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完美版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内徙民族认同与接受汉族政治模式。 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胡汉 文化激荡交汇 ,在冲突中走向融合 缩小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 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 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 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请查阅相关材料,初步了解上述史实,体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在 北魏前期的官制里,既有汉文化的执政机 构——尚书制度,又有鲜卑文化的大人制度;既有汉 文化的监察机关——御史台等,又有鲜卑文化的监察 机关。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
影响:
经济: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使北方经济恢 复,并促使对南方地区的开发。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 齐纪六
对南方的开发
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南北使节往还日益频繁,……南北方经济上的互市
交易也越来越多,沿淮、汉边境由“大市”、“小 市”,打破关禁的要求日益迫切。尽管全国尚未实 现统一,但北人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各地对统 一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强烈。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魏书》卷一八《元渊传》
东魏、北齐重新使用鲜卑语,还出现了“鲜卑共轻中华朝士”的情况。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而西魏宇文泰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恢复了胡族 诸将的胡姓,还向汉人广赐胡姓。
——叶炜《从王光、叱罗招男夫妇墓志论西魏北周史二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 显的副作用。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收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揭竿而起,导致 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回流。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迁都洛阳 ②移风易俗: 易服饰;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 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 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 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王公卿士以为然不?”对曰:“实如圣旨。”……六月, 己亥,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
东晋 (317-420)
南朝(420-589) (宋-齐-梁-陈)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问题一:结合政权更迭情况,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的时代特征。
特点:政权更迭频繁 民族矛盾尖锐 民族冲突不断
石勒“号胡(羯)为国人”……石虎时期大兴劳役和兵役,巨大 的灾难都落到了非国人的汉人和胡人身上。石虎死后,冉闵反过来利 用“赵人,诛诸胡羯”,死者二十余万,“国人”几乎灭绝。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溃,不可复止。……初,秦兵少却, 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资治通鉴》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问题二: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有哪些? 民族迁徙 友好交往 民族间的战争 统治者的改革
• 问题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 交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魏晋墓葬壁画 耕牛图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 《采桑图》
北魏孝文帝出行图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 与烙饼砖画
跪
坐
变
汉代陶俑
为
垂
脚
落
座
唐代仕女图
(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 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为适应 农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也大有发展……酿酒业,制瓷业以及 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洛阳) 城不仅五方杂处,市场繁荣,沽贩云集,而且在城南的特定区 域,安置了南、北、东、西各族降民以及西域和域外商人。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 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中华民族 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拓展作业
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 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 言者流涕。
三、总结
中古时代,中国经历七八百年的民族重整过程, 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 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这个民 族不是由血统界定的种族,而是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 却又呈现多元性的人群。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作业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 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 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北京市第四中学 高耀敏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百度文库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304-439)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
魏
西晋
(220-266) (266-316)
北朝(439-581)
蜀 (221-263)
吴 (222-280)
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 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 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请查阅相关材料,初步了解上述史实,体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在 北魏前期的官制里,既有汉文化的执政机 构——尚书制度,又有鲜卑文化的大人制度;既有汉 文化的监察机关——御史台等,又有鲜卑文化的监察 机关。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
影响:
经济: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使北方经济恢 复,并促使对南方地区的开发。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 齐纪六
对南方的开发
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南北使节往还日益频繁,……南北方经济上的互市
交易也越来越多,沿淮、汉边境由“大市”、“小 市”,打破关禁的要求日益迫切。尽管全国尚未实 现统一,但北人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各地对统 一文化的认同感也日趋强烈。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魏书》卷一八《元渊传》
东魏、北齐重新使用鲜卑语,还出现了“鲜卑共轻中华朝士”的情况。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而西魏宇文泰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恢复了胡族 诸将的胡姓,还向汉人广赐胡姓。
——叶炜《从王光、叱罗招男夫妇墓志论西魏北周史二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长远来看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但在短时期内也产生了明 显的副作用。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收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揭竿而起,导致 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回流。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迁都洛阳 ②移风易俗: 易服饰;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 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 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 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王公卿士以为然不?”对曰:“实如圣旨。”……六月, 己亥,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
东晋 (317-420)
南朝(420-589) (宋-齐-梁-陈)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问题一:结合政权更迭情况,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的时代特征。
特点:政权更迭频繁 民族矛盾尖锐 民族冲突不断
石勒“号胡(羯)为国人”……石虎时期大兴劳役和兵役,巨大 的灾难都落到了非国人的汉人和胡人身上。石虎死后,冉闵反过来利 用“赵人,诛诸胡羯”,死者二十余万,“国人”几乎灭绝。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溃,不可复止。……初,秦兵少却, 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资治通鉴》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问题二: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有哪些? 民族迁徙 友好交往 民族间的战争 统治者的改革
• 问题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 交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魏晋墓葬壁画 耕牛图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 《采桑图》
北魏孝文帝出行图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 与烙饼砖画
跪
坐
变
汉代陶俑
为
垂
脚
落
座
唐代仕女图
(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 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为适应 农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也大有发展……酿酒业,制瓷业以及 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洛阳) 城不仅五方杂处,市场繁荣,沽贩云集,而且在城南的特定区 域,安置了南、北、东、西各族降民以及西域和域外商人。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 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在中华民族 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拓展作业
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 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 言者流涕。
三、总结
中古时代,中国经历七八百年的民族重整过程, 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 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这个民 族不是由血统界定的种族,而是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 却又呈现多元性的人群。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作业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 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 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北京市第四中学 高耀敏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百度文库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304-439)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
魏
西晋
(220-266) (266-316)
北朝(439-581)
蜀 (221-263)
吴 (22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