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美学》中的建筑理论
建筑美学
■2· 建筑师的美学问思 在建筑发展过程中,建筑家从(或主要从)建 筑本身出发,思考建筑美的问题。例如: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将美观作为良好建筑三 个基本条件之一,思考了建筑的美学特征、要素。
再如歌德“美在特征的显现”说,最初是以哥 特 建筑建筑论证的。
建筑师的美学问思的特征: 方法论上:自下而上 切入点:从建筑学内部观察
肇始了西方建筑美学史上久远的美在形式 说。
• 4 建筑美的探寻中的“理性主义”色彩。 希腊主流美学思想认为,美不仅是有规律的, 而且有着必然性因果规律。似乎建筑的美,不是 靠感知,而是靠分析。 希腊的思想家,多半具有理性主义的倾向。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如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 约公元前460~ 前370年)对偶然性的排斥,也见 诸于,将美视为社会属性的柏拉图(Plato, 公元 前427~ 前347年)对绝对美的思辨。
第一阶段,希腊思想家毕达格拉斯、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等,关注的焦点是自然本源问题,美 被看成自然本身的一个本质特征。如毕达格拉斯 学派,将建筑“美”与宇宙的美的秩序,同样归 结为一种“数”的自然属性。通常称为自然哲学” 阶段; 第二阶段,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开始思考包括 自然、人与社会在内的本体,美被赋予了社会属 性。被称作人文哲学阶段。
第三阶段 发生在希腊化时期,随着马其顿的远征,突破了 希腊小城邦的局限,自然科学技术出现了飞跃。 亚里斯多德,则是在希腊化时期发达的自然科 学成果上,达到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 统一。
二· 希腊古典建筑的品格 希腊古典,初步形成。 古希腊建筑美学思想,是在古希腊建筑艺术实 践的土壤中酝酿和萌发出来的。某种意义上说, 建筑美学思想不过是建筑审美意识清晰化、条理 化的型态。 希腊古典建筑,概有如下品格: 1·古希腊建筑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怀。 古希腊人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在希腊, 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美满是天经地义的,
《美学》A、B、C试题(卷)
《美学》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A.哲学方法B.社会学方法C.心理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3、下列对“艺术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创造性因素的丑B.现实性因素的丑C.作品技巧的伪劣D.作品结构处理不当的丑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尼采5、倡导“自下而上”研究美学方法的美学家是()A.黑格尔B.费希纳C.费尔巴哈D.洛克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A.艺术的起源B.艺术的功能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内容7、给艺术下定义最终可能得到艺术的()A.本体B.存在C.本质D.描述8、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A.孟子B.伍举C.楚灵王D.王充9、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嘉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12、中国美学中所谓“外师造化”指的是()A.创造自然B.感受自然C.学习自然D.师承自然13、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14、艺术品不同于非艺术品,最关键的在于它涵有()A.形式B.意象C.语言D.情感15、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16、在西方美学史上,法国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篇1在广阔的人类文化视野中,艺术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从古至今,无数的艺术家们以他们的创作,赋予了世界以色彩、情感和生命。
然而,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在此背景下,黑格尔的《美学》一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们照亮了理解艺术的道路。
这本书的主旨是通过对艺术的深入探讨,展示其与社会历史、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
作者在书中指出,艺术并不仅仅是美学上的欣赏,更是社会精神上的追求,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和追求自由的重要手段。
读过这本书后,我对书中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书中,黑格尔详细阐述了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对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的预见。
这些观点使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此外,我也注意到了书中提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关联性,比如音乐和绘画,以及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差异。
书中的一些具体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黑格尔强调了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艺术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世界和自我。
此外,他还提出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即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
这些观点不仅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未来艺术的探索欲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时会被其中的复杂理论所困扰,但同时也正是这些理论激发了我的思考。
例如,书中提到的“艺术即自由”的观点,使我开始思考艺术如何实现自由,以及自由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美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艺术的视角,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艺术的工具。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篇2黑格尔《美学》读书笔记黑格尔的《美学》是一部宏大的著作,它涵盖了西方艺术的历史和理论,深入探讨了艺术与哲学、宗教、政治等其他人类活动的交叉领域。
这部作品对于理解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地被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所吸引。
《美学》复习资料
《美学》复习资料《美概》复习资料绪论(填空单选题)1、美学一词最早由德国美学家鲍姆嘉登于1735年首先使用,其本义是感觉或感性认识;2、伊斯特惕克提出感性学;3、作为最早用“美学”这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的人,鲍姆嘉登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4、1750年鲍姆嘉登出版著作《美学》第一卷,此举标志美学学科诞生;5、日本人中江兆民将aesthetics翻译为美学,王国维于1902年将日文美学引入中国;6、美学的奠基时期(以柏拉图为代表),美学的诞生时期(以鲍姆嘉登为标志),美学的发展期(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美学的解构时期(分析哲学对美学的解构);7、柏拉图有关“美本身”问题的提出标志美学思考的开始,柏拉图关于美本身的思考的结论——美是理式;8、美学的奠基人事以柏拉图为代表,美学的诞生是以鲍姆嘉登为代表,美学的发展是以康德与黑格尔为代表,美学的解构是以分析哲学为代表;9、鲍姆嘉登有感于当时的人类知识系统的缺陷,即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知、情、意三者的研究状况的缺陷而创立美学这一学科,美学最初是作为研究感觉(感性知识)的一门学问而诞生的;10、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奠定了他在美学史的崇高地位,康德把自己的哲学分为认识论(研究真)、伦理学(研究善)和美学(研究美)三个部分,真与善的对立也就是必然与自由的对立,而美则是沟通这种对立的桥梁;11、康德提出“美是无利害的快感”,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按照形式逻辑的“质—量—关系—模态”,从四个方面对美感心理进行了分析,称为“审美四契机”;12、黑格尔发展了柏拉图的理论,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著名命题。
13、分析美学的理论代表人为维特根斯坦;14、中国美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入与综合时期(王国维、朱光潜);第二阶段:苏化时期(蔡仪、吕荧、朱光潜、李泽厚);第三阶段:实践美学时期(以李泽厚为代表);第四阶段:后实践美学时期;15、王国维对于中国美学的最大贡献是提炼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意境(或境界);16、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7、苏化阶段:蔡仪“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泰“美是主观的”,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18、鲍姆嘉登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黑格尔认为“美学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现代审美心理学派则强调美学要研究美感经验;第一章1、《国语·楚语上》中记载的“伍举论美”,较早地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美,美与善,美与功利的关系;2、“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表明墨子对美持否定的态度;3、《乐论》被认为是中国第一篇美学专门著作,其中著名观点即尽美致用,这种尽美致用观点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观点上;4、孔子关于美的论述:“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有周公之才之美”,这里所谓的“美”是和善、德一个意思,二者可以混同使用;5、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是意境;6、德谟克里特和柏拉图把美和愉快联系在一起,伊壁鸠鲁是享乐主义派把美看成是愉悦;7、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8、孟子全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在美的观点上提出了“充实之谓美”的论点;9、在中国画论中把“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准,所谓“神”指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等,这是属于内容方面的;所谓“形”,指人物的外部表情特征,言语、动作、表情等,这是属于形式方面的。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美学》黑格尔(Hegel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著述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美学》等。
(一)哲学思想: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绝对理念”(绝对精神)。
它是超自然、超人类的一种“宇宙精神”,是整个宇宙的,而非个人、非人类的,在人与自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它是宇宙之源,自然、人类及人的各种思维现象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它是先于自然和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客观普遍的思维,它是世界之源,又是世界的主宰。
世界的历史就是宇宙精神自我生成、自我运动的历史。
这个“宇宙精神”(绝对精神、理念)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逻辑阶段:绝对精神以抽象纯粹的逻辑概念存在。
自然阶段:绝对精神以自然形式、外在的物质形式存在。
精神阶段:“绝对理念”以人类精神的形式存在。
黑格尔又进一步把人类精神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个层次。
主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个人意识。
客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化,表达为各种制度、法律、道德、伦理等普遍力量。
绝对精神: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宇宙精神的最高发展阶段,回复到自身,这时它才是自由的、独立自足的。
绝对精神包括:艺术、宗教、哲学。
艺术以直观的形式表达绝对精神。
宗教以想象象征的形式表达绝对精神。
哲学以思想的形式、自由思考的形式表达绝对精神。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假设了超自然的宇宙理念的存在,并将其作为世界之源,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但他的哲学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容。
(二)《美学》的基本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确切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艺术、美的艺术。
1、美的本质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以供直接观照,而不是用思想和纯粹心灵性的形式来表现。
因为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理念和形象两个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所以艺术去符合艺术概念的实际作品中所到达的高度和优点,就要取决于理念与形象能互相融合而成为统一体的程度。
论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摘要: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条件之一,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的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实体;同时又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显示了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体现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建筑的造型美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上。
关键词:建筑;建筑艺术;审美特征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条件之一,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的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实体;同时又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显示了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就其物质性而言,建筑是人类抵御风雨烈日的使用生活设施,人类与他朝夕相处,生老与共;就建筑的精神性而言,建筑又使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最庞大的,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建筑由于他的耐久性和社会性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1]。
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建筑是人类文明史诗中最辉煌的篇章。
建筑艺术作为”石头写成的史书”无处不在,它组成了大城市、小城市和乡村居民点,是人们最常见的艺术品,具有广泛的社会审美意义,因而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审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
一、建筑的艺术性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和,建筑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巨大的工艺”可见在人类早期,建筑就与艺术有密切的关系。
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
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黑格尔《美学》一书说”就存在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许是一门最早的艺术”[2]。
关于建筑美学设计的探讨
关于建筑美学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环境美学与建筑环境美学的概念,从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美学语言、美学呈现三大理论视角,对建筑美学设计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建筑;美学设计;探讨中图分类号:[tu-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 环境美学与建筑环境美学的概念建筑,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通称,即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建筑一词,拉丁文为“architecture”,意为“巨大的工艺”,这说明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
建筑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
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别,建筑设计位列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位置。
“环境设计包括有室内设计、庭园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国土设计等,它是以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以对空间进行规划为中心的创造性活动。
”1.1 环境美学的概念人们一般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所展开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密切交织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
美的标准应该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适宜度,所以环境美学首先应该从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如森林、河流、海洋等以及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与居住地的绿化安宁等多种手法的美化过程进行研究,构成环境美学的框架。
1.2 建筑环境美学的特征建筑环境美学就其特征来看,第一便是严格遵循建筑科学和环境美学的规律性,力求在一定的经济、建筑科学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处理好实用空间与视觉空间、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实体分割出来的实用空间组合是在空间上和谐连续变化的序列;其次便是建筑环境美学必须沿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在现代建筑群的塑造上体现出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
当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还要注重新、旧建筑群的整体协调,使整个城市的建筑,既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又各具特色并展现新时代建筑风格的雄浑气魄。
2 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要提升建筑设计的美学水准,首先要掌握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而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又以建筑艺术本身的美学特征为依托与载体。
《美学》名词解释、简答 2
名词解释:1、美的相对性:是指一个事物总是相对于不同的时间系统和空间系统而言的,从大的范畴来说,表现为不同的时代、民族、阶层而言,美或不美。
①美的时代性,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经历、习惯和审美趣味,所以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美;②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发展产生不同的审美习惯。
2、美的绝对性:一个事物只要感性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那么就是是美的。
虽然世界上无绝对的美,但美却是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由于美有绝对性,表现出永久性和超越性,永久性指美可以跨越时间的限制,超越性则超越一切时间、空间界限。
3、格式塔心理学:即形式、形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作为主体在感知对象时,心里如何与对象发生一种巧妙的关系。
两大原则:①整体性原则,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②异质同构理论,人物的心理结构与对象的结构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4、爱得码(AIDMA)原则:AIDMA是消费者行为学领域很成熟的理论模型之一,由美国广告学家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五个阶段: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购买)。
5、霍布斯“突然荣耀说”:指英国18C经验主义美学家霍布斯的关于喜剧根源学说,他认为人之所以发笑是因为发现对象的许多缺点、弱点,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对自我的一种优越感、荣耀感。
这个观点比较科学的阐释了喜剧的根源,但却不能涵盖一切喜剧。
(从对象来说又叫“鄙夷说”)6、康德“乖讹说”:“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乖讹说”又叫“期待失望说”。
有其合理性,适合解答小丑、小人物诙谐夸张的喜剧。
7、格格森“生命的机械化”:德国20C哲学家认为人的生命本是一个自由、鲜活、灵动的生命体,但因为某个因素使人的生命演化为像一台机械一样呆板而且呆滞,人面对他就会笑。
适合于着重表演的艺术作品。
浅论古希腊建筑的美学风格及其文化价值
浅论古希腊建筑的美学风格及其文化价值话题:休闲阅读古希腊文化传统文化和文化建筑摘要古希腊的柱式建筑向来是建筑史上的丰碑,尤其是当前“欧式”建筑风靡国内外的时代,更是以其宏伟典雅的风格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
本文将探讨古希腊柱式建筑的美学风格以及相应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柱式风格古希腊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古希腊,是享誉世界的闻名古国。
建筑,是镶嵌在古希腊灿烂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早在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建筑就以规模宏大、雕刻精致、造型优美而举世闻名。
重建于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卫城,体现了那一时期最辉煌的艺术成就。
雅典卫城建造在一座石灰岩的小山上,四面都是绝壁,设计者巧妙地利用小山的地形,以及小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建筑布局,整个卫城由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等组成。
当时艺术也因此而得到全面发展。
建筑、雕塑和绘画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人们誉为古典美的楷模。
这个时期的建筑洋溢着端庄、典雅、和谐、理性的美感,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中,还流传着关于亚洲西部泰坦众神、东方巨灵和巨人的各种说法。
阿卡亚人被后来的多利亚人征服后,迈锡尼文明便随之衰落和灭亡,但爱琴海地区和希腊半岛,仍然遗存了许多米诺斯文化和迈锡尼文化的城堡、狮子门、圆顶墓等宏伟建筑。
在随之而来的大征服的时代,由于战乱不断和文明的毁灭,随着时间的消逝,一波续一波的后来民族完全不知道这些巨石建筑的来由。
古希腊文化和艺术单纯特性中,蕴含着崇高和伟大的美学品格与艺术精神。
生活的单纯和艺术生产的非自觉性,成就了古希腊文化艺术的单纯的品格。
战争带来对健美身体的崇尚,神人合一的宗教观念给单纯自然的天性创造出自由发展的天地,达观的生死观念尚未浸染复杂的功利性。
可以看到这些方面都对古希腊的建筑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了波斯的侵略者。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使希腊建筑结出了最完美的成果。
西方古代建筑美学历程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第二章:东西方建筑发展历程
1..西方建筑简史与美学历程
2.. 中国建筑简史与美学历程
3.日本建筑简史与美学历程
Fundamentals of Color Chapter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Archite ctural aesthet ics
古 罗 马 与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建 筑 理 论
并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 2.阿尔伯蒂:他的名著《建筑论》(又名:阿尔伯蒂建筑十书)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部完整的建筑理论著作,也是对当时流行 的古典建筑的比例、柱式以及城市规划理论和经验的总结。
3.安德烈· 帕拉蒂奥(Andrea Palladio,1508-1580年),[1]意
一方面坚持艺术模仿自然,另一方面也坚持艺术要对自然进行加工,
要求理想化与典型化。这项工作很艰巨。虚构不等于虚伪。 文艺的功能是人民大众
认为美有绝对美和相对美之分,绝对美通过“最美的比例”之类的
形式体现。
美学历程
1.维特鲁威:在总结了当时的建筑经验后写成关于建筑和工程的 论著《建筑十书》 ,他最早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 美观”,并且首次谈到了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
西方建筑美学历程
希腊 罗马 西方 中世纪 法国古典 现代
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代
君主政体 启蒙时期
大革命时期 后现代主义 解构主义
美学历程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古希腊建筑
1.作品:雅典卫城 帕提农神庙(伊克底努)、胜利神 庙(克拉克底特)、伊克瑞翁神庙 (皮忒欧) 2.太阳神庙 4.建筑风格:亚里斯多德说:“任
推荐优秀的西方建筑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推荐优秀的西方建筑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西方建筑美学论文怎么写?什么是西方建筑美学?西方建筑美学在建筑学领域中的差异始终凸显。
一般认为是传统文化差异所致,但笔者通过细致分析得出了中西方建筑潮流差异的契合点,对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西方建筑美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中西方传统建筑美学差异浅析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就有了对于美的追求与探索,但是真正把美学这个概念比较完整的提出来却是在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
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伴随着我们对美学认知与研究的逐渐深入,建筑美学这一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学科逐渐兴起。
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
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
秩序的审美价值与当代建筑的美学追求
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为 基础,揭示人的视觉艺术感受和生理基 础之间关系的学科. "完形"即为"格式 塔" (Gestalt), "完整" "形式" 含有 和 的 双重含义,好的格式塔是组织结构规则, 有秩序,完整(对称,统一,和谐),具有 最大限度的简明性[3].为此,美国数学家 D·伯克霍夫(D·Birkhoff)在 《美学标准》 中,用公式 M=O/C 表达了他对完形审美 价值的理解,其中 M:形式美,O:秩序, C:复杂性.公式表明:完形的美学价值 与其秩序化的程度成正比,与复杂程度 成反比,美学秩序价值的顶端是正方形 或正方体和直线性网格(图1-1). 1.2 变化秩序的审美价值 其实,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简 单, 秩序的简单一方面易于感受, 但形式
about aesthetic object, aesthetic value and aesthetic main bod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order"is a most easily understood aesthetic ob- ject with highest aesthetic value. Compari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aesthetic styl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ainting, it interprets that contemporary °chitects aesthetic pursuit of deep order also reflects a progressive and inevitable aesthetic law, and the follow-up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foretells a new round of simple order.
浅析中国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美学建构
中国包装I艺术理论浅析中国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美学建构■文/西北师范大学杜臣弘宇马雨宁摘类: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席卷中国电影市场,50亿票房的成绩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破茧重生。
回顾这一历程,笔者认为,如果将2015年的《大圣归来》视为这场中国当代动画电影革命的起点,那么2016年的《大鱼海裳》是这场革命迈出的坚实一步。
电影《大鱼海裳》在制作上非常出彩,画面、音效、中国元素等等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但在剧情架构、人物塑造等方面,还是陷入了苍白、单薄的怪圈,.,针对评论界的褒贬两极化,笔者力图从一个发展的角度,对这部电影做出一个相对公正的评断•K妓•《:中国动画电影;中国元素;剧情【作者简介】1.杜臣弘宇,西北师范大学,讲师,文艺 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美学。
2. 马雨宁,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本科 生,研究方向:影视批评:2016年7月8号中国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正式上映,从2011年的《魁拔》到《大圣归来》每次动画电影的上映都伴随着众人的议论,这 部《大鱼海棠》也不例外。
从情怀角度出发,2004年的F l a s h版《大鱼 海棠》到后来电影版的正式上映已过去12年,-个甲子的等待与国产动 画的标签已经让《大鱼海棠》有了充足的噱头,再加上影片上映前期各 种话题的炒作和唯美动人的预告片,都使得电影《大鱼海棠》有了良好 的票房基础。
影片上映后,立即受到受众和媒体的热议,对其评论也逐 步走向两极化,支持者说《大鱼海棠》是难得一见的良心之作,开辟了 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元。
反对者则说,12年的等待换来了一部金玉其 外、败絮其中的动画电影,更有甚者则指出不公映,才是这部电影让观 众充满期待的唯一方法。
在众说纷纭的尴尬局面中,《大鱼海棠》上映 一周,票房便达到3.46亿,看到这个结果,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情绪掺杂 其中。
首先,影片《大鱼海棠》在制作方面绝对是无可争议的好,甚至说 它是中国动画电影的飞跃制作也不为过。
黑格尔哲学美学
黑格尔哲学美学黑格尔(Hegel, 1770-1831)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的重要代表。
他的美学观点是建筑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他的美学思想必须从这里起步。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1( 黑格尔的理念。
黑格尔反对康德的二元论和关于“物自体”不可知的假设。
他认为,不存在所谓的“物自体”,没有什么是不可知的,因为人的认识可以由现象达到本质。
但是,本质是普遍的,一般的东西,它不能由感觉,只能由思想加以把握,因此,世上的万事万物虽然存在着,但只是现象,并不真实,只有现象背后的思想才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而现象只不过是思想的显现。
这种构成万事万物的本质的思想他称之为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是超然于感性世界之外的,而黑格尔的理念就客观存在于感性世界之中。
2(黑格尔的理念的辩证运动理念的辩证运动是按照正、反、合的三段式进行的。
形而上学主张非此即彼,正与反之间有一道鸿沟,黑格尔认为,正与反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正”如果离开“反”则无规定性,不真实。
“反”是对“正”的否定,但它不是简单的消极的否定,而是正的一个内部环节,正本身就潜含着反,只有看到正反之间的联系,把两者统一为合,达到否定之否定,这样才能对事物有全面、具体、真实、深刻的认识。
所以黑格尔强调理念的具体性,他给理念下的定义是:“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两者的统一。
”?这里概念是正,实在是反,两者的统一就是合。
理念依照正、反、合三段式辩证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理念自发生,自否定,自认识的过程,现实世界的发展本质上不过是理念的逻辑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主观概念的辩证法。
正是依据这种辩证法,黑格尔从理念推演出自然和社会。
他把整个世界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1)逻辑阶段:理念尚未体现于自然和社会,只是纯思想、纯概念。
(2)自然阶段:理念取得感性事物的形式,成为“自在”。
(3)精神阶段:理念体现于人的精神或社会历史,它克服了逻辑阶段和自然阶段的片面性,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成为“自在自为的存在”,即达到了理念的自我认识。
论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哲学思想
论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哲学思想作者:任铠均来源:《大观》2018年第10期摘要: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绝对理念是最高的真实。
艺术是由心灵产生的,因而也是“自在自为”的。
根据艺术美的不同形式可将其划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在最高级的浪漫型艺术阶段,精神便脱离了物质形式并发展为完全的概念化,最终进入了哲学范畴。
关键词:美学;艺术;理念;最高职能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从远古时期的人类图腾艺术到如今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是具有独特的地位。
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艺术家摆脱了作坊师傅或匠人的地位,艺术的地位也提高了。
当今社会建立了专门研究艺术的学校和学科,各门艺术形式经过细分后被人们作为研究的对象,而艺术哲学是对所有艺术门类总体的理论探索。
18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讲授艺术哲学课程,《美学》一书是黑格尔的学生在他去世之后根据听课笔记整理编辑出版的,故又称为《美学讲演录》。
该书是黑格尔后期成熟的艺术哲学思想的汇集和总结,它集西方传统美学思想和德国古典美学之大成,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高峰,著名的“艺术终结”论断正是出自这部著作。
尽管围绕他的美学观点展开的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但《美学》一书对艺术哲学发展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要理解黑格尔艺术哲学的产生及其影响就必须从分析他的美学思想体系入手。
一、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美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它本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主要论述了美的概念和艺术美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分讲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第三卷详细论述与上述三类艺术相应的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历史发展,其中又把诗作为重点进行分析。
在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真实世界就是绝对理念即最高的真实,也就是“绝对精神”或是“心灵”。
“绝对精神”是概念与存在的辩证统一,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辩正统一。
建筑美学1
4、心理学方法
该方法借助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建筑 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愉 悦等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也强调运用心理实 验的手段,去发现人类的审美规律。 ~格式塔心理学 ~阿恩海姆 1964《艺术与视知觉》 1977《建筑形式的动态》
(二)建筑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中国特色 ~基础美学 ~应用美学 ~中国特色建筑美学 (1)符合中国实际的建筑创作方法; (2)针对中国创作现实的建筑评论; (3)符合中国技术水平的建筑创作规范;
(四)美学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1、西方美学的方法论特色 西方美学源于三个基础,一是对事物本质的追求; 二是对心理上知、情、意的明晰划分;三是各艺术 门类的统一定义。 (1)推崇逻辑演绎 亚里士多德《论工具》《诗学》《修辞学》 笛卡尔的世界 欧氏几何 牛顿力学 (2)重视数理方法 古罗马 维特鲁威“坚固、实用、美观” 柯布西耶 人体模数 比例尺寸 (3)强调经验归纳 霍布士认为:一切人类思想都起源于感觉
建 筑 美 学
谭富微
第一讲
建筑美学的定义、范 畴及哲学定位
一、建筑美学的定义与范畴
1.1建筑美学与美学 1750年,美学概念的提出——鲍姆嘉通 (德国哲学家) 知——逻辑学 情——美学 意——伦理学 ~建筑美学是一门实用美学 ~建筑美学与技术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2建筑美学与建筑理论 建筑理论可以分为基本理论,应用理论, 跨学科理论,评价理论等四个层次。 1.3建筑美学的定义 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美的本质 及其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 关系,以研究建筑审美经验为中心内容并 且探索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美是真的表达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布瓦洛认为: 只有真才美! 18世纪,意大利人辟兰乃西认为:建筑物必 须真实; 18世纪,荷迦兹美的六原则:适宜、多样、 统一、单纯、复杂、尺寸恰当; 庄子:贵真、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美学》中的建筑理论摘要: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阐述了有关建筑的理论,他将建筑艺术进行分类,分为独立的、象征型建筑,古典型建筑和浪漫型建筑。
独立的、象征性建筑分为民族统一而建造的建筑作品、介乎建筑和雕刻之间的建筑作品、由独立的建筑到古典型建筑的过渡。
对古典型建筑论述了一般性格、特殊的基本定性、建筑方式。
对浪漫型建筑的论述包括“一般的性格”、“特殊的建筑形体结构方式”、“浪漫型建筑的各种风格”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黑格尔建筑独立的象征型、古典、浪漫建筑的起源、材料和分类黑格尔的《美学》第三卷介绍各了门艺术的体系,首先论述的是建筑。
“在各门艺术的体系之中首先挑出建筑来讨论,这就不仅因为建筑按照它的概念(本质)就理应首先讨论,而且也因为就存在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是一门最早的艺术。
如果要找建筑的最初起源,我们可以把人所居住的茅棚以及容纳神及其信徒团体的庙宇看作最近于最初起源的建筑。
”黑格尔认为人居住的茅棚和庙宇是最早的建筑,这里的建筑应是已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建筑。
黑格尔认为“艺术却不应只利用单纯的符号,而是要使意义具有一种相适应的如在目前的感性面貌。
所以一方面呈现于感官的艺术作品应寓有一种内在意义,另一方面它应把这内容意义和它的形象表现成为使人看来不只是直接存在的现实界中的一件事物,而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艺术活动的产品。
”黑格尔在对建筑界定起源上否定了一种以材料界定的看法,提出了新的界定和分类方法。
“为着要更清楚地界定这种起源,人们往往从建筑所用的材料的差异上着眼,不过我们可以把材料的差异看作毕竟是次要的,更多地涉及经验性的和偶然的方面。
”黑格尔依跟据建筑的物质形式与表现美及精神的关系,及这二者关系变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建筑分为独立的、象征型建筑,古典型建筑和浪漫型建筑。
第一独立的,象征型建筑“我们可以把独立的建筑艺术叫做一种无机的雕刻,因为它固然建立起本身独立的作品,但是并不能因此就用恰当的躯体形象去达到自由美和表现精神的目的,而是一般只摆出一种象征的形式,来暗示和表现一种观念。
”黑格尔认为独立的象征型建筑只有象征的外壳而没有具体精神性的意义。
它将此类建筑分为三种类别,这三种类别之间又有递进发展的不同层次。
第一类:为民族统一而建造的建筑作品“这种独立的建筑的最切近的目的只在于建造出一件能表现一个或几个民族统一的作品,一个能使他们团聚在一起的地点。
这个目的还可以和另一个目的密切结合在一起,那就是通过表现方式本身把人类的一般的统一因素表现出来,例如各民族的宗教观念也可以通过这类作品获得一种较明确的内容,供它们以象征方式去表现。
”黑格尔以伯鲁斯塔和艾克巴塔为例,指出这两座塔有着明确可见的象征意义,如塔的层数代表天体的数量或代表七大行星围绕太阳,象征意义浅显易懂,且只是单纯的象征,目的单一——传达神圣的气氛,聚集宗族或部落的成员。
第二类:介乎建筑和雕刻之间的建筑作品“建筑不能停留在这种起源阶段的整体的(浑整的)定性上,许多象征的形式结构要分化成零散的,象征的内容意义要得到较明确的定性,因而使表现它们的形式也较显著地互相区别开来,这种处在分散而各自独立状态的建筑在发展中有向雕刻转化的倾向。
”黑格尔在此提到了男性生殖器形的石柱、方尖形石坊、麦姆嫩像、狮身人首像和埃及的庙宇建筑。
这些带雕塑意味的建筑开始传达出某种内在意义,比如生殖崇拜,祈求自然界生命力般强大的战斗力和繁殖力,混合几种象征为表达一种更明确、更强烈的神灵崇拜。
第三类:由独立的建筑到古典型建筑的过渡“象征型建筑开始过渡到古典型建筑,这时它把雕刻排除到自己的范围之外,开始造出一种建筑物,来表现本来不能直接由建筑来表现的意义。
”此时的建筑表现技法已趋近成熟,它们抛弃了雕塑这一直观的间接形式,直接通过较为抽象的建筑本身,来表达一定的精神内涵,如印度和埃及的地下建筑、死人的住处——金字塔,已开始融入对生与死的具体思考和想象。
接着是到应用的建筑的过渡,建筑开始考虑实用性,又有了“需要和服务于需要的目的性”。
第二古典型建筑“其次是古典型的建筑,它表现本身独立个体的精神性的东西,但是取消了建筑艺术的独立性,把建筑艺术降低到只限于替现已独立实现的精神意义造出一种具有艺术形式的无机的环境或围绕物。
”关于古典型建筑,黑格尔的论述包括:古典型建筑的一般性格、建筑形式的一些特殊的基本定性、古典型建筑的各种建筑方式三方面内容。
1.古典型建筑的一般性格黑格尔认为古典建筑是“服务于一种确定的目的”且“符合目的”。
古典建筑“精神性的意义已是独立存在的(或是凭艺术,或是在实际生活中),和建筑物是分割开来的,建筑就要为这种精神性的东西服务,这种精神性的东西就成了建筑的真正的意义和确定的目的。
”“建筑物符合目的关于这种建筑物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的目的和使命以及它所由建立的环境。
”古典建筑同时考虑的还有气候、地形、四周的自然环境以及功能性设施,如石柱廊和门廊可供人们散步和休息。
房屋就作为古典建筑的基本类型,讲求各部分比例的和谐。
2.建筑形式的一些特殊的基本定性首先是材料“就真正的建筑艺术来说,由于它要按照目的性原则而且要把房屋这个基本类型建造得美,木料建筑可以看作更为原始的。
为着把这种力学的比例关系调整好,木料结构显得是最轻便也是最自然的。
”其次,对于古典型的庙宇,黑格尔认为“一般说来,希腊庙宇建筑的面貌是令人心满意足的,或则说,令人感觉恰到好处的。
”因为作为整体来看“看不出有什么争高出奇的东西,全体向长宽两方面伸展出去,并不向上挺出”,“装饰总是以不损害简单朴素的印象为度”,且“整座建筑的布置与其说是让人们集中到这里,与世隔绝,不如说是让人们进进出出,走来走去,随意游息”。
古典型庙宇给人以稳重朴素之感,令人压抑拘束的庄重气氛弱化,庙宇内外的半开放设计使人可以自由进出,人的状态较为轻松自由。
3.古典型建筑的各种建筑方式黑格尔提及三种经典柱式:道芮斯、伊俄尼亚、科林特“这些柱式在美和符合目的性两方面不但是空前的,而且是绝后的。
”“安稳是基本的定性,建筑就止于安稳,因此还不敢追求苗条的形式和较大胆的轻巧,而只满足于一些笨重的形式。
道芮斯建筑风格就是如此。
伊俄尼亚式建筑却向前更进一步,发展到苗条和秀美动人的类型(尽管还很简单)。
关于科林特的建筑风格,它沿用伊俄尼亚的建筑风格作为它的基础,还是细而长,但是雕饰得更富丽,显出更高的审美趣味。
”这三种柱式现今只能在欧洲的古老建筑中一睹芳容了,有关西方柱式较为人熟知的是罗马柱,但黑格尔认为“所谓罗马柱式只是在柯林特柱式上再加上一些雕饰,没有什么重要性。
”可见罗马柱只是师承柯林特柱式,加些无关痛痒的内容,也称不上改良或发展,不算经典柱式。
第三浪漫型建筑“浪漫型的建筑,例如摩尔族式,高惕式和德国式的建筑,其中住房,教堂和宫殿也是专为居住场所和聚会场所,来应付市民的宗教的和其它精神活动的需要,但是它们仿佛没有理睬这些目的,是单为它们本身而独立地构图和建造出来的。
”这详细说明了前文提到的“也不象浪漫型建筑那样离开目的性,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对目的来说是多余的细节和形式。
”建筑发展至此,浪漫型建筑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更为丰富,传达出更为具体可感、更有延伸余地的内在意义和美感。
黑格尔对浪漫型建筑的论述包括“一般的性格”、“特殊的建筑形体结构方式”、“浪漫型建筑的各种风格”三方面内容。
1.一般的性格“在浪漫型建筑里特别突出的是宗教建筑。
它把独立的建筑和应用的建筑统一起来了。
这些神庙和建筑物一般当然也是为宗教崇拜和其它用途而建造的,完全是符合目的的,但是它们的性格却恰恰在于它们越出了上述确定的目的,作为一种本身独立自足的建筑而耸立着。
”神学的发展使得教堂体现出的神圣气息更为浓厚,体现出一些新的神学思想,更注重人神关系,更注重人性,教堂成为“是专为容纳人而建造的”。
2.特殊的建筑形体结构方式“完全与外界隔开的房屋是基本形式,正如基督教的精神集中到内心生活方面,建筑物也是在四方面都划清界限的场所,供基督教团体的集会和收敛心神之用。
”外部形状和内部形状:“因为基督教的虔诚修持就标志着心灵对有限存在的超越和主体与上帝的和解,所以教寺建筑在本质上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转化成的一个本身具体的统一体。
”装饰的方式:“不满足于运用简单的平面,要把这些平面划分开来,塑造成为一些能产生努力向上高举印象的形状。
一方面把巨大笨重的石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又完全保持住轻盈秀美的印象。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基督教教义决定着浪漫型建筑的风格,也是浪漫型建筑着重所要表现的精神内涵,此时的教堂已超越了“信徒聚会”这一目的,“自由向上”、“与神和解”的精神成为人看见教堂时最浓厚最深刻的印象。
3.浪漫型建筑的各种风格论及浪漫型建筑的风格,不能不提哥特式建筑。
黑格尔论述“哥特期前的建筑艺术”时,再次以教堂为例,仔细说明具体具体形式:“基督教教堂最古老的形式是会议厅式的。
……一种巨大的长方形厅堂,屋顶架是用木料做的,……在这种建筑里有一个讲台,在集会举行宗教仪式时,僧侣上台歌唱,宣讲或朗读。
合唱队台的观念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
”关于“真正的哥特式建筑”,黑格尔根据历史资料,否认了“哥特式建筑是哥特民族创造的,把它改称德国的或日耳曼的建筑”这一说法,提出“哥特式建筑和阿拉伯建筑似可能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又从特征和功能上指出二者的区别,体现了周全严密的论证思维。
[参考资料]:[1]引言部分摘自《美学》第三卷,黑格尔原著朱光潜翻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