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优秀课件33930

合集下载

人教版《马嵬》(36张)-完整版PPT课件

人教版《马嵬》(36张)-完整版PPT课件

长恨歌
白居易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弦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长恨歌
白居易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 长安回望绣成堆 • 山顶千门次第开 • 一骑红尘妃子笑 •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
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华 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 《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 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 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 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宫绝句》 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 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马嵬事变
天宝十五年 (756)六月, 安史乱军攻陷潼 关,长安危急, 玄宗仓皇逃蜀, 道经马嵬坡,六 军驻马哗变。杀 奸相杨国忠,逼 玄宗赐死贵妃。 即为马嵬事变。
一读诗歌,解文意。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诗家的观点
二读诗歌,体会叙事的委婉,初步理 解内容。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联所叙述的事件。
贵妃缢死、玄宗逃难、 军队哗变、帝妃永离。
2.请给每个四字短语补充三个字,创 作一首绝句,概括原诗的内容。
贵妃缢死君王怅,玄宗逃难奔蜀忙。 军队哗变马嵬殇,帝妃永离空断肠。

《马嵬》ppt课件

《马嵬》ppt课件
n 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 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 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
• 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 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 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 来 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 却是无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 省,反讽的意味溢于言表。 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招魂之举的荒唐。
诗旨探究
借古讽今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 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 之苦的历史悲剧。
艺术特点:
n 倒叙的手法: 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

追述马嵬之变的过程,
点出马嵬之变的原因,
点出问题的实质
对比
诗歌的每一联都包含着鲜明的对比:
贵妃已死 ——
海外招魂
今生已了 —— 承平年代鸡人报晓 ——
保全,还不如身为普通人的卢家,能够与莫愁姑娘白 头偕老呢? 分析:用“不及”将唐玄宗无法保全心爱的女人与平民百 姓恩爱夫妻却能长相厮守相对比,引人深思
贵为天子,怎么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连一个女 人都保不住?
这一反问虽含蓄却有力,发人深思,推翻了红颜祸 国的偏见,把责任直接归结到唐玄宗身上。一个女 人是无法颠覆国家的,正是玄宗晚年的昏庸、沉迷 美色才导致安史之乱。
曾嘲笑牵牛织女。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玄宗,到头来保不住自己
的宠妃,反而不如民间夫妇那样能够白头偕老。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 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术士 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 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马嵬》公开课优秀设计PPT课件

《马嵬》公开课优秀设计PPT课件

.
4
一、弄清史实
“安史之乱”:玄宗取得了成就以后,变得骄傲怠惰, 追求起享乐生活。51岁时,夺儿媳杨玉环。整天寻欢 作乐,懒得上朝,用人不当,国内腐败空虚,杨贵妃 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 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 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 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 负担,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终于爆发了内乱,因 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 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注:①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 身份尊贵,因此得名。②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 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
(1) 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 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2) 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目的是什么?
其表现手法一般为: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
.
12
咏史怀古诗
鉴赏咏史怀古诗基本方法
1、准确把握诗意。抓关键语言(标题、注释、诗眼)和意象迅 速把握诗歌大意。
2、弄清史实、典故。平时书上出现的典故和历史事件要熟知。 3、对接诗人、时代。要知人论世,为判定主旨做准备 4、确定诗歌主旨。确定诗歌是伤己、感怀还是讽今。 5、品味所用技法。
浓缩为:知人论世,弄清史实——结合诗意,体 悟感情——调动储备,分析技巧
.
13
.
6
二、体悟感情
1、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 的事件? 2、杨贵妃“赐”死后,玄宗异 常悲伤,哪句诗写出了玄宗之悲?
3、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 了什么慨叹?

《马嵬》PPT【优秀课件】PPT文档共30页

《马嵬》PPT【优秀课件】PPT文档共30页

1
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马嵬》PPT【优秀课件】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优选马嵬获奖PPTppt(共33张PPT)

优选马嵬获奖PPTppt(共33张PPT)
马 嵬 清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 嵬嵬 清清 袁袁枚枚 莫莫唱唱当当年年长长恨恨歌歌,,人人间间亦亦自自有银有河银。河。 石石壕壕村村里里夫夫妻妻别别,,泪泪比比长长生生殿殿上上多多。。
袁枚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 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石壕村里的夫妻们也有爱情,并且那爱情 更值得珍惜、保护!
马 嵬 唐 李商隐
概括每一联的内容
海外徒闻更九州,
桐花万里关山他路,生未卜此生休。
荒唐招魂
雏凤清于老凤声—呈畏之
空闻虎旅传宵柝,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无复鸡人报晓筹。 唐玄宗 杨贵妃
三、推敲作者对古人事的态度,领悟感情
联想到了李杨二人当年的七夕立誓以 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
倒叙:一波三折, 曲折幽深
及唐明皇的召魂之举, 1、杜诗和王诗对项羽该不该卷土重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 第三句则用了杜甫《石壕吏》 是什么触动了李商隐思古之幽情?
咏史诗技巧归纳
此类诗词的常用技法有用典、对比 、 反衬、以景衬情、叙议结合、、烘托、 以事起兴等。
章法结构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 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 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 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 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 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 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 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 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 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第7课《马嵬》公开课PPT课件

第7课《马嵬》公开课PPT课件

1.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技巧是什么?请作
简要分析。
-
17
谢谢!
-
1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19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 分析。
①用典和对比。
② 用“长恨歌”来写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离,用“银 河”写百姓的生离死别;现实中的“石壕村”不胜枚 举,“长生殿”却只有一个。石壕村的百姓因为战争 夫妻别离,家人战亡,眼泪不止,而玄宗作为君王,



——


白 居 易 《
长 恨 歌 》
媚 生 , 六 宫 粉 黛 无 颜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 安,长安城岌岌可危。唐玄宗携杨贵妃、 宰相杨国忠一行出逃。次日晚行至马嵬 驿时,六军止步,禁军将领对杨氏兄妹 专权不满,先砍杀杨国忠,并请求处死 杨贵妃,不得已之下,玄宗赐杨贵妃白 绫一条,杨贵妃被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 时年三十八岁。
用典
• 1.指出诗歌中用典的地方, (典义) 并了解典义。
• 2.对诗词中用典的地方进 (文义) 行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结合典故探究作者想表
达的情感。
-
(情感)
14
总结
所谓咏史诗,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有所感慨
诗人借用四个典故,对玄宗进行讽刺 而创作的诗歌;
所谓怀古诗,则是指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抒发感慨
深刻的讽刺
-
9
用典
• 1.指出诗歌中用典的地方, (典义) 并了解典义。

《马嵬》PPT【优秀课件】30页PPT

《马嵬》PPT【优秀课件】30页PPT
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马嵬》PPT【优秀课件】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马嵬》PPT【优秀课件】共30页

《马嵬》PPT【优秀课件】共30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马嵬》PPT【优秀课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马嵬ppt课件(2024)

马嵬ppt课件(2024)

后期昏庸无道
02
然而,到了唐玄宗晚年,他逐渐变得昏庸无道,沉湎于酒色之
中,重用奸臣,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马嵬之变中的表现
03
在马嵬之变中,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表现出极度的无奈和
软弱,晚节不保。
杨贵妃:美貌无双却红颜薄命
美貌无双
杨贵妃天生丽质,美貌无双,被誉为“四大美女”之一,深受唐玄 宗宠爱。
土地兼并严重
大地主兼并土地,农民失 去土地,成为流民,社会 动荡不安。
赋役繁重
唐朝的赋役制度使农民负 担沉重,无法维持生计, 加剧了社会矛盾。
玄宗个人因素及决策失误
玄宗沉迷享乐
玄宗在位后期,沉迷酒色,不问 政事,导致朝政混乱。
信任奸佞小人
玄宗信任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 人,使得朝政更加腐败。
对外政策失误
马嵬之变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历史教训
马嵬之变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它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权力的腐蚀和个人私欲的 膨胀,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文化传承
马嵬之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 义。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马嵬之变的文化 内涵和历史价值。
《长恨歌》等文学作品对马嵬之变的描绘
《长恨歌》中的马嵬坡
诗中详细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马 嵬坡的诀别,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历史 的深刻同情。
文学作品中的马嵬之变
除了《长恨歌》外,还有许多文学作 品以马嵬之变为题材,通过不同的角 度和手法,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丰 富内涵。
马嵬之变在民间传说和戏曲中的演绎
02
马嵬之变事件经过
玄宗逃离长安与杨贵妃同行

《马嵬》优秀课件

《马嵬》优秀课件
《马嵬》优秀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分享的《马嵬》优秀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介 绍这部剧的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以及幕后制作团队。同时,我们会探讨课 件制作的背景和目的,并展示和分析这份优秀的PPT课件。最后,我们将得 出结论并总结要点。
关于《马嵬》
1 历史题材剧情
《马嵬》是一部以历史 为背景的戏剧作品,讲 述了一个充满传奇故事 的时代。
2 角色丰富
3 主题深刻
该剧中的角色个性鲜明, 情感丰富,每个角色都 有自己的动人故事。
《马嵬》通过揭示历史 背景下的人性和情感, 深入探讨了人与命运的 关系。
该剧剧情简介
《马嵬》讲述了一个年少英勇的少年马嵬与神秘女子的邂逅,以及他们为了正义和真理而进行的冒险之 旅。剧中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真实的情感。
该剧演员介绍
年轻演员
该剧中有一群才华横溢的年轻 演员,他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精湛的演技赋予 角色生命力。
资深女演员
魅力演员
在《马嵬》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些知名女演员的精彩表演, 她们的存在为剧情增添了亮点。
剧中还有几位魅力四溢的男演 员,他们的出色演绎令观众难 以忘怀。
该剧幕后制作团队
导演团队
《马嵬》由一支富有创造力和经验丰富的导演团队执导,他们成功地将原著小说搬上银幕。
结论和要点
通过这次分享,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马嵬》这部剧,体会它所传 达的情感和意义。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从这次分享中获得制作优秀 PPT课件的灵感和技巧,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
摄影组
摄影组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创造了一系列精美的画面。
音乐制作
音乐制作团队为《马嵬》创作了一首首动人的配乐,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之中。

《马嵬》PPT【优秀课件】

《马嵬》PPT【优秀课件】

结构分析
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 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 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巧对鉴赏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 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 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 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 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 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
颔联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马嵬兵变 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 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 的服务了。 “鸡人报晓筹” 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 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 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颈联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天宝十年七月七日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订立盟 誓,愿“世世为夫妇”。他们认为天上的牛郎和织 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自己则可永世相守,因此 “笑牵牛”。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 发”,当年盟誓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 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此句依 然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的爱情悲剧。
用笔至细 倒叙的方法、措辞的委婉、立意的含蓄。
结构分析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 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 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 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 “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 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
问题探究
这首诗就是作者途经马嵬驿,咏马嵬之变这 一历史事件而作,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 事件?

《马嵬》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3(2024)

《马嵬》公开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3(2024)
借代手法
如“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用“六军”代指军队, 用“牵牛”代指爱情,增强了诗歌的含蓄性和艺术感染力。
用典手法
如“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运用了“九州”和“更九 州”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批判。
2024/1/29
16
诗歌创作技巧探讨与启示
2024/1/29
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历史意义与影响
马嵬驿之变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也成为了后世文艺创作的重要题
材。
2024/1/29
13
唐代女性地位及命运思考
01
唐代女性地位
相对于其他朝代,唐代女性地位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2024/1/29
02
女性命运与时代背景
唐代女性在开放的社会风气中,既有自由也有束缚,她们的命运与时代
03
学生提问
如何理解诗中的“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老师回答:这两 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杨贵妃死后命运 的无奈和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2024/1/29
24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小组讨论
《马嵬》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各小组分享不同 的看法,如爱情、历史、政治等。
小组讨论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有哪些?各小组分享对于 诗中意象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和感受。
构思精巧
01
诗歌通过对比、借代等手法,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
体,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构思能力。
语言凝练
02
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却意蕴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情感真挚
03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的痛惜之情,
以及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同情,情感真挚动人。

《马嵬》优秀课件.ppt

《马嵬》优秀课件.ppt

天子不保
百姓可全
讽:荒淫误国
倒叙的手法使诗歌在尺幅之间,一波三 折,曲折幽深。
对比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一种手法,作 者常常借它来抒发盛衰之情、兴亡之感。
内容:咏怀古迹、品评古事、缅怀古人 目的:怀古伤今、借古讽今、以古抒怀

思想情感:1、感叹昔盛今衰 2、评价历 史是非 3、抒发个人抱负 4、感慨壮志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具体研读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前者为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问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 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空闻”有苦今之意,“不复”有乐昔之情,只是 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 晓”声了。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逃 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然而希 望已经破灭。 “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 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虎旅”虽“传 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 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牛郎织 女。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其二》教学课件幻灯片课件20231130.

《马嵬其二》教学课件幻灯片课件20231130.

《马嵬其二》教学课件幻灯片课件20231130.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诗歌的情感表达》中的《马嵬其二》。

本诗通过对唐玄宗时期马�坡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着重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及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马嵬其二》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分析并鉴赏诗中的意象、情感及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中意象的解读、情感的分析、修辞手法的识别。

2. 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体会诗中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马嵬坡事件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

2.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马嵬其二》,感受诗中的节奏与韵律。

3. 诗意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等,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等,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诗中的其他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课堂互动。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讨论诗中的家国观念。

六、板书设计1. 《马嵬其二》2. 内容:意象:虎旅、鸡人、夜雨、秋池等。

情感:爱国、忧国、悲愤等。

修辞手法:对比、象征、用典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马嵬其二》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请谈谈你对诗中爱国情怀的理解。

2. 答案: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分析见课堂笔记。

爱国情怀的理解可以结合诗中的家国观念和个人感悟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马嵬坡事件的文学作品,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袁枚《马嵬》课件

袁枚《马嵬》课件
深入解读
许多学者对《马嵬》进行了深入 的解读,从主题、意象、语言等 多个角度进行剖析,挖掘其深层 次的意义和价值。
《马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要地位
在文学史上,《马嵬》被视为袁枚的 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 力。
文学价值
该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选入 多种文学选本,成为文学研究和教学 的经典案例。
袁枚的文学成就
袁枚是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为主要特点,讲究意境的创造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他的散 文则以文笔优美、思想深邃为主要特点,表现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袁枚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影响了一代又一 代的文学家和读者。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清代文学 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03 《马嵬》诗歌赏析
诗歌的主题思想
01
02
03
批判现实
通过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 爱情悲剧的描写,批判了 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权 力斗争。
历史反思
通过对马嵬坡事件的回顾 ,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反 思,揭示了历史的必然性 和人性的弱点。
爱情至上
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 和追求,强调了爱情在人 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马嵬》的创作契机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 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婉约柔美见长。 《马嵬》是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独特见 解和感慨。
VS
袁枚创作《马嵬》的契机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他深受唐诗的影响,对唐 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深感同情; 另一方面,他自身也经历过爱情的苦 与乐,因此更能深刻地体会爱情的复 杂与悲凉。这些因素共同促使袁枚创 作出了这首传世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曲折幽深。
对比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一种手法,作
者常常借它来抒发盛衰A 之情、兴亡之感。
19
内容:咏怀古迹、品评古事、缅怀古人 目的:怀古伤今、借古讽3、抒发个人抱负 4、感慨壮志

难酬 5、讽谏当朝统治
怀
写作方法:常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 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李 商 隐
嵬 ( 其 二

A
1
李隆基小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的时候。他初登上 帝位时,励精求治,使得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 展到了顶峰,(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 、杜甫都生活在开元年代。)史称“开元盛世”。
玄宗取得了成就以后,自以为天下太平,变得骄傲 怠惰,追求起享乐生活。51岁时,夺儿媳杨玉环。整天 寻欢作乐,懒得上朝,用人不当,国内腐败空虚,终于 爆发了“安史之乱”。
主旨 思想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淫误国,致使国家
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A
17
对《马嵬》一诗,前人评论
说“讽意至深,用笔至细。”
“讽意至深”:
1、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 ;
2、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3、结尾通过问句深化主题。
“用笔至细” :
1、倒叙的叙事手法;
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
A
5
A
6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A
7
具体研读
A
8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
五、六两句也用倒叙:“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
在前,反而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 而先说。
2、措辞的委婉,如“空闻”“如何”等;
A
18

倒 叙

寻仙为妄 对 死别是实
(此日) 比 (当时)
军中逃难
宫里安乐
马嵬驿赐死 长生殿盟誓
天子不保
百姓可全
讽:荒淫误国
倒叙的手法使诗歌在尺幅之间,一波三
李商隐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
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热衷政治,
企望革新。作《马嵬》(其一)(其二)两首诗,借古
讽今,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件的藩镇之乱讽刺当时的宦
官专权。因此这是一首借古A 讽今的咏史诗。
2
马嵬之变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 年)初夏,安禄山 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 危。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妃、 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 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 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 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 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 旁人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 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去。
者怎样的观点? 了批判内容。
A
16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 手法,有何作用?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对比。对比强烈,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 却能给莫愁幸福,讽刺辛辣而深刻。 “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 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 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A
3
君王掩面救不得,
A
回看血泪相和流。 4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 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色。
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 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 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 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 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 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牛郎织 女。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 愁。
A
15
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
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
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
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
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
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
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
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
呢?
尾联运用了什么
需要用许多探索才能做出全
手法,表达了作 面回答,用这种疑问作结,丰富
前者为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问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 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空闻”有苦今之意,“不复”有乐昔之情,只是 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 报晓”声了。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 ,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 然而希望已经破灭。 “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 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A
9
• 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玄宗听术士说杨贵 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有何用意?
——用典。 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也写出了 唐玄宗之悲。
A
10
首联中先用“海外”“更 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 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 “徒闻”加以否定。玄宗听 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 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可是缘分已尽,于事无补。
古 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 史性的统一;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
政治的强烈关注;
3)“古”与“今A ”的结合:多维的时空20
咏史怀古诗 鉴赏
方法步骤:
1、弄清史实:了解作品做涉及的史实 和人物
2、揣摩意图:探究诗人发思古幽情的 缘起
3、体悟感情: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表 达的情感
A
11
颔联: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 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 就适得其反。意思是:“虎旅” 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 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 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 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 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于是便 有了颈联的六军不发。
A
12
• 问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 声音有什么不同?
对比,反衬。
A
13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 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 两人誓言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 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
两相映衬,杨贵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 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 也被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 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 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 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 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 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A
14
颈联“此日”指哪一日?“当时”又 指哪一时?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 了怎样的意思? “此日” 杨贵妃赐死之日 “当时” 七夕相约之时
对比、倒叙 “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 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 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 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 “此日”的离散?
4、分析技巧:分析作品采用的艺术手 法
A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