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分析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和技术;(3)引导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事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与组织能力;(3)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及其合理安排3. 机械加工方法及其适用范围4.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及其计算5.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执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机械加工方法及其适用范围;(3)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执行。

2. 教学难点:(1)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计算;(2)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合理安排;(3)复杂零件的制造工艺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工艺规程等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工艺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教学法:开展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2. 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3. 实践教学:安排4次实验实训课程,每次2课时;4.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产中的机械制造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刀具、夹具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机床、刀具、夹具等设备的分类和使用方法;3.加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教学难点:1.机械制造工艺中涉及的复杂计算和优化;2.机床、刀具、夹具等设备的复杂操作和维护;3.加工过程中突发问题的解决策略。

三、教学过程1.引入知识点:通过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定义、分类、原理、应用等方面,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3.列举应用实例:结合实际生产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提出问题或案例:提出相关问题或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解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5.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PPT演示:使用精美的PPT演示文稿,展示机械制造技术的知识点和实际应用案例。

2.视频教学:通过观看操作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机床、刀具、夹具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3.实践操作: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床、刀具、夹具等设备,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安排随堂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相关计算、思考题、小论文等,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应用。

3.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等)、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涵盖机械制造技术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附件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筹)精品课程授课教案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负责人王红军所在院(部)机电工程学院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工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机械联系电话133********E—mail wanghj86@163。

com申报日期2007年12月26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材:韩秋实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编写人:王红军时间:2008年2月总学时:72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8目录第一章绪论3第二章机械加工及设备的基础理论3第三章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及刀具的选择4第四章磨削5第五章车床6第六章其它机床7第七章数控机床8第八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9第九章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与专用夹具11第十章机械加工精度12第十一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13第十二章装配工艺14第十三章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信息化15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业的作用2。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以及项目的要求)3.制造与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4.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现状。

达到目的: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二、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第二章机械加工及设备的基础理论一、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了解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加工表面及其形成方法和机床型号的表示方法.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3.金属切削过程了解车刀结构,掌握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的正交平面参考系内刀具几何角度的标注方法。

4.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掌握切削力的形成、分解及影响因素。

掌握切削热的来源、传散影响因素。

5.掌握刀具的磨损与刀具使用寿命,熟悉刀具磨损及使用寿命的概念.达到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加工过程的基本常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方法;(2)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3)熟悉机械加工方法、工艺及设备;(4)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利用实验、实训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严谨治学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2. 机械制造的过程与方法3.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金属材料1.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分类2. 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3. 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第三章:机械加工方法1. 切削加工2. 铸造加工3. 焊接加工4. 常用机械加工设备及工艺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2. 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3. 工艺方案的优化第五章:现代制造技术1. 数控加工技术2. 技术3. 3D打印技术4. 智能制造技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及过程;(2)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3)机械加工方法、工艺及设备;(4)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2)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与优化;(3)现代制造技术原理及应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基础》2. 实验设备:金属材料性能测试仪、机床、焊机等;3. 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4. 参考资料:学术论文、行业报告、案例分析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期中考试、课堂测试等;3. 综合素质:团队协作、创新意识、遵守纪律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一、教案概述1.1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造概述、金属切削加工基本理论、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机械加工方法及工艺、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践、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室实践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教学安排3.1 课时分配第1-8课时:机械制造概述、金属切削加工基本理论第9-16课时: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机械加工方法及工艺第17-24课时:机械制造质量控制3.2 教学活动安排第1-4课时: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讲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理论,包括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等。

第5-8课时:介绍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性能和选用原则;讲解刀具的分类、构造和选用方法。

第9-12课时:讲解机械加工方法及工艺,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介绍工艺过程制定、工艺参数选择等。

第13-16课时:介绍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手段;讲解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第17-20课时:讲解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几何精度的控制方法;介绍装配工艺和装配精度。

第21-24课时:讲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补偿、生产效率与生产率提高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4.1 考核方式采用期末考试、课堂讨论、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案 杜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案 杜劲

教案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次01教学章节(项目)及内容第1节绪论1.机械制造业的地位、作用和现状2.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3.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概述4.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升级5.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第2节布置《任务工单》中学习情境1的任务1.1任务分析任务准备,引入《第1章零件材料与热处理工艺的确定》学习。

§1.1属材料的力学性能1.1.1强度1.1.2塑性1.1.3硬度1.1.4冲击韧性1.1.5疲劳强度教学目标第1节1.掌握机械制造与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及学习方法。

第2节1.掌握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2.掌握金属材料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指标。

重点难点1.拉伸试验。

2.强度的概念、常用指标及在工程上的应用。

3.塑性的概念、常用指标及在工程上的应用。

4.硬度的概念、常用测量方法,以及在工程上的应用。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机械制造业的地位、作用和现状;介绍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

2.讨论法讨论所在城市的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3.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任务工单》中学习情境1的四个任务,驱动知识的学习。

4.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堂给出应用场景,讨论强度、塑性指标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课堂互动1.提问:所在城市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请2位学生回答。

2.讨论材料常用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3.讨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4.讨论硬度与强度的关系,以及硬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P41习题I-11-2,1-3,1-4,1-14课堂小结1.金属材料的性能指标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

2.强度包括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是塑性材料设计的判据,抗拉强度是脆性材料设计的判据。

3.塑性有拉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个指标,前者应用更多。

4.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和里氏硬度,工程中洛氏硬度使用最广泛,而洛氏硬度中,优先使用HRC。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理论,包括切削力、切削热和刀具磨损。

3. 熟悉机械加工方法,包括铸造、焊接、热处理、切削和磨削等。

4.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设计和优化。

5. 掌握机械制造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概述1.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1.2 机械制造的分类和特点2. 金属切削过程2.1 切削力2.2 切削热2.3 刀具磨损3. 机械加工方法3.1 铸造3.2 焊接3.3 热处理3.4 切削3.5 磨削4.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设计4.1 工艺过程的概念和作用4.2 工艺过程的设计原则4.3 工艺过程的优化5. 机械制造质量控制5.1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5.2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5.3 质量控制的实施和持续改进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实例。

2. 互动: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实践:参观实验室或工厂,观察和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制造工艺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动画等。

3. 实验室或工厂:实地观察和操作。

4.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论文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讨论等。

2. 考试成绩:笔试、实际操作等。

3. 综合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3. 实践环节:参观工厂或实验室,进行实地操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理论。

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设计和优化。

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2. 教学难点:切削力的计算和控制。

切削热的产生和处理。

刀具磨损的机理和补偿。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机械制造中的常见加工方法、工艺参数和设备。

3. 能够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优化制造工艺。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概述: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

2. 机械加工方法:铸造、焊接、热处理、切削加工等。

3. 机械加工工艺:工艺过程、工艺规程、工艺参数等。

4. 机械制造设备:机床、工具、量具和测量设备等。

5. 机械制造中的技术问题:切削力、温度、变形和磨损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演示:展示机械制造设备和加工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设备:准备一些机械制造设备和工具,进行现场演示。

4.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机械制造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

3. 演示:展示机械制造设备和加工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5.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和参数的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创新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制造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应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常见工艺及应用;(3)熟悉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机械制造技术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常见工艺及应用;3. 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常见工艺及应用;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选择、工艺路线制定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讨论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和生产效率问题;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机械制造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3. 案例材料:收集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案例;4. 实践教学安排:联系机械制造企业,安排学生参观学习。

六、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课堂讲解: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享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和生产效率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过程。

(2)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中的常用加工方法和技术。

(3)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等基本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验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使学生认识到机械制造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的定义、目的、分类和特点。

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加工方法、顺序、路线、夹具和刀具等。

3.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和技术:铸造、焊接、切削、磨削、钻孔、铰孔、镗孔等。

4. 机械制造中的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5. 机械制造中的质量与生产率:质量控制、生产率提高、工艺优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工艺过程。

(2)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3)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等基本问题。

2. 教学难点:(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夹具、刀具选用。

(2)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计算和控制。

(3)机械制造工艺优化和生产率提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示范、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解机械制造技术。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2)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手操作机械制造设备。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

2. 评价内容:(1)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工艺过程的掌握程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第1章绪论1.1制造与制造技术1.1.1生产(制造)的三种类型1.1.2广义制造与狭义制造1.1.3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1.制造技术概念2.制造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3.机械制造技术1.2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2.1机械制造业的发展1.2.2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2.3我国的机械制造业1.3课程内容体系与特点1.3.1课程内容体系1.3.2课程特点第2章机械制造过程的基础知识2.1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概念2.1.1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1.材料成形法2.材料去除法3.材料累加法2.1.2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1.生产纲领2.生产类型2.1.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概念2.组成(1).工序(2).安装(3).工位(4).工步(5).走刀2.1.4基准1.设计基准2.工艺基准(1).工序基准(2).定位基准(3).测量基准(4).装配基准2.1.5装配工艺过程2.2机械加工的最基本方法—切削加工方法2.2.1工件表面形状及其成形方法1.工件表面形状(1).旋转表面(2).纵向表面(3).特征表面2.表面的成形方法(1).轨迹法(2).成形法(3).相切法(4).展成法2.2.2成形运动与切削用量1.成形运动(1).主运动(2).进给运动(3).合成运动(4).其他辅助运动2.工件上的表面3.切削用量(1).车削用量(2).钻削用量(3).铣削用量2.2.3各种加工方法的工件表面与切削运动分析—车、铣、钻、刨、磨削2.2.4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1.外圆表面加工2.内圆表面加工3.平面加工4.槽与台阶及成形曲面加工5.螺纹加工6.齿形加工2.3机床的基本概念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组成:机床、刀具、夹具与工件2.3.1机床分类与型号表示法1.分类2.机床型号表示方法2.3.2机床的基本组成2.3.3机床的技术性能指标2.4刀具的基本概念2.4.1刀具切削部分组成1.车刀2.钻头3.铣刀2.4.2刀具几何角度1.车刀的几何角度(1).刀具角度的坐标平面与坐标平面参考系①.基面②.切削平面③.主剖(正交平)面④.法(平)剖面⑤.切深(进给)剖(平)面(2).刀具的标注角度(主剖面参考系)①.基面内②.切削平面内③.测量平面内(3).刀具的工作角度①.横车时②.刀尖高低时2.钻头的几何角度(1).坐标平面(2).钻头的几何角度3.铣刀的几何角度(1).圆柱铣刀(2).端铣刀2.4.3切削层参数1.外圆车削(1).概念(2).切削层厚度(3).切削层宽度(4).切削层面积2.钻削(1).切削厚度(2).切削宽度(3).切削面积3.铣削(1).切削厚度(2).切削宽度(3).切削面积2.4.4切削方式1.直角切削与斜角切削2.自由切削与非自由切削3.逆铣与顺铣(1).周铣(2).端铣2.4.5刀具材料1.概述(1).应具备的性能(2).种类2.工具钢3.高速钢(1).普通高速钢(2).高性能高速钢(3).高速钢的表面处理4.硬质合金(1).概念(2).WC基硬质合金(3).新型硬质合金5.其它刀具材料(1).陶瓷①.氧化物系②.氮化硅系③.Sialon(2).超硬材料①.金刚石②.立方氮化硼(CBN)2.5夹具的基本概念2.5.1夹具的组成与分类1.组成22.分类(1).按使用范围分(2).按使用机床分(3).按动力源分2.5.2工件的装夹1.概念2.装夹方式(1).直接找正装夹(2).划线找正装夹(3).夹具装夹2.5.3工件的定位1.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2.定位元件及其定位分析3.定位的几种情况分析(1).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2).欠定位与过定位2.5.4.定位误差1.概述2.典型表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分析计算(1).平面定位(支承定位)(2).内孔定位(定心定位)①.孔销过盈配合,销水平或垂直放置②.孔销间隙配合,销水平放置③.孔销间隙配合,销垂直放置④.在锥度心轴上定位(3).外圆定位3.计算举例第3章切削原理任务1.研究切削过程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任务2.研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措施3.1金属切削过程3.1.1切屑的形成过程3.1.2切削过程中的3个变形区3.1.3切削变形的表示方法1.剪切滑移量ε(剪应变)2.变形系数Λh3.ε与Λh的关系4.剪切角φ3.1.4剪切角(1).M.E.Merchant(2).LeeandShaffer41o24o3.1.5前刀面上的摩擦与积屑瘤1.前刀面的摩擦(内摩擦)2.积屑瘤(1).概念(2).成因(3).形成过程(4).特点(5).对切削过程的影响(6).抑制措施3.1.6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tg1,o,Λhctgcooinoav41.工件材料2.刀具几何角度3.切削用量(1).切削速度vc(塑性与脆性材料)(2).进给量f(3).切削深度ap3.1.7切屑类型及其控制1.切屑类型(1)按机理分类①.带状②.节状(挤裂)③.单元④.崩碎(2)按切屑处理分类2.切屑控制3.2切削力3.2.1切削力的概念31.切削力的产生2.切削合力与分力3.切削功率4.单位切削力3.2.2切削力公式1.车削力(1).理论公式(2).经验公式2.钻削力(1).钻削力的产生与分解(2).钻削力经验公式(3).钻削功率3.铣削力(1).铣削分力(2).逆铣与顺铣时的垂直进给力与水平进给力(3).经验公式(高速钢、硬质合金)3.2.3切削力的影响因素1.工件材料2.切削用量(1).vc(塑性与脆性材料)(2).f(3).ap3.刀具几何参数(1).前角(2).主偏角(3).刃倾角(4).刀尖圆弧半径(5).负倒棱4.其他因素(刀具材料、VB、刃磨质量、切削液)3.3切削热与切削温度3.3.1切削热的产生与传出3.3.2切削温度及其测量方法1.自然热电偶法2.人工热电偶法3.切削温度分布特点(1).最高处(2).温度梯度3.3.3切削温度的影响因素1.切削用量2.刀具几何参数(1).前角(2).主偏角(3).负倒棱和刀尖圆弧半径3.工件材料(1).强度(硬度)(2).导热系数(3).脆性与塑性4.其他因素(1).刀具磨损(2).切削液3.4刀具磨损与破损及使用寿命3.4.1刀具磨损形态(部位)1.正常磨损(1).前刀面磨损(2).后刀面磨损(3).边界磨损2.刀具破损3.4.2刀具磨损原因1.硬质点磨损2.粘结磨损3.扩散磨损4.氧化(化学)磨损3.4.3刀具的磨损过程及磨钝标准1.磨损过程(1).初期磨损阶段(2).正常磨损阶段(3).急剧磨损阶段2.磨钝标准3.4.4刀具使用寿命及与切削用量关系1.刀具使用寿命(1).概念(2).与总寿命关系2.与切削用量关系(1).F.W.Taylor公式(2).与f及ap的关系3.4.5刀具合理使用寿命的选择41.概念2.最高生产效率使用寿命Tp3.最低成本使用寿命Tc4.刀具使用寿命T的选择3.5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3.5.1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1.概念(相对性)2.衡量指标(1).刀具使用寿命T(2).切削速度vc(相对加工性)(3).切削力F(切削温度θ℃)(4).表面质量(5).断屑性能3.影响因素(1).物理力学性能(硬度、强度、塑性与韧性、导热系数)(2).化学成分(钢与铸铁)(3).金相组织3.5.2改善加工性的途径1.调整化学成分2.改变金相组织3.6合理选用切削液3.6.1切削液应具备的基本性能3.6.2切削液的种类3.6.3切削液的合理选用3.6.4切削液的使用方法3.7刀具合理几何参数选择3.7.1概述1.概念2.选择的一般原则3.7.2刀具合理几何角度及其选择1.前角(1).功用(变形、强度与散热、切屑形态与断屑、表面质量)(2).选择原则(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加工条件)2.后角(1).功用(2).选择原则(精粗加工、工件材料、系统刚度、定尺寸刀具)3.主偏角(1).功用(RY、切削层尺寸、分力比值)(2).选择原则(系统刚度、工件材料、工件形状)4.刃倾角(1).斜角切削概念及特点(切与割作用、工作前角、实际钝圆半径)(2).功用(流屑方向、刀尖强度与冲击位置、切削刃锋利程度、分力比值、切削刃工作长度)(3).选择原则(加工性质、系统刚度、刀具材料、工件材料)3.8合理切削用量选择3.8.1概念3.8.2选择的基本原则1.粗加工时选择的基本原则2.精加工时选择的基本原则3.8.3选择方法1.选ap2.选f3.确定vc3.9磨削3.9.1砂轮特性五要素及选择1.磨料(种类、特点及使用范围)2.粒度(磨粒与微粉、概念及选用原则)3.结合剂(种类、特点及使用范围)54.硬度(概念与选用原则)5.组织(概念、特性与选用)6.砂轮要素的表示法举例3.9.2磨削类型与运动参数1.磨削类型(外圆、内圆、平面、成形、无心)2.运动参数(主运动v、径向进给fr、轴向进给fa、工作台进给vw)3.术语(纵磨、横磨、周磨与端磨、顺磨与逆磨)3.9.3磨削过程1.磨削特点(速度高、冷硬程度与能量消耗大、单颗磨粒切削厚度hDg小、Fp大、随机分布、自砺性)2.磨削过程(1).单颗磨粒磨削(2).单颗磨粒切削厚度3.9.4磨削的其他概念1.磨削温度(点、区、工件)2.砂轮使用寿命与磨削(耗)比3.磨削表面质量(烧伤、裂纹)3.9.5先进磨削方法简介1.高效磨削(高速磨削、缓进给大切深磨削、砂带磨削)2.高精度小粗糙度磨削第4章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4.1概述4.1.1机械加工质量的含义4.1.2机械加工精度及获得方法1.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2.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1).尺寸精度获得方法(2).形状精度获得方法(3).位置精度获得方法4.1.3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2.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4.2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4.2.1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原有误差的影响1.概述(1).概念(2).误差敏感方向2.原有误差的影响(1).原理误差(2).量具与测量误差(3).机床误差①.机床回转精度②.机床直线运动精度③.成形运动精度ⅰ.成形运动的位置关系ⅱ.成形运动的速度关系4.2.2加工过程因素的影响1.力变形的影响及控制(1).刚度(2).切削力变化(3).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措施(工件刚度、刀具刚度、机床与夹具刚度)2.热变形的影响及控制(1).热源(2).热变形的影响(工件、刀具、机床热变形的影响)(3).控制措施4.3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4.3.1加工误差的统计性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4.3.2加工误差的分布规律(正态分布、偏态分布、平顶分布、双峰分布)4.3.3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分布图法、点图法)4.4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64.4.1切削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4.4.2加工表面粗糙度1.概述2.产生的原因及控制(1).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成因(理论粗糙度、积屑瘤的影响、鳞刺的影响、切削机理变化、颤振、切削刃损坏)(2).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控制(刀具、工件、切削条件)(3).磨削表面粗糙度4.4.3加工变质层1.加工硬化2.残余应力3.磨削烧伤与裂纹及控制措施4.5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及控制4.5.1概述4.5.2强迫振动及控制措施1.成因2.特点3.消除与控制措施4.5.3自激振动及控制措施1.概述2.特点3.激振机理(1).再生激振机理(2).振型耦合激振机理产生条件、提高系统动特性、采用减振装置)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5.1概述5.1.1概念5.1.2作用5.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5.2.1概述5.2.2零件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5.2.3零件结构的装配与维修工艺性5.3定位基准的选择5.3.1精基准的选择5.3.2粗基准的选择5.4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5.4.1加工方法的选择5.4.2加工阶段的划分5.4.3加工顺序的安排5.4.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5.5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及工序公差的确定5.5.1加工余量的概念1.加工总余量与工序(工步)余量2.最大余量与最小余量及平均余量与余量公差7(3).控制措施(消除3.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公差对机械加工的影响4.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5.5.2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1.分析计算法2.查表法3.经验法5.5.3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5.6工艺尺寸链5.6.1概述(定义、组成与分类)5.6.2基本计算方法1.极值法2.概率法5.6.3应用举例1.基准不重合时的工序尺寸计算2.工序基准为待加工设计基准时的工序尺寸计算3.工序余量的校核4.有表面处理工序的尺寸链计算5.6.4工艺尺寸链的图表法5.7工艺过程的经济性分析与优化5.7.1概述(概念及提高生产效率措施)5.7.2工艺方案的经济性分析5.7.3工艺过程优化5.8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举例5.9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简介第6章机器的装配工艺6.1概述6.2装配尺寸链6.3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6.3.1概述6.3.2工艺方法1.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法)2.修配装配法3.选择装配法与调整装配法简介6.3.3机器的自动装配简介8。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和步骤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和步骤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机械制造过程的组成和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案例1.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组成的理解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认识第二章:机械加工方法2.1 教学目标熟悉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其特点掌握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限制了解机械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2.2 教学内容常见机械加工方法的介绍和特点机械加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限制机械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及其特点实验法:演示机械加工过程,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2.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设备:进行机械加工实验2.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机械加工方法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加工过程的掌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机械加工方法的应用第三章:机械加工精度3.1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学习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和措施3.2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和分类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和措施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和分类实验法:进行精度测量实验,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精度控制案例3.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设备:进行精度测量实验3.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机械加工精度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精度测量方法的掌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提高加工精度方法的认识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控制4.1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机械加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学习机械加工质量的改进和提升策略4.2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机械加工质量的控制方法机械加工质量的改进和提升策略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实验法:进行质量检测实验,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案例4.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实验4.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机械加工质量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质量检测方法的掌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控制策略的认识第五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5.1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设计方法学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优化和改进5.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概念和作用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设计方法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优化和改进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工艺规程设计实验,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工艺规程设计案例5.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设备:进行工艺规程设计实验5第六章:金属切削刀具6.1 教学目标理解金属切削刀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金属切削刀具的分类和选择原则学习金属切削刀具的使用和维护方法6.2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刀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金属切削刀具的分类和选择原则金属切削刀具的使用和维护方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刀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刀具使用实验,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刀具选择和使用案例6.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设备:进行刀具使用实验6.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金属切削刀具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刀具使用和维护方法的掌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刀具选择原则的认识第七章:金属切削机床7.1 教学目标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选择和使用要点7.2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结构和功能金属切削机床的选择和使用要点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实验法:进行机床操作实验,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床选择和使用案例7.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设备:进行机床操作实验7.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金属切削机床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床操作和使用的掌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机床选择要点的认识第八章:金属切削加工过程8.1 教学目标理解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掌握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学习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优化方法8.2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优化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实验法:进行加工过程实验,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加工过程优化案例8.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设备:进行加工过程实验8.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加工过程影响因素的掌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加工过程优化方法的认识第九章: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9.1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优势学习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9.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优势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实验法:进行自动化设备实验,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案例9.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设备:进行自动化设备实验9.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自动化设备操作的掌握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认识第十章:机械制造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制造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机械制造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学习机械制造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机械制造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机械制造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的影响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技术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过程、影响因素、质量控制、工艺规程设计、切削刀具、切削机床、切削加工过程、自动化技术以及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

2.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为其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和常用术语。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机械制造工艺的编制和执行。

5.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

2. 利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实验法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教材、参考资料等。

2. 准备实际工程案例和实验设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

3. 准备课堂讨论题目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目的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情况。

3.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和常用术语,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

4. 讲解工艺方法: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具体应用。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

6. 课堂讨论:提出讨论题目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7. 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8.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分类掌握机械制造的目的和意义1.2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过程和分类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1.3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机械制造的过程和方法机械制造的目的和意义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的过程和方法讨论法:探讨机械制造的目的和意义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和方法的认识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机械制造目的和意义的掌握第二章:金属材料2.1 课程简介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和热处理工艺2.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能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加工方法和热处理工艺的认识2.3 教学内容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能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和热处理工艺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能案例分析法:分析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实验法:观察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和热处理工艺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属材料分类和性能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金属材料选用原则的认识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加工方法和热处理工艺的掌握第三章:机械加工方法3.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3.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3.3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加工基本方法及其特点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方法的掌握第四章:机械加工精度4.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掌握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4.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加工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分类使学生掌握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4.3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分类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加工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分类案例分析法:分析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及其分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方法的掌握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检验5.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加工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机械加工质量检验的标准和程序5.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加工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质量检验的标准和程序5.3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机械加工质量检验的标准和程序5.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加工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加工质量检验的标准和程序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加工质量检验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加工质量检验标准和程序的掌握第六章:机械加工设备6.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类型和性能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6.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类型和性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6.3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类型和性能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6.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类型和性能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类型和性能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第七章:机械装配技术7.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机械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7.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机械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7.3 教学内容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机械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7.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装配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的掌握第八章:现代制造技术8.1 课程简介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8.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8.3 教学内容现代制造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现代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8.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现代制造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现代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的掌握第九章: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9.1 课程简介了解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具9.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具9.3 教学内容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具9.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具9.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具的掌握第十章: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历史发展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历史发展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3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技术的历史发展机械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历史发展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历史发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掌握第十一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11.1 课程简介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掌握刀具的构造与选用原则1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刀具的构造与选用原则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刀具的构造与选用原则1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刀具的构造与选用原则1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属切削基本原理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刀具构造与选用原则的掌握第十二章:金属切削机床与夹具12.1 课程简介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性能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与使用方法12.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性能使学生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与使用方法12.3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性能机床夹具的设计与使用方法1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性能案例分析法:分析机床夹具的设计与使用方法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属切削机床分类与性能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床夹具设计与使用方法的掌握第十三章: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参数选择13.1 课程简介了解金属切削加工参数的分类与作用掌握加工参数的选择原则与方法13.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金属切削加工参数的分类与作用使学生掌握加工参数的选择原则与方法13.3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加工参数的分类与作用加工参数的选择原则与方法1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加工参数的分类与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加工参数的选择原则与方法1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属切削加工参数分类与作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加工参数选择原则与方法的掌握第十四章: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4.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14.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14.3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1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1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重要性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的掌握第十五章:机械制造安全与环境15.1 课程简介了解机械制造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5.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安全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5.3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安全的重要性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5.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安全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安全重要性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掌握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WHJ,涵盖机械制造概述、金属材料、机械加工方法、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质量检验、机械加工设备、机械装配技术、现代制造技术、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与夹具、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参数选择、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机械制造安全与环境等十五个章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夹具一.机床夹具概述1.机床夹具的作用①保证加工精度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④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生产安全2.机床夹具的分类按应用范围: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成组夹具、组合夹具、随行夹具按使用机床:车夹具、铣夹具、钻夹具、镗夹具、磨夹具等按动力源:手动、气动、液压、电动、磁力、真空等3.夹具的组成①定位元件——确定工件的正确位置②夹紧装置——保证工件正确位置不变。

③对刀及导向装置——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④夹具体——基础件⑤其他装置或元件——如分度装置,联接元件等。

二.工件的定位定位——加工前,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夹紧——使工件保持正确位置,不受力的作用而位移,要将工件压紧夹牢装夹=定位+夹紧1.工件定位的方式(1)直接找正定位——生产率低,精度→工人技术——单件小批或位置要求高定位基准——所找正的表面(2)划线找正定位——精度低——单件小批,复杂件,毛坯精度低定位基准——所划的线(3)夹具定位——生产率高,定位精度高,成批及大量生产2.工件的定位原理(1)六点定则——用空间合理布置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误解:①工件被夹紧,就定位了——并没有保证一批工件的一致位置。

②工件定位后,反方向可移动——定位面与定位点应保持接触(2)限制工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①完全定位——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②不完全定位——限制的自由度<6③欠定位——该限的自由度没有限——绝不允许④过定位——重复限制一自由度——一般不允许正确处理:危害——定位不稳,安装困难,工件或夹具变形措施——去除过定位,修改结构特殊——可用过定位—提高定位稳定性和结构刚度,简化夹具前提——提高工件定位面、夹具定位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注意:理论上要限制的自由度——按加工要求确定——不欠定位实际上所限制的自由度——多于理论要求的——不过定位为承受切削力、简化夹具结构3.定位元件——基本要求①足够的精度②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③足够的强度和刚度④工艺性好(1)平面定位1)主要支承——限制自由度①固定支承——支承钉——球头——毛坯面齿纹——侧面平头——已加工面支承板——光——侧面、顶面斜槽——底面非标支承板——如圆环②可调支承—— 一批工件调一次——限制自由度③自位支承(浮动支承)——只定1点2)辅助支承—— 一个工件调一次——不限制自由度——提高刚度(2)孔定位1)圆柱销(定位销)——短销——定2点长销——定4点2)圆柱心轴——间隙配合心轴——定心精度低——和端面联合定位过盈配合心轴——定心准确、装卸不便——精加工花键心轴——花键孔定位3)圆锥销——定3点4)圆锥心轴(小锥度心轴)——定5点(3)外圆定位1)V 形块——短——定2点 基准是检验心轴的中心长——定4点 ①对中性好活动——定1点 ②非整圆表面定位2)定位套——定心精度低,已加工面定位3)半圆套——大轴件、不便轴向装夹的零件4)圆锥套——反顶尖(4)组合表面定位(一面两孔)——支承板——x 、y 、z菱短圆柱销——x 、y短削边销——z安装——削边方向垂直于两销连线三.工件的夹紧1.夹紧装置的组成和基本要求(1)夹紧装置的组成 1)力源装置——产生夹紧原始作用力2)中间传动机构——①改变作用力的方向②改变作用力的大小③起自锁作用3)夹紧元件——最终执行元件(2)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①不得破坏定位②力适当,不移动、不振动,不损伤、不变形③操作方便,迅速省力④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标准件,自锁性2.确定夹紧力三要素的原则——三要素——作用点、大小和方向(1)夹紧力作用点、方向的确定①应指向主要定位面②夹紧力应落在定位支承范围内③夹紧力应尽量靠近加工面④夹紧力应作用在刚性好的部位上⑤夹紧力最好与切削力、重力方向一致(2)夹紧力大小的估算受切削力、重力、离心力和惯性力等的作用——力(矩)平衡建立力学模型,求出切削力,在最不利的瞬时,求夹紧力大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WHJ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机械制造中的常用加工方法、设备及工艺参数。

3. 熟悉机械制造中的生产组织和管理。

4.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概述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的方法和工艺流程2. 常用加工方法及设备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加工方法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设备3. 机械制造中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的组织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现场的管理4.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强度和硬度等参数工艺参数的计算和选择5. 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轴类、齿轮、螺纹、键、销等零件的加工工艺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阐述重点知识点。

2. 演示: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加工过程和设备。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生产组织和管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方法和工艺流程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 课件:PowerPoint或其他演示软件3.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4.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学术文章等六、教学计划与安排第1周:机械制造概述第2周:常用加工方法及设备第3周:机械制造中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第4周: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第5周: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一)第6周: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二)第7周:课程设计动员及指导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分层教学,确保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刀具耐用度2.内联系传动链3.夹紧4.精基准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6.变值系统误差7.强迫振动 8.简单成形运动9.(液压系统的)压力 10.设计基准11.六点定位原理 12.封闭环13.复合成形运动 14.原理误差15.磨削烧伤 16.完全定位填充题1.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即和。

2.夹具的基本组成有元件、装置、元件、和其它元件。

3.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和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4.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主轴误差和机床导轨误差。

其中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包括、和三种基本形式。

5.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主运动是,主偏角是,刀具前角是,加工(过渡)表面是。

6. 数控机床是由以下三个基本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机床本体。

7. 大规格的换向阀一般采用电液换向阀结构,它是由大规格带阻尼器的液动换向阀和小规格的____________换向阀两部分组合而成。

8. 工艺尺寸链中最终由其它尺寸所间接保证的环,称为____________环。

9. 正态分布曲线中,分布曲线与横坐标所围成的面积包括了全部零件数,故其面积等于____________,其中±3σ范围内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5.根据力的三要素,工件夹紧力的确定就是确定夹紧力的大小、____________和作用点。

10. 工件表面粗糙度越小,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工件的疲劳强度就____________。

11. 在夹紧装置中,基本的夹紧机构类型有:____________、螺旋夹紧机构和偏心夹紧机构。

12. 对于在高转速、重载荷条件下工作的轴,其毛坯的制造方法是____________。

13.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__。

14. 基准平面确定后,前刀面由_______和______两个角确定;后刀面由——和——两个角确定。

.15.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根据切屑形成过程中变形程度的不同,可把切屑的基本形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7. 切削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8. 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是:先选_________,再选_________,最后选_________。

19. 常见毛坯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 工艺尺寸链的两个特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根据其构成尺寸的关系可分为 _________和_________。

20. 加工误差按其统计规律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21. 主轴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22. C6140主轴部件的基本要求有:回转精度、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23. 液压系统中油缸的常用调速方法有三类:______________、容积调速和节流容积调速。

2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次排列的______________组成。

25. 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的公差取决于组成环的公差T(Ai)和总组成环数m,若以极值法原则计算,则封闭环的公差T(A0)为______________。

26. 顺次加工一批工件时,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是不规律地变化,称它为______________误差。

27. 淬火钢在磨削时的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但未超过其马氏体相变温度,工件表面将产生______________烧伤。

28. 从限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分析,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不完全定位、______________、欠定位和______________。

29. 在产品装配工艺中,调整装配法的具体形式有:______________、可动调节法和误差抵消法三种。

选择题。

) ( 则切屑流向为若刃倾角为负,刃倾角的功用之一是控制切屑流向,1.A .流向已加工表面 B.流向待加工表面 C沿切削刃的法线方向流出2.粗加工时,前角应取( )的值;精加工时,前角应取( )的值;加工材料塑性越大,前角应取( )的值;加工脆性材料时前角应取( )的值;材料强度、硬度越高,前角应取( )的值。

A相对较大 B.相对较小 C.任意取3.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

A. vc→ ap→f B.vc →f →ap , C.f→ ap→vc D. ap→f→ vc4. 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

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安装5.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

A.设计基准 B.装配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6.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是( )。

A.完全定位B.欠定位 C.不完全定位7. 工件定位中,由于( )基准和( )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A.设计 B.工艺 C.测量 D.定位 D.装配8. (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车削 B.铣削 C.磨削 D.钻削9. 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 )的形状精度有影响。

A.车削内外圆 B.车削端平面 C.车内外螺纹 D.切槽。

) ( 造成车床主轴抬高或倾斜的主要原因是10.A. 切削力 B.夹紧力 C.主轴箱和床身温度上升 D.刀具温度高11.在Y3150E型滚齿机上加工直齿圆柱齿轮时,滚刀的安装角度δ为( )。

(注:ω:滚刀螺旋升角)A.0°B.±ω/2C.±ω(正负由刀具旋向确定)D.45°12.在高压液压系统中,油泵应采用( )。

A.轴向柱塞泵B.单作用叶片泵C.双作用叶片泵D.齿轮泵1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主要是用来( )。

A.具体指导工人进行操作B.编制作业计划C.生产组织管理D.生产技术准备14.钻夹具中采用快换式钻套,主要是因为( )。

A.它的精度很高B.维修方便C.进行钻、扩、铰多工步加工时更换方便D.摩擦小15.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A.切除大部分余量B.达到形状误差要求C.达到尺寸精度要求D.达到粗糙度要求16.工件表面粗糙度是指波高H与波距L之比L/H( )的表面几何形状误差。

A.大于1000B.大于3000C.小于50D.大于50但小于100017.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后角。

()(A)增大(B)减)不变C(小18.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

1.2.(A)欠定位(B)不完全定位(C)完全定位19.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1.(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20.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1.2.(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精车—超精车21.在车削加工细长轴时会出现形状误差。

()(A)马鞍形(B)鼓形(C)锥形22.在C6140机床传动系统中,主轴属于( )。

A.执行件B.运动源C.传动装置D.传动件23.在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压力取决于( )。

A.液压泵B.负载C.液压缸的直径D.流量24.消除工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方法有( )。

A.淬火B.磨削C.时效热处理D.退火25.工件在定位中出现欠定位,是因为( )。

A.实际被限制自由度数大于加工所要求限制的自由度数B.实际限制自由度数大于六点C.实际限制自由度数少于六点D.加工所要求限制的自由度定位中没有被限制。

) ( 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26.A.保证主轴孔表面加工余量均匀B.保证箱体顶面的加工余量均匀C.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D.减少箱体总的加工余量27.工件在机械加工中允许存在合理的加工误差,这是因为( )。

A.生产中不可能无加工误差B.零件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C.精度要求过高、制造费用太高D.包括上述所有原因四、判断题1.在中等速度切削加工时,热效应使硬质合金刀具产生磨损,其主要形式包括:相变磨损、扩散磨损和氧化磨损。

()2.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现象后,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加。

()3.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140mm的普通车床。

()4.加工原理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消除。

()5.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

()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

()7.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8.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中,都使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即为基准重合原则。

()9.长定位心轴给孔定位,孔轴的接触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时,可以消除工件的四个自由度。

()10. 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

()11. 主切削刃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主偏角c。

( )12. 影响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因素是切削温度。

( )13. 刀具前角增加,切削变形也增加。

( )14.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 )15.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 )16.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

( )17. 采用六个支承钉进行工件定位,则限制了工件的六个自由 )( 度。

.18. 镗内孔时,镗刀尖安装偏低,抗振性较好。

( )19. 加工表面层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能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 )20. 工件受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 )五、简答题1.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那些基本性能?1.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1.什么是装配?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有那些?5. 试述刀具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的区别。

6. 刀具磨损有几种形式?7. 试说明划分加工阶段的理由。

8. 加工误差根据其统计规律可分为哪些类型?9. 什么是误差敏感方向?10. 提高加工精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1. 简述数控机床最适合加工具有哪些特点的零件?12. 简要说明为什么机床部件刚度比我们按实体估计的低?13. 简述工件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4. 保证机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最优先选择的方法是什么?在汽车发动机的活塞销与活塞孔的高精度装配中你建议采用什么装配方法?六、计算题1.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