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高原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青海农技推广》2014 年第 1 期
农村发展变迁轨迹和体验农业、 农村生活的 农耕文化休闲园。 比如:开辟田园风光游、花 儿会、民俗歌舞、婚俗、藏餐、家庭访问等乡村 旅游项目。 二是可以围绕大通县双新公路沿 线、 湟中县西纳川地区和城北区大堡子镇的 设施农业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以设施农 业为载体,强化服务城市功能,努力向效益、 生态、休闲农业拓展,从而建设和壮大一批集 休闲、采摘、餐饮、体验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 园区。 三是可以围绕市郊三县高海拔地区天 然草场、 特有的藏系绵羊和牦牛及各具特色 的服饰、餐饮和歌舞等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发 展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休闲观光旅游,从 而推动高原少数民族人文资源与休闲观光旅 游的融合。四是可以围绕湟水干流及北川河、 南川河、沙塘川河、药水河、西纳川河、东峡河 等支流,依托森林河流发展生态休闲游。 2.2 在 以 休 闲 、体 验 为 理 念 ,挖 掘 文 化 内 涵 方面寻找思路及对策 通过借鉴浙江的经 验,推出传统农事体验、生态景观体验、健身 娱乐体验、休闲美食体验、现代农艺体验等浸 入式体验项目,让游客身临其境流连忘返。一 是充分利用丰富的农村自然生态景观, 使游 客直观感受高原自然风光与河湟农耕文化的 大美。 比 如连片的油菜花、层层的梯田、高山 草甸以及成群的牛羊等带给游客强烈的视觉 冲击, 这种实景的美感是对农耕文化最好的 阐释。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农业高科技手段制 造出的新、奇效果,满足游客好奇心。 利用这 几年西宁周边建设起来的智能温室等现代农 业设施,开发应用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植物 组织培养、 转基因、 嫁接技术等现代农业技 术,融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创造出 超乎人们想象的新奇植物景观, 带给游客视 觉的盛宴。三是充分开发传统手工艺,通过像
21
·推广论坛·
1.2.4 园区建设技术含量低, 缺乏创意思维 现代农业经常使用的无土栽培、立体种植、反 季节种植、 快繁组培等高科技手段在园区的 应用还远远不够,表现为内容不够丰富,社会 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没有最大程度地发 挥示范推广、教育培训、休闲观光等功能。 出 其不意的构想是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获得预期 经济效益的高招, 而我们的园区在产品或服 务项目设计上缺乏创意。 1.2.5 缺 乏 专 业 经 营 管 理 人 才 和 服 务 队 伍 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管理人员大多未受到正规 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培训, 缺乏对休闲观光 农业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次认识, 没有足 够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宣传营销理念。 而服务 人员则以当地村民为主,少有正规培训,服务 人员利益缺乏保障, 这些都影响了休闲观光 农业的健康发展。 2 青海西宁高原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思路及 对策
种,马铃薯、蚕豆、豌豆繁种为主的优势特色 作物制繁种基地和麦类三圃田建设, 加大投 入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进 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鼓励发展种子生产 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行投资和 效益挂钩。 积极引导、扶持、培育省级龙头企 业,实行产、学、研联合,产、加、销一体化经 营,不断提高繁种质量和数量,提高良种统供 率,推动高原特色种业发展。切实抓好良种统 供调配和供应服务工作, 积极组织指导各地 做好良种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贮藏、销售, 加强救灾种子储备管理,实行统一包装,统一 标签,统一调拨,确保受灾地区种子供应。 3.4 强化质量控制,加强市场监管 切实加 强种子检验员队伍建设和种子检验体系建 设, 严格执行种子检验员考核和持证上岗制 度,加大种子监督抽查力度,从田间去杂、加 工贮藏、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控制, 重点做好杂交油莱制种基地田间花期检验, 确保种子质量; 积极适应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青海农技推广》2014 年第 1 期
闲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条件。 四是市场优势。 社 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市 场、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与保证,城市 居民出游愿望强烈,潜在客源市场巨大。 1.2 不利因子
近年来, 青海西宁高原休闲观光农业虽 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没有形成大的品牌, 社会影响力也不大。 阻碍发展的主要因素归 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2.1 园区规模小, 经营理念滞后 青海休 闲观光园区规模小, 景点小而分散且知名度 不高,知名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较少。经营 理念滞后, 对休闲观光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仍 然以满足游客吃喝玩为基本目标,项目单一, 没有融入体验元素, 这种缺乏参与性和个性 化的产品或服务对于游客的吸引力是短暂 的,导致回头客少。 另从自然条件看,一年中 有较长时间处于低温期, 开展休闲观光的时 间短。 1.2.2 休闲观光项目开发中的文化内涵挖掘 不够,同质化严重,个性化特点缺失 青海省 东部地区是河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民俗文 化特色明显,河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然而这 些文化没有被有效地开发和宣传。 涉及深层 次的文化开发挖掘不够, 旅游者在休闲观光 中文化体验感普遍不足。 1.2.3 品牌战略意识不强、 缺少体验项目打 造 旅游也是产品,不仅要有自己的品牌,而 且也应该有产品的使用信息反馈和产品的售 后服务, 而目前绝大部分园区连像 “迎来送 往”这样最基本的服务都做不到,更别说售后 服务了。此外,多数园区在产品和服务项目的 开发中缺少参与性和互动性, 旅游者往往被 动地接受产品和服务,从中得到的体验很少, 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西宁地区及周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 许多十分突出的有利条件: 一是休闲资源优 势。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地貌特征多样,乡村 田园景观丰富多彩, 是青海省农耕文明和河 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民俗文化特色明显,河 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森 林植被和湿地景观丰富。二是区位优势。西宁 市属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结合部, 处于汉 文化与藏文化融合带, 农耕文明与草原牧业 经济交汇区, 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百万的 大型省会城市。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条 件便利,对外联系便捷,各郊县环布于市区周 围,可进入性极强,具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 优势和潜力。三是旅游业优势。西宁市作为中 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对 外开放程度较高,“天路起点、中国夏都、健康 之旅”旅游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了以西宁 为中心的两小时旅游圈,具备农业产供销及休
20
后的新形势,加快制定《青海省实施(种子法) 办法》及配套法规制度,加强种子执法体系建 设,健全机构队伍,稳定和落实执法人员,改 善执法手段,严把种子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 种子打假和种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 3.5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结合我 省实际,创新培训方式,狠抓岗位培训,加大 种子管理和科技知识培训力度, 加快技术人 员知识更新速度,培养学科带头人;采取送出 去,请进来等办法,通过聘请专家讲解、现场 操作示范、专业理论学习、科研院校深造、国 内外考察培训等形式, 扎实有效的开展种子 管理和种子生产等技术培训,突出种子检验、 农作物品种中间试验、种子市场管理、良种繁 育、种子加工、仓储以及新品种介绍、良种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配套等内容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素质,重 点培养技术骨干; 继续加大农民技术员的培 训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为开展各项 种子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推广论坛·
《青海农技推广》2014 年第 1 期
!! 青海西宁高原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810000 张优良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10058 汪自强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早在 2010 年中央 一号文件就 指出:“积 资金投入,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现代国民旅游
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 休闲体系, 为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
·推广论坛·
点。 目前, 青海省休闲观光农业已发展到 1800 多 家 , 其 中 星 级 乡 村 旅 游 接 待 点 232 家、民俗村 8 个。 据统计,2012 年全省 232 家 星级接待点从业人员达到 1.9 万人, 农牧民 就业人员达到 1.6 万人,年接待游客 1317 万 人(次),营业收入达到 10 亿元,实现利润 3.5 亿元。 但随着休闲观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 暴露出诸如园区农业科技含量较低、 建设项 目雷同、缺乏创意、缺少文化底蕴、经营管理 水平低、效益不佳等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 青海西宁高原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青海西宁高原休闲观光农业发 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青海的资源特色,从中 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 1 青海西宁高原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有利 条件及不利因子 1.1 有利条件
青海西宁高原休闲观光农业能否做大做 强,项目设计与营销理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我们要通过挖掘乡村地域文化、 农村生活风 貌和农耕文化内涵, 发挥休闲观光农业的教 育和文化传承功能;通过打造品牌,促进休闲 观光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2.1 在突出高原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方面, 寻找思路及对策 西宁高原休闲观光农业设 计可以河湟农耕文明和高原少数民族风情为 主线,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 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一是可以围绕大通、 湟中、湟源三县及城北区、城南新区的特色种 植业和特色蔬菜, 依托高原独特的气候资源 优势和民俗文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建设基 础设施完善、功能相对齐备、经营模式多样、 服务水平较高的以展示农业耕作演变进程、
·推广论坛·
仿毛织布、唐卡制作、农家酩馏酒酿制、酸奶、 甜醅制作等传统工艺、 民俗活动使游客体验 久违的原生态生活。 四是充分挖掘岁时节日 在农耕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现。 在项目 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使这些节日 文化变虚为实、变古为今、变死为活,使“有说 头、没看头,有讲头、没玩头”的东西,通过现 代方式的包装和演绎,通过各种类型、内容丰 富的主题文化活动,使躺着的文化站起来,使 岁时节日成为一个能动的文化因子。 2.3 在以创意设计突出特色,引领休闲观光 农业升级方面寻找思路及对策 创意是休闲 观光农业发展的灵魂, 在我们的项目设计中 必须不断地注入创意元素, 让消费者充分地 享受审美过程,满足其审美情趣,实现身心愉 悦,从而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消费体验、 休闲观光。 高原休闲观光农业创意设计可以 从这几方面入手,做出高原特色,树立高原样 板:一是从拓展产业的功能入手创意。高原自 然生态环境独特、河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在 项目设计中只要渗透文化因素, 结合农村的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娱活动等,巧妙地加 以设计组合, 都能变成现代居民喜闻乐见的 东西。在项目设计上要力求内容丰富、生动活 泼,比如体验区:可以到农村认养核桃、樱桃 等有特色的果树、到温室栽培草莓、认养牛、 羊;到农家挖马铃薯,体验农事、感受农耕文 明的魅力;到“开心农场”认购土地认养菜地, 发现农业的健康功能,感受熟悉的乡土气息。 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区可以展示当今国内外现 代农业发展的最新成就, 同时可以开展各类 农业生产实践和科普教育活动。 为了增强娱 乐性,还可以辅助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妙趣 横生的活动载体,如制作麦草人、穿越作物迷 宫、举办露天集市、举行乡村婚礼等等。 总之
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 2013 良好的政策环境。
年初,国务院又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近年来,青海省围绕果蔬、花卉、有机农
提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完善休假保障 业等主要资源,以农业观光采摘为主线,培育
措施, 逐步增加旅游休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了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
《青海农技推广》2014 年第 1 期
通过创意把人们印象中的粗脏苦累的传统 “体力型农业”产业,向审美愉悦的“智慧型农 业”、 “快乐型农业”、“美学型农业” 产业转 变, 把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符合现代 人口味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 使休闲观光 农业迈向更高层次。 二是从拓展产品的功能 入手创意 。 普通的农产品注入科技、文化 内 涵,通过改变形状、色彩和口味,就能充分激 发人们的好奇心, 吸引大量消费者去消费体 验,从而有效地提高其附加值。例如将圆形西 瓜培育成方形西瓜、各种形状的葫芦、印有字 和照片的苹果等, 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 需求。三是从改革农业经营的方式入手创意。 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可以探索新的租赁经营的 方式, 如将园区发展种植的土地, 划分成小 块,租给城里的市民,让市民自己购置种子化 肥, 进行田间管理, 从头到尾体验种菜的乐 趣。还可以采用市民认领土地,由园区对认领 的土地,按照个性化的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到 收获季节通知市民采摘, 让市民真正吃上安 全、放心、无污染的蔬菜和其他绿色食品。 另 外,还可以采取与城乡中小学校结成对子,建 立学农基地的方式,承接学生的农耕体验、社 会实践等业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与影视 制作机构、文化艺术创作机构等合作,建立农 村影视拍摄、采风、写生基地,培育休闲观光 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四是从宣传、包装和营 销入手创意。 使丰富的农产品成为精美的纪 念品,从而实现就地产销,减少流通环节,增 加附加值。 青海各地都有自己富有特色和差 异性的传统农产品,如互助的马铃薯、油菜, 乐都的大樱桃、辣椒,民和的桃、羊肉,循化的 线辣椒,西宁的油桃、无公害蔬菜等,这些农 产品通过巧妙地创意和策划, 完全可以打响 品牌,进一步拓展市场,带动整个休闲观光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