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技术进展

血糖监测技术进展
血糖监测技术进展

血糖监测技术进展

刘迎鸣

摘要:糖尿病作为一种流行的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血糖的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静脉血糖监测、毛细管全血血糖监测、无创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人工胰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为临床选择血糖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监测血糖仪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然而,人民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在中国已经由“富贵病”成为了一种慢性流行病。据2010年3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一份来自中国的研究报告,截至2008年5月份中国大陆已确诊的糖尿病人已达9240万,糖尿病前期病人达到1.46亿[1]。糖尿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而在中国因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而死亡人数也日益增多。为了尽早的发现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必须开展血糖监测。

1、血糖监测的意义

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效根治办法,患者一旦患病就会伴随终身,能否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是决定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成本关键因素。根据有关调查研究以及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结果显示,严格控制含糖物质的摄入量以及体内血糖水平,能够明显的降低糖尿病人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通过自我血糖监测(SMBG)可以客观的反应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评价用药效果,为医生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血糖监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状态,积极参与糖尿病的管理,及时调整用药,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3]。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定期血糖监测,可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防病于未然。

2、血糖监测的主要方法

2.1静脉血浆葡萄糖生化测定

静脉血浆葡萄糖生化测定常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这些方法采用人体内静脉血血浆进行生化测定,测试结果比较准确、稳定、干扰性小,是临床检验中被广泛认可的常规手段。然而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速度慢,而且是有创检测、需血量大、有可能导致其他感

染。

2.2采用微量血糖仪对毛细管全血血糖测定

为了克服静脉血糖速度慢、需血量大等缺点、市场上出现了快速微量自我血糖检测仪器(SMBG)。自我血糖检测仪器大多采用一次性针刺采集指尖毛细管全血进行测量,携带方便,需血量低,测量时间较短[4]。微量血糖仪主要采用(1)偶联比色法利用葡萄糖氧化酶GOD等酶氧化葡萄糖,产生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存在的情况下将还原型色原氧化为氧化型色原,再根据色原吸光强度的变化,计算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采用该种类型方法的血糖监测仪的代表是强生的“稳步”型血糖仪,罗氏的“整合”型血糖仪。(2)电化学测试法目前市场主流的血糖监测仪器是基于电化学法对血糖进行监测,在血糖试纸电极表面固定有葡萄糖氧化酶GOD/葡萄糖脱氢酶GDH以及导电介质。血液通过进血槽进入反应区,血液中血糖与试纸反应区电极上的GOD/GDH反应产生电子,电子被导电介质传递给电极,在一定电压的驱动下,流经电极的电流发生变化,电流的强度与葡萄糖的浓度存在线性关系,进而可计算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最早的便携式家用电化学血糖测试系统是1987年由美国Medisense公司推出的ExacTech,该系统采用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作为氧化还原导电介质,通过丝网印刷导电碳墨在PVC塑料基片上,制成外观尺寸如同pH试纸大小的血糖试纸,可以大规模制作生产[5]。如今血糖监测仪器的巨头罗氏、强生、京都、拜耳都开发了多款具备其自身技术优势的电化学血糖仪。血糖仪测量准确性、精确性的相关标准在国际上尊循的是ISO15197-2003,国内标准是GB/T19634-2005。血糖仪测试血糖时是采用指尖毛细管全血,而实验室检测多半是静脉血浆值,因此,大多数血糖仪在最终显示结果的时候都通过血浆校准以与实验室测试值接近。指尖毛细管血糖测试时,血样中氧气浓度、pH、内源性外源性的药物干扰,测试时的温度、湿度海拔高度、操作者操作熟练度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一般认为血糖仪的测试结果与实验室的血浆测试结果误差高浓度时在20%以内,低浓度时在0.75mmol以内都是可接受的。电化学血糖仪相关的改进致力于更短的检测时间如5~10秒检测,更少的检测血量如1ul甚至更低血量检测,更稳定的酶-介电物质系统如GDH-PQQ,GDH-NAD,GDH-FAD[6],更高的抗药物、血脂等生理物质的干扰性,提高相关结果的分析互动性,比如开发血糖结果记录与分析软件系统,对可能血糖风险进行预警与代谢调节指导。近年来甚至有“云血糖”概念的提出,用户的相关测试数据通过血糖仪上传到厂家的云服务器端,进而获得厂家健康专家的远程指导信息反馈。

2.2无创血糖监测技术

面对有创、微量血糖仪给检测对象带来的影响,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要求每天多次测量带来的心理负担,工程师们近年来大力开发了多种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无创血糖监测技术主要利用间质液体或眼睛前庭的光学物理特性,这样的物理方法有偏振测定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吸收法等[7]。无创血糖监测的两大类方法是(1)皮下间质液中糖分子测定,获得血糖值。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经由皮下间质液到达细胞,并在皮肤表面少量渗出。通过获得皮下间质样品测试血糖值,然而该方法还是需要传感器包埋处理、而且测量结果有延迟性,并不能实时反映真实血糖值,失去了对于高血糖症或低血糖症发生的报警作用。同时,节食、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体液的渗出情况,使得监测结果也会发生偏差。(2)采用近红外光谱法进行血糖监测,监测波长范围为700nm~2500nm。在近红外区,人体组织对光谱的吸收与人体组织的基本分子-OH、-NH、-CH的振动有关,许多生物组织在近红外区具有独特的吸光性。少部分代表血糖特征的反射或吸收红外线,被称为血糖特征频谱信号,可用于血糖值测定。虽然,部分有机分子例如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细胞色素在近红外区也呈现微弱的透过特性,在如此多的干扰因素中获取血糖信息困难很大,但是,随着仪器硬件技术以及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的进步,使得在众多的干扰因素中提取有用信息—血糖信息成为可能。即便如此,近红外方法的测试结果还是需要采用微创测试结果进行矫正[8],不同人体的水份、皮肤、脂肪、体温、血色素等条件的不同都影响这光波的吸收,监测结果仍然难以让人满意。

2.3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

血糖的日常监测常常要求患者每日进行多次测量,特别是I型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求一日进行七次测量毛细管血糖值来反映患者血糖的基本变化趋势。多次测量给测试者和被测试者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点测量也难以准确的反映机体的血糖具体变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连续血糖监测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动态血糖检测系统,一种是皮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一种是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因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电极表面存有蛋白以及交联物质等因素,大多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并非直接测量血液中的血糖。CGMS由葡萄糖感应探头、电缆、血糖记录器、信息提取装置以及分析软件等部件组成。在患者佩戴记录仪器期间每天输入指尖血糖值进行矫正,同时输入影响血糖值的大事件如饮食、运动、服用药物等信息,一段时间后取出信息提取装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该段时间内的血糖变化趋势。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提高低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现率,评价糖尿病的治疗效果[9],以便给医护人员针对患者制定出更加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是CGMS还需要指尖血糖值进行矫正以及佩戴不是很方便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应用产生了限制。

2.4人工胰岛系统

人工胰,是一种通过连续监测体内血糖浓度,并控制胰岛素泵自动注射的闭环系统(Closed-Loop System)。采用该系统,可以按需自动地给人体注入胰岛素,控制体内血糖浓度波动范围,进而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例如美敦力公司推出的胰岛素泵系统,将长效血糖感应器漂浮于右心房,把感应血糖结果输入到植入腹壁内的装有高浓度胰岛素的泵,胰岛素通过导管输入到肝脏门静脉,这种“闭环式”胰岛素泵更符合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模式。然而长效血糖传感器、测量准确性、精度、以及长期使用中的测量值漂移都是巨大的挑战。

3小结

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仍是目前血糖监测的金标准,但其造成病人痛苦大、费用高、操作复杂,已经很少用于一般糖尿病人的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系统是作为一种较为准确、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已经在各大医院和社区医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普及率也是日益提高。近年来微损/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人工胰岛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他们在精确性、稳定性问题使得其还无法在临床上取代微量自我血糖监测仪。我们相信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血糖监测系统将更为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将进一步提高,为糖尿病的诊断、控制、治疗带来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wenying Yang,Juming Lu.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ew ENGL.J MED,2010,362(12):1090-1101

[2]S B Schneider et https://www.360docs.net/doc/837415424.html,ngzeitnutzen der selbstmessung von blutglukose bei patienten mit

Typ-2-Diabetes[J].Der Diabetologe,2006,4:340-346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

杂志(电子版),2011,3(4):62-72

[4]张霓虹.浅议血糖测定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859-860.

[5]Matthews,D.R.;Holman,R.R.;Bown,E.;Steemson,J.;Watson,A.;Hughes,S.;Scott,D.

Pen-sized digital30-second blood glucose meter[J].Lancet,1987,1:778-779.

[6]Heller,A.;Feldman,B.Electrochemical glucose sens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diabetes

Management[J].Chem.Rev.2008,108:2482-2505.

[7]Eun-Hyung Yoo et al.Glucose Biosensors[J]:An Overview of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Sensors,2010,10:4558-4576

[8]李明菊,沙宪政.无创性血糖的光谱监测及临床研究状况[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

册,2000,23(5):291-299.

[9]Wainstein J.Metzger M,et al.Insulin pump therapy vs.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in obese Type

2diabetic patients[J].Diabet Med.,2005,22:1037-1046

医院动态血糖监测规范

医院动态血糖监测规范 一、CGMS概述: 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粮尿病监测领域的新突破,俗称“血糖Holter”,可全面了解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和趋势,发现未知的高血糖和低血糖,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也可作为糖尿病各种科研的有力工具。 2、组成:由血糖记录器、电缆、探头、助针器、信息提取器和分析软件等组件构成。 3、工作原理:是探头连续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通过电缆将电信号传输到血糖记录器中,每10秒接收1个血糖信号,每5分钟记录一个平均值,每天记录288个血糖值。再利用信息提取器将记录器中的数据下载到电脑中生成各种血糖图谱。 4、CGMS监测时间:1—3天,监测范围2.2-22mmol/L。 5、发展历史: ◆1999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得到FDA批准 ◆2005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uardian RT)通过FDA认证 ◆2006年家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Guardian Real-Time)上市 ◆2006年胰岛素泵与连续血糖监测探头相整合的系统Paradigm 722面世 6、临床用途: ◆协助分析个性化或规律性的血糖波动特点,找出血糖波动的原因。

◆认识会影响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帮助制定、调整和评估糖尿病治疗方案。 ◆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种用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 二、医院CGMS监测和管理规范: 1、CGMS适应症:CGMS 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以下情况: 1)难治性或脆性糖尿病患者 2)经常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尤其要关注有无症状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患者 3)经常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4)有黎明现象有患者 5)有隐匿性高血糖的患者 6)需要评价或改变糖尿病治疗方案的患者 2、哪些人不宜使用CGMS? ◆不具备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或得不到家庭支持的患者 ◆对治疗计划缺乏耐心的患者 ◆严重的精神异常者 3、医院CGMS操作流程: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

中铁二局二处医院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 血糖: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 血糖测定: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血糖情况的主要指标 血糖仪监测血糖的原理: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的电流量测量血糖。 采集末梢血:滴血式和吸血式 优点:较生化仪测量更快(30秒内)用血量更少(5微升以下) 血糖仪的特点:方便、快速、安全。 只适合日常检测,不能作为准确诊断糖尿病的工具,应进行及时校准和常规质控。 血糖值: 正常人:空腹:3.9~6.1mmol 餐后2小时:≤7.8mmol/l 糖尿病:空腹:≥7mmol/L 餐后2小时:≥11.1mmol/L 血糖危急值: 成人血糖低于3.9mmol/L 高于16.7mmol/L 择期手术者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1.1mmol/L 急诊手术者随机血糖应控制在13.9mmol/L以下。 如空腹血糖>10mmol/L、随机血糖>13.9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9%,应推迟非急诊手术。 眼科手术等一些精细手术对血糖要求更加严格,应控制在 5.8~

6.7mmol/L。 血糖异常: 1.生理性高血糖可见于摄入高糖饮食或注射葡萄糖后,或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加时。 生理性低血糖饥饿或剧烈运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过量。 2. 病理性高血糖 ⑴糖尿病: 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如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髓质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瘤等。 ⑶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刺激血糖中枢,出现高血糖。 ⑷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4. 病理性低血糖 ⑴胰岛素分泌过多:由胰岛β细胞增生或胰岛β细胞瘤等引起。 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腺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⑶严重肝病患者:肝贮存糖原及糖异生功能低下,不能有效调节血糖。低血糖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 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医院动态血糖监测规范标准

医院动态血糖监测规 一、CGMS概述: 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粮尿病监测领域的新突破,俗称“血糖Holter”,可全面了解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和趋势,发现未知的高血糖和低血糖,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也可作为糖尿病各种科研的有力工具。 2、组成:由血糖记录器、电缆、探头、助针器、信息提取器和分析软件等组件构成。 3、工作原理:是探头连续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通过电缆将电信号传输到血糖记录器中,每10秒接收1个血糖信号,每5分钟记录一个平均值,每天记录288个血糖值。再利用信息提取器将记录器中的数据下载到电脑中生成各种血糖图谱。 4、CGMS监测时间:1—3天,监测围2.2-22mmol/L。 5、发展历史: ◆1999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得到FDA批准 ◆2005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uardian RT)通过FDA认证 ◆2006年家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Guardian Real-Time)上市 ◆2006年胰岛素泵与连续血糖监测探头相整合的系统Paradigm 722面世 6、临床用途: ◆协助分析个性化或规律性的血糖波动特点,找出血糖波动的原因。

◆认识会影响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帮助制定、调整和评估糖尿病治疗方案。 ◆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种用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 二、医院CGMS监测和管理规: 1、CGMS适应症:CGMS 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以下情况: 1)难治性或脆性糖尿病患者 2)经常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尤其要关注有无症状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患者 3)经常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4)有黎明现象有患者 5)有隐匿性高血糖的患者 6)需要评价或改变糖尿病治疗方案的患者 2、哪些人不宜使用CGMS? ◆不具备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或得不到家庭支持的患者 ◆对治疗计划缺乏耐心的患者 ◆严重的精神异常者 3、医院CGMS操作流程: ◆医生下监测医嘱,完成医患沟通(病人在监测期间不需改变生活

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_鲁雅娟

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鲁雅娟黄雪玲唐林李雪梅安丽婷展眉(新疆乌鲁木齐明园石油医院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管理,每3分钟提供一次血糖数据;每天可以获得480个血糖信息;72小时可获得1440个血糖值,每一次血糖值是15次测量的平均结果。72小时血糖监测能绘制出一张完整的、连续的血糖图像,它不仅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三天的餐前、餐后血糖变化,尤其对于难以发现的夜间低血糖现象也能轻而易举地监测到,拥有的数据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这一连续的、动态的血糖变化可以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及治疗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依据,更人性地使治疗达到个体化,能让患者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治疗达到最佳效果;而且它灵活小巧,方便携带,操作简便,让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很容易掌握和接受,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会在糖尿病的血糖监测领域里占有决定性的意义,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最大的福音。 关键词:72小时动态血糖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4)02-0120-02 当今社会,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监测血糖的方法就是测指尖血糖,而指尖血糖的检测方法会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常见的就是要承受反复针扎手指的痛苦,使糖尿病患者对测血糖具有恐惧心理,这也会间接影响到指尖血糖的准确性,甚至是主动自我减少监测次数,致使治疗依据也相应减少;其次,指尖血糖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就是监测血糖的时间。因指尖血糖在不同时间段测定的血糖其结果是不一样,每个时间段血糖的重要性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最常测的时间就是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几个时间段,而仅凭这几次指尖血糖的结果也较难全面地发现患者大幅度波动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且指尖血糖只能反映瞬间血糖水平,所以,每3个月还要测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而近些年来,一种新的微创血糖监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这是一种通过连续72小时的血糖监测及记录患者服药、运动、饮食及其他事件等日常生活的细节,然后将仪器自动记录的血糖值通过电脑整理、下载、打印出来。这张72小时动态血糖图谱可以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个全新、可靠的依据,更加科学、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一般资料 我科将“雷兰动态血糖检测仪”用于46例需诊断及治疗糖尿病的患者。 2适应症 ①血糖控制不佳,包括Ⅰ型、Ⅱ型糖尿病患者;②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③清晨血糖升高原因不明者;④需要排除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者;⑤新发糖尿病患者;⑥妊娠糖尿病患者。 禁忌症:①无皮下脂肪者:肌肉型或皮下明显无脂肪层的 转臀牵引术对胎头深嵌骨盆的子宫下段剖产手术成功娩出5位胎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共486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5岁,其中,胎头娩出困难30例,占6.17%(30/486),初产妇425例,占97.4%(425/486);行倒转臀牵引术5例,5例均为初产妇。 1.2方法:剖宫产术中,胎头先露达坐骨棘下+1~+2,胎头嵌顿骨盆,术者无法将手伸入骨盆,经阴道上推胎头方法失败后采用倒转臀牵引术取出胎儿。具体方法为:术者将手伸入宫腔,沿胎背方向经胎臀、胎腿触摸胎足,右手握住胎儿双足或单足,使胎儿体内旋转至胎脊向前的同时,向母体足侧徐徐牵出胎足,随即下肢及臀部娩出至子宫切口,用大纱布垫裹住胎臀并双手紧握,使双手四指在胎儿腹侧,大拇指在胎儿背侧按臀位助产牵引出躯干上肢和胎头[1]。 2结果 5例行倒转臀牵引术娩出胎儿中,1例新生儿窒息,4例正常,窒息的新生儿经抢救治愈,子宫切口严重裂伤1例,达圆韧带。 3讨论 头位难产在产前很难做出明确诊断,绝大多数头位难产都是在产程中逐渐显现诊断的,因此,提高早期头位难产征象识别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能够大大改善分娩结局。引起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麻醉镇痛效果不好、腹壁切口或子宫切口相对小、极度胎头高浮、胎头深陷骨盆、手术者缺乏临床经验与助手配合不协调等,本组出现的5例胎头娩出困难主要是胎头深嵌骨盆底。由于导致难产的原因错综复杂,随着待产时间的延长,导致剖宫产的手术难度加大,取头困难时有发生,顺利娩出胎头是剖宫产的手术技巧的关键。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子宫切口位置的选择应位于胎头枕骨结节或胎耳上最为恰当[2]。临产后尤其是宫口开大,胎头先露在+1~+2,胎头深深嵌顿于骨盆腔内,术前经阴道上推胎头效果不佳,剖宫产时将子宫切口位置切得高些,大概位于胎肩的位置[2],可以弧形斜向上延伸两侧切口,这样不容易损伤子宫动静脉,在术者无法向上搬动胎儿,使嵌顿的胎头上移时,紧急用倒转臀牵引术娩出胎儿,解决无法娩出胎儿的困难,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几率,避免对母体造成更大的损伤。 倒转臀牵引术应用时子宫切口选择是关键,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过高或过低做到“T”型切口,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胎头高浮时,若切口过高,因上下切缘厚薄相差悬殊,导致切口缘对合不齐等,进而影响切口愈合;因宫颈部位主要为结缔组织,肌细胞含量小,有组织硬和供血不良等特点,因此,在胎头过低时,应注意子宫切口不宜过低,以免妨碍切口愈合,及母体及胎儿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如子宫切口裂伤严重,损伤子宫动静脉、新生儿颅内出血、颅骨骨折。因此,笔者认为,对胎头分娩困难的剖宫产,要选择正确的子宫切口位置,并且术中的牵拉过程手法要轻盈,手术者要沉着、细致,安分娩机转进行,切忌将胎手误当胎足牵引出切口,避免胎儿损伤。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待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3]。待产时间不宜过长,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施术时机,提高手术质量,做好围产期的各项处理。 参考文献 [1]石光.剖宫产技术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11):831-832. [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1. [3]徐秋红.新式剖宫产术胎头娩出困难218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94.

(完整word版)血糖监测技术快速血糖仪法操作规范.docx

血糖监测技术快速血糖仪法操作规范 (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 分评价等项目操作要点评价要点 值级 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要求5531 1.核对医嘱、化验单:明确患者床号、姓名、 核对正确5531检查项目、采血时间及注意事项 2.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诊断、治疗、发病史, 认真、细致5 5 3 1近期血糖检验和化验结果 评估3.向患者解释血糖监测的目的、方法、配合要解释到位, 11点,取得患者合作沟通自然86 00 易懂 4.询问、了解患者进食水情况,是否符合空腹 认真、细致 5 5 3 1 或者餐后 2h 血糖测定的要求 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 正确5531罩 操作 2.物品准备:①治疗盘内备: 75%酒精、无菌 前物品准备 棉签、弯盘、血糖仪、采血笔和同型号的血糖试 5531 齐全 纸;②血糖记录单、笔 操作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再次 核对正确 5531中确认检测项目;对穿刺手指温暖并按摩或手臂短

暂下垂,增加血液循环 2.用 75%酒精消毒所选手指,待干;告知患者酒精干透, 11 86穿刺时手指不要移动,以免影响穿刺效果告知明确00 3.安装采血笔,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操作正确、 11 86再用采血笔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采集血样滴于熟练 00 试纸的测试区上 4.指导患者用无菌棉签按压 1~2min指导正确8864 5.读数记录,数值异常时通知医师操作正确、 5531熟练 6.整理用物,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并对患 5531者的配合表示感谢 尊重患者 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将棉签、血糖试纸放 用物处理 5531入医疗垃圾筒内;穿刺针放入锐器收集器中;弯 方法正确 操作盘放入污染区待消毒;未污染物品放归原处 后2.洗净双手;在治疗单上签执行时间与全名;操作熟练, 在血糖记录单上记录血糖检测日期、时间、血糖记录完整、 7 7 5 3 值,并签全名正确 理论 5 提问 [ 注释 ] 评分等级: I 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II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1~ 2 处缺项,与患者沟通不够自然;III级表示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标 准 扣分及原因 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5 核对 2 双人查对医嘱 2 评估15 1. 评估患者:姓名、年龄、诊断、病情、意识状 态、合作程度及穿刺手指末梢循环及皮肤情况(有 无疤痕、炎症、硬节等) 2.了解患者进食、水情况,是否符合空腹或餐后2 小时血糖测定要求 3.指导或协助患者用温水或肥皂水清洗双手 4. 评估患者周围环境 5.告知患者:对清醒患者,要告知血糖监测的、目 的、方法及配合,问二便。 5 5 1 1 3 操作前10 1.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75%酒精、棉签、棉签、 血糖仪、同型号血糖试纸、采血针、执行单 3.检查血糖仪性能是否完好,仪器表面是否干净、 清洁,血糖试纸是否在有效期内 2 5 3 操作中43 1.查对患者及检测项目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从患者手腕向指尖按摩2-3次促进指尖血液循 环 4.75%酒精消毒指尖,待干 5.从试纸瓶内取出试纸,并快速盖紧瓶盖。查看试 纸表面有无受潮或污染,禁用手触摸试纸两端 6.沿箭头方向将试纸插入到血糖仪试纸插口中,血 糖仪自动开机 7.确认血糖仪显示的密码和试纸筒标签上的密码 一致 8.显示屏上显示出线试纸和闪烁的血滴符号 9.再次核对患者及检测项目 10.用拇指和食指固定采血的指间关节,用采血针 在指尖任一侧刺破皮肤采血(避开指腹神经末梢 丰富部位,减轻疼痛) 11.弃去第一滴血液,用第二滴血液进行测试 12.将血滴接触试纸黄色窗口的前沿位置,血液自 动吸入黄色窗内,直至填满整个黄色窗口。看到 有图标闪烁是,代表试纸已经有足够的血样,如 2 1 2 2 2 2 2 2 2 5 2 10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的指南(2015-年版)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 年版) 血糖检测在糖尿病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临床血糖监测方法主要有: (1)血糖仪进行毛细血管血糖检测;(2)动态血糖监测CGB;(3)糖化白蛋白GA 监测;(4)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监测等。 各个方法各有利弊、反映的时间窗也各不同。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 年版)》据今已有4 年,随着信息更新、进步、完善,新的指南呼之欲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日前发布了最新版(2015 年版)的《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特将核心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阅。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1. 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 与ADA、IDF 和NICE 的推荐一致,新的指南建议所有患者进行SMBG。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SMBG 可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T2DM 患者,SMBG 地位仍需研究。 2. 医院血糖监测 方法多通过POCT 完成以便可尽早处理,但需注意POCT 法止咳用于血糖监测而不可用于诊断。院需在血糖仪的精确度和抗干扰性、操作人员培训与考核、操作规程及制度制定、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严格要求。 3.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频率与时间点 血糖监测频率及时间点均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决定:

(1)生活方式干预以控制糖尿病的患者: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血糖监测来了解饮食运动队血糖影响并予以调整。 (2)服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每周2-4 次空腹或餐后 2 h 血糖,或就诊前一周连续监测3 天。每天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睡前这7 点血糖。 (3)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基础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血糖并据之调整睡前胰岛素剂量; 预混胰岛素使用者:监测空腹+ 晚餐前血糖,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 餐时胰岛素使用者:监测餐后或餐前血糖,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胰岛素剂量。 (4)特殊人群的糖尿病患者: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并据情况可实行较宽松血糖控制标准,包括: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 4.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注意事项 (1)准确性 要求患者同一部位血样血糖仪测试的全血结果和生化仪测试的血浆结果之间的偏差应控制在如下围:当血糖浓度<5.6 mmol/L 时,应在±0.83 mmd/L 偏差围;当血糖浓度≥ 5.6 mmd/L 时,应在±15% 偏差围。 (2)精确性

血糖监测系统测试题+答案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培训测试题 一、填空:(共82分,一空2分,共41空,41*2=82分) 1.GB/T 19634-2005本标准规定了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签和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2. GB/T 19634-2005本标准适用于体外监测人体毛细血管全血和/或静脉全血中葡萄糖浓度的自测监测系统,通常包括便携式血糖仪、一次性试条和质控物质。 3.当“准确度”这一术语应用于一批检测结果时,包括了随机误差部分和一个共有的系统误差或偏差部分。 4.血糖监测系统包括一个便携仪器和与其适配的试条及质控物质,用于体外监测血糖浓度的检测系统。 5.系统准确度可以表示为将评价系统所得结果与其参考值之间差异的95%包括在内的区间。参考值是指一个可以溯源至较高级水平参考测量程序所赋的测量程序所赋的值。 6.精密度的程度是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测量不精密度的数字形式表示的。如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都与精密度成负相关。 7.制造商提供的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信息手册,内容包括试剂的安全和正确使用或仪器的安全和正确操作、保养和基本的解决故障的方法。 8.质控物质是制造商用于一个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性能特征的物质、材料或无物品。质控范围是质控物质测得的结果在统计学上可接受的数值区间,测量结果95%应在质控范围之内。 9.血糖试纸通过化学或电化学反应产生信号,用以检测存在于样品中的葡萄糖的浓度。 10.血糖仪外观应光洁无毛刺;正面的加样区洁净无污点;质控物质外观应均匀一致。 11.血糖仪和血糖试纸重复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应符合在<5.5mmol/L ,SD<0.42mmol/L ;≧5.5mmol/L ,CV<7.5%.准确度测量结果应符合≦4.2mmol/L ,允许偏差±0.83mmol/L ;>4.2mmol/L,不超过±20%. 12.不同批血糖试纸之间测量值的差异称为批间差,应不大于15%。 13.重复性实验用血糖浓度范围:①1.7~2.8;②2.9~6.1③6.2~8.3④8.4~13.9⑤14.0~22.2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F ) 2.准确度指的是一个测量值与可接受的参考值之间的相似程度。(F ) 3.系统准确度指的是一个测量系统得到的一组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与它们各自的参考值的一致性的接近程度。(T ) 4.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T ) 5.重复性是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T ) 13.批(lot)为一个或多个器械组件或完整的器械,它们包含在不同的条件下生产的一个单一的类型、型号、类别、尺寸、组成或软件版本,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致的特性和质量。(F ) 6.回收率是指在样品中加入定量标准品后,实际检测到的标准品加入量与已知标准品加入量之比,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T )

血糖监测技术进展

血糖监测技术进展 刘迎鸣 摘要:糖尿病作为一种流行的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血糖的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静脉血糖监测、毛细管全血血糖监测、无创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人工胰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为临床选择血糖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监测血糖仪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然而,人民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在中国已经由“富贵病”成为了一种慢性流行病。据2010年3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一份来自中国的研究报告,截至2008年5月份中国大陆已确诊的糖尿病人已达9240万,糖尿病前期病人达到1.46亿[1]。糖尿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而在中国因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而死亡人数也日益增多。为了尽早的发现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必须开展血糖监测。 1、血糖监测的意义 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效根治办法,患者一旦患病就会伴随终身,能否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是决定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成本关键因素。根据有关调查研究以及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结果显示,严格控制含糖物质的摄入量以及体内血糖水平,能够明显的降低糖尿病人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通过自我血糖监测(SMBG)可以客观的反应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评价用药效果,为医生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血糖监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状态,积极参与糖尿病的管理,及时调整用药,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3]。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定期血糖监测,可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防病于未然。 2、血糖监测的主要方法 2.1静脉血浆葡萄糖生化测定 静脉血浆葡萄糖生化测定常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这些方法采用人体内静脉血血浆进行生化测定,测试结果比较准确、稳定、干扰性小,是临床检验中被广泛认可的常规手段。然而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速度慢,而且是有创检测、需血量大、有可能导致其他感

血糖检测仪 产品技术要求万孚

2.性能指标 2.1基本技术要求 2.1.1外观检查 应符合 GB/T 19634-2005 中 4.1 的要求。 2.2重复性 应符合 GB/T 19634-2005 中 4.2 的要求。 2.3准确度 对葡萄糖的回收率应为 80%-120%。 2.4质控物质 质控物质测量结果的95%应在血糖试条质控范围之内。 2.5功能 2.5.1仪器功能 2.5.1.1EC-101、EC-102、EC-103:可设置日期、时间、血糖单位、餐前/餐后预设、提醒血酮测试、高低血糖报警功能设置、定时闹钟提醒;自动存储最近测试的400个结果,并具备7天、14天、21天、28天检测结果平均值显示功能。 2.5.1.2EC-104、EC-105、EC-106:设置日期、时间、血糖单位、提醒血酮测试、高低血糖报警功能设置;自动存储最近测试的300个结果,并具备7天、14天、30 天、60天、90天检测结果平均值显示功能。 2.5.2提示功能 2.5.2.1EC-101、EC-102、EC-103:电量不足时进行提示;血糖测试结果低于1.1mmol/L(20mg/dL)或高于3 3.3mmol/L(600mg/dL)时提示“Lo”或“Hi”;餐前/餐后血糖标记提示;“#”符号特殊血糖标记提示;血酮测试提示;定时闹钟提醒;错误信息提示;血糖测试结果低于或高于用户设定的低/高警戒值时提示“低”或“高”。 2.5.2.2EC-104、EC-105、EC-106:电量不足时进行提示;血糖测试结果低于1.1mmol/L(20mg/dL)或高于3 3.3mmol/L(600mg/dL)时提示“Lo”或“Hi”;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 血糖: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血糖测定: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血糖情况的主要指标血糖仪监测血糖的原理: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的电流量测量血糖。 采集末梢血:滴血式和吸血式优点:较生化仪测量更快(30秒内)用血量更少(5 微升以下)血糖仪的特点:方便、快速、安全。 只适合日常检测,不能作为准确诊断糖尿病的工具,应进行及时校准和常规质控。 血糖值: 正常人:空腹:~餐后2小时:≤ l 糖尿病:空腹:≥ 7mmol/L 餐后2 小时:≥ L 血糖危急值: 成人血糖低于L 高于L 择期手术者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L 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L 急诊手术者随机血糖应控制在L 以下。 如空腹血糖>10mmol/L、随机血糖>L 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9%,应推迟非急诊手术。 眼科手术等一些精细手术对血糖要求更加严格,应控制在~L。血糖 异常: 1.生理性高血糖可见于摄入高糖饮食或注射葡萄糖后,或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加时。生理性低血糖饥饿或剧烈运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过量。 2.病理性高血糖 ⑴糖尿病:

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如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髓质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胰岛α - 细胞瘤等。 ⑶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刺激血糖中枢,出现高血糖。 ⑷脱水引起的高血糖: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4. 病理性低血糖⑴胰岛素分泌过多:由胰岛β细胞增生或胰岛β细胞瘤等引起。⑵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腺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⑶严重肝病患者:肝贮存糖原及糖异生功能低下,不能有效调节血糖。低血糖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 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2. 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的一系列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血糖监测时间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时间一天分布为八个点:分别为三餐前血糖、三餐后血糖、睡前血糖和凌晨3 点血糖。各个时间监测血糖的结果都有不同的意义。空腹血糖:可以反映头天晚上的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晨(即降糖药的远期疗效),还可以间接反映机体自身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这里说的空腹血糖是指禁

血糖监测

(八)血糖监测一、技术规范

二、操作流程 血糖监测操作考核流程 护士甲沟通

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标准 分值 质量标准 评分等级 A B C D 准备8分2 4 2 1.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有序。用物:治疗盘、 血糖仪、一次性采血针、血糖试纸、75%酒精、 棉签、弯盘、笔、医嘱执行单检查血糖仪的工作 状态、物品质量及有效期。 3.环境:清洁、舒适、注意保暖。 2 4 2 1 3 1 2 查对解释 评估10分2 3 3 2 1.查对患者及医嘱执行单。 2.解释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指导,取得合作。 3.评估末端循环情况、是否存在影响血糖因素、采 集部位皮肤情况、有无酒精过敏史等。 4.询问患者大小便,必要时清洁双手。 2 3 3 2 1 2 2 1 1 1 试纸确认10分10 取出血糖监测仪,按下开机键,确认血糖监测仪显 示代码和试纸瓶标签上的代码相符。 10 5 0 0 采血 27分 5 5 17 1.床边核对患者及医嘱执行单,询问是否可以开始。 2.准备一次性采血针,从试纸瓶中取出试纸,盖好 瓶盖。 3.选择充血良好的手指末端,酒精棉签消毒手指, 确认酒精干透后将采血针去帽,采血端放在手指 侧面按按钮采血,待血液自然流出。(口述如出血 较少,应从远端轻轻挤压,不可直接挤压穿刺点, 否者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5 5 17 4 3 15 3 1 12 滴血17分17 棉签轻拭去第一滴血,将第二滴血滴入试纸测试区 的中央,直至试纸背面的确认窗变蓝,不可反复 滴入血液。指导患者按压采血点1~2分钟。 17 15 12 0 插入试纸,读取结果 10分10 将变蓝后的试纸插入血糖仪,约30秒后即显示测量 结果。读数,告知患者。结果如有异常,重复检 验一次,并告知医师,遵医嘱处理。 10 8 5 0 整理解释 记录10分2 2 3 3 1.再次核对医嘱、患者。 2.协助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3.询问患者感觉→告知注意事项。 4.正确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2 2 3 3 1 1 2 2 1 1 整体印象 3分 3 3 2 1 0 超时扣分全过程5分钟,超过10秒钟扣0.1分。 提问 5分 5 5 4 3 0 总分100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什么是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其意义是什么?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 )是通过助针器像肌肉注射一样将头发丝样的金属感受器送到人体的组织间隙,24 小时不间断地测定组织间隙葡萄糖浓度,每5 分钟记录一个平均葡萄糖数值。经过计算机下载,医师可以实时了解到患者最详实的血糖变化信息。它不仅可以捕捉到通过多次末梢血糖无法发现的不知觉低血糖、餐后血糖的峰值、高低血糖持续时间,从而为临床医师选择药物、判断疗效、制订合理的饮食结构提供最科学的依据。它还可以指导胰岛素泵的合理分段、调节剂量,进而达到既严格控制血糖又可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目的,使血糖控制接近生理水平,从而有效防止或延缓并发症发生。 传统的方法只能反映一天中几个点的血糖(即瞬间血糖),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瞬间血糖值受运动、饮食、药物、情绪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无法反映患者全面的"血糖谱",也很难发现无症状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正是填补了这方面的欠缺。 动态血糖监测的认识 现在有了像动态心电图监测一样方便的仪器,可以监测动态血糖变化了。 动态血糖监测是糖尿病专业医生期盼已久的好帮手。大家知道,保持全天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进行血糖检测。 动态血糖监测的优势 我们最常用快速指末血糖仪监测血糖,但它仅能反映即刻血糖,不能反映整体水平,而 且每获得一数据就得忍受针扎的疼痛感.连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能连续提供每日血糖图,多日血糖图波动趋势分析和每日血糖数据的小结,是血糖检测的新突破. 目前多采用静脉抽血和快速指尖末梢血来检测血糖,它们的缺陷是需要反复针刺采血,使患者感到痛苦和繁琐。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只能反映一天中几个点的血糖(即瞬间血糖),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瞬间血糖值受运动、饮食、药物、情绪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反映患者全面的"血糖谱", 也很难发现无症状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如果能对患者进行无痛而又不间断的持续血糖检测,就能够提示患者的血糖"全貌",这对指导糖尿病的治疗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正是填补了这方面的欠缺。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近年来投入临床使用的一种新型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 统,2000年通过美国FDA批准。该系统的核心是血糖探头和记录器。血糖记录器是一个传呼

血糖监测技术

第二节血糖监测技术 【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合作能力及身体状况。 (2)向患者解释监测血糖的目的、操作过程及如何配合,取得患者合作。 (3)患者身体是否存在影响血糖的因素,如有无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 (4)患者服用降糖药情况。 (5)评估患者手指皮肤情况、血液循环情况,有无对酒精过敏。 (6)患者进食情况,确认患者是否符合空腹、餐后2小时、随机血糖测定的要求。 2.评估血糖仪 (1)评估血糖仪的工作状态 (2)检查质控品有效期,贮存是否恰当。 (3)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贮存是否恰当,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4)清洁血糖仪。 【护理要点】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病房安静、整洁、整齐,光线充足。 2.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75%酒精、棉签)、血糖仪(密码与试纸一致)、 试纸(在有效期内)、记录单、一次性采血针。 (二)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查对,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准备并清洁好双手,取舒适体位。 4.采血手下垂摆动10次促进血液循环(冬天采用此法,夏天可略)。 5.用75%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干。 6.插入试纸条——开机。 7.绷紧皮肤,采血针紧贴皮肤按下。 8.弃去第一滴血液(用棉签抹去),用第二滴血充满试纸的指定区域。 9.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处,直至不出血。 10.再次查对, 读数并告知患者。 11.推出试纸——关机。 12.整理床单位,交待注意事项。

13.按院感要求处理用物,清洁血糖仪,洗手。 14.记录: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时间、测定结果、单位、检测 者签名等。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目的,取得合作。 2.指导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将手下垂摆动。 3.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技术和注意 事项。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2.采血前局部加温或手臂下垂以增加采血量。 3.快速血糖测定的为末梢毛细血管全血的血糖值,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 跟两侧,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 4.针刺部位尽量不选择指腹,应在手指尖两侧,部位要交替更换。 5.根据病人皮肤情况选择针刺深浅度。 6.采血时禁止过分挤压,应从掌根向指尖挤,切忌挤压针刺处,以防挤出 组织液影响血糖结果。 7.不要触摸试纸的滴血区、测试区。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 色。 8.确认患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 9.严重贫血、水肿、脱水、末梢循环不良及采血部位损伤的均影响结果。 10.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多巴胺、维生素C、甘露醇等对快速血糖仪 的检测存在干扰。 11.定期清洗和校对血糖仪。 12.试纸应在阴凉、干燥、避光、密封下保存,避免污染。 13.血糖仪应按卫生部文件及生产商使用要求,定期进行标准液校正、室 间质评和结果比对。 14.出现血糖异常(过低或过高)结果时应重复检测一次,立即通知医 生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评分标准

快速血糖监测技术评分标准快速血糖监测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总 分 技术操作要求 标 准 扣分及 原因 仪表5仪表端庄、服装整洁5核对2双人查对医嘱2 评估151.评估患者:姓名、年龄、 诊断、病情、意识状态、 合作程度及穿刺手指末梢 循环及皮肤情况(有无疤 痕、炎症、硬节等) 2.了解患者进食、水情况,是 否符合空腹或餐后2小时 血糖测定要求 3.指导或协助患者用温水或 肥皂水清洗双手 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 5.告知患者:对清醒患者,要 告知血糖监测的目的、方 法及配合,问二便。 5 5 1 1 3 操作前1 1.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75% 酒精、棉签、弯盘、血糖 仪、同型号血糖试纸、采 血针、执行单 3.检查血糖仪性能是否完 好,仪器表面是否干净、 清洁,血糖试纸是否在有效 期内 2 5 3 操作中4 3 1.查对患者及检测项目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从患者手腕向指尖按摩2— 3次促进指尖血液循环 4.75%酒精消毒指尖,待干 5.从试纸瓶内取出试纸,并 快速盖紧瓶盖.查看试纸表 面有无受潮或污染,禁用 2 1 2 2 2 2 2 2

手触摸试纸两端 6.沿箭头方向将试纸插入到 血糖仪试纸插口中,血糖仪自动开机 7.确认血糖仪显示的密码和 试纸筒标签上的密码一致 8.显示屏上显示出线试纸和 闪烁的血滴符号 9.再次核对患者及检测项目 10.用拇指和食指固定采血的 指间关节,用采血针在指尖任一侧刺破皮肤采血(避开指腹神经末梢丰富部位,减轻疼痛) 11.弃去第一滴血液,用第二 滴血液进行测试 12.将血滴接触试纸黄色窗口 的前沿位置,血液自动吸入黄色窗内,直至填满整个黄色窗口.看到有图标闪烁是,代表试纸已经有足够的血样,如果未看到图标闪烁,可在5妙内补充血滴。 约30妙后显示测量结果。 13.指导患者用干棉签按压采 血部位1-2分钟 14.取出血糖试纸,血糖仪会 在5妙内自动关机 15.将测得的血糖值告诉患者 并交待注意事项25 2 10 2 2 5 操作后1 1.整理用物(按医疗垃圾分 类处理)及床单位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3.洗手,再次核对患者及检 测项目,执行单上记录血 糖监测结果、测量日期及 时间并签名 4.将血糖结果通知医生并录 入血糖监测记录单上,如 果血糖过高或过低,注意观 察患者临床反应 2 1 5 2 评价101.操做熟练、规范 2.与患者沟通有效、体现人文 关怀 5 5 提问5血糖监测的目的及注意事 项5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参数

招标内容 一、招标项目: 原装进口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二、技术参数及要求: 1、系统由记录器,探头,信息提取器,助针器组成。 *2 、探头结构:半透膜-葡萄糖氧化酶- 电极。 3、探测组织液葡萄糖水平:测定组织细胞间液内葡萄糖浓度。* 4、血糖水平时间差:用回归校准法已经校正了了组织间液糖浓度,与血糖变化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生理延迟时间。 5、探头寿命:72 小时。 6、直接在记录器中输入时间,事件情况等,并且有屏幕显示确认输 入是否正确。 7、直接由数据传输线传送入电脑分析。 *8、分析:每日血糖图,多日血糖图,特定时段血糖图分析报告。 9、软件的血糖图小结可报告14 天数据 10、电脑保存,打印报告 *11 、沐浴袋防水;可以断开(剧烈运动时);背景灯。 12、记录事件:进餐,药物,运动,其他。 *13、有安全锁。 *14、报警种类:校准错误报警,存储满报警,低电量,存储器错误。

15、报警方式:声音。 *16、采集频率:每10 秒采集1次 17、记录频率:每5 分钟记录1次,每日288个数据。 *18、校准精确度:每日4 次指血。 19、安装方式:手工或sen-serter 。 20、佩带部位:腹部或上臂,运动不影响。 21、有效探头血糖范围:2.2-22mmol/L 。 22、探头电极初始化时间:1 小时。 23、探头有效使用寿命:24-72 小时。 24、显示屏:7段液晶显示屏,3.56*1.78cm(1.40*0.7 英寸)大小 *25、电池:7号电池2节。 *26、存储器容量:保存14 天血糖值。 *27、安全检查:每10 秒诊断系统自检1次。 30、配对的指血值数量:》3。 *31 、平均绝对差:MAD<18。% *32、相关系数:>0.79 。 三、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要求: 1、投标产品的生产厂家在成都或重庆设有办事处。 2、交货方式:由中标方免费送货到医院。 3、验收方式:由中标方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免费的安装调

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全解

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 姓名:雷鹏 学号:2013022057 专业:光学

摘要:红外技术(Infrared Technique)是指以红外线的物理特性为基础。红外线是由于物质内部带电微粒的能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它是一种电磁波.处于可见光谱红光之外.突出特点是热作用显著。红外线的波长介于可见光与无线电波之间.从0 .75μm~1000μm,可分为四个波段:近红外(0.75~3μm)、中红外(3~6μm)、远红外(6~15μm)、和极远红外(15~1000μm),红外线具光电效应,红外辐射效应,红外反射效应,大气传输特性等,这些特性为红外技术的应用 CH)振动的合频和各级倍频的吸收区一致,通过扫描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样品中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特征信息,而且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样品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准确和成本较低,不破坏样品,不消耗化学试剂,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此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检查主要靠血糖含量判断,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无创血糖含量的方法,从而能够对糖尿病进行判断。 关键词:红外技术近红外光谱血糖

一、前言 红外技术的英文名称是:Infrared Technique。红外技术的内容包含四个主要部分: 1.红外辐射的性质,其中有受热物体所发射的辐射在光谱、强度和方向的分布;辐射在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反射、折射、衍射和散射;热电效应和光电效应等。 2.红外元件、部件的研制,包括辐射源、微型制冷器、红外窗口材料和滤光电等。 3.把各种红外元、部件构成系统的光学、电子学和精密机械。 4.红外技术在军事上和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由此可见,红外技术的研究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既有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背景特性,又有红外元、部件及系统;既有材料问题,又有应用问题 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1800年,F·W·赫歇尔发现红外辐射时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这是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 1830年以后,相继研制出温差电偶的热敏探测器、测辐射热计等。在1940年以前,研制成的红外探测器主要是热敏型探器。 19世纪,科学家们使用热敏型红外探测器,认识了红外辐射的特性及其规律,证明了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遵守相同的规律。它们都是电磁波之一,具有波动性,其传播速度都是光速、波长是它们的特征参数并可以测量。 20世纪初开始,测量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发射和反射光谱,证明了红外技术在物质分析中的价值。 30年代,首次出现红外光谱代,以后,它发展成在物质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仪器。 40年代初,光电型红外探测器问世,以硫化铅红外探测器为代表的这类探测器,其性能优良、结构牢靠。 5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