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蒸发器的设计
工程原理论文---多效蒸发器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蔗糖水溶液二效蒸发装置的设计设计者: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成绩:日期目录1.任务书 (3)2.概述 (3)2.1 蒸发及蒸发流程 (3)2.2 蒸发操作的分类 (3)2.3 蒸发操作的特点 (4)2.4 蒸发操作的设备 (4)3.双效蒸发的工艺计算 (5)3.1 蒸发器的设计步骤 (6)3.2 蒸发器的计算方法 (6)3.2.1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的估算: (6)3.2.2各效溶液沸点及有效总温差的估算 (7)3.2.3蒸发器传热面积和有效温差在各效中的分配: (12)4.加热室结构尺寸的计算: (16)4.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6)4.2循环管的选择 (17)4.3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7)4.4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 (18)4.5接管尺寸: (18)4.5.1溶液进口尺寸: (18)4.5.2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出口: (19)4.5.3冷凝水出口: (19)5.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9)5.1 气液分离器 (19)5.2蒸汽冷凝器 (19)5.3 泵的选型 (20)参考文献 (21)1.任务书含固形物 3.4%(质量分率,下同)的蔗糖水溶液,拟经二效真空蒸发装置进行浓缩,要求成品浓度为49%,原料液温度为第一效沸点(60℃),加热蒸汽压力为500kPa(绝压),冷凝器为15kPa(绝压),日处理量为20000吨/年,日工作时间为24小时,试设计该蒸发过程。
假定采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双效并流进料,效间流动温差损失设为1K,第一效采用自然循环,传热系数为1200w/(m2·k),第二效采用强制循环,传热系数为800w/(m2·k),各效蒸发器中料液液面均为1.5m,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并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忽略热损失。
2.概述2.1 蒸发及蒸发流程蒸发是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含有不挥发性杂质(如盐类)的溶液沸腾,除去其中被汽化单位部分杂质,使溶液得以浓缩的单元操作过程。
蒸发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蒸发器的设计课程设计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蒸发器?1. 概述蒸发器的重要性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蒸发器是一种在化学、物理、环境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设备。
它通过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将热量从液体中传递出来,实现了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蒸发器在化工工业中被广泛用于制备纯度较高的化合物,水处理领域中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物质,以及食品和制药行业中用于浓缩和干燥。
设计一个高效的蒸发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确定设计目标和考虑因素。
在设计一个高效的蒸发器时,我们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考虑因素。
我们需要确定所需的蒸发率和分离效果。
我们需要考虑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流量,以及物料的性质和流动特性。
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以及能源消耗和操作成本等因素。
3. 蒸发器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蒸发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性分为多种类型,如传统的批量蒸发器、循环蒸发器、薄膜蒸发器和闪蒸器等。
每种类型的蒸发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
在选择蒸发器类型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物料的性质、流量和纯度要求等因素。
4. 设计步骤及关键考虑点。
设计一个高效的蒸发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考虑点。
我们需要明确所需的蒸发率和分离效果,以确定蒸发器的尺寸和操作条件。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蒸发器类型,并考虑其结构和材料选择。
我们需要通过流体力学和热力学计算,以确定蒸发器的流动特性和能量传递效率。
我们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以确保设计的蒸发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5. 设计案例和优化思路。
在设计一个高效的蒸发器时,我们可以借鉴已有的设计案例和优化思路。
通过优化蒸发器的结构和加强传热表面积,可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效率和蒸发率。
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蒸发器的运行稳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6. 结论和个人观点。
设计一个高效的蒸发器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它需要充分考虑物料的性质、流动特性和纯度要求,同时也要考虑蒸发器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以及操作条件和能源消耗等因素。
设计任务书(蒸发器的,仅供参考)
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年处理量为9000吨苹果汁蒸发器装置的设计;试设计一套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器装置,要求将固形物含量15%的桃浆溶液浓缩到70%,原料液沸点进料。
第一效蒸发器的饱和蒸汽温度为100℃,冷凝器的绝对压强为20kPa。
2、操作条件:(1)苹果汁固形物含量:入口含量15%,出口含量70%;(2)加热介质:温度为100℃的饱和蒸汽,各效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3)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0小时连续生产。
3、设计任务:(1)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4)绘制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任务书 (1)第1章绪论 (3)1.1蒸发技术概况 (3)1.1.1蒸发 (3)1.1.2发生条件 (3)1.1.3蒸发的两个基本过程 (3)1.1.4影响因素 (3)1.1.5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 (4)1.2蒸发设备 (4)1.2.1蒸发器 (4)1.2.2蒸发器分类 (4)1.2.3蒸发器的特点 (5)1.3蒸发操作的分类 (8)1.4蒸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8)第2章设计方案 (9)2.1蒸发器的选择 (9)2.2蒸发流程的选择 (9)2.3操作条件 (10)第3章蒸发器的工艺计算 (11)3.1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11)3.2估计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 (11)3.3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器水量的初步计算 (13)3.4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 (14)3.5有效温差的分配 (15)3.6校正 (15)3.7设计结果一览表 (17)3.8符号说明 (18)第四章蒸发器主要结构工艺尺寸的设计 (20)4.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束的初步估计 (20)4.2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20)4.3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计算 (20)4.4接管尺寸的确定 (21)4.4.1溶液进出口管 (21)4.4.2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接管 (22)4.4.3 冷凝水出口管 (22)4.5蒸发设备的数据 (22)参考文献 (23)结束语 (24)第一章绪论1.1蒸发技术概况1.1.1蒸发蒸发是使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
12号晚上课程设计-蒸发器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蒸发设计方案的确定主要指确定蒸发操作条件、蒸发器的类型、蒸发的效数、蒸发的流程、进料温度等,正确设计蒸发方案,对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极为重要。
1.1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主要指蒸发器加热蒸汽压强、冷凝器操作压强的选定。
1.1.1加热蒸汽压强的确定通常被蒸汽的溶液有一个允许的最高温度,若超过了此物料就会变质,破坏或分解,这是确定加热蒸汽压强的一个依据。
应使操作在低于最大温度范围内进行,可以采用加压蒸发,常压蒸发或真空蒸发。
蒸发是一个消耗大量加热蒸汽而又产生大量二次蒸汽的过程。
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应充分利用二次蒸汽作为其它加热用的热源,即要求蒸发装置能够提供温度较高的二次蒸汽。
这样既可减少锅炉产生蒸汽的消耗量,又可以减少末效进入冷凝器的二次蒸汽量,提高了蒸汽利用率。
因此,能够采用较高温度的饱和蒸汽作为加热蒸汽的有利的,但通常所用饱和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80℃,超过时相应的压强就很高,这样增加加热的设备费和操作费。
一般的加热蒸汽压强在300-800kPa范围之内。
此次设计方案中加热蒸汽压强定为500kPa。
1.1.2 冷凝器操作压强的确定若一效采用较高压强的加热蒸汽,则末效可采用常压或加压蒸汽,此时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全部利用。
而且各效操作温度高时,溶液粘度低,传热效果好。
若一效加热蒸汽压强低,末效应采用真空操作,此时各效二次蒸汽温度低,进入冷凝器冷凝需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溶液粘度大,传热差。
但对于那些热敏性物料的蒸发,为充分利用热源还是经常采用的。
对混合式冷凝器,其最大的真空度取决于冷凝器内的水温和真空装置的性能。
通常冷凝器的最大真空度为80-90kPa。
此次设计方案中冷凝器操作压强定为20kPa(绝压)。
1.1.3 蒸发器的类型及其选择在化工生产中,大多数蒸发器都是利用饱和水蒸汽作为加热介质,因而蒸发器中热交换的一侧是饱和水蒸汽冷凝,另一方是溶液的沸腾,所以传热的关键在于料液沸腾一侧。
蒸发器课程设计[6页].doc
蒸发器课程设计[6页].doc蒸发器主体为加热室和分离室,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包括:加热室和分离室的直径及高度;加热管的规格、长度及在花板上的排列方式、连接管的尺寸。
这些尺寸的确定取决于工艺计算结果,主要是传热面积。
3.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3.1.1管子长度的选择根据溶液结垢的难易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来考虑。
本次设计选用外循环式蒸发器,国产外循环式蒸发器蒸发器的管长一般从2560到3000mm不等,具体参考《糖汁加热与蒸发》[1]第139页表6-1,再根据糖汁的黏度情况,选择加热管以及板管型号如下表3-1所示:管子规格(mm)管间距离(mm)管长(mm)15CrMoR型管板后度(mm)φ42×354300030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管板选择考虑到管板厚所占有的传热面积,以及因焊接所需要每端留出的剩余长度,则计算理论管子数n时的管长实际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L=(L0-0.1)m=3-0.1=2.9 m前面已经计算求得各效面积A取500m2n= = =1307加热管的排布方式按正三角形排列,查《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3]第163页表4-6,知道当管数为1303时,排布为a=19层,1307与1303相差不大,在这可以取19层进行计算。
其中排列在六角形内管数为=1027根,其余排列在弓形面积内,如果按标准间距即管间距离54mm排列,则有四根管排不下,四根管的总面积为:A3=3.1415926×0.042×2.9×3=1.53 m2鉴于前面已经取1.11的安全系数,如果现在取1303根管,则总面积为:=500-1.53=498.47 安全系数为 K= =1.108在安全系数范围内,所以可以不要三根管,取1303根。
3.1.2加热壳体的直径计算D=t(b-1)+2eD-----壳体直径,m;t------管间距,m;b-----沿直径方向排列的管子数目;e-----外层管的中心到壳体内壁的距离,一般取e=(1.0~1.5)d0,在此取1.5。
工程原理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蔗糖水溶液三效并流蒸发装置设计者:班级 20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姓名李世燕学号 20104061315 指导教师:吴大伟设计成绩:日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目录1 前言 (3)1.1 蒸发流程特点 (3)1.2 .操作任务 (3)1.3 设计条件及设计方案说明 (3)2. 蒸发器的工艺计算 (4)2.1(1)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的估算 (4)2.2 各效蒸发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的估算 (5)2.2.1各效由于沸点而引起的温差损失△´´ (5)2.2.2由于液柱静压力而引起的沸点升高(温度差损失) (6)2.2.3由于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差损失 (7)2.2.4各效料液的温度和有效总温差 (7)2.3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汽发水量的初步计算 (8)2.4 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 (9)2.5有效温度的再分配 (10)2.5.2 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10)2.6 计算结果列表 (13)3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14)3.1.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4)3.1.2 循环管的选择 (14)3.1.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4)3.1.4 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 (15)3.2 接管尺寸的确定 (16)3.2.1 蔗糖的进出口 (16)3.2.2 加热蒸汽进口与二次蒸汽出口 (16)3.2.3 冷凝水出口 (17)4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7)4.1 气液分离器 (17)4.2 蒸汽冷凝器 (17)4.3 泵的选型 (18)5 三效并流蒸发装置流程图 (18)6 参考文献 (18)任务设计说明书1 前言1.1 蒸发流程特点蒸发器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等行业的水溶液或有机溶媒溶液的蒸发,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例如中药生产的水、醇提取液等)。
同时,蒸发操作也可对溶剂进行回收。
蒸发是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气,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
蒸发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蒸发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
它通过加热液体,将其中的溶质蒸发出来,从而实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在蒸发器的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性能、结构、材料、能耗等等。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蒸发器的性能。
不同行业对蒸发器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有的需要高效率、大产量,有的需要高纯度、低能耗。
因此,在设计蒸发器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蒸发器的性能指标,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的操作条件来实现这些指标。
其次,蒸发器的结构设计也非常重要。
蒸发器通常由加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组成,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单效蒸发器、多效蒸发器、外循环蒸发器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并优化各个部件的设计,以提高蒸发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是蒸发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蒸发过程中,蒸发器内部会受到高温和腐蚀性物质的侵蚀,因此蒸发器的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玻璃钢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延长蒸发器的使用寿命。
最后,能耗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蒸发器的能耗与其结构、操作条件、介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设计蒸发器时,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的操作条件来降低能耗,提高蒸发器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蒸发器的设计课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性能、结构、材料和能耗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的操作条件来实现预期的蒸发效果。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才能设计出性能优良、稳定可靠的蒸发器。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奶粉生产牛奶真空蒸发器设计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学号: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设计任务书及设计方案概述任务目的及数据第二章真空蒸发系统的选择系统的选择系统的结构第三章物料蒸发数据计算1.总蒸发量的计算2.传热面积的计算2.1加热面积初算2.2重算两效传热面积3.流程图及参数第四章设备的选择4.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4.2循环管的选择4.3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4.4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4.5蒸汽冷凝器直径的确定4.6接管尺寸的确定4.6.1溶液进出口4.6.2加热蒸气进口与二次蒸汽出口 4.6.2冷凝水出口附参考文献第一章设计任务书及设计方案概述蒸发是将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蒸发所采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蒸发浓缩除去了食品中大量的水分,减少质量和体积,从而减少食品包装、储藏和运输费用。
并且政法操作可使溶液中可溶性物质浓度增大,从而增加了渗透压,降低了水分活度,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生长,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蒸发尤其是真空蒸发可以降低食品脱水过程的能耗,常作为干燥、结晶等单元操作的预处理过程。
真空蒸发是利用在负压下,原料的沸点降低,以较低温度使溶液沸腾而达到蒸发目的。
其特点为料液沸点低,浓缩速度快、能用低压蒸汽作热源、利于保持食品营养成分、能耗小。
任务目的及数据:原料液处理量:F = 2400Kg/h原料液浓度:X0 = 10 %完成液浓度:X2 = 50 %进料温度t0:预热至第一效沸点加热蒸汽压力: P = 490kPa(绝压)第二效分离室压力: P′2 = 20×103Pa(绝压)第一效传热系数:K1 = 1200 W/(m2﹒℃)第二效传热系数:K = 750 W/(m2﹒℃)无额外蒸汽引出,忽略热损失。
第二章真空蒸发系统的选择系统的选择根据牛奶浓度低、对热敏感、易起泡的特点,选择双效升膜式真空蒸发器。
果汁蒸发器课程设计
果汁蒸发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蒸发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2. 学生能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建立蒸发过程与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关系;3. 学生了解果汁蒸发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并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果汁蒸发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对蒸发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验证和总结;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果汁蒸发器的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究未知世界的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观察、思考、提问的好习惯,培养科学精神;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4. 学生在课程中,关注环保和资源利用,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实验和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科学探究方法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蒸发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同时,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实际收获。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如晒衣服、煮水等,激发学生对蒸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相关教材章节:科学课本第四章《水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蒸发的基本概念;(2)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等;相关教材章节:科学课本第四章第2节《蒸发》。
3. 实践活动:(1)设计并实施果汁蒸发实验,观察和记录蒸发过程;(2)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3)制作果汁蒸发器,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相关教材章节:科学课本第四章第3节《实验:果汁蒸发器》。
年产8000吨猕猴桃浓缩汁蒸发器设计说明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年产8000吨浓缩猕猴桃汁生产艺设计--蒸发浓缩设备选型论证学院: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于明光(14110302097)指导教师:汪陈洁课程设计(论文)时间:二零一六年7月二日~七月十五日共两周摘要本设计介绍了一种年产8000吨的浓缩猕猴桃汁的生产工艺设计,详细讲述了浓缩猕猴桃汁的生产工艺,包括浓缩猕猴桃汁的生产工艺流程选择及论证、物料衡算以及生产线设备设计及选型,并对猕猴桃汁浓缩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计算。
本生产工艺以新鲜优质桃为原料,经过清洗、挑选后,采用物理的方法如压榨、浸提、离心等方法制造出风味良好营养丰富的浓缩猕猴桃汁,可供冷冻冷藏、稀释饮用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浓缩猕猴桃汁,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蒸发浓缩目录摘要 (Ⅰ)目录 (Ⅱ)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 (2)2.1 工艺流程 (2)2.2 工艺要点 (2)第三章相关计算 (5)3.1 设计及操作条件 (5)3.2 求解量 (5)3.3 计算 (5)3.4 蒸发器主要尺寸计算 (9)第四章设备选型 (12)4.1 设备选型要点 (12)4.2 设备选型列表 (15)第五章产品质量标准 (16)5.1 感官指标 (16)5.2 理化指标 (16)5.3 微生物指标 (16)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附:蒸发器设备图第一章引言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也称奇异果,狐狸桃、藤梨、羊桃、木子、毛木果、麻藤果、杨汤梨等,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
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
禁忌人群:脾虚便溏者、风寒感冒、疟疾、寒湿痢、慢性胃炎、痛经、闭经、小儿腹泻者不宜。
蒸发器蒸发方案设计课程设计
蒸发器蒸发方案设计课程设计第1章蒸发方案设计一般的加热蒸汽压强在.5~0.8MPa范围内加热蒸汽的确定需要考虑加热蒸汽温度的上限和下限。
被蒸发的溶液有一个最高的蒸发温度,超过此温度蒸发就物料就会变质,破坏和分解,这是确定加热蒸气压强的一个依据通常所用饱和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80℃,超过时相应的压强就很高,这将增加加热的设备费和操作费。
进入冷凝器冷凝需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溶液粘度大,传热差。
但对于那些热敏性物料的蒸发,为充分利用热源还是经常采用。
对混合式冷凝器,其最大的真空度取决于冷凝器内的水温和真空装置的性能。
若第一效用较高压强的加热蒸汽,则末效可采用常压或真空蒸发,此时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全部利用。
而且各效操作温度高时,溶液黏度低,传热好。
若一效加热蒸汽压强低,末效应采用真空操作。
此时各效二次蒸汽温度低,③蒸发的类型:本设计采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故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有所谓标准蒸发器。
但设备的清洗和检修保证较大的传热系数,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生产能力大,能完善分离液沫,尽量减慢传热面上垢层的生成本设计蒸发器效数采用3效为充分利用热能,为提高热能利用效率,生产中一般采用多效蒸发,但并不是效经济上的限制是指效数超过一定数时经济上不合算。
多效蒸发中,随效数的增加,总蒸发量相同时所需蒸汽量减少,使蒸汽用量减少,使操作费用降低。
但随效数增加,设备费成倍增长,而所节省的蒸汽量愈来愈少,所以无限制增加效数已无实际意义,最适宜的效数应使设备费和操作费二者之和为最小。
技术上的限制是指效数过多,蒸发操作难于进行。
一般工业秤中加热蒸汽压强和冷凝器操作压强都有一定限制,因此在一定操作条件下,蒸发器的理论总温度差为一定值。
在效数增加时,由于各效温差损失之和的增加,使总有效温差减小,分配到各效的有效温差小到无法保证各效发生正常的沸腾状态时,蒸发操将无法进行下去。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升膜蒸发器的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升膜蒸发器的设计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升膜蒸发器的设计姓名: 唐 学号: 2011 班级:目 录一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4)(1).设计课题:桃汁浓缩工艺装置的设计计算 ............................. 4 (2).设计条件: ...................................................... 4 (3).设计要求: ....................................................... 4 (4).设计意义 ......................................................... 4 (5).主要参考资料 ..................................................... 5 二 设计方案的确定 ......................................................... 5 三 设计计算 .. (6)3.1.总蒸发水量 ....................................................... 6 3.2.加热面积初算 ..................................................... 6 (1)估算各效浓度: ................................................... 6 (2)沸点的初算 ...................................................... 6 (3)温度差的计算 .................................................... 7 (4)计算两效蒸发水量1V ,2V 及加热蒸汽的消耗量1S ..................... 8 (5)总传热系数K 的计算 .............................................. 9 (6)分配有效温度差,计算传热面积 ...................................... 12 3.3.重算两效传热面积 ................................................ 12 (1).第一次重算 .................................................... 12 3.4 计算结果 ........................................................ 13 3.5蒸发器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 14 (1)加热室 ......................................................... 14 (2)分离室 .. (14)四.简图(见附图) (15)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课题:桃汁浓缩工艺装置的设计计算(2).设计条件:题目1:桃汁低温浓缩工艺装置的设计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生产能力:4200kg/h原料固形物含量:10%浓缩要求:使固形物质量分数浓缩至36%料液加入温度:25℃原料最高许可温度:58℃浓缩液经冷凝后出口温度:25℃加热介质:100℃的饱和蒸汽。
食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苹果汁浓缩过程中三效并流蒸发器的设计姓名:学号:班级:2013年12月25日目录1 设计说明书--------------------------------------------------------------------------------12 主要参数说明-----------------------------------------------------------------------------13 设计计算-----------------------------------------------------------------------------------1 3.1设计方案的确定----------------------------------------------------------------------2 3.2 估算各效蒸发量与完成液浓度---------------------------------------------------3 3.3 估算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温度差---------------------------------------------3 3.4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5 3.5 估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6 3.6 重新分配各效的有效温度差------------------------------------------------------7 3.7 重复上述计算步骤------------------------------------------------------------------7 3.8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10 3.9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的设计------------------------------------------------------153.10 计算结果汇总----------------------------------------------------------------------184 参考文献-----------------------------------------------------------------------------------201 设计说明书在制作果汁中,待处理好原理后,需要将果汁进行浓缩。
蒸发器任务书
(红色部分打印时删除)1.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年处理量为万吨桃浆蒸发器装置的设计1.2 操作条件(1)桃浆固形物含量:入口10%,出口42%。
(2)加热介质:绝对压力为600 kPa的加热蒸汽,各效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3)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4)各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为K1=1800 W/(m2·℃),K2=1200 W/(m2·℃),K3=600W/(m2·℃)。
(5)估计蒸发器中溶液的液面高度为1.2m。
(6)原料液比热容3.9kJ/(kg/K),在三效中液体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000 kg/m3,1120 kg/m3,1290kg/m3。
1.3 设计任务(1)选择适宜的并流三效蒸发器并进行核算。
(2)工艺设计计算包括选择适宜的蒸发器并进行核算,主要包括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传热面积的确定、蒸发器主要尺寸的确定等。
(注明公式及数据来源)(3)结构设计计算选择适宜的结构方案,进行必要的结构设计计算。
主要包括包括加热室直径、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束的初步估计、加热管数目、分离室的直径和高度。
(注明公式及数据来源)(4)绘制工艺流程图绘制设备工艺条件图一张(2号图纸);CAD绘制。
(5)编写设计说明书1.4 参考书:(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陈敏恒,丛德滋等.《化工原理》上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3)匡国柱.史启才.《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4)《化工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金国淼等编.;(5)冯骉.《食品工程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6)其它参考书。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2012年5月说明:为使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每个学生的原始数据均在产品产量上不同,见下表:产品产量分配表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2概述与设计方案的选择2.1 概述(蒸发器的分类,及各种蒸发器的特点,优缺点)2.2 设计方案的选择3工艺设计计算3.1 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3.2 估计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3.2.1各效由于溶液沸点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3.2.2由于液柱静压力而引起的沸点升高3.3.3由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3.3.4各效料液的温度和有效总温差3.3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3.4 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3.5有效温差的再分配3.6核算3.6.1计算各效料液浓度3.6.2计算各效料液的温度3.6.3各效的热量衡算3.6.4传热面积的计算4设计结果汇总表与5讨论(针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6参考文献7结束语附录(主要符号说明)。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蒸发器的设计
目录1、设计说明书 (2)2、设计方案的确定 (3)3、方案说明 (4)4、物料衡算 (5)5、热量衡算 (5)6、工艺尺寸计算 (9)7、附属设备尺寸计算 (15)8、主要技术参数 (17)9、计算结果汇总 (17)10、设备流程及装备图 (18)11、参考文献 (21)设计说明书一、题目: 蒸发器的设计设计蒸发量为4吨/小时的双效真空浓缩装置,用于浓缩番茄酱的生产。
已知进料浓度为4.25%,成品浓度为28%,第一效真空度为600mmHg,第二效真空度为700mmHg。
加热蒸汽的压力为0.15 MPa二、原始数据:1、原料:浓度为4.25%的番茄酱2、产品:浓度为28%的番茄酱3、生产能力:蒸发量四吨每小时,一天工作10个小时4、热源:加热蒸汽为饱和水蒸汽,压力0.15MPa5、压力条件:第一效为600 mmHg的真空度,第二效为700 mmHg的真空度三、设计要求内容:1、浓缩方案的确定:蒸发器的型式、蒸发操作流程、蒸发器的效数等。
2、蒸发工艺的计算:进料量、蒸发水量、蒸发消耗量、温差损失、传热量、传热面积等。
3、蒸发器结构的计算:加热室尺寸、加热管尺寸及排列、蒸发室尺寸、接管尺寸等。
4、附属设备的计算:冷凝器、真空系统的选用5、流程图及装配图绘制四.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2、设计结果一览表;蒸发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及设备选型情况等;3、蒸发器流程图和装配图设计方案的确定1.蒸发器的确定:选用外加热式蒸发器,它的特点是加热室与分离室分开,便于清洗和更换。
这种结构有利于降低蒸发器的总高度,所以可以采用较长的加热管。
并且,因循环管不受热而增大了溶液的循环速度,可达1.5m/s。
2.蒸发器的效数:双效真空蒸发。
真空操作的压力小,故在蒸发器内物料的沸点就低,对于番茄这种热敏性较高的物料,采用真空蒸发降低沸点是有必要的。
采用多效蒸发是减少加热蒸汽耗用量,提高热能经济性的有效措施。
然而也不能无限地增加效数。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蒸发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授课时间:2012——2013年度第2学期题目:双效并流降膜式蒸发器设计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专业年级:食品科学与工程2010级学号:1005100220姓名:王鹏指导教师:谢毅黄丽2013年7月11 日目录第1章设计方案简介................................................................................................................ - 2 - 第2章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 3 - 第3章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选型;........................................................................................ - 3 -3.1 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 - 3 -3.4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估算............................................................................................... - 7 -4·2接管尺寸的确定 ........................................................................................................... - 9 - 4·2·1溶液进出口........................................................................................................ - 9 -4·2·2加热蒸气进口与二次蒸汽出口 ...................................................................... - 10 -4·2·3冷凝水出口...................................................................................................... - 10 - 第5章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 10 -5·1气液分离器 ................................................................................................................. - 10 - 5·2蒸汽冷凝器 ................................................................................................................. - 11 - 5·2·1由计算可知,进入冷凝器的二次蒸汽的体积流量可计算得到冷凝器的直径D . -11 -第6章参考文献...................................................................................................................... - 16 - 第7章设计评述...................................................................................................................... - 16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写时间:_2011_年_12_月_2_日第1章设计方案简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要求我们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自动化等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化工工艺设计和化工设备结构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多效蒸发)2013级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蔗糖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处理能力,见表1。
2、设备型式: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3、操作条件(1)蔗糖水溶液的原料液浓度、完成液浓度,见表1,原料液温度为第一效沸点温度。
(2)加热蒸汽压力为200kPa(绝压).冷凝器压力为15kPa(绝压);(3)K1=1500W/(m2·℃),K2=1000W/(m2·℃),K3=800W/(m2·℃) (4)蔗糖溶液的比热为3.768kJ/kg·℃。
(5)各效蒸发器中料液液面高度为:1.5m;(6)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假设各效的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7)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8)厂址:大庆地区。
三、设计项目1、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
4、主要捕助设备选型,包括气液分离器及蒸气冷凝器等。
5、绘制蔗糖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
6、对本设计进行评述。
表1处理量、原料液及完成液浓度等设计说明书封面(见下页):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者: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成绩:日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注意:要列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1] 陈文麟.大豆油的特性及应用发展[J].中国商办工业,1998,10(3):40-41[2]陈陶声.油脂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46-52.锤度:简称BX,指溶液中所含的可溶性物质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波美:Baume,又称波美度。
以符号Be表示。
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单位。
波美与相对密度的换算公式如下:d=144.3 /(144.3-n)式中:d为溶液的相对密度;n为波美度。
设计举例。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双效真空蒸发
课程设计说明书---双效真空蒸发目录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2)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2)三、设计任务和操作条件 (3)四、设计项目 (3)1.1 蒸发工艺设计计算 (3)1.2 各效蒸发量及完成液浓度估算 (3)1.3 多效蒸发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t差确定值 (4)1.4 根据有效传热总温差求面积 (6)1.5 温差重新分配后各效蒸汽的参数 (6)1.6 计算结果列表 (7)2. 蒸发器的主要构造尺寸设计 (7)2.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 (8)2.2 循环管的选择 (8)2.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确定 (8)2.4 别离室直径与高度确定值 (9)2.5 接收尺寸确定值 (10)2.6 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 (11)3.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4)3.1 汽液别离器 (14)3.2 燕汽冷凝器 (14)4. 工艺计算汇总表 (15)设计计划书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以及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以后,进一步学习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食品工程原理和相关选修课程的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工程设计的实践。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掌握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标准,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文字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和结果;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尊重实际问题向实践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经济观点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一)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二)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任务名称:蒸发器的设计设计人:指导教师:班级组别:设计时间:成绩:目录1、设计说明书 (2)2、设计方案的确定 (3)3、方案说明 (4)4、物料衡算 (5)5、热量衡算 (5)6、工艺尺寸计算 (9)7、附属设备尺寸计算 (15)8、主要技术参数 (17)9、计算结果汇总 (17)10、设备流程及装备图 (18)11、参考文献 (21)设计说明书一、题目: 蒸发器的设计设计蒸发量为4吨/小时的双效真空浓缩装置,用于浓缩番茄酱的生产。
已知进料浓度为%,成品浓度为28%,第一效真空度为600mmHg,第二效真空度为700mmHg。
加热蒸汽的压力为0.15 MPa二、原始数据:1、原料:浓度为%的番茄酱2、产品:浓度为28%的番茄酱3、生产能力:蒸发量四吨每小时,一天工作10个小时4、热源:加热蒸汽为饱和水蒸汽,压力5、压力条件:第一效为600 mmHg的真空度,第二效为700 mmHg的真空度三、设计要求内容:1、浓缩方案的确定:蒸发器的型式、蒸发操作流程、蒸发器的效数等。
2、蒸发工艺的计算:进料量、蒸发水量、蒸发消耗量、温差损失、传热量、传热面积等。
3、蒸发器结构的计算:加热室尺寸、加热管尺寸及排列、蒸发室尺寸、接管尺寸等。
4、附属设备的计算:冷凝器、真空系统的选用5、流程图及装配图绘制四.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2、设计结果一览表;蒸发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及设备选型情况等;3、蒸发器流程图和装配图设计方案的确定1.蒸发器的确定:选用外加热式蒸发器,它的特点是加热室与分离室分开,便于清洗和更换。
这种结构有利于降低蒸发器的总高度,所以可以采用较长的加热管。
并且,因循环管不受热而增大了溶液的循环速度,可达1.5m/s。
2.蒸发器的效数:双效真空蒸发。
真空操作的压力小,故在蒸发器内物料的沸点就低,对于番茄这种热敏性较高的物料,采用真空蒸发降低沸点是有必要的。
采用多效蒸发是减少加热蒸汽耗用量,提高热能经济性的有效措施。
然而也不能无限地增加效数。
理由如下:(1)效数越多,节省地加热蒸汽量就越少。
由单效改为双效时,加热蒸汽用量可减少50%,但由四效改为五效只能节省10%,热能经济性提高不大。
(2)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越大,分配到各效的有效温度差就越小。
为了维持料液在溶液沸腾阶段,每效的有效温度差不能小于5--7摄氏度。
这样也限制了效数的增加。
(3)热敏性溶液的蒸发,一般不超过三效。
3.加热方式:直接饱和蒸汽加热,压力。
4.操作压力:Ⅰ效为600 mmHg真空度,Ⅱ效为700 mmHg真空度。
5.加料方式:并流式。
其优点在于:(1)后一效蒸发室的压强比前一效的低,故溶液在效简述送不用泵而利用各效间的压力差;(2)后一效溶液的沸点较前一效的低,溶液进入后效时发生闪蒸现象,产生较多二次蒸汽;(3)高浓度溶液的温度依效序降低对浓缩热敏性食品有利。
6.辅助设备:冷凝器用水喷式冷凝器;惯性捕集器方案说明1.本流程采用直接蒸汽加热,双效外加热式蒸发器,并流法蒸发。
使用25℃水作为冷却剂,冷凝水出口温度为40℃。
2.设备流程:1)物料:预热杀菌后的番茄酱由循环泵由下部进入,流经管内,由上部进入蒸发分离室,先经加热器的管内上升,通过弯头进入另一台加热器,经加热料液由管内下降,以切线方向进入Ⅰ效蒸发分离器进行汽液分离。
然后由物料泵送至Ⅱ效再蒸发。
料液料液聚集到倾斜的底部,由排出口与循环管连接,经液位平衡器至Ⅰ效蒸发室,当Ⅰ效蒸发室达到平衡液位时,料液直接进入Ⅱ效加热器。
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与物料一起进入分离器。
由二效分离器出来的物料浓度达到所要求28%。
2)加热蒸汽:Ⅰ效蒸发与其预热管内物料的热能由蒸汽供给,Ⅱ效蒸发和预热管内物料的热能全部为一效二次蒸汽供给。
Ⅱ效二次蒸汽全部进入水喷式冷凝器冷却。
3)本流程采用直接蒸汽加热,双效外加热式蒸发器,顺流法蒸发。
优点是料液沸点依效序递降,因而当前效料液进入后效时,便在降温的同时放出其显热,供一小部分水分汽化,增加蒸发器的蒸发量。
使用25℃水作为冷却剂,冷凝水出口温度为40℃。
真空蒸发的条件:不断供给热量;要维持番茄酱的沸腾,需要不断供给热量。
必须顺速排除二次蒸汽;如不及时排除二次蒸汽,又会凝结成水回到番茄酱中去。
本操作中将二次蒸汽引入另一效蒸发器作为热源使用,热能利用率高。
(一)物料衡算1、原料处理量:每小时处理量:∵⎪⎪⎭⎫⎝⎛-=n x x F W 01 (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153页)h Kg x x x W F /471625.4282840000220=-⨯=-⋅= 式中0F —原料处理量,kg/h ;x 0——进Ⅰ效蒸发器料液的浓度,质量百分比;x 2——出Ⅱ效蒸发器料夜的浓度,质量百分比;W ——水分蒸发量kg/h ;日处理量:每天10小时:4715×10= 吨/日2、初步估算一、二效的蒸发水量由《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 P 153取W1:W2=1:故 W 1=1.114000+=(kg/h) W 2==(kg/h)其中,W 1——第Ⅰ效的蒸发量,kg/hW 2——第Ⅱ效的蒸发量,kg/hⅠ效二次蒸汽浓度1000W F x F x -=I =8.19044716%25.44716-⨯=% 3、成品产量:F 2=0F -W=4716-4000=716 kg/h(二)热量衡算1. 有关参数(1) 总蒸发量:4000 kg/h(2) 进料: 1x =% 1T =61.1℃ (查《食品工程原理》843页此温度下水的比热Cw w =4179J/出料: 2x =28% 2T =41.4℃料液比热: k Kg J x C C O W ⋅=-=-=/4001)10025.41(4179)1001(0 (3) 真空度分配:第Ⅰ效:600mmHg 1P =×105 P a (查得此压力下饱和蒸汽温度 1T =61.1℃)第Ⅱ效:700mmHg 2P =×105P a (查得此压力下饱和蒸汽温度 2T =41.4℃) 来自《食品工程原理》741页饱和水蒸汽表二次蒸汽的热参数值如下表2、温差损失 、温度损失的计算t t f m a +=∆'''∆=∆'∆'''+∆''+∆'=∆式中:∆——温度差损失,℃∆'——操作压强下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 ∆''——液层静压引起的温度差损失,℃∆'''——管路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度差,℃'∆a ——常压下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 f ——校正系数,无因次,其经验计算式为:'2')273(0162.0rT f += 式中:T '——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温度,℃γ'——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20ghp p m ρ+=式中:m p ——溶液内部平均压强,Pa 0p ——液面上方的压强,Pa h ——溶液液层高度,m (该题设其液层高度为6m )ρ——溶液密度,kg/ m 3该题密度为33/10028.1m kg ⨯常温下番茄酱沸点升高C a ︒='∆15.01()115.015.05.23522731.610162.02=⨯+=∆' (℃) a mkP p 223.51210028.1681.9210003+⨯⨯⨯+= 由压强 kPa 查表得:82=m T ℃ 3..217.60820=-=-=∆''T T m ℃ 取1=∆'''℃4.2213.21115.0=++=∆'''+∆''+∆'=∆3、W 1,W 2,D 1物料衡算公式:()1120011ηβ⋅-⋅+=W C F D W ① 20022η⋅⋅+=C F D W ② 式中1W 2W ⅠⅡ效蒸发水量 [kg/h]D D ⅠⅡ效蒸汽量 [kg/h] ββⅠⅡ效自蒸发系数0F 原料处理量 [kg/h] C 原料比热 [kj/kgk] 1η2η——热利用系数(来自《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192页)根据逆流时的自然蒸发系数,按下式计算: n n n T c i T --+1n n T=β ∴00838.0186.41.616.26061.614.41β1-=⨯--= 00822.0186.44.412.25704.411.61β2=⨯--=将①式代入②式中∵D =W∴()[]12111w ββo o o o C F W C F D ⋅+-⋅+= ()[]()00838.000822.0001.441760186.4471611-⨯⨯+-⨯+=W D 1100838.078.141W D +-=∴98.1420085.1w 11-=D ③ 将③式代入②式中00822.00186.4471698.1420085.1w 12⨯⨯+-=D 8.120085.11-=D∴A=+=18.1308.1298.142=--=B()h Kg A BW D /68.2047017.218.13040001=--=-= ∴第Ⅰ效蒸发量h kg D /11.192298.14268.20470085.198.1420085.1w 11=-⨯=-=第Ⅱ效蒸发量h kg D /29.20528.1268.20470085.18.120085.1w 12=-⨯=-= 与初估各效蒸发水量比较误差≤3﹪,可不必对各效蒸发水量及浓度加以修正。
3.第Ⅱ效放出浆量∏F 及浓度∏x%52.771.266343.20029.20524716%25.44716/71.266329.20524716F 22==-⨯=-⨯==-=-=∏∏W F x F x h kg W F o o o o 4.、Ⅰ、 Ⅱ效加热面积的确定Ⅰ效传热量:h kJ D /46003176.224668.2047Q 011=⨯=⨯=γ Ⅱ效传热量:h kJ D /44815916.233111.1922Q 122=⨯=⨯=γ 各效有效温度差:2.501.613..111T 101=-=-=∆T T ℃7.184.4111.61T 21212=--=-∆-=∆-T T ℃其中12-∆——两效间温度损失12-∆=1℃各类蒸发器传热系数(食品工程原理P 722)通过上表按经验数据取:强制循环 K m h kJ K ⋅⋅=21/6698 自然循环 K m h kJ K ⋅⋅=22/3349 ∴第Ⅰ效加热面积:2111168.132.5066984600317S m T K Q =⨯=∆⋅=第Ⅱ效加热面积:2222256.707.1833494481591S m T K Q =⨯=∆⋅=(三)工艺尺寸计算1、Ⅰ效加热器的尺寸根据《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162页,采用φ32×1.5mm 不锈钢管,管长L=3 m ∴503029.014.368.13n 011=⨯⨯==L d S π(根) 式中 S ——传热面积,2m ; 0d ——加热管直径,m ; L ——管子长度,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