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部编版九年级下23课古诗课件(最新)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课件
解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表明伐魏时机已成熟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说明出师北伐势在必行,意在完成 先帝未竟事业,并表明自己效忠蜀汉的赤胆忠心
作品内容解惑:第6自然段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解析:作者回顾三顾茅庐一事,称颂先帝的宽宏气度,表明自己与先 帝患难与共,关系非同寻常,进一步表明对刘氏父子的忠诚,希望后主刘 禅效法先帝知人善用,不忘创业艰难,发愤图强,兴复汉室
作品内容解惑:第5自然段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 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 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解析:运用对比手法,阐述先汉兴隆与后汉倾颓的原因在于君王对 待贤臣与小人的不同态度所致,强调亲贤远佞的重要性,规劝后主吸取 历史教训
文体知识
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 文体,言辞恭敬恳切。古代臣子写给君 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 称为“书”;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 表、议四类。 “章以谢恩,奏以弹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 《文心雕 龙》 )亦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通称 “表”,“表”基本特征为“动之以情”
作品内容解惑:第6自然段
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 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解析:概括先帝创业过程的艰难险阻,表达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 情,表明继续效忠的决心
作品内容解惑:第7自然段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 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3张PPT)
宽宏的气度,求贤假设渴,知人善任的品德。
五、拓展延伸
1、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 如何衡量他们?你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 该具备那些条件?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 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请结合本 文所学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评价。
分析:
形势 帝死天下三分
分析 益州疲弊
论述透辟
出 师 表
开张圣听
提出 建议
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
句句在理



晓之以理

追述身世 表明忠贞
以身许国 夙夜忧叹 分述职责
创业艰难 请命北伐 诹善纳雅
抒 言词恳切 情
字字有情
动之以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实词总结: 1〕道:① “中道崩殂〞:道路
② “咨诹善道〞:方法 2〕遗:①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②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3〕为:① “仅为一体〞:是
② “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行
③ “众议举宠为督〞:做,担任 4〕论: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
5〕无:① “假设无兴德之言〞:没有 ②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不管
〔yōu〕 以遗〔wèi〕 陛下 咨〔zī〕稗
〔bì〕 阙〔quē〕漏 颓〔tuí〕
桓〔huán〕 闻〔wèn〕达 猥〔wěi〕
危难〔nàn〕 二十有〔yòu〕一年
夙〔sù〕 驽〔nú〕 攘〔rǎng〕
彰〔zhāng〕 咎〔jiù〕 诹〔zōu〕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5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5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为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 向,诸葛亮率先立下军令状:“不效则 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了以 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2)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在即将“远离” 之际,仍不放心,于是从对自己、对群 臣、对后主三方面提出要求,由己及人, 情词恳切,真是语重心长

第八段分析 首先,严于律己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其次,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 惟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 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第7段:表明“受命”以来的耿耿忠心, 提出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这一段是向刘禅表明报国的决心。 诸葛亮对刘备想报知遇之恩。刘备既死, 他又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诸葛亮一生 奋斗的目标是兴复汉室,所以他在平定 了南方(也就是后方)以后,要求领兵北 征。这就是他报答刘备的具体行动。他 又担心出师以后刘禅无人辅佐,所以一 方面推荐贤臣;一方面始终在激励刘禅, 要他依靠贤臣。
补益 通“缺” …的效果 更多的益处、
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成效。
善良公正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
通晓,精通,今 指明白通达。
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
军队
才能高才能低的将士
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近
疏远
……的原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把握句中停顿,应注意:
1.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不能拆开读(连读)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2.不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不能连读(读断)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死亡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人力疲劳,物力 确实是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31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31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ǡ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zhǒng dòu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zhì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kui chōng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gēng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yí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一景象揭示了 封建社会残酷的 战祸和人民被统 治者奴役的痛苦。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第三层:面对荒芜的家园,老兵心都 碎了。反映出一个为国家几乎耗尽一生的 垂暮老兵孤独、悲伤、茫然的心境。
主题思想: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 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 首—— 十五从 军征》 课件(31 页PPT)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公元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 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诸葛亮志在北伐, 于是东连孙吴,南收孟获,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 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武侯集》
整体感知—— 背景链接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 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猇亭(今湖北 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 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 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 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 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 “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益州疲弊”是指蜀国在“三分”中处于不利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诸葛 亮用了五年时间做准备,主要措施有:①跟吴国通好;②加强内政建设;③ 平定南方的叛乱。可见,出师伐魏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自己的三条建议,即:
开张圣听
赏罚严明
亲贤臣,远小人
你认为作者提出的三项建议中, 哪一项是核心?为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
第三、四、五段之间的关系
亲 贤亲 臣贤 ,远 远侫 小 人
荐 宫中之事 贤 臣 营中之事
先帝简拔之臣 先帝称能之臣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引 亲贤臣,远小人 教 训 亲小人,远贤臣
注释译文
(45)布衣:平民;百姓。 (46)躬:亲自;耕:耕种。 (47)南阳:当时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城西一带。 (48)苟:苟且;全:保全。 (49)闻达:显达扬名,扬名显贵。 (50)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微;鄙:地处偏远。与 今义不同。 (51)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驾屈就。 (52)顾:探望。 (53)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54)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 (55)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6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36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 是西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 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 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 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 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郭攸之、 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 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 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 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
第一段文本分析
1.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 不利:危急存亡: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 追殊遇报陛下:不懈于内、忘身于外。 3.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 开张圣听 4.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广开言路
梳理第二段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 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 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晋升、处罚,赞扬、批评。 偏义词,偏“异”,不同。 专职官员 判定 名作动,罚 来,表目的 显示 公平严明 的 治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 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形作动,亲近 形作动,疏远 “……的原因” 痛心遗憾 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 计算着时间而到来。指为期不远。
作者自叙身世目的是什么?
(1)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低微的身份,表达对先帝知 遇之恩感激之情。 (2)概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以 激励后主追念先帝的教诲,进一步表达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3)亮五月渡泸、出师伐魏而定中原,正是为了报答先帝, 完成先帝未竟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 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 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5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5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内容梳理
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先汉兴隆 后汉倾颓
正反对比
亲贤臣 远小人 (亲贤远佞)
➢ 诸葛亮是怎么提出“亲贤远佞”这条建议的?
第三条建议
➢ 将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作对比,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亲贤远佞” 的必要性,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昏庸误国为告诫,用“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进行鼓励,促使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形作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衰败
不曾 感叹惋惜
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 痛恨
死:为.....而死
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
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 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感到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的大臣,希望陛下亲 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盛便为时不远了。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 语与句式。 2.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 3.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181年-234),字孔明,号卧 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在隆 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代表散文 《出师表》《诫子书》等。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助刘备。
28岁: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1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谬,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发扬扩大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阻塞
译: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
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 国,我们蜀汉国力困弊,这真是 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 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 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 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 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 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 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 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 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 /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nàn)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 ( sù ) 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 (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zhēn)酌 (zhuó)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 ( zōu ) 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 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课件 (共34张PPT)[优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课件 (共34张PPT)[优秀
咏雪——瀚海雪景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风雪送客图
3、概括诗人描绘了哪些场景?
明确: 奇丽雪景、军中苦寒、冰天雪地、 帐中饯行、东门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一品、入意境
诗歌鉴赏的常见命题角度: 品字词 赏意境 析手法 悟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 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 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 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
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 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 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 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 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 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对偶
互文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
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 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 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 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 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 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 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

惟孤烟故

见帆花人

长远三西

江影月辞李孟
天碧下黄白浩
际空扬鹤

流尽州楼

。,。,
广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诗歌意境,了解品诗的方 法。 3、体会诗中洋溢的积极乐观的精 神。 4、进一步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 法。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24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课件(共24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千图网
谢观看谢 YUWENKEJIANMOBAN 初三语文人教版教育课件

表师 YUWENKEJIANMOBAN 初三语文公开课
千图网
双击输入替换 内容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 双击输入替换
学校
班级
04
03
02
课后总结 课文释译 课文赏析 课文导读 CONTENTS
目录
01
PART01
课文导读
课文导读
《出师表》
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 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 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 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 忠诚之心。
舍身忘死,奋不顾身。
忘身
课文释译
01
02
03
04
05
06
课文释译
弱,处境艰难;益州:汉代行政区域十三 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陕西省一带。 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 民生凋敝。
课文释译
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 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议论 叙事 抒情
课后总结
开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
诸葛亮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 振作精神,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他在文中向后主提出了自己的三条建议。
课后总结
《出师表》的历史评论
课文导读
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 省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和军事家。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 藏器待时。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 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优质课件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大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
染气氛。
写法探究
1.扣“奇”写“雪”,以“雪”衬“别”。 (1)雪随风至;
(2)“八月即飞雪”;
(3)以花喻雪;
(4)侧面烘托大雪的寒威:从生活细处落
墨,通过人的感受,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写
天气的奇寒;红旗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这 一细节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大雪的寒威。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 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
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 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
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
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
充,说的是一件事。
“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 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将军”“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
想而知了。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 人的感受、侧面描写 诗人写奇寒,既表现了大雪的威力,突 出戍边战士的艰苦生活,同时也从侧面表现 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豪迈气概。
你知道具有相同意境的诗句吗?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 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 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
光和大风雪的背景下,送
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咏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边地雪景(视觉)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苦寒军旅生活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冰天雪地景象(过渡句)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
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2、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远望: 松柏冢累累 狗窦——兔入 近看
梁上——雉飞
中庭——旅谷
井上——旅葵
3、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 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咏雪——瀚海雪景图
重点句子赏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 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 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千树万树”:用重叠的形式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én)岑参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人和边塞诗的特点。
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3.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其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走近作者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 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嘉 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 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新奇的比喻:写出了雪的皎洁,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 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 当作春光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奇寒
“散”:承上启下,从帐外写到帐内,着墨于感觉, 写出片片雪花轻轻飘落到珠帘帐幕上的景致。 “湿”:描摹出雪花在罗幕慢慢融化的情景。 “狐裘”“锦衾”:本是高级御寒品,却不暖、嫌薄,
23 诗词曲五首
杏联中学 初三备课组
十五从军征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掌握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
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培养珍惜热爱和平生活
的情感。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
注意节奏, 读准字音, 读出感情。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hà n lá n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qiāng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chè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从标题看,此诗的内容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一部分是咏雪;一部分是写送别。
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
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
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 写下了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qiú
qīn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zhuó
4、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出老兵 “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 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 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乐府
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 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路蜿蜒曲折,不好走,诗人神情的目光伴随着雪 上的马蹄印,渐行渐远,久久不愿离去。 “空”就是不舍,心里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空的不只是那雪上留着的马蹄印,朋友远去,诗人的
心也被掏空了。
白 雪 歌
瀚海雪景图(前10句)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雪中送别图(后8句)
遍 地 银 妆
送别——雪中送别图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拟人、夸张,“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
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色彩:茫茫白雪之中,鲜艳夺目的红旗显得格外突
出,并给冷色的基调抹上了一星暖色,反衬严寒。
动态:狂风飞雪,红旗在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给 人一种沉重、肃穆的感觉,符合此时送别的气氛。
zhǒng léi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zhì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chōng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gēng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细读感悟
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
大 雪 纷 飞
难 以 忍 受
雪 天 奇 寒
愁 云 惨 淡
沙 漠 冰 封
寄 寓 感 慨
设 宴 饯 别
无 限 惆 怅
依 依 惜 别
帐中尚且如此,帐外更不必说。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
互文
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将军”“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
想而知了。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承上启下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 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瀚海阑干百丈冰”:夸张,地上冰雪覆盖的景 象,极言奇寒。 “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描写天上万里愁云 的景象。“愁”“惨”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 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