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陈独秀《敬告青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敬告青年》有感
一、关键背景信息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他刚登上总统宝座,就大搞尊孔祭天。

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

面对这股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

但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开始的。

陈独秀任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

陈独秀写下《敬告青年》的时间是1915年,自从鸦片战争而被动打开国门至此已有75年。

在此期间,各派军阀竞相扩充军队,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军阀政府不惜以出卖国家利权为代价大量举借外在债,并采取强售公债、强迫借款、滥发纸币。

尤其是增加赋税等办法,对各阶级人民主要是广大农民进行直接的掠夺。

矛盾不断产生,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文化上,保守派、维新派的冲突不断,然后被以各种方式尝试解决。

从初期被动接受西方的技术,到“洋务运动”全面学习西方技术,到“百日维新”,到“立宪”,最后到辛亥革命。

中国就在这种既被动又争取,既保守又积极的境地中徘徊着,前进着,而且朝着一个改变自己的未来,改变挨打落后的局面的方向努力地前进着。

这一条路走得太心酸,这一条路走得太屈辱,也正是这一路的崎岖坎坷,才更使得改革的刻不容缓!
这也就有了,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对青年一代的国民性进行改造。

二、理论观点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一直强调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要求青年要做到: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新一代青年。

三、内容、论点分析
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讲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

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举世皆醉而我独醒,他用自己清醒的慧眼将看到的社会的陋弊告知新一代青年,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告诫他们,要回复本属于他们的那份朝气,那份活力与勇气,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向命运挑战,向扭曲的时代挑战。

但是,当时大部分的青年都被陈旧的思想所腐化——“准斯以谈,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非予之所忍言者。

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

”正因如此,令陈独秀焦灼难安,国人于此,依然难改,但新一代的青年尚若如此,吾国危乎!“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
会则必亡。

”、“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看到这触目惊心的社会现状,他不得不呼吁“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这篇文章里,陈独秀提出了六点: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6、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他提出的这六点,总的是向青年人可以做到:民主、科学、人性、理性、改革和开放。

我也很同意他提出的这六点,因为,它指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研究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指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弱点,这也更突出了它的呼吁是多么迫切,而且也正如他所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将希望寄托于他们身上也是情理之中。

对于文章的这六个关键论点,其中我认为对后代最有启发性的是第六点: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科学,对于当时那种各种思潮混杂的年代而言是多么的重要,他给人们的不仅是理性的分析,更有追求革命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勇气!想象,既超托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控构造,有假定而无
实证。

而且中国的迷信思想根深蒂固,陈独秀呼吁人们崇尚科学破除旧思潮,开创新时代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循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

而且他用辩证看法来对待问题“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庚子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尤具科学性。

也只有重视科学才可避免“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的重蹈覆辙。

陈独秀看到“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他的目光的前瞻性,是可敬的。

但仍有些许瑕疵,文中强调学习西方,却从未提及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犯了片面性与狭隘性的错误,而且,他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实践理论,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有这种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实不可能的。

四、启发与意义
文章分析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指出了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弱点,切中时弊,针对性极强。

其中第一条“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就是“人权”即“民主”思想;第六条“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是“科学”思想;第二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第四条“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则是提出了改革、开放思想,也就是说,95年前,陈独秀先生就提出了中华民族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改革开放!民主是大智慧、是凝聚力、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法治的保障、是权力制约和反腐的利器。

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发展。

所谓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哲学,而重在提倡科学精神,尊重科学规律,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客观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