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诊疗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课题名称: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不安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任务书(2019-2020年度)编号(2019-0865)【摘要】不安腿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症,以患者下肢感觉麻木、痉挛、蠕动或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尚无其发展机制的权威报道。

中医药治疗该病症有悠久的历史,笔者对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名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不安腿综合征;研究;进展临床上,不宁腿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感觉异常和休息状态下的双下肢不适:麻木、蚂蚁行走、蠕动、灼烧、疼痛、痉挛等。

该疾病具有明显的昼夜规律,当休息或夜间睡觉时,症状恶化,患者强烈希望移动双腿以缓解腿部不适引起的不适。

因此患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多数患者可见严重的睡眠障碍,使患者在精神上及生理上均受到打击,增加患者焦虑、抑郁的风险等[1]。

因此,除了积极改善下肢不适症状外,本病的治疗还应注重改善睡眠,纠正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中医结合针灸在这方面逐渐显示出其优势[2]。

本文以中医“三调”理论为基础,综述中医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不安腿综合征的诊断根据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小组2003年制定的诊断标准:①强烈的动腿欲望,经常伴随或引起腿部不适和不适;②在安静状态下,如躺着不动或坐着不动,有动腿的欲望或动腿的欲望增强;③在腿部运动(如行走或伸展)过程中,移动腿部的愿望或不适感得到改善;④想要移动双腿或腿部不适只发生在夜间,或在夜间加剧[3-4]。

2、对病名的认识这种疾病在中医中没有确切的名字。

明代名医薛,曾在《内科文摘》中记载[5]:“夜间少寐,足内酸热。

若酿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二腿左右频移,展转不安,必至倦极方寐。

”这一描述类似于现代医学中不宁腿综合征的症状。

根据对其病机及临床特点的分析,中医古籍中对不宁腿综合征的论述多为“胫酸”、“血痹”、“急性下肢挛缩”、“痹症”等范畴。

不安腿综合征黄芪当归桂枝白芍等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不安腿综合征黄芪当归桂枝白芍等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不安腿综合征黄芪当归桂枝白芍等治疗不安腿综合征芪归桂芍汤治不宁腿综合征2017-07-20 循天园组成黄芪30克,当归15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牛膝15克,桑寄生15克,木瓜15克。

气血虚痹证见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等。

肝肾阳虚痹证见关节冷痛、肿胀,昼轻夜重,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足跟疼痛,畏寒喜暖,手足不温,面色白光白,自汗,口淡不渴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液400毫升~450毫升,分2次服;药渣加水1500毫升,水煎15~20分钟,足浴。

方解本方由当归补血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而成。

方中黄芪、当归合用是取当归补血汤益气补血之意,用量不同于芪归之5:1,而是加大当归用量,以气血同补。

桂枝温经散寒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与当归配伍活血通经;白芍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配合,调和营卫,与木瓜相伍,柔筋缓急;川芎、熟地动静结合,补血行血;牛膝、桑寄生补肾温阳、强筋壮骨,疏通经络;木瓜舒筋活血止痛;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化湿,以助气血之源。

全方共奏益气血、补肝肾,温经散寒、舒筋活络、宣痹止痛之效。

典型病例王某某,女,42岁,从事缝纫工作20余年,于2013年8月15日初诊。

患者自诉近1年经常出现双膝关节以下不适感,似痛非痛,似胀非胀,似麻非麻,难以名状,每于夜间难以忍受,常被迫起床揉、锤、捏、拍小腿,或下地走动方能缓解。

此症状于月经过后或受凉加重。

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

曾多次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未有异常;查下肢动静脉彩超未见异常。

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

辨证为由于长期蹬踏缝纫伤及下肢筋脉,故见上症。

月经过后失血致血不养筋,受凉后寒凝筋脉,故上症加重。

治则:益气补血,舒筋通络。

处方予芪归桂芍汤:黄芪30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牛膝15克,木瓜15克。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RLS)是一种神经系统紊乱的疾病,特征是在休息时出现不舒服的感觉,患者常常需要移动腿部才能缓解症状。

中医认为不安腿综合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调所致,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来改善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治疗和中医按摩。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施加针灸可以调节气血,改善肝肾功能,从而改善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肝经的太冲穴、足三里穴和肾经的太溪穴等。

中药治疗是通过中草药的药效来调理肝肾,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从而改善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当归、川芎、黄芪等。

中医按摩是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身体的功能,从而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还强调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不安腿综合征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多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豆类等,有利于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

还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避免影响调理气血的功效。

在生活方式上,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

中医认为情绪的起伏会对气血产生影响,因此保持心情平和对改善不安腿综合征有一定的帮助。

在进行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适合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有资质的中医师进行治疗,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进行中药治疗时,应按照中医师的建议进行用药,遵守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因为不同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症状的改善也有所差异。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针灸、中药治疗和中医按摩,可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经验

中医药治疗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经验

中医药治疗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经验
中医药治疗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经验
1. 改善肝肾功能
中医认为,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互虚,因此,改善肝肾功能是治疗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的基础和关键。

常用的方剂有竹叶止痉汤、当归六味地黄丸、吴茱萸芩正气汤等,可以有效温养肝肾和补虚益气。

2. 活血化瘀
活血注重活血化瘀、行气活血,使久积的血滞痹瘀变成顺畅的血流,减轻上肢僵硬痛痛,改善下肢抽搐、肢体麻木的症状。

常用的方剂有乌头汤、丹参八味汤、带条黄芩汤等,配以艾灸、拔罐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活血化瘀。

3.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能够帮助改善经络供血,缓解身体局部肌肉抽搐,收紧肌肉纤维节,使其逐渐放松,减轻症状。

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四逆汤、三黄汤等,可以有效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病症。

4. 调节神经
调节神经是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方剂有白头翁、炙
甘草汤、建中丸等,可以有效调节神经系统,减轻老年不宁腿综合征
带来的症状。

5. 补肾壮骨
补肾壮骨可以改善肾虚,促进骨骼健康成长,增强肌肉张力,壮骨健腰,从而改善老年不宁腿综合征。

常用的方剂有肾气丸、川芎生发汤、芍药苓桂汤等,也可以配以推拿、冰敷等方法,辅助补肾壮骨。

总之,老年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要遵循中医的传统理念,重点改善肝
肾功能、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和补肾壮骨,采用有针对性
的中药方剂,联合体外疗法,从根本上缓解和改善老年不宁腿综合征。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全文)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全文)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全文)不安腿综合征(PLS)常表现为夜间睡眠和安静时出现双下肢难以名状的不适,如虫行感、蠕动感,迫使患者通过改变和用手揉按才能缓解症状。

PLS虽对人体健康无直接威胁,但对患者的身心损害非常严重。

笔者近年来用芍药甘草汤加味对其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患者,男6例,女14例,年龄30~55岁,病程4个月~12年。

伴疼痛者3例,麻木不适者2例。

治疗方法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白芍20~60g,甘草10~20g,石斛10g,丹参20g,牛膝15g,水煎服,1剂/d。

加减:伴疼痛者牛膝加至30g;转筋者加木瓜10g;麻木不适者加桂枝10g,祖师麻6g。

6剂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结果9例患者于第1个疗程治愈,8例在第2个疗程治愈,余3例均在第3个疗程治愈,总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患者,女,54岁,2022年11月25日初诊。

自述双下肢肌肉转筋1年余,以夜间尤甚,双下肢常出现难以言状的不适,伴心烦意乱,迫使双下肢不停运动,严重时靠局部肌肉按摩、捶打、走动才能缓解症状。

曾服用西药西比灵、多虑乎、普拉克索、谷维素等蓟物,效果不明显。

多项检查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临床诊断为PLS。

症见: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弦细。

证属:肝肾亏虚,筋脉失养。

处方:白芍40g,甘草10g,石斛10g,丹参20g,牛膝15g,木瓜10g,连服6剂,诸症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讨论中医认为本病是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所致。

拘急者,筋不得舒也。

筋者,足厥阴肝之合也。

《寒论》芍药、甘草可治疗腿脚挛急。

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甘草甘温,补中缓急。

白芍味酸,甘草味甘,酸甘化阴,阴液复,筋脉得养,挛急可缓。

牛膝、木瓜滋补肝肾,且木瓜能治筋脉失养所致的腿痛转筋之症。

石斛敛阴养液,柔筋脉。

丹参通行血脉,清心除烦。

诸药相合共奏益阴养血,舒筋缓急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人体代谢产物异常堆积,大量毒素蓄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障碍,而刺激肢体局部有关。

《火针齐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火针齐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火针齐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摘要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影响睡眠的神经肌肉障碍性疾病,患者常常因腿部不适而无法入睡。

火针齐刺法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火针齐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效果,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

一、引言不安腿综合征(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腿部不适、运动感觉异常和睡眠障碍。

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目前,西医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火针齐刺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对其在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符合不安腿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XX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XX例。

治疗组采用火针齐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火针齐刺法进行治疗,包括取穴、消毒、火针刺激等步骤。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局部用药等。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

在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记录。

三、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火针齐刺法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不安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XX%的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

而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相对较小。

2. 睡眠质量治疗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程度较小。

3. 生活质量经过火针齐刺法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较小。

四、讨论火针齐刺法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火针齐刺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安腿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 RLS)是一种神经疾病,主要症状为在休息时感觉腿部不适,需要不断活动才能缓解症状。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不安腿综合征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失衡所致,治疗重点在于调节脏腑功能,平衡体内阴阳气血。

一、药物治疗中医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补肝益肾、活血祛风、调经养血等方面。

常用的药物包括补肝益肾丸、当归补血汤、越鞠丸等。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改善内分泌、神经及免疫系统功能,从而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达到调节身体的作用。

中医师会根据不同人的体质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常用的穴位包括肝经、脾经和肾经等。

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功能,进而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三、中药浴中药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通过泡脚浸泡等方式,让中药成分进入体内。

在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方面,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熟地黄、川芎等。

这些中药可以温补肝肾、补益气血,改善肌肉疲劳和肌肉张力异常,从而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四、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食疗调理,适当搭配食物也可以起到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作用。

常用的食材包括黑豆、红枣、桂圆、山药、龟肉等。

这些食物可以补肝益肾、养血安神、滋阴润燥,从而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需要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在接受中医治疗时,病人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作息规律,减少紧张和精神压力,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宁腿综合症(不安腿综合症)中医医案

不宁腿综合症(不安腿综合症)中医医案

不宁腿综合症(不安腿综合症)中医医案不安腿综合征又称多动腿或不宁腿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但不被大部分人所知的疾病。

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症状与体征分离,安静状态下表现严重,活动后反而消失。

此症的特点是患者时常感到腿部有不适感或蚁走样的疼痛及紧缩感,因而有摆腿的冲动。

中医病机:中医对本病并未找到明确病名记载,按症状来看明代薛己在《内科摘要》中的表述“夜间少寐,足内酸热,若酿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二腿左右频移,辗转不安,必至倦极方寐”,与本病发生特点相似,但对病机未予阐述。

中医应属“痹症”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因气血不足,营卫虚弱,风寒之邪人侵经脉,使之阻滞不通所致。

不宁腿综合征的症状如下:1.部位:不宁腿综合征多发生于下肢,以腓肠肌最常见,大腿或上肢偶尔也可以出现,通常为对称性。

2.性质: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常有撕裂感、蚁走感、蠕动感、刺痛、烧灼感、疼痛、骚痒感、腿发麻等腿麻烦的不适感,有一种急迫的强烈要运动的感觉,并导致过度活动。

3.时间:不宁腿综合征在安静时发作,夜晚或者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更为严重,有时仅仅持续数分钟,严重的则整夜不停,活动下肢可以使症状明显减轻,但患者在休息或入睡以后症状会明显加重。

4.失眠:由于夜间失眠,导致不安腿患者严重的日间嗜睡,工作能力下降。

中医辨证论治:1.气血不足l临床表现:双下肢肌肉内的不适无可名状,或酸胀、麻木、困重乏力、似痛非痛,捶打后减轻,夜间更甚,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脉细。

辨证要点:双下肢肌肉无可名状的不适,神疲,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

治则:益气补血。

方剂:气血双补汤党参30克,黄芪6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芍药15克,川芎12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黄精15克,补骨脂15克,益智仁12克,莲子15克,灵芝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参茯丸、通脉丸口服。

2. 肝肾亏虚临床表现:双下肢肌肉无可名状地不适,或酸胀、麻木、困重乏力、似痛非痛,腿动不安,烦躁失眠,口苦咽干,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

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证治方药】(一)湿郁经脉治法:淡渗利湿,宣痹通结。

方剂:薏苡竹叶散(《温病条辫》)合二妙丸(《丹溪心法》)加减。

药物:薏苡仁30g,滑石15g,竹叶10~l5g,茯莓15g,蔻仁3-5g(打),木通10g,牛膝15g,苍术10~12g,黄柏3~5g。

方义:用苡仁、滑石、茯苓、竹叶、术通淡渗利湿,苍术、黄柏、牛膝遥络除湿,蔻仁、苡仁宣化湿邪,醒脾除湿。

加减:下肢灼热甚加知母、忍冬藤清热宣痹,酸胀筋挛加芍药、木瓜、甘草舒筋缓急,麻木沉重加木防己利湿。

胸脘痞闷加枳壳、杏仁宽胸理气,症情较重者加秦艽、桑枝、钩藤、伸筋草宣痹通络。

变通法:亦可用宣痹汤或加减木防己汤(均为《温病条辨》方)出入。

(二)脾气不足治法:补中益气,升阳泄阴。

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合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药物:生黄苠15~30g,党参l0~15g,白术10g。

陈皮5~10g,当归10g,麦冬l0g,五味子3~5g,黄柏3g,升麻3g,柴胡5g,甘草5g。

方义:黄芪、党参益气升阳,陈皮,白术和胃健脾,升麻、柴胡佐使黄芪、党参以升清阳,麦冬、五味子养心阴,黄柏泻相火(阴火)。

加减:灼热甚者加知母、生地养阴泄热,酸胀筋挛加芍药、木瓜舒筋缓急,食后饱胀加苍术,厚朴燥湿除满,下肢麻痛加羌活、防风祛风通络。

变通法:亦可清燥汤(《脾胃论》)出入。

补中益气,清热利湿,药用生黄芪、党参、苍白术、陈皮、生地、当归、麦冬、五味子、黄柏,黄连、泽褥、猪苓、茯苓、升麻、柴胡、甘草等,适于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湿热下洼者。

(三)肝血虚亏治法:养血柔肝,舒筋通络。

方剂:补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生熟地各10g,当归10~12g,白芍15~30g,川芎3~5g,枣仁10~15g,木通10~15g,麦冬10g,甘草5~10g。

方义:用四物汤养血和血,枣仁安神补血,芍药、木通、甘草舒筋通络,麦门冬补阴安神。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简称RLS),又称躁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不适和运动障碍。

其中医学认为是由于肝血不足、气滞、湿浊等因素导致的。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主要是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理疗等手段来缓解症状。

中药方面,常用的药物有柴胡、白芍、当归、川芎、泽泻、牡丹皮、甘草等。

柴胡和白芍有活血祛湿的作用,可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当归和川芎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可以缓解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的躁腿症状;泽泻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排除体内的湿浊;牡丹皮和甘草有清热祛湿的作用,可以缓解因湿邪困执而导致的躁腿症状。

中药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配方,达到舒缓症状的目的。

针灸是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穴位有肝经穴位太冲、陷谷,脾经穴位三阴交,足太阴肾经穴位为太溪、涌泉等。

经过针刺能调和气血运行,缓解因气滞而导致的躁腿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穴位和针刺方法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不能盲目使用。

推拿和理疗是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辅助手段。

通过推拿和理疗可以调理气血,改善躁腿症状。

推拿可以选择推拿腿部的特定穴位,如太冲、太溪、陷谷等,通过按摩和推拿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躁腿症状。

理疗可以选择理疗仪器进行治疗,如电疗、热疗等,通过物理刺激能够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主要是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理疗等手段来调理气血,缓解躁腿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不能盲目使用。

建议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前,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并根据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

还需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注意饮食营养,不吃过多刺激性食物等,以提升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通常在安静休息时感到腿部不适,强烈的不适感驱使患者不停地摇晃腿部以减轻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不安腿综合征属于“惊动内风”范畴,可以通过中医的药物和理疗方法进行治疗。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医如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不安腿综合征的发病和气血不足、肝肾亏损有关。

脾胃虚弱、血液循环不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都会导致气血不足或失常。

气血不足则导致腿部神经血管供血不足、神经肌肉无法得到有效滋养和氧合,从而产生腿部酸痛、麻木,以及痉挛和不安的感觉。

二、中医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主要以健脾益肾、活血通络为主。

常用的药物包括补中益气、益肾精的中药如黄芪、人参,以及活血通络、舒筋活络的中药如当归、川芎等。

这些药物可以调整患者的气血,改善腿部的神经血液供应,从而减轻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2. 理疗治疗中医理疗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舒筋活络;推拿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腿部的神经肌肉供血与神经传导;拔罐可以通过负压作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肌肉的营养供应。

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穴位按摩中医有一套与不安腿综合征相关的穴位按摩方法。

主要包括足三里、太溪、昆仑等穴位。

这些穴位不仅可以刺激调理气血,还可以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减轻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这些穴位来缓解症状。

4.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不安腿综合征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在日常饮食中,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滋补气血、益肾平肝的食物,如黑芝麻、桂圆、红枣、糙米等。

患者还可以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腿部不适的症状。

5. 调节生活作息中医认为,不安腿综合征的患者应该注意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减少精神紧张等。

腿不安宁综合征的中医分析

腿不安宁综合征的中医分析

腿不安宁综合征的中医分析腿不安宁综合征腿不安宁综合征,又称不安腿、不宁腿综合征,一般是安静状态下出现的难以形容的肢体不适感,好像麻木,好像烧灼,或者是刺痛,总之就是感觉这个腿没处安放,活动一下能稍微好一点。

用济南话讲,叫木挛,或者叫木乱,总之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西医上讲,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无法治愈。

这种情况,从中医上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感觉,肯定是局部气血循环失常了。

只要是气血正常循环的状态,是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

当然,这里讲血液循环,一般人都能听得懂。

讲气的循环,一般人就不懂了。

气的循环走的是经络,大的经脉就是十二正经。

实际上,这个气要比血更重要一点。

气过不去的地方,血肯定是过不去的。

没有气的地方,内部没有向外的这种压力,就会被大气压压挤成死肉了。

另外中医上讲血舍神,血过去的地方,神才能过得去。

什么是神呢?这里可以理解为感觉,知觉。

血气不通顺的地方,这个神就不安,感觉上怎么都不舒服。

至于腿部木挛、不安,实际上就是这种表现。

直接原因就是气血不够通畅。

中医可以诊断出,这种气血不够通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想办法解决这种原因即可。

理论上讲,这种腿部不安、木挛,应该也有三十种可能。

就近几年的观察,近期重要的原因有两种,一个是肾虚,一个是肝郁。

肾虚的时候,尤其是肾阴虚的时候,气血都升腾到上半身去了,往下半身走的不够。

这种老年人常见,经常熬夜的年轻人也有。

所谓的人老先从脚上老,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

气血下不去了,感觉上不舒服,局部的功能也会下降,容易腿部酸软无力。

尤其是到了晚上,本来正常的生物钟,这时候气血要往下走了,所有的组织细胞都等着浇灌呢。

结果该下去的气血下不去了,自然腿部会感觉木挛、不安,坐卧都不舒服,腿怎么放都难受。

这种情况补补肾,肾足了,气血往下走了,这种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另一种情况是肝郁。

肝郁,是气郁堵在小腹里了,形成一个气团,小腹里这种气太多,向外膨胀,形成一个障碍物。

这个障碍物,直接把气血下行的路给堵死了。

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吴远霞;魏艳
【期刊名称】《护理学》
【年(卷),期】2024(13)5
【摘要】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简称RLS)是一种主要累及腿部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静息状况下出现不愉快和痛苦的双下肢不适感,从而迫使患者有活动双腿的强烈愿望,且症状常在夜间休息时加重。

由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其认识不足,经常将其视为肌肉抽搐、抑郁、焦虑或失眠等症状的一部分,临床上漏诊率和误诊率高。

此外,患有RLS的人往往也会伴随其他问题如睡眠困难、抑郁和焦虑等问题,增加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进程。

鉴于此,本文旨在总结关于RLS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RLS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总页数】9页(P585-593)
【作者】吴远霞;魏艳
【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系) 贵阳;遵义市中医院(护理部) 遵义【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膜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2例
2.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3.中西医治疗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生活质量中的研究进展4.中西医结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体会5.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的影响因素以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火针齐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火针齐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火针齐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一、引言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腿部不适感、强烈活动欲望和夜间睡眠障碍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新认识和接受,火针齐刺法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火针齐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符合不安腿综合征诊断标准的病例,共分为两组,分别为火针齐刺法治疗组和对照组。

2. 治疗方法火针齐刺法治疗组采用火针齐刺法进行治疗,具体包括火针刺穴、推拿等治疗方法。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3. 评价指标采用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价,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分并对比分析。

三、研究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过火针齐刺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包括腿部不适感、活动欲望等症状明显减轻。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在经过火针齐刺法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包括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3. 安全性评价在火针齐刺法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治疗组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未出现因治疗导致的不良事件。

四、讨论火针齐刺法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在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通过火针刺穴、推拿等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火针齐刺法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

此外,火针齐刺法还具有调节机体气血、平衡阴阳等作用,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火针齐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通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感觉到难以忍受和不愉快的不安感觉,通常出现在下肢,特别是在腿部,这种感觉导致患者不得不不停地移动腿部来缓解不适。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治疗这一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中医认为,不安腿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

外在原因包括肌肉疼痛、关节疾病和神经损伤等,而内在原因可能是由于肾肝患病导致的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等情况。

在中医看来,治疗不安腿综合征首先要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案。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恢复身体的平衡。

针灸治疗可以刺激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效果显著,且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中药疗法也是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脏腑气血,以及疏通经络,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一些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等功效的中药对于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有着良好的疗效。

中药还可以帮助减轻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的焦虑和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针灸和中药疗法,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根据中医的理论,调整饮食可以改善气血运行,从而缓解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中医认为,不宜食用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应多食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鸡肉、鲫鱼、山药等。

中医强调患者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方法多样,但需要强调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因此在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时,应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方法。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也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一劳永逸,患者需耐心治疗,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案,并且要注意日常的保健,避免不安腿综合征的再次发作。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具有疗效确切、症状缓解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简称RLS),也被称为运动性睡眠障碍(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简称PLMD),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不适感,常见于晚间静息时,伴随着持续性强烈的需要运动或摆动下肢的欲望。

患者的症状常会引起睡眠质量下降,导致白天精神不佳、疲劳、焦虑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

目前西医的治疗方式主要是用药物,但长期药物治疗有可能会引起耐药性的出现。

那么,中医的治疗对于不安腿综合征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呢?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物节律,调和气血,和谐脏腑功能,调整心理状态等多方位进行治疗。

下面分别介绍以下几种中医疗法:1. 针灸疗法:针灸能够调整身体的气血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艾灸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除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2. 中药治疗: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扶正祛邪、壮腰补肾等方式起到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作用。

如使用枸杞子、淫羊藿、鹿茸等补肾壮阳之药,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对改善患者不安腿综合征有一定帮助。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主要是通过按压、揉搓等手法促进经络的通畅,调节脏腑功能,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达到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目的。

如常见的膝下三里、太冲等穴位,按摩时可适当加强力度,促进气血畅通,减轻腿部肌肉僵硬的现象。

4. 艺术心理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常伴随着睡眠不良、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而艺术心理治疗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方式,让患者舒缓心情,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和不安腿综合征的症状。

不安腿综合征多数发生于中老年人,但也有一部分年轻人患者,由于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总之,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方法不仅能够缓解症状,改善睡眠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恢复健康快乐生活。

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aglon是我
不安腿综合征,又名不宁腿综合征,现代医学又名埃克波姆氏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小腿深部难以忍受的似痛非痛性不适,常在休息时发作。

诊断依据是:1、症状仅局限于肢体,多位于小腿深部,酸痛、困胀、沉紧、发麻、虫爬瘙痒感等多种难以忍受的不适症状;2、症状多出现在休息时,尤以夜间睡觉为重;3、活动行走及按摩拍打或热敷后症状可暂时减轻,但随后复现,久不能寝;4、内科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病程可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中医辨证认为,该征是肝阴不足,血不养筋,筋脉失濡,血虚挟瘀,淤阻脉络,营卫流行不畅。

治宜滋补肝肾、养血活血通络、柔肝缓急,临床用之每收卓效。

处方:白芍、丹参、葛根各30克;木瓜、怀牛膝各15克;生甘草10克。

水煎服,日1剂煎二遍9:30、15:30分服。

又方:西比林2片,每晚睡前1小时服下,15天为一疗程,《人民军医》1992年第二期报道:治疗36例,治愈26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

注:西比林使用较快便,但有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缓解后或15天内若未愈,立即停服,改用上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诊疗进展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称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容易误诊和漏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相关疾病,但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故治疗上亦没有统一标准。

本文就RLS的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和中医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字】不安腿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GUI Zhen-dong1,ZHANG Wei-hua2,TAN Yu-dan3,CHEN Fang1(1.2015 graduate student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Nanchang 330000,China;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Nanchang 330000,China;3.Nanchang Second Hospital,Jiangxi Nanchang 330000,China)1 西医对不安腿综合征的认识不安腿综合征是在静息或夜间睡眠时出现单侧下肢或双下肢难以名状的不适感和感觉异常,例如虫蠕动感、刺痛感、麻木感,以及强烈的活动双下肢的愿望,睡眠中下肢频繁活动或躯干辗转反侧,症状往往在活动后可以缓解,停止后又再次出现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不安腿综合征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10%,且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2]。

有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的RLS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而且女性偏头痛患者更易出现不安腿综合征,但不安腿严重程度与偏头痛的进展无关[3]。

根据患者有无原发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安腿综合征。

原发性RLS可能与遗传及中枢机制有关。

继发性RLS原因多样,包括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腓骨肌萎缩症、周围神经病变、帕金森病、缺铁性贫血、尿毒症血透、妊娠等。

对于患有中至重度的不安腿综合征的妊娠妇女,年龄在1-23岁,给予静脉补铁剂,其不安腿综合征可在产后5个月完全改善[4]。

目前对于RLS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参照美国国家卫生署依据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制定的诊断标准[5]。

2 中医对不安腿综合征的认识不安腿综合征虽然没有确切中医病名,但早在中医古代书籍《素问》、《灵枢》中就有记载“胫酸”、“髓酸”与本病类似,而薛己在《内科摘要》中提到“夜间不寐,足内酸热,若酿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二腿左右频移,辗转不安”与本病相似。

《伤寒杂病论》中曾提到“血痹”“腿挛急”“痉病”等与之类似,例如“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灵枢》中提到“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更解释了不宁腿综合征夜间频频发作的特点。

目前现代中医家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痹症”、“痉症”范畴。

病机为气血不足,风寒湿邪气侵入肌肤而致血行不畅,阳气痹阻经络,故肢体不宁,属于本虚标实[6]。

3 中医治疗进展3.1 中药治疗王氏[7]运用安腿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58例,药物组成:白芍30 g,甘草6 g,牛膝15 g,木瓜10 g,桑寄生15 g,葛根15 g,防风1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其中基本痊愈有44例,有效为11例,无效为3例,总有效率达到94.8%。

陆氏[8]运用养肝舒筋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方药:熟地黄30 g,白芍30 g,当归20 g,山萸肉10 g,鸡血藤30 g,川牛膝15 g,炙甘草5 g,杜仲10 g,红花、桃仁各10 g,川芎20 g,山药15 g。

疗效:基本痊愈为10例,显效为7例,无效为3例,总有效率可达85%。

武氏[9]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成:细辛9 g,当归9 g,芍药9 g,木通6 g,炙甘草6 g,大枣5枚)治疗不宁腿综合征45例,糖尿病伴有阴虚火旺者在主方中去细辛、木通,加石斛9 g,类风湿关节炎疼痛者加牛膝12 g、独活9 g,不寐者加酸枣仁15 g、远志9 g,贫血者加黄芪15 g。

疗效:基本治愈为42例,有效好转为3例,治愈率达93.3%。

牛氏[10]应用疏肝去湿汤治疗RLS,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西医治疗原发病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疏肝去湿汤(柴胡10 g,炒白术10 g,浙贝母10 g,香附10 g,冬瓜子15 g,广藿香6 g,半夏6 g,连翘30 g,黄芩10 g,白茅根30 g,莲子6 g,枸杞15 g,薏苡仁15 g)每日一剂,早中晚各服一次,1个疗程7天,共需治疗8个疗程。

治疗组58例中,基本治愈44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4.8%。

曹玮[11]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伴不安腿综合征,有效率可达88.4%。

张秀梅[12]等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减(当归15 g,葛根30 g,薏苡仁30 g,白芍30 g,钩藤30 g,黄柏12 g,苍术12 g,川牛膝15 g,秦艽15 g,续断15 g,银华滕30 g,木瓜15 g,生牡蛎30 g,地龙15 g,炙甘草15 g)治疗肝肾阴虚、湿热下注型不宁腿综合征取得不错的疗效。

3.2 针灸治疗黄曉洁等[13]采用眼针和芒针结合,用于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眼针取穴在双侧心区、下焦区、肾区、脾区,芒针取穴在双侧的承山、阴陵泉、足三里、地机、三阴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45例患者,有效率达95.56%。

金泽[14]等运用齐刺双侧足运感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1例患者,取穴在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电针仪接在三阴交和阴陵泉并给予连续波刺激,有效率为80.65%。

孟宪军[15]采用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8例,同时配合针刺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治疗,余随症选取配穴,经治疗总有效率达100%。

李晓瑜[16]采用针刺阳陵泉、阴陵泉、行间、绝骨、承筋、承山、三阴交、委中等穴位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6例,其有效率达97.22%。

刘文国等[17]采用电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老年人不安腿综合征65例,取穴为足三里、手三里、合谷、委中、三阴交、阴陵泉、承山、阳陵泉等穴位,推拿手法则运用推、拍、按、揉下肢,总有效率达92.3%。

王健雄[18]等运用针刺穴位配合走罐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取穴在患侧头针血管舒缩区和足运感区,体针穴位选在安眠、膈俞、合谷、风池、神门等,留针之后行走罐法,隔天一次,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86.7%。

王雪峰等运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治疗,中药拟柔肝养筋汤加减,针刺取肝俞、肾俞、脾俞、百会、复溜、委中、环跳、行间、阳陵泉、昆仑等穴,30例患者经治疗2疗程后总有效率达到96.66%,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和单纯针刺组。

3.3 其他疗法王光平等运用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RLS,以654-2注射液10mg、复方丹参注射液10 mL和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分别注入双侧的阳陵泉、承筋、合阳,每个部位2 mL,5次一疗程,隔日注射一次。

针刺主穴为委阳、安眠、承山、承筋,气血亏虚者配三阴交、足三里,肝肾阴虚者配太溪、肾俞,留针30 min,拔针后在双下肢拔火罐,10次一疗程,每日一次,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

刘俊岭[21]等运用熏蒸1号方治疗RLS,熏蒸1号方组成:艾叶30 g,土鳖虫30g,伸筋草30 g,川乌30 g,透骨草30 g,草乌30 g,桂枝30 g,海桐皮30 g,皂刺30 g,没药30 g,乳香30 g。

选取确诊患者147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全身熏蒸并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疗程为1月,结果治疗组痊愈57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可达92.0%。

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6.7%,其中治愈15例,有效25例,无效20例,说明熏蒸1号方结合西药常规治疗疗效尚佳。

4 问题与展望不安腿综合征病因繁杂,容易误诊和漏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排外继发因素,首先去除病因,在治疗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患者的睡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指导,中医治疗为主,往往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中医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值得肯定,而且未见症状加重及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但是治疗方法亦多样,临床上缺乏对于RLS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分型的系统研究,需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治疗,没有统一治疗标准和大规模实验室研究结果论证支持,从而影响疗效。

希望能有更多医家及学者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做系统研究,解决上述问题,为中医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原则,从而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1] 吴江.神经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36-437[2] Restlesslegs syndrome:treatment with dopaminery agaents[J].Nearology,2002,26(58):81-89.[3] Gupta R,Lahan V,Goel D.Primary headaches in restless legs syndrome patients.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2.15(Suppl 1):104-108.[4] Picchietti DL,Wang VC,Picchietti MA.Intravenous iron given prior to pregnancy for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remission of symptoms.J Clin Sleep Med,2012,15:585-586.[5] Allen RP,Picchietti D,Hening WA,et al.Restless legs syndrome:diagnosticcriteria,special considerations,and epidemiology.A report from the restless legs syndrome diagnosis and epidemiology workshop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J].Sleep Med.2003.4:101-119.[6] 刘坤.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临床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34-335[7] 王洁.安腿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58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9.33.5:71-72[8] 陆素琴.“养肝舒筋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20例[J].江苏中医药.2009.41(12):46-47.[9] 武宏.当归四逆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45例[J].四川中医.2006.24.10:65-66.[10] 牛浩洁.疏肝祛湿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58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0):1477-1478.[11] 曹玮.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不宁腿综合征26例[J].河南中医.2011.31(9)972-973.[12] 張秀梅,段海辰.芍药甘草汤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5):461.[13] 黄晓洁,熊禄,等.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45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2.[14] 金泽,刘文哲.齐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133.[15] 孟宪军.针灸四关穴为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8例[J].中国针灸.2012.32(10):911-912.[16] 李晓瑜.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6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5):55-56[17] 刘文国.电针配合按摩治疗老年性不宁腿综合征[J].光明中医.2009.24(7):1316-1317.[18] 王健雄,张峻峰.针刺配合走罐为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36-8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