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古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古史名词解释

1。氏族

原始社会中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细胞。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在氏族中,婚姻有一定的规定,禁止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通婚,也排斥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财产共享。公共事务由氏族首领管理,重大事务由氏族成员组成的氏族会议决定。氏族社会先后经过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大约在铜石并用时代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而解体

2。军事民主制

通常用以泛指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其所著《古代社会》一书中首先使用的术语。指的是古希腊荷马时代氏族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机关。包括议事会,由氏族首长组成;人民大会,由氏族成年男子参加;军事首长,一般由人民大会选举产生,议事会认可。这样,一方面在不同程度和形式上保留着氏族民主制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军事首长的个人权力,但这种权力尚未达到国家统治权力的程度。这种在议事会、人民大会的原始民主的基础上出现军事首长的个人权力,称为军事民主制。

3。金字塔

金字塔具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筑。它规模宏伟,结构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实心,定部呈锥角。金字塔历经多次地震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它被誉为当今最高的古代建筑物和世界八大奇迹之首。

金字塔

古代埃及、美洲等地的一种方锥形建筑物。形似汉字。金”字,故称“金字塔”。古代埃及金字塔是法老(国王)的陵墓。其中以古王国第四王朝(约前26世纪)胡夫的金字塔最大,今仍存于开罗近郊吉萨: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2米,高约146.5米,用230万块巨石叠成,塔内有甬道、阶梯、墓室等复杂结构;据说由农民、奴隶历时30年筑成。塔近处有法老哈夫拉

4。罗塞塔石碑

罗塞塔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石碑。在1799年时由法军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发现。碑文是用古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成。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的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5。卡叠什之战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埃及与赫梯之间因叙利亚的绝对控制权而爆发的一次争霸战争。战争中双方均损失惨重,无力再战。这次战役实际上也标志着埃及与赫梯之间争霸战争的基本结束。后来双方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国际条约,从而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

6、图特摩斯三世

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第十八王朝以尚武著称的法老,是埃及帝国的完成者。公元前1458年前,图特摩斯三世的后母哈特谢普苏特掌握着埃及的实权。哈特谢普苏特死后,从公元前1458年起,图特摩斯三世进行连续不断的战争,恢复了哈特谢普苏特时代丧失的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统治。经过长期的征服,埃及南部的边界被图特摩斯三世扩展至尼罗河第四瀑布。他还迫使利比亚、亚述、巴比伦、赫梯及克里特岛的统治者们向他纳贡。

7。《汉穆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用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法典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全文共二百八十二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均做了规定。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情

况和奴隶主专政的实质。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步完备的成文法典。

8.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原使用于古老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亦称“钉头文字”、“箭头字”。最初是一种象形字,发明这种文字的应是苏美尔人。距今所知最早以楔形文字记下的文献大约出现在西元前三千年左右。楔形文字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後后来为求方便,书写者使用了芦韦杆来压印在泥板上,因而字的笔画都成为具三角形的线条,如同楔形,而字形也趋向统一而固定

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呈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约公元前3000年代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造。阿卡得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书写自己的语言。也是各古国间交换外交文书的通用文字。考古学家发现大批各种楔形文字泥版或铭刻,19世纪以来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

9.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97年,犹太王国首都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公元前586年,全城居民被作为俘虏带到巴比伦城,被批准务农、做工或经商,犹太国王被囚禁于监狱中。直到公元前538年,古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攻入巴比伦城,释放被俘的犹太人,这批犹太人才开始回到耶路撒冷。前后被囚近50年,史称“巴比伦之囚”。

10。贝希斯敦铭文

古波斯遗迹,是古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时刻下的记功刻石。位于今伊朗西部的克罗曼高地以东的悬崖峭壁上。包括浮雕和铭文两部分。铭文用古波斯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埃兰文写成,记述了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政变、各地起义和取得王位的经过。后来英国考古学家罗林森用十余年的时间先后翻译了古波斯文和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从而开创了亚述学的新领域。

11。尼布甲尼撒二世

新巴比伦王国国王(约前630~前562)。王国开创者那波帕拉萨之子。公元前598年、前587年两度亲征犹太王国,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将犹太的国王、贵族及一般居民掳至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他在国内大兴土木,在巴比伦城等地修建了很多宏伟的建筑物,其中马尔杜克神庙中的塔庙即是《旧约》中提到的“巴别塔”。巴比伦城门之一的伊什塔尔门以其高大雄伟和表面装饰的彩色琉璃砖浮雕著称。为取悦其米底王妃,又在巴比伦的王宫中建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是新巴比伦的繁盛时代。

12。居鲁士大帝

(公元前590—529年),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他以伊朗西南部的一个小首领起家,经过一系列的胜利,打败了3个帝国,即米底、吕底亚和巴比伦,统一了大部分的古中东,建立了从印度到地中海的大帝国。今天,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国父”。

13。琐罗亚斯德教

即拜火教,中国古代称之为祆教,传说为伊朗人琐罗亚斯德所创,流行于古伊朗和中亚一带,是基督教产生前中东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崇拜阿胡拉,但不塑神像,不建神庙,《阿维斯塔》为其圣书。其教义认为:宇宙间有善与恶、光明和黑暗两种势力在斗争,善良和光明终将战胜邪恶和黑暗,而火是善良和光明的化身,其主要仪式为礼拜圣火,一切重大的祭祀都要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