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格拉底的德性
浅谈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浅谈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文/张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中心就是“美德即知识”,是其提出的重要的命题。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和知识之间具有同一性,美德指的是人的美好品质,知识则是指一个人对世界的有关理念和有关善的知识。
美德并不是凭空产生,要以善的知识为前提,人的一切有关善恶的行为,都是在其对善的知识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
本文主要从形成背景、具体含义等方面进行了有关分析。
关键词:苏格拉底 美德 知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伦理学方面的思想建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最突出的成就是将哲学理论从自然转向人。
也就是说哲学重点讨论的问题从原本自然本质转移到关于人类社会的问题,哲学深入人类现实,对人和社会伦理进行研究。
在其名言中,“认识你自己”就是说人要对自我进行研究、反思。
苏格拉底一直致力于道德教育实践,教人学会做人。
他认为“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1]。
而有关“美德即知识”这一伦理思想,成为哲学家讨论的重要道德思想,对道德方面的教育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美德即知识”的发展背景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的盛世时期,后又经历了雅典的衰败,所以,其伦理思想主要代表希腊道德的思索和思想发展的转折,推动希腊的伦理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
苏格拉底经历了希腊政治社会动荡,在这一时期,弱肉强食成为了社会常态,也就代表了当时的“正义”和“公道”。
人和人之间由于存在了利益的冲突,因而产生了对立,个人和希腊城邦之间也存在对立矛盾。
而这样的情况使得社会的秩序发生混乱,对希腊人的精神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使人性道德发生了极大的沦丧。
在苏格拉底看来,希腊社会面对的这次动荡最主要是因为人性和道德的堕落,如果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就要对人性和其思想灵魂进行改变,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善的知识,对道德进行重建,这样社会才能改变现状。
而且苏格拉底还认为,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不是快乐,而应该是善。
快乐只是属于一种情感,而善才是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理智产物。
美德是否可教论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
美德是否可教论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苏格拉底关于美德是否可教的观点,以及他提出的德性教化理论。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以其独特的对话方式和深入人心的哲学思考,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坚信美德是可教的,并主张通过德性教化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
本文将首先概述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可教性的观点,然后分析他的德性教化理论,最后探讨这一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是每个人内在的本质,但它需要通过教育和教化来得以发展和展现。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缺乏美德,并非因为他们天生如此,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正确的教育和教化。
因此,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唤醒人们内在的美德,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实践中。
他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引导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错误。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美德和缺点,进而努力改进自己。
苏格拉底还提出了“自知其无知”的观点,认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开始学习和成长。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教育并努力追求美德。
本文将对苏格拉底的这些观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德性教化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苏格拉底的美德观念苏格拉底,古希腊的先哲,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家。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
他认为,人的灵魂中原本就包含了真理、智慧和美德,但由于人的无知和盲目,这些美德被遮蔽了。
因此,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在美德,并通过实践来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德性。
苏格拉底的美德观念是多维度的,他认为美德包括了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多个方面。
其中,智慧是最为核心的美德,因为只有拥有智慧的人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从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看中国德育
从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看中国德育摘要:苏格拉底认为,心灵的内在原则是德行,德性是过好的生活和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高尚的记忆。
“知识”与“德性”的同一性源于苏格拉底的著名格言“德性即知识”, 体现了苏格拉底在哲学层面上的本质内涵。
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促使“知识”与“德性”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从而违背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意图。
因此, 对“知识”与“德性”的关系进行客观、辩证地评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国民现代的教育更是如此。
关键词:德性;知识;德育一、“知识”与“德性”的关系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教育得来的。
与此相应,虽然罪恶的事情大量存在,但是却无人有意作恶,罪恶的根源在于人的愚昧无知,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知识”与“德性”源于“德性即知识”的提出,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核心命题, 它将人们的道德教育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知识理解基础之上,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知识与人的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在苏格拉底关乎知识与德性的关系上,知识与智慧几近同义。
德性等同美德——因为知识隶属于善。
然而,苏氏“知识即德性”之论断可为至理?尽管苏格拉底在知识有助于德性完备方面做了有关说明,但知识(德性之知)充其量乃德性之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知识(即便是德性之知)毕竟不等同于德性,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一个自然人会如此严格遵循所谓的知识(德性之知)——把知识当作神灵,不敢越雷池一步。
对苏格拉底德性论的四重解读
对苏格拉底德性论的四重解读
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以其领先的观点和深刻的思考深受
学界关注,他的性论也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话题。
究竟苏格拉底的性论是什么?本文将对
苏格拉底的性论进行四重解读,以纵深观察他的性论观点。
首先,苏格拉底对性的作用认为它有利于追求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通过性,我们能
够实现两者间的联系,从而使自己更容易理解真理,而性也是追求真理的重要条件。
他还
认为,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好的品德,这一点也可以称得上是进步的推动力。
其次,苏格拉底认为,性的发展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性满足了人们的本能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发展道德责任感,培养人们良好的品德和自律意识。
苏格拉底认为,这
种道德修养是推动社会成长的重要力量,而性同时也能促进这种道德修养。
第三,苏格拉底认为,性也可以发挥作为一种健康养生的工具。
在苏格拉底看来,通
过性活动,可以有效的减少紧张和压力,减轻疾病的症状,提升免疫力,增强体力和体魄。
第四,苏格拉底以历史的视角来探讨性行为,认为从历史中可以发现性行为的本质,
并从性行为中可以找到很重要的精神健康秘诀,从而促进身心的发展和幸福感。
从以上四个角度看,苏格拉底认为性不仅仅是一种本能满足,而是推动社会和身心发
展的重要手段。
他希望通过性来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健康习惯,以追求真理、活出最完
美的生活。
浅析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
《西方现代教育思潮》课程期末作业作业名称:浅析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专业:11级教育学姓名:李江秀学号:*********提交日期:2014年6月29日星期日浅析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摘要:苏格拉底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经验。
本文主要是从背景、内容、方法等对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给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善道德教育有教无类美德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其哲学和教育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他那启发人思考的谈话方法,不仅影响了他的弟子,而且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和教育的历史。
苏格拉底和我国古代的孔子在若干方面有惊人相似之处,因此有人将他比作“希腊的孔子”。
一、苏格拉底提出道德教育的时代环境——雅典之牛虻苏格拉底生于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户修鞋匠家中,其母是一位接生婆。
一生喜欢与人交谈,甚爱探讨政治、军事、道德等社会问题,因为其频繁的对智者发问引起他们的不满,以对神不虔敬和误导青年罪将苏告上法庭,最终投票决定判苏死刑。
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由盛及衰的转变,他试图通过引导人们的追寻美德从而重塑强大的雅典城邦。
(一)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城邦间的战争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战争:希波战争(公元前 500 年~前 449 年)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 431~前 404 年)。
(二)智者运动与道德危机战争使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之中,同时也使希腊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价值产生危机,伦理的根基动摇了,没有普遍的公共伦理,个人道德处于迷茫中,当时的道德心态如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所说:“现在因为文明生活的通常习惯都处在混乱中,人性傲慢地表现出他的本色,成为一种不可控制的情欲,不受正义的支配,敌视一切胜过它本身的东西。
”制度化权威的缺席,成就了另一批人的个人化权威,他们被称作智者,公元前 5-4 世纪,古希腊的城邦中出现了一批以教授演讲、雄辩和政治知识的职业人群。
苏格拉底论德性是否可教
一、引言苏格拉底在不同的对话中——尤其在《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美诺》(Meno)、《高尔吉亚》(Gorgias)中——都论及“德性是否可教”这个难题,而这个难题又与德性的本质相连,或者“德性是否可教”与德性是什么的问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①。
就像苏格拉底所理解的那样,如果德性的本质就是知识,那么我们就会顺理成章地得出“德性是可教”的结论②;而普罗泰戈拉则认为德性就像是政治技艺(political art),是技艺性的知识,因此德性是可教的。
但是,问题似乎并没有像乍看起来这么简单,在《普罗泰戈拉》中,普罗泰戈拉似乎一开始坚信德性是可教的,而自己就是德性的老师,可以使自己的学徒无论在个人事务还是公共事务上都能优秀和卓越,但是,在对话的结尾处,他似乎认为,德性除了知识以外可以是任何别的东西,因此,德性是不可教的。
而苏格拉底正好相反,他一开始提出要知道德性是否可教需要首先弄清楚德性究竟是什么,在他证明了德性的本质即知识的主张后,推断出德性是可教的便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但苏格拉底对这个结论表示怀疑,因为在实际的政治实践或城邦生活中,并不存在专门教授德性的教师或专家,而且反观那些被公众视为有德性的人,他们也并没有将自己的德性传授于后代。
因此,苏格拉底又得出了德性是不可教的结论(Meno89c-96c),但是,这个结论又与苏格拉底在前面所论证的德性即知识的命题不相符合,所以,有不少学者怀疑苏格拉底在这里的用意并对他的论证的严肃性提出质疑[1](P144-145)[2](P10)[3](P20-22)。
毋庸置疑,德性是否可教仍然是一个未解的难题,甚至一直到近现代,这个问题依然表现为一种政治哲学或实践哲学的困境或悖论:德性不是知识,却依然可教;或者,德性是知识,但根本不可教。
无论哪一种,我们都需要作出大量的解释,这是无法逃脱的人类困境[4]。
如何来理解苏格拉底对于“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的真实立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
论苏格拉底的道德三命题
关键词 : 认识你 自己; 德性 即知识 ; 无人有意作 恶; 含义 ; 系; 关 评价
中 图分 类 号 : 2 B8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6 3 ( 0 0 0 0 1 0 0 8— 5 6 2 1 ) 4— 09— 4
切受 神 主 宰 , 必 须 效 忠 于 神 , 切 顺 从 神 的 支 你 一
配。
人类社会 , 开拓了哲学研究新领域 , 开创 了道 德哲学 新形 态 , 有划时代 的意义 。 具 其次 ,认识你 自己” 你 自己” 指每个人 的 “ 之“ ,
( ) 认 识你 自己” 苏格拉底哲 学中的含 义 二 “ 在 本是 神谕 铭言的 “ 识你 自己” 被 苏格拉 底拿 认 ,
收 稿 日期 :2 1 00—1 0—1 7
作 者 简 介 :潘 树 国 (9 6 ) 男 , 扬 9职 业 大 学社 会 发 展 系讲 师 。 17 一 , ' 1 1
・
1 ・ 9
知识 状况。苏格 拉底 时代是 崇 尚知 识 和智 慧 的时
代, 这一时代 的人 们 因崇 尚知识 和智 慧获得 了重大 成果 和利益 , 进而更加重视和追求知识 与智 慧 , 并且 开始 了对知识智慧本身及其意义价值 的研究。面对 当时普遍流行 的认 为 知识 即智 慧 , 对知识 不加 分析
神谕铭言 。作为神谕 铭言 的“ 认识 你 自己” 本意无 , 非是告诫前来朝拜者 : 认识你 自己和神的关系 : 至 神 高无上 , 造 一 切 、 察 一 切 、 宰 一 切 ; 作 为 创 洞 主 你
“ ” 人 类 ) 一分 子 是 神 创 造 的 万 物 之 一 物 , 的 人 ( 之 你
苏格拉底的“德性”与“善”的目的论思想
收稿日期:2013-06-20作者简介:高佳(1984-),女,湖南省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学和科技哲学。
苏格拉底的“德性”与“善”的目的论思想高佳(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湖南岳阳414006)摘要:苏格拉底以“德性”为核心的伦理思想是在批判智者相对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苏格拉底的“德性”是客观性、普遍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苏格拉底的“善”的目的论思想和追求“善生”的主张对当代的道德重构和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德性;善;目的论中图分类号:B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3)05-0075-03苏格拉底以德性理论为基础确立了客观的价值准则,构建新的伦理秩序,开创了西方哲学研究的新时代。
苏格拉底将善和幸福联系起来要求对灵魂操心的“善”的目的论思想对西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析苏格拉底的德性理论和“善”的目的论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客观价值准则———德性苏格拉底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之一,其主要贡献在于他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理解哲学,西方哲学从他开始,哲学的主题由自然的本原问题转变为人自身及人类社会伦理问题。
在苏格拉底以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大多把探索的目光放在人以外的自然界,对世界本原的本体论问题争论不休,从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开始到巴门尼德提出“存在”这一完全抽象的概念。
正是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
需要指出的是,“成功把人的视线从天上拉回到人本身,使希腊完成黑暗以来的第一次启蒙”[1]的是智者。
智者以能言善辩,精通语言和修辞学而出众,他们活跃于希腊雅典城邦,教人们运用语言的感染力和演讲的技巧在雅典民主政治竞争中取胜。
然而,智者为了满足个人欲望和利益,迎合社会流俗,对早期自然哲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确立了以怀疑主义为基础的相对主义价值观,将知识归结为因人而异的感觉,否认理智的思辨可以获得普遍性的知识。
论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及其当代德育意义
论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及其当代德育意义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他的德育范式被誉为至高理想,影响了世界人文教育的发展。
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着重强调个体的自我发展和改变,而不是仅仅收集知识和学习技巧。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反思和讨论来找到自己的答案,并理解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
他认为,这种自我发现和改变相对于直接灌输知识更可靠有效。
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范式不仅关注个体的表象和行为,也关注人的内在本质和人格塑造。
在现代德育中,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不断进步和改变。
从时间上讲,无论是战后时期的“婴幼儿式育儿”还是现代的“阳光教育”都逐渐深入人们的血液里,渐渐成为百姓的流行潮流。
从理论上讲,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不断吸纳各种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如素质教育、综合素养教育、创新创造教育等,与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有着共同点和共同验证。
苏格拉底对现代德育的意义在于:教育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应该注重个体自身的价值观、思考方式的塑造,培养个体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反思性思维,形成健全、成熟、自信、独立和富有人文情怀的人格。
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导和引导,更注重学生成为自己的导师,基于学生的主观意识、生命意识、创造意识、价值意识和责任意识。
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的最大作用在于,它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讨论,而不是机械地接受信息和规则。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思考能力,还可以加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因此,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是具有现代反光和实质意义的。
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向人文和智慧的无限可能的道路。
同时,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也可以帮助我们关注更多的教育问题,如教育的公平、质量和人文性等。
总之,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参照,它强调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哲理、情感和德性,实现自由和幸福。
西方哲学史之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第二节苏格拉底的德性论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399年)出生在雅典,父亲是石匠,母亲是产婆。
自师从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阿尔克劳(Archelaus)接受了哲学教育之后,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智”的事业。
据说苏格拉底生得很丑,但是死得很美。
他被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判处了死刑,大义凛然,从容赴死,遂成千古美谈,亦造就了西方哲学史乃至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
造成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苏格拉底从事哲学活动的时候,正值希腊城邦民主制由盛而衰之时。
他以“牛虻”自诩,嫉愤懈惰世风,关心青年心灵,探讨德性精要,针砭当局时弊,不仅触怒了一些政客,而且因其专家治国论而与民主制度发生了冲突。
于是,有人以“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两项罪名对他提出指控,虽然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作了义正辞严的精彩申辩,但仍然被判处了死刑。
他拒绝了朋友们的救助,最终以身殉道,意在换取雅典人的醒悟。
曾经有人以苏格拉底与民主制度对抗而为其思想定性,殊不知此时的民主制度已处于衰败之中,早已失去了进步意义,智者盛行于世就是明证。
苏格拉底之死给雅典的民主制度烙上了永远洗不去的污点,因为一座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对一名除了运用言论自由权外没有犯下任何罪行的思想家起诉、判罪乃至处死,这无论如何是一种讽刺和耻辱。
后来雅典人终于幡然悔悟,为之平反昭雪。
苏格拉底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哲学的重大贡献,赢得了“圣人”的赞誉。
苏格拉底属于典型的述而不作的哲学家,因而没有留下任何著作。
关于他的思想,我们只能主要通过他的学生克塞诺封、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来了解。
由于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如何区分他们二人的观点一直是哲学史上的难题。
通常人们将柏拉图有关德性的早期对话看作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我们在此亦主要依据克塞诺封和亚里士多德的记述,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中检索有关材料来概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一、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人是作为理性的存在
1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理论的影响是什么?答:苏格拉底提出了“德性即知识”,而“知识”与“德性”的统一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善”之“理念”的真正知识,那么他也就拥有了美好的德性。
如果他懂得了在任何情况下的“善是什么”,“恶是什么”,且能够将“知识”作为“德性”的根本,使得“知识”与“德性”对等,那么他就是一个理性的人、美德不缺乏的人,一个完善的人。
因此,他旨在从方法上革新人们的认识活动、从思想上唤醒人们对德性和真理的追求,使得“善与理性”发扬光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苏格拉底要从理性的层次剖析德性的本质,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一向是以这种态度来了解德性。
这个观点把人们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
苏格拉底一生虽未创建学园,但弟子众多;虽未留下著作,但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着古代,也影响着近现代。
不仅影响着哲学和政治学,也影响着伦理学、美学以及教育。
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
2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真正含义是什么?答:笛卡尔原话:Ithink,thereforeIam.直译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浅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与道德实践
浅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与道德实践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王满堂摘要: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以身殉道的哲学家。
他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
他乐于与人交谈、劝人从善,并以此为己任;他忠于自己、不畏强权、捍卫正义并为此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追求真知,是真理的绝对忠实者。
本文主要论述了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及其哲学实践过程。
关键词:苏格拉底理性美德知识善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主题就是确认人的主体性,建构基于普遍理性的知识与生活,以道德的确立为核心。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这就把知识也就是一般概念放在了道德的首位,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此即其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也因为他强调的道德(善),知识和理性主义深刻的推动了希腊哲学的人文转向。
苏格拉底的哲学核心是由“自然”转向“自我”,对于“自我”的思考是他哲学的首要任务,他哲学的内容也由思辨性的反思转变为实践性的批判,道德、伦理是他哲学的核心部分。
一、苏格拉底哲学的“美德论”在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不是把人类的认识和道德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而是将自然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的。
苏格拉底强调,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去研究有用处的人事问题,比如正义、明智、勇敢、挚诚等德性问题,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问题。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指过好的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
是一种每个人都能学会或可以确定知道的内在与心灵的原则。
在苏格拉底看来,一般的或共同的美德就是“知识”,在这个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而不道德就等同于无知。
最高的知识就是对于“善”这个永恒的、普遍的、不变的概念的认识。
因此,美德在苏格拉底看来也是不变的、永恒的、绝对的。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就不会懂得善的概念是什么,也就不可能为善;而一个人有了知识,就决不会作恶。
“无人有意作恶”没有人自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是恶的东西。
浅谈苏格拉底的“美德论”
浅谈苏格拉底的“美德论”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主题就是确认人的主体性,建构基于普遍理性的知识与生活,以道德的确定为核心。
苏格拉底把他的伦理学建立在一种知识论上,就是将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
在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不是把人类的认识和道德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而是将自然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的。
苏格拉底强调,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去研究有用处的人事问题,比如正义、明智、勇敢、诚挚等德性问题,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问题。
苏格拉底的哲学核心是“自然”转向“自我”,对于“自我”的思考是他哲学的首要任务,他哲学的内容也是思辨性的反思转变为实践性的批判,道德、伦理是他哲学的核心部分。
也就是说,“自我”、“伦理”、“道德”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本源”。
“美德即知识”的展开即有知必有德,无德是由于无知。
美德即知识的提出遭到同时期的人们以及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后人的质疑与批判。
亚里士多德指出,“把美德当作科学(知识)的观点摈弃了灵魂中的非推理部分,从而把激情和道德品格都给摈弃了。
”用现代汉的话语说就是,一个人即使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并不能保证他在实践中趋善趋恶,所以有知未必有得,反过来说无德之人也可能是贯古通今的大学问家。
对于此类的反驳与批判,苏格拉底在当时就做出了辩解:主观上无人自愿作恶,实践中之所以去作恶是因为他们的无知。
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我们可以用如下三段论加以陈述:大前提:人人都希望过幸福的生活,过更好的生活;小前提:有理性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结论:人人都应该去追求有德性的生活。
从苏格拉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人们之所以追求幸福这一大前提出发,最终在实践中趋向了恶,与美德背道而驰,在小前提上的分歧:一般人认为幸福就在于名利,在于占有和享受,正是在这种知识的引导下,才出现了生活中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去行不义之事。
苏格拉底指出,人们去“作恶”并不是他自愿的想去“作恶”,他们是受错误的知识支配才这么做的。
美德是否可教:苏格拉底的美德教育观探析
美德是否可教 : 苏格拉底的美德教育观探析
程乐 明
( 湖北省蒲圻师 范学校 , 湖北
赤壁
4 3 7 3 3 5 )
摘
要: 在柏拉 图的《 普 罗泰 戈拉 篇》 和《 美诺篇 》 中, 苏格拉 底 、 美诺和普 罗泰 戈拉讨论 了“ 美德 是否可教” 的问题 。 苏格
拉底与普 罗泰 戈拉 的观点看似对 立, 其实不然。 二者从 不 同侧 面揭 示了道德教 育的真谛 : 美德 不 同于其他知识 , 它的获得强
德若 是可教的 , 那么它是知识 。 致认 为 : 若是 有美德教 师 , 那 么美德是 可教 的 ; 但若 一个 苏格 拉底和美诺 都肯定美 德是知识 . 但都否定 存在美 德教师 。 普罗泰戈拉则认 为美德并不都是知识 , 但肯定有美 德教师 。 由此 可见 自相矛盾 。
可 以看到对这 一矛盾 的化 解 。 柏拉 图在《 美诺 篇》 的末尾 借 苏格 拉底之 口说 : 美德 即知识 , 但是 知识 既不 是天生 的 , 也
不是靠教育得来 的 , 它是神的馈赠 。 美 德的获得不是靠有 美
德 的人的传授 , 而是靠灵 魂 的回忆 。 因而 , 只有精 神 的助 产 士, 没有美德 教师 。 亚里士 多德 的解 决之道则 是 : 人 的美 德 可 以分为两种 . 即理智 德性和道德德性 。 理智德性 主要通 过 教导 而发生 和发展 , 道 德德性 则通过 习惯养 成 。 他还 认 为 , 凡是涉及 道德 德性的地方 ,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懂得 它是什
在柏 拉图 的《 普罗泰戈拉 篇》 里, 苏格拉 底与普 罗泰戈
拉讨论美德是否可教 的问题 。 起初 。 苏格拉底认 为美德不 可
养 成 习惯 ; 美 德教 育 的途 径不 是单 一 的 , 不能单 靠专 门的
苏格拉底对人的理解
苏格拉底对人的理解一、苏格拉底对人的理解的背景和重要性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是雅典思想家中最重要的一位。
苏格拉底对人的理解成为了后世思想家和教育家们引以为豪的基石,他的理念对于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人类学观点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类智慧、人性和德性的探讨与剖析方面。
二、苏格拉底对人的智慧的理解1. 智慧的本质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真理和知识的追求。
智慧是人类在思考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通过批判和反思来获得的精神财富。
智慧是超越常识和经验的,它不仅仅是知道事物的外部形式,更是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智慧是通过对问题的提问、思考和讨论来不断探寻和发展的。
2. 智慧的培养苏格拉底强调了智慧的培养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他鼓励人们质疑和怀疑,不盲目接受传统观念和权威的说法。
苏格拉底提倡的“怀疑主义”是对传统知识和信念的质疑,以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他认为,通过不断地提问和探索,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的智慧,并获得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3. 智慧的价值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人类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智慧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地思考和行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本质和目的,使人们能够实现真理、善良和美好的追求。
智慧的价值在于它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三、苏格拉底对人的人性的理解1. 人性的本质苏格拉底认为,人性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
人性是指人类共同的品质、能力和倾向,它是人类作为社会生物的基础和根源。
苏格拉底认为,人性是内在于人的本质,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受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2. 人性的特点苏格拉底对人性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人性具有自由、理智和社会性的特点。
人具有自由意志,可以在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中做出决定,而不受外界因素的限制。
人性也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可以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认识和了解世界。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摘要: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命题, 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在哲学和伦理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拟对这一命题作出概括和理论分析。
关键词:美德;知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的贡献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
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而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伦理的问题。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要求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灵魂。
他认为“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在进行道德实践。
特别是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把道德和思维、意识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引导人之德性的就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
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和道德统一起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看待“美德即知识”,如何理解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值得我们深思。
一、“美德即知识”的背景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全盛和开始衰落的时期,体验了雅典的繁荣和不幸。
因此他的伦理思想反映着希腊道德思考和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开创了希腊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当时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
当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就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对立。
这种对立对社会秩序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政治动乱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
苏格拉底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成的。
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宏图。
苏格拉底的“德性”与“善”的目的论思想
苏格拉底的“德性”与“善”的目的论思想作者:高佳来源:《云梦学刊》 2013年第5期高佳(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湖南岳阳 414006)摘要:苏格拉底以“德性”为核心的伦理思想是在批判智者相对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苏格拉底的“德性”是客观性、普遍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苏格拉底的“善”的目的论思想和追求“善生”的主张对当代的道德重构和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德性;善;目的论中图分类号: 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13)05-0075-03苏格拉底以德性理论为基础确立了客观的价值准则,构建新的伦理秩序,开创了西方哲学研究的新时代。
苏格拉底将善和幸福联系起来要求对灵魂操心的“善”的目的论思想对西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析苏格拉底的德性理论和“善”的目的论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客观价值准则——德性苏格拉底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之一,其主要贡献在于他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理解哲学,西方哲学从他开始,哲学的主题由自然的本原问题转变为人自身及人类社会伦理问题。
在苏格拉底以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大多把探索的目光放在人以外的自然界,对世界本原的本体论问题争论不休,从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开始到巴门尼德提出“存在”这一完全抽象的概念。
正是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
需要指出的是,“成功把人的视线从天上拉回到人本身,使希腊完成黑暗以来的第一次启蒙”[1]的是智者。
智者以能言善辩,精通语言和修辞学而出众,他们活跃于希腊雅典城邦,教人们运用语言的感染力和演讲的技巧在雅典民主政治竞争中取胜。
然而,智者为了满足个人欲望和利益,迎合社会流俗,对早期自然哲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确立了以怀疑主义为基础的相对主义价值观,将知识归结为因人而异的感觉,否认理智的思辨可以获得普遍性的知识。
普罗泰戈拉的脍炙人口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一种感觉主义真理观。
如果每个人仅凭因人而异的感觉认识事物,那么人们的行为也只会是在功利和感觉支配下的争夺与妄为。
对苏格拉底德性论的四重解读
底并不是否认关于 自然 、 物理 、 宇宙或者数学等方 面不是 知
识 , 是 认 为 在 研 究 这 些 知 识 之 前 , 先 也 是最 重 要 的 就 是 而 首
德性 (rt) a e 的原 意是指 任何事物 的优点 、 e 长处 和美好
的 本 性 , 文 翻 译 为 “od es xel c fa ykn ”I比 英 gons,ecl neo n i 【 e d1 , 如腿 的行 走 能 力 、 的 抓 握 能 力 、 物 的捕 食 能 力 、 手 动 鸟类 的
义, 指那些大家都共同称赞的品质 ,L n t ̄ 智慧 、 : 勇敢 、 节制 和 正义 。 苏 格拉底认识德性 的方式就是 “ 认识你 自己”苏格 , 批底认 为对于 自然 、 数学等的考 察很重要 , 但是最重要 的是 对于 自己的认识 。在所有 的知识 中最重要的 、 最高的知识就 是对 自己的认知 。他强调在获得一切知识之前 先要把 自 己搞清楚, 即关于人的本性 、 也 灵魂 、 美德等等 的知识。 本文认为 , 于德 性论 而肓 , 对 可以做 以下 四重解读 :
而 是 努 力 指 出 , 择 这 种 思 考对 象 的人 生 愚 蠢 的 。”苏 格 拉 选 嘲
“ 的 比较更是 百余年来 中国哲学界长久 的讨论热点 。然 仁”
而 随着 人 们认 知 程 度 的深 入 和 社 会 实 践 的 演 变 ,各 种 角度 和立 场 的 解读 仍 然 层 出不 穷,而对天上 的事情 加以猜 测, 是不是认为 自己在做 本分的工作 。”1 1 3
在批评了智者 以及之前哲学家之后 , 苏格 拉底指 出, 真
正需要关注 的是人 的自身 、人的本性 ,克赛诺封对 此描 述
到 :至 于 他 自 己 , 愿 意 不 时地 讲讲 与 人类 相 关 的 事 情 , “ 则 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格拉底的德性发表时间:2011-12-29T13:35:46.403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11月下期供稿作者:李丹[导读] “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是其德性论全部理论的概括,而对苏格拉底德性论的探讨历来都是哲学界的重点和热点。
李丹(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163-02摘要:“德性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命题,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知识与人的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本真意图。
为更深层次地了解“知识”与“德性”的同一关系,应该熟悉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及其源起,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德性即知识”进行全面的解读。
“德性即知识”所揭示的道理在今天的道德实践中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格拉底;德性;知识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一公元前399) 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是其德性论全部理论的概括,而对苏格拉底德性论的探讨历来都是哲学界的重点和热点。
一、“德性即知识”(一) “德性即知识”的源起。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追根溯源,具有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智者运动两方面的背景。
首先,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和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为原因,因而自以为是,众说纷纭。
其次,智者们虽然唤醒了人们的理智,打破了希腊传统的、不合理的真理观和道德观,但是却高扬个体,推崇感觉,导致了对普遍理性和确定性的贬低或否定,由此走向了诡辩论或怀疑主义,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更违背了哲学爱智慧、求知识的初衷。
正是在批判自然哲学家和智者的基础上,苏格拉底开始正本清源,摒弃感觉高扬理性,使哲学从求胜求智转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识为人之本性,从而竖起了理性主义的大旗,实现了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二) “德性即知识”的内涵。
所谓“德性” ( arete) ,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arete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虽然人人都有“德性”,但这并非与生俱来的特性,因此,只有在理性指导下才能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发挥自己的德性。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只有真正认识了人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由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
人类究竟是行善还是作恶,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有知的基础上是善的,而在无知的基础上则是恶的。
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
“德性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
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苏格拉底生活在希腊由盛而衰的社会变革时代,他热爱真理,追求道德上的至善,因此他旨在避免回到对传统的道德教条盲目信任、仅凭直觉来确认真理的古风时代,拒绝接受智者们在知识和道德问题上持有的相对主义立场。
在那个时代,苏格拉底提出“知识”与“德性”的同一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善”之“理念”的真正知识,那么他也就拥有了美好的德性。
如果他懂得了在任何情况下的“善是什么”, “恶是什么”,且能够将“知识”作为“德性”的根本,使得“知识”与“德性”对等,那么他就是一个理性的人、美德不缺乏的人,一个完善的人。
因此,他旨在从方法上革新人们的认识活动、从思想上唤醒人们对德性和真理的追求,使得“善与理性”发扬光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二、“德性即知识“的解读(一)德性本身就是知识。
普罗泰戈拉曾经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在此命题下知识会因为人、因为人的感觉和其他设定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但是普罗泰戈拉认为善对于人来讲是相同的,是人类拥有的共同本性。
苏格拉底认为,不仅仅是善,知识也是人的本性,基于人的本性的善或德性就是知识。
也就是说,人的德性即是对自己本性的认识。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够看出,苏格拉底认为人性是善的。
因为只有人性是善的,才能判断自己是善或者恶的,对自己本性的认识才可能是德性。
德性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是最高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最高的知识(德性),才能够成为一个“善” 人。
虽然阿里斯托芬在其喜剧《云》中,将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半卧于云端的“智者”模样,但后世的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克赛诺封的描述应该更贴近实际一些。
克赛诺封这样形容苏格拉底:谁也没有看见苏格拉底做不虔诚的事,谁也没有听见苏格拉底说过不虔诚的话。
这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认识到了德性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他不像其他大多数哲学家那样争论什么事物的本性是什么,猜测智者们称之为世界的那个东西是怎样产生的,天上的每一种事物是由什么必然的规律造成的,而是努力指出,选择这种思考对象的人生愚蠢的。
”苏格拉底并不是否认关于自然、物理、宇宙或者数学等方面不是知识,而是认为在研究这些知识之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关于人本身的知识,只有知道了人的本性,了解了自身,研究那些自然哲学和世界才是有意义的。
这也就是学术界津津乐道的“伦理学转向”。
苏格拉底开启了这个转向,并为之努力奋斗,主要是因为他认为人们在此方面做的还相当不够,他认为在获得其他知识之前首先要把对自己的知识搞清楚,所以他“常常劈头就问他们,是不是自己对人事已经知道的很透彻,所以进而钻研那样一些沉思的题目,或者质疑他们,他们完全不管人事,而对天上的事情加以猜测,是不是认为自己在做本分的工作。
”在批评了智者以及之前哲学家之后,苏格拉底指出,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人的自身、人的本性,克赛诺封对此描述到:“至于他自己,则愿意不时地讲讲与人类相关的事情,研究研究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公道的,什么是不公道的;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刚毅的,什么是怯懦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以及其他题目。
他认为通晓这些事情的人是高尚的,对此一窍不通的人则完全可以说是不加努力的。
”通过对人本身的认识(知识)才是人的本性,也即德性。
因此,德性本身就是知识。
又因为众多美德的共同本性是人本性中的知识,众美德于是也就有了共通性。
“美德即知识”的展开即有知必有德,无德是由于无知。
美德即知识的提出遭到同时期的人们以及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后人的质疑与批判。
亚里士多德指出,“把美德当作知识的观点摈弃了灵魂中的非推理部分,从而把激情和道德品格都给摈弃了。
”用现代的话语说就是,一个人即使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并不能保证他在实践中趋善避恶,所以有知未必有德,反过来说无德之人也可能是通贯古今的大学问家。
对于此类的反驳与批判,苏格拉底在当时就作出了辩解,主观上无人自愿作恶,实践中之所以去作恶是因为他们的无知。
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我们可以用如下三段论加以陈述:大前提:人人都希望过幸福的生活,过更好的生活;小前提:有理性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结论:人人都应该去追求有德性的生活。
从苏格拉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之所以从追求幸福这一大前提出发,最终在实践中趋向了恶,与美德背道而驰,在于小前提上的分歧:一般人认为幸福就在于名利,在于占有和享受,正是在这种知识的引导下,才出现了生活中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去行不义之事。
苏格拉底指出,人们去“作恶”并不是他自愿地就想去“作恶”,他们是受错误的知识的支配才这么做的,所以说“美德即知识”并没有错。
因此,我们终于明白了苏格拉底与一般人并不是在同一个意义讲“知识”。
对于一般人而言,能熟练地背诵道德规范的条文,就是拥有道德知识;而对于苏格拉底而言,那根本不是知识,充其量只是个人的“意见”而已,真正的知识应该是关于整全的,是统观人的整体后得到的东西,是人只有不断地省察生活后才能得到的,对于它更恰当的名字应该是智慧。
对于两者的区别,苏格拉底在与欧蒂德漠的对话中就明确作了说明。
欧蒂德漠觉得欺骗、偷窃是不正义的,是恶;然而苏格拉底指出在一定情况下,如将军欺骗士兵说救兵将至从而鼓舞了士兵获得战争的胜利,如偷走你朋友因病发作而要结束生命所用的刀,这时欺骗、偷窃便也成了善。
这里,苏格拉底要指出的是常人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具体的,个别性的,这不可避免的带有相对性,而真正的知识应该是超出具体事例而不依外界变化而转移的绝对的那种“善”。
它关乎人的德性,对于这种“善”的知识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而没有尽头的,在没有完全获得之前,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只有承认在“善”这一问题上的无知,才能放弃原有的经验性的、感性的东西,才能发现理性的知识,才能正确地趋善避恶,最终达到“善”和幸福。
(二)德性可教与知识之回忆。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他认为,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
智者学派以教授知识为业,在自然哲学方面,苏格拉底已经以自己的切身经验表明,那些自称或被认为最有知识的人,实际上并无知识,即他们虽然可以对许多现象说出许多“看法”来,但他们自称是“智者”,但不是“爱智者”。
“智者”把知识当作现成的产品拿去兜售,而“爱智者”则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他对永恒确定的完满的知识有一种“爱”,心向往之。
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既然德性本身是一种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否传授,是否具有可教性呢?如果是一般的自然、物理、数学知识,那当然是可以传授的,但是问题在于德性这种知识是一种内在于本性中的知识,它并非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或者后发的知识,那么德性应该怎样传授和教授呢?苏格拉底认为,正是因为德性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德性是可教的,但是又不能通过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模范和强行的灌输,而是通过引导和帮助,要他者自己通过自己的思考一步步地认识到,这也就是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在苏格拉底看来,包括道德哲学知识在内,一切知识都是“回忆”,即都是植根于自己心中,而不是外面灌输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