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设计简介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涉及食品的物理、化学和工程学知识。

在该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食品的制造、加工和贮存方法,掌握食品加工原理和技术,以及对工业生产设备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等。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

教学目标1.理解食品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学原理。

2.掌握食品制造、加工和贮存等基本工艺方法。

3.熟悉食品加工原理和技术,对工业生产设备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理论知识1.食品工程原理概述2.食品结构与成分分析3.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4.食品物流和贮存5.食品安全与检测实践操作1.食品成分分析实验2.食品加工实验3.食品生产流程优化实验4.食品安全检测实验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掌握食品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学原理。

2.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理解。

3.课堂讨论:通过课堂互动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

4.课外作业: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掌握的巩固。

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主要通过期末考试(笔试、实验、综合考试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测评。

2.学生评议: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授课效果等的反馈和意见,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教学资源1.教材:《食品工程原理》(第八版)2.实验仪器和设备:分析天平、烘箱、深冷冰箱、高速离心机等3.实验材料:牛奶、鸡蛋、苹果、葡萄等食材4.教学平台: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教学考虑1.确保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

2.强调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适当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知识和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4.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改进和优化教学。

总结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涉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设计

1.3.3 水力直径(参赛内容)
一、教学目的 了解异形管道水力直径的概念和计算
按图讲解,举例套管环隙 管道和矩形管道的计算
二、教学思路
(1)异形管道水力直径的定义
(2)利用水力直径代替雷诺数公式里的物理量——直径
(3)举例进行水力直径的计算
1.3.4 圆管中的层流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圆管层流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的计算;等径 圆管沿程水头损失公式,层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 (2)了解圆管层流哈根-泊肃叶定律,圆管层流切应力 和总摩擦力的计算 (3)熟悉黏性底层、水力光滑管与水力粗糙管的相关概 念 二、教学思路 1.3.4.1 速度分布与流量
按图讲解
(2)绝对粗糙度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3)水力光滑管与水力粗糙管的概念及相关性质
强调水力光滑和水力粗
糙是相对多变的。
<课堂小结>
1、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
2、雷诺数的计算和管内液体流态的判断标准
重点公式小结
3、圆管层流平均速度和最大速度的计算
4、达西公式和层流沿程阻力系数
按图讲解,并结合上节课 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流
(2)根据不可压缩流体密度不变的性质,推导出不可压 量计算公式讲解
缩流体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
★ 记忆:稳定流动连续
(3)根据不可压缩流体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推导出不可
性方程
压缩流体平均流速的性质
1.3.2 雷诺实验与雷诺数(参赛内容)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雷诺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按图讲解
(2)等径层流管路的水头损失就是管路两端压强之差, 根据上节课所学的 稳定
由此推导等径圆管沿程水头损失公式
流动能量平衡方程 推导
(3)达西公式(层流、紊流均适用)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食品工程原理的课程设计》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的总结性教学实践环节,是利用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程制图和机械设计等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设计一些简单的食品加工过程或食品加工设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增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食品工程原理的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就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加强锻炼: 1)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2)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迅速准确地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4)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3.适应专业:适用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

4.学时与学分:《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总学时一周,共1学分。

5.先修课程:1)高等数学2)大学物理3)物理化学4)食品工程机械基础5)食品工程原理6.推荐教材:《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写,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3,9建议参考书目:①《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2~5卷),化学工业出版社;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编写组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3册),1978;③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新版)(上、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7④杨同舟.《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⑤蒋维钧,戴献元等.化工原理(上、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⑥谭天恩,麦本熙等.化工原理(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6。

⑦无锡轻工业学院等,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轻工业出版社,1981,2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以学生查询大量资料并计算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副的方法。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必修课程。

本文将围绕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进行阐述,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食品工程领域有所建树。

一、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要求包括:1、熟练掌握食品化学、物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规范等实际技能;2、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食品加工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优化;3、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和企业管理者沟通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实验和论文。

实验部分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和生产的操作实验,包括食品配方设计、工艺流程设计、设备操作和生产管理等;论文部分主要包括针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包括原料性质和质量控制、加工过程和工艺优化、产品品质保证和营养分析等。

针对以上内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课程设计: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的演示,深入学生对于食品工程原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2、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操性,增加食品工程实验的内容并进行充分讲解;3、注重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安排多人分组进行课程设计;4、强调个人的分析设计能力,让学生针对食品工程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三、课程设计的评估和改进为了确保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评估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针对课程设计的评估和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学生学习成绩、课程反馈和企业反馈为主要依据;2、优化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实操性,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3、给予充分的团队和个人评价,分别对团队合作和个人分析设计能力进行评价;4、不断引入前沿的食品工程理论和技术,扩充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介绍食品加工过程及相关理论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并不仅限于理论,而是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为了充分发挥该课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设计实际应用案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一步加深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

本次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加工工程的模拟实验,进一步了解食品加工过程及其原理,掌握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技能。

以下将进一步介绍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实验准备在授课前需要进行实验准备,首先是实验装置的布局。

整个实验过程需要用到水槽、电动搅拌器、冷却水循环系统、制冰机等多个设备,因此需要将各个设备进行合理布局,使实验效果更加良好。

另外,对各个设备及试剂物料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以免影响实验的效果。

二、实验内容该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红枣酱的加工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并掌握一些基础的加工技能。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新鲜的红枣、糖、白醋。

2、对红枣进行清洗、切片去核。

3、加入适量糖和白醋,按照一定的配方要求进行混合。

4、将混合物放入电动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同时控制搅拌器的转速。

5、将搅拌至一定时间,然后加入制冰机冷却,使其达到降温效果。

6、对制成的红枣酱进行质量检测,观察其颜色、口感和细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的实验过程,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真实加工环境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食品加工过程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掌握一定的加工技能。

三、实验意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内核在于掌握基础的加工技能与探究理论知识。

通过编制并完成实验,将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应用之中,使学生在课堂外获得了更多的技能及经验。

此外,还将有机会进行实验或工作的交流与思考,培养出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体现,其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术科学能力,更注重其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交流协作、实践操作技能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丰富性和实践性,更能展示专业本质和应用价值。

食品工程原理第三版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第三版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第三版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介绍本课程设计是针对食品工程原理第三版的课程要求所设计的,旨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与实践,加深学生对于食品工程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本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课堂理论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和讲解掌握工程原理知识,第二部分为实践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仿真模拟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过程2.1 课堂理论学习本课程理论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食品工程原理概述2.食品化学与营养学基础3.生物与微生物基础4.食品传热传质与反应工程5.食品加工及贮藏工程6.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生应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堂讲解,熟练掌握以上内容,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发现实际问题,为后续的实践设计做好准备。

2.2 实践设计本课程设计实践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食品加工工艺流程仿真设计2.食品加工过程参数优化3.食品质量控制技术应用4.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应用2.2.1 食品加工工艺流程仿真设计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先了解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掌握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然后,学生应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工艺仿真软件完成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的仿真设计。

仿真设计应包括工艺流程的选择和参数优化,以达到最佳食品加工质量。

2.2.2 食品加工过程参数优化在仿真设计基础之上,结合实验室实际操作,学生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品种和加工工艺,对加工过程中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学生应选择适当的论证方法,对优化前后的加工质量进行比较分析。

2.2.3 食品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学生应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所加工的食品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学生应掌握常用的检测方法、设备和技术,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加工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2.4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应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学生应结合国内外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对所加工的食品产品进行安全控制。

哈尔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哈尔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哈尔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食品工程基本原理,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2. 使学生了解哈尔滨食品工程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 帮助学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对食品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食品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食品工艺设计和优化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食品工程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食品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食品工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食品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工程原理概述:介绍食品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让学生对食品工程有整体的认识。

教材章节:《食品工程原理》第一章内容列举:食品工程定义、发展简史、食品加工基本原理。

2. 食品加工技术:讲解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及其原理,包括腌制、烘焙、发酵、冷冻等。

教材章节:《食品工程原理》第二章内容列举:腌制技术、烘焙技术、发酵技术、冷冻技术。

3. 食品质量与安全:介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控制方法,使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食品工程原理》第三章内容列举: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检测技术。

4. 食品工程设计:讲解食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优化方案的能力。

教材章节:《食品工程原理》第四章内容列举:食品工艺设计原则、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

5. 哈尔滨食品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哈尔滨地区食品工程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大学食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学食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学食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食物加工的基本原理,包括食品的物性变化、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保留与损失。

2. 掌握食品加工中常见的工程技术及其应用,如干燥、冷藏、加热、无菌包装等。

3. 了解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控制方法,以及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分析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并提出优化方案。

2. 能够设计简单的食品加工流程,结合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食品加工相关的信息,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初步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食品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食品加工技术与创新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食品加工对公共健康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伦理观念,使其在实践中能够考虑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设计针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的前序知识基础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设定了具体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同时培养其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为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涉及食品物性变化、食品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食品质构与感官评价等,对应教材第1章至第3章。

2. 常见食品加工技术:包括干燥、冷藏、加热、无菌包装、发酵等,对应教材第4章至第7章。

3. 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涉及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等,对应教材第8章至第10章。

4. 食品标准与法规:介绍国内外食品标准、法规体系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11章。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如下:1. 前两周:重点讲解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油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食品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运用食品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食品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

(2)掌握食品原料的选择、处理和加工方法。

(3)熟悉食品工程的质量控制、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要求。

(4)了解食品工程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食品原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2)能够根据生产需求,设计食品加工工艺流程。

(3)能够进行食品工程的生产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4)具备食品工程项目的管理和评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食品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食品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

2.食品原料的选择、处理和加工方法。

3.食品工程的质量控制、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要求。

4.食品工程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

5.食品工程项目的管理和评估。

具体到教材的章节,包括:1.绪论:食品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趋势。

2.食品原料:食品原料的种类、特性和选择。

3.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方法、原理和工艺。

4.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质量控制方法、体系和认证。

5.食品安全卫生: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和措施。

6.环境保护:食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

7.生产设备:食品生产设备的选择和应用。

8.技术工艺:食品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

9.项目管理:食品工程项目的管理和评估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以及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以后,进一步学习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食品工程原理和相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工程设计的实践。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掌握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标准,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文字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和结果;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尊重实际问题向实践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经济观点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有: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辅助设备的选型: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设备规格型号的选定。

工艺流程图:以单线图的形式描绘,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物料方向、物流量、主要测量点。

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图面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技术特性表和接管表。

编写设计说明书:可按照以下几步进行:1、课程设计准备工作①有关生产过程的资料;②设计所涉及物料的物性参数;③在设计中所涉及工艺设计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④设备设计的规范及实际参考图等。

2、确定设计方案3、工艺设计计算4、结构设计5、工艺设计说明书⑴封面:课程设计题目、学生班级及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⑵目录⑶设计任务书⑷概述与设计方案的简介⑸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⑹工艺设计计算⑺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⑻设计结果汇总表⑼设计评述⑽工艺流程图及设备工艺条件图⑾参考资料⑿主要符号说明以上即为我们在课程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三、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内容1. 确定设计方案(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2)流程安排2. 确定物性参数(1)定性温度;(2)定性温度下的物性参数3. 估算传热面积(1)热负荷;(2)平均传热温度差;(3)传热面积;(4)冷却水用量4. 工艺结构尺寸(1)管径和管内流速;(2)管程数;(3)平均传热温度差校正及壳程数;(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5)壳体内径;(6)折流板;(7)其它附件;(8)接管5. 换热器核算(1)传热能力核算;(2)壁温核算;(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四、设计任务和操作条件某生产过程中,需将6000kg/h的油脂从140℃冷却至40℃,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两流体的操作压力均为0.4Mpa。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概述1、目的学会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查阅资料,使用手册搜索公式和数据。

2、任务和时间(1)见任务书。

(附页)(2)时间为避免制图室使用冲突,时间协商。

3、步骤(1)查阅资料,拟定设计方案,进行工艺计算和结构设计。

(2)绘图。

(3)编制说明书。

4、作业档案袋+说明书+图纸。

二、说明书的内容和要求(一)内容1、封皮(见附页)2、目录:主要项目(见附页)3、设计说明(1)设备作用;(2)工艺流程示意图;(3)选用该设备的理由、依据和优缺点;(4)设备的放置型式,进出物料口;(5)设备的结构特点;(6)特殊问题处理。

4、工艺计算包括:热负荷、冷却水用量、传热面积、管子(尺寸、数目、排列方式)、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的校核。

5、设备结构的设计包括:壳体的直径、长度和厚度;管板尺寸、厚度和结构;封头、法兰、接管、接管箱的结构、尺寸和材料。

6、设计结果汇总(1)工艺计算:主要结果;(2)结构设计:管板、法兰、接管箱和封头等主要尺寸。

7、对设计的评价写出本次设计的特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8、参考文献以便审阅者查对。

(二)要求1、公式和数据应注明来源;2、设备及附件尽量标准化;3、主要部件应在说明书上画图表示;4、说明书上应详细列出计算过程。

三、设计图纸1、1号图纸包括主视图、侧视图、节点放大图,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技术要求,明细表。

2、技术要求(1)装配的技术要求;(2)管板的技术要求;(3)折流板、支承板的技术要求。

3、管口表包括冷却水进出口、蒸汽进口、冷凝水出口、不凝气排出口五个接管口的规格及用途。

4、技术特性表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物料名称和传热面积。

四、设计方案的确定1、确定换热器的型式2、流体流动的空间及方向3、流速的选择4、确定冷却水出口温度五、工艺计算根据任务书给出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

化工工艺计算一、一些基本设计数据的确定此次设计的物料为:管程:清洁河水 壳程:饱和水蒸气 根据要求,设计原始数据如下:1.蒸汽处理量h W2.真空度3.当地大气压:760mmHg4.绝对压强P 绝 =大气压强-真空度 [1] 二、传热面积的初定在稳定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随K 温度变化 不大时,根据总传热速率方程:tK Q S m∆=0有效[2]式中:S———换热管外表面积 ,m 2; Q有效———传热速率(热负荷),W ;K———基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速,W /(m 2·℃);mt ∆———平均温度差,℃。

食品工程原理干燥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干燥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干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食品干燥的基本原理,理解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的机制;2. 学习食品干燥技术及设备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同干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 了解食品干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掌握评价干燥效果的相关指标。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食品特性设计合理的干燥工艺;2. 能够分析并解决食品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干燥效率及产品质量;3. 能够运用食品干燥设备进行实验操作,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食品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对食品干燥技术的认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学会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食品干燥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食品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干燥的基本理论、技术和设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食品科学基础知识,但对于食品干燥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食品干燥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干燥基本原理:包括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干燥过程中水分的迁移机制、干燥动力学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食品干燥原理2. 食品干燥技术与设备:介绍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常用干燥技术及其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教材章节:第二章 食品干燥技术与设备3. 食品干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分析干燥过程中食品营养成分、色泽、口感等的变化,探讨影响干燥质量的因素;教材章节:第三章 食品干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4. 干燥工艺设计与优化:学习干燥工艺参数的选取与优化,包括干燥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的调整;教材章节:第四章 干燥工艺设计与优化5. 食品干燥实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食品的干燥特点及解决方案;教材章节:第五章 食品干燥实例分析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食品干燥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教材章节:第六章 食品干燥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安排1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2学时,实践操作4学时。

食品工程课程设计讲稿与教案 精品

食品工程课程设计讲稿与教案 精品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讲稿与教案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性质、内容和任务食品工程原理所研究的是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及常用设备的设计计算的方法。

不仅要求同学们学会和掌握这些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实验、习题、课程设计都是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有效实践过程,但是,课程设计和习题等有不同之处:1、课程设计不仅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而且还要确定工艺流程,确定保证工艺过程正常进行的措施,确定对过程进行检查和调节的方法,此外,还须对设备的结构进行安排和计算,并且用工整的图形把这些结果表达出来,设计的全过程是一个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的过程,设计结束要编写出有计算、有论述的技术文件—说明书。

2、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数据与习题相比是不充分的,不完全的,某些数据要同学们自己确定或通过查资料、手册获得。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应该具备这样三个基本的能力:综合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同学们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利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工程技术观念。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食品工程设计的面非常广泛,包括了工艺、机械、自动控制、电气运输、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三废处理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但食品工程设计的核心是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食品工艺设计中的部分内容。

(包括五个方面)。

(一)、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的任务是确定生产方法及生产流程,是全部工艺设计的基础。

借鉴有关设计文件,拟定一个流程方案,然后进行定量的工程计算、比较、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流程,确定主体设备的及其主要元件、布置流程图。

方案设计时应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一个最佳设计方案的标准是:设计成果符合优质、高产、安全、低消耗的原则,即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最佳,尽量采用新科技。

食品工程原理课设

食品工程原理课设

食品工程原理课设一、引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向学生介绍食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本文将围绕食品工程原理展开,探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热传导、传质、反应动力学等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热传导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质中传递的过程,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理之一。

在食品加工中,热传导的应用广泛,例如在食品热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传热速率和时间,可以达到杀菌、保鲜、改善口感等目的。

此外,在热食品加工中,热传导的原理也被用于冷热交替处理,以改善食品质地和口感。

三、传质过程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传质是指物质在不同相之间传递的过程,对食品加工中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食品脱水过程中,通过传质原理,可以将食品中的水分迅速去除,达到保鲜和延长食品寿命的目的。

此外,传质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调味料的浸提过程,通过溶剂和食材之间的传质作用,提取出食材的香味和营养物质。

四、反应动力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反应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发生的速率和影响因素,对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反应控制至关重要。

例如,在食品酿造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反应动力学参数,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和产物质量,从而制造出优质的酿品。

此外,反应动力学的原理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研发,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和物质转化程度,可以调控食品的质感、颜色和口感。

五、食品工程原理与食品安全食品工程原理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通过理解和应用基本原理,可以有效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危害因素。

例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食品安全。

此外,传质和反应动力学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食品中的添加物控制和降解过程,以确保食品中不会存在过量或有害物质。

六、食品工程原理的创新与发展食品工程原理作为一门学科,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加工技术和原理不断涌现,为食品工程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食品工程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概述本次食品工程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对食品工程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

课程设计主要涉及食品工程领域的基础实验内容,包括影响食品品质的一些因素以及食品加工中所采用的一些常见工艺和设备。

希望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掌握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流程,提高食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设计内容实验1:蔬菜加工技术实验1.实验目的:学生通过研究蔬菜加工的技术及参数等因素来掌握蔬菜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评价蔬菜产品的质量指标。

2.实验器材:切菜机、清洗机、称量仪器、烘干箱、显微镜等。

3.实验步骤:•选择新鲜的蔬菜,进行清洗、削皮、去污和切碎。

•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如烫熟、烤干、烘干等),制备出不同口感、色泽和品质的蔬菜产品。

•对不同工艺所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评价其质量指标,如含水率、维生素含量和质感等。

实验2:调味品制备与评价实验1.实验目的:学生通过制备不同调味品配方,掌握调味品制备的方法和工艺流程,评价不同配方所制备出的调味品口感和品质指标。

2.实验器材:计量仪器、研磨机、电磁炉、调味品容器等。

3.实验步骤:•根据不同调味品的配方要求,精确称量原料,制备出不同口感、味道、香气和色泽的调味品。

•对不同配方所制备出的调味品进行口感评价和质量指标测定,如酸值、氨基酸含量、色泽等。

实验3:果蔬加工设备操作实验1.实验目的: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使用果蔬加工设备,掌握不同加工设备的特点、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提高对生产设备的了解和使用能力。

2.实验器材:水果切割机、果汁机、糖化罐等果蔬加工设备。

3.实验步骤:•操作不同的果蔬加工设备,制备出不同口感、颜色和质感的产品。

•对设备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排除常见故障,以免导致生产中断或质量问题。

•维护保养设备,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结语本次食品工程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内容涉及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实验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深入了解食品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流程。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食品工程原理》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机械制图》、《物理化学》等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完成某一个单元操作的设计任务,从而得到食品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它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课程不仅为《毕业设计》后继课程或教学环节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是实践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化工、生化、环保等生产过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及操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给定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独立、正确地完成以某项单元操作为主的设计任务。

(2) 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食品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查阅资料,选用公式,搜集数据的能力;迅速准确地进行工程计算及应用计算机编程计算的能力;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表达设计结果的能力。

(3)通过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由吸收系统设计、精馏系统设计、干燥系统设计、多效蒸发系统设计和列管换热器设计五大部分组成。

根据实际情况由学生完成其中一种设计。

各单元操作设计基本内容如下:1.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工艺参数的选定,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工艺设计计算,设备的结构设计计算等。

3.辅助设备的选型: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设备规格型号的选定。

4.工艺流程图:以单线图形式绘制,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物料流向,物流量,热流量,主要测量点。

5.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图面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技术特性表和接管表。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摘要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摘要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食品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 帮助学生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在工程原理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食品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2. 让学生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食品工程案例,提高信息处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食品工程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食品工程,关注食品行业发展的积极态度。

2. 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食品工程原理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食品工程原理基本概念:食品加工、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等。

2.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程问题: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传热等。

3. 食品加工技术:干燥、杀菌、冷藏、包装等。

4.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HACCP、ISO22000、食品安全法规等。

5. 食品工程设计: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工厂布局等。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1. 第1周:食品工程原理基本概念,引入食品加工、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等内容。

2. 第2-3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程问题,分析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传热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3. 第4-5周:食品加工技术,学习干燥、杀菌、冷藏、包装等技术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4. 第6-7周: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了解HACCP、ISO22000等管理体系,掌握食品安全法规。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日记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日记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日记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食品工程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工程原理,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传质学等基础知识;理解并能够描述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程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掌握食品工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食品工程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案例学习,让学生设计简单的食品加工流程;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如CAD等)绘制食品工艺流程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食品工程学科的兴趣和认识,激发他们探索食品科学领域的热情;培养学生具备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认识到食品工程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健康生活方面的社会责任。

分析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今后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考虑到学生为高中二年级理科生,已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课程目标设定在能够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在此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具体分解为以下学习成果:1. 能够准确解释食品工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和概念。

2. 能够分析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食品加工流程设计和专业软件操作。

4. 能够表达对食品工程学科的兴趣,以及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食品工程基本原理:涵盖热力学、流体力学、传质学等基础知识,对应教材第1章至第3章,介绍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物料流动和物质传递等现象。

2. 食品加工工程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程问题,如温度控制、湿度调节、流体流动等,参考教材第4章至第6章,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3. 食品工厂设计和操作原则:讲解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原则、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对应教材第7章至第9章,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食品工程应用实践:开展食品加工流程设计和专业软件操作训练,以教材第10章为参考,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番茄双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设计*名:**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三班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5.6.7目录1.设计题目: (3)2.任务书 (3)2.1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3)2.2设计项目 (3)3.蒸发工艺设计计算 (4)3.1各效蒸发量及完成液液浓度估算 (4)3.1.1总蒸发量的计算 (4)3.1.2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量 (4)3.2多效蒸发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 tΔ差的确定 (6)3.3根据有效传热总温差求面积 (8)3.3.1则重新分配温差 (9)3.3.2计算各效料液温度 (9)3.4温差重新分配后各效蒸汽的参数 (9)3.5计算结果列表 (11)4.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11)4.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 (12)4.2循环管的选择 (12)4.3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3)4.4分离室面积的确定 (14)4.5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 (17)5.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8)5.1汽液分离器 (18)5.2蒸汽冷凝器 (18)6. 工艺计算汇总表 (19)7. 对本设计进行评述 (19)参考文献 (20)1.设计题目:番茄双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设计2.任务书2.1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含固形物6%(质量分率,下同)的鲜牛乳,拟经双效真空蒸发装置进行浓缩,要求成品浓度为25%,原料液温度为第一效沸点(60℃),加热蒸汽压力为300kPa(表),冷凝器真空度为93kPa,日处理量为19吨/天,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试设计该蒸发过程。

假定采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双效并流进料,效间流动温差损失设为1K,第一效采用自然循环,传热系数为900V/(m2·k),第二效采用强制循环,传热系数为1800V/(m2·k),各效蒸发器中料液液面均为1m,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并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忽略热损失。

2.2 设计项目2.1写出设计计算书(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尽量表格化)。

2.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2.3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2.4主要辅助设备选型,包括气液分离器及蒸汽冷凝器等。

2.5绘制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

2.6对本设计进行评述。

3. 蒸发工艺设计计算3.1各效蒸发量及完成液液浓度估算 3.1.1总蒸发量的计算W=F(1-nX X 0) F=81000*19=2735 ㎏/h 则 W=2735*(1-%25%6)=2078.6㎏/h 设两效的蒸发量相等,W1:W2=1:1.1 且W 1=1180.3Kg/h W2=938.4Kg/h 则 X 1=10W F FX -=3.1180273506.0*2735-=0.1 X 2=210W W F FX --=4。

898-3.1180273506.0*2735-=0.253.1.2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量据已知条件,定效间流动温差损失为1K ,查饱和水蒸气表,列出各热参数值如下表各热参数值可计算β1=11r T T F -=0 β2=221r T T -=1000*23963.4260-=7.4*10—6 K ·㎏/J C PF =C PV (1-V F )=4178*(1-0.06)=3927.32 J/㎏·K 在60℃下 水的C PV =4178 J/㎏·K 热利用系数η一般可取 0.98 V 1=(S 1+FC PF β1)*η1= S 1η1=0.98S 1 V 2=[S 2+(FC PF - C PV V 1)β2]*η2=[V 1+(3000*3509.52-4178*0.924S 1)*6.6*10-6]*0.826 =0.67+77.9又知 V1:V2=1;1.1 则 0.98S1+0.67S1+77.9=2078.6 ㎏/h 得S 1=1212.5㎏/h V 1=0.98S 1=1188.3 ㎏/h V 2 =898.3㎏/h S 2= 1188.3 ㎏/h 4)换热面积得计算A 1=111T K ΔΦ=111T S ΔK r s =3600*60)-(133.47*90010*2168*1212.53=11.04㎡A 2=222T K ΔΦ=222T S ΔK r s =3600*42.3)-(59*180010*2357*1188.33=25.88㎡因为所求换热面积不相等,应根据各有效面积相等的原则重新分配各有效温差。

方法如下: Δt 1′=AK 11Φ , Δt 2′=A K 22Φ又知A 1=111T K ΔΦ , A 2=222T K ΔΦ 则相比可得 Δt 1′=11T ΔA A , Δt 2′=22T AAΔ 温差相加得,∑t Δ=Δt 1′+Δt 2′=AT A T 2211ΔΔ+A 则A=∑+tΔΔΔ2211T A T A3.2多效蒸发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t Δ差的确定∑t Δ=(T 1-T k ′)-∑Δ 式中∑t Δ——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T 1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温度,℃T k ′——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Δ——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 ∑Δ=∑Δ′+∑Δ″+∑Δ′″,式中∑Δ′——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差损失,或因沸点升高引起的温差损失,℃∑Δ″——由于蒸发器中溶液的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Δ′″——由于管路流体阻力产生压强而引起温度差损失,℃① 校正法求Δ′Δ′=f Δ0′=0.0162ii r T 2)273(+Δ0′,式中Δ0′——常压下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差损失,℃ f ——校正系数,无因次T i ————操作压强下水的沸点,也是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 r i ——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 X 1=0.1时,Δ0′=0.60 ℃f=0.0162ii r T 2)273(+=2355)27360(0162.02+=0.76X 2=0.25 时,Δ0′=0.94℃f=0.0162ii r T 2)273(+=2396)2733.42(0162.02+=0.67则 可得Δ1′=f Δ0′=0.76*0.6=0.46℃ Δ2′= f Δ0′=0.68*0.94=0.63 ℃ 则 Δ′=Δ1′+Δ2′=0.67+0.63=1.09 ℃ 同时由上面计算可得各效料液温度 t 1=T 1′+Δ1′=60+0.46=60.46℃ t 2=T 2′+Δ2′=42.3+0.63=42.93 ℃② 由蒸发器中溶液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Δ″ 平均压强按静力学方程估算 P m =P ′+2gLρ 式中 P m ——蒸发器中液面与底部平均压强,PaP ′——二次蒸汽的压强,Pa ρ——溶液的平均密度,㎏/m 3 L ——液层高度,m g ——重力加速度,m/s 2 Δ″=t pm -t p 式中t pm ——根据平均压强求水的沸点,℃t p ——根据二次蒸汽压求得溶液沸点,℃ 所以 在Ⅰ效蒸发器中,P m1=P 1′+2gLρ=19.9+21*81.9*030.1=24.9 kPa查得t pm1=62.7 ℃ 由于牛乳的沸点和水相近,则取二次蒸汽压强下水的沸点为溶液沸点,得 Δ1″=62.7-60=2.7℃ 同理,P m2=P 2′+2gLρ=8.6+21*81.9*030.1=13.7 kPat pm2=51.5℃ 得,Δ2″=51.5-42.3=9.2 ℃ 则Δ″=Δ1″+Δ2″=2.7+9.2=11.90 ℃ ③各效间由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差损失Δ″′ 取经验值为1K ,则∑Δ′″=2 ℃最后得 ∑Δ=∑Δ′+∑Δ″+∑Δ′″=1.09+11.9+2=14.99 ℃ 则∑t Δ=(T 1-T k ′)-∑Δ=(133.47-42.3)-14.99=76.18 ℃3.3 根据有效传热总温差求面积A=∑+t ΔΔΔ2211T A T A则18.767.16*88.2547.73*04.11+=16.3m 23.3.1 则重新分配温差Δt 1′=11T ΔA A =47.73*3.1604.11=49.7 ℃ Δt 2′=22T A A Δ=7.16*3.1688.25=26.5 ℃ 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1)X 1=10W F FX -=3.1180273506.0*2735-=0.1 X 2=210W W F FX --=3.8983.1180273506.0*2735--=0.253.3.2计算各效料液温度因末效完成液浓度和二次蒸汽压力均不变 ,各种温差损失可视为恒定,故末效溶液的温度仍为49.7℃则第二效加热蒸汽的温度,也是第一效二次蒸汽的温度T 2=49.7+26.5=76.2℃3.4 温差重新分配后各效蒸汽的参数各热参数值可计算β1=11r T T F -=310*23162.7660-=(-)3.2*10-5K ·㎏/J β2=221r T T -=1000*23963.422.76-=1.4*10—5 K ·㎏/J C PF =C PV (1-V F )=4184*(1-0.06)=3932.9J/㎏·K 在76.2℃下 水的C PV =4184 J/㎏·K 热利用系数η一般可取 0.98V 1=(S 1+FC PF β1)*η1=【S 1+3000*3502.8*(-)5.3*10-6】η1=0.924S-55.71V 2=【S 2+(FC PF - C PV V 1)β2】*η2=【V 1+(2735*3932.9-4184*0.98S1)*1.4*10-5】*0.98 =0.90S 1+147.6 得S 1=1163.5 ㎏/h V 1=1140。

2 ㎏/hV 2=938.4㎏/hS 2= 1140.2㎏/h与第一次计算结果比较︱1-2.11403.1180︱=0.04 ︱1-4.9383.898︱=0.04 相对误差均在5﹪以下 ,故各效蒸发量的计算结果合理,其各效溶液浓度无明显变化,不需重新计算,蒸发面积重新计算:A 1=111T K ΔΦ=111T S ΔK r s =3600*52.27*90010*2168*5。

11633=13.6㎡A 2=222T K ΔΦ=222T S ΔK r s =3600*26.5*180010*2314.5*1140.23=14.3㎡ 误差 1-max min S S =1-3。

146.13=0.05=0.05则结果合理,则取平均传热面积为 A=13.6㎡3.5 计算结果列表4.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本设计采用的是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蒸发器主体为加热室和分离室,加热室由直立的加热管束所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