)锆业有限公司、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负责《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的制定,列入2018年有色金属协会标准计划项目(中色协科字【2019】165号文,项目计划编号:2018-070-T/CNIA),计划完成年时间为2019年。
3 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简介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安高科)创建于1988年,隶属于江西省地质勘查局,注册资金15783.85万元,占地面积1400亩,员工420人,是集锆系列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生产、开发和研究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晶安高科具有年产氧氯化锆64000吨、氧化锆3000吨、碳酸锆和硫酸锆12000吨、稳定氧化锆1200吨、高纯氧化钪3000kg的生产规模,质量上乘,公司曾多次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持或参与各锆化学品标准的制定。
4 主要工作过程2017年9月,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支持,开展“锆化学品绿色设计平台建设”,《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是预期成果之一,晶安高科与联合体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组建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确定了制定原则。
2018年5月,晶安高科与联合体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认真学习《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编制原则和需要注意的内容,确定所要编写标准的框架。
2018年10月,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在安徽合肥召开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会议,对标准进行了立项。
2019年3月,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在湖南株洲召开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会议,对标准进行了进行了讨论和任务落实。
2019年4月,晶安高科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再次参加标准培训,邀请广东东方锆业股份有限公司、英格瓷(浙江)锆业有限公司、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标准编制工作组,对标准各条款进行讨论交流。
2019年5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相关数据调研的函(有色标秘【2019】25号),征对氧氯化锆相关企业进行广泛的函调。
2019年6月,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了标准的研讨会,有色金属协会专家以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广东东方锆业、英格瓷锆业有限公司、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参加了调研数据及标准的讨论。
在讨论会中,明确了标准各个子项目定义。
在明确标准各个子项目定议后,参加调研的四家企业很快在标准建议指标达成一致意见。
2019年7月,为了充分了解各氧氯化锆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相关技术指标及实施安全环保措施情况,更好地开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的制定工作,标准编制工作组成员对同行业企业的工艺及相关指标进行调研,梳理。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检索国际及我国国家和行业标准,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及相关企业的企业标准,咨询企业的使用要求,进行了资料收集,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形成了该标准的预审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1 编制原则本标准属于《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规定的绿色评价与服务子体系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范畴。
本标准是依托工信部《锆化学品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并根据《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的。
本标准编制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市场调研,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同时,项目组确定出以下主要原则:a)标准应严格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规定格式进行编写。
b)产品的技术指标应均得到相应印证,确保合理性。
c)生命周期评价与指标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2.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2.1 研究指标按照《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中“4.1基本要求”和“4.2评价指标指标及评价方案”开展自我评价或第三方评价,绿色设计产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按照相关程序要求经过公示无异议后的可称为绿色设计产品。
1)满足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2)提供经过评审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2.2 评价流程根据氧氯化锆的特点,明确评价的范围;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收集需要的数据,同时要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对照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对产品进行评价,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产品,可判定该产品符合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要求;产品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生产企业,还应该提供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评价流程图见图1:图1 氧氯化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流程3 评价要求3.1 基本要求3.1.1 生产企业应按照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及GB/T 23331分别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和能源管理等体系。
3.1.2 生产企业应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不得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装备及相关物质。
3.1.3 参与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的氧氯化锆产品,其基本性能应符合HGT2772-2012的规定,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3.1.4 参与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的氧氯化锆,宜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并提出持续改进方案。
4 评价指标主要内容及判定依据氧氯化锆产品的评价指标应按GB/T 32161 要求,从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角度进行选取,应包括资源、能源属性指标、环境属性指标和产品属性指标。
氧氯化锆产品的评价指标名称、基准值、判定依据(污染物监测方法、产品检验方法以及各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要求见表1。
表1 氧氯化锆评价指标要求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方锆业股份有限公司、英格瓷(浙江)锆业有限公司、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4家企业参与调研,各企业根据氧氯化锆消耗及结合实际结果反馈如下:表2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调研数据其中表2中各项目说明如下:从锆英砂到氧氯化锆的锆资源回收率为从锆英砂到氧氯化锆的锆回收率;单位产品新鲜水耗量为生产1吨氧氯化锆工艺新鲜水用量;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生产1吨氧氯化锆重复用水数量除上工艺新鲜水用量及重复用水数量之和;单位产品酸耗量:生产1吨氧氯化锆的工业盐酸(32%计)用量;硅资源综合利用率:生产1吨氧氯化锆产生的硅渣中,硅渣资源综合利用量与产生硅渣量的比值,硅渣资源综合利用可以生产硅微粉、制砖及生产偏硅酸钠等多种形式;单位产品碱耗量:生产1吨氧氯化锆的烧碱(98%计)用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生产1吨氧氯化锆所消耗的能源总和折算成标准煤数据,其中能源消耗包括电、蒸汽及碱熔所用的煤或天然气等;一次碱液综合利用率:生产1吨氧氯化锆的过程中在水洗工序中第一次水洗产生碱液的综合利用率;废气颗粒物排放:指生产1吨氧氯化锆过程中在碱熔工序由煤或天然气、液化气等能源产生的废气颗粒物排放量;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指生产1吨氧氯化锆过程中在碱熔工序由煤或天然气、液化气等能源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气氮氧化物排放量:指生产1吨氧氯化锆过程中在碱熔工序由煤或天然气、液化气等能源产生的废气废气氮氧化物排放量;废水COD排放指标:指生产1吨氧氯化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COD总量;废水BOD排放指标:指生产1吨氧氯化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BOD总量,废水悬浮物排放指标:指生产1吨氧氯化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悬浮物总量,HCl排放浓度:指生产1吨氧氯化锆过程中产生的HCl有组织排放总量。
因为废水BOD 排放指标、废水悬浮物排放指标、HCl排放浓度三个指标无法准确测算,建议暂不纳入本标准要求指标,但排放标准需要符合GB 31573《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标准水平分析1. 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现无查询到国外相关标准。
2. 国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现标准中的评价流程及指标均已国家标准及国际惯例为依据,因此本标准的制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四、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该标准的制定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标准与其他强制性国家标准无矛盾与不协调之处。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
六、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鉴于国内目前无对氧氯化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的标准,因此建议该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
七、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无。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
十、预期效果本标准是新制定协会标准,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适用性。
本标准的实施,将为国内氧氯化锆生产企业下一步对氧氯化锆申报绿色产品提供基础条件,减少贸易壁垒;规范氧氯化锆生产企业的绿色要求,对促进我国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氧氯化锆》标准编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