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饮料沉淀的产生及防沉淀技术研究进展
茶饮料沉淀机理
离心法原理:利用离心力将沉淀物从茶饮料中分离出来 离心法设备:离心机
离心法操作步骤:将茶饮料放入离心机中,设定适当的转速和时间,启动离心机,使沉淀物与茶饮料分离
离心法效果:可以有效去除茶饮料中的沉淀物,提高茶饮料的清澈度和口感
加热法:通过加热使沉淀物上浮,然后将其去除。 离心法:利用离心机将沉淀物从茶饮料中分离出来。 过滤法:通过过滤器将沉淀物从茶饮料中过滤掉。 化学法:向茶饮料中添加化学物质,使沉淀物溶解或变小,然后将其去除。
原料:茶叶、水、糖等 加工工艺:浸泡、过滤、浓缩、混合等 生产设备:茶饮料生产线、沉淀分离设备等 生产环境:温度、湿度、卫生条件等
温度:高温会导致茶饮料中的物质 分解,产生沉淀
氧气:氧气会与茶饮料中的物质发 生反应,产生沉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光照:长时间光照会使茶饮料中的 物质氧化,产生沉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沉淀物过多会导致口感粗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沉淀物对茶饮料的香气和风味有影 响
茶饮料中的沉淀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 沉淀的存在会影响茶饮料的口感和外观,但不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适量饮用茶饮料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具有保健作用。 茶饮料中的沉淀物可以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去除,但这些方法可能会损失部分营养成分。
研究目的:了解 消费者对茶饮料 中沉淀的接受程 度和态度
研究方法:问卷 调查、消费者访 谈、实验测试等
研究内容:分析不 同年龄、性别、消 费习惯的消费者对 茶饮料中沉淀的认 知和接受程度,探 究消费者对不同类 型沉淀的偏好和容 忍度
研究意义:为茶 饮料生产企业和 相关研究机构提 供参考,促进茶 饮料产业的可持 续发展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茶饮料沉淀是广泛存在的现象,常见于购买预先混合好的茶饮料后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沉淀物。
这种沉淀物常常会对茶饮料的口感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消费者的审美体验。
本文的目的是探究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茶饮料沉淀是由于饮料中的不溶性物质经过一段时间后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颗粒状的沉淀物。
这些不溶性物质主要包括茶叶碎屑、糖分、蛋白质和植物纤维等物质。
1.茶叶碎屑茶叶碎屑是茶饮料中常见的不溶性物质,制作茶饮料时,会使用一些茶叶芽末等粉状物质,这些物质易在饮料中形成沉淀。
2.糖分茶饮料中的糖分容易在饮料中沉淀,尤其是在寒冷季节和低温地区更是如此。
这是因为低温会使得水的溶解能力下降,糖分比较容易凝固并形成沉淀。
3.蛋白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当茶饮料中的蛋白质被加热或存储时间过长时,会发生变性,使得蛋白质变得不稳定,从而形成沉淀。
4.植物纤维茶饮料中含有许多植物纤维,这些物质容易在水中溶解和凝聚,形成颗粒状的沉淀物,并且植物纤维的结构实际上是多孔的,吸附容易。
茶饮料沉淀的解决措施1.饮品配方设计在饮品设计配方时,可以考虑选择少量粉末状的食材,生产时多蒸馏净水,使用分离器除除杂质物质,降低让不稳定物质分离的概率。
2.预防沉淀物将糖分、蛋白质等物质减少,这些物质形成的沉淀对茶饮料的口感冲击较大,需在饮品生产过程中减少使用量。
3.颗粒化可将茶叶、糖分等较大的颗粒化处理,利用蚊虐器等设备进行颗粒化,使茶饮料中的颗粒不会聚集在一起,从而使其不会形成沉淀。
4.添加稳定剂稳定剂可以稳定饮品中的悬浮物质,减少其沉淀的概率,不过添加过多稳定剂也会影响茶饮料的口感,建议按照规定的配比添加。
结语茶饮料沉淀是茶饮料生产及消费领域中的常见现象,对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对茶饮料沉淀进行有效的解决措施对提升茶饮料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的配方和添加稳定剂、颗粒化等措施都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消费者在购买茶饮料前也应该有所了解,选择正规生产的产品,合理储存和使用等都是减少茶饮料沉淀的方法。
绿茶提取液沉淀形成机理的研究
绿茶提取液沉淀形成机理的研究戴前颖;夏涛;朱博;高俊【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08(034)002【摘要】以绿茶为试验材料,从茶汤体系的物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两方面探讨了茶汤沉淀形成的机理.通过对沉淀形成过程中沉淀颗粒形态变化、电解质和氢键裂解剂的作用、红外光谱变化等内容的研究,来判断茶汤形成沉淀前后的性质改变,初步判定经低温贮存后的茶汤体系介于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茶汤颗粒问的氢键、静电作用是影响茶汤沉淀形成的因素,共价键不是沉淀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计算茶汤中各主要成分进入上清相和沉淀相的分配系数,来判断该成分进入上清相和沉淀相的趋势,结果表明:茶多酚是构成茶汤沉淀物的主体物质,其次是果胶、咖啡碱,而在沉淀相中分配系数较大的成分依次是叶绿素、没食子酸、果胶、蛋白质、花青素、咖啡碱、可可碱.【总页数】6页(P1-6)【作者】戴前颖;夏涛;朱博;高俊【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ZTC-101澄清剂澄清绿茶提取液试验研究 [J], 唐杏燕;邵增琅;杨路成;裴少芬;岳鹏翔;王晓霞2.纳滤浓缩绿茶提取液的研究和浓缩模型 [J], 董坤;顾正荣;孟烨;方城3.绿茶饮料沉淀的产生及防沉淀技术研究进展 [J], 黄彤4.纳滤膜浓缩绿茶提取液的研究 [J], 岳鹏翔;王继先5.陶瓷膜过滤澄清绿茶提取液的研究 [J], 岳鹏翔;谢舒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茶浓缩汁中不可逆沉淀形成的研究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c h e mi c a l c o n s t i t u t e s a n d f o r mi n g p r o c e s s o f i r r e v e r s i b l e s e d i me n t i n g r e e n t e a c o n c e n t r a t e , t h e ma i n
一 l r r e ve r s i ● 1 Dl l e — e ai l ■ m e nt ・ l 1 。 0r m a n0 ● ● n m ● G 一r e e n r l n e a I 0nc e nt J r a t e
解决茶叶饮料混浊沉淀的方法及原理
解决茶叶饮料混浊沉淀的方法及原理
解决茶叶饮料混浊沉淀的方法有:
1、加入草本材料:将不同种类的草本材料(如玉米浆或其他药草汁)放入正常制备的茶叶饮料中,可以起到抑制沉淀作用,使混浊沉淀现象减弱;
2、加入碳酸钙:将碳酸钙(CaCO3)加入茶叶饮料中,也可以抑制沉淀现象,从而达到解决混浊沉淀的效果;
3、加入辅料:将辅料(如山楂萃取物、栗子籽提取物等)加入茶叶饮料中,也能起到阻抑沉淀作用,达到改善混浊沉淀现象的效果;
4、离心分离:将茶叶饮料经过离心分离处理后,可以将块状物质和大颗粒物质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改善混浊沉淀现象的作用。
原理:茶叶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多糖、水溶性等组分,当壁这种物质溶解在水中时,它们会和水结合,形成大量的悬浮物,使液体混浊,形成沉淀现象。
上述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入有抑制沉淀作用的草本材料、碳酸钙、辅料等,使有机物极性增强,形成稳定性极强的悬浮体,从而达到抑制沉淀和改善混浊现象的效果。
另外,离心分离也可以将沉淀物分离出来,达到改善混浊沉淀现象的效果。
茶饮料沉淀机理.
(二)茶叶的储藏
茶叶在不适的条件下储藏,不 仅会产生陈味而且制得的茶汤汤色 浑浊。因此应以新茶为主,如原料 茶储藏过久,采取复烘,可以减少 沉淀现象。因此原料茶最好为新茶, 储藏环境温度低于10℃,相对湿度 低于40%(茶叶含水量约5%)。 光线,氧气、茶叶本身含水量(低 于6%)等都会影响萃取茶汤的浑 浊度。
茶饮料沉淀机理
一、绿茶茶汤沉淀机理 (一)、胶体现象: 1、电泳:绿茶茶汤有电泳现象,体系带负 电菏。 2、丁达尔现象:绿茶茶汤有丁达尔现象, 属胶 体体系,胶体颗粒粒径为1~100nm. (二)、沉淀机理: 1、碳水化合物对茶汤沉淀的影响:
• (1)、淀粉:它在高温萃取时溶出,茶 汤在高温杀菌时淀粉物质会糊化, 产 品冷却时会变得不透明,产生浑浊直至 沉淀;另一方面溶出的淀粉处于一种无 序的亚稳态,低温时析出产生沉淀。 • (2)、果胶:果胶中果胶酸遇钙、镁形 成果胶酸钙(镁)凝胶,产生沉淀; • 果胶中原果胶不溶于冷水,茶叶加工过 程中的原果胶在萃取时溶出,产品在冷 却过程中原果胶会析出产生沉淀。
1、单宁酶——酶促转溶茶乳酪的专一酶类。 作用机理:能切断儿茶酚上没食子酸的酯键, 释放出没食子酸,解离后的没食子酸阴离子又 能同茶黄素及茶红素竞争咖啡碱,形成相对分 子量较小的水溶物,达到澄清茶汤的目的。其 作用机制为:
OH O HO C O R* Tannas e R*OH+OH OH
O
C OH
OH
OH
2、葡萄糖氧化酶(GOD): 作用机理:其催化作用可消耗分子氧, 因而能除去茶汤体系中游离氧,保证茶汤 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阻次茶汤体系沉淀 的形成。 3、果胶酶及纤维素酶: 作用机理:它们能分解茶叶细拨胞壁, 促进内容物的释放。因而可在较低温度下 萃取,控制茶汤浓度及减少高温对品质的 影响。 4、果胶酯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等。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苗爱清伍锡岳庞式(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广东英德 513042)摘要:茶饮料沉淀物主要成分是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蛋白质、果胶、氨基酸及钙离子;形成机理是分子间的氢键、盐键、疏水作用、溶解特性、电解质、电场等的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有茶叶原料、水质、浸提时间温度、茶水比、茶汤pH值、添加剂、微生物等;解决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方法。
关键词:茶饮料、沉淀、成因、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S57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 (2001)03-0013-03茶汤沉淀问题制约了茶饮料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国内外学者以红茶、乌龙茶、绿茶为原料,展开了大量试验研究,已基本明确了沉淀机理、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笔者对茶饮料近几十年来关于沉淀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1沉淀物的化学组成茶汤沉淀物的化学组成最早是针对红碎茶冷后浑现象进行研究,峁⑾郑浜蠡胫饕怯刹杌扑亍⒉韬焖睾涂Х燃钜?7:66:17的比例形成;进一步研究发现,茶黄素、茶红素的没食子酸酯对冷后浑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可与多酚类物质络合形成络合物,在冷后浑中部分替代咖啡碱的作用。
在沉淀物中存在1-三十烷醇、α-菠菜甾醇、二氢-α-菠菜甾醇等脂类成分及果胶物质与少量酶性未氧化物质、矿物质等。
乌龙茶沉淀物的化学组成主要是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蛋白质、果胶、氨基酸及钙离子,其中儿茶素、咖啡碱、蛋白质、果胶含量分别占24%、20%、18%、2%。
绿茶沉淀物亦主要为这些化合物[1]。
2沉淀物的形成机理茶饮料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蛋白质、果胶、矿物质等,这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是分子间的氢键、盐键、疏水作用、溶解特性、电解质、电场等的变化,从而导致茶汤沉淀。
2.1氢键当茶提取液温度较高时茶黄素、茶红素等多酚类物质与咖啡碱各自呈游离态存在,但当温度较低时茶黄素、茶红素及其没食子酸酯等多酚类物质的酚羟基可以分别与蛋白质的肽基、咖啡碱的酮氨基以氢键结合形成络合物,咖啡碱的酮氨基亦可以与蛋白质的肽基间形成氢键。
液态茶饮料加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液态茶饮料加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消除茶饮料中的混浊和沉淀是茶饮料生产的关键技术。
茶叶浸提液冷却后产生的白色茶乳沉淀,是由茶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分解物与咖啡碱铬合生成的,即俗称的“茶乳酪”。
蛋白质、果胶和淀粉大分子物质也容易出现沉淀,而水中的金属离子又是促进混浊和沉淀的首要原因。
解决茶饮料混沌的方法有几种,目前普遍采取的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法是使茶汤冷却后用高速离心机除去或用超滤法滤去,以提高茶叶汤汁的澄净度。
国内几个主要茶饮料生产厂如三得利饮料厂和康师傅饮料厂等均使用日本或我国台湾的设备和方法生产茶饮料。
化学法主要是通过调节pH值和添加酶来消除茶料混沌。
使用添加剂可使沉淀物重新溶解或促使形成沉淀而过滤分离。
一些研究发现,乌龙茶在pH值为4.0时最易产生混浊,pH 值为 6.0~7.0以上时溶解。
使沉淀重新溶解的添加剂主要有分离剂、澄清剂和氧化剂、碱试剂等。
有研究报道,在红茶饮料加工过程中,为减少沉淀物的产生和弥补去除沉淀过程中茶叶有效成分的丧失,可在红茶中加入一定量的绿茶进行合并提取,该法不仅可以减少沉淀问题,而且还拓宽了茶饮料的品种。
在液态茶饮料的贮藏过程中,茶汤主要成分之间容易氧化络合,造成茶汤色泽变褐,形成浑浊沉淀,进而影响其外观品质。
这一现象在绿茶中尤为严重。
乌龙茶和红茶等茶饮料加工过程中色泽褐变问题已基本解决。
绿茶容易发生褐变的原因主要是绿茶的茶多酚含量较高,多酚类在光、温等因素影响下容易氧化褐变。
此外,绿茶茶汤中叶绿素的不断分解与茶褐素等深色物质的不断形成也会使绿茶饮料色泽不断加深。
目前稳定汤色的主要措施有:①调节茶汤pH值。
有研究发现,把茶汤中的pH值调节到4.0~5.0,并加入0.06%Na2so3和0.01%Zncl2可有效抑制绿茶茶汤变褐。
②添加抗氧化剂防止茶汤氧化。
添加L-抗坏血酸和重碳酸钠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类黄酮的方法,可以克服绿茶罐装饮料褪色和失去风味的问题。
③添加护色剂(离子螯合剂)。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茶饮料作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其健康、美味和方便特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茶饮料沉淀成为了困扰消费者的一大问题,这给消费体验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茶饮料沉淀的成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消费者和茶饮料从业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成因茶饮料沉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分分离茶饮料制作中,由于成分的质量和比例不同,造成各成分之间难以混合均匀,导致部分成分难以溶解,沉淀在杯底。
2.饮料结构茶饮料中,由于配料不同,结构也各有不同,如奶茶、果茶、绿茶、红茶等,每一种结构都有不同的沉淀倾向。
3.温度茶饮料中配料的水溶性、油溶性和酸碱度等性质决定了它的溶解温度区间。
若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造成成分析出和凝固而沉淀。
4.时间当茶饮料放置时间过长后,会造成茶叶、果粒、糖、蜜等成分沉淀于杯底,影响口感和外观。
解决措施针对茶饮料沉淀问题,从制作和保存两个方面,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措施。
1.制作方面在茶饮料的制作过程中加入乳化剂、稳定剂等辅料,以达到均匀分散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在加热过程中采用分层加热的方法,使得各种配料能够更好地混合在一起。
2.保存方面(1)减少存放时间:按照茶饮料的质量标准,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过长时间会造成茶叶、果粒、糖等成分沉淀于杯底,影响口感和外观。
(2)调整储存环境: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会对茶饮料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调整储存环境,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
(3)搅拌饮料:在保存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应该注意不定期的对茶饮料搅拌均匀,使得其中的沉淀成分重新分散在液体中,从而达到提升饮料品质的效果。
(4)控制配料比例:特别是在奶茶、果茶等茶饮料中,应该尽可能地控制配料比例,以达到快速翻摇后杯底没有沉淀为佳。
总结茶饮料沉淀是造成体验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制作和保存两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关措施。
绿茶饮料护色、防沉淀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绿茶饮料护色、防沉淀技术研究姓名:宁井铭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茶学指导教师:方世辉;夏涛20040601摘要茶饮料以天然、健康、解渴、提神、饮用方便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我国茶饮料生产发展十分迅速,目前的茶饮料市场主要以调味茶为主,纯茶饮料较少,特别是纯绿茶饮料。
调味茶中茶的成分含量比较低,并没有发挥出茶的特点。
纯茶饮料由于保留了原茶的风味,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由于纯茶饮料茶的成分含量高,茶汤浓度较大,茶汤中主要成分容易氧化、络合,造成茶汤色泽褐变,浑浊沉淀,影响其品质,制约了纯茶饮料的进一步发展。
本论文采用调节绿茶茶汤pH值、添加zncl:、Vc、半胱氢酸、葡萄糖氧化酶等不同外源物的方法,研究其对绿茶饮料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存放后,通过测定茶汤的色度值来判断其色泽变化程度。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H值对绿茶汤色稳定性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随着茶汤pH值升高,茶汤色泽加深,明亮度降低,调节pH值5.5以下对茶汤色泽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不同的外源物对绿茶汤色的稳定性影响达显著水平。
半胱氨酸、葡萄糖氧化酶对茶汤色泽的稳定都起到一定的效果。
结合感官审评与方差分析结果可知,zncl:、Vc对保持绿茶茶汤色泽的稳定效果最好。
添加O.03%的zncl。
、0.02%的Vc、调节茶汤的pH值5.O、可较好地起到护色作用。
研究不同种类酶对绿茶茶汤抗沉淀效果。
结果显示,单宁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对绿茶茶汤抗沉淀影响达极显著性水平。
经20天存放后,茶汤的透光率都有所减少,但不同的处理减少程度不同,多酚类和咖啡碱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经木瓜蛋白酶处理的茶汤蛋白质含量减少。
氨基酸含量同其它处理样相比有一定的增加。
结合方差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可知,单宁酶对绿茶茶汤抗沉淀效果最好,单宁酶最佳作用剂量为4.OU/g可溶物,最佳作用时间为2h。
采用HPLc分析了经单宁酶处理后茶汤中的酯型儿茶素的变化。
绿茶饮料的制备研究
绿茶饮料的制备研究绿茶饮料由于其独特的滋味、香气及功能性,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软饮料之一,其含有的特殊功能性成分有儿茶素、咖啡碱、抗坏血酸等。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通过热水浸提和护色工艺,从而提高茶饮料的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分析不同的防沉淀技术,提高绿茶饮料的低温贮藏稳定性,同时保持茶多酚的含量;分析了不同杀菌方法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通过对热水浸提工艺的单因素研究,分析不同浸提参数对茶汤色泽、感官、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并通过SPSS软件分析正交实验结果,发现绿茶浸提最佳工艺为:茶叶粒度40目、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0 min、水茶比100:1、pH 6。
对茶汤指标和浸提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到浸提时间对茶汤浸提效果影响最小,而水茶比影响最大。
pH和水茶比是固形物浸提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和pH对于茶多酚含量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水茶比与固形物(-0.822)和茶多酚(-0.822)呈显著负相关,温度与茶多酚呈极显著正相关(0.980)。
研究不同护色剂Vc、NaHSO<sub>3</sub>和ZnCl<sub>2</sub>对茶汤浸提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影响和对茶黄素等茶色素的影响,并通过常温贮藏实验,确定NaHSO<sub>3</sub>和ZnCl<sub>2</sub>是最佳护色剂,添加量分别为0.03%和0.03%。
而Vc可能由于贮藏过程中形成了促氧化效果,使得贮藏后期茶饮料的色泽变化较大,所以不能用于绿茶饮料的护色。
通过SPME-GC-MS分析,高温杀菌增加了茶饮料中的酯类物质的含量,虽然茶饮料的香气指数有所提高,但茶饮料产品却产生了焖熟味,而超高温瞬时杀菌对于茶饮料的风味影响较小,适合于茶饮料产品的生产。
分别比较超滤和吸附法(壳聚糖和硅胶)对绿茶茶汤的澄清效果。
超滤由于其浓度极化和浓缩效应,致使膜效率较低,过滤速度较慢,并且膜通量下降速度较快。
茶饮料沉淀机理及解决途径的探讨
!") 金属离子与茶汤组分发生络合
主要指 *+!,与茶多酚聚合而导致沉淀 "
!"- 多种物质通过分子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沉淀
这类沉淀物一般不溶于热水 ! 震荡也不会使其消失 "
# 茶饮料沉淀解决途径
茶饮料常用的澄清方法从作用机理上主要分以下几种 ’! 去除法 ! 主要用物理方法去除产生茶汤浑浊的 物质 (" 化学转溶法和氧化法 (# 离子络合法和包埋法 ! 主要是加入一些物质 ! 包埋住引起茶汤沉淀的物质 (
参考文献 %
’$( 王璋 & 食品酶学 !"#$ 北京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 张树政 & 酶制剂工业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 (", -, ./0123 245 6, 789:2;/, </29=>:=>9?@2:?04 0A .24423= 2>:?B?:C 04 :=2 =D:92>:3, E0812F 0A G005 H>?=4>=!$’*I JIKL ’% ( 汪东风 ! 卢福娣 , 茶叶生物化学基础实验与研究技术 !"#$ 北京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M’’( ’I ( 陆松侯 , 茶叶审评与检验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M’(’$ ’N ( 安徽农学院 , 茶叶检验学 !"#$ 安徽 % 农业出版社 , M’NM$ ’( (<, ", !2?F=9, 茶叶制造 !"#$ 北京 % 中国出版社, M’(*$ ’* ( 美国农业化学家协会 , 农业化学分析法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M’N+$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使用过滤技术去除沉淀,同时通过控制茶叶原料的品质和加工工艺 ,减少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从而降低沉淀的形成。
红茶沉淀案例及解决方法
案例
红茶饮料出现沉淀,口感变得苦涩。
原因
红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它们在氧化过程中会聚合形成沉淀,同时红茶中的咖啡碱也会与茶多酚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
解决方法
严格控制采摘时间
确保茶叶在最佳的采摘时 间内采摘,以保证茶叶的 有效成分和品质。
注重加工工艺
采用科学的加工工艺,减 少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的损 失和污染,提高茶叶的纯 度和卫生质量。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注重卫生制度
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 ,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 条件符合法规要求。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 作技能,确保生产过程中 的卫生安全。
控制冲泡温度
01
红茶的最佳冲泡温度为90℃左右,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
致沉淀的产生。
避免长时间浸泡
02
红茶的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分钟,以免茶叶中的营
养成分被过度提取,形成沉淀。
使用筛网过滤
03
使用筛网过滤红茶,可以有效去除茶叶碎屑和沉淀物。
乌龙茶沉淀的解决措施
控制冲泡时间
乌龙茶的冲泡时间应适当缩短,以避免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过度提取 ,形成沉淀。
03
针对不同类型茶饮料沉淀 的解决措施
绿茶沉淀的解决措施
减少沉淀的产生
将绿茶的冲泡时间适当延长,以充分提取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同 时减少沉淀的产生。
使用纯净水
使用纯净水进行冲泡,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沉淀的产生。
避免长时间存放
尽量避免长时间存放绿茶,以免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产 生沉淀。
茶酒沉淀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进展
苏轼曾写道:“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 思茶”,不曾想到1 000多年后的今天,茶酒已经成 为日常并逐渐流行起来。
1概述
1.1茶酒定义 “茶酒”,顾名思义,是茶与酒的结合,集中华
民族数千年的茶、酒饮用习惯,以茶叶、酒精为主 要原材料,辅以其他各类添加剂生产。融合了茶和 酒的文化底蕴,既有茶的清香,又有酒的醇厚,相 辅相成、相得益彰,使茶、酒文化的碰撞产生了新
酒类舒筋通络和活血化瘀的功效早在民间人们 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就得到了充分的认证 。酒中含有 的酒精成分能为人体提供热量,促进人体的血液循 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适量饮酒可增加血液中的 高密度脂蛋白数量,能够把导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 脂蛋白从血管和冠状动脉中转移岀去,有效减少胆 固醇的沉积,对心血管类疾病有预防作用叫
3茶酒澄清技术研究
3.1源头减少 茶酒酿造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优质的水源,避免
由于水的硬度过大造成的沉淀;不同茶叶中的茶多 酚含量不尽相同,在茶汁制作过程中,在不改变茶 酒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茶多酚含量低的茶叶 作为茶酒的原料,可减少沉淀的产生。 3.2中间过程去除 3.2.1离心过滤法
在茶酒配置前期会形成大量的沉淀,采用离心 过滤法不仅可以去除酒体中大多数的絮状沉淀,而 且省时、高效。茶酒的前期过滤可采用此法。 3.2.2膜过滤法
U型微乳体系的构建及其对茶饮料沉淀的抑制作用的开题报告
U型微乳体系的构建及其对茶饮料沉淀的抑制作用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茶饮料是一类越来越受欢迎的饮品,但是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常会出现沉淀现象,影响饮品的口感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抑制剂来防止茶饮料产生沉淀。
近年来,U型微乳体系因其具有较大的水解能力、表面活性、渗透能力和分散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食品工业。
一些研究表明,U型微乳体系可以有效减少沉淀现象,提高茶饮料的稳定性。
因此,本研究将探索如何构建U型微乳体系,并研究其在抑制茶饮料沉淀方面的作用,为茶饮料生产和品质改进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构建U型微乳体系
本研究将采用较为常见的C12-4-12和辛醇两种表面活性剂构建U型微乳体系,以不同比例制备出不同稳定性的体系,并通过表面张力、粒径分布等指标对其进行表征。
2.研究U型微乳体系对茶饮料沉淀的抑制作用
将构建好的U型微乳体系与茶饮料混合,通过离心、透过率、显微结构等方法对沉淀现象及其抑制作用进行研究。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
本研究预计能够成功构建不同稳定性的U型微乳体系,探究其对茶饮料沉淀现象的影响。
研究结果将为茶饮料生产和品质改进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有利于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与澄清技术的应用
茶饮料沉淀的成因与澄清技术的应用
骆锐;邵宛芳;吴红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5(21)12
【摘要】茶饮料沉淀现象是茶饮料发展关键性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先进技术应用到茶饮料的发展中来,推动了茶饮料的发展。
综合了近年来茶饮料浑浊的形成原因与澄清技术的应用方面研究进展。
【总页数】4页(P95-98)
【关键词】茶饮料;沉淀;澄清技术;应用
【作者】骆锐;邵宛芳;吴红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四川理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5.2;TS262.3
【相关文献】
1.β-环状糊精微胶囊技术在茶饮料澄清处理中的应用 [J],
2.微滤膜技术在茶饮料澄清中的应用 [J], 刘建力;王龙兴;戴海平;王静娟
3.错流平板膜过滤技术在白茶饮料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J], 赵峰;杨江帆;陈莲;林河通
4.绿茶饮料沉淀机制及澄清技术 [J], 马梦君;罗理勇;曾亮
5.微波膜技术在茶饮料澄清中的应用 [J], 刘建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茶饮料沉淀的产生及防沉淀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沉淀的产生是绿茶饮料在加工及贮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绿茶饮料生产的发展。
本文试对我国绿茶饮料沉淀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综述,并对绿茶饮料的防沉淀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绿茶饮料沉淀解决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先进技术应用到茶饮料的生产发展中来,推动了茶饮料的发展,但是,茶饮料在加工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绿茶饮料品质不稳定,容易出现汤色褐变、乳状沉淀及香气成分的流失,制约了绿茶饮料生产的发展。
本文试对我国绿茶饮料沉淀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综述。
1 沉淀形成的机理
绿茶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碱,其次是蛋白质、糖、灰分及少量氨基酸[1]。
绿茶饮料沉淀的形成是茶汤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蛋白质、少量多糖以及疏水性脂质、叶绿素、金属离子等物质间相互作用而形成浑浊沉淀的复杂过程[2]。
2 沉淀的解决方法
针对茶饮料的沉淀机理,目前采用的防沉淀技术有:
2.1 酶法
酶类可使绿茶汤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从而减少混浊沉淀现象,提高茶汤的澄清度。
在茶汤中添加蛋白酶水解部分水溶性蛋白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蛋白质与多酚类形成复合物浑浊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增加茶汤中氨基酸含量,从而增加茶饮料的鲜爽滋味[3]。
宁井铭等[4]研究了单宁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类对绿茶茶汤抗沉淀的作用,结果表明,单宁酶的澄清淀效果最好,最佳作用时间为2小时,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单宁酶作用时间的延长,茶汤的透光率不断增大。
而谭平[7]等则对单宁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三种酶四种组合方式对绿茶饮料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三种酶复合处理防沉淀效果最好。
2.2 包埋法
利用包埋剂对茶汤中参与沉淀形成的物质进行包埋以阻止和其它物质生成沉淀的方法。
研究表明,β- CD可包埋茶汁中可溶成分,阻止茶多酚、蛋白质、金属离子的相互反应,从而达到抑制沉淀的目的[11],并且茶汤的透光度随β-CD添加量提高而增加,以萃取前加入为更好[6]。
2.3 离子络合法
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碳水化合物、果胶、水溶性蛋白质等多种有机组分都可能与Ca2+、Mg2+、Zn2+ 、Mn7+、Fe3+
等20多种金属离子发生吸附或络合作用[5]。
生产上可加入柠檬酸、复合磷酸盐和EDTA等,与金属离子鳌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绿茶饮料沉淀的形成量[7]。
EDTA是一种优良的络合剂,对茶汤中易形成沉淀的茶多酚类物质有明显络合作用,而使茶多酚保持溶解状态,茶汤澄清透明,无沉淀,并且还有一定的保色效果[8]。
2.4 添加大分子胶体物质
可在茶饮料中添加阿拉伯胶、海藻酸钠、蔗糖脂肪酸脂等大分子胶体物质[9]。
由于这些物质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和分散作用,使茶汁中可溶成分的分散性得到改良,可避免在低温下产生混浊,并可提高茶汁的色香味[10]。
2.5 膜分离法
通过超滤膜对茶汤进行超滤,将大分子的蛋白质、淀粉、果胶等形成茶沉淀的物质截留下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茶汤的澄清性能。
尹军峰等[11]分别采用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超滤设备对绿茶汁进行澄清处理,结果发现绿茶汁超滤工艺采用5万分子量膜孔径,25~30℃过滤温度,0.1~0.2Mpa操作压力是可行的。
夏涛[12]等人研究表明,采用以a-AL2O3为材料制成的陶瓷膜对浸提液过滤处理,既去除了相当大部分蛋白质、果胶等大分子物质,又保留了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品质成分。
3 结语
茶饮料澄清技术方面的研究很多,另外还有去除茶多酚法[12]、脱咖啡碱法[13]和转溶法[14-15]等方法。
去除茶多酚法和脱咖啡碱法在去除产生茶汤浑浊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茶汤中的部分主要风味物质,对茶汤的品质有影响。
转溶法是利用碱性物质断裂茶多酚与咖啡碱之间的氢键,并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形成稳定的水溶性强盐,避免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再次与咖啡碱络合,从而防止沉淀的形成,但转溶法可促使多酚类过度氧化,使产品颜色加深、香气降低,滋味变淡。
所以去除茶多酚法、脱咖啡碱法和转溶法在茶饮料的生产加工中应用比较少。
针对绿茶饮料中存在的沉淀及褐变问题,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对策,护色技术,澄清技术等。
茶饮料的褐变和沉淀共存于同一体系中,所以有时候难免会顾此失彼,如离子护色法中,通过添加金属离子来护色,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沉淀的产生。
因此,个人认为今后在对绿茶饮料防沉淀研究中,应结合机理,提出综合全面的解决办法,以保证绿茶饮料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黄雪丽.茶液稳定性及茶饮料工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1997届硕士论文.1997.5
[2] 曾海宾,朱俊.茶饮料沉淀机理及解决途径的探讨[J].福建轻纺,2003,10:48-50
[3] 宿迷菊.中国茶饮料的发展与研究进程[J].茶叶科学技术,2005(1):14-17
[4] 宁井铭,方世辉.茶饮料防沉淀技术研究进展[J].茶业通报,2 004,26(1):41-44
[5] 苗爱清,伍锡岳,庞式.茶饮料沉淀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01,(3):13-15
[6] 孙素,须海荣.蛋白酶及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茶叶. 2005,31(4):217-21931(9):122-l24
[7] 谭平,廖晓科.复合酶对绿茶饮料质量影响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5,21(2):63-65
[8] 骆锐,邵宛芳,吴红.茶饮料沉淀的成因与澄清技术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95-98
[9] 杨红,汪志君,张凌云.茶饮料冷后浑机理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05,(1):12-15
[10] 吴少文.茶饮料生产中茶乳酪的形成及解决方法[J].饮料工业,2000,3 (3):9-13
[11] 尹军峰.绿茶汁澄清工艺的膜分离技术研究[J].茶叶科学,200l,21(2):116-119
[12] 夏涛,时思全.陶瓷膜过滤茶汤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l(2):178-180
[13] 易国斌,崔英德,廖列文,等.PVPP吸附绿茶饮料中茶多酚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1,22(5):14-16
[14] 宁井铭,方世辉.茶饮料防沉淀技术研究进展[J].茶业通报,2 004,26(1):41-44
[15] 朱初耀,章伟光.绿茶饮料生产的一种工艺[J].茶叶科学,1995,15(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