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子生物学思考题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附答案二

分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附答案二

分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二1.写出分子生物学广义的与狭义的定义,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5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大事纪(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广义上: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概念:既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

其中也涉及到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结构分子生物学等。

5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大事纪(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1.1944年,著名微生物学家Avery 等人在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证实了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这一重大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许多生物学家认为的只有象蛋白质那样的大分子才能作为细胞遗传物质的观点,在遗传学上树立了DNA是遗传信息载体的理论。

2. 2.1953年,是开创生命科学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Watson和Cr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他们在Franklin和Wilkins 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推导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人类充分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年,Sanger历经8年,完成了第一个蛋白质——胰岛素的氨基酸全序列分析。

3. 1954年Gamnow从理论上研究了遗传密码的编码规律, Crick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中心法则理论,对正在兴起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1956年Volkin和Astrachan发现了mRNA(当时尚未用此名)。

5. 1985年,Saiki等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insheimer首先提出人类基因组图谱制作计划设想;Smith等报导了DNA测序中应用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的方法;Miller等发现DNA结合蛋白的锌指结构。

分子生物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可以实现体细胞克隆的技术是:A、基因编辑B、聚合酶链式反应C、诱导多能干细胞D、体细胞核移植正确答案:D2.在PCR反应中,引物与模板的结合温度约为:A、37°CB、55°CC、72°CD、95°C正确答案:B3.大肠杆菌对于基因克隆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连接酶B、合成引物C、表达目的蛋白D、作为宿主正确答案:D4.将单链DNA合成双链的酶是:A、连接酶B、DNA聚合酶C、裂解酶D、RNA聚合酶正确答案:B5.可以增加靶标DNA拷贝数的技术是:A、PCRB、电泳C、测序D、印迹杂交正确答案:A6.在Southern杂交中起探针作用的是:A、DNAB、RNAC、载体D、引物正确答案:A7.编码氨基酸顺序信息的DNA序列称为:A、启动子B、基因C、外显子D、启动密码子正确答案:B8.可以自我复制的核酸是:A、mRNAB、rRNAC、tRNAD、miRNA正确答案:B9.DNA聚合酶在PCR反应过程中不需要的元素是:A、铜离子B、镁离子C、锰离子D、钾离子正确答案:A10.启动子序列通常位于:A、转录起始点上游B、编码区C、基因内含子D、终止子上游正确答案:A11.可以直接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A、阳离子脂质体法B、农杆菌法C、微粒射击法D、电穿孔法正确答案:B12.DNA的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B、核苷酸C、核糖D、脱氧核糖正确答案:B13.农杆菌可以将T-DNA转入植物细胞的原因是:A、具有连接酶B、具有限制性内切酶C、具有转座子D、可以与植物细胞膜融合正确答案:C14.DNA测序中的Sanger方法利用了:A、引物延伸终止B、核酸杂交C、蛋白质切割D、荧光标记正确答案:B15.可以用于克隆目的基因的载体是:A、慢病毒B、质粒C、线性DNA分子D、mRNA正确答案:B16.属于真核生物的模型生物是:A、小鼠B、酵母C、果蝇D、以上所有正确答案:D17.可以将质粒DNA转入宿主细胞的是:A、限制性内切酶B、DNA连接酶C、显微注射器D、电穿孔仪正确答案:C18.可以直接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是:A、电穿孔法B、微注射法C、生物炮法D、农杆菌法正确答案:D19.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不是:A、Western印迹B、质谱C、Northern印迹D、免疫印迹正确答案:C20.对DNA进行切割的酶类包括:A、分裂酶B、连接酶C、制限酶D、聚合酶正确答案:C21.可以直接检测蛋白质的方法是:A、PCRB、Northern blotC、Western blotD、Southern blot正确答案:C22.提供能量驱动翻译反应的化学键是:A、糖苷键B、磷酸酯键C、硫磷键D、氢键正确答案:B23.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基因主要位于:A、细胞质DNAB、线粒体DNAC、细胞核DNAD、质粒DNA正确答案:B24.下列DNA酶类能切断磷酸二酯键的是:A、连接酶B、DNA聚合酶C、替代酶D、制限酶正确答案:D25.在制备重组DNA时,使用琼脂糖的目的是:A、提供营养B、连接DNA段C、物理分离片段D、催化连接反应正确答案:C26.是mRNA而不是tRNA或rRNA的特征是:A、可翻译成蛋白质B、可与核糖体结合C、含有多肽链D、富含无义密码子正确答案:A27.对蛋白表达的后翻译调控方式是:A、剪接体B、RNA编辑C、蛋白质水解D、磷酸化正确答案:C28.编码tRNA的基因位于:A、线粒体B、核糖体C、细胞核D、细胞质正确答案:C29.单克隆抗体技术利用的真核细胞是:A、诱导的多能干细胞B、杆状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C、转化的肿瘤细胞D、融合瘤细胞正确答案:D30.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含有的序列是:A、终止子B、编码区C、启动子D、外显子正确答案:D31.制备cDNA文库常用的反转录酶来源于:A、大肠杆菌B、反刍动物C、艾滋病毒D、枯草杆菌正确答案:C32.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所在的核酸是:A、mRNAB、rRNAC、tRNAD、盖帽RNA正确答案:C33.参与DNA复制的关键酶是:A、RNA聚合酶B、连接酶C、DNA聚合酶D、选择酶正确答案:C34.编码rRNA的基因通常组织成:A、基因簇B、可变剪接体C、假基因D、反义基因正确答案:A35.编码 rRNA 的基因位于:A、线粒体DNAB、质粒DNAC、细胞核DNAD、细胞质DNA正确答案:C36.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的过程称为:A、翻译B、转录C、复制D、修复正确答案:B37.PCR技术依赖的关键酶是:A、连接酶B、聚合酶C、裂解酶D、制限酶正确答案:B38.编码氨酰tRNA合成酶的RNA是:A、mRNAB、rRNAC、tRNAD、siRNA正确答案:B39.可以实现定点诱变的技术是:A、CRISPR/Cas9B、ZFNsC、TALENsD、以上均可正确答案:D40.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基因功能的方法是:A、突变分析B、蛋白质互作C、序列比对D、同源建模正确答案:C41.可以改变染色体DNA序列的技术是:A、基因敲除B、基因转染C、基因沉默D、基因编辑正确答案:D42.下列不属于PCR反应体系的组成部分是:A、DNA模板B、聚合酶C、dNTPD、琼脂糖正确答案:D43.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的方法不是:A、Southern blottingB、Western blottingC、Eastern blottingD、Northern blotting正确答案:A44.从cDNA库中可以获得的是:A、所有DNA片段B、编码区序列C、非编码区序列D、全部基因组序列正确答案:B45.可以直接克隆cDNA的是:A、质粒B、YACC、λ噬菌体D、人工染色体正确答案:A46.病毒载体导入宿主细胞的方法是:A、共转化B、显微注射C、电穿孔D、吸附感染正确答案:D47.可以识别启动子序列的转录因子是:A、β因子B、α 因子C、σ 因子D、Rho因子正确答案:C48.可以直接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是:A、PCRB、Northern blotC、Southern blotD、盐析法正确答案:D49.基因敲除实验中所用对照组应为:A、目的基因缺失组B、野生型组C、质粒载体组D、siRNA处理组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35题,每题1分,共35分)1.PCR反应的原料不包括:A、引物B、载体酶C、聚合酶D、dNTPE、模板DNAF、琼脂糖G、无橡皮管封闭正确答案:BFG2.对DNA序列进行PCR扩增需要以下原料:A、模板DNAB、载体酶C、引物D、连接酶E、脱氧核苷三磷酸F、DNA聚合酶G、以上ACF正确答案:G3.质粒载体应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大片段插入区B、可自主复制C、含有筛选位点D、与宿主互作E、含有克隆位点F、编码病毒蛋白G、低拷贝数正确答案:BCE4.在制备cDNA文库时需要用到的关键酶包括:A、连接酶B、PCR酶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E、反转录酶F、RNase HG、链化酶正确答案:EF5.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酸为:A、rRNAB、mRNAC、tRNAD、mRNA前体E、单链RNAF、双链RNAG、环状RNA正确答案:B6.制备重组质粒的主要步骤是:A、载体线性化B、消化插入片段C、连接反应D、感受态细胞制备E、转化宿主细胞F、克隆鉴定G、所有以上步骤正确答案:G7.对肿瘤基因组的检测可以应用:A、Southern印迹B、Northern印迹C、Western印迹D、Eastern印迹E、基因检测F、测序G、基因芯片正确答案:AEFG8.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包括:A、转录水平调控B、RNA水平调控C、翻译水平调控D、蛋白活性调控E、基因增幅F、肽链释放G、以上AD均可正确答案:G9.参与翻译过程的RNA包括:A、mRNAB、rRNAC、tRNAD、siRNAE、snRNAF、反义RNAG、以上ABC均参与正确答案:G10.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酸为:A、rRNAB、mRNAC、tRNAD、cDNAE、基因F、反义链G、互补链正确答案:B11.PCR反应的原料组成包含:A、模板 DNAB、上游引物C、下游引物D、DNA聚合酶E、脱氧核苷三磷酸F、缓冲液G、以上ABDEF正确答案:G12.基因敲入的方法可以包括:A、siRNAB、基因敲除C、ZFNsD、TALENsE、CRISPR/Cas9F、Cre-Lox重组系统G、反义RNA抑制正确答案:CDEF13.编码脱氧核糖的DNA单链为:A、编码链B、反义链C、互补链D、下游链E、正义链F、上游链G、载体链正确答案:B14.基因编辑技术包括:A、ZFNs技术B、TALENs技术C、CRISPR/Cas技术D、基因敲除E、RNAi技术F、慢病毒介导G、以上所有正确答案:ABC15.制备重组DNA的步骤包括:A、载体选择B、插入DNA获得C、双酶切D、连接反应E、转化F、筛选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G16.参与制备cDNA文库的关键酶类有:A、连接酶B、限制性内切酶C、聚合酶D、反转录酶E、核酸酶F、RNase HG、以上DE正确答案:G17.制备重组质粒的关键步骤不包括:A、载体的选择B、消化载体及插入片段C、连接反应D、PCR扩增插入片段E、转化感受态细胞F、筛选重组克隆G、测序验证正确答案:D18.启动子序列的特征包括:A、定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B、通常为AT富集区C、具有内含子D、与编码区互补E、与编码区反向验配F、与编码区部分重叠G、保守性非常低正确答案:AB19.直接参与蛋白质翻译的分子包括:A、DNAB、mRNAC、rRNAD、tRNAE、RNA聚合酶F、释放因子G、所有以上分子正确答案:BCDF20.制备重组质粒需要下列步骤:A、载体选择B、消化载体和插入DNAC、连接反应D、感受态细胞制备E、转化宿主细胞F、克隆筛选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G21.检测mRNA的方法包括:A、Northern杂交B、Western印迹C、Southern印迹D、荧光in situ杂交E、实时定量PCRF、RNA序列表达谱分析G、以上ABDF正确答案:G22.启动子通常位于:A、翻译起始点上游B、转录终止点下游C、翻译终止点下游D、基因内含子E、编码区F、转录起始点上游G、终止子下游正确答案:F23.编码氨基酸序列信息的核酸为:A、DNAB、RNAC、mRNAD、tRNAE、rRNAF、cDNAG、质粒正确答案:C24.基因敲入的技术可以包括:A、siRNAB、基因敲除C、ZFNsD、TALENsE、CRISPR/Cas9系统F、Cre-Lox重组系统G、反义DNA正确答案:CDEF25.制备重组 DNA 需要以下技术:A、载体准备B、PCR 扩增插入片段C、引物设计D、双酶切连接E、宿主细胞转化F、筛选重组克隆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G26.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酸为:A、DNAB、mRNAC、rRNAD、tRNAE、miRNAF、cDNAG、基因正确答案:B27.编码mRNA的DNA单链被称为:A、编码链B、上游链C、下游链D、正义链E、反义链F、互补链G、载体链正确答案:E28.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的关键步骤不包括:A、模板变性B、引物与模板杂交C、新链延伸合成D、反向转录E、新链变性F、产物检测G、增幅后转化正确答案:D29.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的关键步骤包括:A、模板预变性B、引物与模板退火C、新链延伸合成D、产物检测E、反义链合成F、连接酶反应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ABCD30.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存在于:A、DNA双链上B、mRNA分子上C、tRNA分子上D、rRNA上E、盖帽RNA上F、启动子区域G、终止子区域正确答案:C31.抑制基因在体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有:A、siRNAB、基因敲除C、反义RNAD、CRISPR/Cas9E、基因激活F、启动子激活G、剪切反应激活正确答案:ABD32.检测mRNA表达水平的技术是:A、北方印迹B、西方印迹C、南方印迹D、东方印迹E、In situ杂交F、免疫组化G、芯片杂交正确答案:AEG33.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存在于:A、DNA双链上B、mRNA分子上C、tRNA分子上D、rRNA 上E、盖帽RNA上F、启动子区域G、终止子区域正确答案:C34.可以提高基因在异源表达载体中的表达水平的方法不包括:A、扩增子克隆B、终止子序列调控C、引入变位信号D、改良启动子序列E、引入选择标记F、优化文库构建方法G、优化编码序列正确答案:F35.可以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有:A、PCR扩增B、Northern印迹C、Southern印迹D、过滤法E、质谱法F、限制性酶切G、盐析法正确答案:CG三、判断题(共38题,每题1分,共38分)1.基因敲入可以使用双链DNA分子实现。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汇总版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汇总版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一、总论:人类基因与基因组学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精髓是什么?答案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精髓是人类基因组图谱,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转录图谱。

1)遗传图谱:又称连锁图谱,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遗传图谱的建立为基因识别和完成基因定位创造了条件。

2)物理图谱:指有关构成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的排列和间距的信息。

绘制物理图谱的目的是把有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及其在每条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线性而系统地排列出来。

3)序列图谱:指测定每条染色体的DNA序列,通过DNA序列可以直接推出基因结构、定位已知基因、研究基因起源。

4)转录图谱:指在识别基因组所包含的蛋白质编码序列的基础上绘制的结合有关基因序列、位置及表达模式等信息的图谱。

通过这张图可以了解某一基因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不同水平的表达;也可以了解一种组织中不同时间、不同基因中不同水平的表达,还可以了解某一特定时间、不同组织中的不同基因不同水平的表达。

答案二: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

其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转录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基因组计划精髓在于让人类解码生命、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种属之间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起因、认识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1)草图,许多疾病相关的基因被识别;2)SNP(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草图提供了一个理解遗传基础和人类特征进化的框架。

3)草图后,研究人员有了新的工具来研究调节区和基因网络。

4)比较其它基因组可以揭示共同的调控元件,和其他物种共享的基因的环境也许提供在个体水平之上的关于功能和调节的信息。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分子生物学1.插入或缺失碱基对会引起移码突变,下列哪种化合物最容易造成这种突变()。

A. 吖啶衍生物B. 5-溴尿嘧啶C. 咪唑硫嘌呤D. 乙基乙磺酸正确答案: A2.产生移码突变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A. 转换B. 颠换C. 水解D. 插入正确答案: D3.碱基切除修复中不需要的酶是()A. DNA聚合酶B. 磷酸二酯酶C. 核酸外切酶D. 连接酶正确答案: B4.关于DNA的修复,下列描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A. UV照射可以引起相邻胸腺嘧啶间的交联B. DNA聚合酶III参与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行程的单链缺口C. DNA的修复的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D. 哺乳动物细胞可以用不同的糖基化酶来除去特异性的损伤碱基正确答案: B5.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是异常血红蛋白纯合子基因的临床表现。

β-链变异是由下列哪种突变造成的():A. 染色体臂交换B. 单核苷酸插入C. 染色体不分离D. 碱基替换正确答案: D6.在细胞对DNA损伤做出的响应中,哪一种方式可能导致高的变异率?()A. 光复活修复B. 碱基切除修复C. 重组修复D. 跨越合成正确答案: D7.下列哪种修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消除DNA的结构损伤?()A. 核苷酸切除修复B. 错配修复C. 光复活修复D. 重组修复正确答案: D8.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的损伤主要是():A. 形成共价连接的嘧啶二聚体B. 碱基替换C. 磷酸酯键的断裂D. 碱基丢失正确答案: A9.紫外线照射引起DNA最常见的损伤形式是生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在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这种变化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 是相对的两条互补核苷酸链间胸腺嘧啶之间的共价连接B. 可由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在内的有关酶系统进行修复C. 是由胸腺嘧啶二聚体酶催化生成的D. 不会影响DNA复制正确答案: B10.光复活修复过程中,以下哪种酶与嘧啶二聚体结合?()A. 光解酶B. 核酸外切酶C. 核酸内切酶D. 连接酶正确答案: A11.在大多数DNA修复中,牵涉到四步序列反应,这四步序列反应的次序是()A. 识别、切除、再合成、再连接B. 再连接、再合成、切除、识别C. 切除、再合成、再连接、识别D. 识别、再合成、再连接、切除正确答案: A12.下列碱基的改变不属于颠换的是():A. A →GB. T →GC. A →TD. C →G正确答案: A13.E. coli中的MutH能识别():A. 扭曲的DNA双链B. 半甲基化的GATCC. 插层剂插入位点D. 冈崎片段间的缺口正确答案: B14.哪一类型的突变最不可逆?()A. 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B. 水解脱氨基C. 八氧代鸟嘌呤D. 嘧啶二聚体正确答案: A15.下列何者属于DNA自发性损伤():A. DNA复制时的碱基错配B. 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C. 胞嘧啶脱氧D. DNA交联正确答案: A16.错配修复系统中MutS通过检测子代链序列识别子代链上的错配位点。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前四章+第七、八章)第一章一、D NA重组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pl2)答:DNA重组技术: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于特定的受体细胞中和载体一起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的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除DNA重组技术外还包括其他对生物细胞基因组结构进行改造的体系。

关键: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前景:1、合成正常细胞中含量很低的多肽2、定向改造基因组结构3、进行基础研究二、请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容。

(第二版前言、P12标题)答: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的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主要关心的是核酸在细胞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包括核酸的复制和保存、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研究容:D7A重组技术,基因的调控和表达,生物大分子的功能结构一一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

第二章一、核小体(P27)答:核小体:由删、恤、也、乩各两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和约200bp的DNA组成。

八聚体在,DNA盘绕在外。

其是DNA 压缩的第一步。

若用核酸酶降解核小体,只能得到约146bp的核心颗粒。

(另:已在核小体的外面)核心颗粒:除去接头DNA的核小体单体,长度约146bp 核小体单体:八聚体+200bpDNA组成,包括接头DNA二、D NA的半保留复制(p38)答:DNA在复制过程中,戚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族解.旋解链,每条单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

新生成的DNA 分子与原D7A 分子的戚基顺序完全一样,这样每个子代分子的DNA —条单链来自模板链,另一条单链来自新合成的链,这种复制方式成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三、转座子(p57)答:转座子是存在于DM上的可以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其可以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另外还有TnA家族。

四、D NA的一、二、三级结构特征。

(P32?p37)答:1、各级结构的定义:DNA的一级结构:指四种核昔酸的连接和排列顺序DNA的二级结构:指两条多核昔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症结构DNA的三级结构:在DMA双螺旋基础上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分子生物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思考题及答案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分子生物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思考题及答案
2001年2月,人类基因组DNA全序列数据公 布表明现代医学已经步入“基因组医学”时代, 分子诊断应运而生
1. 概 述
分子诊断是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利用分子 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查基因的结构或表型来诊断疾 病的方法和过程 临床意义在于通过检测DNA或RNA的结构变动与 否,量的多少及表达情况等,以确定被检查者是否 存在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以此作为疾病确诊或进 行基因治疗的依据。
杂交捕获技术
原理:利用对抗体捕获信号的放大和化学发光信号的检测
1 DNA 分解
45 min
2
DNA-RNA 杂交
60 min
3 抗体 捕获
60 min
4 化学发 光检测
30 min
5 计算机
判读 15 min后
2. 目前临床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3)DNA测序技术
DNA序列测定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的最直接、最准确 的方法,可以确定突变的部位的突变的性质。但耗时 费力且费用昂贵。
缺失 重复
检测流程示意图
以affymatrix平台为例
结果的判读
常用数据库
DGV 提供和收集关于正常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变异的信息,主要提供 > 1 kb 的DNA片段的遗传改变。http://projects.tcag.ca/variation/cgi-bin/
OMIM 为“0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的简称,全面,权威, 持续更新关于人类基因和相关遗传表型信息。主要着眼于可遗传的或遗 传性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表明明确的致病基因、未明确意义的致病 基因/omim
适用的标本类型
二、在产前临床中的应用
对于临床显示异常但是核型分析正常的病例中,利用 CMA可发现6%的胎儿结构异常和1.7% 高龄和早期 筛查高危的孕妇中存在染色体的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思考题答案【修订版】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思考题答案【修订版】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作业1、哪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推动了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答:近半个世纪来,分子生物学主要取得了三大成就:第一,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第二,50年代提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第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但事实上,DNA分子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重组DNA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其中,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如下:1957年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

1965年S. W. Holley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

1967年年世界上有五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宣布发现了DNA连接酶。

1970 年H.O.Smith,K.W.Wilcox和T.J.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M.Temin和D.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

1972-1973 年H.Boyer,P.Berg等人发展了DNA重组技术,于72年获得第一个重组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

1978 年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

1981 年R. D. Palmiter和R. L. 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A. C. Spradling和G. M. Rubin得到转基因果蝇。

1982 年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

医学分子生物学思考题

医学分子生物学思考题

医学分子生物学思考题1.什么是基因工程?它包括哪几个主要步骤?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将不同生物体的核酸分子在体外经过酶切、连接,构建成重组的核酸分子,再把它导入受体细胞内,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基因工程研究应包括以下6个主要内容或步骤:1)获取基因:从复杂的生物有机体基因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方法,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2)克隆载体构建:在体外,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并带有选择标记的载体分子上,形成重组DNA分子--克隆载体。

3)克隆载体转化:将克隆载体转入受体细胞,并与之一起增殖。

4)克隆载体筛选: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获得了克隆载体的受体细胞克隆。

5)克隆载体鉴定:从这些筛选出来的受体细胞克隆中提取已经得到扩增的目的基因,并做酶切、序列分析等鉴定。

6)表达载体构建和表达: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宿主细胞,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把以上6个步骤称作是基因工程(上游研究)。

2.什么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举例说明。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简称为限制性内切酶或限制酶。

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双链DNA的酶。

Bam HⅠ、Eco RⅠ、Hind Ⅲ、NotⅠ、Pst Ⅰ、SmaⅠ3.什么是质粒?理想的质粒载体应具备什么条件?[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能独立复制,能稳定遗传的一种环状双链DNA分子。

理想质粒载体所必需具备的条件:1.质粒较小(3—5Kb) 小质粒通常拷贝数较多,外源DNA容量较大, 容易转化,容易分离,不易断裂,容易鉴定2.带选择标记,对抗菌素的抗性,Amp, Tet, Kana, Neo ,α互补 3. 有单一限制性酶切位点 (多克隆位点 MCS )单一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可供外源DNA定点插入。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前四章+第七、八章)第一章一、DNA重组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p12)答:DNA重组技术: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于特定的受体细胞中和载体一起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的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除DNA重组技术外还包括其他对生物细胞基因组结构进行改造的体系。

关键: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前景:1、合成正常细胞中含量很低的多肽2、定向改造基因组结构3、进行基础研究二、请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容。

(第二版前言、p12标题)答: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的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主要关心的是核酸在细胞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包括核酸的复制和保存、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研究容:DNA重组技术,基因的调控和表达,生物大分子的功能结构——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

第二章一、核小体(P27)答:核小体: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和约200bp的DNA组成。

八聚体在,DNA盘绕在外。

其是DNA 压缩的第一步。

若用核酸酶降解核小体,只能得到约146bp的核心颗粒。

(另:H1在核小体的外面)核心颗粒:除去接头DNA的核小体单体,长度约146bp核小体单体:八聚体+200bpDNA组成,包括接头DNA二、DNA的半保留复制(p38)答: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解链,每条单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

新生成的DNA 分子与原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这样每个子代分子的DNA一条单链来自模板链,另一条单链来自新合成的链,这种复制方式成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三、转座子(p57)答:转座子是存在于DNA上的可以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其可以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另外还有TnA家族。

四、DNA的一、二、三级结构特征。

(P32~p37)答:1、各级结构的定义:DNA的一级结构:指四种核苷酸的连接和排列顺序DNA的二级结构: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三级结构:在DNA双螺旋基础上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思考题

(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思考题

第3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DNA结构域:组蛋白:是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中的碱性蛋白质,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H1、H2A、H2B、H3和H4。

核小体: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核基质:为真核细胞核内的网架结构。

30nm纤丝:核小体进行高度有序的组装,形成左手螺旋的螺线管。

每个螺旋约6个核小体。

H1组蛋白的功能:ⅰ稳定作用;ⅱ保护DNA免受核酸酶降解。

1、DNA双螺旋结构有哪些形式?说明其主要特点和区别。

A型、B型及Z型螺旋;A型螺旋比较粗短,碱基倾角大,大沟深度明显超过小沟;B型比较适中;Z型细长,大沟平坦,核苷酸构象顺反相间,螺旋骨架呈Z字形。

2、什么是DNA的拓扑异构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依赖于什么?一级结构相同(序列相同)而L值不同的环形DNA分子称为拓扑异构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依赖于DNA 的拓扑异构酶。

3、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成,它们是如何组装的?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

DNA--核小体--30nm纤丝--核基质固定--压缩--染色体4、简述细胞内RNA的结构特点以及与DNA的区别。

P575、引起DNA变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核酸变性后分子结构和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1)加热;2)极端pH值;3)有机溶剂、尿素和酰胺等。

DNA双螺旋解链。

性质变化:DNA溶液的黏度大大下降、沉降速度增加、浮力密度上升、紫外吸收光谱升高、酸碱滴定曲线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6、检测核酸变性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是什么?具体参数如何?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以50μg/ml DNA溶液在A260下测定,三者的A260数值为:双链DNA A260=1.00;单链DNA=1.37;游离碱基、核苷酸=1.6。

(结构越有序,吸收光越少)7、DNA的T m值一般与什么因素有关?Tm=4(G+C)+2(A+T)1)DNA的均一性(均质较小);2)G-C碱基对的含量;3)介质中离子强度。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1.原核生物DNA具有哪些不同于真核生物DNA的特征?真核生物:①真核基因组庞大.②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③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90%>.④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⑤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⑥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⑦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⑧具有端粒(telomere>结构原核生物:①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DNA含量少.②主要是单拷贝基因,只有很少数基因〔如rRNA基因〕以多拷贝形式存在.③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④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1.试述基因克隆载体进化过程.①pSC101质粒载体,第一个基因克隆载体②ColE1质粒载体,松弛型复制控制的多拷贝质粒③pBR322质粒载体,具有较小的分子量<4363 bp).能携带6-8 kb 的外源DNA片段,操作较为便利b5E2RGbCAP④pUC质粒载体,具有更小的分子量和更高的拷贝数⑤pGEM-3Z质粒,编码有一个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一个lacZ'基因⑥穿梭质粒载体,由人工构建的具有原核和真核两种不同复制起点和选择标记,可在不同的寄主细胞内存活和复制的质粒载体p1EanqFDPw⑦pBluescript噬菌粒载体,一类从pUC载体派生而来的噬菌粒载体2.试述PCR扩增的原理和步骤.对比DNA体内复制的差异.原理:首先将双链DNA分子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并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合适的Mg2+浓度和实验中提供的引物序列合成新生的DNA分子.DXDiTa9E3d步骤:①将含有待扩增DNA样品的反应混合物放置在高温<>94℃)环境下加热1分钟,使双链DNA变性,形成单链模板DNARTCrpUDGiT②降低反应温度<退火,约50℃),约1分钟,使寡核苷酸引物与两条单链模板DNA结合在靶DNA区段两端的互补序列位置上5PCzVD7HxA③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上升到72℃左右保温1-数分钟,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从引物的3'-端加入脱氧核苷三磷酸,并沿着模板分子按5'→3'方向延伸,合成新生DNA互补链jLBHrnAILg与体内复制的差别:①PCR不产生冈崎片段②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不需要DNA解旋酶③PCR可经过多个循环④在体外进行,可调控xHAQX74J0X第六章1.基因敲除原理:又称基因打靶,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进行精确的定点修饰和基因改造,具有专一性强、染色体DNA可与目的片段共同稳定遗传等特点LDAYtRyKfE方法:高等动物基因敲除技术,植物基因敲除技术2.完全基因敲除和条件型基因敲除完全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同源重组法完全消除细胞或者动植物个体中的靶基因活性,条件型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定位重组系统实现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基因敲除Zzz6ZB2Ltk3.基因定点突变原理:通过改变基因特定位点核苷酸序列来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用于研究某个<些)氨基酸残基对蛋白质的结构、催化活性以及结合配体能力的影响,也可用于改造DNA调控元件特征序列、修饰表达载体、引入新的酶切位点等dvzfvkwMI1方法:重叠延伸技术和大引物诱变法第七章1.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阻遏蛋白的负调控①当细胞内有诱导物时,诱导物结合阻遏蛋白,此刻聚合酶与启动子形成开放式启动子复合物转录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②当无诱导物时,阻遏蛋白结合与启动子与蛋白质部分重叠不转录.rqyn14ZNXI<=)CAP正调控①当细胞内缺少葡萄糖时ATP→CAMP结合,CRP生成CAP与CAP位点结合,增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②当有葡萄糖存在时CAMP分解多合成少,CAP不与启动子上的CAP位点结合RNA聚合酶不与操纵区结合无法起始转录结构基因表达下降EmxvxOtOco2.色氨酸可阻遏、可诱导操纵子3.真核与原核生物基因转录有哪些差异?<1)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参与所有类型的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而真核生物有3种以上的RNA聚合酶来负责不同类型的基因转录,合成不同类型的、在细胞核内有不同定位的RNASixE2yXPq5<2)转录产物有差别.原核生物的初级转录产物大多数是编码序列,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呈线性关系;而真核生物的初级转录产物很大,含有内含子序列,成熟的mRNA只占初级转录产物的一小部分6ewMyirQFL<3)原核生物的初级转录产物几乎不需要剪接加工,就可直接作为成熟的mRNA进一步行使翻译模板的功能;真核生物转录产物需要经过剪接、修饰等转录后加工成熟过程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kavU42VRUs<4)在原核生物细胞中,转录和翻译不仅发生在同一个细胞空间里,而且这两个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蛋白质合成往往在mRNA刚开始转录时就被引发了.真核生物mRNA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合成则发生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范畴内y6v3ALoS897.蛋白质有哪些翻译后的加工修饰?其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是什么?①N端fMet或Met的切除细菌蛋白质氨基端的甲酰基能被脱甲酰化酶水解,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N端的甲硫氨酸往往在多肽链合成完毕之前就被切除.M2ub6vSTnP②二硫键的形成mRNA中没有胱氨酸的密码子,而不少蛋白质都含有二硫键,这是蛋白质合成后通过两个半胱氨酸的氧化作用生成的.二硫键的正确形成对稳定蛋白的天然构象具有重要的作用.0YujCfmUCw③特定氨基酸的修饰氨基酸侧链的修饰作用包括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羟基化和羧基化等.④切除新生肽链中的非功能片段eUts8ZQVRd由多个肽链及其他辅助成分构成的蛋白质,在多肽链合成后还需经过多肽链之间以及多肽链与辅基之间的聚合过程,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蛋白质sQsAEJkW5T简述大肠杆菌基因组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区别答:1、真核生物基因组指一个物种的单倍体染色体组(1n>所含有的一整套基因.还包括叶绿体、线粒体的基因组. 原核生物一般只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其上所含有的基因为一个基因组.2、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分子量较小,基因组含有大量单一顺序<unique-sequences),DNA仅有少量的重复顺序和基因.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非编码序列.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基因家族和假基因、重复DNA序列.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的重复顺序不但大量,而且存在复杂谱系.3、原核生物的细胞中除了主染色体以外,还含有各种质粒和转座因子.质粒常为双链环状DNA,可独立复制,有的既可以游离于细胞质中,也可以整合到染色体上.转座因子一般都是整合在基因组中.真核生物除了核染色体以外,还存在细胞器DNA,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为双链环状,可自主复制.有的真核细胞中也存在质粒,如酵母和植物.4、原核生物的DNA位于细胞的中央,称为类核<nucleoid).真核生物有细胞核,DNA序列压缩为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5、真核基因组都是由DNA序列组成,原核基因组还有可能由RNA组成,如RNA病毒.GMsIasNXkA第七章1.简述代谢物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两种方式.答:①转录水平上的调控;②转录水平上的调控,包括mRNA加工成熟水平上的调控和翻译水平上的调控3.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模型.答:A、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Y、A 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 和一个调节基因I. TIrRGchYzgB、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 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 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 7EqZcWLZNXC、CAP 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P 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 浓度升高,与CAP 结合,使CAP 发生变构,CAP 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 结合位点,激活RNA 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D、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的I 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 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lzq7IGf02E 5.什么是弱化作用?答:1.当培养基中色氨酸的浓度很低时,负载有色氨酸的tRNATrp 也就少,这样翻译通过两个相邻色氨酸密码子的速度就会很慢,当4区被转录完成时,核糖体才进行到1区<或停留在两个相邻的trp 密码子处),这时的前导区结构是2-3配对,不形成3-4配对的终止结构,所以转录可继续进行,直到将trp操纵子中的结构基因全部转录. zvpgeqJ1hk2.当培养基中色氨酸浓度较高时,核糖体可顺利通过两个相邻的色氨酸密码子,在4区被转录之前就到达2区,使2-3区不能配对,3-4区自由配对形成基一环终止子结构,转录被终止,trp操纵子被关闭.NrpoJac3v1怎么去掉模板呢?再简单的方法就是用DpnI酶,DpnI能够识别甲基化位点并将其酶切,我们用的模板一般都是双链超螺旋质粒,从大肠杆菌里提出来的质粒一般都被甲基化保护起来<除非你用的是甲基化缺陷型的菌株),而PCR产物都是没有甲基化的,所以DpnI酶能够特异性地切割模板<质粒)而不会影响PCR产物,从而去掉模板留下PCR产物,所以提质粒时那些菌株一定不能是甲基化缺陷株,不会那么凑巧吧,哈哈.关于第三个问题:直接把通过DpnI处理的PCR产物拿去做转化就行了,呵呵,然后再筛选出阳性克隆,并提出质粒,拿去测序<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验证突变结果,一般都没问题的啦,我做了几十个突变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不出来的,呵呵,不要砸我啊.1nowfTG4KI要使动物中编码激素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常遇到的问题有:(1>细菌的RNA聚合酶不能识别真核生物的启动子.(2>大多数真核基因有内含子,这些内含子在转录后从前体mRNA 中被切除而形成成熟mRNA.细菌细胞没有这样的机制来去除内含子.(3>有些真核生物的蛋白质是通过前体分子加工而来的,例如胰岛素就是通过加工去除前体分子内部的33个氨基酸残基而来,剩下的两段肽链分别形成胰岛素的a、b链.(4>产生的真核生物的蛋白质产物可以被细菌的蛋白酶所识别和降解.针对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在克隆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①应将激素的编码序列置于含有核糖体结合位点和起始密码子ATG的细菌强启动子的附近(含有这种序列的载体称表达载体>.②可以以激素的mRNA为模板用反转录酶合成激素的基因.这种DNA不含内含子可插入到载体中进行克隆.此外,如果蛋白质序列短则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该基因.合成的基因应含起始密码ATG、通过该激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推测而来的编码序列,以及1~2个终止密码:ATG——————编码序列————————TGA TAG 现在,这个合成基因可被插入载体中.③有时加工过程可以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如果加工有困难,可以用合成基因,从而免除加工过程.④选用合适的突变型宿主从而防止蛋白酶水解.如果用酵母作为宿主上述许多问题都可以较容易地解决,尤其是现在有既能在大肠杆菌中又能在酵母中复制的穿梭质粒载体.说明:1>ATG,TAG和TGA是对应mRNA中的转录起始信号AUG和终止信号UAG,UGA的DNA序列.2>克隆生长素释放抑制因子基因时采用化学合成基因的方法.生长索释放抑制因子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激素,长14个氨基酸残基,因此人工合成的基因,包括在宿主菌中表达所需的转录的起始和终止信号,仅51bp长.fjnFLDa5Zo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答案【篇一: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答案】=txt>第一章绪论1.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生物经济时代,分子生物学将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信号跨膜转导成为新的热门领域,将在农业、工业、医药卫生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社会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三大工程,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极大地促进生命科学领域一系列基础研究的发展,阐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细胞发育、生产、分化的分子机理,疾病发生的机理等,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为医药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2)促进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刺激相关学科与技术领域的发展,带动起一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3)基因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技术、数据库及生物学资源,还将推动对农业、畜牧业(转基因动、植物)、能源、环境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环境的面貌,把人类带入更佳的生存状态。

医学分子生物思考题.doc

医学分子生物思考题.doc

信号转导1、什么是信号转导?其基本途径如何?细胞特异识别外来信号分子,并转化为细胞可识别的信号,经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引起特异生物学效应的过程,称为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信号转导基本成员:细胞信号分子(配体) 、受体➢信号转导的类型➢离子通道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cAMP信号通路➢cGMP信号通路➢IP3-DAG信号通路2、请叙述肝细胞对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反应过程。

β肾上腺素能受体↓胰高血糖素受体↓激活Gs, 增加AC活性↓cAMP↑↓PKA↑↓促进心肌钙转运心肌收缩性增强并列增加肝脏糖原分解并列进入核内PKA 激活靶基因转录细胞周期一细胞周期是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再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分为G1期,S期,G2期和M期。

•一个细胞周期就是细胞进行生长、基因组复制和胞体分裂的全过程,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

•细胞周期是生命的基础。

地球上38亿年的细胞周期,产生物种的过度繁殖、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展现出生物界多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进化和疾病等生命现象。

•细胞周期受到复杂而精细的调控。

细胞周期的特点取决于细胞的类型、状态和环境。

酵母细胞、爪蟾胚细胞、动物培养细胞是最常用的细胞周期模型。

二细胞周期的进程:G1早期细胞生长,R点是分裂的决定点和药物敏感点。

G1晚期复制准备,主要是形成前复制复合体。

S期DNA合成、染色质组装和中心粒复制。

G2期从复制到分裂的过渡期。

M期染色体分离和胞质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三细胞周期的驱动细胞周期的引擎:Cyc-Cdk蛋白质磷酸化系统G1期:CycD-Cdk4/6和CycE-Cdk2 S期:CycA-Cdk2 M期:CycA/B-Cdk1。

•细胞周期的原动力:周期性基因表达细胞周期微阵列实验可以检测细胞周期上基因组表达的变化。

•细胞周期的清道夫:泛素化蛋白质降解系统细胞周期中主要由APC和SCF引导。

(完整word版)医学分子生物学思考题作业答案.

(完整word版)医学分子生物学思考题作业答案.

《医学分子生物学》作业(供“专升本”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成人教育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思虑题1、述 DNA 的右手双螺旋模型构造重点。

(1 两股反向平行的DNA 链绕成同轴右手双螺旋 ,双螺旋表面有大沟和小沟。

(2 脱氧核糖和磷酸经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 ,组成 DNA 主链 ,位于双螺旋的外表面 ,糖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 ;碱基则位于双螺旋的内部 ,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3 两股 DNA 链经过 Watson-Crick 碱基对联合 ,即 A 与 T 经过两个氢键联合 ,G 与 C 经过三个氢键联合 ,称为碱基互补原则。

这样 ,一股 DNA 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另一股 DNA 的碱基序列 ,两股 DNA 链相互当为互补链。

(4 双螺旋直径为 2cm2、真核生物基因组构造与功能的特色。

1.真核生物基因组 DNA 是线性分子 ,其尾端序列特别 ,由寡核苷酸短串连重复序列组成 ,称为端粒。

2.真核生物基因组DNA 有多个复制起点。

3.真核生物有完好的细胞核,核 DNA 与组蛋白、非组蛋白及RNA 形成染色体构造。

4.每一种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数量都是必定的,除了配子 (精子和卵子是单倍体以外 ,体细胞一般是二倍体。

5.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中仅有不到10%是编码序列。

编码序列在基因组序列中的比率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组的重要差别,并且在必定程度上是生物进化的标尺。

6.真核生物基因组含大批重复序列,包含高度重复序列和中度重复序列。

7.真核生物基冈是断裂基因 ,即基因是不连续的 ,由外显子和内含子交替组成。

8.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产物是单顺反子mRNA 。

9.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各样基因家族 ,基因家族成员能够串连在一同 ,也能够相距很远 ,但即便串连在一同的基因也是分别表达的。

3、阐述参加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及其作用。

原核生物 DNA 的复制过程需要 30 多种酶和蛋白质参加。

主要有 DNA 聚合酶、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引物酶和 DNA 连结酶等 :(1DNA 聚合酶 DNA 聚酶的作用是催化 dNTP 按 5' →3'方向合成 DNA 。

分子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分子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基因组dna的提取1、为什么构建dna文库时,一定要用大分子dna?请问、文库的大小(即为数目)依赖于基因组的大小和片段的大小,片段大则文库数目大一些也可以涵盖99%甚至以上的基因组。

而文库数目大则便利研究人员操作方式和文库的留存。

所以构筑文库必须用随身携带能力小的载体克隆尽量小的dna片段.2、如何检测和确保dna的质量?答、用凝胶电泳看,有没有质白质和rna等物质的污染,还可以测od,用od260/280来判断,当od260/od280<1.8,表示蛋白质含量较高当od260/od280>2.0,表示rna含量较高当od260/od280=1.8~2.0,表示dna较纯。

实验二、植物总rna的抽取1、rna酶的变性和失活剂有哪些?其中在总rna的抽提中主要可用哪几种?请问、存有depc,trizol,氧钒核糖核苷复合物,rna酶的蛋白抑制剂以及sds,尿素,硅藻土等;在总rna抽取中用pepc,trizol2、怎样从总rna中进行mrna的分离和纯化。

答、、利用成熟的mrna的末端具有polya尾的特点合成一段oligo(dt)的引物,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将mrna从总rna中分离出来实验四、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取1、感受态细胞制备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请问、a)细菌的生长状态:不要用经过多次桥接或储于4℃的培育菌,最出色从-80℃甘油保与存的菌种中直接转接用于制备感受态细胞的菌液。

细胞生长密度以刚进入对数生长期时为宜,可通过监测培养液的od600来控制。

dh5α菌株的od600为0.5时,细胞密度在5×107个/ml左右,这时比较合适。

密度过高或不足均会影响转化效率。

b)所有操作方式均应当在无菌条件和冰上展开;实验操作方式时必须格外小心,漂浮细胞时必须柔和,以免导致菌体断裂,影响转变。

c)经cacl2处理的细胞,在低温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转化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d)化合物及无机离子的影响:在ca2+的基础上联合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如mn2+或co2+)、dmso或还原剂等物质处理细菌,可使转化效率大大提高(100-1000倍);e)所使用的器皿必须干净。

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1. DNA复制的过程中,以下哪些事件是正确的?•[ ] A. D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 ] B. DNA链的两端向内收缩•[ ] C.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外延伸•[ ] D.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内收缩答案: A. D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2. RNA与DNA的区别在于:•[ ] A. RNA具有三个碱基•[ ] B. RNA中的磷酸基不同•[ ] C. RNA中的核糖糖基与DNA中的脱氧核糖糖基不同•[ ] D. RNA中的碱基顺序不同答案: C. RNA中的核糖糖基与DNA中的脱氧核糖糖基不同3. DNA转录的过程中,以下哪些事件是正确的?•[ ] A.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外延伸•[ ] B. R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 ] C. DNA链的两端向内收缩•[ ] D. RNA链的两端向内收缩答案: B. R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4. DNA修复的过程中,以下哪些事件是正确的?•[ ] A.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外延伸•[ ] B. D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 ] C.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内收缩•[ ] D. DNA链的两端向内收缩答案: B. D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对DNA重组进行研究?•[ ] A. 基因敲除•[ ] B. PCR•[ ] C. 克隆•[ ] D. 基因组重测序答案: C. 克隆6. PCR技术的原理是:•[ ] A. 核酸酶切割DNA•[ ] B. DNA链延伸合成•[ ] C. DNA链循环扩增•[ ] D. RNA链转录答案: C. DNA链循环扩增7. 下列哪个方法可以检测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 ] A. 免疫沉淀•[ ] B. 荧光染色•[ ] C. 聚合酶链反应•[ ] D. 凝胶电泳答案: A. 免疫沉淀8. 下列哪种技术可以用于分析DNA序列?•[ ] A. 聚合酶链反应•[ ] B. 凝胶电泳•[ ] C. 免疫沉淀•[ ] D. 计算机序列比对答案: D. 计算机序列比对9.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研究基因表达?•[ ] A. PCR•[ ] B. 克隆•[ ] C. 蛋白质质谱•[ ] D. RNA测序答案: D. RNA测序10. 下列哪个事件可以引起DNA突变?•[ ] A. DNA复制过程中的氧化损伤•[ ] B. RNA转录过程中的氧化损伤•[ ] C. DNA修复过程中的氧化损伤•[ ] D. PCR反应过程中的氧化损伤答案: A. DNA复制过程中的氧化损伤11.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 A. 免疫组织化学•[ ] B. PCR•[ ] C. 基因组重测序•[ ] D. RNA测序答案: D. RNA测序12. 下列哪个事件是形成表观遗传变异的原因?•[ ] A. DNA突变•[ ] B. RNA转录错误•[ ] C. 甲基化修饰•[ ] D. DNA复制错误答案: C. 甲基化修饰13. 编码DNA序列的片段称为:•[ ] A. 基因•[ ] B. 转录本•[ ] C. 外显子•[ ] D. 内含子答案: A. 基因1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DNA突变?•[ ] A. 免疫沉淀•[ ] B. 凝胶电泳•[ ] C. PCR•[ ] D. 聚合酶链反应答案: C. PCR15. 下列哪个事件是形成RNA剪接变异的原因?•[ ] A. DNA突变•[ ] B. RNA转录错误•[ ] C. 甲基化修饰•[ ] D. RNA剪接错误答案: D. RNA剪接错误16. 下列哪个事件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 A. DNA突变•[ ] B. RNA转录错误•[ ] C. 蛋白质翻译错误•[ ] D. 蛋白质修饰答案: D. 蛋白质修饰17.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A. 免疫组织化学•[ ] B. 荧光染色•[ ] C. 聚合酶链反应•[ ] D. 凝胶电泳答案: B. 荧光染色18.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 ] A. PCR•[ ] B. 免疫组织化学•[ ] C. 蛋白质质谱•[ ] D. RNA测序答案: C. 蛋白质质谱19.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突变?•[ ] A. 蛋白质质谱•[ ] B. 免疫沉淀•[ ] C. 蛋白质结晶•[ ] D. 凝胶电泳答案: A. 蛋白质质谱20. 下列哪个事件可以导致蛋白质降解?•[ ] A. DNA突变•[ ] B. RNA转录错误•[ ] C. 蛋白质磷酸化•[ ] D. 蛋白质降解酶作用答案: D. 蛋白质降解酶作用笔者:1500字已完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分子生物学》作业(供“专升本”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成人教育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思考题1、述 DNA的右手双螺旋模型结构要点。

(1两股反向平行的 DNA 链绕成同轴右手双螺旋,双螺旋表面有大沟和小沟。

(2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 DNA 主链,位于双螺旋的外表面,糖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碱基则位于双螺旋的内部,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3两股 DNA 链通过 Watson-Crick 碱基对结合,即 A 与 T 通过两个氢键结合,G 与 C 通过三个氢键结合,称为碱基互补原则。

这样,一股 DNA 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另一股DNA 的碱基序列,两股 DNA 链互相称为互补链。

(4双螺旋直径为 2cm2、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

1.真核生物基因组 DNA 是线性分子,其末端序列特殊,由寡核苷酸短串联重复序列构成,称为端粒。

2.真核生物基因组 DNA 有多个复制起点。

3.真核生物有完整的细胞核,核 DNA 与组蛋白、非组蛋白及 RNA 形成染色体结构。

4.每一种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一定的,除了配子(精子和卵子是单倍体以外,体细胞一般是二倍体。

5.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中仅有不到 10%是编码序列。

编码序列在基因组序列中的比例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组的重要区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物进化的标尺。

6.真核生物基因组含大量重复序列,包括高度重复序列和中度重复序列。

7.真核生物基冈是断裂基因,即基因是不连续的,由外显子和内含子交替构成。

8.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产物是单顺反子 mRNA。

9.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各种基因家族,基因家族成员可以串联在一起,也可以相距很远,但即使串联在一起的基因也是分别表达的。

3、论述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及其作用。

原核生物 DNA 的复制过程需要 30 多种酶和蛋白质参加。

主要有 DNA 聚合酶、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引物酶和 DNA 连接酶等:(1DNA 聚合酶 DNA 聚酶的作用是催化 dNTP 按5'→3'方向合成 DNA。

反应只消耗 dNTP,但还有两种成分必不可少:①模板:DNA 聚合酶催化的反应是 DNA 的复制,即合成单链 DNA 的互补链,所以必须为其提供单链 DNA,这就是模板;②引物:有了底物和模板,DNA聚合酶还是不能合成 DNA,因为它不能从无到有合成 DNA 链,只能把脱氧核苷酸连接在已有核酸的 3'-羟基上,而且该核酸的序列必须与 DNA 模板的3'端序列互补,并形成结合,这已有的核酸就是引物。

(2解链、解旋酶类 DNA 具有超螺旋、双螺旋等结构,在复制时,作为模板的亲代 DNA 分子需松弛螺旋,解开双链,暴露碱基,才能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子代 DNA。

参与亲代 DNA 双链解链、并将基维持在解链状态的酶和蛋白质主要有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和单链 DNA 结合蛋白。

(3引物酶 DNA 复制需要 RNA 引物,RNA 引物由引物酶催化合成。

(4连接酶环状DNA 或冈崎片段合成之后都留下切口,需要一种酶,能催化切口处的 5'-磷酸基与 3'-羟基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这种酶就是 DNA 连接酶。

4、转录与复制的不同点。

①目的不同,所使用的酶、原料及其它辅助因子不同,转录是合成 RNA,复制是合成 DNA;②方式不同:转录是不对称的,只在双链 DNA 的一条链上进行,只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为半不连续的,分别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在 DNA 的两条链上进行;③复制需要引物,转录不需要引物;④复制过程存在校正机制,转录过程则没有;⑤转录产物需要加工,复制产物不需要加工;⑥复制与转录都经历起始、延长、终止阶段,都以 DNA 为模板,新链按碱基互补原则,5'→3’方向合成5、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转录起始的复合调控。

是通过乳糖操纵子的阻抑调控和乳糖操纵子的激活调控进行复合调控的。

在没有乳糖存在时,阻抑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挡 RNA 聚合酶沿 DNA 移动,阻抑转录。

当有乳糖存在时,乳糖的异构体乳糖与阻抑蛋白结合,使阻抑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不与操纵基因结合,失去阻抑作用,RNA 聚合酶可以操纵转录结构基因。

乳糖操纵子的激活调控,在既存在乳糖又缺乏葡萄糖时,cAMP 浓度高, cAMP-CAP 复合物浓度高,与 CAP 位点的结合效应强,对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效应强;当存在葡萄糖时, cAMP 浓度低,cAMP-CAP 复合物浓度低,与 CAP 位点的结合效应弱,对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效应弱。

6、以色氨酸操纵子为例论述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调控及其意义。

1.色氨酸操纵子的阻抑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阻抑蛋白是一个同二聚体。

当培养基中有大最色氨酸时,阻抑蛋白与色氨酸结合而改变构象,形成活性阻抑物,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抑结构基因转录,最终降低色氨酸的合成速度;当培养基中没有色氨酸时,游离的阻抑蛋白不与操纵基因结合,结构基因表达催化合成色氨酸的酶,最终提高色氨酸的合成速度2.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前导序列位于结构基因 trpE 与操纵基因 trp0 之间,含 162nt,包括四段特殊序列:序列 l 是编码序列,编码一个称为前导肽的 14 肽的第 10、1l 位氨基酸是两个连续的色氨酸;序列 2 和序列 3 存在互补序列,可以形成茎环结构;序列 3 和序列 4 也存在互补序列,可以形成茎环结构,该茎环结构之后有一段连续的 U 序列,所以是一个典刑的不依赖 p 因子的终止子结构,称为衰减子。

当色氨酸缺乏时,色氨酰 tRNA 供给不足,翻译前导肽的核糖体停滞于序列 l 的色氮酸密码子位点,序列 2 与序列 3 形成茎环结构,使序列 3 不能与序列 4 形成衰减子结构,后面的结构基因可以完全转录:当色氨酸充足时,色氨酰 tRNA 供给充足,核糖体快速翻译序列 1 合成前导肽,并对序列 2 形成约束,使序列 3 不能与序列 2 形成茎环结构,转而与序列 4 形成转录终止子结构——衰减子,使 RNA 聚合酶停滞于序列 4 之后,不能转录下游的结构基因。

从衰减机制的分析来看,它不仅能够把几种水平如 DNA 和 RNA 的构象变化、mRNA 上内部终止(衰减子的重建以及核糖体上 tRNA 对终止密码的识别等统一起来,严格控制表达,而且衰减子还可依细胞内某一氨基酸水平的高低而行止。

所以它是一种应答灵敏、调节灵活的多重调控方式就像在色氨酸操纵子中,阻遏作用与衰减机制一起协同控制其基因表达,显然比单一的阻遏负调控系统更为有效。

一方面,当有活性的阻遏物向无活性阻遏物的转变速度极低时.衰减系统能更迅速地作出反应,使色氨酸从较高浓度快速下降到中等浓度;另一方面,若外源色氨酸浓度实在太低,细菌本身又没有其他的内源性色氨酸合成体系,以致细菌难以支持自身的生长时,就需要有衰减体系加以调节——通过不终止 mRNA 的合成来增加 Trp 酶的合成从而提高内源色氨酸的浓度。

7、重组 DNA 技术的基本过程。

(1获取目的 DNA:用限制酶从特定位点精确切割 DNA,获得待克隆的目的 DNA;(2选择载体:载体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小分子 DNA,比如质粒或病毒 DNA: (3构建重组 DNA:用连接酶将目的 DNA 与载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重组 DNA; (4将重组 DNA 导入合适的细胞,该细胞称为重组 DNA 的宿主细胞; (5筛选和鉴定含重组DNA 的宿主细胞8、双脱氧法(末端终止法进行 DNA 测序的原理。

首先,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区分长度只差一个核苷酸的 DNA 分子;然后利用 DNA 聚合酶不能够区分 dNTP 和 ddNTP 的特性,使 ddNTP 参入到寡核苷酸链的3’-末端。

因为ddNTP 3’不是 -OH,不能与下一个核苷酸聚合延伸,从而终止DNA 链的增长。

9、PCR 的原理。

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 DNA 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 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 的变性:模板 DNA 经加热至 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 DNA 双链或经 PCR 扩增形成的双链 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 DNA 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 DNA 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 55℃左右,引物与模板 DNA 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延伸:DNA 模板—将反应体系温度升高,DNA 聚合酶遵循碱基互补原则按引物5'→3'方向合成目的 DNA 模板新的互补链。

以上变性、退火、延伸三步反应为PCR 的一次循环。

每一次循环的产物可以再变性解链,作为下一循环的模板。

这样的循环一次。

目的 DNA 的拷贝数就增加一倍。

10、Southern 杂交的基本步骤。

1.提取 DNA,用限制酶切割,获得 DNA 片段混合物。

基因组DNA 很长,需要切割成大小不同的片段之后才能用于杂交分析。

2.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将 DNA片段按大小分离。

3.用碱处理电泳凝胶,将 DNA 片段原位变性解链。

4.将变性的 DNA 片段从凝胶转移到固相膜上。

5.用封闭物预杂交,然后漂洗除去未结合封闭物。

6.用探针杂交液浸泡同相膜,与待测 DNA 片段进行杂交。

7.用不同离子强度的溶液依次漂洗同相膜,除去未杂交探针和形成非特异性杂交体的探针。

8.通过显影或显色分析固相膜上的杂交体,将杂交体位臵和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对比,可以计算待测 DNA 片段的分子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