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情况简介
脑瘫患儿总结分析报告范文
一、背景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一种由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脑部发育受损引起的永久性运动功能障碍。
在我国,脑瘫患儿数量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了解脑瘫患儿的情况,提高对脑瘫患儿的治疗和康复水平,本报告对某地区脑瘫患儿进行了总结分析。
二、资料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某地区脑瘫康复中心,收集了2019年至2021年期间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类型、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效果等。
三、分析结果1. 患儿年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脑瘫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0-6岁,其中0-1岁年龄段占比最高,约为35.6%。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瘫患儿数量逐渐减少。
2. 患儿性别分布在性别方面,男性患儿数量略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2:1。
3. 患儿诊断类型根据诊断标准,脑瘫患儿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等。
在本地区,痉挛型患儿占比最高,约为48.2%,其次是手足徐动型,占比约为28.9%。
4. 康复训练方法针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在本地区,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应用最为广泛,分别占比约为60%和45%。
5. 治疗效果通过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发现经过康复训练后,大部分患儿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其中,痉挛型患儿治疗效果最佳,其次是手足徐动型。
四、结论1. 脑瘫患儿主要集中在0-6岁年龄段,男性患儿略多于女性。
2. 痉挛型脑瘫患儿占比最高,其次是手足徐动型。
3. 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
4. 经过康复训练,大部分脑瘫患儿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得到了改善。
五、建议1. 加强对脑瘫患儿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高早期干预率。
2. 提高脑瘫康复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康复训练质量。
3. 加大对脑瘫康复事业的投入,完善康复设施和设备。
4.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脑瘫的认识和关爱程度。
脑瘫家庭困难情况说明范文
脑瘫家庭困难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相关部门/人员]:您好!我想跟您说说我们家的情况,真的是像一团乱麻似的,难啊。
我家有个脑瘫患者,这就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我们这个小家上。
您知道,脑瘫这病,它可不像普通的头疼脑热,吃点药就好。
这孩子[或者家人]打小就被这病给缠上了,生活不能自理,啥都得靠人照顾。
就说每天的吃喝拉撒吧,那都是一场“战斗”。
穿衣得慢慢穿,吃饭得像喂小婴儿似的一口一口来,上厕所就更麻烦了,得时刻盯着,不然就容易出状况。
这一天下来,家里人就像个陀螺一样,围着他转个不停。
再说说看病的花费吧。
为了给他治病,我们家就像个无底洞一样,钱不断地往里填。
各种康复治疗、检查、买药,那费用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地就没了。
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光了,还跟亲戚朋友借了不少。
每次去医院,看到那缴费单,心里就直发慌,感觉自己就像在一个黑暗的隧道里,看不到尽头。
而且,因为要照顾他,家里能出去赚钱的人也少了。
我[或者家里主要劳动力]想出去找个工作,可心里总是放不下他,万一有点啥事儿,身边没个人怎么行呢?就这么着,家里的收入就像干旱季节的小河,一点点干涸了。
我们家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差了。
吃的、用的都得算计着来,以前还能偶尔买点肉改善改善,现在只能是想想了。
住的地方也很简陋,有些东西坏了都没钱修。
教育也是个大问题。
我们想让他能多学点东西,可特殊教育的资源有限,而且费用也不低。
有时候看着他渴望学习的眼神,我们心里特别难受,觉得自己特别没用,不能给他更好的条件。
我们也想过很多办法,可总是觉得力不从心。
这就像在泥潭里挣扎,越挣扎陷得越深。
希望您能了解我们家的难处,能给我们一点帮助,就像在黑暗里给我们点亮一盏灯,让我们能有一点希望,慢慢从这困境里走出来。
再次感谢您抽出时间来听我唠叨这些。
[家庭申请人姓名][具体日期]。
智力残疾儿童家庭情况介绍
智力残疾儿童家庭情况介绍
智力残疾儿童家庭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每个家庭的情况都可能不同。
然而,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智力残疾儿童家庭状况的关键因素:
1. 家庭经济状况:一些家庭可能因为经济原因而面临困难,这可能影响他们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康复资源的能力。
2. 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观念:家庭成员对智力残疾的认识和态度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照顾和支持。
一些家庭可能会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而另一些家庭可能会感到羞耻或拒绝承认孩子的问题。
3. 社区资源:不同地区提供的社区资源和服务可能有所不同。
一些地区可能有更多的支持和康复机构,而其他地区则可能缺乏这些资源。
4. 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可能会影响他们照顾孩子的能力。
例如,父母或其他亲属可能有身体或精神健康问题,这可能会增加家庭的负担。
5. 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和支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智力残疾儿童家庭来说非常重要。
这可以包括其他家长、专业人士、志愿者组织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对于智力残疾儿童家庭,建立和支持一个积极、包容和支持性的社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这些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以帮助他们在照顾和发展孩子方面取得成功。
脑瘫
脑性瘫痪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生后之脑发育早期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
主要表现为永久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精神行为异常、语言听力障碍及关节脱位等。
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 1.2‰~2.5‰活婴,我国1995~1997年江浙部分地区7岁以下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5‰~1.8‰。
脑瘫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男:女在1.13:1至1.57:1之间。
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广泛开展、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小儿脑瘫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儿童主要的致残原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类于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中医学中没有小儿脑瘫这一病名。
但《诸病源候论》中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及“四五岁不能语候”等有关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记载;《医宗金鉴》将各类迟证归纳为“五迟”之名;五软之名首见于《活幼心书》,指出:“头、颈、手、足、身软,是名五软。
”《幼幼集成》说:“五硬者,手硬、脚硬、腰硬、肉硬、颈硬也。
”而早在《婴童百问》就提出五迟、五软运用钱氏地黄丸补肾以及补肾荣养之品治疗;《保婴撮要》主张使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
中医疗法从古至今一直广泛应用于瘫痪性疾病,其优势在于体现出中医的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与整体康复理念。
传统中医疗法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等可以纠正异常姿势,改善运动障碍,而且中医疗法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体质,增强免疫力,为患儿的康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病因病机】一、中医小儿脑瘫的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
因人赖父母精血的成形,与父母体质、父母年龄、多孕多产、双胎有密切关系,因为其父母精血不充,成胎之时浇灌不足,受胎之后,气血难以长成,出生后身体怯弱,肝血肾精不充,筋骨失养而痿弱,以至瘫痪。
产时及产后由于初生不啼、小产、感邪等因素造成瘀血、痰浊阻于脑络,以致脑髓失其所用,发而为病。
儿童康复门诊病历脑性瘫痪
主诉:生后8年余,至今行走不稳。
现病史: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300g,生后无窒息。
患儿7个月时因“头颅进行性增大5个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诊为“脑积水”行“三脑室造瘘术”,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头颅仍有进行性增大,囟门闭合迟缓。
患儿自8月始,间断就诊于河南医学研究院,给予中药治疗约1年,会翻身。
患儿现行走不稳,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
既往史:否认麻疹、百日咳、猩红热、肝炎等传染病,无传染病接触史。
疫苗接种随当地( 接种史不详)。
否认重大外伤史,否认输血史。
无食物过敏史,对“双黄连”过敏。
体格检查:T 36.5°C P 90次/分R 24次/分BP85/60mmHg wt 35kg发育中等,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
头围59.5cm,头发色黑,未见枕后秃发,前囟己闭合。
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呼吸运动对称,呼吸节律正常,两侧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音。
两肺叩诊音清,未闻及千湿性啰音。
眼神及反应欠灵活。
无自发有意义语言,简单指令执行差。
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无明显异常。
左侧肢体肌力较右侧差,左上肢伸肌改良Ashworth 评级I級,左下肢1+级。
穿矫形器可独走,稳定性差。
双手精细动作能力差,左手明显。
内收肌角120°,双膕窝角130°。
双踝阵挛 一),双Babinski征 -)。
辅助检查:暂无初步诊断:1.脑性瘫痪诊疗意见:1、特殊教育及康复训练;2、给予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精细动作训练、PT训练等康复治疗及经颅磁等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3、健康宣教及家长咨询、培训,鼓励家长树立信心,配合治疗;4、定期行康复疗效评估;5、必要时结合药物辅助治疗;。
脑瘫病例讨论总结范文
一、背景近日,我院收治了一名脑瘫患儿,患者男,8岁,主因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入院。
现将本次病例讨论总结如下:二、病例介绍患者8岁,出生时足月顺产,出生后出现喂养困难,哭闹不止,3个月大时被发现头围较大,6个月大时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如抬头、翻身、坐等动作明显延迟。
1岁时被诊断为脑瘫,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
患儿入院时身高、体重、头围均低于同龄儿童。
三、病例讨论1. 病例特点(1)运动障碍:患儿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如肢体僵硬、肌肉痉挛、姿势异常等。
(2)智力低下:患儿智力发育迟缓,认知功能受损。
(3)语言障碍: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差,理解能力弱。
2. 病因分析(1)产前因素:母亲孕期有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等病史。
(2)产时因素:胎儿宫内缺氧,出生后窒息。
(3)产后因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败血症等。
3. 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病情,给予抗痉挛、改善脑循环、促进神经发育等药物治疗。
(2)康复治疗:针对患儿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3)心理支持:给予患儿家庭心理支持,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四、讨论结果1. 脑瘫病因复杂,需全面评估患儿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具有重要意义,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
4. 家长需积极配合治疗,关注患儿心理健康,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五、总结本次病例讨论,使我们对脑瘫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讨论,提高了我们诊治脑瘫患儿的能力,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脑瘫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主要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受损引起。
这种疾病常常会对患儿的肌肉控制能力、协调性和姿势造成严重影响,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许多困难。
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姿势和运动的异常。
这包括肌肉强度、张力和协调能力方面的问题。
具体来说,脑瘫患儿常出现肌肉紧张和僵硬,导致日常动作和活动的困难。
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肌肉的松弛或无力,使得他们很难维持稳定的姿势或进行正常的动作。
此外,脑瘫患儿的运动协调性也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困难的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协调和动作的协调。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洗澡和上厕所等。
综上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是姿势和运动的异常。
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很多困难。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提供适当的照护和支持至关重要,以帮助患儿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
接下来的章节将继续探讨脑瘫患儿的其他特征和相关议题。
1.2 文章结构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同时介绍了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脑瘫患儿的定义、发病原因和发育的主要特征。
结论部分将对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并思考脑瘫患儿发育的重要性,并展望脑瘫患儿发育研究的方向。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脑瘫患儿的定义,包括对脑瘫患儿的身体功能障碍和运动障碍等方面的描述。
接着,将介绍脑瘫患儿的发病原因,包括胎儿期、出生过程和婴幼儿时期的各种因素对脑瘫发生的影响。
最后,将重点讨论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包括语言能力、智力发育、运动和协调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结论部分将对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强调脑瘫患儿发育的重要性,并探讨脑瘫患儿发育研究的方向,如如何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如何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等问题。
还可以提出对于脑瘫患儿发育的重要性的思考,包括社会对脑瘫患儿的关注和支持等。
脑瘫儿童出院总结
脑瘫儿童出院总结概述在脑瘫治疗的过程中,出院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我院的脑瘫儿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对脑瘫儿童的出院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治疗过程病史患儿XX,男性,3岁,入院时主诉呼吸困难,肢体活动能力差,言语发育迟缓等。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其为脑瘫儿童。
治疗方案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中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给予患儿特定的药物,以改善其症状和减轻不适。
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手段,改善患儿的肌肉张力,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运动功能的发展。
康复训练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儿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认知功能。
出院情况经过XX天的治疗和训练,患儿的症状有了一定的改善。
具体出院情况如下:1.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能够自主呼吸,不需要辅助氧疗。
2.肢体活动能力增强,能够自主控制肢体运动,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活动。
3.言语发育有所改善,能够表达简单的需求和情感。
4.社交能力有所提升,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5.对认知能力的训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注意力和记忆力明显增强。
疗效评估出院时对患儿进行了疗效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功能评估:采用XXX评估量表,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患儿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语言能力评估:采用XXX评估量表,对患儿的语言能力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患儿的语言能力有所提升,能够表达简单的需求和情感。
3.社交能力评估:采用XXX评估量表,对患儿的社交能力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患儿的社交能力有所提高,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4.认知能力评估:采用XXX评估量表,对患儿的认知能力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患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明显增强。
出院建议根据患儿的出院情况和疗效评估的结果,提出以下出院建议:1.继续进行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继续按时服用药物,以维持病情的稳定,并缓解不适症状。
脑瘫儿童送教上门案例
脑瘫儿童送教上门案例一、儿童基本信息小明,男,8岁,患有脑瘫,无法行走和正常说话。
他的父母亲是普通的农民,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家中照顾小明。
因此,经过学校和家长协商,决定为小明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二、病情诊断与评估在接受送教上门服务之前,对小明进行了详细的病情诊断和评估。
医生诊断小明患有痉挛型脑瘫,主要症状为肌肉痉挛、姿势异常和语言障碍。
评估结果发现,小明的认知能力基本正常,但由于身体和语言障碍,他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接受教育。
三、教学计划制定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为他制定了个性化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
同时,根据小明的兴趣爱好,加入了美术和音乐等内容,以丰富他的学习生活。
四、教师资源配置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专门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教师负责小明的送教上门服务。
该教师具备特殊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能够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同时,学校还配备了教学辅助人员,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方法与技巧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技巧。
主要包括:1. 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音乐、故事等形式吸引小明的注意力,让他积极参与其中。
2. 情境模拟: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让小明在模拟情境中学习生活技能。
3. 重复训练:对小明进行重复训练,加强记忆,提高技能水平。
4.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教学,与小明互动,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在为小明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的过程中,家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与家长密切沟通,了解小明的在家表现和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同时,家长也可以向教师反馈小明的需求和问题,共同促进他的成长。
通过家校合作,小明在教学过程中的进步更加明显。
七、长期跟踪与反馈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小明进行了长期的跟踪与反馈。
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小明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同时,定期对小明进行评估,记录他的成长过程,以便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诊疗规范及病列报告
康复诊疗规范
物理疗法
包括热疗、电疗、紫外线照射、 按摩等。
职业疗法
针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功能,帮 助其适应和改善生活自理及卫生 习惯。
言语疗法
增强孩子吐字准确,语言机能协 调。
病例报告
1
张三
男,5岁,患病2年,病情属于轻度肌张力障碍。经过3个月康复训练,肌张力得 到明显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2
李四
多学科参与
康复治疗需要配合医生、康复师、家属等多学科人员进行。
康复训练方法
游戏疗法
通过游戏、玩具等方式伽培养儿童平和心态,提 升免疫力和身体协调性。
水疗法
通过水中训练帮助瘫痪儿童活动 肢体,增强肌肉运动能力。
康复效果评估
1
肌张力
测量患儿肌张力情况。
女,7岁,患病1年,病情较为严重。经过6个月的训练,肢体运动能力得到较大 提升,步态改善,周围感觉得到恢复。
3
王五
男,9岁,患病6个月,属于重度肌张力障碍。经过近1年的康复训练,肌张力得 到明显改善,可以进行一定的自我照料。
康复治疗方案
个性化
针对儿童的个人情况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持续性
康复治疗需要长期持续,一般建议每天进行康复理疗2小时左右。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诊疗规 范及病列报告
脑性瘫痪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本诊 疗规范旨在指导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脑性瘫痪简介
1 概念
脑性瘫痪是一种影响运动及姿势发育的疾病。
2 症状
肌肉强烈紧张、运动情况障碍、步态异常、肢体活动难度大等。
3 治疗
康复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步态
2
检查患儿步态的变化和改善情况。
脑瘫儿童年度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年度,我中心对脑瘫儿童进行了全面康复治疗,现将年度总结报告如下:二、康复治疗情况1. 康复治疗人数:本年度,我中心共接收脑瘫儿童100名,其中男性56名,女性44名;年龄在1-12岁之间。
2. 康复治疗项目:本年度,我中心为脑瘫儿童提供了以下康复治疗项目:(1)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放松、关节活动、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
(2)作业治疗: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手功能训练、精细动作训练等。
(3)言语治疗:包括发音、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训练等。
(4)心理治疗:包括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
(5)家庭康复指导:为家长提供康复训练方法、家庭护理知识等。
3. 康复治疗效果:经过一年的康复治疗,大部分脑瘫儿童在运动、言语、心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运动能力:90%的脑瘫儿童运动能力得到提高,其中40%的儿童基本恢复正常运动功能。
(2)言语能力:80%的脑瘫儿童言语能力得到提高,其中30%的儿童基本恢复正常言语功能。
(3)心理状态:70%的脑瘫儿童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其中20%的儿童基本恢复正常心理状态。
三、存在的问题1. 部分脑瘫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康复治疗费用难以承担。
2. 部分家长对康复治疗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3. 康复治疗资源不足,部分地区康复治疗设施落后。
四、改进措施1.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加大对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投入。
2. 加强康复治疗宣传,提高家长对康复治疗的认识,提高参与度。
3. 加强康复治疗人才培养,提高康复治疗水平。
4. 加强康复治疗设施建设,提高康复治疗条件。
五、结语本年度,我中心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脑瘫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脑瘫患儿情况分析报告
脑瘫患儿情况分析报告引言: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报告旨在分析脑瘫患儿的情况,了解其现状和需求,为改善其生活提供一些建议。
一、脑瘫患儿患病现状1. 发病率高:脑瘫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致残原因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2-3名患病。
2. 年龄分布广泛:脑瘫患儿的发病年龄范围广泛,多发生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
3. 不同类型多样:脑瘫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痉挛型、弛缓型和混合型,而每种类型又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二、影响脑瘫患儿生活的因素1. 运动障碍:脑瘫患儿的主要问题是运动障碍,导致他们难以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和参与学习。
2. 心理问题:脑瘫患儿可能面临困扰和挫折感,导致情绪问题和自尊心受损。
3. 社会互动困难:脑瘫患儿由于运动障碍,往往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自如地参与社交活动,加剧了他们面临的困境。
三、改善脑瘫患儿生活的建议1. 早期干预:早期诊断和干预对脑瘫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他们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2. 多学科合作:脑瘫患儿的治疗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医生和康复师的合作,综合运用医学、物理疗法、职业疗法等手段,以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3.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们应承担起积极参与治疗、关注孩子情绪和提供积极的鼓励等角色,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4. 教育资源:为脑瘫患儿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是改善他们生活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适合他们学习的环境和机会,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论:脑瘫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给患儿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早期干预、多学科合作、家庭支持和教育资源的提供,可以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
建议社会各界加强对脑瘫患儿的支持和关注,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综合以上所述,脑瘫患儿面临着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多方面的挑战,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
动作康复评估报告(脑瘫儿童)
动作康复训练方案(脑瘫儿童)一、儿童基本情况(1)出生史: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
(2)病史: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
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
(3)教育史:2岁开场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承受康复训练。
5岁始能扶杆走路。
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 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
(4)生长发音状况: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
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
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
性格娇气、怕吃苦。
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二、康复训练目的(1)纠正异常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使坐姿有明显改善,能借物站立、依靠物体行走。
(2)对于运动异常采用综合措施进行治疗。
(3)全面关心儿童,注意生活护理和训练效果。
三、康复训练内容小兰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主要在痉挛减轻、姿势改善、畸形矫正、步行能力改善等方面。
具体表现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运动功能的障碍,还有脸部、舌部运动功能障碍。
训练方案主要包括根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四、康复训练方法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心理疏导、药物治疗。
五、康复训练计划训练时间:每周安排3至5节康复课, 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
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
辅助措施:使用脚部作矫形支架。
六、康复训练目标及过程主要采用活动和物理疗法(兼用按摩辅助)进展训练。
利用感觉统合室的康复器具:平衡器等以及专用站立、握力器等对小兰进展粗大动作功能康复训练。
同时注意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小兰力所能及的作业容对其进展精细动作功能的康复训练。
小兰病损病症为肌力降低型,表现为整体躯干、四肢疲软型,特别是下肢疲软无力,对此制定训练计划1个月为1个阶段。
(对小兰进展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承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展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疾病研究报告
小儿脑瘫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小儿脑性瘫痪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儿科,神经内科病症体征:不自主运动,步态不稳,翻身困难,肌张力过高,反应迟钝,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癫痫和癫痫样发作,角弓反张疾病介绍:小儿脑瘫是什么?小儿脑瘫,全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症状体征: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脑瘫婴儿前半期(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
如果持续 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
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 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
.6、固定姿势,小儿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10、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一、康复训练简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特点是肌肉协调能力的障碍和运动功能的受限。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恢复和改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记录一位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效果。
二、患儿情况介绍患儿小明,男性,6岁,被诊断为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
他的家庭非常重视他的康复训练,每周定期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
三、康复训练方案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通过各种运动和手法,改善患儿的肌张力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
我们为小明设计了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方案,包括拉伸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定期的物理治疗,小明的肌张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肢体运动也变得更加协调。
2.语言训练脑瘫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语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通过音标练习、发音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流利和准确。
3.认知训练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将认知训练纳入康复训练方案中。
通过益智游戏、记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训练,小明的认知能力明显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改善。
四、康复训练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小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肌张力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更加灵活和协调。
在生活中,他能够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穿衣、洗脸等。
同时,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自信和积极。
五、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家庭和医疗机构应该共同合作,为脑瘫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服务。
脑瘫幼儿教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脑瘫(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脑瘫幼儿在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我国脑瘫儿童发病率约为1.8‰,约为0.5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脑瘫幼儿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但教育问题成为摆在家长和社会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4岁,出生时因早产、缺氧导致脑瘫。
小明表现为运动障碍,肌肉紧张,姿势异常,语言发育迟缓,认知能力较弱。
在幼儿园接受康复训练期间,教师发现小明在社交、认知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三、案例分析1. 教育目标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教师制定了以下教育目标:(1)改善小明的运动能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培养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认知能力;(3)增强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2. 教育方法(1)康复训练:教师针对小明的运动障碍,采用康复训练方法,如:肌肉放松、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
同时,结合游戏、音乐、舞蹈等形式,提高小明的兴趣和参与度。
(2)认知训练: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故事等形式,培养小明的认知能力。
例如,让小明观察图片中的物体,说出物体的名称和颜色;让小明模仿教师的手势,说出相应的动作。
(3)语言训练:教师采用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提高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让小明模仿教师的发音,说出简单的词语;让小明听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词汇。
(4)社交训练:教师通过组织游戏、集体活动等形式,增强小明的社交能力。
例如,让小明与同伴一起完成游戏任务;让小明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分享、合作。
3. 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运动能力:小明的肌肉紧张程度有所减轻,姿势异常现象得到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2)认知能力:小明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识别简单的物体、颜色和形状;(3)语言表达能力: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能够说出简单的词语和句子;(4)社交能力:小明的社交能力得到增强,能够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流。
小儿脑性瘫痪 病情说明指导书
小儿脑性瘫痪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小儿脑性瘫痪概述小儿脑性瘫痪(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简称小儿脑瘫,亦称Litter 病,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害综合征。
其发病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受损所致。
主要表现为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随感觉、认知、沟通、知觉、行为等异常及癫痫发作,和继发性骨骼肌肉系统异常。
智力正常的患儿通常预后较好,而癫痫频繁发作者预后较差。
英文名称: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其它名称:小儿脑瘫、Litter病。
相关中医疾病:五迟、五软、五硬、胎弱、痿证。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神经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部分患者发病可能跟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颅脑。
常见症状: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主要病因:病因复杂,跟早产、产时缺氧、孕妇妊娠期间重症感染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CT、核磁共振(MRI)、脑电图、脑诱发电位、遗传学检测。
重要提醒:本病经积极康复锻炼及治疗后有望使患儿能独立生活,不应轻易放弃治疗。
临床分类:临床上根据神经病理学特点将脑瘫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以及混合型四种。
1、痉挛型占脑瘫人群的70%~80%,以肌张力增高、痉挛姿势、选择性运动受限和病理性反射为特点,病变位于锥体系通路。
根据受累肢体情况可进一步分为四肢瘫(四肢和躯干均受累)、双瘫(也是四肢瘫,但双下肢相对较重)、截瘫(双下肢受累,上肢及躯于正常)、偏瘫、三肢瘫和单瘫等。
2、不随意运动型占10%~20%,以肌张力不稳定、非对称姿势和不随意运动为特点,可以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病变位于锥体外系的基底节区。
3、共济失调型占5%左右,以肌张力低下、平衡和共济障碍、运动启动缓慢和协调不良为特点,病变位于小脑及其联络通路。
小儿脑瘫名词解释
小儿脑瘫名词解释
小儿脑瘫,也被称为儿童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发育障碍性疾病。
它是
由于在婴幼儿期或儿童期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导致了肌肉功能和姿势的异常。
小儿脑瘫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它不会在成长过程中恶化,但对儿童的生活和日常活动有显著影响,需要终身管理和护理。
小儿脑瘫是一个综合性的术语,其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脑瘫,如痉挛型、强直型、混合型、共济失调型等。
这种疾病的症状是多样的,包括肌肉僵硬、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运动协调困难等。
这些症状在不同儿童之间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可能存在差异。
小儿脑瘫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其中许多病例与产前、围产期或出生后
的因素有关。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脑部感染、脑外伤等。
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也可能对小儿脑瘫的发生起到一定影响。
小儿脑瘫目前无法治愈,但早期诊断和综合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旨在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减轻肌肉痉挛和僵硬,帮助他们实现最大程度的独立生活。
除了医学上的治疗,小儿脑瘫患儿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和关爱。
提供
适当的教育环境、社会参与机会和心理支持对于促进患儿的发展和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小儿脑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儿童运动发育障碍性疾病,对
儿童的生活和日常活动有显著影响。
早期诊断和综合性治疗是管理该疾病的关键,而全面的家庭和社会支持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发展和生活条件。
儿童脑瘫申请书模板
儿童脑瘫申请书模板尊敬的政府部门:您好!我是来自XX市的XX,我代表我家中的脑瘫儿童向您提交这份申请书,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首先,我想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孩子的情况。
我的孩子名叫XX,今年X岁,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为脑瘫。
脑瘫是一种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它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动能力。
由于脑瘫的原因,XX的运动能力受到了限制,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行走和玩耍。
此外,他的语言能力也受到了影响,无法正常说话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和我的家人深感无助。
我们为了孩子的康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每天,我们都陪着他去医院接受康复治疗,同时也进行了各种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尽管如此,孩子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我们的家庭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申请儿童脑瘫救助基金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我们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以减轻我们的负担,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治疗和关爱。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康复资源和教育机会,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为了申请儿童脑瘫救助基金,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材料。
包括孩子的身份证件、家庭户口本、医院出具的正式诊断证明书以及与脑瘫有关的其他医学资料。
我们保证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批准。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重拾快乐和健康。
我们也希望能够借助这个机会,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脑瘫儿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最后,我们衷心感谢政府对我们孩子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走出困境,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诗缘
患儿家属诉患儿5个月时突发高热后出现惊厥,随后出现癫痫,外院诊断“病毒性
脑炎”,予以对症处理后脑炎好转,但仍有癫痫发作。
后多次外院就诊,仍有癫痫发
作,但发作次数较前减少。
目前患儿已3岁,全身肌力下降、不能抬头、翻身、独
坐、站立、行走,不能发音,智力及运动发育均落后。
现为求进一步康复,来我院
治疗。
脊柱、四肢无畸形,肛门及外生殖器检查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
仰卧位:头居中位,双手不能居中线位活动,拇指内扣,双下肢能自然伸展;俯卧
位:不能肘支撑、手支撑及四点撑,不能抬头,不会四爬;坐位:不能短腿坐和长
腿坐,无坐位平衡;立位:不会站立,不能膝曲,跟腱紧张双足下垂;手抓位:不
能主动抓物;异常姿势:O型腿,足外翻,跟腱紧张;肌张力:颈、四肢、躯干均
为低肌张力;言语及智能评价:无意识发喉音,智能落后;GMFSC系统分级:V
级;GMFM评分:0分;ADL评价:3分(吮吸2分),完全依赖。
患儿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纳食、睡眠佳,大小便正常。
查体:仰卧位:
头居中位,双手不能居中线位活动,拇指内扣,双下肢能自然伸展;俯卧位:不能
肘支撑、手支撑及四点撑,不能抬头,不会四爬;坐位:不能短腿坐和长腿坐,无
坐位平衡;立位:不会站立,不能膝曲,跟腱紧张双足下垂;手抓位:不能主动抓
物;异常姿势:O型腿,足外翻,跟腱紧张;肌张力:颈、四肢、躯干均为低肌张
力。
患儿病情稳定,要求今日出院。
经上级医师同意,允许出院。
出院医嘱:1.继
续康复治疗;2.定期康复科复诊。
卢正崎
脊柱、四肢无畸形,肛门及外生殖器检查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神志清,精神可,听理解尚可,言语流利度、清晰度欠佳,复述尚可,命名尚可,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尚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眼震,双眼偏盲。
伸舌居右,咽反射迟钝。
坐位平衡3级,站位平衡尚可。
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各关节被动活动度基本正常。
肌张力(改良Ashworth)检查:右侧肢体2级,其余肌群肌张力均正常。
四肢肢体深浅感觉均尚可。
左侧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骨膜反射均(++),巴氏征双侧(-)。
ADL评分:20分(大便、小便各10分)。
伸舌居右,咽反射迟钝。
坐位平衡3级,站位平衡尚可。
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
各关节被动活动度基本正常。
肌张力(改良Ashworth)检查:右侧肢体2级,其
余肌群肌张力均正常。
四肢肢体深浅感觉均尚可。
左侧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
桡骨骨膜反射均(++),巴氏征双侧(-)。
ADL评分:40分(大便、小便转移、
活动各10分)。
刘速副主任医师查房示:患儿病情稳定,无特殊不适,允许出院。
出院医嘱:1.继续康复治疗2.定期康复科复诊。
患者秦语晨,男性,5岁,因“已5岁余仍不会翻身、坐站行走”入院。
患儿为顺产儿,具体母体妊娠期情况、胎产情况、出生时体重、Apgar评分等均不详。
一岁时家长发现其智力、运动发育迟缓,不会翻身、独坐、站立和行走,在苏州儿童医院诊断为“脑性瘫痪”,并予康复治疗。
专科检查:仰卧位:头不能居中,双手不能
居中线位活动,无主动抓物,双下肢不能自然伸展;俯卧位:肘支撑、手支撑及四点撑差,能抬头,不会四爬;坐位:不能短腿坐和长腿坐,坐位平衡不能;立位:无法站立,双足内翻、下垂,跟腱挛缩,呈剪刀步;手抓位:拇指内扣,不能主动抓物;异常姿势:角弓反张,双足下垂内翻;肌张力:上肢I+,下肢Ⅱ级;言语及
智能评价:言语及智能评价:可无意识发喉音,智能落后;ADL评价:完全依赖。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1*10^9/L,红细胞:4.5*10^12/L,血红蛋白:130.0g/L。
入院诊断: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仰卧位:头不能居中,双手不能居中线位活动,无主动抓物,双下肢不能自然伸展;俯卧位:肘支撑、手支撑及四点撑差,能抬头,不会四爬;坐位:不能短腿坐和长腿坐,坐位平衡不能;立位:无法站立,双足内翻、下垂,跟腱挛缩,呈剪刀步;手抓位:拇指内扣,不能主动抓物;异常姿势:角弓反张,双足下垂内翻;肌张力:上肢I+,下肢Ⅱ级;言语及智能评价:言语及智能评价:可无意识发喉音,智能落后;ADL评价:完全依赖。
刘速副主任医师查房示:患儿病情稳定,无特殊不适,
秦宇优专科检查:仰卧位:头能居中,双手能居中线位活动,能主动抓物,双下肢能自然伸展;俯卧位:能肘支撑、手支撑、四点撑,能抬头,会四爬;坐位:能短腿坐和长腿坐,坐位平衡无;立位:能独站立,双足内翻、下垂,跟腱挛缩,尖足;手抓位:可主动抓物;异常姿势:多呈醉酒步态;肌张力:四肢正常;言语及智能评价:可意识发喉音,能回答问题,但反应稍迟钝,智能落后;四肢平衡能力欠佳,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辩距不良,步态不稳,已跌倒,ADL评价:部分依赖。
仰卧位:头能居中,双手能居中线位活动,能主动抓物,双下肢能自然伸展;俯卧位:能肘支撑、手支撑、四点撑,能抬头,会四爬;坐位:能短腿坐和长腿坐,坐位平衡无;立位:能独站立,双足内翻、下垂,跟腱挛缩,尖足;手抓位:可主动抓物;异常姿势:多呈醉酒步态;肌张力:四肢正常;言语及智能评价:可意识发喉音,能回答问题,但反应稍迟钝,智能落后;四肢平衡能力欠佳,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辩距不良,步态不稳,已跌倒,ADL 评价:部分依赖。
王丹宁仰卧位:头能居中,双手能居中线位活动,有主动抓物,双下肢能自然伸展,能自己翻身;俯卧位:能肘支撑、手支撑,能四点撑,能抬头保持中立位,能四爬;坐位:能短腿坐和长腿坐,坐位平衡2级;立位:能扶站,下肢长短腿,左下肢比右下肢短约1cm;手抓位:双手能主动抓握,达侧指捏;异常姿势:脊柱侧弯,下肢长短腿;肌张力:四肢肌张力低;言语及智能评价:可简单回答问题,智能落后;ADL评价:重度依赖
徐浩明仰卧位:头能居中,双手能居中线位活动,有主动抓物,双下肢能自然伸展;俯卧位:能肘支撑、手支撑及四点撑,能抬头,会四爬;坐位:可以短腿坐和长腿坐,坐位平衡;立位:会站立,膝屈,跟腱紧张双足无下垂;手抓位:能主动抓物;异常姿势:肢体协调不灵活;肌张力:四肢肌张力正常;言语及智能评价:可有意识发喉音,智能落后;GMFM评分:19分;ADL评价:35分,大部分依赖
朱芝颖专科检查:神志清、精神可,仰卧位:头能居中,双手能居中线位活动,能主动抓物,双下肢能自然伸展;俯卧位:能肘支撑、手支撑,不能四点撑,能抬头,会四爬;坐位:能短腿坐和长腿坐,坐位平衡无;立位:不能独站立,左髋外翻;跟腱紧张;手抓位:可主动抓物;异常姿势:无;肌张力:四肢正常;言语及智能评价:可意识发喉音,不能回答问题,但反应稍迟钝,智能落后;GMFCS:IV级,ADL评价:重度依赖。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暂缺。
入院诊断:脑瘫:双瘫。
诊断依据:1、患儿不能独坐、站立、行走伴智力落后13月;2.查体:仰卧位:头能居中,双手能居中线位活动,能主动抓物,双下肢能自然伸展;俯卧位:能肘支撑、手支撑,不能四点撑,能抬头,会四爬;坐位:能短腿坐和长腿坐,坐位平衡无;立位:不能独站立,左髋外翻;跟腱紧张;手抓位:可主动抓物;异常姿势:无;肌张力:四肢正常;言语及智能评价:可意识发喉音,不能回答问题,但反应稍迟钝,智能落后;GMFCS:IV级,ADL评价:重度依赖。
鉴别诊断:该病应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鉴别,后者有一般无智能障碍。
流畅运动系统:肌容积无明显异常。
左上肢体肌力5-级,左下肢体肌力5-,右上肢体肌力5-级,右下肢体肌力5-。
肌张力无明显异常。
共济运动:指鼻、轮替及跟膝胫试验无明显异常。
不自主运动:无。
感觉系统:浅感觉:痛、温、触觉无明显异常,无分离性感觉障碍,无节段性痛温觉减退。
深感觉:关节位置觉、运动觉无明显异常,振动觉无明显异常。
皮层觉:无明显异常。
反射:浅反射:左右侧腹壁反射++,肛门反射++。
深反射:左右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尺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病理反射:Hoffmann(-),Babinski(-),Chaddock(-),Gordon(-),Oppenheim(-),踝阵挛(-),髌阵挛(-)。
脑膜刺激征:颈部无抵抗,Kerning氏征阴性,Brudzinski氏征阴性。
植物神经:皮肤划痕征阴性,泌汗无明显异常。
Horner氏征阴性。
无直立性低血压,膀胱直肠功能无明显异常。
ADL评分:100分。
黄梓琪专科检查:仰卧位:头能居中,双手能居中线位活动,有主动抓物,双下肢能自然伸展;俯卧位:肘支撑、手支撑、四点撑欠佳,能抬头,会四爬;坐位:能短腿坐和长腿坐,坐位平衡3级;立位:扶持下站立;手抓位:手能正常抓握,有主动抓物;异常姿势:无角弓反张;肌张力:左踝背伸2级,右踝背伸1+级;言语及智能评价:可有意识发单音,智能稍落后。
GMFSC系统分级:Ⅳ级,GMFM评分:44分;ADL评价:16分,重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